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畫里看古代妹子們是如何化妝的
近日
故宮淘寶的微博發布了一篇
《假如故宮進軍彩妝界》的文章
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
事實說明
無論在哪朝哪代
濃妝淡抹都絕對是妹子們的最愛
我們今天就來盤點一下
那些古畫裡面的妝容
妝粉
所謂的妝粉就是臉上搽粉
在古代被稱為「傅粉」
用現代的話說就是把粉撲在臉上
使臉部的皮膚變得白白的
古人擦的粉材料多為「米粉」、「鉛粉」、「水銀粉」等
從名稱中就不難看出
這些粉都含有一定的毒性成分
雖然古人也想盡辦法除掉一部分的毒性
但以當時的加工條件來看
毒性並不能完全去除
即便有毒
但愛美的妹子們為了「一白遮百丑」
不惜每天使用這些「粉」以確保美美噠
所以「洗盡鉛華」
不就是卸妝么
唐 周舫 《簪花仕女圖》局部
對於妹子們傅粉的做法
清初戲劇家李漁吐糟道
大有趨炎附勢之態,美者用之,愈增其美」,「白者可使再白」,「黑上加之以白,是欲故顯其黑
黛粉
畫眉是化妝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兩彎眉毛是體現精氣神兒的關鍵
在戰國時
還沒有特定化眉毛的材料
妹子們通常會將柳枝燒焦後塗在眉毛上
隨後出現了「黛」
一種藏青色礦物
描畫前必須先將黛放在石硯上磨成粉狀
然後加水調和
漢代時
畫眉變得更加普遍
後來又發展成用翠綠色畫眉
並在宮廷中流行
到了唐代時
古人們的眉毛開始放!飛!自!我!
唐 周舫 《簪花仕女圖》局部
到了唐玄宗時畫眉的形式更是豐富
光是眉毛的畫法就有
鴛鴦眉、小山眉、五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涵煙眉
……
她們真的是沒作業啊!
妝粉
胭脂也就是是古代的口紅
是用一種叫「紅藍」的花朵製成
與妝粉調和後也可當腮紅使用
後來人們在這種紅色顏料中加入了牛髓、豬胰等
使其成為一種稠密的脂膏
中國習慣以嘴小為美
因此出現了多種口紅的塗法
那麼根據上圖
甄嬛的唇妝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還我嬛嬛!
下面還是來看幾張「正經」圖好了
高宗到武周時代 阿斯塔那帛畫中的女子的化妝
唐寅 《嫦娥執桂圖》中的女子口紅只凃了下唇
看過了口紅
再來看看古人的腮紅是什麼樣子的呢
小編心目中的唐朝美女是這個樣子的
但實際上是這個樣子的
來來來
一次看個夠
唐 《宮樂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唐朝詩人王建曾經寫到
歸到院中重洗面,金盆水裡撥紅泥
想像一下洗個臉盆里全紅了的樣子
得用多少胭脂啊
花鈿
相信每個女孩小時候都有過在額頭貼貼畫的經歷
而額頭貼畫就來自於古時的花鈿
花鈿又稱花子、面花、貼花
是貼在眉間和臉上的一種小裝飾
花鈿用金箔剪裁成的
還有用紙、魚鱗、茶油花餅做成的
甚至
蜻蜓翅膀也被用來做花鈿
唐 張萱 《搗練圖》中女子的花鈿
彩妝
在唐末五代的時候
出現了一種特殊的畫法——三白妝
也就是將額頭、鼻子、下巴用白粉塗成白色
除此之外
還有耳朵下方塗白,與臉部的三白呼應
是典型的古代妹子們的化妝方法
三白妝的作用是增強面部的立體感
類似於今天「提亮」的作用
只不過三白妝更加的誇張
明 唐寅《孟蜀宮妓圖》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不僅如此
古代女子化妝也講究眼妝
還會畫出眼線,稱為鳳梢
宋 宋仁宗皇后像
從上圖可以看出
皇后的兩邊還站著兩位宮女
不僅展現了宋代女子的妝容
更能從中窺見古代眼妝的畫法
皇后與宮女們的化妝依然是以三白法為基礎
有很長的倒暈眉
眉上畫一道白線,突出眉毛
額頭和鼻粱、鼻尖、下頜處染以白粉
眉弓下染得稍深
很像今天的眼影
鳳梢
即上眼瞼的線條
圖中的鳳梢畫得很深很長
整個妝容頗有立體的效果
兩鬢垂下鬢髮
鬢髮邊緊貼著一排珠鈿
眉心也貼一枚珠鈿
下唇染紅
盡顯華貴
是標準的宋代宮廷妝容
從現存的畫作和典籍中可見
古代女性是非常重視肌膚之美的
而這些妝容與當時的審美和價值觀息息相關
例如唐代以胖為美,漢代以瘦為美
現在流行大眼睛、高鼻樑一樣
說不定哪天
畫裡面的濃重的腮紅
放飛自我的眉毛又會回到我們的生活中來
來源:北京商報
推薦閱讀:
※論杜甫的隱逸思想 - 詩詞 - 中國古代文學 - 北大中文論壇 www.pkucn.com...
※中國古代最牛的預言是啥?
※古代女人出嫁時,父母為何要送開襠褲做嫁妝?原因讓人羞紅了臉
※日本古代史一覽(3)
※為什麼御花園這麼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