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峁遺址:探尋中華文明起源的窗口

石峁城址外城東門址

  石峁遺址是陝北發現的規模最大的龍山文化晚期的人類活動遺址,距今4000年左右,也是中國已發現史前時期規模最大的城址,面積約425萬平方米。該遺址位於陝西省神木縣高家堡鎮石峁村的禿尾河北側山峁上,地處陝北黃土高原北部邊緣,2006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又入選2012年十大考古新發現和「世界十大田野考古發現」以及「二十一世紀重大考古發現」。

  1976年,在黃土高原沉睡了4000多年的石峁遺址被首次發現。2011年至2012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隊和神木縣文體局聯合組建的石峁考古隊對石峁遺址進行了區域系統考古調查,發現了保存較好的石砌城牆,以及城門和疑似「馬面」「墩台」「角樓」等城防建築。

  2012年,考古人員對城圈結構和城垣走向展開了複查,確認石峁遺址由皇城台、內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並相對獨立的石構城址組成,並重點發掘了石峁遺址外城東門及城內部分遺迹。2013年以來,考古人員繼續對石峁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取得了重要收穫,對探尋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發現史前房屋和墓葬群

  近日,考古人員在對石峁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時,發現了一批4000年前的房屋遺址和墓葬群,這為進一步研究石峁城址性質及人類活動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據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長孫周勇介紹,新發掘的地點在石峁城址內城韓家圪旦的一處山峁上,與石峁城址內皇城台隔溝相望。目前,考古人員先後清理出房址19座、墓葬24座,並出土了一批時代特徵鮮明、地域特點明確的陶器和石骨器。房址距今大約4300年,是窯洞式居室,從出土遺物判斷,這些房址當時除了居住之外,可能還是加工玉器的手工作坊。而同一地點出土的墓葬比房址晚200年左右,雖被嚴重盜掘,但仍出土了玉鳥、玉管等小件玉飾以及保存完好的殉人。其中一個墓穴中還發現了20多片鴕鳥蛋殼,為研究陝北的氣候變化和石峁居民的對外交往提供了依據。

  「早期這裡是一片居址,以窯洞式房址為主,晚期變成一片墓地。從墓地的規模來看,規模比較大,墓葬數量比較多,墓葬形制非常一致,一般的墓葬都有壁龕,有殉人,應該是石峁城裡面一處非常重要的貴族墓地。」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石峁考古隊隊長邵晶告訴記者。

  邵晶表示,通過韓家圪旦的發掘,進一步驗證了調查以及鑽探的其他地點,應該同樣存在非常多的房子和墓葬。從目前看,這些不同的地點應該有不同功能的劃分。韓家圪旦的發掘為研究石峁遺址內部同一時期不同功能區的劃分和不同時期功能區的變化,有非常大的學術意義。

  玉石之路的證據

  孫周勇告訴記者,考古人員目前已完成對石峁遺址外城東門的考古發掘,共發現20餘件玉器,年代被確定為龍山晚期至夏代之間。其中10餘件是在遺址的東門附近被發現的,部分埋在牆體之內。「玉在東亞人的觀念里有驅邪避鬼的作用,在城防建造過程中使用玉,為石峁城的居住者或統治者構建了精神屏障,還承擔了防禦外來敵人、抵抗自然災害的功能。」他說。

  優質玉料由於其稀有性,成為史前社會的頂級奢侈品。一般只在祭祀坑或高等級墓葬中才能見到。而石峁遺址出土過大量的玉器,僅1976年徵集到的玉器就有127件,目前流散在海外的更是多達4000餘件。

  在石峁遺址,不僅墓葬中有玉器隨葬,連建城都使用玉器。學者認為,石峁古城的規模和建城所需勞動力數量足以說明,這裡不僅是當時河套地區的政治軍事文化中心,甚至有可能是整個北方最顯赫的聚落中心和區域政權所在,統治者能夠在一個較為廣大的地域範圍調動和運送玉石,保證玉器的生產和使用,石峁則很可能同時充當著史前期東玉西傳與西玉東輸的樞紐。石峁玉器群在今日的重現天日,對考察中華文明發生期的玉石資源來源與具體運輸路線圖,意義非同小可。

