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崛起的地緣因素
07-07
印度崛起的地緣因素來源: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08-09-16 09:23:00 ]作者:趙伯樂編輯:Studa_hasgo122【內容提要】地緣因素在大國崛起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印度地處世界自然資源富集地區,具備經濟持續發展的條件;是印度洋地區實力最為強大的國家,有利於擴大自己的影響;與當今世界最強大的國家在地理上有一定距離,具有相對廣闊的發展空間;地處世界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印度領導人也意識到地緣優勢並加以利用。這一切都說明,印度具備崛起的地緣優勢。 【關 鍵 詞】印度/崛起/地緣因素 【正 文】 在考察大國崛起的歷史時,儘管不同的學者對地緣因素關注的程度有所區別,但都承認地緣因素是崛起的必要的條件。詹姆斯·多爾蒂和小羅伯特·普法爾茨格拉夫指出,「地理位置和所控制的自然資源會使國家享有優勢或處於不利的地位,因此制定的或建立的國家對外政策也源於環境的限制和機會。」① 處於南歐商業航線始發點的葡萄牙、西班牙能夠成為16世紀的海上霸主,扼北歐通達世界各地航道之咽喉的英國在資本主義擴張時期構建「日不落帝國」,居兩洋保護之地的美國、擁有獨一無二的廣闊戰略縱深的蘇聯能在20世紀成為傲視世界的超級大國,都大大得益於崛起過程中具備同一時期其他國家所沒有的地緣優勢。這主要表現為:(1)在經濟發展上擁有優先權,或有更強的競爭優勢;(2)在國家安全領域具有主動性,或在保護本國安全上佔有先機;(3)在擴充地區以及世界影響力上握有優先權。 對於那些新興的、正在崛起的大國來說,地緣因素也許曾因「時間、技術、相關國家的勢力以及戰略和戰術的選擇」的變化而發生變化②,但在這三個優勢方面所發揮的作用並沒有發生根本改變。 印度所處地區自然資源豐富 從經濟地理角度看,印度處於世界自然資源最為富集的地區,這為其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了條件。 印度擁有佔世界第七位的國土面積以及佔世界第二位的人口、世界最大的平原——恆河大平原,還擁有著名的恆河及其他眾多河流;溫熱的氣候和比較豐沛的降雨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陸地疆土緯度的大跨度、各具特點的自然風貌以及廣闊的海洋疆土,使之成為動植物物種多樣性的國家;除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和部分金屬之外,印度本土探明的礦產資源基本上可以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 印度戰略家K.蘇布拉馬尼亞姆充分肯定了本國自然資源優勢在國家崛起中的作用:「印度作為一個大國出現,它將不像英、法、德和日本,而是類似美、蘇、中那樣的發展。前者國力的增長是伴隨著領土擴張和對殖民地的征服;而後者力量的增長卻主要靠的是(即使並非全部)其本身的資源、人口和廣袤的地區。」③ 在印度周邊地區,蘊藏著極為豐富的自然資源。對於印度這樣一個缺乏能源的國家來說,周邊地區資源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與印度隔阿拉伯海相望的中東是世界上油氣資源最集中的地區④,非洲也具有豐富的石油資源⑤,此外,印度的近鄰中亞地區同樣具有豐富的能源資源。印度洋周邊地區還擁有大量尚待開發的地上和地下資源。 這裡特別要強調兩點: 第一,與資源豐富的地區或國家相鄰並不一定就能轉化為經濟發展的優勢,還要取決於各相關國家之間的發展水平和經濟結構的比較狀況。例如,美國是資源大國,但卻極少向周邊國家提供資源供應。印度洋周邊以及中亞的大部分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當前,這些國家擁有的資源主要不是用於本國消費,而是供應國際市場以換取外匯。印度與這些國家在地理上最為接近,具有得到這些資源的優先權和運輸成本上的優勢。 第二,運輸路線是否通暢直接關乎可否便利地獲得來自別國的資源。歷史上為打通航路以及保證貿易通道安全而多次發生過大規模的戰爭,這也是冷戰時期美蘇爭奪和維護霸權的一個焦點。印度不僅在地理位置上與上述資源富集國家和地區相接或相鄰,海上和陸上自古就有商路相通,而且其伸入印度洋1600公里的國土更使印度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印度洋航線」的最有力的控制者。 進一步講,印度不僅可以比其他大國更便捷地獲得來自周邊的資源,而且還能比其他大國更容易地佔領周邊市場。 印度是印度洋地區最強大的國家 環印度洋的國家數量眾多,但真正屬於發達國家的只有澳大利亞。不過,澳大利亞地處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其戰略重點主要放在太平洋地區,同時它與印度洋沿岸的大多數亞非國家相距遙遠,影響力相對有限。 印度地處印度洋核心位置,周圍為各發展中國家所環繞,從資源和經濟、軍事實力等各項「硬實力」指標看,這一地區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與之相匹敵。印度一直在利用這些「硬」優勢擴大自己的影響。 印度獨立之後,先後在第一次亞非首腦會議、不結盟運動、南南合作等國際性事務中充當旗手或主角。