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中國古琴
古琴,古稱琴、瑤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是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其歷史幾乎和中華文明一樣悠久。本世紀初為區別西方樂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個「古」字,被稱作「古琴」。古琴屬於八音中的絲,或弦樂器族內的彈撥弦鳴樂器。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深具東方文化特色。 古琴歷來為文人階層重視,被尊為「國樂之父」、「聖人之器」,在漫長的歷史中積累了大量的文獻,並與其他思想和藝術形式相互滲透,交相輝映,在中華傳統文化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中國古代社會漫長的歷史階段中,「琴、棋、書、畫」歷來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必由之徑。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風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而在音樂、棋術、書法、繪畫中居於首位。「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簫撫琴、吟詩作畫、登高遠遊、對酒當歌成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動寫照。春秋時期,孔子酷愛彈琴,無論在杏壇講學,或是受困於陳蔡,操琴弦歌之聲不絕;戰國時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成為廣為流傳的佳話美談;魏晉時期的嵇康給予古琴「眾器之中,琴德最優」的至高評價,終以在刑場上彈奏《廣陵散》作為生命的絕唱;唐代文人劉禹錫則在他的名篇《陋室銘》中勾勒出一幅「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的淡泊境界。 由於年代久遠,缺乏可靠歷史記載,古琴的創製來源並不清楚,傳說有伏羲造琴、神農造琴。雖然上古神話故事的說法不足為信,但是古琴起源十分久遠是確定無疑的。 關於古琴的最早文字記載見於三千多年前的《詩經》,而最早的實物琴是在距今約二千五百年,戰國初期的曾侯乙墓中發掘出的五弦琴(五弦築)和十弦琴。五弦琴長度與現代古琴相仿,而十弦琴長度是現代古琴的一半,琴體較高,且琴面不平,無徽位,因此基本上只能演奏散音,演奏泛音和按音都比較困難。戰國中期和西漢則有比現代古琴短些的七弦琴出土,由此可以推測出幾千年來古琴由多形到定形的過程。 東漢至魏晉時期,出現音樂家、音樂理論家蔡邕和嵇康。據蔡邕著作《琴操》所述,現代古琴的型制於東漢晚期確定。蔡邕作有琴曲五首,合稱「蔡氏五弄」;又傳他曾用灶余焦木製成著名的「焦尾琴」。《胡笳十八拍》相傳為蔡邕女兒蔡琰作。嵇康流傳有琴曲四首,合稱「嵇氏四弄」,並著有《琴賦》《聲無哀樂論》等著作。著名古琴曲《廣陵散》也在此時廣為流傳。 南北朝時期,出現了最早的文字譜,南朝隱士丘明留下了文字譜《碣石調·幽蘭》(現存唐代抄本)。 隋唐時期,古琴隨其他音樂藝術一起得到繁榮。此時開始出現專業的古琴家,董庭蘭就是盛唐時期名噪一時的琴家,擅彈《胡笳》等曲,流傳作品有《頤真》。古琴製作在唐朝也有了巨大的發展,出現了若干斫琴名家,如四川雷氏家族所斫的「九霄環佩」為傳世名琴,這些琴中有一些還可以彈奏。唐代還出現了減字譜,成為了記錄古琴音樂主要譜式。 宋元時期,古琴開始出現明確的流派傳承。第一個琴派浙派出現於南宋晚期,代表琴家有郭沔(作《瀟湘水雲》)等。現存最早的減字譜、琴歌《古怨》作者為南宋姜夔。 明清時期,古琴流派紛呈,大量刊印琴譜,第一部琴譜《神奇秘譜》(朱權,1425年)保存了眾多古曲。 古琴藝術在清朝後期開始衰落,而由於戰亂等原因,**之後更是幾近滅絕。至20世紀50年代,全國能琴者僅約百餘人。期間,在蘇州、上海一帶成立的今虞琴社以及編印的《今虞》琴刊,為古琴的發展提供的新的機會和思路。OK,下面是正文 = = (喂~)
