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賀歲檔已有「名」無「實」

點擊載入圖片

賀歲片的概念來自上世紀80年代的香港地區。每逢農曆新年,香港電影人都有炮製賀歲電影的習慣。像黃百鳴的「報喜」和「喜事」系列,高志森的「橫財」系列,王晶的「賭片」系列,當然也少不了成龍、周星馳的作品。這些電影往往是合家歡式的喜劇,注重大牌明星效應,劇中更是有農曆新年才會發生的情節,當然這些元素並不是硬加,而是有助於推動情節發展的,例如賭博、發財是片中人物言行的一大推動力,衍生出種種關係和後果,或是借電影勵志,消弭觀眾一年以來的怨氣。

隨著泛華語片概念的建立,內地也借鑒了「賀歲檔」片的概念。馮小剛被譽為是內地賀歲電影第一人,從他的《甲方乙方》到《手機》,的確為觀眾帶來了無數歡笑。但隨著市場的變化,馮小剛也推出了如《集結號》、《一九四二》等嚴肅作品,他的變化是內地賀歲檔變化的重要標誌。中國的賀歲檔周期被普遍認為是11月20日開始至次年春節假期收尾,這是被公認為觀眾消費能力最強的檔期,故很多片方也將此視為撈金的絕佳時機。數據表明,不少創造票房紀錄的電影均來自賀歲檔,如票房突破33億的《美人魚》,16億的《尋龍訣》,12億票房的《西遊記·三打白骨精》等等。即使是當年最冷門的《趙氏孤兒》也有1.8億票房,像《火影忍者:博人傳》也輕鬆過億。所以在商業運作下,很多並沒有為賀歲特意準備的電影被放到了這個檔期,這類除了製作精良,情節與過年沒有直接聯繫。像《英雄》、《智取威虎山》、《投名狀》、《讓子彈飛》完全是嚴肅題材的商業類型片,近年來唯有徐崢的《人在囧途》系列,王晶的《澳門風雲》系列算是合格的賀歲片。

相比80、90年代的香港電影市場,內地賀歲片類型題材雖然多樣,看似給予觀眾的選擇空間更多,但實際卻魚龍混雜。多類型片的引入實際上瓦解了傳統賀歲片獨佔鰲頭的地位。舉個栗子,香港電影人也試圖以真正的賀歲喜劇片為內地觀眾重新灌輸概念,像《家有喜事2009》、《最強喜事》、《七十二家租客》其實都是當年香港賀歲片的文化延續,可惜觀眾並不買賬,票房也不如人意。這類影片本強調的就是熱鬧和娛樂性,劇情已經處於其次,但在一些類型片的比較下,形成了觀眾對以上影片相當嚴苛的的評判標準,這也在一定程度加速了傳統賀歲電影的消亡。

賀歲檔看似熱鬧非凡的背後其實是投資方的操縱,也容易造成市場空間萎縮,影片質量競爭力下降,佳片易被埋沒等因素。只要能擠進賀歲檔,幾乎等於挖到了金礦,穩賺不賠。與此同時,大量的明星與粉絲電影的引入,又造成了賀歲檔電影一家獨大的狀況。80年代初香港曾爆發了一場著名的賀歲片大戰,當時新藝城的《最佳拍檔》與嘉禾的《五福星》做了4年多的市場競爭,兩者打得如火如荼,票房不相伯仲,因此兩者想要突出競爭優勢,完全靠的是內容的創新。這雖然苦了電影人,但受益的始終是觀眾。儘管中國近幾年也在規範影市,以賀歲檔細分市場,但將「賀歲檔」概念本末倒置對於中國電影發展並未實際益處,這隻會造成影市的畸形繁榮。試想一下,如果每年的春晚、廟會都是些製作精良的苦情大戲,觀眾究竟會作何感想?

推薦閱讀:

《x戰警天啟》中天啟在電影里的設定是什麼?
愛樂之城好在哪裡?
《盲井》想表達什麼?
港片《寒戰2》是一部怎樣的作品?
葉子楣參演過什麼電影?

TAG:電影 | 中國 | 中國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