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世界的10大膠片格式?,電影膠片格式及相關攝影設備演變史

未來近在咫尺,我們所喜愛的藝術形式——電影也迅速步了入數字時代。膠片是寶貴的文化遺產,膠片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要完全講述不同膠片格式的歷史,估計幾本書都不夠,而本文是關於電影史上經典時刻的簡介,從托馬斯·愛迪生到盧米埃爾兄弟,以及托尼·斯科特和詹姆斯·卡梅隆。文章:《帝國》雜誌 翻譯:浩子19901、電影視鏡(Kinescope)背景:讓我們回到最初,最早的活動影像拍攝和放映設備是Etienne-Jules Marey於1882年發明的攝影槍,每秒可以拍攝12幀畫面,最初被用於他的自然歷史研究。幾年後,他的創造性成果啟發了Louis Le Prince,他於1886年發明了16鏡攝影槍(每扣動一次扳機拍攝一幀畫面)並申請了專利,其後,Marey於1888年又開發出單鏡版本。

諸如Charles-Emile Reynaud和William Friese-Greene之類的其他人很快也製作出自己的系統,但真正建立起早期默片

工業標準的還是愛迪生實驗室的William Dickson、William Heise和Thomas Edison。電影視鏡是最早的創造運動幻像的設備,打有孔的膠片載著圖像序列滾動,經過光源時,由精巧設計的48幀/秒的高速遮板進行呈現。在視頻和數字技術出現之前,這一系統被使用了數十年。其配套攝影機稱為電影圖像機(Kinetograph)。電影視鏡最初是單人觀影設備,通過小孔窺看影片。而面對穆托視鏡(Mutoscope)這種更便宜的手搖翻頁式系統,Edison和他的團隊開始研發可以投影到銀幕上的電影視鏡,這種家用設備於1912年誕生。代表影片:史上最早的一些影片包括《閃亮淘氣鬼》(Monkeyshines)系列(飄動的白色模糊人影)、《迪克森打招呼》(愛迪生實驗室科學家William Dickson玩帽子3秒鐘),以及《紐約克運動員》(10秒鐘)。然而這些都是測試,並不是面向消費者。最早的公開放映的電影視鏡影片是迪克森拍攝的《鐵匠》(1893年),時長34秒,同時這也是「演員」這個職務第一次出現。軼事:美國保護版權的第一部影片是愛迪生的電影視鏡片《打噴嚏紀實》(1894年),這是個有關愛迪生助手Fred Ott吸鼻煙的5秒鐘紀錄片。命運:有聲電影終結了電影視鏡,那會兒愛迪生髮明了有聲電影視鏡(Kinetophone),可以將放映畫面與錄音同步,技術人員和展覽商紛紛爭著要使用,不過信號增強是個問題。該系統於1914年被遺棄。2、電影放映機(Cinematograph)背景:同一時期的法國,Auguste和Louis Lumiere正在製造自己的攝影機,同時可兼做放映機。他們的計劃是在愛迪生電影視鏡的基礎上製作更清晰、更亮的圖像。他們在放映方面挑戰了愛迪生,拋棄了令人厭倦的單人觀影模式。藉助膠片邊緣的齒孔,盧米埃爾系統的影像更穩定,另外還能防止膠片過熱著火。

官方記錄的首次使用電影機是1895年3月的一次私人放映。6個月後,全球首座電影院L』Eden舉行了史上首次公開電影放映。然而關鍵在於,電影並不像電影視鏡那樣需要固定的放映地點。電影機仍由手搖驅動,有別於愛迪生的新型