琴的結構 琴一般長約三尺六寸五(約120—125公分左右),象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說象周天365度)。一般寬約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約二寸(6公分左右)。琴體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別像征天地。整體形狀依鳳身形而製成,其全身與鳳身相應(也可說與人身相應),有頭、頸、肩、腰、尾、足。琴身各部件都以人體和自然事物命名,各部分比例適中,具有人體美。《琴制尚象論》:「肩曰仙人肩,取其正齊也。腰曰玉女腰,取其纖細也」。而不同時代的人們對人體美的不同看法,也影響了古琴的外觀。如唐宋人以豐滿為美,唐宋古琴也較為圓潤;明清人以纖弱為美,明清古琴則稜角分明。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內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宮、商、角、徵、羽。後來文王囚於羑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為文弦;武王伐紂,加弦一根,是為武弦。合稱文武七弦琴。 《琴當序》中記載:」伏羲之琴,一弦,長七尺二寸。」桓譚《新論》中記載:「神農之琴以純絲為弦,刻桐木為琴.傳說舜定琴為5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紂又增一弦為七弦。曾侯乙墓出土的據說是10弦琴。傳說古時還有32弦琴。 「琴頭」上部稱為額。額下端鑲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稱為「岳山」,又稱「臨岳」,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兩個音槽,位於中部較大的稱為「龍池」,位於尾部較小的稱為「鳳沼」。這叫上山下澤,又有龍有鳳,象徵天地萬象。岳山邊靠額一側鑲有一條硬木條,稱為「承露」。上有七個「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個用以調弦的「琴軫」。琴頭的側端,又有「鳳眼」和「護軫」。自腰以下,稱為「琴尾」。琴尾鑲有刻有淺槽的硬木「龍齦」,用以架弦。龍齦兩側的邊飾稱為「冠角」,又稱「焦尾」(焦尾又是四大名琴其一的名字)。 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經岳山、龍齦,轉向琴底的一對「雁足」,象徵七星。 琴腹內,頭部又有兩個暗槽,一名「舌穴」,一名「音池」,一名「納音」尾部一般也有一個暗槽,稱為「韻沼」。與龍池、鳳沼相對應處,往往各有一個「納音」。龍池納音靠頭一側有「天柱」,靠尾一側有「地柱」。使發聲之時,「聲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餘韻」。由於琴沒有「品」(柱)或「碼子」,非常便於靈活彈奏,又具有有效琴弦特別長,琴弦震幅大,餘音綿長不絕等特點,所以才有其獨特的走手音。 就構造而音,琴的各部分結構十分合理。其體積不大不小,既便於攜帶,又方正雅緻。