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佛塔探尋
內蒙古佛塔探尋
杜倩萍
我國是一個民族眾多、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各民族在長期與自然界和社會環境相適應的鬥爭中,創造了各自燦爛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在考古發掘中出土的大量文物以及地面上殘留的各類遺迹,都是這些文化的最好見證。
位於我國北部邊疆的內蒙古自治區,有豐富多彩的名勝古迹。在這些古迹中,有古代居民生活居住的遺迹,包括遺址、洞穴和城郭等;有古代營造的建築物,包括長城、陵墓、寶塔、廟宇、官署等;有各代諸族的藝術作品,包括壁畫、岩畫、雕刻等。這些富有濃郁民族特點和地方特色的物質文化遺迹不僅可以印證歷史文獻記載,而且對於研究古代北方民族的歷史和文化,對於研究我們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都具有重要的價值。筆者擬在前人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遺迹寶庫中的一個分支—內蒙古佛塔作一粗淺探討,以求教於大家。
塔的起源和分類
塔為佛教的產物,它起源於印度,是隨著佛教傳入而來到中國的。印度最初建塔是為了保存或埋葬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的「舍利」用的。塔的起源有許多傳說,都與佛祖釋迦牟尼有關,這裡不一一贅述了。塔在印度原稱為「堵坡」(梵文Stupa的音譯),或稱「塔婆」(梵文Topa的音譯),我國古代則通常把它稱作「浮屠」。「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中的浮屠,指的就是佛塔。它是由台座、覆缽、寶匣和相輪四部分組成的實心建築物。後來,台座部分增高,而覆缽、寶匣和相輪則相對地縮小了,傳入中國後,稱為塔。它仍用以藏舍利或供奉佛像,還可以登臨遠眺。覆缽、寶匣和相輪安置在塔頂,塔頂高聳,直衝雲霄,四周用金屬相輪匡匝,表示巡迴九天。尖頂下安放寶瓶,有的儲存舍利。瓶下台基做成蓮花托盤,表示「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靜崇高境界。這種三位一體的標誌,稱為「剎」。我國的佛寺屋頂上也裝飾有這種「剎」,所以古老的佛教寺院也叫「古剎」。而塔的台座部分則成為塔身。剎既具有宗教意義,又對塔起了裝飾作用。
我國最早的塔當追溯到東漢永平十一年(68年),漢明帝信仰佛教,西域僧人攝摩騰和竺法蘭帶著佛經、佛像來到洛陽正式傳播佛教。當時的朝廷為他們修建了白馬寺。據考證,那時白馬寺中主要的建築就是一座高大的方形木塔。這大概是我國最早的塔了。從此以後,寶塔開始在我國流傳。
塔的分類有以下幾種:
從大塔底部截面形狀看,有四方形塔、六角形塔、八角形塔、十二邊形塔和圓形塔等;從立體層數上看,有一、三、五、七、九、十一、十三層塔;從建築材料上分,有木塔、磚塔、金屬塔、琉璃塔等;從建築形式上分,有樓閣式塔、密檐式塔、亭閣式塔、花塔、覆缽式塔(喇嘛塔)、金剛寶座式塔、過街塔及塔門、寶篋印經塔等。
內蒙古塔的類型和建築特點
從建築形式上看,內蒙古的塔主要有樓閣式、密檐式、金剛寶座式和覆缽式塔(喇嘛塔)四種。