電驅動設備,不過卻輕巧便攜,也就意味著可以在任何需要的地方進行放映。Lumiere兄弟帶著這項發明巡遊到中國、印度,甚至美國,在那兒電影廣受雜耍劇院歡迎,只需投幣5美分即可觀看,使電影得以親近最貧窮的階層。代表影片:Lumiere兄弟的第一部影片、同時也是首次公開放映的影片是1895年的《工廠大門》,這一46秒的紀錄片展現了工人們離開里昂的盧米埃爾工廠。實際上這一片段在不同時間拍了3個版本,服裝和拉車的馬的數量都不相同。另外一部代表作是1896年的《火車進站》,早期觀眾甚至嚇得躲到屏幕外。軼事:印度最早的新聞電影就是在1901年使用電影機拍攝的,展現了一個印度學生從劍橋大學回家的場景。命運:Lumiere兄弟把電影視作小把戲,沒有未來,因此放棄了這項技術,並且沒有賣給任何人(這讓《月球旅行記》製作者Georges Melies很失望),他們轉而研究靜態彩色攝影。3、福克斯有聲電影(Fox Movietone)背景:在經歷了15年無聲電影以及數十種格式和技術更替之後,首個將聲音附加到圖像上的系統終於出現了。華納兄弟開發了維他風(Vitaphone),RCA開發了光電留聲機(Photophone),而福克斯則開發了有聲電影(Movietone)。維他風使用33rpm的唱片與膠片同步(這也是《爵士歌王》使用的技術),而光電留聲機和有聲電影則使用了更複雜的「膠片光學聲跡」技術,實際上是在膠片上添加了音軌。光電留聲機被用於《鐵翼雄風》的一些拷貝,而有聲電影系統則被用於《日出》,這一默片傑作正式成為專業製作的首部包含光學聲跡的長片。

有聲電影由Theodore Case發明,事實上借鑒了Lee de Forest於1919年發明的聲光膠片(Phonofilm)。Case和De Forest合作了一段時間,直到Case受不了de Forest對發明權的爭搶。他單飛之後發明了有聲電影。在克服了許多困難之後,這一系統最終成為單攝影機系統,可將聲畫同時錄製到膠片上。與維他風一樣,有聲電影也選用24幀每秒,這影響了之後有聲電影標準幀速的確立。代表影片:茂瑙的《日出》是第一部在膠片上包含聲軌的電影。這並不真正意義上的「有聲電影「,因為音軌只包含音樂和環境音,只有零星的背景說話聲。福克斯在1927至1931年的所有長片中都使用了有聲電影系統,並且在1939年以前都用其拍攝新聞,因為其十分便攜。而「有聲電影新聞」的商標一直沿用到60年代。軼事:有聲電影膠片至今仍在現代膠片放映機上放映。命運:有聲電影於1931年被西部電氣更便宜、更複雜的系統取代。4、西尼拉瑪(Cinerama)背景:電影已經經歷了新奇、新生的過程,業界下一個關注點便是場面。方形的學院寬高比(1.37)於1932年被確立為行業標準,接下來20年所有製片廠的電影都按此格式製作。但是1952年,西尼拉瑪的誕生帶來了寬銀幕革命。

西尼拉瑪是「電影(cinema)」和「全景(panorama)」的合成詞,由維塔拉瑪(Vitarama)演化而來,後者是由機械師兼攝影師Fred Waller開發的系統。其商業版本擁有大型的彎曲銀幕,可投射巨大的景觀,主要用於風光電影,其中許多是由冒險家Lowell Thomas策劃並解說的。這樣的風光劇情片只有1962年的《西部開拓史》和《格林兄弟的奇妙世界》兩部。該系統使用3台攝影機分別拍攝3條方形素材,然後由3台放映機無縫拼接,投影到銀幕上,以產生3倍寬高比的影像。該系統十分昂貴,因為需要劇院能滿足大型銀幕和多投影系統安裝要求。

