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杜甫最短又最長的一首詩

有人主張,閱讀古代詩詞憑感覺、直覺就行了,不必理會文史學者的注釋和分析。這種說法,不能說全無道理。詩歌的功能之一是消遣,不理會文史學者的注釋和分析,可以最大限度地使自己的消遣以輕鬆的方式進行。個人興趣,不必爭辯,無可厚非。

但是,如果有一點兒求知識、求正確、求深入的訴求,那樣的閱讀方法便捉襟見肘,顯出不足來了。

我曾經做過一個小小的試驗:請中文系本科一年級的同學將杜甫這一首七言絕句《江南逢李龜年》改寫為散文,結果頗令我失望,不少同學改寫後的《江南逢李龜年》,跟杜甫原詩,幾乎沒有什麼關係。

美國一位學者指出,假如單以字面意思理解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不過是:「我在岐王和崔湜[丁按:崔湜誤,應該是崔湜之弟崔滌]那裡經常看到你,聽到你唱歌,現在,在晚春,我在江南又遇到你了。」」(宇文所安《追憶》)如果是這樣,不要說是好詩,就連詩都算不上了。

可是,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卻是一首公認的好詩。唐詩最著名的選本《唐詩三百首》的編選者清人蘅塘退士(孫洙)認為它是杜甫全部七絕中最好的一首,壓卷之作。著名的杜詩研究專家黃生則說,即使讓唐朝最擅長絕句的王昌齡、李白來寫這個題目,也寫不出比杜甫這首更好的作品。

沈德潛認為,這首詩「含意未申,有案未斷」。這說法不對。其實,這是杜甫有意使用的詩歌藝術手法。這種手法,罕見他人使用,也迥異於杜甫的多數作品,因而不容易為人所了解。這種方法,我們姑且稱之為「縮影法」。皇朝盛衰,個人命運,被濃縮為幾個名物詞語,感情被盡量地隱藏了起來——藏得太深,以至於沈德潛這樣的大學者、大詩人都感到困惑。

李唐王朝、杜甫李龜年四五十年的盛衰命運,被濃縮為28個字。因此我說它是最短又最長的一首詩。短指篇幅字數,長指內容含義。

有人可能會質問:你憑什麼認定這是一首「縮影」詩,認定它的內容是無比豐富、沉重的感時傷逝,而不是一首輕鬆閑適的小詩呢?

我做出如是認定的理由,主要有如下三點:

其一,杜甫是一個時刻關心社會現實、家國命運、社稷蒼生的詩人,不是閑雲野鶴似的方外隱士,更不是引結交名流為榮耀的市井小人。他不會無聊到專門寫一首詩,只是為了記錄自己跟一位前宮廷樂師的「二面之緣」。這位宮廷樂師,儘管曾經風光無限,杜甫寫這樣一首詩,也不可能有炫耀、提高自己身價的作用。

其二,通過藝能人士命運的今昔盛衰對比,抒發胸中感時傷逝之情,這樣的作品,杜甫寫過多篇。《丹青引贈曹霸將軍》,主人公曹霸是一位擅長書畫的將軍(官至右武衛將軍),開元年間已經相當有名。玄宗末年因罪被削職為庶民,在安史之亂期間,跟杜甫一樣,漂泊到成都,混跡於百姓路人的行列中。最後,杜甫為曹霸也為自己,發出了「但看古來盛名下,終日坎壈纏其身」的感慨。《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這是在夔州期間,於當地官員的家宴上邂逅開元年間著名的宮廷劍器舞者公孫大娘的一位弟子,交談之際,杜甫「撫事慷慨」,做了這首詩。濃墨重彩描寫當年公孫大娘精湛的舞蹈藝術後,發出了「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澒洞昏王室。梨國子弟散如煙,女樂餘姿映寒日」,「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等關於王朝、梨園弟子、自身的傷感浩嘆。正如黃生所指出的,「此詩(按指《江南逢李龜年》)與《劍器行》同意,今昔盛衰之感,言外黯然欲絕。見風韻於行間,寓感慨於字里。」

其三,杜甫在詩中埋伏了今昔對比的線索。比如「風景」一詞,它不是一個普通的名詞,而是指向東晉新亭對泣的典故。《世說新語》記載:過江諸人,新亭飲宴,周顗中座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寫昔日,岐王宅,崔九堂,皆是人間富貴事物;寫眼前,落花,正在凋謝的花卉而已。盛衰虛實的今昔對比,是非常強烈的。

可見,蘅塘退士所說的「世運之治亂,年華之盛衰,彼此之凄涼流落,俱在其中」,是有根據的。

有個問題,學者之間有分歧:杜甫「尋常」、「幾度」出入岐王宅、崔九堂聽李龜年唱歌,是什麼時間?