  改寫史前文化格局

  2012年,石峁遺址被納入「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中,是該工程在西北地區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

  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曾表示,陝西榆林一帶龍山時期遺址數量豐富,而公元前2000年左右正是中華文明起源的前夜。石峁遺址面積達400萬平方米以上,三重城牆,還發現牆體裝飾的壁畫和在城址修建過程用於祭祀或其他禮儀活動的玉器與頭骨遺迹,顯示出中國早期文明形成關鍵階段的社會複雜化傾向,或許代表了階級的形成。石峁城址將有助於進一步揭示所對應那個時代的社會形態、聚落形態演變、人地關係及遺址的功能。

  孫周勇認為,該遺址的出現改變了人們對新石器時代中國史前文化格局的認識,「過去人們普遍認為當時高度文明大都出現在中原地區,北方並未出現城市和大型部落聚集,但石峁遺址則表明當時在北方已經出了一個規模巨大的城邦。在當時建有如此大規模的聚落,類似於今天北京、西安、廣州的格局,實屬難得。」 他說。

  考古結果表明,石峁遺址系公元前2000年前後中國迄今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城址,形制完備、結構清晰、保存良好,被認為本世紀中國最為重要的史前考古發現之一。龍山時代至夏代早期是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過渡的重要階段,也是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時期,石峁遺址的發現不僅為石峁玉器的年代、文化性質等問題的研究提供了科學的背景,亦為研究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元性和發展過程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資料,對進一步理解「古文化、古城、古國」框架下的中華早期文明具有重要意義。

  積極保護,減少破壞

  石峁遺址所在區域屬於低山丘陵區,以黃土梁峁、剝蝕山丘、沙漠灘地為主,地貌溝壑縱橫,支離破碎。目前,城牆、門址、馬面、角樓等城防建築依然清晰可辨,石砌房址、窯洞式房址、窯址、瓮棺葬、石棺葬等遺迹在田間斷坎上均有跡可尋,陶片、骨塊、骨器、磨製石器、細石葉、細石核等遺物在遺址中心區域俯拾皆是,甚至石雕人像、玉料、壓制石鏃、磨製石貝等也有發現。

  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石峁遺址的保護與當地經濟建設和群眾生產生活的矛盾日益尖銳,形勢十分嚴峻。石峁遺址範圍內的民營採石場對遺迹遺物和自然風貌造成嚴重損毀,重災區內城城牆被切斷。而遺址所在地也是神木縣特色蔬菜的主要出產地,深翻細耕使作為基本農田的遺址區域內遺存遭到一定破壞。不僅如此,石峁遺址所在區域背山面水,是當地傳統葬埋的「風水寶地」,近年來,還有不少新修墓園出現,不僅使遺址本體遭到破壞,更為嚴重的是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遺址考古與保護工作的開展。另外,陝北地區降雨集中,並多發暴雨,可能導致山體滑坡致使石牆垮塌。

  面對這些自然與非自然因素的破壞,當地政府及考古人員採取了相應的保護措施。比如,設立保護界樁,明確遺址的保護範圍,有力約束保護範圍內的人為活動;整體起取,對墓葬、窯址、窖藏等重要遺迹進行整體搬遷,避免風吹、日晒、雨淋等自然因素的影響;原址建館展示,對一些視覺效果比較好的遺迹,發掘後直接在其上面搭建保護場館,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局部環境,並對遺址本體進行加固處理後,對外開放。此外,石峁文管所也已成立,長期駐紮在遺址現場,對遺址進行全方位、全天候的保護,對發掘工作進行強有力的協調保障。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的歷史沒有中斷?
中國是否在歷史上的大多數時期在文明程度上落後於西方及阿拉伯?
「財經縱橫」中國化:中國崛起與人類文明的多極化
梅的意境,我喜歡! 段文明

TAG:文明 | 中華 | 中華文明 | 起源 | 遺址 | 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