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線殺死大牌 奢侈品只剩奢侈的價格

流水線殺死大牌 奢侈品只剩奢侈的價格

  導語:「大量生產的奢侈品」本身就是個矛盾的產物,奢侈品行業已經「不是生產真正奢侈的商品,而是要在削減成本的同時假裝質量能夠繼續保持上乘」。例如,LV皮具早就不是手工生產而淪為大批量流水線產品,BURBERRY有很多產品都是在中國生產。

法國,LV製造工廠場景

  CARTIER全球總裁Bernard Fornas曾說,在一個世紀之前,你必須是一個國王或者貴族才能夠有足夠的錢買得起CARTIER,而在今天,你是企業家、是牙醫、是律師,哪怕你是大公司的一個行政人員,也有可能買得起CARTIER。

  這段話在奢侈品業內流傳甚廣,因為這真實地反映了一個趨勢,那些高不可攀的奢侈品牌,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當一個個家族經營的手工作坊,被流水生產線和商業運作所操控,奢侈品賴以立身的小眾化顧客群、手工精緻做工、高端的客戶體驗逐一失去,越來越多的奢侈品牌,似乎只剩下價格上的「奢侈」。

  當家族遇到商業集團

  在歐美,奢侈品牌沒落,被人歸咎於商業集團的介入。

  最典型的代表, LVMH集團。從1987年到2011年,LVMH集團進行了60多項收購,持股了74家奢侈品公司。這些奢侈品牌中,很多都是以手工製作起家,以歷史悠久而聞名。然而,商業化運作的核心卻是規模化生產及銷售。

  客觀地說,商業化運作曾經讓很多步履艱難的家族品牌重獲新生。

  例如,女裝品牌Celine,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保持著創始人賽琳-薇琵娜(Celine Vipiana)負責設計,其丈夫負責賬務的典型的家族品牌運營模式。1987年時,Celine每年的營業額只有2000萬美元左右,利潤大約有500萬美元。

  但在LVMH接手前的1996年,不再適應市場的Celine,虧損額已達1600萬美元。此後,LVMH逐步讓品牌的創始人和管理者出局,並採用了完全不同的經營模式讓Celine起死回生。那就是:先挖掘出可供包裝的歷史--- Celine品牌在1945年就已出現;然後將Celine的業務結構由服裝為主改成以皮具為主,因為利潤更高;最後,是將產品生產、銷售周期從原先的幾個月縮短為幾周。

  這些轉變後來被總結為「LV整合法則」,包括LV、GUCCI都因此而走出困境。

  在收購的同時,LVMH集團也賣掉了48個品牌,其衡量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盈利潛力。

  與LVMH齊名的GUCCI集團,2004年在引入原聯合利華總裁Robert Polet擔任CEO時,公開表示希望向消費者傳達「輕鬆愉快、可觸摸、可抵達的品牌形象」。這在奢侈品行業內,被認為開啟了奢侈品的資本時代,就是以逐利為品牌管理的核心。

  在消費者之中,這樣的轉變備受質疑。「西方對奢侈品的傳統概念,就是小眾的,有歷史文化內涵的,少而精的,手工定製的。流水線生產肯定與之矛盾。」上海富客斯集團CEO陸強告訴《瞭望東方周刊》,這樣的變化有得有失,得到的是更大的市場和更高的利潤,失去的則是品牌的忠誠顧客和高端用戶,而後者正是奢侈品牌維繫的生命線。

  「奢侈品具有非常強的示範效應,如果回到十幾、二十幾年前,你去歐美的奢侈品專賣店,店員很可能會詢問你的身份和職業,然後說,對不起,我們的東西不能賣給你,因為你不是我們的目標客戶群。」陸強說,這樣的高姿態,對奢侈品百年來始終維護高高在上的姿態功不可沒。

  沒落的豪門

  美國評論家Dana Thomas在其《Deluxe: How Luxury Lost Its Luster》一書說,所謂奢侈品,最初的定位是向能夠負擔得起的少數人,提供的最精美的手工製品。所以,如今「大量生產的奢侈品」本身就是個矛盾的產物。

  在Dana Thomas看來,如今的奢侈品行業,已經「不是生產真正奢侈的商品,而是要在削減成本的同時假裝質量能夠繼續保持上乘。」例如,LV皮具早就不是手工生產而是大批量流水線產品,BURBERRY有很多產品都是在中國生產。只有愛馬仕,還是堅持在法國手工原產。「如果一個奢侈品,失掉它賴以生存的手工、原產地等情感因素,它的核心價值便失去。」

