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樂器(1):古老的瑤族長鼓
瑤族長鼓,鼓身細長,呈兩個倒接的喇叭狀。鼓身用硬質木材製作,整段原木經車旋而成,中腰較細而實,兩端稍粗而空,形成兩個共鳴鼓腔。蒙以牛皮、羊皮或山兔皮,鼓皮由鼓釘固定在鼓的兩端。全長80—110厘米,腰徑4—5厘米,面徑12厘米左右。
鼓身通體塗漆,飾有雲頭、日月、龍鳳、花草或鳥獸等彩繪花紋,色調鮮明,富有民族風格。
長鼓是瑤族民間常見的一種古老樂器,具有久遠的歷史,宋代瑤族已使用長鼓,當時稱鐃鼓。宋《嶺外代答》中有「瑤之樂,有蘆笙、銃鼓、葫蘆笙和竹笛」的記載。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鐃鼓,瑤人樂,狀如腰鼓,腔長倍之,上銳下侈,亦以皮鞔植於地,坐拊之。」
長鼓通常用沙桐木作材料,牛、羊皮蒙鼓面。1.2米左右長,中間小, 鼓的兩埠徑略有差異,中間小,呈喇叭形。木心挖空,兩頭喇叭蒙上精製過的黃羊皮,然後用6至8條染色麻繩拉緊兩頭黃羊皮,,每兩根相鄰的繩索用可活動的細竹管扣套,用以調節鼓面的張弛,從而調節長鼓鼓音,再塗上紅、黃、白等色彩,繪上龍鳳圖案,鼓身便多了幾分藝術色彩。
演奏時,左手執鼓腰,右手拍擊。邊擊邊舞;也可繫繩斜掛於肩上,雙手拍擊。奏法較多,民間有「三十六套」之說。在節日和喜慶活動中使用。
瑤族長鼓舞最能反映瑤族質樸、浪漫的歷史和文化,以及瑤族人民的個性和情致。長鼓舞是瑤族民間歌舞的典型代表。目前,流傳下來的瑤族長鼓舞有七十二套。部分地區還有刪節版的三十六套和二十四套。動作有跳、躍、蹲、挫、旋轉、翻撲、大蹦、仰騰等十餘種,其動作特徵是粗獷、勇猛、奔放、剛強、雄勁、彪悍、敏捷、洒脫,表現了瑤族人民熱情奔放、堅強勇敢的性格特徵。長鼓的擊鼓動作大多表現為建房造屋、犁田種地、摹仿禽獸動作等生產、生活內容。舞蹈語言模仿上山下嶺、過溪越谷、伐樹運木、斗龍伏虎等,形象生動,一看就懂。
瑤族長鼓舞的表現形式,主要有「盤古長鼓舞」、「鑼笙長鼓舞」、「桌台長鼓舞」、「蘆笙長鼓舞」、「羊角短鼓舞」。其打法有「武打」、「文打」之分,「高樁」、「矮樁」之別。
當然,具體到不同的地區,也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廣東排瑤地區的長鼓舞為男性舞蹈。舞者將大長鼓斜掛在腰間,右手五指併攏,以掌拍鼓。發出「比」聲;左手持一竹片,敲打鼓面,發出「冬」音。這樣有節奏地連續擊拍,便發出「冬比冬比冬冬比」的聲音。表演者隨著舞蹈動作,變換節拍, 表現不同的內容和情緒,來達到其藝術效果。在表演形式有雙人對舞和眾人圈舞。對舞時一人領擊起舞,另一人對應相合;圈舞時也由一人領,眾人合。舞蹈以擊鼓時晃動鼓頭而帶動上身連續環動和半屈膝柔緩起伏的步伐為基本動律,內容十分豐富,人多氣氛愈熱烈。
廣西恭城、富川等地的瑤族長鼓舞表演,一般是鼓手左手握住長鼓的鼓腰上下翻轉,右手隨之拍擊,邊舞邊擊。有的還可以在一張八仙桌上手舞長鼓,邊打邊跳。一般以嗩吶、鑼鼓伴奏,有時也唱《盤王歌》來助興。
湖南江華江永藍山一帶的瑤族長鼓舞最具氣勢,表演形式主要有四人合舞、雙人對舞、單舞、群舞等,男女都參與。跳舞時,舞者用一條彩帶綁著兩頭「鼓頸」,掛在肩上,橫於腰間,右手使掌、左手持竹片分別擊鼓,隨著音樂節拍,即發出「唪啪唪梆」的鏗鏘之聲。如果四人以上擊鼓,隨著音樂節拍,即發出「噼啪蓬平」的渾厚激昂之聲。倘若配上牛角、芒鑼、嗩吶之類的樂器伴奏,你的眼前就會湧現兩隊古代排陣廝殺的軍隊,陽光下盔甲閃亮,劍戈風雲,鼓角喧天,山鳴谷應,撼動人心。
視頻欣賞:
《瑤族舞曲》中央民族樂團與新竹民族樂團
瑤族長鼓舞
推薦閱讀:
※中國尚未被確認的少數族群(民族)
※我國主要少數民族禮儀
※趙正永:抓好「關鍵少數」 推進法治陝西建設
※中國少數民族的奇風異俗
※阿里「十八羅漢」今何在?少數風光無限 多數默默無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