有心品琴,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 從琴各部分的命名亦可著出琴制之受儒家思想的影響。 琴前廣後狹,象徵尊卑之別。宮、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徵君、臣、民、事、物五種社會等級。後來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稱為文、武二弦象徵君臣之合恩。十二徽分別象徵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徵閏月。古琴有泛音、散音和按音三種音色,泛音法天,散音法地,按音法人,分別象徵天、地、人之和合。這些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徵意義實反映出儒家的禮樂思想及中國人所重視的和合性。因為禮的作用是為了保障個體,使個性有所發揮,樂以同和,其作用是與群體諧協。禮樂之同時並用可使個體和群體之間能互相調劑,形成人與人之間平和而合理的生活。所以禮樂這兩套表面相反的技藝的推行,實為求達到相輔相成的和合性的目的。而從古琴形制命名所借用的社會秩序、等級的名稱來著,可見其製作形制即寓有教化人倫的深意。演化 唐琴尤其是盛唐之琴,造型肥而渾圓。現存的唐琴大部分常在龍池、鳳沼的面板上貼有兩塊小桐木,作為假納音,直至明代初期,仍有制琴家採用這種方法。唐琴的斷紋以蛇腹斷為多,也有冰紋斷、流水斷等。其表面漆灰則有墨、栗殼色兩種,有朱紅漆者皆為後人修補時所加。灰胎皆為純鹿角灰,用麻布自下而上包裹琴背兩側直至面板邊際,以防止上下板開膠。這些琴的邊長皆在120至125厘米之間。宋代的古琴發生變化,全長128厘米,肩寬25厘米,琴身扁而長大,尺寸大於傳世唐琴,為北宋琴主要風格之一。南宋,除仿古之作外,體形則逐漸扁平狹小,尤其是仲尼式古琴,呈聳而狹之狀,為南宋制琴的主要風格。宋人制琴以桐面梓底或松杉面底為主要制琴材料。斷紋有蛇腹斷、冰紋斷、流水斷等,牛毛斷則鮮見。灰胎仍以鹿角灰為主,也有用麻布打底者,但不多見。北宋晚期還出現了八寶灰(即將金銀珠翠珊瑚等碾碎混入鹿角灰共用)的用法。宋代是唐以後制琴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官方甚至設局制琴,即所謂「官琴」。元代制琴是宋、明之間的過渡期製品,由於歷時比較短,現存的實物也比較少。明代造琴之多盛況空前,不論皇帝親王還是官宦之家,好琴者甚多。其宗室制琴就有寧王、衡王、益王、潞王四大名家。四王之中惟潞王造琴最多,製作始於崇禎年間,據傳達四五百張之多,且式樣尺寸一致,均按年份次序編號刻款於腹內;琴背刻有琴名「中和」,敬一主人題 「仰長江水」詩文以及「潞國世傳」大印一方,皆用八寶漆灰。材質 琴身材質是影響古琴音色的首要因素。古琴的面板一般為桐木或杉木製,底板為梓木或楠木製。木材必須風乾,否則木質會開裂起翹,且音色不好。木料自然風乾需要很長時間,因此斫琴者常搜羅各種陳年古木(古墓敗棺或是古宅樑柱)用來斫琴。 古琴的面板和底板以魚膠膠合[4]。 古琴面板上先要用漆灰作一層灰胎,這樣可以保護木質鬆軟的琴面。最常用的漆灰是用鹿角霜和生漆調和而成的鹿角灰。[5]古琴表面塗以中國大漆(生漆),大多數情況下用黑色漆,少數用硃色、褐色和紫色。待漆干透後,用油石蘸水細磨古琴表面。 其他附件如岳山、承露、龍齦、雁足、琴軫則用硬木、玉石等堅硬材料製成。 琴徽共13個,多用螺鈿或玉石製成。造型 古琴造型優美,有十四個普通的琴式:仲尼式、伏羲氏、列子式、連珠式、靈機式、落霞式、伶官式、蕉葉式、神農式、響泉式、鳳勢式、師曠式、亞額式、鶴鳴秋月式。主要是依琴體的項、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區分。琴漆有斷紋,它是古琴年代久遠的標誌。由於長期演奏的振動和木質、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種斷紋,如梅花斷、牛毛斷、蛇腹斷、冰裂斷、龜紋等。有斷紋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觀,所以更為名貴。古代名琴有綠綺、焦尾、春雷、冰清、大聖遺音、九霄環佩等。落霞式