  2011年3月,以43億歐元的代價,LVMH集團收購了全球第三大珠寶品牌BVLGARI。這項LV近10年來最大的收購案,以曾多次宣稱「給多少錢都不賣」的BVLGARI妥協而告終,卻引發了時尚界一次規模巨大的討論。

  在一些社交網站上,很多BVLGARI的客戶都在說,當流水線作業取代作坊和工匠,Bvlgari還是原來的BVLGARI嗎?」

  「BVLGARI當年也宣稱過『給多少錢』都不賣。家族式經營畢竟已經落後了,當生存甚至虧本的壓力越來越大,品牌又如何堅持傳統的那一套?」浙江一家奢侈品代理公司的老闆郭偉告訴《瞭望東方周刊》,而且,隨著奢侈品商業集團的日益壯大,越來越多高端的奢侈品牌會成為商業化的俘虜。

  以LVMH集團為例,該集團旗下有50多個奢侈品牌,其中最核心的品牌就是LV,LV是LVMH集團資金投入最多的一個品牌,也是集團最賺錢的品牌。一定意義上,LV支撐了LVMH的發展,集團用LV賺來的錢,再去扶植其他賠錢但足以抬高集團身份和有商業潛力的品牌。

  「一個奢侈品集團,必須擁有賺錢的品牌,但也必須擁有代表最高端身份的品牌。隨著平民化的加快,LV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後一個要求。」陸強說,對奢侈品商業集團來說,再直接收購一個成熟的品牌,顯然更加務實。「如果愛馬仕被成功收購,那就又會重複LV現在的路線,這其實是一個循環。」

  大眾化的背後

  並不是所有奢侈品牌都排斥商業化。這從奢侈品牌雄心勃勃的全球擴張計劃中就可見一斑。例如,PRADA就計劃在2013年底將零售店數量擴大到550家,截至2011年9月,其店鋪總數為358家。

  「如果店面增加一倍,供貨量也要相應增加。所以,大幅擴張必然伴隨著流水化生產。」陸強說。

  大多數奢侈品牌在面對中國二三線市場的時候,大多選擇了粗放擴張的道路,「從這些品牌的擴張速度和服務上,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他們就是以撈快錢為目的,這意味著最快3年之後,就會有奢侈品牌出現『品牌死亡』。」歐陽坤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對於奢侈品牌因大眾化而沒落,BOTTEGA VENETA中國區總裁高峰有不同看法。 「就連一直堅持手工製作的愛馬仕,內部也進行過要不要推出更『親民』的產品的討論,而且這種討論已經持續了100多年。」高峰說,從奢侈品牌的角度上看,「大眾化」的核心是如何與更年輕的、未來的潛在主力客戶群更早進行溝通。

  高峰說,商業化運作,對奢侈品牌的傳統也並非都是副作用,「有錢了,才有實力把手工、定製的那部分最高端業務維護並發揚光大。」

  高峰曾於2004年至2008年擔任愛馬仕中國商務總監,創立起愛馬仕在中國的銷售網路。但他也承認,奢侈品牌培養年輕客戶群的行為,還存在著嚴格、謹慎的過程,「針對的一定是今後能成為忠誠客戶的那一群人,而不是只要負擔得起這個價格的人就行。」 .corrTxt_01{border-top:1px dashed #D0D0D0;margin-top:10px;} .corrTxt_01 h3{font-weight:bold;padding:5px 0 0 3px;line-height:25px;margin:0;} .corrTxt_01 ul{padding:0 0 0 18px;} .corrTxt_01 ul li{font-size:14px;line-height:164.28%;}

> 相關閱讀:

  • 我國奢侈品消費居全球第一 國內外消費價差增大
  • 買假冒奢侈品掉價嗎 僅三成網友表示尷尬
  • 存錢不如買東西 中國人對奢侈品胃口好得驚人
  • 奢侈品網購真正大牌佔比未過半:被指只剩噱頭
  • 奢侈品消費火爆背後的「中國式隱憂」
  • 國外奢侈品拒絕中企接盤 上演傲慢與偏見戲碼
  • 推薦閱讀:

    【視頻】走進「大眾汽車生產過程」缸體曲軸製造都是流水線!震憾了所有人!
    IE的一天(2)學習曲線研究
    故鄉的流水線
    TVB50年:光影世界流水線
    服裝小單快反,哪種流水線更有柔性?

    TAG:價格 | 奢侈品 | 大牌 | 奢侈 | 流水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