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一指禪:引陽入陰治失眠
07-07
「朱氏一指禪推拿療法」為國家級暨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由中醫推拿學家朱春霆所創,在調理女性氣血不和、經絡不通,以及亞健康狀態如慢性疲勞綜合征、失眠、腰背酸痛、頸椎不適等方面療效顯著。朱春霆1956年創立中國第一所推拿學校,同時創建華東醫院推拿科,其子朱鼎成衣缽相傳,其推拿治療失眠症、肩周炎等在業內享有盛譽,為華東醫院醫療特色之一。朱鼎成1951年出生,一指禪推拿專家,朱氏一指禪推拿繼承人。現任華東醫院推拿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上海市中醫藥學會推拿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中醫藥大學兼職副教授,上海市高層次針、推、傷人才班導師。作為「朱氏一指禪推拿」學術繼承人,朱鼎成認為,女性氣血不和、經絡不通,以及亞健康狀態如慢性疲勞綜合征、失眠,腰背酸痛、頸椎不適等都屬於陰陽不平衡,可以通過推拿疏通經絡,調和營衛來達到新的平衡。當然,更重要的是「防病於未然」。身體周刊記者許珈在上海華東醫院推拿科診室內,61歲的朱鼎成用大拇指推向俯卧患者的頭部,一整套朱氏一指禪推拿功法力透溪谷,醫者卻氣定神閑。「一指禪」原是佛教禪宗用語,意為「萬法歸一」。作為少林武術,「一指禪」也是推拿術的一種。「朱氏一指禪推拿療法」集達摩一指禪之大成,由中醫推拿學家朱春霆所創,在調理女性氣血不和、經絡不通,以及亞健康狀態如慢性疲勞綜合征、腰背酸痛、頸椎不適等方面療效顯著。作為國家級暨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朱氏一指禪推拿」學術繼承人,朱鼎成師承父業從醫20多年,「一指代葯,內病外治」,推拿治療失眠成為一絕。「這些都屬於陰陽不平衡,可以通過推拿疏通經絡,調和營衛來達到新的平衡。」朱鼎成說,「未病」和「微病」是推拿的主要領域。防病於未然,這是朱鼎成最為欣賞的生活態度。先靜思後辨證施治朱氏一指禪推拿,提倡萬法歸一、天人合一、醫患合一、形神合一及因人而治、因證而治、因部位而治的醫學理念。具體到臨床操作之時,便是強調「萬法歸於一指,醫患合為一體」。治療過程中,醫者和患者應共同進入「靜」與「定」的狀態,即醫者思想集中,兩目凝視,舌抵上齶,調勻鼻息,氣沉丹田,將全身功力運至拇指之尖。繼而,輕柔緩慢地落指於施治穴位上,與患者同時將心念集中於指下。如同《大學》所言:「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一指禪推拿又名「一指靜禪」、「一指定禪」,其典出於此。推拿不同於用藥,它的最大特點是人與人的直接接觸,尤其是手與人體的接觸。所以,醫者將心念集中於一指才能體會患者經絡氣血的細微變化,如溫度、硬度、氣至與否等,這些都是中醫陰陽、表裡、虛實、寒熱判定的直接徵象。每次推拿前,醫生都需要靜思,靜思絕不僅是閉目養神,而是達到禪的境界。朱鼎成說,靜思是從莊子的「坐忘」中演變而來的,與現今人們常說的冥想一樣。