仲尼式
仲尼式背面
琴弦七弦論考 一弦屬土為宮。土星分旺四季。弦最大。用八十一絲。聲沉重而尊。故曰為君。 二弦屬金為商。金星應秋之節。次於宮。弦用七十二絲。能決斷。故曰為臣。 三弦屬木為角。木星應春之節。弦用六十四絲。為之觸地出。故曰為民。居在君臣之下為卑。故三弦下八為此也。 四弦屬火為徵。火星應夏之節。弦用五十四絲。萬物成美。故曰為之事。 五弦屬水為羽。水星應冬之節。弦用四十八絲。聚集清物之相。故曰為之物。 六弦文聲主少宮。文星柔以應剛。乃文王之所加也。 七弦武聲主少商。武星剛以應柔。乃武王之所加也。 傳統的琴弦為絲弦,現代採用尼龍鋼絲弦。 絲弦是將規定數目的絲線扭成一股,然後繞在框架上浸入裝有弦膠的缸內,以使絲弦不會再鬆散。一段時間後取出晾乾,然後截成合適的長度。 絲弦共有三種規格,「太古」為標準弦,「中清」最細,「加重」最粗且弦外纏絲。按《與古齋琴譜》所述,「中清」琴弦最佳,因為其音色最為細膩清脆。絲弦音色古樸獨特,但音準不穩定、易斷、演奏難度高。 古琴的傳統上弦法中,先將琴弦右端用繞在琴軫上的絨剅拴住,向左拉過岳山、面板直至繞過龍齦纏在琴底的兩個雁足上。如果要調節音高,則通過旋轉琴軫來調節絨剅長度來控制弦的張力實現。
裝飾 為美觀起見,古琴常配有多種裝飾,最常見的是絨剅上系有軫穗。也有在琴體上雕花、鑲嵌玉石等。 另一類特別的裝飾是文墨篆刻。斫琴家和琴的主人常喜歡在底板上、龍池、鳳沼內鐫刻別名、詩詞、方印等內容,為古琴增添了不少文人氣息,也可以使人們對琴的歷史和傳承有個了解。斷紋 古老的琴表面會產生了形態各異的裂紋,稱作斷紋。斷紋有很多種,按形態稱為「蛇腹斷」、「冰裂紋」、「牛毛斷」、「流水紋」、「行雲紋」、「龜背紋」、「梅花斷」等。不影響彈奏的斷紋不用修復,古琴鑒賞家非常青睞斷紋,因為斷紋不僅可以表明古琴歷經千百年,而且看起來很美觀,體現出一種蒼古美。現代斫琴者為仿造古代琴,會人為的製造斷紋。因此單憑斷紋不能判斷琴是不是古代琴。彈奏 按照目前通用的正調定弦法,古琴的常用音域為一弦散音C到七弦一徽泛音d3,共四個八度加一個大二度。古琴在全部音域範圍內音色良好,既能保持均勻,又能形成對比。 古琴有散音、泛音和按音三種基本音色,傳統琴學中以泛音代表天,散音代表地,按音代表人,象徵「天地人和」。 散音,即空弦音,奏法是右手撥弦,左手無動作,可聽到較長時間的餘音。 泛音的奏法是用左手一指或多指正對徽位輕點琴弦,一觸即起,同時右手撥弦,發出清越的琴音。古琴共有119個常用的泛音音位,音位之多、使用之頻繁是樂器之最。 按音,又稱走手音、案音、實音、走音,奏法是左手將弦按在琴面上,右手撥弦出音;繼而左手揉弦以產生吟音,或移向其他音位產生滑音。綽、注、吟、猱等指法產生的吟音和滑音是古琴重要的最具特色的表情性音色。 古琴通常置於專用的琴桌上彈奏,琴額向右,用右手在岳山附近撥弦出聲,左手則按弦取音。古琴演奏通常用真甲。右手撥弦手指留有適度指甲,以利發音清晰。左手則不留指甲,便於按弦。 右手撥弦有八種基本指法,分成內向指法(向身體一側撥弦)和外向指法(向琴徽一側撥弦)兩類。內向指法有:勾(中指)、抹(食指)、劈(大指)、打(名指);外向指法有:踢(中指)、挑(食指)、托(大指)、摘(名指);組合及特殊指法繁多,例如:歷(連挑兩弦)、撮(同時「挑勾」兩弦為小撮,「托勾」兩弦為大撮)、輪(快速連續「摘踢挑」)、背鎖(「踢抹挑」順次彈奏,擴展為短鎖「抹勾踢抹挑」或長鎖「抹勾踢抹挑抹勾」)、雙彈(快速連踢、連挑相鄰兩弦)、撥剌(食中名三指同時向內撥相鄰兩弦為「撥」、反向為「剌」)、滾拂(從高到低連摘數弦稱為「滾」,從低到高連抹數弦稱為「拂」),等等。