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中藥——菊科植物(三)
本次為大家介紹幾種具有特殊香氣的菊科蒿屬植物,它們都屬於管狀花亞科,且花序僅有管狀花。它們是:黃花蒿、青蒿、茵陳蒿、艾蒿。
【植物】黃花蒿 Artemisia annua L.
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具強烈氣味。高40~100cm,直立,有縱棱,多分枝。莖生葉互生,常三回羽狀深裂,裂片及小裂片矩圓形或倒圓形,上部葉綠色,下面色較淺,兩面被短微毛。頭狀花序極多數,細小,球形,基部有線形小苞葉,直徑約1.5~2mm,在分枝上排成總狀或復總狀花序,在莖上組成尖塔形圓錐花序;小花黃色,全為管狀花。花果期8-11月。
廣泛分布於全國各地,生於山坡、荒地。地上部分入葯,稱「青蒿」,能清熱祛暑、涼血、截瘧、退黃。主治溫邪傷陰、夜熱早涼、陰虛發熱、勞熱骨蒸、暑熱外感、發熱口渴、瘧疾寒熱等。煎服,6~12g,不宜久煎;或鮮用絞汁服。莖葉提取的青蒿素可治療間日瘧、惡性瘧。
黃花蒿
編者解讀:
我們通常所說的中藥「青蒿」,指的是其中藥名稱,植物名為「黃花蒿」。與此種易混淆的是植物「青蒿」 Artemisia carvifolia Buch.-Ham. ex Roxb.,二者藥用功能雖然接近,但後者不含「青蒿素」,無抗瘧作用,非中藥「青蒿」之正品。諾貝爾獲獎者屠呦呦正是從植物黃花蒿中分離得到青蒿素。青蒿與黃花蒿的區別是:葉常二回羽狀深裂,裂片及小裂片矩圓狀條形或條形。頭狀花序多數,較大,直徑3.5~4mm,排成總狀。
青蒿
【植物】艾(艾蒿、家艾) 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
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濃烈香氣。莖直立,高45~120cm,有縱棱,被白色軟毛,上部有少數短分枝。單葉互生,葉片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裂片有粗齒或羽狀缺刻,下面有灰白色絨毛。頭狀花序數十枚排成穗狀,再在莖枝排成總狀;總苞卵圓形,長約3mm;花紅色,多數。瘦果長圓形。花期7~10月。
艾在我國分布廣泛,遍布全國各地,以湖北蘄州產者「蘄艾」最為著名。夏季花未開時採收入葯,稱「艾葉」,屬於止血藥,適用於各種虛寒性出血證、月經不調等;又為婦科常用藥之一,治虛寒性的婦科疾患尤佳。煎服,3~10g。
艾
編者解讀:
目前艾已有大量種植,採集加工後稱「家艾」;也有生長於荒野、草地、路旁者,採集後稱「野艾」。一般認為家艾較野艾質量為佳,「艾葉」入葯多采自家艾,野艾作「艾葉」的代用品。據文獻報道,野艾與家艾揮髮油中的成分基本一致,含有桉油精、石竹烯、龍腦等成分,但含量較低。艾葉一般於端午節前後採收。將艾葉搗絨,可製成艾條、艾炷等,用以熏灸體表穴位,稱為「艾灸」,可以溫煦氣血、透達經絡。此外,在空氣中熏染艾葉能起到抑菌、驅殺蚊蟲等作用。
【植物】茵陳蒿 Artemisia capillaries Thunb.
多年生草本植物,半灌木狀,莖直立,高40~100cm,紅褐色或褐色,有不明顯的縱棱,上部多有分枝。幼時全株有褐色絲狀毛,後變無。基生葉密集著生,常成蓮座狀。葉為二回羽狀深裂,下部葉裂片較寬,常被短絹毛,後漸脫落;中部以上的葉裂片細,狹線性,呈毛髮狀。頭狀花序卵形,長1.5~2mm,下垂,多數花序在莖頂排列成圓錐狀;花梗短,總苞無毛;花淡紫色,兩性花和雌花各5朵。瘦果長圓形。花果期7-10月。
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春季幼苗高6~10㎝時採收,稱「綿茵陳」,或秋季花蕾長成時采割入葯,稱「花茵陳」或「茵陳蒿」。有利濕退黃、解毒療瘡之功效。善清利脾胃肝膽濕熱,為治黃疸之要葯。煎服,6~15g。外用煎湯熏洗,可治療濕瘡瘙癢。
茵陳蒿
編者解讀:
中藥「茵陳」除來源於茵陳蒿外,還有濱蒿( 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又稱豬毛蒿。其形態與茵陳蒿極為相似,主要區別為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莖通常單生,自基部多分枝;莖基部葉二至三回羽狀全裂;中部葉長圓形或長卵形,一至二回羽狀全裂,小裂片細,為狹線形、細線形或毛髮狀;頭狀花序小,直徑1mm,排成總狀花序,並在枝上端組成大型開展的圓錐花序。濱蒿主產於東北及河北、山東等地,北京地區常見的即為此種。茵陳蒿主產于山西、陝西等省,陝西產者為佳,稱「西茵陳」。
濱蒿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
推薦閱讀:
※中藥天冬與麥冬有什麼不同?
※為什麼有些中藥可以補血?
※《談一談為什麼不要吃中藥?》——小兒外科副主任裴洪剛
※UC頭條:百年中藥秘方, 每天喝兩次 40天瘦20斤
※看清了! 這些常用治感冒的中成藥都含有西藥成分, 千萬別過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