同時,推拿前也需要在靜謐的環境里為患者診斷,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後,辨證施治。時值早春,一位在診室外等候的病人穿著羽絨服,卻仍舊喊冷。朱鼎成在為她診斷時說,「手掌內測下方偏紅,這是肝火旺。冷是表象,本質卻是內熱。這也屬於陰陽不調和。」他讓病人脫掉羽絨服俯卧於治療床,蓋上一層薄毯,從頭頂的百會穴開始推拿。只見朱鼎成用大拇指對著病人的項部穴位施術,到背部時,則是拇指與手掌交替使用;往下到腰部則完全使用手掌順時針推摩……朱氏一指禪有推、拿、按、摩、滾、揉、捻、搓、抄、纏、搖和抖十二種,臨床上推法、摩法以及推摩法使用最多,大約要佔整個療程的三分之二。朱鼎成介紹,推拿時,醫者需調勻氣息,意念守一,凝全身的內勁功力於拇指之端,循經按穴、柔和深透,從而能夠扶正祛邪。推拿一般都會從頭推到腳,即「移氣於足」。在病人「氣」不足的地方著重推拿。當然,每個部位和穴位所使用的指法不盡相同,胸腹等部位通常會用摩法,肌肉豐厚處用滾法,四肢關節處需指鋒著力的推法,引氣深入,達到力透溪谷的效果。大約推拿了十分鐘後,朱鼎成讓我去摸一摸患者的背部,已經能感受到一股熱氣,病人也表示,已經不感覺冷了。「這就是氣血流暢了。」朱鼎成說。一指禪推法不同於其他手法的最大特點在於:接觸面小、功力集中、以指代針、深入經穴,這是其他手法所不能比擬的,故臨床療效極佳。正如《辭海》對一指禪的描述:「貫全身之氣力於一指之尖,使直達病源之所在,其功效有過於藥石。」適用疲勞綜合征朱氏一指禪推拿重視營衛氣血及經絡理論,講究運用手法循經絡、推穴道,使人體的氣血流通,從而治病強身。中醫學的基本理論就是陰陽學說,所謂陰和陽就是動和靜,營衛氣血皆由陰陽所化,因此它們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動靜關係。衛和氣,是動與動中動,營和血,就是靜與靜中動。推拿主要的作用在於使氣血流通,氣血的流通不能離開營衛,所以營衛氣血是朱氏一指禪推拿最重要的基本理論之一。營衛氣血的流通運行離不開另一個重要的載體——經絡體系。朱氏認為,了解了營衛氣血之後又必須明了它們是如何在人體運行的,這樣才能識陰陽、別臟腑,真正「使人身氣血流通」。經絡體系內聯臟腑,外絡肢竅,且循行於經絡之上的腧穴皆為氣血匯聚之處,故通過一指禪推拿施於經穴可達到疏通氣血、調整臟腑功能的作用。朱鼎成一邊演示手法一邊說,朱氏一指禪的宗旨是「引陽入陰」。他解釋說,古人認為頭為陽,足為陰;陽常有餘,陰常不足。《黃帝內經太素》中提到,用「移氣於足」的方法治療微疾,「移氣於足」就是將氣從頭頂移到足底,使失衡的氣血恢復正常。在治療過程中,氣不僅僅可以移到足,還可將氣引到虛弱的部位,這就叫做「移氣於不足」。怎麼引,那就要通過推、拿、摩、按等手法,順著經絡將陽氣引到不足的地方。因此,學習推拿的醫師不僅要具備熟練的手法,還必須精研營衛氣血及經絡學說,才能「移氣於不足」。根據朱氏一指禪推拿理論及手法,其在中醫婦科、中醫骨傷科、中醫兒科、中醫五官科都有療效。朱鼎成說,「從中醫理論來看,一指禪推拿療法最適合氣血不和、經絡不通者。如女性手足冰冷、皮膚粗糙無光澤、運動後渾身酸疼、食欲不振、睡眠不香、精神委頓等。」此外,推拿在調整亞健康狀態如慢性疲勞綜合征、失眠、腰背酸痛、頸椎不適等方面同樣療效顯著。