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刀松解斜角肌治療頸源性頭痛100例

針刀松解斜角肌治療頸源性頭痛100例

郭建中,孫立靖,黃憲梅

(山東省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山東聊城252600)

關鍵詞:頸源性頭痛;針刀;外治法

臨床上引起頭痛癥狀的疾病較多,最常見的為「頸源性頭痛」。頸源性頭痛(cervicogenicheadacheCEH)是指由頸部病變包括頸椎骨質增生、頸椎椎間盤病變或頸部軟組織損傷等所引起的以頭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組綜合征。由於本病無特異的影像學改變,因此常常被忽視或誤診。其特點是:頭痛發作無規律,常伴有頭暈,視力模糊,心悸,失眠,噁心嘔吐以及頸肩疼痛等頸椎病癥狀,一般止痛藥和血管擴張葯療效不明顯或療效不能持久。筆者採用針刀松解斜角肌的方法治療頸源性頭痛患者100例,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 1一般資料

100例患者中,男41例,女59例;年齡最大68歲,最小15歲;病程最長30 a余,最短數天。

1.2主要癥狀和體征

患者均以頭痛為主要癥狀,多伴有頭暈、噁心頸肩部不適等頸椎病癥狀。在治療的100例患者中,以偏頭痛為主要癥狀者49例,以雙側太陽穴痛為主22例,以枕後及前額痛為主29例。查體可見:雙側斜角肌壓痛、呈結節狀或攣縮,以及頸椎曲度強直。

1.3診斷標準和排除標準[1]

參照1984年全國頸椎病專題會議紀要:患者以頭痛為主要癥狀,發作無規律,纏綿難愈,多伴有頭暈、耳鳴、頸部酸痛等頸推病癥狀以及斜角肌壓痛、條索樣改變等體征。排除耳鼻喉科、眼科病變以及頸椎腫瘤和結核等病變。

2治療方法

患者伏卧於治療床上,雙手相疊,額頭放在手背上,確定雙側斜角肌的病變部位即壓痛點,於痛點用紫藥水做標記,碘伏常規消毒,鋪無菌巾,戴手套,手持4號小針刀(刀口線與身體縱軸平行),於標記處刺入皮膚直達骨面,橫行和縱行通透剝離出針,按壓片刻蓋以創可貼,手術即告結束。患者治療後10 d複診,如癥狀未徹底消失,可行第2次治療,最多治療3次。

3療效分析

3. 1療效標準

痊癒:頭痛及伴隨癥狀消失,3個月內無複發;好轉:頭痛癥狀減輕,發作次數減少;無效:頭痛癥狀無明顯變化。

3. 2治療結果

經過1次一3次治療,痊癒92例,好轉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8.00%。

4典型病例

王xx,女,68歲,患頭痛30 a,常期服用感冒止痛藥對症治療,病情反覆,於2009年5月來診。查體:患者雙斜角肌明顯壓痛。行小針刀治療,松解病變的斜角肌。經過3次治療病告痊癒,隨訪至今未複發。

5討論

1983年Sjaastad提出頸源性頭痛的概念。1990年國際頭痛委員會(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IHS)頒布頸源性頭痛的分類標準。1995年Bogduk指出頸椎退行性變和肌肉痙攣是直接原因。頸源性頭痛在臨床上發病率很高,據統計,因頭痛就診患者中,70%-80%為頸源性頭痛。發病原因與長時間低頭工作、精神緊張等導致寰樞椎關節失穩及頸項部肌肉的損傷、炎症、痙攣相關。高位頸神經包括第1-4頸神經,分別從頸1-頸3椎間隙發出,組成枕小神經、枕大神經和耳大神經,它們與斜角肌密切相關,沿枕骨下緣上行,當斜角肌發生病變時,壓迫、牽拉、刺激這些神經,就會引起頭痛,常常伴有頭暈、頸部疼痛等頸椎病癥狀[2]。利用針刀松解斜角肌,解除對神經的壓迫,治療頸源性頭痛,療效確切。

參考文獻:

[1]馮金升,華迎麗,趙華麗,等.頸源性頭痛的鑒別診斷[J].頸腰痛雜誌,2003,24(1);50.

[2]任紅梅,晃泰昌.頸2神經阻滯聯合中藥離子透入治療頸源性頭痛[J].頸腰痛雜誌,2009,30(1):87.

【資料來源:中醫外治雜誌2010年10月第19卷第5期;針刀醫學網編輯】

推薦閱讀:

痤瘡的治療方法:鹽酸米諾環素治療尋常性痤瘡 | 痤瘡治療網
脫髮是什麼病引起的要如何治療
三個中醫治療腳跟疼痛的方法
【火針精華】火針治療痹證(獨家首次播報)
「舉手之痛」不等於肩周炎 治療應走出四誤區

TAG:頭痛 | 治療 | 針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