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鍋莊舞

鍋莊舞,又稱為「果卓」、「歌庄」、「卓」等,藏語意為圓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間舞蹈之一,分布於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壩、甘孜,雲南迪慶及青海、甘肅的藏族聚居區。

鍋莊分為用於大型宗教祭祀活動的「大鍋莊」、用於民間傳統節日的「中鍋莊」和用於親朋聚會的「小鍋莊」等幾種,規模和功能各有不同。

舞蹈時,一般男女各排半圓拉手成圈,有一人領頭,分男女一問一答,反覆對唱,無樂器伴奏。整個舞蹈由先慢後快的兩段舞組成,基本動作有「悠顫跨腿」、「趨步輾轉」、

「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為主變換舞姿,隊形按順時針行進,圓圈有大有小,偶爾變換「龍擺尾」圖案。 

鍋莊舞藏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鍋莊」是藏語「果卓」的諧音,即圓圈歌舞的意思。流行於西藏、四川、雲南和青海的藏族地區。

《鍋莊》分農區鍋莊和牧區鍋莊兩種。農區鍋莊流行於藏東昌都地區,牧區鍋莊(即牧民舞)流傳在當雄、黑河和索縣等廣大牧區。

農區鍋莊的結構分兩大段,即從慢板歌舞到快板歌舞,速度又有慢、中、快之分。開始時男女分別拉手成圈,輪班唱和,甩腳踏步,唱完後齊聲喊「啞」,

頓時舞步加快,越跳越快,在熱烈的快板中結束。《鍋莊》的動作大體可分兩類,一類節奏緩慢,舞姿舒展、優美;另一類節奏急促,舞姿熱烈、奔放。動作多模擬動物形態,

如「猛虎下山」、「雄鷹盤旋」、「孔雀開屏」、「野獸戲耍」,注重姿態的情緒變化和表現,這正是藏族人民悍氣質在舞蹈中的體現。

牧區鍋莊的層次及表演形式和農區鍋莊大體相同,但動作差異很大,多在胸前晃手跳躍,前頓步接左、右翻身,順手順腳(同邊手足)的舞是牧區鍋莊的一大特點。

鍋莊舞鍋莊,藏語稱為「卓」。人們這樣讚譽鍋莊舞內容之豐富,「天上有多少顆星,卓就有多少調;山上有多少棵樹,卓就有多少詞;氂牛身上有多少毛,卓就有多少舞姿」。

鍋莊舞是一種無伴奏的集體舞。在迪慶香格里拉,有的地方稱鍋莊為「擦拉」(意為玩藝),在部分地方稱鍋莊為「卓」(意為舞蹈)。

它是隨著藏民族生產生活的發展變化而產生變化的,因此,鍋莊舞有了打青稞、捻羊毛、喂牲口、釀酒等勞動歌舞,有頌揚英雄的歌舞,有表現藏族風俗習慣、男婚女嫁、新屋落成、迎賓待客等歌舞

鍋莊舞姿矯健,動作挺拔,既展舞姿又重情緒表現,舞姿順達自然,優美飄逸,不但體現了西藏藏族人民純樸善良、勤勞勇敢、熱情奔放、驟悍的民族性格

,而且有一定的力度和奔跑跳躍變化動作,動作幅度大,具有明顯的體育舞蹈訓練價值和鍛煉價值。不論從表演者的裝飾上,動作節奏上,

還是從表演時的舞姿變化上,都能體現出西藏民間體育的風格,鍋莊舞的健身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鍋莊舞鍋莊舞有古舊鍋莊和新鍋莊之分,古舊鍋莊帶有祭祀性質,宗教界和老人大都比較喜歡此調,歌詞內容和舞步形式等都比較古老,如《蓮花生大師的誕生》、

《建立桑耶寺》、《金碧輝煌的寺院》、《銀光閃爍的王宮》、《福氣財運降此地》、《豐收啊豐收》等,跳這種舞時,只能唱專用歌詞,不能改動,舞蹈一般都具有緩慢、穩健、古樸、莊重的特點。

新鍋莊的歌詞內容、舞姿都比較靈活,多反映生產勞動,和農牧業生產的發展和經商貿易活動,如《北方大草原》、《白瓷碗里聚三色》、

《在金壩子的上方》等,新鍋莊是青年人喜愛的歌舞。鍋莊舞的舞步分為「郭卓」(走舞)和「枯卓」(轉舞)兩大類。「郭卓」的步伐是單相的朝左起步,左右兩腳共舉七步為一節,