印度總理尼赫魯在談到印度所扮演的角色時有一段中肯的表述:「這不是我創造的,而是由於印度所處的環境的選擇,存在於印度的全部精神觀念之中,內在於印度人民爭取自由的鬥爭的意志條件之中,是由當今世界的格局所決定的。」⑥ 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上升,印度更加註重發揮自身的地區大國的影響力,主要表現為: 第一,在外交上改善與超級大國美國關係的同時,力圖擺脫霸權主義的控制,獨立自主地維護國家主權; 第二,在政治制度上自我定位為「最大的民主國家」,並積極樹立這一形象,以期成為新興國家發展模式的樣板; 第三,在地區性和國際性事務中儘力發揮作用,前者如印度洋海嘯時的救援行動,後者如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以及努力「爭常」,要扮演印度洋沿岸國家代言人的角色。 此外,印度也在文化傳播方面進行積極的努力,力圖在「軟實力」上謀得發展,以與其快速發展的「硬實力」相匹配。 與美國的地理距離使印度擁有較廣的發展空間 從安全形度看,印度與當今世界最強大的國家——美國保持一定距離,具有相對廣闊的戰略發展空間。現實主義理論認為,任何一個新興國家的崛起,都意味著對以傳統大國為主導的現存國際格局的挑戰,都不可避免地發生經濟、政治、軍事範圍的重新分割。因此,傳統大國總是抱著一種複雜的心態來看待新興大國的崛起。 斯塔爾和莫斯特認為,「一個國家更可能從鄰國而不是相距遙遠的國家那裡受到威脅。」⑦ 印度周邊國家都不具有實力與其在這一地區進行全面對抗。就長期與印度發生軍事衝突的巴基斯坦而言,也只是涉及有主權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並不會挑戰印度的大國地位。印度與當今世界惟一的超級大國美國遠隔重洋。雖然美國國防部副部長費思曾強調過印度的戰略重要性:「印度洋對美國有重要的戰略價值,故其在這一地區的海外軍事基地數量僅次於歐洲和亞太,美軍將全面控制印度洋具有戰略意義的航道、海峽和海域。」⑧ 但在美國的重要戰略地區排序上,亞太和歐洲的重要性顯然在印度洋地區之上。美國要在印度洋地區採取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就必須越過太平洋或大西洋進行遠距離投送。有學者認為,「從軍事角度來講,距離仍然是最好的防禦」⑨。這對印度來說仍然是非常適用的。從另一個角度看,印度近年來的軍事實力增長迅速,特別是其邁入核門檻後,已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軍事大國。因此,美國更多地是選擇與印度在這一地區進行軍事合作而不是對抗。 因此,在營造有利於本國發展的安全國際環境這一問題上,印度的地緣優勢可以與當年處於崛起過程中的英、美比肩。 印度所處地區最具經濟活力 印度還處在當今世界經濟發展和區域合作最具活力的地區,這為其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推動力。 歷史證明,任何一次大國崛起的過程都伴隨著激烈的競爭,每一個成功的崛起者都是「群雄並起」中的最強者,競爭在給崛起國帶來壓力的同時,也提供了必要的動力。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先後出現了經濟起飛的態勢,為發展中國家的崛起提供了寶貴的經驗。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國和印度也先後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從而使從東亞到南亞的環形地帶成為全球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東南亞地區的區域合作不僅為印度提供了一個東進的巨大市場,更重要的是使其意識到在全球化背景之下,開展地區合作是大國崛起的有力推動力。目前印度已開始重視向東盟學習,在南盟的框架內改善與鄰國的關係,加強地區合作,同時也與地區外各國進行雙邊和多邊合作。目前印度對東盟、上海合作組織、非盟等地區組織表現出極大的合作熱情,所採取的一系列積極措施表明了其在這一領域中的戰略走向。 中國的快速發展在給印度造成一定壓力的同時,也給其帶來許多機遇,正如有學者指出的那樣:「印度和中國所走的道路適合各自獨特的經濟結構,更重要的是也適合各自的社會政治結構。由於這種截然不同的政策,兩國的經濟是互補的,而不是競爭的。」⑩ 特別是中國確立了和平發展的戰略,更給兩國避免惡性競爭、合作雙贏創造了條件。印度對華的態度和立場近年來有了明顯的改變,從先前強調競爭到認同戰略利益的一致性,進而積極推動戰略合作,表明印度正在調整其地緣戰略,以充分利用有助於自身發展的積極因素,確保崛起目標的實現。印度對地緣優勢的認識和利用 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是客觀存在的因素,但這並不是說每一個國家都會自然而然地利用客觀存在的地緣條件。有學者並不贊同環境是政治的決定因素,但卻認為有兩個至關重要的因素與地理環境相聯繫:其一,行為者對環境因素的認識;其二,環境對人類活動的限制(11)。也就是說,即便在那些地緣優勢非常明顯的國家,這種優勢也要在得到人們的充分認識後才可能發揮作用。 印度歷屆領導人對自身的地緣戰略地位有比較明晰的認識,同時也不斷根據發展的需要進行必要的政策調整。 印度獨立之前,尼赫魯即在《印度的發現》一書中表達了他對這個古老而又充滿生機的國度在未來的國際地位的思考,「在將來,太平洋將要代替印度洋成為全世界的神經中樞。