左手按音常用大指和名指,低音弦也用中指和食指,按弦走音指法有上、下、綽、注、吟、猱等。此外,左手也可撥弦出聲,常見技法有罨(大指擊弦出聲)、掐起和帶起(按弦指撤離出聲)等。左右手指法可以進一步組合形成固定節奏型的「掐撮三聲」等。 據查阜西的《存見古琴指法譜字輯覽》所述,古琴共有大約1070種有名或無名的指法。現代大多數指法已經不再使用,但仍有50多種指法在演奏中常用。關於罕用指法和文字譜的資料散見於古代琴譜和琴書,近代則出版了幾種整理性的論著。琴譜 古琴記譜法有文字譜、減字譜,現代的簡譜、五線譜和混合記譜。 最早的記譜法為文字譜,是用文字詳細敘述全部演奏指法動作,因此是一種指法譜。可想而知,文字譜記錄琴曲非常繁瑣。現存僅有的文字譜是唐代的《碣石調·幽蘭》,現收藏於日本東京博物館。 為提高記譜效率,晚唐時出現了簡化文字譜的減字譜。減字譜使用減筆字組合來記錄琴曲的指法、弦序和徽位。清代《大還閣琴譜》開始採用徽分記譜法,將相臨徽間十等分,按音音位記成「幾徽幾分」,提高了音位準確度。減字譜在傳統琴譜中廣泛採用,並沿用至今。 宋代出現的工尺譜廣泛用於戲曲、古琴音樂等,這種譜可以記錄音高和節奏。 楊宗稷於1911年至1930年的編寫的巨著《琴學叢書》中,將減字譜和工尺譜板眼結合,創製了一種精確的記譜法。 音樂家王光祈的《翻譯琴譜之研究》採用羅馬數字和阿拉伯數字書寫曲譜。 古琴演奏家龔一發明了「古琴五線記譜法」,將記錄實際音高和節奏的五線譜與提示指法的簡化符號結合記錄樂曲。 目前,古琴譜現存有150多部,包含著3000多首流傳下來的古琴曲。這些琴譜原本大都收藏在中國或者別國的公共圖書館裡,而目前市場上的琴譜都是影印本或重新裝幀修訂的複製品,而且經常是譯成五線譜或簡譜出售。
《琴學叢書》
《神奇秘譜》
《碣石調·幽蘭》打譜 打譜是古琴家按照減字譜把琴曲彈出的過程。正如上面所說,減字譜並未記錄琴曲節奏等音樂細節,因此需要古琴家進行再創造。 古琴家張子謙曾說過,打譜需「小曲三月,大麴三年」。因為打譜者需要反覆記錄修改,不斷彈奏,並在此過程中揣摩原曲的氣質和意境,最終使樂曲清晰流暢、結構完整,那麼所花費的時間就可能是數月甚至數年。各個時期的打譜者有意追求琴曲的古風,同時又隨自己的藝術趣味對原譜潤色增刪,因而同一首琴曲在不同時代會有不同的風貌,不同的審美傾向。聲像 古代琴書中有對於音樂表現形式的分析,稱為聲像,是用來解釋琴曲中表現的情緒或主題的單字。聲像的數目是有爭議的,有人認為只有4種,有人認為是13-16種,也有人認為總共超過24種。在某些琴譜中,對每種聲像都有詳細的描述。 虞山派的「清」、「微」、「淡」、「遠」是用來描述古琴音樂的代表性聲像。琴學著作《谿山琴況》對24種聲像都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描述,其中解釋了演奏技法、裝飾音和音樂本身,並闡述了演奏者和樂器之間的聯繫,以及演奏者是怎樣達到「琴人合一」的境界。琴曲 古琴曲通常由幾個段落連綴而成,長度幾分鐘到十幾分鐘不等,沒有嚴密的格式。除了演奏保留曲目和古代作品外,高水平演奏者也會作曲或是即興演奏。 從題材上說,琴家多發揚了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因此寄情山水等題材的琴曲層出不窮(《洞庭秋思》、《瀟湘水雲》、《漁樵問答》等)。當然也不乏閨怨(《長門怨》)、敘事(《廣陵散》)等傳統詩詞題材的作品。更有將民歌小調改編彈奏的《四大景》等。多數琴曲有明確的標題,提示了作品的內容和意境。下列是部分廣為流傳的琴曲:廣陵散 高山流水 平沙落雁 酒狂 關山月 瀟湘水雲 陽關三疊 梅花三弄 胡笳十八拍 幽蘭 漁樵問答陽春白雪 鳳求凰 離騷 玉樓春曉琴歌 古琴音樂中另外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是琴歌,最傑出的代表作包括《胡笳十八拍》、《陽關三疊》、《關山月》、《鳳求凰》、《古怨》和《秋風詞》等,其中現存最早的琴歌曲譜是宋代姜夔的《古怨》。