(一) 樓閣式塔
樓閣式塔在我國古塔中歷史最為悠久,體型最為高大。因為這種形式的塔來源於我國傳統建築中的樓閣,所以給它取名為樓閣式塔。樓閣是我國古代建築中氣勢最雄偉高大的一種建築類型。早期的樓閣式塔都是木結構的。隋唐以後,建塔材料轉向磚石,出現了以磚石仿木結構的樓閣式塔。其主要特徵是:
第一,每層之間的距離較大,明顯地表現出塔的一層相當於樓閣一層的高度。放眼望去,塔身就是一座高層的樓閣。
第二,每層塔身均以磚石製作出與木結構樓閣相同的門、窗、柱子、額枋、斗拱等部分。其形制與木結構相仿。
第三,塔檐大都仿照木結構塔檐,有挑檐檁枋、椽子、飛頭、瓦壟等部分。磚木混合建築的樓閣式塔,出檐更為深遠,平座、欄杆等均與木結構一樣,只是從磚體塔身內挑出,而不是從木樑柱內挑出。
第四,塔內部均有樓層,可供登臨佇立或向外眺望。塔內有磚石或木製樓梯,供人上下。樓閣式塔的樓層,一般均與塔身的樓層相一致。一些有暗層的塔,內部樓層較塔身外觀層數還要多。這是與密檐式塔相區別的特徵。密檐式塔與此相反,外部檐多而內部樓層少。
在內蒙古自治區境內,樓閣式塔有兩座—巴林右旗古慶州白塔和呼和浩特市萬部華嚴經塔。
1.慶州白塔
塔位於赤峰市巴林右旗遼慶州古城遺址內西北角。原來的寺院建築早已不存。慶州自遼初開始營建,金代仍沿用,皇統三年(1143年)廢棄。塔的建築年代約為遼代的重熙年間(1032~1055年)。
塔的形製為八角七層樓閣式,總高50米左右。塔下為一八角形台基,每邊長10.34米。塔內原有階梯可以攀登上塔,因第一層的階梯早已拆除,改建為經堂,以致不便上達。塔的外部為典型的仿木結構樓閣式,每層都用磚製作出柱子、枋檁、斗拱、門窗等部分。每層正面當中辟拱門,第一層側面作直欞假窗。塔身外表雕飾著佛像、天王、力士、飛天等,並有經幢、獅子、象、人物以及其他各種花紋的雕磚。塔身外面各層還懸掛著許多面銅鏡,陽光照射,光亮奪目。塔剎也為銅製鎦金,更增加了塔的光彩,數十里外即可遙見。
2.萬部華嚴經塔
萬部華嚴經塔俗稱白塔,在呼和浩特市東20公里,京包鐵路白塔車站東南5公里。該塔是一座八角七級磚木結構的建築物,現在除塔頂及椽損壞外,塔身保存尚好。現存高度除塔基座被淤土掩埋部分外,地面以上至塔殘頂高42米,基座周長約49米。塔內圍繞塔心有螺旋形磚梯兩路可登頂部。原來塔身每層外表加砌腰檐,腰檐上曾有欄杆。檐下採用柱頭及補間斗拱裝置。採用斗拱是為了出檐深遠,增加外貌美觀,並保護建築物自身免受風雨侵蝕,這是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獨特風格。在塔身的其他裝飾方面,我們還能看到當時民間流行的直欞窗子、球紋格子門和鑲嵌在基座上的牡丹花鳥獸紋雕磚等,另外還有菩薩、力士雕像,等等。塔內現留有元代遊人題記「宣教寺寶塔」,可證明其曾是宣教寺建築群中的一部分。
關於白塔的建築年代,目前尚未見到可靠的文字記載。但從建築特點和雕塑藝術手法來看,它應是遼代晚期的建築。白塔在金代曾進行較大的維修,這是有文字記載的。塔內第一層牆上嵌有金代石碑,刻有修塔人的姓名。塔內各層壁上保留有金、元、明、清各代遊人的題記,其中有些還墨跡如新。這些題記除大量使用漢字外,還有蒙古、藏、契丹、西夏、女真、八思巴等文字,反映了當時各民族間的和平友好交往。
(二) 密檐式塔
這種塔是古塔中較為高大的一種,其高度、體量均與樓閣式塔差不多。但是它的外檐層數最多,在我國古塔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其特徵是:
第一,下部第一層塔身比例特別大。第一層塔身以上,塔檐緊密相連,層層重疊,各層之間的距離很短,幾乎看不出樓層。
第二,第一層塔身以上,各層檐子之間的塔身,沒有門窗、柱子等樓閣的結構。早期的密檐式塔還設有小窗,以後逐漸減少,甚至消失。有些密檐式塔為了採光通氣的需要,在檐與檐之間開設了小孔洞,但與內部的樓層不相契合。
第三,大部分是不能登臨眺覽的。即使有的設有樓梯,能夠登上,例如嵩岳寺塔、小雁塔等,但也不是為登塔眺覽用的。遼、金時期的密檐式塔多為實心,不能登臨。
第四,第一層塔身,是全部塔身的重點,大多飾以佛龕、佛像以及門窗、柱子、斗拱等雕塑裝飾。將佛教內容、建築藝術手法都集中表現在第一層塔身上。隨著密檐式塔的發展,裝飾由簡到繁,日趨富麗。唐、宋密檐式塔的裝飾較為簡潔,遼、金密檐式塔則華麗得多。
在內蒙古境內,密檐式塔遺留的最多,且大多保存完整。
1. 遼中京大塔
遼中京(今內蒙古寧城西大明城)大塔位於遼中京內城的正南門—陽德門外東側。因遼中京城延續到明而只留下塔,人們習慣稱為「大明塔」。又因其外表為白色,故稱白塔。全塔高80.22米,基座每邊14米,因是八角形,周長為112米,對角直徑36.6米。從高度上講,該塔僅次於陝西涇陽縣崇文塔和河北定縣的料敵塔,屬全國第三高塔;從體積上看,屬全國第一。
遼中京大塔的塔基(大塔地面及其以下部分)呈龜形。龜頭朝南,龜尾朝北,兩邊有四隻腳形,大塔正好建在大龜的背上。塔座(大塔地面以上的最下部)高度16.21米,呈須彌座式。塔身(塔結構的主體)高10.99米,與塔基一樣,亦是正八角形,每面寬13米。巨大的塔身位於塔座平台上。塔身每面的轉角雕成小塔形磚柱,磚柱基部有仰蓮座,其中部和頂部均有仰蓮紋飾。三個仰蓮中間為兩段素麵。素麵上有楷書,上段寫的是釋迦牟尼佛祖一生中有紀念意義的地方和用他的舍利建造的塔名,下書該面的菩薩名。大塔塔身每面正中都有高大的佛龕。佛龕呈券拱形,龕內浮雕一高大坐佛。大明塔的塔檐為疊澀式十三層塔檐,又稱為十三天。這段的總高度為39米,幾乎佔了全塔高度的一半。第一層檐頭與第二層檐頭相距約3.5米,第二層以上,相鄰各級檐頭之距離都在2.4~2.7米之間,越往上越小。第十三層檐下每面只有7米,正好是底部各面的一半。這樣收分較小、高度又大的密檐,顯得格外協調雄渾。大明塔的塔剎底部,一般塔的覆缽變成了磚砌小塔,形狀近似大塔,高4.7米。小塔的南、北各有一佛龕。
2. 遼中京小塔
小塔位於遼中京外城,即內城南門—陽德門西南500米處。小塔從建築藝術的風格看,是典型的金代作品。全塔高24米,底面呈八角形,底座每邊長3.3米,為磚築實心十三級密檐式塔。1960年從發現的紀年磚上知該塔建於金大定三年(1163年)。此磚現存內蒙古博物館。
小塔塔座下無土台,平地而起。最下層是須彌座,高2.7米,其結構精美。每面上方正中雕有伏獅。伏獅兩旁即轉角上雕有力士。伏獅與力士全為蹲伏式,其粗矮健壯的身材顯得魁偉有力,似竭盡全力背負仰蓮座以上各部。力士與伏獅上部有磚雕通周單瓣仰蓮。仰蓮至第一層檐以下為佛龕部位,即塔身部。塔身東、西、南、北四正面有拱砌的券拱佛龕。龕上有寶盒,龕內佛像全部掉落無存。看來此塔是先建龕,後雕好佛像鑲到裡面,不像大塔那樣用塔身之砌磚直接雕刻,因此易於掉落丟失。其餘四面佛龕是浮雕而成,龕內各雕1.66米高的兩脅侍。脅侍立於蓮台之上,頭的上部雕有飛天,線條流暢自然,人物相貌清秀,生動逼真。塔身的轉角全雕成圓柱形,各級間塔體除磨磚對縫外,全以四層疊澀磚墊托。諸層覆面以磚代瓦疊砌。