代表影片:第一部取得巨大成功的西尼拉瑪影片是1952年的《這是西尼拉瑪》。觀眾觀看過山車、尼亞加拉瀑布、滑水和愛丁堡軍事表演的全景畫面。類似的遊覽式紀錄片還有1956年的《世界七大奇觀》和1958年的《帆船》(講述挪威風帆訓練艦的史詩航行)。而《西部開拓史》和《格林兄弟的奇妙世界》是唯一兩部劇情片。軼事:好萊塢日落大道著名的西尼拉瑪球幕影院至今還存在。它於1998年被確立為洛杉磯歷史文化古迹。命運:對於遊覽式影片來講,西尼拉瑪既昂貴又臃腫。它無法拍攝中景以內的鏡頭,導演甚至還抱怨演員們的視線不匹配,因為場景是由3台攝影機拍攝的。它逐漸被潘那維申超70毫米和特藝拉瑪超70毫米(用於《2001太空漫遊》和《大北極》等)之類的單攝影機系統取代,而這些影片被光學轉製成西尼拉瑪格式,因此西尼拉瑪品牌得以保留。5、福克斯寬銀幕(Cinemascope)背景:電影公司主管和趕時髦的朋友都知道,寬銀幕就是西尼拉瑪的進化版。該系統由20世紀福克斯發明,使用更輕便的設備拍攝壯觀場景。不像西尼拉瑪的三機系統,這一巧妙的解決方案使用了變形鏡頭。這種鏡頭能夠橫向壓縮圖像,因此可以在標準的方形學院畫幅上記錄更寬的畫面,但看上去是被壓窄的。而在放映時,畫面又通過特殊鏡頭伸展開,投射到寬銀幕上。

福克斯無法為此申請專利,因為這不是一項新技術。法籍發明人Henri Chretien早在20年代就已經試驗了柱面壓縮鏡頭,他稱其為變形校正鏡,而早在1533年,Hans Holbein的繪畫《大使》便包含了變形壓縮的頭骨圖像。因此,其他公司很快開發出自己的版本,最著名的當屬派拉蒙的維斯塔維申(VistaVision)、RKO的超寬銀幕(Superscope)和特藝色的特藝拉瑪(Technirama)。只有華納兄弟決定從福克斯購買寬銀幕許可,而放棄了自己的華納寬銀幕(Warnerscope)技術。儘管有這麼多競爭者,福克斯寬銀幕電影還是被需要寬廣畫面的電影人和投影商所廣泛採用。

代表影片:Richard Burton的《聖袍千秋》,針對新格式的宣傳語是「無需戴眼鏡就能享受到的現代奇蹟」。這句對當時3D技術的挖苦之言迅速傳遍大街小巷。迪士尼在寬銀幕上也很成功,包括真人影片《海底20000里》和首部寬銀幕動畫片《小姐與流浪漢》。軼事:Jean-Luc Godard的《蔑視》使得Fritz Lang對寬銀幕技術大加諷刺,然而值得一提的是,Godard的新浪潮經典都是寬銀幕拍攝的。命運:絕跡於1958年,此後電影人和製片公司都選用了更便宜也更強大的潘那維申(Panavision)。6、陶德寬銀幕(Todd-AO)背景:技術革新在繼續,人們的下一個目標是提升寬銀幕的聲畫質量。70mm膠片早在20年代就已經在福克斯的「壯麗」(Grandeur)系統中出現,但直到西尼拉瑪和福克斯寬銀幕衰落後才重振旗鼓。西尼拉瑪創始人之一、製片人Mike Todd發明了陶德寬銀幕技術。考慮到福克斯寬銀幕並未達到預期效果,他希望重新發明一種單機的、媲美3機西尼拉瑪系統的技術。

陶德寬銀幕最初目標是在大型的曲面銀幕上投影,就跟西尼拉瑪一樣。最終經過實際考量,這一方案被擯棄,即便這麼做能夠保證影片將來還能在西尼拉瑪影院放映。陶德寬銀幕的幀率也比普通電影要高,達到30fps,不過這一理念半途而廢,因為運行速度過快的話膠片會過熱,不得不專門實施冷卻。陶德寬銀幕不使用變形鏡頭,改用球面鏡頭。除了尺寸和解析度,陶德寬銀幕的音質是值得一提的。跟福克斯寬銀幕一樣,它的聲軌是記錄在磁氧化物膠片上的,並且有6個聲道(福克斯寬銀幕是4聲道),其中5個聲道在屏幕後,第6個聲道負責環繞聲效果。