琴歌的歌詞大多是唐詩體,因此吟誦起來琅琅上口。琴人在彈唱琴歌時一般不會採用美聲或者民歌唱法,而是常用一種較為沉厚的唱腔低聲吟唱。合奏 古琴的音色清、微、淡、遠,因此極少用於合奏。如果要用於合奏,所用樂器的聲音不能淹沒琴音。在古代,琴只與琴簫或者瑟合奏,不過瑟的演奏技法在中國已基本失傳。琴簫合奏是目前常見的合奏形式,所用的琴簫是一種音域較窄、音量較小的簫。 當代演奏家和作曲家們進行了許多嘗試,現在已經有塤、琵琶、笛子等其他民族樂器與古琴合奏的試驗性作品出現,也出現了古琴和大民族樂隊或管弦樂隊的協奏曲。傳世名琴
九霄環佩 唐 代春雷琴·連珠式 九霄環佩琴·伏羲式 春雷琴·伏羲式 大聖遺音琴·伏羲式 大聖遺音琴·靈機式 獨幽琴·靈機式 太古遺音琴·師曠式 梅花落琴·仲尼式 老龍吟琴·響泉式 一池波琴·神農式 飛泉琴·連珠式 宋 代玉壺冰琴·神農式 混沌材琴·伶官式 萬壑松琴·仲尼式 鐵客琴·鳳勢式 海月清輝琴·仲尼式 明 代壑雷琴·落霞式 中和琴·列子式 祝公望琴·焦葉式 鶴鳴秋月琴·鶴鳴秋月式名家: 古代: 伯牙(春秋) 師曠(春秋) 師襄(春秋) 師文(春秋) 孔子(春秋) 司馬相如(西漢) 揚雄(西漢) 蔡邕(東漢) 蔡文姬(東漢蔡邕之女) 諸葛亮(三國) 周瑜 (三國) 姜維(三國) 嵇康(東晉) 阮籍(東晉) 趙耶利(唐代) 薛易簡(唐代) 董庭蘭(唐代) 蘇軾(北宋) 郭楚望(南宋) 毛敏仲(南宋郭楚望之徒) 嚴天池(明末) 徐青山(明末) 祝桐君(清末) 張孔山(清末) 楊宗稷(清末**) 近代: 徐元白 (新浙派)管平湖(九嶷派) 吳景略(虞山派) 王燕卿(梅庵派) 徐立孫(梅庵派)吳蘭蓀(虞山派) 張子謙(廣陵派) 劉少椿(廣陵派) 梅曰強(廣陵派) 顧梅羹(泛川派) 夏一峰(泛川派)查阜西(泛川派)琴派琴派是古代由於地域限制而形成的具有某種藝術風格的流派,故而多以地區命名。有明確師承關係的琴派始於南宋的「浙派」,而「琴派」之稱始自明末的虞山派(以江蘇常熟為中心)和清代的廣陵派(以江蘇揚州為中心)。下列是主要琴派:廣陵琴派 虞山琴派 吳門琴派 金陵琴派 泛川琴派 梅庵琴派 嶺南琴派 浙派 九嶷琴派 浦城琴派 諸城琴派 蜀派 閩派 紹興琴派 吳派 山南琴派 松江琴派 近現代由於地域文化之間交流融合,現當代琴家往往取法多個琴派,師承關係複雜;更由於社會政治等因素,琴人在各地遷移,從而使得地域性琴派變得越來越模糊。齊桓公的「號鍾」、楚莊王的「繞樑」、司馬相如的「綠綺」和蔡邕的「焦尾」。這四張琴被人們譽為「四大名琴」。現在,這名揚四海的「四大名琴」已成為歷史的陳跡,但它們對後世的影響並沒有消失。 號鍾 「號鍾」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猶如鐘聲激蕩,號角長鳴,令人震耳欲聾。傳說古代傑出的琴家伯牙曾彈奏過「號鍾」琴。後來「號鍾」傳到齊桓公的手中。齊桓公是齊國的賢明君主,通曉音律。當時,他收藏了許多名琴,但尤其珍愛這個「號鍾」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樂,自己則奏「號鍾」與之呼應。牛角聲聲,歌聲凄切,「號鍾」則奏出悲涼的旋律,使兩旁的侍者個個感動得淚流滿面。 繞樑 今人有「餘音繞梁,三日不絕」之語。其語源於《列子》中的一個故事:周朝時,韓娥去齊國,路過雍門時斷了錢糧,無奈只得賣唱求食。她那凄婉的歌聲在空中迴旋,如孤雁長鳴。韓娥離去三天後,其歌聲仍纏繞回蕩在屋樑之間,令人難以忘懷。 琴以「繞樑」命名,足見此琴音色之特點,必然是餘音不斷。據說「繞樑」是一位叫華元的人獻給楚莊王的禮物,其製作年代不詳。楚莊王自從得到「繞樑」以後,整天彈琴作樂,陶醉在琴樂之中。 有一次,楚莊王竟然連續七天不上朝,把國家大事都拋在腦後。