例如肩頸頭痛,可取風池、大椎、肩井、臂臑、巨骨、曲池、合谷、新設等穴位,運用一指禪推、拿、按等法;女性痛經則可取膀胱經、督脈、任脈及命門、腎俞、八髎、血海、氣海、關元等穴位,運用一指禪推、推摩、按等法。頭背施指治失眠一指禪推拿在調整亞健康方面頗有優勢,這也體現在對於失眠這類「現代病」的療效上。《內經》認為,睡眠的基本機制是衛氣有規律的出陽入陰,營衛協調運行的結果。因此,陽不入陰,臟腑功能失和是導致不寐的根本原因。何為「不寐」,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失眠,表現為經常性的睡眠減少,或不易入睡,或睡眠短淺而易醒,甚或徹夜不眠。朱鼎成說,中醫相關專業研究將不寐分為心脾兩虛型、痰熱內擾型、陰虛火旺型以及心膽氣虛型四種類型。《黃帝內經》認為,失眠主要與衛氣運行失常有關。衛氣在人體運行的規律是白天在陽分夜晚進入陰分,與日夜交替同步。如果到了夜晚衛氣還未進入陰分就叫「陽不入陰」,是導致失眠的根本原因。影響衛氣陽不入陰的因素很多,如上網熬夜、開夜車、看午夜電視、電影以及值夜班、飛行時差等,都會干擾人體生物時鐘的正常節律,使得衛氣不能正常地出陽入陰,如不進行干預便會引起睡眠障礙。如何治療失眠?通過藥物擺脫失眠是最常見的方法。然而,藥物的依賴性很強,長期服用安眠藥會引起醫源性疾病。朱氏一指禪獨創「引陽入陰法」,在患者背部施以一指禪推法,滾法和捏脊法,以達到振奮陽氣於督脈與膀胱經,從而緩解失眠癥狀。朱鼎成解釋,背為陽,又是諸臟腑經氣輸注的部位,背部推拿既可以調補全身陽氣,又能夠調整臟腑功能。腦為元神之府,督脈貫脊屬腎絡腦,因此取督脈之百會與印堂可調整頭部經氣,鎮靜安神。上睛明為經外奇穴,是膀胱、陰蹺、陽蹺之會,為陰陽氣血的集中點,同時膀胱經脈從巔入絡於腦,故對腦有抑制其興奮的作用。眼眶周圍的推拿,也是引陽入陰的組成部分。由於頸-三叉神經核,以及頸神經和迷走神經的聯繫,通過中樞神經的整合和易化作用,能間接地調節植物神經的功能,促進睡眠。同時,節律性的柔和的一指禪推拿手法可調節植物神經系統,使大腦抑制過程增強,產生鎮靜作用。入睡前令患者自我按摩腹部任脈和足底湧泉穴以助五臟涵斂其神氣。二者結合,共奏引陽入陰的功效。朱鼎成強調,並非所有失眠症都適宜推拿治療,主要針對「單純性失眠」,即非疾病引起的睡眠障礙。「如果因抑鬱而引發的失眠,則需要多種療法結合治療。」引陽入陰一指禪一指禪推法、推摩法、滾法、蝴蝶雙飛法、捏脊法。患者取俯卧位,術者位於患者左側,用右手食、中二指指腹循督脈經自大椎穴至長強穴輕抹三遍。行捏脊法在督脈及背膀胱經反覆提捏多次,以氣血流通為度。再施行一指禪推法或滾法以振奮陽氣。患者取仰卧位,閉目,覆治療巾於頭額部。術者位於患者頭側。以一指禪偏峰推百會穴,四指摩印堂穴,約10分鐘。再以「蝴蝶雙飛」法推揉百會穴、太陰、太陽穴約5分鐘。然後在太陽、太陰穴候氣、引氣多次,以患者微有睡意為度。接上勢,以一指禪偏峰推上睛明穴及上下眼眶,分抹面額及頭部,約5分鐘。患者入睡前自我按摩腹部10分鐘;擦左右足底湧泉穴各200次。雞鳴習武 碾米成粉非遺傳承「一指禪」相傳系1400多年前禪宗鼻祖菩提達摩所創。朱氏一指禪推拿根據師傳之脈絡,則可上溯至清代。「一指禪推拿」相傳是咸豐年間(公元1860年後)的河南少林高手、一指禪推拿名醫李鑒臣大師所傳。傳說李氏曾為慈禧太后之御醫,後李氏收揚州武舉人丁鳳山為徒。