塔剎也為小塔式,南面有小佛龕。剎頂為磚雕日月寶珠和火焰。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日月寶珠和火焰被震落。1984年,人們對大塔和小塔一起進行了簡單維修,主要是對各檐和塔體進行粉刷。小塔塔身正南面佛龕兩側有陰刻蒙古文字,每面一行,豎寫,字寬8厘米、高80厘米,譯成漢文是:「小塔聖地是你信徒們鑒賞之處,修行善境是你信徒們布舍之地。」
3. 遼上京半截塔
半截塔也叫殘塔,因其只剩塔座、塔身,殘缺不全而得名。該塔位於上京城外西南角上,南臨老哈河,北依土山城,此地原為遼代園圃之地,因此其周圍建築遺址頗多。半截塔建於遼道宗清寧三年(1057年)。底座平面為正八角形,為實心磚塔。從殘餘部看,亦為密檐式建築。塔座已殘破不堪,坐落在高約5米的土台上,殘高14米,上面對角直徑12.3米,南北對面直徑10.8米。東、西、南、北四面有佛龕,兩側有雕刻雲紋二朵,龕中原有佛像,現已無存,但有痕迹。根據痕迹分析,此塔上的佛、雲朵為預先雕成後又粘上去的。其餘四面雕脅侍,轉角為浮雕圓柱形,柱有柱頭鋪作兩朵,全為斜拱,為雙抄五鋪作。南面上部有瓦條脊紋15道,再上有磚砌斗拱。大檐已無,頂部有東西6.56米、南北4.94米、高0.46米的四層長方形磚台一個。根據推測,磚台外圍原為互相勾連的一道木拉筋,被後人拆下。塔座南面破出一洞,洞內下部為塔宮,看來是早期已被打開的。此塔形制、雕飾風格近似小塔。頂上還有部分角梁及椽子,全是柏木,上下兩根疊壓。使用的溝紋磚共有七種規格。
4. 武安州白塔
在武安州(今內蒙古敖漢旗東白塔子村)城址北隔河對岸的高岡上,保存著一處遼代寺院遺址。遺址南側臨河處,屹立著一座八角密檐式佛塔,現存11層塔檐。塔身每面為磚雕豎欞窗,塔自下而上的第一、第二層檐為磚砌仿木結構的斗拱,每轉角斗拱間各有兩朵斗拱,均為單抄四鋪作。塔檐向上斜,收分大。此塔建於遼代早期,塔外抹白灰,故稱「白塔」。此塔因年久失修,已殘破不堪,近年來又向西北傾斜了3度。殘高30餘米,每邊長8米。
5.萬壽白塔
萬壽白塔位於敖漢旗瑪尼罕鄉五十家子城址內的中軸線偏北,始建於遼代晚期,為磚砌八角空腹十三層密檐式,高31.2米,基座每邊寬4.47米。塔座上半部有磚雕,分3層。下層為仿木結構的斗拱,單抄五鋪作,一挑出花拱,兩轉角斗拱間,兩朵補間鋪作。花拱單磚立出,中間為欄杆式,每面隔成上、下兩層,共六橫格,下層格內磚雕飛龍和纏枝花,上層為「萬」字,上為仰蓮,現均殘破。塔身每面側為圓柱,正中一小佛龕置泥塑佛,龕兩側為磚雕脅侍,脅侍頂端及龕上側均為華蓋。上兩角各有1個飛天。上為橫額,額上為仿木結構斗拱,兩轉角斗拱間為三朵補間鋪作。十三層依次疊收,最上第二層亦砌出仿木結構的斗拱。塔剎為仰蓮式,只剩剎桿,銅寶珠已無存。
正面塔龕下面及第二、第三層檐間鑲嵌兩塊蒙漢文石碑。第一塊漢文為「萬壽白塔」,為明萬曆二十八年秋立;第二塊為萬曆三十一年立。
在內蒙古境內,存留的密檐式塔還有遼上京(巴林左旗)的南塔和北塔。
(三) 金剛寶座式塔
