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肥料,你誤會了多少?
肥料就是化肥嗎?用了有機肥的就是有機農產品嗎?農民在使用肥料時有哪些常見誤區?消費者對於肥料又有哪些誤解?謠言粉碎機請一位肥料行業資深人士來講解關於肥料的知識。
pandinghao 30秒前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輯的話:今年春天果殼網收到一位來自黑龍江的果殼網友的求助,希望果殼網可以提供關於農資產品的信息,讓農民在選購相關產品時不被忽悠。果殼由此請教了農業專家,策划了有關肥料、農藥和種子的系列文章。我們從基本概念開始,剖析了這些產品中的誤區,希望對農民指導生產有所幫助,這是其中第一篇。
我在廣西見過這樣一位60歲的老大爺,他告訴我說他今年打算多投入一些錢,多施肥,希望年底有個好收成,除了每畝使用30公斤尿素,他還打算再加30公斤磷酸二銨。我告訴他,尿素補充的是氮元素,二胺也主要補充氮元素,這樣會重複過量施用單一元素,說不定還會造成減產呢。老大爺一臉茫然的看著我,說我不是已經加大力度了么?怎麼還會減產?
還有一位種蘋果的農民大爺到農資店問老闆,「今年什麼肥料最好用?"老闆自然首先選擇利潤高的肥料推薦。大爺買回家施用後,發現效果還行,就又多買了一次追肥時候使用。接下來大爺發現蘋果忽然出現了根腐/苦痘等病狀,就問店老闆如何處理,老闆趕緊推薦一款農藥。拿回家施用後發現效果一般,老闆就建議加大用量試試,效果依然不明顯。大爺就覺得自己買到了假農藥,換了家農資店,被推薦了另外一款農藥繼續施用,直至病狀消失為止。但其實大爺不知道,苦痘和根腐這些病狀均是由土壤本身酸化板結和缺乏鈣導致的,而導致土壤有這些問題的源頭在於他缺乏對足夠的土壤和肥料知識,常年施用單一大量元素化肥導致土壤健康日益退化的結果。
這兩個我遇到的例子,很能說明我國農民在個體生產中遇到的農資使用問題。近些年來,我國耕作的農民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隨著農民工的大量進城,農田裡更多看到的是老人和婦女在耕作,學歷偏低的他們面對各色各樣的肥料已經無所適從,不知如何結合自身田地和作物的特點來選擇肥料。而隨著化肥的普及和鄉村發展模式的變化,傳統循環農業知識的傳承發生了斷層,很多農民已經不會做堆肥了,或者因為家中壯勞力不在家務農,放棄所需勞動力更大的堆肥,所以只選擇化肥,但又無法科學的使用化肥。
目前我們國家對肥料和農藥的監察做得十分嚴格,市面上出現假肥料可能性其實是不大的。真正應該要擔心的反倒是農民自身的農業知識學習不夠,過量單一的使用某一類肥料農藥導致的嚴重減產和土壤退化。肥料產品需要結合土壤情況使用,規模化生產的肥料包裝袋背後都有指導如何使用此肥料的指示,但是在不清楚自身土壤的情況下,包裝袋上的指示無法幫助農民做出最好的選擇,需要地方農技機構給予更多關於土壤健康的宣傳和指導。
什麼是肥料?
簡單的說,只要是添加入土壤,能夠改善土壤肥力,調整土壤結構,提供作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元素,都可以被稱之為肥料。在植物體內可以檢測出70多種元素,其中有17種元素是作物生長所必需的。
必需大量元素有6個,分別是碳(C)、氫(H)、氧(O)(這三種可以通過水和空氣獲得)、和氮(N)、磷(P)和鉀(K)。氮磷鉀這三種元素需求占植物營養元素需求總量的一半以上,主要由大量元素化學合成水溶性肥料及磷酸銨類肥料(也就是俗稱的化肥)補充。
無論哪個國家生產銷售的化肥,包裝袋上一定要標明氮磷鉀的比率,3個數值分別表示此袋化肥中氮元素、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鉀佔總重的比例。
必需中量元素有3個,鎂(Mg)、鈣(Ca)和硫(S)這三種可以通過中量元素土壤調理劑(俗稱礦物質肥料)等補充獲得。
必需微量元素有8個,氯(Cl)、鐵(Fe)、錳(Mn)、硼(B)、鋅(Zn)、銅(Cu)、鉬(Mo)和鎳(Ni),這些可以通過有機肥及微量元素葉面肥等補充獲得,不過大部分情況下不需要特別補充。
除了上面17個植物的必需元素以外,還有一個元素硅(Si),因為很難判斷是否是必需元素,就被定義為有益元素,從關於硅元素對作物生長影響的研究文獻中,也已經發現了玉米、水稻、甘蔗等作物均為喜硅作物,所以保證土壤中硅元素的合理水平也是有意義的。
各色肥料概念分別是什麼含義?