代表影片:由於其音質出色,陶德寬銀幕被大量用於音樂劇。Rodgers和Hammerstein對其尤其熱衷,拍攝了《俄克拉荷馬》、《南太平洋》和《音樂之聲》。該系統還用於《坎坎舞》、《杜立德醫生》、《你好多莉》等,以及《錦繡山河烈士血》、《國際機場》和《巴頓將軍》等非音樂劇。軼事:《征服人猿星球》使用短時期存在的35mm版陶德寬銀幕拍攝。其他的人猿本傳電影都是用潘那維申拍的。命運:80年代,陶德寬銀幕業務停滯,公司也倒閉賣掉了。7、特藝寬銀幕(Techniscope)背景:特藝寬銀幕是一種廉價的寬銀幕技術,由特藝色義大利分公司開發。雖然在級別上低於其前輩福克斯寬銀幕,但是它普及面廣,且從1963年一直使用到1980年。

其主要創新在於膠片需求量減半,每幅畫面只有兩個齒孔(大多數系統是4齒孔)。這意味著結合球面和變形鏡頭:球面鏡頭用於垂直拉伸畫面,使其恢復正常,而變形鏡頭則用於橫向拉伸,以適應寬銀幕寬高比。無需驚訝,鑒於其誕生地,特藝寬銀幕幾乎是義大利西部片唯一的拍攝和放映系統,同時也很受恐怖片歡迎。在美國它也被用於低成本B級片,然而派拉蒙和環球卻在整個60年代大量使用這一系統。

代表影片:Sergio Leone用其拍攝了美元三部曲、《革命往事》和《西部往事》。該系統也被用於《伊普克雷斯檔案》、60年代《神秘博士》劇場版、George Lucas的《THX 1138》和《美國風情畫》、《雙車道柏油路》、《聖山》,以及Dario Argento和Lucio Fulci的大量恐怖片。軼事:近年特藝寬銀幕得到復興,拍攝了《烏雲背後的幸福線》和《逃離德黑蘭》中的部分鏡頭。命運:特藝寬銀幕是影片製作專用格式,用於放映需要轉制費用,因此命運改變,於70年代斷絕了膠片訂單。雖然它本身相對便宜,但轉制費用卻逐步掩蓋了這一優勢,因此該系統滅亡了。8、潘那維申超70毫米(Ultra Panavision 70)背景:潘那維申既是公司名,也是品牌名,許多製片廠都使用潘那維申鏡頭和設備。該公司成立於1953年,1957年與米高梅共同開發了65毫米攝影機,1960年更名為潘那維申超70毫米系統。

福克斯寬銀幕由於可以適配35mm放映機,因此部署起來很快,但畫面本身噪點很多,且有大量畸變。米高梅跟華納一樣,決定從福克斯購買福克斯寬銀幕使用權,而不是自己發明。其與潘那維申的關係也因改進福克斯系統而確立。潘那維申超70毫米跟陶德寬銀幕看似相同,其實有一些關鍵區別。它使用行業標準的24fps幀率,適用於平面屏幕,而不是曲面屏幕。其畫面更寬,使用了1.25倍的變形鏡頭,達到2.76:1的寬高比。而陶德寬銀幕的寬高比為2.2:1。代表影片:大銀幕顯然是賣點,因此潘那維申超70毫米為我們帶來了《賓虛》(在影院上映長達一年)和《叛艦喋血記》的壯觀場面。除此之外還有《瘋狂世界》、《羅馬帝國淪亡錄》、《沙漠龍虎會》,這些影片也在西尼拉瑪影院放映。軼事:潘那維申超70毫米攝影機最初叫米高梅65毫米攝影機。多出的5mm是聲軌位置。米高梅和潘那維申憑藉此系統於1960年獲得奧斯卡獎。命運:寬銀幕電影存在的部分目的在於把觀眾從舒適的家庭電影中拖回來。但這是個相對短暫的時髦,一旦新奇感消失,觀眾不再買賬,製片廠便也不會拍攝這些特殊格式。不過還有一部分原因在於寬銀幕轉方形電視節目非常麻煩。9、IMAX背景:跟潘那維申超70毫米格式一樣,IMAX也是誕生於在單一膠片上重現西尼拉瑪式壯觀景象的願望。它存在的目的是創建單一的大畫幅影像,從而傳遞比多幅小尺寸圖像更好的畫質。IMAX(最大影像的簡稱)是加拿大人Graeme Ferguson、Roman Kroitor、Robert Kerr和William C.Shaw獨立開發的,力圖超越並取代所有前輩。