金剛寶座式塔是佛塔中的一個分支,為尊仰佛的侍從力士—金剛界五智如來而建。每一座塔象徵著一尊金剛。上建五輪金剛塔,有的還用五種顏色來象徵(白、青、黃、赤、雜),故又稱「五塔」、「五輪塔」。這種塔的形式往往是在高大的台基座上建造五座密檐方形石塔和一個圓頂小佛殿。它的基本形體起源於印度的「菩提伽耶塔」,但傳到中國以後有了很大的變化,這主要表現在提高了塔的基座,相對地縮小了基座上的小塔。塔上還增加了中國建築中的琉璃瓦罩亭。塔身各部所雕的斗拱、柱子、椽飛、瓦壟等,都是傳統的中國建築結構形式。整個寶座的高台,也反映出我國古代高台建築的傳統特點。這種特殊形式的建築在敦煌石窟的隋代壁畫中已經出現,但最早的實物見於明代,我國目前現存五座這樣的金剛寶座式塔。
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舊城東南部的慈燈寺(俗稱五塔寺)內有一座金剛寶座舍利塔。它建於清雍正五年到雍正十年間(1727~1732年)。塔以雕磚作為主要飾面材料,在邊緣和轉角部分鑲以白色條石,在塔的挑檐和塔剎部分用光彩的琉璃作為裝飾,塔通高16.5米。金剛座平面呈「凸」字形,砌築於高約1米的台基上。下層是須彌座,束腰部分為磚雕獅、象、法輪、金翅鳥和金剛杵等圖案花紋,座身下半部鑲嵌蒙、藏、梵三種文字刻寫的金剛經,刻工細緻,字體工整。座的上部有七層短挑檐,檐下共塑有1119尊各種姿態的鎦金佛像。金剛座南面凸出部分開有拱門,門上嵌有「金剛座舍利寶塔」字樣,用蒙、藏、漢三種文字書寫。拱門內為無梁殿,東南隅設有通向座上的階梯。座上設置五座方形舍利寶塔,中間的小塔七級,四隅小塔各五級。五座塔身上都密布著佛像、菩提樹、景雲等雕刻。造型比例適中,工藝技巧精細嫻熟,顯得玲瓏秀麗。
這座金剛座舍利塔的北邊照壁上還嵌有一幅「天文圖」石刻。它直徑1.5米,用線雕手法刻成,圖上所有星象都用蒙文註明名稱,從外圈起標明十二宮天干、二十四節氣、三百六十度方位角和二十八宿。圖中的緯線二十八條,但並非赤緯,系二十八宿的指示線,將二十八宿間隔開來,從外圈標明的二十八宿位置,即可查找各宿中的星座。各星座依據星光的亮度表現各星的大小和光芒。從圖上蒙文銘刻得知,這幅天文圖是清雍正三年時根據欽天監製的天文圖刻制而成的,是目前國內發現的用少數民族文字標註的唯一一幅天文圖,也是我國用少數民族文字記載天文學的重要文物之一。
(四) 覆缽式塔—喇嘛塔
到了元代,統治階級把西藏喇嘛教(藏傳佛教)作為主要宗教,使政權和宗教緊密地結合起來,喇嘛教建築得到發展,出現了許多喇嘛塔。由於經常以一個半圓形的覆缽當做這種塔的塔身,因此人們又把它叫做覆缽塔。覆缽塔的覆缽之下,建了一個高大的須彌座承托;覆缽之上安置塔剎。半圓形覆缽基本上保存了墳冢的形式。這種塔的裝飾重點放在台基和塔剎的造型上。塔剎的造型各有千秋,有的如圓帽垂珠,有的如兩耳垂環,有的形似仰月,有的則頭頂寶珠。明清的喇嘛塔變得更為高聳、挺拔、瘦長,併除去了花瓣,改為數層方澀,寶蓋以上不用寶瓶而累疊月盤、日盤和寶珠。有的喇嘛塔還用了幾萬兩黃金貼身,金碧輝煌,珠光寶氣,價值連城。
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舊城石頭巷席力圖召內坐落著一座雙耳喇嘛塔。席力圖召在明代原是一座小廟,從清代初年起陸續擴建殿宇,現已成為我國古典建築藝術的代表作之一。
喇嘛塔在席力圖召的東南隅,建於清康熙年間,全部用漢白玉石砌築,總高15米許,又稱白石塔。塔的形製為覆缽式,塔下石台上為一雕刻精美的須彌座,座子四角立凌空石雕龍柱,為喇嘛塔中所少見。須彌座上砌四層石台,上置覆缽形塔身,其上立石刻「十三天」和華蓋與仰月寶珠。塔身滿布雕刻,並用彩色勾勒各種圖案花紋,異常精麗。在相輪部分,從寶蓋垂下兩個鍍金銅飾,使其造型比其他常見的喇嘛塔更為完美,是內蒙古現存喇嘛塔中第一巨制。