印度雖然並非一個直接的太平洋的國家,卻不可避免地將在那裡發揮重要的影響。在印度洋地區,在東南亞一直到中亞細亞,印度也將要發展成為經濟和政治活動的中心。」(12) 他還引用了另一位學者的觀點,以表明印度在世界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必然性,「從波斯到中國海,從西伯利亞的冰凍地區到爪哇和婆羅洲群島,從大洋洲到素哥德拉島(在今非洲——引者注),印度一直在傳播著它的信仰、它的故事和它的文化。在接連不斷的長久世紀中,它給四分之一的人類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迹。它有權索回那由於愚昧而長期拒絕給它在人類歷史中應有的級位,並有權保持它在象徵和集人道精神之大成的那些偉大國家應有的地位。」(13) 獨立之初,開國總理尼赫魯就十分重視印度洋在國家經濟和政治發展中的關鍵性位置。但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對於大多數印度政治家來說,印度洋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國家安全領域裡,如曾擔任首任駐華大使的潘尼迦就指出:「如果在適當的地方布置下海空軍基地,造成一個環繞印度的鐵圈,又在圈內建立一支力量強大,足以保衛內海的海軍,那麼,關係到印度的安全與昌盛的海洋就可以受到保護,變為一個安全區。」(14) 1954年,受印度第一個五年計劃順利實施的鼓舞,尼赫魯充滿信心地說,如果不發生戰爭之類大的問題,印度將成為繼美、蘇、中之後的世界第四大國。他列舉了有利於印度發展的諸多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印度具有「西亞、南亞和東南亞的軸心」(15) 這一優越的地理位置。不過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印度更多地是將自己看作一個大陸國家,在經濟發展中過分強調自力更生,在軍事上更注重北方的防務,其成為印度洋強國的雄心並沒有真正付諸實施。 冷戰期間,印度的防務專家開始清醒地認識到印度的地緣政治優勢:「處於深入到印度洋中的半島上,能控制通過該地區的貿易路線,這種地理位置決定了它的戰略地位,使得印度在西亞、東南亞地區舉足輕重。」(16) 隨著印度國力的增強,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經濟改革步伐加速之後,印度的戰略視野向印度洋和更廣闊的領域擴充,越來越重視在印度洋發揮主導作用。典型的例子是,2005年印度洋海嘯時,印度拒絕了國際社會救災援助的表示,相反對受災的其他印度洋國家提供了經濟援助,派出軍艦、飛機和大量人員到災區實施救助,並與日、美、澳等國組成救災核心集團(core group),顯示出其在地區事務中的主導地位。 印度近年來推行的「南下東進」戰略,加強與非洲國家的聯繫等舉措,也表明其越來越重視地緣優勢的作用。 印度在地緣政治領域面臨的威脅 地緣優勢具有相對性,對於印度來說,據印度洋要衝的地理位置既使其在古代成為東西文化交流的匯聚點,也使近代西方列強沿海路入侵次大陸,進而將印度變為殖民地。當今,印度可因航路的四通八達而享受全球經濟一體化帶來的益處,也會因門戶的大開而對任何一個大國勢力進入印度洋擔驚受怕。 就當前而言,印度在地緣政治領域主要面臨兩大潛在威脅: 第一,印度位於世界上恐怖主義活動的重點地區。如,印度北部為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的巢穴所在地——阿富汗,以及恐怖主義活動日趨猖獗的克什米爾地區,西部則是與動蕩的中東地區隔海相望。印度著名的戰略分析家拉賈·莫漢認為印度是「國際恐怖主義的最大受害者」(17)。為防止恐怖主義對本國造成大的危害,印度不得不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並不得不在許多國際事務上做出退讓和妥協。 第二,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印度在印度洋上最強大的競爭對手將是現在被瓦傑帕伊稱為「天然同盟者」(natural allies)的美國。在2002年9月公布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有一段話常被作為印美戰略關係良好的證據而引用:「美國因利益而要求與印度建立強有力的關係,我們是兩個最大的民主國家,通過代議制政府保護政治的自由,同時印度正向更大的經濟自由化轉變。我們兩國在貿易自由流動,關鍵性的印度洋海上通道等領域存在共同利益,在反恐和建立穩定的亞洲戰略方面分享利益。」(18) 只需稍稍深入解讀, 就會發現美國是站在自身利益的立場,希望把印度納入自己的政治、經濟體系——所謂的民主國家,以及經濟自由化、全球反恐和穩定的亞洲,這最後一點也可以被理解為將印度變為遏制中國的一粒棋子。「一些美國人認為一個強大的印度在平衡亞洲力量方面可以服務於華盛頓的長期利益」,因為「兩國都試圖遏制(downplay)中國因素」(19)。只是在這個前提之下,印度才可與美國分享利益。有學者指出:「印美兩國間關係的主要問題在於:作為世界大國的美國有更多的欲求,印度是一個地區大國,而且具有成為世界大國的潛力,並不甘願總是欣然屈從於美國的意願。這就是冷戰結束以後的一段時間內,兩國關係出現興旺的全部希望總是落空的原因所在。」(20) 海灣戰爭就已經凸顯美國在這一地區建立霸權的決心。