這樣輪迴起動,由慢轉快,步數不變,舞步比較簡單,參跳人易學,故人數甚眾。「枯卓」的舞姿多樣,種類較多,常跳的有二步半舞、六步舞、八步舞、六步舞加拍、八步舞加拍、猴子舞等。

鍋莊舞迪慶各地的鍋莊舞因地域不同而各具特色。德欽奔子欄一帶的鍋莊舞曲調低沉典雅、渾厚豪邁、凝鍊深沉,拖腔多而長,猶如巨浪起伏,舞姿舒展洒脫,象雄鷹展翅。

香格里拉一帶的鍋莊舞曲調輕快活潑與豪放相濟,跳舞時,參舞者皆彎腰搭肩,舞蹈始而平穩緩慢,臨近結束時動作小巧迅速,變化較快,歌舞都在歡樂熱烈的氣氛中結束。

德欽的鍋莊自始至終有嚴密的順序,一般程序為:儀瓦(鍋莊序歌)、央卓(招福鍋莊)、思卓(迎賓鍋莊)、堆卓(讚頌鍋莊)、宗卓(相會鍋莊)、主卓或彰卓(辭別鍋莊)、

卦卓(挽留鍋莊)、扎西巨(鍋莊結尾歌),除序和尾歌外,每個程序的鍋莊都有數調或數十調曲子,但跳唱時必須按程序來進行,跳完這道後再跳下一道程序。

「鍋莊舞「是我國很多少數民族的一種民間歌舞,每逢重大節日,或遇喜慶佳節以及婚喪嫁娶等,人們都會跳起這種集體舞蹈。

跳舞時,大家要圍篝火,男女分列,手拉手,臂連臂,邊唱邊跳,以腳頓地做節拍。該舞的歌詞有特殊的要求,多用排比和比喻,

有固定的詞牌和曲牌,加之踏足為節,所以即使跳的人很多也絕不會出現混亂。

人們跳舞時,且歌且舞,既歌唱生活,也歌唱自然,歌唱家鄉,

青年男女更是藉助歌舞傾吐彼此的愛情。

鍋莊舞鍋莊舞是一種無伴奏的集體舞。在迪慶香格里拉,有的地方稱鍋莊為「擦拉」(意為玩藝),在部分地方稱鍋莊為「卓」(意為舞蹈)。

它是隨著藏民族生產生活的發展變化而產生變化的,因此,鍋莊舞有了打青稞、捻羊毛、喂牲口、釀酒等勞動歌舞,有頌揚英雄的歌舞,有表現藏族風俗習慣、男婚女嫁、

新屋落成、迎賓待客等歌舞。

鍋莊舞有古舊鍋莊和新鍋莊之分,古舊鍋莊帶有祭祀性質,宗教界和老人大都比較喜歡此調,歌詞內容和舞步形式等都比較古老,

如《蓮花生大師的誕生》 、 《建立桑耶寺》 、 《金碧輝煌的寺院》 、 《銀光閃爍的王宮》 、 《福氣財運降此地》 、《豐收啊豐收》等,

跳這種舞時,只能唱專用歌詞,不能改動,舞蹈一般都具有緩慢、穩健、古樸、莊重的特點。

新鍋莊的歌詞內容、舞姿都比較靈活,

多反映生產勞動,和農牧業生產的發展和經商貿易活動,如《北方大草原》、《白瓷碗里聚三色》、《在金壩子的上方》等,新鍋莊是青年人喜愛的歌舞。

鍋莊舞的舞步分為「郭卓」(走舞)和「枯卓」(轉舞)兩大類。「郭卓」的步伐是單相的朝左起步,左右兩腳共舉七步為一節,這樣輪迴起動,由慢轉快,步數不變

,舞步比較簡單,參跳人易學,故人數甚眾。「枯卓」的舞姿多樣,種類較多,常跳的有二步半舞、六步舞、八步舞、六步舞加拍、八步舞加拍、猴子舞等。

鍋莊舞迪慶各地的鍋莊舞因地域不同而各具特色。德欽奔子欄一帶的鍋莊舞曲調低沉典雅、渾厚豪邁、凝鍊深沉,拖腔多而長,猶如巨浪起伏,舞姿舒展洒脫,象雄鷹展翅。

香格里拉一帶的鍋莊舞曲調輕快活潑與豪放相濟,跳舞時,參舞者皆彎腰搭肩,舞蹈始而平穩緩慢,臨近結束時動作小巧迅速,變化較快,歌舞都在歡樂熱烈的氣氛中結束。

德欽的鍋莊自始至終有嚴密的順序,一般程序為:儀瓦(鍋莊序歌)、央卓(招福鍋莊)、思卓(迎賓鍋莊)、堆卓(讚頌鍋莊)、宗卓(相會鍋莊)

