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不能僅降壓

北京市第六醫院心內科主任向小平   高血壓是一種全身性進展性疾病。可引起心腦腎損害及四肢血管狹窄,特別是伴有高血糖、血脂異常等高危因素,會加重病情進展,故治療高血壓的同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降壓達標:正常人的理想血壓是120/80mmHg;一般人群降壓目標是≤140/90mmHg;糖尿病患者降壓目標是≤130/80mmHg;在有腎臟損害或尿蛋白≥1g/24小時者,推薦降壓目標是<125/75mmHg;但對於脈壓差大於60mmHg的嚴重高血壓伴有心腦腎損害的患者來說,收縮壓<150mmHg即可,因在收縮壓達標後,同時會使舒張壓降得太低,會加重心腦腎缺血,誘發心絞痛、頭暈、腦缺血等不適癥狀。   2.控制危險因素:糖尿病可引起血管腔的狹窄,不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可導致急性心腦腎事件發生,故降壓的同時一定要定期檢測血糖和血脂,把血糖降至:空腹血糖≤110mg/dl,餐後血糖≤140mg/dl,糖化血紅蛋白≤7.0%;血脂降至:膽固醇≤100-120mg/dl,甘油三酯≤150mg/dl。   3.降低大動脈僵硬度,軟化血管:大動脈彈性檢測是早期發現動脈硬化的重要指標,選擇既能降壓又能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減輕動脈粥樣硬化的藥物,如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製劑和鈣拮抗劑很重要。只有控制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才能有效地防治心、腦、腎、四肢血管病變的發生。   4.降低中心動脈壓:中心動脈壓降低能有效預防和控制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肱動脈是肌性血管,主動脈是彈性血管,肱動脈的壓力不能完全反映主動脈的功能狀態,故中心動脈壓的升高與心腦腎疾病的發生有非常密切的關係。研究發現,噻嗪類利尿劑和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降低肱動脈和中心動脈收縮壓的幅度相同;β-受體拮抗劑降低中心動脈收縮壓的幅度小於肱動脈壓;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ACEI)類藥物降低中心動脈壓的幅度大於肱動脈。   高血壓發生心腦血管事件,大多與血壓不穩定有關。在血壓高時可發生心絞痛或腦卒中,血壓過低時也會發生心腦缺血事件,故高血壓特別是中-重度高血壓伴有心腦事件發生的患者,一定要保持24小時平穩降壓治療。最簡單的方法是做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了解血壓波動情況,採用不同劑型的藥物治療。一般在血壓升高前1~2小時服藥。只有保持24小時血壓平穩,才能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我患高血壓病已10年,其間一直不規律服藥,5年前發現患糖尿病,去年又出現了心絞痛,請問我應該怎樣治療才好?另外,我患心絞痛時測血壓都很高,心絞痛發作與高血壓有關係嗎?——北京吳先生   專家檔案   向小平,北京市第六醫院心內科主任兼心臟監護室主任,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北京心血管病分會委員。擅長心血管病的急救和冠心病的介入治療,心臟電生理及起搏器植入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等。

返回健康報首頁>>
推薦閱讀:

把血壓「吃下來」
高血壓的用藥(二)
高血壓的最新分級
如何面對檢測指數?尿蛋白過高應如何處理?血壓過高有沒有關係?有無從因根治之法?
思源說~警惕富貴病 遠離高血壓!高血壓朋友看過來受益終生!

TAG:患者 | 高血壓 | 血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