從實力上看,也只有美國才最可能挑戰印度在印度洋地區的地位。 因此,雖然說總體上看,印度崛起的地緣優勢十分明顯,但也存在著一些不確定因素。如何發揮優勢,使地緣因素有效地推動國家的崛起過程,完全取決於印度政府的戰略抉擇和在國際事務中縱橫捭闔的能力。 注釋: ① 詹姆斯·多爾蒂、小羅伯特·普法爾茨格拉夫:《爭論中的國際關係理論》,中譯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版,第159頁。 ② Colin S. Grag, The Geoplitics of Super Power,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hy, Lexington, 1988,p.45. ③ [印度]K.蘇布拉馬尼亞姆:《印度的安全前景》,英文版,第216頁,轉引自陳平生:《印度軍事思想研究》,軍事科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24頁。 ④ 中東地區已經探明的石油儲量約為7500億桶,佔世界總儲量的57.4%。 Oil & Gas Journal, Vol.103, Issue 47, p. 24, December 19, 2005. ⑤ 非洲的利比亞、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蘇丹、埃及、加彭和赤道幾內亞八國石油探明儲量為1103億桶,佔世界的9.5%。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06, pp.8—9. ⑥ J. Nehru, 「Reply to Debate on Foreign Affairs in the Lok Sabha, December 9, 1958」, in India"s Foreign Policy, Selected Speeches, Publication Division, New Delhi, 1961, p.80. ⑦ 詹姆斯·多爾蒂、小羅伯特·普法爾茨格拉夫:《爭論中的國際關係理論》,第186頁。 ⑧ 潘傑:《海權篇之二:印度洋——你永遠不會平靜》,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網,2004年8月5日。http://gbl.chinabroadcast.cn ⑨ [英國]奧沙利文:《地理政治論——國際間的競爭》,中譯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11頁。 ⑩ 克里斯·萊希:《中國與印度:仇敵還是朋友?》,載《國外社會科學》2005年第1期,第10頁。 (11) Harold Sprout and Margaret Sprout, The Ecological Perspective on Human Affair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J, 1965,p.11. (12) [印度]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印度的發現》,中譯本,世界知識出版社1956年版,第712頁。 (13) U. N. Ghosal, Progress of Greater Indian Research, 1917—1942. 轉引自尼赫魯:《印度的發現》,第261頁。 (14) 轉引自曹永勝等:《南亞大象》,解放軍出版社2002年版,第62頁。 (15) H. E. Mr. Yashwant Sinha,「India"s Foreign Policy in the New Millennium Address」. http://meaindia.nic.in/speech/2002/09/26spco1.htm (16) 薩廷達爾·辛格:《印度國防戰略》,轉引自曹永勝等:《南亞大象》,第58頁。 (17) C. Raja Mohan, 「India and the US-European Divide」, The Hindu, September 26, 2002. (18)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eptember 27, 2002, http://www.whitehouse. gov/nsc/nss.pdf (19) Mohan Malik, 「High Hopes: India"s Response to US Security Policies」, Asian Affairs, Summer 2003, Vol.30, No.2, p.110. (20) Poonam Mann, India"s Foreign Policy in the Post Cold War Era, Harman Publishing House, New Delhi, 2000,p.79.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如果中國人想去印度註冊公司,可行么?
※印度歌舞片一言不合就跳舞的片段,《愛樂之城》拿再多奧斯卡也不敢比
※印度這種武器基本靠進口的國家,一旦開戰如何保證武器供應?
※10.19釋迦牟尼佛節日|宗薩欽哲仁波切:追思那位印度王子到底說了什麼
※印度互聯網用戶數強勁增長,寬頻下載速度全球排名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