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值得關注的九種效應

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是古代塞普勒斯的一位善於雕刻的國王,由於他把全部熱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後來竟使這座雕像活了起來。心理學家羅森塔爾(R. Rosenthal)和雅各布森L. F. Jacobson)稱之為「皮格馬利翁效應」。因它是心理學家羅森塔爾首先發現的。所以又稱「羅森塔爾效應」或「期待效應」。羅森塔爾等人在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中,每個年級各抽出三個班級進行測驗。他們隨機抽取一些學生的測驗結果,然後告訴各任課教師哪些學生將會表現出明顯進步,(其實這些學生完全是實驗者們隨機抽樣的,任課教師不知道)。八個月後,再進行測驗,發現被指為可能進步的學生成績確實進步了。教師在關於學生品行的評定中也給了這些學生以好意的評定。除任課教師外,這些學生的名單並未向任何其他人泄露,所以他們認為這個結果是從任課教師的期待中產生的。這種現象說明教師的期待不同,對兒童施加影響的方法也不同,兒童受到的影響也不同。

短板效應

盛水的木桶是由許多塊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這些木板共同決定的。若其中一塊木板很短,則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這塊短板就成了這個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稱「短板效應」)。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換掉短板或將短板加長才成。人們把這一規律總結為「木桶原理」或「木桶定律」,又稱「短板理論」。

  任何一個組織或許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構成組織的各個部分往往是優劣不齊的,但劣勢部分卻往往決定著整個組織的水平。一個高中學生,補弱比培優顯得更為重要。

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是氣象學家洛倫茲1963年提出來的。其大意為:一隻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兩周後可能在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風。其原因在於: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映,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

此效應說明,事物發生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在社會學界:一個壞的微小的機制,如果不加以及時地引導、調節,會給社會帶來非常大的危害,戲稱為「龍捲風」或「風暴」;一個好的微小的機制,只要正確指引,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將會產生轟動效應,或稱為「革命」。

螃蟹效應

釣過螃蟹的人或許都知道,簍子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蓋上蓋子,螃蟹是爬不出去的。因為只要有一隻想往上爬,其它螃蟹便會紛紛攀附在它的身上,結果是把它拉下來,最後沒有一隻出得去。

一個人所處的環境如果有螃蟹這樣的分子,他們不喜歡看到別人的成就與傑出表現,更怕別人超越自己,因而天天想盡辦法破壞與打擊他人。如果一個組織受制於這種人,久而久之,工作單位里只剩下一群互相牽制、毫無生產力的螃蟹。

青蛙效應

十九世紀末,美國康奈爾大學曾進行過一次著名的「青蛙試驗」。他們將一隻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鍋里,青蛙觸電般地立即竄了出去,並安然無恙地落地。後來,人們又把它放在一個裝滿涼水的大鍋里,任其自由遊動,再用小火慢慢加熱,青蛙雖然可以感覺到外界溫度的變化,卻因惰性而沒有立即往外跳,等後來感到熱度難忍時已經來不及了。這就是有名的「煮蛙效應」或「溫水青蛙效應」。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企業競爭環境的改變大多是漸熱式的,如果管理者與員工對環境之變化沒有疼痛的感覺,最後就會像這隻青蛙一樣,被煮熟、淘汰了仍不知道。歐陽老前輩說「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鯰魚效應

沙丁魚用來做罐頭很好,歐洲人便到非洲捕撈,可一直為無法運回活魚所困擾。捕魚老闆經過對沙丁魚生活習性的長期觀察,發現了它有不愛動的惰性,終於想出了活運沙丁魚的妙方。在每次起運前,首先放入一些鯰魚,而沙丁魚最怕鯰魚。鯰魚進入魚艙後,便給沙丁魚帶來了「生命危險」。為了避免鯰魚的襲擾甚至吞食,沙丁魚就不停地奔命逃亡。生命在於運動,危機迫使它們運動。儘管有個別沙丁魚葬身鯰腹,但卻收到了絕大多數沙丁魚很好活下來的最佳效果。中國有句古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多米諾骨牌效應

從電視畫面可看出,340多萬張骨牌瞬間依次倒下的場面蔚為壯觀,其間顯示的圖案豐富多采,令人驚嘆,其中蘊含著一定的科學道理。這就是「多米諾骨牌效應」。該效應產生的能量是十分巨大的。

這種效應的物理道理是:骨牌豎著時,重心較高,倒下時重心下降,倒下過程中,將其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它倒在第二張牌上,這個動能就轉移到第二張牌上,第二張牌將第一張牌轉移來的動能和自已倒下過程中由本身具有的重力勢能轉化來的動能之和,再傳到第三張牌上……所以每張牌倒下的時候,具有的動能都比前一塊牌大,因此它們的速度一個比一個快,也就是說,它們依次推倒的能量一個比一個大。

壓力效應

鯨潛水時,每增加10公尺深,水壓就增加一大氣壓,而這些壓力會平均地傳到身體的每一部分。鯨的身體在水中實際上是不能壓縮的,也不會因加壓而變形。但在肺及呼吸道中的空氣則會因加壓而壓縮,肺會凹陷,使大部分空氣壓到呼吸道而到達出氣口,供應此通道的血管較肺少且距表面遠,故空氣交換到血的氣體減少。另外,當肺凹陷時,內襯也變得較厚,微血管中的血也進一步的移出空氣。而另一個含空氣的空間,是圍繞著中耳構造處,若此腔在潛水時並不像呼吸一樣凹陷,而在此處,組織內外的壓力會有不同,只要少許的差異,都可能使血管膨脹及破裂,而這種不均壓的病,在任何潛水者身上都會發生。

鯨類是以中耳腔的廣闊的血管竇來抗拒這種情形。在壓力下,血管膨脹,腔內的容積降低,以此方式,可保持中耳與外界等壓,隨著潛水,壓力改變時,這機制自發地調節中耳內的壓力。在壓力中生存,要學會變壓力為動力。

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種現象。 名字來自於《聖經·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 1968年,美國科學史研究者羅伯特·莫頓(Robert K. Merton)提出這個術語用以概括一種社會心理現象:「凡是有的,還要給他,使他富足;但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這種窮者越窮,富者越富的現象被稱為「馬太效應」。文學上常說「損不足以奉有餘」也指這種現象。


推薦閱讀:

不當的教育方式會帶來什麼樣的「蝴蝶效應」?注意雷區
孩子青春期的"異性效應」
131個心理學效應
玄妙的「入靜效應」
如何運用錨定效應?

TAG:關注 | 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