仇兆鰲引黃鶴:開元十四年,杜甫只有十五歲,那時還沒有梨園弟子。杜甫見李龜年,必定在天寶十載(751)後,詩中的岐王,當指嗣岐王珍。

浦起龍不以為然,他認為:照這樣說,那麼杜甫關於崔九自注(崔九,即殿中監崔滌,中書令崔湜之弟)為失實,而解益支離矣。嘗考《明皇雜錄》,梨園弟子之設,在天寶中。當時有馬仙期、李龜年、賀懷智等人,都是通曉音律之人。可見龜年等人是梨園音樂教師,不是弟子。音樂教師得到寵信,不必在開設梨園之後。唐明皇不過是提拔從前供奉,讓他們擔任助教罷了。此外,說杜甫出入岐王宅、崔九堂是開元十四(726)年前,還可以跟杜甫自己的詩句「往昔十四五,出遊翰墨場」(《壯遊》)聯繫起來。

我贊同浦起龍的觀點。杜甫是十四五歲時活躍在岐王宅、崔九堂的青年才俊。「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揚」,可見,當年杜甫已經在詩壇嶄露頭角。雖然《江南逢李龜年》「(尋常)見」、「(幾度)聞」,可能暗示李龜年當年是台上明星,杜甫跟他有一定差距,但也不必把杜甫想像得太低。「性豪業嗜酒,嫉惡懷剛腸。脫略小時輩,結交皆老蒼」的杜甫,未必太把李龜年當回事——不然,他為何沒有像寫公孫大娘劍器舞那樣,也濃墨重彩寫一寫李龜年的歌唱藝術呢?

杜甫、李龜年潭州重逢時,杜甫雖然也很落魄,「五十白頭翁,南北逃世難。疏布纏枯骨,奔走苦不暖」(《逃難》),但名聲顯然超過了李龜年。韋迢《潭州留別杜員外院長》:「江畔長沙驛,相逢攬客船。大名詩獨步,小郡海西偏。地勢愁飛鵩,天炎畏坫鳶。」杜甫詩名,已經獨步當世。

想要更好地理解這首詩,下邊的詞語、名物,最好是有所了解:

江南

江南,人們很容易想起白居易的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其實唐人觀念里的江南,並不限於蘇州、杭州。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江南,指的可能是四川成都。《江南逢李龜年》中的江南,是江湘之間,具體地說,是潭州,即今天的長沙。錢謙益指出,《史記》、《楚辭》中都有江南指江湘之間的用法。

李龜年

李龜年其人,《明皇雜錄》有較多記載:唐開元中,樂工李龜年、彭年、鶴年兄弟三人皆有才學盛名,彭年善舞,鶴年、龜年能歌,尤妙制渭川。特承顧遇,於東都大起第宅,僭侈之制,逾於公侯……其後龜年流落江南,每遇良辰勝景,為人歌數闕,座中聞之,莫不掩泣罷酒,則杜甫嘗贈詩。

《雲溪友議》說,李龜年是因為安史亂軍攻破長安,玄宗逃往岷山,朝廷百官四散逃命,李龜年流落到了潭州(長沙)。

作為著名宮廷歌手,李龜年唱些什麼歌曲呢?《雲溪友議》說:「李龜年奔江潭,曾於湖南採訪使筵上唱『紅豆生南國,秋(春)來發幾枝。贈公(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又雲『清風明月苦相思,盪子從戎十載餘。徵人去日殷勤囑,歸雁來時數附書。』此詞皆王維所作也。」「清風明月苦相思」,是王維《伊州歌》的詩句。可見,相當於今天的流行歌曲明星。

李端《贈李龜年》:青春事漢主,白首入秦城。——說明李龜年晚年回到了長安,杜甫沒有。

杜甫寫作《江南逢李龜年》的時間是大曆五年,公元770年,杜甫生命的最後一年。當年暮秋,杜甫病死。作詩地點是長沙。

岐王

唐睿宗之子,玄宗之弟李范。《舊唐書·睿宗諸子傳》:范好學工書,雅愛文章之士,多無貴賤皆盡禮接待。開元十四年卒。

岐王往後,唐王朝就規定,不準王子們搞沙龍活動。聯絡其他王子,結交社會名流,都成了忌諱之事。

崔九

《舊唐書·崔仁師傳》:多辯智,善諧謔,素與玄宗款密。兄湜坐太平黨誅,玄宗常思之,故待滌逾厚,用為秘書監,出入禁中。與諸王侍宴,不讓席而座,或在寧王之上,後賜名澄。

這位沙龍的主人顯然不是普通人。

杜甫能參加岐王、崔九府邸舉辦的沙龍活動,可知也有其非凡之處。社會背景、本人才華,兼而有之。

2017-9-25


推薦閱讀:

杜甫七言律詩 杜甫與七言律詩
杜甫評傳【下冊】【莫礪鋒】
杜甫草書《望岳》碑刻拓片
杜甫的626首五言律詩(依<錢注杜詩>校對)之六
杜甫的三峽行吟

TAG:杜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