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老茶館裡的人情故事
清晨四點半,天還蒙蒙亮,四川彭鎮有三百年歷史的觀音閣老茶館就開門迎客了。
歷來四川的茶館四點就要開門了,喝早茶除了老年人也有中年人。
過去茶館是重要的社交場所,人們可以在裡面做小買賣,算命,介紹婚姻,甚至調停鄰里之間的矛盾等等。
觀音閣是成都僅存不多的川西民居風格的老茶館,至今仍然還保留著百年老茶鋪原貌。
穿斗房式的茶館裡是裸露的房梁和斑駁的牆壁
文革時期的印記都一直保留著
茶館裡有個人的身影很特別,他身上穿著一件藍色的圍腰,脖子上還帶著一副紅色的無線耳機,有些突兀,很像舊式的袍子上戴了一個時髦的裝飾物。
他就是觀音閣的經營者--李強,很多人親切的稱他強哥。
李強一九九五年開始接手觀音閣茶館,問其緣由,他只用了四個字:「自己喜歡」。
他說自己對茶館有一種情結,因為自己從小在茶館裡長大。茶館貫穿著他整個童年的記憶。
說起來剛剛接手的時候,有人建議李強把茶館重新修一下。
可是李強說就是要保留原汁原味的茶館,讓大家走進這裡能喚起一種對老茶館的記憶。
現在當地人在觀音閣喝茶還是一塊一碗,有的老人自己帶茶過去,加個開水就收五毛錢。
有喝了幾十年的老茶客,強哥就乾脆不收錢了。
說到這兒強哥手指著門邊的一位老人大聲問:「羅大爺,在這兒喝茶有三十年了吧」。羅大爺含混的回了一句「不止三十年了」。那種熟絡和隨意一切盡在不言中。
這裡的老茶客常天光沒亮就來茶館喝早茶。
打個瞌睡,然後醒來再喝點茶,聊點各自的奇談見聞。
中午不回家的老人就在椅子上繼續打個盹兒。
下午等著老朋友來打牌。待到日落西沉,慢悠悠的再回家。
除了附近的鄰居,還有每天趕十幾里路過來的老人。
偶爾可以在門外的熟悉的剃頭擔子理個髮,或者刮個鬍子
在這裡老茶客們似乎找到了一種精神的寄託。
從一九九五年接手強哥觀音閣茶館,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二十二年光陰。
九五年強哥接手茶館的時候,茶館一直是虧損的狀態。為了這個家人沒少跟他鬧意見,為了貼補家用,他去賣百貨,賣水果。一九九八年強哥在郵政找了一份工作,就這樣白天上班,工作後一有空就在茶館。
直到現在強哥有時也會晚上去工作,早上四點半趕回來茶館開門迎客。
每到過年的時候有人問,過年茶館開不。
強哥回答:「開」。
「初一開不」?
強哥答到「開」。
「那你不過年」。
強哥呵呵一笑說:「你們過吧,我下來慢慢過」。
過年的時候茶館不但開門,強哥還給老人茶里放一枚青果。像是羅大爺這些在這喝幾十年的老茶客、老紅軍,強哥還準備了米給老人。
說到這兒強哥感嘆了一句,「唉,人生能相聚的時候本來就不多,很多老人一轉眼就走掉了。」
但他馬上情緒一轉說,「我可不是做什麼慈善,我也做不了。人這一生,老與少的相處,就是和諧。」
「每個老人來,我都希望他們開開心心的。」
也許這就是觀音閣茶館最吸引老茶客的地方----揮之不去的人情味。
強哥說如果能做的動,他會一直做下去。哪怕到了做不動的時候,希望有緣人願意把這個茶館繼續做下去。
「我從小生長在茶館,這個記憶抹不去,如果有一天拆掉了,會感覺心裡缺少了什麼。」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些搞笑情節讓人覺得尷尬?設計搞笑情節如何避免尷尬感?
※食肉|我的男朋友好吃嗎?
※玄奘大師的故事 (中)
※小故事看教育,孩子沒教養全是家長錯!能怪誰呢
※教子故事:好孩子不是比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