、主卓或彰卓(辭別鍋莊)、卦卓(挽留鍋莊)、扎西巨(鍋莊結尾歌),除序和尾歌外,每個程序的鍋莊都有數調或數十調曲子,但跳唱時必須按程序來進行,跳完這道後再跳下一道程序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鍋莊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鍋莊舞藏族,約有人口5416021人(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以及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臨近省。主要從事畜牧業,兼營農業。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裡的藏族自稱「博巴」。「博巴」又按不同地域分為「兌巴」(阿里地區),「藏巴」(日喀則地區),

「衛巴」(拉薩地區),「康巴」(四川西部地區),「安多娃」(青海、雲南、川西北等地區)。藏語依地區劃分為衛藏、康、安多三個方言。

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藏族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

據史書記載:早在秦漢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魯藏布江中游兩岸。由於草原遼闊,水草肥美,生產多以牧業為主。主要有綿羊、山羊和氂牛、犏牛。

其中氂牛體大毛長,耐寒負重,除供奶、肉外,還是交通運載的「高原之舟」。農業以種植青稞為主,也有小麥、油菜、碗豆等農作物。

藏族服飾無論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服飾,對研究藏族的服飾文化有著重要價值。

鍋莊舞藏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藏文的使用,加強了藏族與祖國中原地區經濟的聯繫。十世紀到十六世紀,是藏族文化的興盛時期,

幾百年間,藏族文化大放異彩。除舉世聞名的《甘珠爾》 、 《丹珠爾》兩大佛學叢書外,還有關於韻律、文學、哲理、史地、天文、歷算、醫藥等專著問世。

藏族人民熱情開朗、豪爽奔放。他們以歌舞為伴,自由地生活。藏族民歌抑揚頓挫,合轍貼韻,悅耳動聽。唱時還伴以各種舞蹈。舞姿優美,節奏明快。

其中踢踏舞,鍋莊舞、弦子舞最為廣泛流傳。迪簡介

迪慶藏族鍋莊舞,廣泛分布在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根據從麗江石鼓轎子村出土的唐代藏文畫像碑中的舞蹈形象推測,鍋莊舞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藝術特色

迪慶藏族鍋莊舞以德欽縣奔子欄鎮和香格里拉市沾塘鎮、小中旬鎮的最有代表性。奔子欄在待客時以鍋莊歌舞形式表現系列禮儀程序,有「祝福鍋莊」、「逐客鍋莊」、

「讚頌鍋莊」、「相會鍋莊」、「辭別鍋莊」、「挽留鍋莊」、「送別鍋莊」、「祈福鍋莊」等種類,在全國各藏區十分罕見。其曲調分「吆」、

「卓金」、「霞卓」、「卓草」四個部分。香格里拉鍋莊分古、新兩種,「擦尼」是古鍋莊,歌詞內容、舞步形式都較古老,具有濃厚的祭祀性質,

有專門的動作和歌詞,多為宗教界和老年人喜愛;「擦司」是新舞,系隨著不同時代而新編的歌舞。

迪慶藏族鍋莊的歌、舞、詞都很豐富,唱詞以三句為一段。凡遇喜慶佳節、新居落成、婚嫁喜事,人們不分男女老幼都要聚集在一起跳個通宵,表示歡慶和祈福。

迪慶藏族鍋莊包含著豐富的藏族文化內涵,形式完整多樣,地域特色鮮明,民族風格濃郁,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其中蘊含著友愛、團結等傳統的人文精神,有較高的藝術和社會價值。[1] 簡介

昌都縣位於西藏自治區東部川、藏、滇三省交匯處,這裡是康巴文化的中心,也是著名的「鍋莊」發祥地。根據昌都縣鍋莊的歌詞和民間傳說來分析,昌都鍋莊早在吐蕃時期就存在了。

