標籤:

名老中醫經驗集李輔仁8

3.通陽柔潤,益胃養陰:脾喜燥而惡濕,胃喜潤而惡燥,脾燥胃濕,燥濕相合,相互為用而既濟。胃為陽腑,有受納、腐熟的功能。胃喜潤,津液充足,則消化液分泌旺盛,功能始為正常,若柔潤不足,其病理變化,常表現為有胃燥、胃熱、胃火等。前賢葉天士尤重視胃液,他倡用的「辛潤通陽」,「辛酸兩和厥陰體用」等治法,令人耳目一新,足堪師法。李氏臨證,除用芍藥甘草湯或益胃湯加烏梅、五味、楂肉等酸甘化陰之品外,還常配合川楝、延胡、榔片等理氣之劑及白蔻、藿香、佩蘭、苡仁等健脾利濕葯,如此配伍,則養陰無滋膩之弊,理氣又無傷陰之慮,從而標本兼顧,得收佳效。此外,對於病程較久之慢性萎縮性胃炎引起的胃脘痛,常加入三七、丹參等活血化瘀之品,可促使血行,改善胃粘膜之血液循環,有助於提高療效並縮短療程。  第三卷317三、注重外治內服外用雙管齊下外治之法,古已有之,如臍療法即源於《內經》,仲景在《傷寒論》、《金匱要略》中也闡述有敷、熏、蒸、洗、塞、鼻吸、罨……等外治的十七種方法。外治方法,同樣是在內治理論的原則指導下進行的,故吳師機在《理瀹駢文》中說:「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葯,亦即內用之葯,所異者法耳。」該書不但是中醫外治的專著,而且其中不少有效的治療方法,如「前人治黃疸,用百部根放臍上,酒和糯米飯蓋之,以口中有酒氣為度。又有用乾薑、白芥子敷臍者,口辣去之,則知由臍而入,無異於入口中」。  (一)治療機理刺激作用:外治法可以對體表的穴位、感受器和其他感官產生物理的、化學的刺激,通過經絡系統的作用而對內髒的陰陽氣血產生治療性的調節作用;通過全身性反射,節段反射,軸突反射等神經反射而作用於內臟;通過血液、淋巴、激素、免疫系統等體液裝置的參與而完成;中藥的揮發成分還可通過嗅神經直接傳至大腦發揮調節作用。  藥效作用:外治藥物可經皮膚、粘膜吸收而產生相應的藥理性治療作用。藥物通過透皮吸收,直接作用於疾病部位發揮藥效而達治病之目的。60年代後國際上興起的透皮吸收理論及隨之出現的各種透皮製劑證實了我國古代關於藥物可以透皮吸收的論斷。  (二)內病外治內病外治的特點是,擴大給葯途徑,方法簡便易行,療效確切,藥效持久,副作用小,對某些疾病實優於口服給葯。李氏對內病外治臨證遣葯頗多卓見,試舉兩則以證。  1.芒硝拳參醋糊劑治腸癰:以芒硝50克,拳參(研末)25克,食醋80ml調成糊狀,敷於回盲部,日一次,治療腸癰未成膿期。  芒硝味咸性寒,入胃及大腸經,有瀉熱、潤燥、軟堅作用。《醫學啟源·主治秘訣》雲其「治熱淫於內,去腸內宿垢,破堅積熱塊」。《梅師集驗方》有「治火丹毒,水調芒硝塗之」的記載。拳參性涼,味苦,有清熱鎮驚,理濕消腫的作用,《中藥志》載其能「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現代實用中藥》稱「外用治痔瘡腫瘍」。食醋味酸苦,性溫,有散瘀消腫作用。用醋調和二葯,有軟堅散結,清熱解毒,散瘀消腫之功。  2.芒硝鹽散劑治關格小便不通:芒硝、食鹽等分混勻後填入臍內,外用白綿紙搓成2mm粗,直徑2cm的繩圈圍住,再用清水滴於葯末上,保持濕潤,以不外流為度,並隨時觀察,干後再滴水,治關格小便不通。  《肘後方》「以芒硝三兩,紙裹三、四重,炭火燒之,內服治關格大小便不通,脹滿欲死」。《證治要訣·癃閉》治癃閉「乃令其以鹽填臍,更滴之以水」。李氏基於:「臍為空竅,是人體與外界相通連的孔竅」的認識,巧妙地將兩葯合用,改用外治法治療內病而收捷效。  (三)內外合治由於某些疾病本身的性質和特點出現的「有諸內必形於諸外」之象,李氏採取內外合治的第三卷318方法。有的疾病因患者體質較差,不能使用峻葯內服的,也用內外合治的方法,同樣可以取得縮短療程,增強療效,減少副作用的效果。如:1.痄腮:李氏治一流行性腮腺炎並睾丸炎的患兒,採用內服普濟消毒飲化裁以去蘊結於少陽和厥陰之熱毒,外用生大黃、冰片、食鹽、仙人掌共杵為泥,合蜂蜜為膏,敷於患處的方法,該膏劑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的作用,結果數劑而愈。  2.無頭疽:李氏治無頭疽,除用仙方活命飲或神功內托散等辨證內服外,常配以吳茱萸散外敷。該散由吳茱萸300克,配蓽撥、細辛各100克組成,研末調醋外敷。方中吳茱萸大熱能助元陽,安五臟而逐沉寒痼冷,辛香能行氣血,升清陽而達郁毒宿邪,苦降可泄濁陰,破結滯而除伏痰停飲,配蓽撥以溫中陽,化寒痰而行氣化瘀,細辛以透肌膚,通經絡而去腐生新,三葯合用,內可補命門培脾土而溫運氣血,外可散邪毒破痰結而逐瘀排膿,故能使未潰者由里達表而消散,已潰者毒消膿盡而癒合。  