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逃回北上廣,未必就是壞事

這兩年,有關逃離「北上廣」(北京、上海、廣州)的話題受到社會關注。近期,逃回「北上廣」的話題引發了新一輪熱議。無論「逃離北上廣」還是「逃回北上廣」,之所以能引起社會強烈關注,主要反映了人們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狀態,公眾試圖找到一個表達生存壓力的話題。(10月27日《人民日報》)

  「梁園雖好,非久戀之家也」,剛狠下心來回到二三線城市、回到老家,又捲起鋪蓋逃回北上廣,真驗證了「人生處處是圍城」的論斷。為何逃離北上廣?房子貴、交通難、生活煩,錢不夠花;為何逃離二三線城市、逃回北上廣?小地方往往更講等級關係、人情關係,而大城市往往更加開放、相對公平。

  逃離又逃回北上廣,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現象,也被不少網友悲情解讀,其實,逃回北上廣,固然凸顯了現代人的生存焦慮,以及年輕人無法安放青春的困惑,但仔細一想,並不是壞事。

  本傑明·富蘭克林有一句名言, 「哪裡有自由,哪裡就是我的祖國。」套用這個句式,哪裡更開放、哪裡更公平,哪裡就是我的安身之所。在大城市裡生活,確實夠累的,房子貴、交通難、壓力大,但是機會多,人際關係相對單純,整個城市狀態更開放、更公平。正如一名逃回廣州的年輕人所稱,「如果說大城市人們還有時間、精力用在做事上,在中小城市則要耗費很大一部分心力在處理人際關係上。」

  是的,講人情拼關係的社會,讓人煩躁;動不動就得看別人臉色,就得仰仗別人,也讓人難受。回到北上廣,回到相對公平的城市,憑本事吃飯,只要好好工作,就有機會脫穎而出,這確實是不少年輕人的心儀選擇。

  作別二三線城市,逃回北上廣,這種路徑選擇實際上折射出巨大的社會變化,即從熟人社會轉向陌生人社會。在熟人社會裡,辦事靠關係,人們信奉「熟人好辦事」,潛規則比規則管用,公平往往被蠶食……而在陌生人社會裡,我們的健康、生活以及財富,受到我們從未而且可能永遠不會謀面的人支配,按照美國法學家勞倫斯·弗里德曼的話說,就是「我們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護我們,如警察;或威脅我們,如罪犯。陌生人撲滅我們的火災,陌生人教育我們的孩子,陌生人建築我們的房子……我們的生命掌握在陌生人手中。」

  陌生人社會,要求每個人都應該遵循規則,都要呵護正義,都心存溫暖,人與人之間誠信化。同時也要求高度法治化,權力運作更透明,民主空氣更清新。如果沒有這些基本元素,人人可能受傷,成為犧牲品,公民就會抗議。因此,從二三線城市到北上廣,未必就是壞事。年輕人選擇北上廣,選擇的是較為公平的社會空間,選擇的是法治,選擇的是開放。這一代年輕人更有追求,更不能容忍潛規則,不願意為講人情、拼關係所困擾。當然,需要強調的是,北上廣不是天堂,大城市有時更講關係、更拼人情。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生活得更好。」無論大城市還是中小城市,都應該讓人們生活得更美好,對於大城市管理者來說,破解房子貴、交通難、空氣污染……顯得格外重要;而對二三線城市的管理者來說,營造公平、公正的環境,也是必需,如果不大力破除潛規則,人才都走了,或者吸引不住高端人才,城市發展後勁勢必不足。(王石川)


推薦閱讀:

千萬富豪人數過百萬 「北上廣」富豪最密集
在大城市打拚的我們,如何照顧家中的父母?
住建部人士:除北上廣深 其它城市限購可自行調節
回家過完年,你還回北上廣嗎
萬家燈火卻沒有一盞為我而亮

TAG:北上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