藝術特色

在西藏,昌都鍋莊廣為流傳。每逢節日、慶典、婚嫁喜慶之時,廣場上、庭院里男女相聚,圍成圓圈,按順時針方向邊歌邊舞。

男性穿著肥大筒褲,女子脫開右臂袍袖披於身後,男女各站一邊,拉手成圈,分班唱和。通常由男性帶頭起唱,女性隨後唱和,歌聲嘹亮,穿透力很強,舞者和著歌曲「甩手顫踏步」沿圈走動。

當唱詞告一段落後,眾人一齊「呀」(擬聲)地一聲呼叫,頓時加快速度,撒開雙臂側身擰腰大蹉步跳起,揮舞雙袖載歌載舞,奔跑跳躍變換動作。男性動作幅度很大,伸展雙臂猶如雄鷹盤旋奮飛;

女性動作幅度較小,點步轉圈有如鳳凰搖翅飛舞,顯現出健美、明快、活潑的特點。舞圈中央通常置青稞酒、哈達,舞畢由長者或組織者敬獻美酒、哈達,兄弟姐妹情誼藉此得到升華。

昌都鍋莊可分為農區鍋莊(包括城鎮)、牧區鍋莊、寺廟鍋莊三大類,動作大體可分兩類,一類節奏緩慢,舞姿舒展優美;另一類節奏急促,舞蹈熱烈奔放。

昌都鍋莊的動作多有模擬動物形態的,如「猛虎下山」、「雄鷹盤旋」、「孔雀開屏」、「野獸戲耍」等,其表演注重姿態的情緒變化和表現。昌都鍋莊的節奏在表演中前後有三次變化

,序舞時只要舞蹈者站好自己的位置,腳步緩慢地交替邁步即可,步伐很輕,力度也不強;序舞過後逐漸進入慢板舞蹈,

最後進入最能體現卓舞粗獷奔放特徵的快板舞蹈階段,這時,舞蹈者的情緒達到高潮,場面極為熱烈。

昌都鍋莊藝術充分表現了藏族人民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熱情豪邁的民族特性,顯示出一種力量的美和民族自豪感。

2001年,昌都縣被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命名為「鍋莊藝術之鄉」。 [1]

稱多縣白龍村,白龍卓舞,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是藏族成年男子在祭祀、迎賓和寺廟宗教活動稱多縣白龍村白龍卓舞

時表演的舞蹈。  藏族民間古典舞蹈「白龍卓舞」主要發源和流傳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稱文鎮白龍村的空格、布熱、上、下開哇和東郭四個村寨里。

「白龍卓」源遠流長,至今已有九百多年歷史。「白龍卓」作為一種藏族民間傳統的古典舞蹈,早在遠古時期它只在祭祀、迎賓和寺廟節慶上演出,並且只允許成年男子參加。

  白龍卓舞以詩體的語言,通過唱和舞的形式,是藏族成年男子在祭祀、

迎賓和寺廟宗教活動時表演的舞蹈。白龍卓舞存世約有30多種,以詩體的語言,通過唱和舞的形式,反映自然萬物。

白龍卓舞舞姿粗獷飄逸,曲調莊重飽滿,蘊涵了藏民族對精神、信仰、價值的取向,地域特色鮮明,極具美學價值。 

 目前,許多白龍卓舞藝人相繼去世,斷層嚴重,文化空間越來越小,陷入消亡的境地,亟待搶救和保護。

近日,西寧市的中小學生開始利用課間操時間學習青藏高原特色舞蹈鍋莊舞。鍋莊是藏語「果卓」的

諧音,即圓圈歌舞的意思,一般在節日或農閑時跳。鍋莊舞進入校園,既能活躍學生的文化生活,又有利於弘揚民族文化。目前,西寧市所轄四區三縣的中小學已全部開展了鍋莊舞活動。


推薦閱讀:

村野情小說全文在線閱讀
《封神演義》中說的無心菜是什麼?
龔鵬程:中國詩歌的文化精神(下)
兩漢上郡龜茲屬國及其文化遺存考臆(3)
2016.12.21心的旅程公演完結後 有什麼對S隊一年來公演表現的評價?

TAG:中國 | 文化 | 遺產 | 物質 | 非物質文化遺產 | 文化遺產 | 物質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