跟西尼拉瑪一樣,IMAX也被證明是難以操作的。因此,IMAX誕生後的幾十年里都被用於地理和自然歷史紀錄片,並設置在科學中心、主題公園、天文館等特殊場所。它使用65mm的膠片,水平通過放映機(區別於35mm系統的垂直輸片),每分鐘長度為102.7米,因此要實現24fps的幀率需要普通膠片3倍的長度,這也使得原生拍攝的IMAX影片大大少於轉制的IMAX影片。為了在膠片上獲得最大的畫面,IMAX完全使用單獨的膠片作為聲軌,用單獨的播放設備與畫面同步(跟維他風使用的隨片唱盤類似)。90年代後聲軌升級到數字格式。代表影片:17分鐘的《虎之子》是首部IMAX影片,於1970年在大阪世博會首映(首座永久性IMAX系統於1971年安裝在安大略省)。該格式的技術規格使其很難用於長片拍攝,我們今天看到的絕大多數IMAX影片都是由其它格式轉制的。不過IMAX曾於1991年被用於滾石樂隊的80分鐘音樂會記錄,以及1995年讓·雅克·阿諾的50分鐘劇情片《勇氣之翼》。最近,Christopher Nolan使用IMAX拍攝了《黑暗騎士》和《黑暗騎士崛起》的部分鏡頭,在《星際穿越》中他甚至把一台IMAX攝影機綁在了里爾噴氣機上。軼事:首部IMAX格式發行的動畫長片是迪士尼2000年的《幻想曲》,它打破了IMAX票房記錄,在全球75座影院中收入超過200萬美元。命運:仍然很強大。10、超35毫米(Super 35)背景:事實證明,好點子不會過時,超35毫米(最初稱為超寬銀幕 235和超特藝寬銀幕)回歸了35mm默片所使用的經典畫幅尺寸。超35毫米膠片比35毫米膠片畫面有效區要大32%,鑒於其只用於畫面製作,因此沒有給聲軌留空間。超35毫米拍攝的膠片並非以超35毫米拷貝進入影院,而是在後期製作中翻印到更標準的格式。該格式使用球面鏡頭而非變形鏡頭,節約了鏡頭和膠片租賃費用,畫幅的擴大使得在同樣的膠片上能夠比標準規格多1/3的信息。

超35毫米已經被用於拍攝上千部電影,並成為了MV和電視節目的標準製作格

式。在寬屏電視出現前,這也是製作電視和視頻版寬銀幕電影的格式。相比被裁切的方形屏幕,超35毫米使得膠片能拍攝全畫幅寬高比,而需要寬銀幕圖像時只需上下加遮幅,如果要製作電視版(方形屏幕),則不加遮幅。《回到未來》就是個典型例子,很多觀眾面對寬銀幕視頻版時,都抱怨導演想要表達的信息被裁切掉了。相比競爭者和寬銀幕前輩,超35毫米的畫質要差一些,但是對於電視、視頻和小尺寸影院內容,它還是很有用的。

代表影片:1984年的《泰山》是好萊塢首次使用該系統,此後James Cameron成為熱衷者,用其拍攝了《深淵》。Tony Scott也用其拍攝了《壯志凌雲》,因為駕駛艙內的空間容不下傳統的變形鏡頭。軼事:超35毫米最初叫超特藝寬銀幕(Super Techniscope),最早用於英國的音樂紀錄片《舞動狂潮》。命運:鑒於膠片正迅速被數字格式所取代,超35毫米相對來說比以往更受歡迎了。諷刺的是,圖像壓縮和裁切對於數字後期製作來說圖像損失更小。

本文為作者分享,影視工業網鼓勵從業者分享原創內容,影視工業網不會對原創文章作任何編輯!如作者有特別標註,請按作者說明轉載,如無說明,則轉載此文章須經得作者同意,並請附上出處(影視工業網)及本頁鏈接。原文鏈接 http://107cine.com/stream/52347/


推薦閱讀:

電影膠片滾動圖片效果及代碼

TAG:電影 | 攝影 | 世界 | 膠片 | 改變 | 改變世界 | 演變 | 設備 | 格式 | 電影膠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