王妃樊姬異常焦慮,規勸楚莊王說:「君王,您過於沉淪在音樂中了!過去,夏桀酷愛『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殺身之禍;紂王誤聽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現在,君王如此喜愛『繞樑』之琴,七日不臨朝,難道也願意喪失國家和性命嗎?」楚莊王聞言陷入了沉思。他無法抗拒「繞樑」的誘惑,只得忍痛割愛,命人用鐵如意去捶琴,琴身碎為數段。從此,萬人羨慕的名琴「繞樑」絕響了。 綠綺 「綠綺」是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彈奏的一張琴。司馬相如原本家境貧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詩賦極有名氣。梁王慕名請他作賦,相如寫了一篇「如玉賦」相贈。此賦詞藻瑰麗,氣韻非凡。梁王極為高興,就以自己收藏的「綠綺」琴回贈。「綠綺」是一張傳世名琴,琴內有銘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鋅木結合的精華。相如得「綠綺」,如獲珍寶。他精湛的琴藝配上「綠綺」絕妙的音色,使「綠綺」琴名噪一時。後來,「綠綺」就成了古琴的別稱。 一次,司馬相如訪友,豪富卓王孫慕名設宴款待。酒興正濃時,眾人說:「聽說您『綠綺』彈得極好,請操一曲,讓我輩一飽耳福。」相如早就聽說卓王孫的女兒文君,才華出眾,精通琴藝,而且對他極為仰慕。司馬相如就彈起琴歌《鳳求凰》向她求愛。文君聽琴後,理解了琴曲的含意,不由臉紅耳熱,心馳神往。她傾心相如的文才,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締結良緣。從此,司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被傳為千古佳話。 焦尾 「焦尾」是東漢著名文學家、音樂家蔡邕親手製作的一張琴。蔡邕在「亡命江海、遠跡吳會」時,曾於烈火中搶救出一段尚未燒完、聲音異常的梧桐木。他依據木頭的長短、形狀,製成一張七弦琴,果然聲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為「焦尾」。「焦尾」以它悅耳的音色和特有的製法聞名四海。 漢末,蔡邕慘遭殺害後,「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內庫之中。三百多年後,齊明帝在位時,為了欣賞古琴高手王促雄的超人琴藝,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琴,給王仲雄演奏。王仲雄連續彈奏了五日,並即興創作了《懊惱曲》獻給明帝。到了明朝,崑山人王逢年還收藏著蔡邕製造的「焦尾」琴。
剛剛無事干,去逛圖樓,發現這琴似乎是伏羲式的,不會就是九霄環佩吧順便上點名琴的圖好了,轉自漢典論壇,原地址http://bbs.zdic.net/thread-103678-1-1.html九霄環佩琴·伏羲式·唐代
大聖遺音琴·靈機式·唐代
太古遺音琴·師曠式·唐代
梅花落琴·仲尼式·唐代
老龍吟琴·響泉式·唐代
一池波琴·神農式·唐代
飛泉琴·連珠式·唐代
玉壺冰琴·神農式·宋代
混沌材琴·伶官式·宋代
萬壑松琴·仲尼式·宋代
鐵客琴·鳳勢式·宋代
海月清輝琴·仲尼式·宋代
壑雷琴·落霞式·明代
中和琴·列子式·明代
祝公望琴·焦葉式·明代
鶴鳴秋月琴·鶴鳴秋月式·明代
推薦閱讀:
※古琴有哪些小知識?
※清明雨紛紛,古琴《憶故人》
※古琴知識百問連載(四)----談談絲弦是否需要每天使用完松弦?
※學習古琴的好處
※專業琴師們,你們會如何評價沼澤樂隊音樂中的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