另外,在內蒙古境內的喇嘛塔還有位於呼和浩特的清代額木齊召喇嘛塔、烏審旗的清代烏審召八角喇嘛塔和烏審召圓形喇嘛塔、阿巴嘎旗的清代汗白廟石造喇嘛塔、包頭的昆都侖召喇嘛塔等。
結語
過去人們往往認為契丹、蒙古等以游牧經濟為主的民族,其文化是屬於游牧文化類型的,他們的建築除了氈房即蒙古包外,幾乎無其他特色可言。但事實並非如此,從本文所列舉的內蒙古地區古塔的實例可以了解到,契丹、蒙古等族在建築方面不斷吸取其他民族的建築特色,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建築藝術。
契丹所建立的遼代,以漠南為中心,大興土木,構築了一座又一座城池。樓閣殿堂,巍然屹立;府庫寺塔,拔地而起,使昔日茫茫草原變得繁花似錦。隨著歲月的流逝,自然力和戰火的破壞,這種建築物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但留存至今的大量遼塔,似乎還在用其高大雄偉的身軀和精美的建築藝術訴說著遼時的輝煌。
古代蒙古人因游牧生活的需要,經常遷徙,其住處為可隨時架設和拆卸的氈帳,即以後俗稱的蒙古包。其建築藝術,主要表現在氈帳的結構和內外部的裝飾上。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提高,社會出現階級和貧富分化。富有者,特別是貴族和封建主的住所,由普通氈帳發展成為形制巨大的豪華「帳殿」,有的深廣可容納數千人。13世紀後,由於城市建設的發展,在蒙古地區,宮殿、邸宅、園亭、寺院、佛塔的建造逐漸增多。蒙古族吸收其他諸族的藝術風格和技巧,對本民族的建築藝術風格有所創新和發展。其特點之一,就是既有外地傳來的高大建築形式,又有與蒙古游牧經濟傳統緊密相關的獨特風格和建築技術。由於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廣泛的交往,中原、西藏和印度等地的建築藝術對蒙古地區產生了很大影響,蒙古地區逐漸開始建造「藏式」、「漢藏混合式」、「漢式」的建築。漢式建築非常注意屋頂呈三角形、四角形或多邊形,房頂用各種顏色的琉璃瓦裝飾,殿堂外壁常飾以彩畫雕刻。藏式建築的特點是多數呈方形,正面雖不華麗,但顯得雄偉壯觀,牆壁多用白色,建築多用石料,有時也用磚結構。
而內蒙古的佛塔也基本上是受中原和西藏乃至印度建築藝術的影響,並糅進了蒙古建築風格的特色。這些古塔氣勢雄偉,造型比例適中,線條柔和,裝飾手法富麗堂皇,細緻優美,並用琉璃、磚、石等材料,雕塑各種人物造像及圖案花紋,是漢、契丹、女真、蒙古及西域諸族工匠精心製作的古典藝術建築,也是各族人民經濟、文化交流的璀璨結晶。
作者單位:中國社科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
出自: 《尋根 》 2010年1期
推薦閱讀:
※關於編纂出版《內蒙古作家大辭典》的通知
※沙中有湖泊,湖中有沙島,烏海顛覆你對沙漠的認識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民俗之羊背子文化【圖文】
※內蒙古赤峰紅山玉龍,鎮國之寶,內蒙古璀璨的超級國寶
※昭君墓 - 內蒙古區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