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茶文化
蒙山茶史
蒙頂山是我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人工種植茶葉最早的地方。追溯蒙頂山茶的歷史,始於西漢,距今已有兩千多年。公元前53年,西漢葯農吳理真,在蒙頂山發現野生茶的藥用功能,於是在蒙頂山五峰之間的一塊凹地上,移植種下七株茶樹。清代《名山縣誌》記載,這七株茶樹「二千年不枯不長,其茶葉細而長,味甘而清,色黃而碧,酌杯中香雲蒙覆其上,凝結不散。」吳理真種植的七株茶樹,被後人稱作「仙茶」,而他是世界上種植馴化茶葉的第一人,被後人稱為「茶祖」。
|
|
蒙頂山茶樹
從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蒙頂山茶即被列為中央朝廷祭天祀祖與皇帝飲用的專用貢茶,直到公園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長達1164年。成書於公元813年的唐代地理志代表作《元和郡縣誌》記載:「蒙山在縣南十里,今每歲貢茶,為蜀之最。」唐文宗開成五年(公元840年),日本慈貴大師園仁從長安歸國,唐朝皇帝贈給他的禮物中,就有「蒙頂茶二斤,團茶一串」,作為天子禮物,蒙頂山茶成為了國家禮茶。
蒙山仙茶
蒙頂山素有「仙茶之鄉」的美譽。蒙頂茶是四川蒙山各類名茶的總稱,主要品種有甘露、黃芽、石花、萬春銀葉、玉葉長春等五種傳統名茶,及特級綠茶,各級烘青、炒青,各種茉莉花茶,沱茶,南路邊茶等,它們是貫穿我國茶史的名牌茶。
「皇茶園」與七株仙茶
蒙頂茶之所以享有經久不衰的盛名,首先在於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古籍記載:「蒙山上有天幕復蓋,下有精氣滋養」,「蒙山之巔多秀嶺,惡草不生生淑茗」。蒙頂山由上清、玉女、井泉、甘露、菱角等五峰組成。諸峰相對,形狀似蓮花,山勢巍峨,峻峭挺拔。全年平均氣溫14.5℃,年降水量2000~2200毫米,常年細雨綿綿,煙霞滿山。這種雲霧瀰漫的生態環境,能減弱太陽光直射,使散射光增多,最有利於茶樹生長發育和芳香物質的合成。
|
|
另外,蒙頂茶有兩千餘年的加工經驗,從採摘、製作、拼配、包裝等各個環節,都一絲不苟,做工考究,因而品質上乘,別具風味。它們形美色綠,湯碧清沏,味醇鮮爽,香郁幽長,內含物質豐富。色、香、味俱全,實有飲茶解悶,聞香爽神的功效。唐人李肇的《唐國史補》中說:「風俗貴茶,茶之名品益眾。劍南有蒙頂石花,或小方,或散芽,號為第一"。
蒙山茶詩
蒙頂茶文化的人文精神,當屬茶中之最,歷代達官貴人、文人墨客盛讚蒙頂茶的文章有幾百篇之多。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在《琴茶》一詩中有:「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的詠嘆,「淥水」是古代名曲,白居易將其與蒙頂茶相提並論,足見白居易對蒙頂茶的喜愛。黎陽王在《蒙山白雲岩茶詩》中,高度評價蒙頂茶說:「若教陸羽持公倫,應是人間第一茶」,表達了他對蒙頂茶酷愛至深的感情。唐代以後,蒙頂山被封為聖山,專門種植貢茶,只有達官顯貴才能飲到蒙頂茶。當時詩人孟郊,官位較低,只有向在朝廷為官的叔父要蒙頂茶,就吟出「蒙茗玉花盡,越瓦荷葉空……幸為先寄來,救此劣病躬」。劉禹錫對皇朝急催貢茶的作法不滿,在《西山蘭若試茶歌》中唱道:「何況蒙山顧渚春,白泥赤印走風塵」,在《效蜀人煎茶戲作長句》中唱道:「飲囊酒翁紛紛是,誰嘗蒙山紫筍香」。
蒙山茶貢
蒙頂茶從唐朝開始被列為「貢茶」,一直沿襲到清末。我國研究茶史的專家驚嘆:這在中國茶史上也是罕見的。蒙頂貢茶分為「正貢」與「陪貢」。
仿古採制「正貢茶」祭禮
「正貢」茶是皇帝用來祭祀天地、宗廟的,每年在蒙頂山「皇茶園」採摘。「皇茶園」始建於唐代,先稱貢茶院,後稱仙茶園。明孝宗弘治十三年正式命名為「皇茶園」。它是用石欄圍起的面積僅3.5平方米的肥土沃壤,位於蒙頂山五峰之間的凹地,因地勢低凹,每次遇到降霧天氣,這裡的霧氣總是最後散去,它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是山中最適於茶葉生長的地方,而它也是吳理真選擇種植七株仙茶的地方。
|
|
在每年春茶採摘的時候,地方官擇吉祥之日,率領鄉紳僧眾,祭拜神靈,然後由12名採茶僧(象徵一年12個月),在「皇茶園」採茶。在這裡,採茶僧沐手、薰香,採茶時每人採摘30個芽頭,12人共採茶360芽(象徵一年),這些採摘的皇茶將被送往古代僧人專制皇茶的地方——智矩寺加工精製。在智矩寺,僧人們用最傳統的制茶方式制茶,他們利用竹剪選裁茶葉,然後焙炒、揉搓成形、攤涼、微火慢焙、攤涼、皇茶入銀瓶、裝箱蓋印,最後交付送茶使者送往京都進貢。
「陪貢」茶則制28斤,只供皇帝享受。這28斤貢茶是在「皇茶園」外的百畝茶地中採摘的。古時因皇帝要求喝道原味的蒙頂茶,就讓數名16歲處子之身的童女,在禁食辛腥,吃齋一個月之後,用嘴唇一個個將芽頭採摘下來,以此避免指甲對芽頭的破壞,保證芽頭的新鮮。採摘下的芽頭再送往智矩寺,由制茶高僧經過多道工序加工為「陪貢茶」,然後同「正貢」茶一道送往京都。
蒙頂山製作貢茶的寺廟——智矩寺,也有一段傳說:寺內塑有兩條石龍,一條稱干龍,一條稱濕龍。干龍一年四季朴朴生灰,雨過風吹,渾身無水跡;而濕龍則相反,一年四季龍身含水欲滴,晴天潮濕,雨來前更見濕潤。因而老百姓奉為「神龍」,終年香火不斷,也成了蒙頂山古代的「氣象台」。
蒙山茶道
宋代,在蒙頂山結廬修行的禪慧大師在總結蒙頂茶文化歷史的基礎上,創立了蒙頂茶技、茶功、茶藝三絕。雖然現在有很多技藝已經失傳
了,但蒙頂山風景名勝旅遊區組織專家學者經數年挖掘、整理後,讓失傳已久的「龍行十八式」、「風行十二品」等絕技重見天日。
古時,蒙頂山有著輝煌的歷史,今天,蒙頂山開發的腳步聲走得更響,特別是蒙頂山茶文化尤令人心醉。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從未有過「深度網路生活」的成年人士?
※蒙族文化的天堂草原
※這個5月你不可錯過的:安全文化與領導公開研討會
※什麼是太湖石的風骨?
※中國的告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