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01-05 09:56:51來源: 南方日報作者:迅之 |
|
魯迅先生曾在小說《葯》中描繪了一幫看客圍觀革命者夏榆被殺害的場面:雖然當時已經是「秋天的後半夜」,然而往而觀者依然眾多,他們在丁字街口「簇成一個半圓」,欣賞著他人的痛苦,時不時還叫上一聲好。看客們是甘於圍觀的,他們中間偶爾也有人抹一把眼淚,可也僅僅是抹一把眼淚罷了,甚至有的人非但沒有眼淚,反而愈加為別人的不幸鼓掌喝彩起來。 從魯迅先生那時到現在過去了好幾十年,可惜他筆下的看客們依然一茬接一茬地出現在新聞報道中。就在2006年新年剛到的這幾天,在雲浮市新興縣的一個工地上,三名小學生在水坑戲耍時不幸溺水身亡,而那個時候,水坑旁圍著二三十人在觀看,有施工人員,也有當地人,卻沒有一人出手相助,他們就這樣看著孩子們死去了(見昨日南方日報A07版報道)。 看客們在圍觀什麼呢?那裡面沒有他們的孩子,沒有他們的親人,也許這使他們心安理得地彷彿在欣賞一齣戲劇。至於戲劇的色彩是喜是悲,已與他們的切身利益是毫不相干的了。既然有戲看,他們是不會錯過的,否則茶餘飯後又會少一條談資。 這樣的「看戲」不是一次兩次了,在桂林、在鄭州、在瀋陽,甚至還有許多其他地方,居然發生了別人跳樓、商販現場兜售望遠鏡的新聞,用商販的話說,有瞭望遠鏡,你可以更清晰地觀看跳樓者的活動。這還算不了什麼,在湖南湘潭,圍觀群眾居然起鬨讓本已平靜下來的欲跳樓輕生者跳下去,這名輕生者在圍觀群眾的喊聲中逐漸激動起來,向幹警致謝後果真跳了下去,悲劇於是順利地被看客們「導演」成功。 倘若魯迅先生在世,他又能做何感想呢?一面是社會公德心的日益沒落,一面是個人價值的日益凸顯,然而這難道像一枚硬幣的兩面一樣不可調和么?不禁想起了讓我一邊讀報道一邊淌下熱淚的重慶小學教師劉念友,劉老師多年來忍受著別人的誤解甚至指責,偷偷地依靠下井挖煤、周末修路等來資助困難學生上學,自己卻極度節儉,長年吃的是白飯就鹹菜。劉念友老師不僅沒有做旁觀者,而且承擔起了在法律和道德上均不需要他承擔的責任。他感動了中國,可是感動之外,誰竟在讓中國憤怒呢? 社會公德是一個沒有法律約束力的德性。道德領域的事情當然不能以法律來強行要求,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面對著道德的沒落卻無能為力。如果一個人的道德付出值得到社會在榮譽和物質上的雙重認可,那麼道德付出就很容易從個體性行為衍變成群體性行為,反之亦然。沒有辦法,在一個市場經濟時代,道德領域不能獨絕於經濟領域之外。 魯迅先生當年放下手術刀,提起了筆,要以文章來喚醒國人的良知。我卻想,光有文章是不足夠的,自己過著好生活卻要別人作貢獻,這種事情不是市場經濟社會的常態。精神家園的花果飄零了,要重建就必須有新思路,不要老是畫餅充饑。 |
|
推薦閱讀:
※民族的精魂——我讀魯迅
※嬉笑怒罵皆成魯迅,回首又見《朝花夕拾》
※印像·另類魯迅--攝影--人民網
※針砭時事,不忘美食:魯迅筆下的吃
※【上海名人墓】魯迅墓
TAG:南方 | 魯迅 | 先生 | 日報 | 南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