3.肝硬化腹水:李氏治療正虛邪實,體虛難勝峻逐的肝硬化腹水患者,除以軟肝化症湯等內服外,另將甘遂研末調蜜外敷臍部。臍之經穴名為「神闕」,屬任脈,任督相表裡,臍又為沖脈循行處,沖、任、督「一源三岐」,三脈經氣相通,本於十二經脈之間,聯絡到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藥物通過臍部,可使藥理作用直達病所。調蜜外敷,一為賦形,二可緩和藥性,使甘遂的峻下逐水作用減緩,做到利水而不傷正,所治多例,均收佳效。  四、血瘀證治宏觀微觀並行不悖《素問·調經論》謂:「血氣不和,百病乃生。」瘀血既是病理產物,亦可以是致病因素。據現代研究,血瘀證與微循環障礙、血液流變學和血液動力學的改變有著密切的關係。血瘀證廣泛見於急慢性疾病的某一階段,特別在久病和頑疾中表現得更加普遍和明顯。正如《直指方·血滯》指出的:「人之一身不離乎氣血,凡經多日治療不痊,須為之調血。」李氏十分讚賞王清任「久病入絡,即多瘀血」之說,並在理論和臨床實踐中多有體現,如他認為「糖尿病初期多為氣分有熱,中期以氣虛為主,後期氣陰兩虛,多夾瘀血阻滯」。「慢性遷延性肝炎後期肝腎陰虧,多見血瘀之象」。「慢性萎縮性胃炎所致的胃脘痛,臨床當加入活血化瘀藥物,以促使血行」。現根據他臨床中常用的活血化瘀方法和方葯介紹如下:(一)活血化瘀治則六法活血化瘀法具有調暢血行,活血通絡,祛除瘀滯的作用,單獨以血瘀為病機的瘀證,治以活血化瘀即可,除血瘀外兼有其他致病原因或病理變化者,則需按具體情況配合其他治法才能更有效地治療各種類型的瘀證。李氏常用的活血化瘀法為:1.溫經化瘀法:適用於因寒凝經脈,血凝而稽遲導致的血瘀之證。常用補血、溫經、通脈的當歸四逆湯加附片、蜂房等治療。《傷寒論》351條云:「手足厥寒,脈細欲絕,當歸四逆湯主之。」陸淵雷稱本方為「肌表活血之劑」不無道理。  2.生新去瘀法:適用於寒凝血滯,或久病代謝低下,或疾病晚期,臟器衰竭導致的血瘀之證。《金匱要略》中「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方用生新去瘀並重的溫經湯,方中皆用補養氣血之品,並非以通瘀為事,而達生新去瘀之效。  第三卷3193.行氣活血法:適用於既有氣滯,又有血瘀的瘀證,多由於血管外周阻力增加,血液粘度高,局部酸中毒,血漿外滲,回心血量減少,屬於血液低排高阻型。常用血府逐瘀湯酌加延胡、鬱金、薑黃等血氣中氣葯治療。  4.益氣活血法,適用於氣虛不足以運血而發生的瘀證,以及瘀證日久有氣虛表現者。多因血液動力學改變,左心功能低下,排血量降低,周圍血管緊張度低下,屬血液低排高阻型。常用補陽還五湯酌加党參、白朮、黃精、五味子等治療。  5.涼血化瘀法:適用於感受溫熱病邪,熱入營血,病情嚴重,血因熱瘀所致的瘀證。由於感染、毒素、高熱等血液高凝狀態,常用解毒活血湯或犀角地黃湯酌加玄參、鬱金、敗醬草、蒲公英、紫花地丁、茅根等治療。  6.攻下逐瘀法:適用於中、下焦血瘀實證,以及瘀證而見腹部脹滿拒按,脈實有力者。常用桃仁承氣湯酌加丹皮、赤芍等治療。該方氣血兩顧,寒溫並用,盡得攻下通里,行氣逐瘀之妙。  (二)常用活血化瘀方葯李氏在臨床中常用的活血化瘀方葯是:1.當歸四逆湯:本方為溫經化瘀代表方劑,臨床治療多種神經血管及血液循環障礙,尤其是末梢循環障礙性疾病。本方能增加心肌收縮功能,擴張外周圍血管,抑制血凝,促進血栓溶解及降低血液粘滯度等。這也可能是本方具有「溫以散寒」功效的藥理基礎之一,現已被廣泛用來治療頭痛、胃脘痛、痹證、脫疽、凍瘡、雷諾氏病、痛經、癮疹等多種疾患而屬厥陰血分虛寒者。 名老中醫經驗集-陳超(2)  名老中醫經驗集-余瀛鰲  名老中醫經驗集-何炎燊(2)  名老中醫經驗集-周信有  名老中醫經驗集-丁啟後(16)  名老中醫經驗集-施杞(9)  名老中醫經驗集-陳潮祖  名老中醫經驗集-王琦  名老中醫經驗集-王永炎(10)  名老中醫經驗集-任繼學(4)  名老中醫經驗集-章真如(4)  名老中醫經驗集-何任  無覓關聯推薦[?]
推薦閱讀:

王緩五應用溫經湯之經驗
別讓老套的「經驗之談」耽誤寶寶贏在起跑線上!維生素AD,這麼補才靠譜!
加「特快入境」移民計劃致經驗類移民申請積壓
謝遠明應用蟲類藥物治療 惡性腫瘤經驗
最新!澳移民局公布457新政細節!轉pr變難!分長短期2類、職業清單被血洗、需2年工作經驗、稅號要嚴...

TAG:經驗 | 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