作為「江南一指禪推拿」的一代宗師,丁鳳山繼而又傳技至其侄子丁樹山等十數人。「朱氏一指禪推拿」創始人朱春霆先生即師從丁樹山,為「江南一指禪推拿」第四代傳人,朱春霆在1956年創立了我國第一所推拿學校,同時創建華東醫院推拿科,其子朱鼎成衣缽相傳。朱氏一指禪推拿重視老子提出的「專氣致柔」思想,奉行清代《醫宗金鑒》之古訓:「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稱之為手法也。」故治療時強調「以柔為貴」。在全面繼承達摩所創一指禪十大手法的基礎上,獨創複合手法「推摩法」,重在以柔克剛,調和營衛。一指禪推拿看似簡單,但實際學習過程可謂艱難,這也是此絕技瀕臨失傳的一大原因。朱春霆拜師學藝時,每天雞鳴即起,與師兄弟一起練習十二種姿勢的達摩易筋經。據傳,久練此功能使筋脈變弱為強,變柔為剛。吃過早餐,師兄弟們還要在師母縫製的長8寸,寬5寸的米袋上練習一指禪推法。師兄弟們將米袋置於胸前,做到沉肩、垂肘、懸腕,還要將雙手拇指按定在米袋上,腕關節為樞紐帶動掌指、拇指關節做有節律的屈伸運動,要求力透米袋。何為「力透米袋」?朱鼎成回憶起兒時練功情景,「那時候也就十來歲,每天都要在米袋上練4小時。拇指不斷屈伸練習推法,手掌放平在米袋上畫圈練習摩法。日復一日,米袋中的顆顆米粒都能碾碎,變成粉狀。」一指禪推拿手法眾多,最獨特的當屬一指禪推法。術者以單手或雙手的大拇指端或螺紋面或橈側偏鋒著力於治療部位(即經絡和穴位),沉肩、垂肘、懸腕、掌虛、指實,通過腕部內、外擺動和拇指關節同步屈伸運動,使功力集於指端並持續作用於經穴之中,透過肌表直達病痛之處。通常,一指禪推法以拇指每分鐘擺動120次左右的頻率力透穴位,疏通經絡。「每分鐘120次是普通速度,快的時候每分鐘可以達到160次以上,醫者可根據病情不同調整手法速率。」朱鼎成說,雖然很多人會為速度稱奇,但一指禪的關鍵並不只是速度。補虛瀉實,以氣調氣才是關鍵。在華東醫院的推拿診療室,朱鼎成每天都用一指禪醫術為病人治療。每次推拿都要花上半小時左右的時間,這對醫生本人的體力以及耐心也是一種考驗。因此,在朱鼎成看來,熟悉中醫辨證施治理論、掌握一指禪基本功非常重要。與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朱氏一指禪」也面臨後繼無人的尷尬境地。「人們並不是放棄了推拿這種治療方法,而是放棄了一指禪這種指法。」朱鼎成如是說。為了能夠將朱氏一指禪傳承下去,朱鼎成希望能找到傳人。「一指禪的傳承可以分為兩大塊,一是文化方面的傳承,二是技法上面的傳承。」相比文化方面的傳承,技法的傳承更有難度。「學習一指禪需要有恆心,很多人沉不下心,學到點皮毛就在外裝腔作勢。或許看上去樣子是有了,但手上是否有勁,患者最清楚。」琴技書畫 觸類旁通自幼跟隨父親學習一指禪,朱鼎成的生活中,處處透著推拿的影子。曾撰寫《海派中醫》的他,對生活頗有講究——講究的不是物質,而是興趣。朱鼎成記得,從小父親朱春霆就和他說,古代文人雅士,琴棋書畫樣樣精,旨在陶冶情操。自小朱鼎成便興趣廣泛,琴棋書畫,雖不是樣樣精通,但重在參與。在他看來,一名好醫生需要具備四種素質,即醫道、醫德、醫術和醫趣。中醫推拿不是一門簡單的醫術,而是一種內在的修鍊與信仰,以及一種「堅持」。醫生不只是光治病,也有自己的生活與情趣。