如今肥料市場上五花八門產品非常多,除了傳統的化肥,還出現了葉面肥、礦物質肥、生物肥、有機肥等多種新名詞,讓農戶無所適從,先來了解一下這些不同的名詞吧。
1.大量元素水溶性化肥及磷酸銨類肥料簡稱「化肥」。目前工業化生產最多的就是這類肥料,其主要成分是氮、磷、鉀化合物或其中一兩種。這些肥料易於化學合成得到,故很適合工業化標準化生產,大部分種類都是可溶於水的,易於農民通過灌溉、沖施、噴施等方法施用到土壤和作物上。
這類肥料經過化學提純,在自然界中幾乎不存在這麼大量且高純度的天然氮磷鉀化合物,所以它們對農作物的營養補充效果很快,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快速產生提高產量、增進品質的效果。現代農產品的產量很大部分要歸功於化肥的出現。
但化肥的過量施用、不合理施用也給農業帶來了很多問題,比如過量使用化肥容易導致土壤酸化板結,從而帶來有益生物及微生物群體衰減消失(如有益菌、蚯蚓和蛙類的數量和品種減少),同時重金屬因土壤酸化導致活性增強而易於被作物吸收,最終導致作物生長不健康(如徒長枝葉不開花結果、水果逐年糖分降低等等)等等這些問題。指導農民合理適當的使用這類肥料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
2.中量元素土壤調理劑俗稱「礦物質肥」。目前農業部將含鈣、鎂、硫元素為主的肥料劃分在了中量元素土壤調理劑的範圍里,因為這類肥料大部分難溶於水,pH值偏鹼性,除了補充作物生長所需的鈣鎂等元素,還能平衡土壤pH值,增強土壤結構強度,其對土壤的改良效果顯著,因此劃分入土壤調理劑範圍。這類肥料被人類很早就認識到並使用了,古埃及人就一直用石膏粉(硫酸鈣)來改良鹽鹼地,而北美農業種植里常用的石灰(碳酸鈣)就是用來平衡酸鹼度,補充鈣元素並維持土壤結構穩定的。
這類肥料主要原料為礦石和部分工業廢渣,所以它的劣勢就是無法迅速的被植物吸收,需要植物通過根系末端的毛細根分泌弱酸來將這些營養轉化為離子進而被吸收。它長效、需求量大且改良土壤效果明顯,未來的生產和使用會更加廣泛。
3.微量元素葉面肥如果去各地農資商店轉轉,不難發現微量元素葉面肥的身影,它們主要補充必需微量元素 氯(Cl)、鐵(Fe)、錳(Mn)、硼(B)、鋅(Zn)、銅(Cu)、鉬(Mo)、鎳(Ni)等,可溶於水,通過噴壺噴施在作物葉子表面,故稱之為葉面肥。這類肥料在特定嚴重缺乏某種元素的農業生產地區常見,作用不大(除非該地區嚴重區分該肥料可補充的元素),作用於葉面,容易揮發流失,作物吸收量很小,一般情況下如果土壤管理得當,並不需要單獨採購這類肥料。
被渲染成「一抹就直」的黃瓜「直瓜靈」其實就是一種葉面肥,並非激素,主要成分是錳、鋅和硼。其實只要黃瓜植株的水肥跟的上,大多數瓜都會是直瓜,此類肥料意義不大。4.生物肥料
生物肥料可被分為含有活菌的生物菌肥(狹義)和生物製劑肥料(廣義)。生物菌肥是含有特定生物菌種的菌劑,當這些肥料被施用於土壤後,可以起到固氮、活化營養元素、刺激植物生長等效果。而生物製劑肥料則是更廣義的泛指活的生物體或者其代謝產物、轉化物等等。這類肥料可以改善土壤內的微生物種群和環境,能夠促進作物生長發育,對土壤進行修復。
最常見的生物菌肥是根瘤菌劑,用於豆科植物的種植,在播種之前,將種子和黑色的菌劑蘸水混合,適合新種植豆科植物的土壤。5.有機肥和有機水溶性肥料
有機肥的原料來源主要由動物、植物本身及其排泄物發酵而成。可分為4類:以動物糞便為主發酵的糞肥;由秸稈、落葉、動植物殘體為主發酵的堆肥;以綠色植物直接與土壤混合的綠肥和沼氣液沼氣渣為主的沼氣肥。有機肥以及有機水溶性肥料是可循環農業中重要的一部分,無論是有機標準生產還是化肥為主的普通農業生產,其實都應該重視有機肥的使用。
這類肥料的劣勢在於生產肥料技術要求比較高,市面上產品品質差別很大,種植用戶常會覺得此類肥料的使用方法不如化肥方便。另外,以動物糞便為主發酵的糞肥如果原料中重金屬超標,可能會造成種植的菜品的重金屬含量增加。(更多內容,請看:有機肥污染物比化肥還多?為什麼會這樣呢?)希望未來有機肥行業的管理可以更加有序,也有更多方便農戶使用的產品出現。
肥料誤區,消費者也有。其實不光是農戶對肥料有不少誤區,普通消費者也對肥料有很多誤區。如下面三個:
1.用了有機肥的菜就是有機菜嗎?施用了有機肥的菜不能定義為有機菜,國家對有機蔬菜生產有嚴格的限定,對生產環境,灌溉用水,農場空氣,肥料施用,種子選用,種植流程和種植工具等等都有嚴格的規定,只有符合這些規定的才能被成為有機蔬菜。具體詳情可以查看相關種植標準。
2.使用化肥就是不好的?只要調整好肥料種類和比例,化肥完全是可以使用的。化肥在快速補充土壤肥力方面還是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的,但是要長久的保持土壤的肥力與健康,還需要配合其他肥料和土壤改良措施。
3.我自己在家種菜不想用化肥,只用雞糞就可以了?各種家畜糞肥含有的營養元素比例各不相同,雞糞主要以氮元素突出,肥力消失很快,需要配合其他肥料一起使用。
結論:肥料的種類很多,選擇的標準應該是土壤的健康狀況和種植需求。化肥有起效快、方便使用的特點,但化肥並不是用的越多越好。長期的土壤健康調節可以選擇其他類型的肥料。同時也希望正確的土壤健康知識可以更好的傳播開來,讓農戶在了解自己土壤狀況的情況下權衡利弊,做出選擇。
推薦閱讀:
※金坷垃其有效成分是什麼?
※家庭製作肥料的方法大全
※堆肥種菜兩不誤,適合喜歡在陽台種菜的你
※豆渣也可以做肥料 附不臭漚肥法
※如何製作家用農家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