豐富的愛好能陶冶情操,調整心態,修身養性。琴棋書畫的節奏、力度、哲理、韻味還可提高對推拿醫術的理解和運用。諸多興趣中,朱鼎成對古典音樂情有獨鍾。年輕時他曾學過手風琴,特別喜歡節奏性強的華爾茲,圓舞曲之王施特勞斯的《藍色的多瑙河》是他的「保留節目」,還曾在大學文藝演出時得過名次。現在朱鼎成又自學電子琴。為何是電子琴而不是鋼琴?「電子琴與手風琴的觸鍵方式相似,且可以模擬更多的樂器合成。演奏時更有樂隊的感覺。鋼琴也是我兒時的夢想,待以後請老師教才行。」這也是為了推拿讓步,朱鼎成解釋,從事推拿工作,手感要好,指掌不能生繭。彈琴有什麼好處?朱鼎成歸納為三條,一是能讓手變靈敏,二是能讓人有節奏感,三則是能通過音樂療法疏導自己的心情。朱鼎成說,推拿前的診脈需要手感靈敏,推拿時則需要指尖在肌表沉潛往複,探究經絡之氣。手腕及拇指關節有節律的運動,如同手的舞蹈,充滿美感。一定的節奏感產生滲透力可以逐步深入肌體,力透溪谷。就好像交響樂中管弦樂齊奏的漸強效果。朱鼎成還對音樂療法有獨特見解。他認為音樂是有色彩的。宮商角徵羽,分別為黃、白、綠、紅、黑五種顏色,對應脾肺肝心腎五臟。中醫認為,五音入五臟。平時他就會用選擇不同的音樂來調適心情。例如,當心情不佳時他會彈奏G大調波爾卡舞曲。G大調(徵)屬紅色,可條暢心氣,波爾卡明快的節奏能讓心情逐漸開朗。朱鼎成笑稱,自己的棋藝並不高超,也沒有太多研究。所以,對他的興趣更為準確的概括,應該是「琴技書畫」。他的技就是乒乓球。說起乒乓,他滿臉笑意。曾是醫院乒乓球隊隊長的他最擅長橫板打反手。「有乒乓運動員和我一起打過,說我反手扣球漂亮!我的反應快,要歸功於從小練習一指禪,令手腕靈活又有勁。」雖說朱鼎成平時為病人推拿也能算是一種「運動」,但朱鼎成仍會每天鍛煉身體。他說,一個人如果整天不動,身體好不到哪裡去。特別是老年人,更要適當動一動才行。當然,運動不能過度,生命在於動靜的平衡。字如其人。對朱鼎成而言,書法與一指禪緊密相連。從小在方磚上用水練習寫字的他,對父親的書法很是仰慕。朱春霆自幼苦練二王書法,醫案寫得鐵畫銀鉤,力透紙背。他的推拿練習十字訣「沉肩、垂肘、懸腕、掌虛、指實」就借鑒了執筆的法則。朱鼎成提倡習推拿者應練得一手好字,王羲之的《蘭亭序》是他臨池的首選。最後一大興趣就是繪畫。朱鼎成說,學畫能培養人的定力。回想20多歲時對著石膏像畫素描,一畫就是好幾個小時。對他而言,學畫就如同他學推拿,並沒有覺得時間漫長,而是樂在其中。繪畫訓練了他的觀察力,對日後的望診大有益處。他認為西醫看有形之體,是寫實,中醫觀無形之氣,寫意也。中醫重體悟強調辨證施治,尤其需要一指禪手法引導正氣、祛除邪氣。故在他眼中,西醫是油畫,中醫無疑是水墨氤氳的中國畫。「這四個興趣對我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利於養性養身。」朱鼎成笑言,每個人都可以選擇不同的興趣,觸類旁通地提升專業水準。生活充實了,人就有了精神,於事業有益。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安眠藥種類?
※好睡眠也靠吃!失不失眠就看今晚~
※?睡前3分鐘,搞定失眠又瘦身哦!
※失眠怎麼辦啊?
TAG:失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