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複習問題彙集

歷史複習問題彙集

【中國古代史】

歷史複習問題彙集

【中國古代史】

先秦時期( 約170萬年前——公元前221年)

階段特徵 【階段特徵】中華文明的基礎初步奠定,即祖國歷史的開篇。

【主要表現】

⑴政治方面。①以王位世襲製為標誌,中國進入階級社會,奴隸社會歷經夏、商、西周和春秋四個階段,至戰國時期,封建社會形成。②夏朝建立了奴隸制度,西周實行分封制,春秋時期奴隸制度崩潰,戰國時期,封建制度確立。這些政治制度的演進創新為中華政治文明初步奠定了基礎。

⑵經濟方面。①原始農業出現後,農業在個經濟部門中的主導地位逐漸確立,形成以中原地區長期領先為特點的經濟格局。②隨著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封建經濟逐漸形成。

⑶民族關係方面。華夏族主幹形成,不斷與周邊少數民族的頻繁接觸形成了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春秋戰國時期)。

⑷文化方面。以儒家思想等為代表的獨具特色的中華傳統文化開始形成。

基本特點 【爭與變】

1、國家制度在逐步走向成熟。

2、 爭:諸侯爭霸,大夫爭權,人人爭利,百家爭鳴。最突出的是諸侯國之間的爭霸戰爭。

變:從生產關係、生產方式,到政治結構、思想文化,整個社會發生了全方位的變化。最突出的是各諸侯國內的變法圖強。

爭與變的關係:殘酷的兼并戰爭呼喚著變法,深刻的變法又為激烈的戰爭提供了條件。二者的和弦共鳴,構成了社會大變革的雄渾樂章。

發展趨勢 ①從分裂到統一。 從春秋五霸到戰國七雄,前者為爭霸而戰,後者為統一而戰。在連綿不斷的戰爭中,諸侯國的數目由多變少,其規模由小變大,最後由秦國統一天下。

②各民族相互融合。 在戰爭環境中,華夏族同其它各民族接觸頻繁,縮小了各民族的差異和隔閡,客觀上促進了民族之間的融合。

③從奴隸制轉變為封建制。 在錯綜複雜的戰爭和動蕩下,貫穿著新舊兩種社會制度交替變革和為之鬥爭這一歷史發展的主線。

相互關係:這三條主線互相交織在一起,又互相促進、互相影響,春秋戰國時期歷史發展的結果是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秦朝的建立。

這三條主線就是對秦朝「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的」這三個定語來歷的解釋。

問題突破 1、井田制和分封制的關係

①分封制是奴隸社會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其經濟基礎,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的基礎之上,沒有井田制就沒有分封制。②井田制是奴隸社會的經濟基礎,分封制是與之相適應的上層建築。③兩種制度都適應了當時生產力發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強盛。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原因

⑴生產力的提高(特別是生產工具的改進)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根本原因。其表現為鐵制農具的使用,牛耕的推廣。

⑵生產關係的變革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確立,封建生產關係的形成,農民地位的提高都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⑶各國為了爭霸和兼并戰爭的需要,進行了改革和變法,採取措施發展本國經濟,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⑷一些大型水利工程的興修,推動了生產的發展。

⑸由於諸侯國數量的減少,局部的統一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

3、商鞅變法成功的原因

① 商鞅順應了奴隸制崩潰,封建制發展的歷史趨勢,適應封建經濟發展的要求。符合新興地主階級的願望。②商鞅本著「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的指導思想,提出一系列具體的行之有效的措施,符合秦國實際的改革方案。③秦孝公信任重用商鞅。④商鞅有能力,敢於同舊勢力鬥爭。⑤改革取得了明顯的成就,使秦國實力迅速增強,因此出現了「商君死,秦法未敗」的現象。

4、春秋戰國時期思想文化繁榮的原因及影響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文化高峰,出現了文化繁榮的局面,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其原因有①生產力的提高,社會經濟的發展為思想文化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②階級關係的變革、奴隸制的崩潰、封建制度的確立等一系列社會變革,為思想文化繁榮提供了政治前提。③動蕩的社會環境和劇烈的社會變革,使得思想界異常活躍,迫使人們去思索,眾多的思想家從不同的角度去發表見解,從而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④各國統治者基於爭霸戰爭的需要和政治上的要求,紛紛網路人才,優待知識分子,養「士」巍然成風,這種寬鬆的環境和優越的地位,有利於文化的繁榮。⑤私學興起和講學之風的出現,造就了一大批有知識、有才幹、敢於發表自己見解的思想家。⑥民族融合的加強,使各民族文化交流擴大,豐富了華夏文化。⑦夏商周時代的成果奠定了後來科技文化繁榮的基礎。

5、戰國時期商鞅變法與各國變法的比較

相同點:

背景:春秋末以來新興地主階級取得政權基礎上進行的。

目的:要求政治上進行改革,廢除奴隸主貴族特權,發展封建經濟,建立地主階級統治。

措施:都是以法律形式廢除了奴隸主貴族在政治經濟上的特權,採取發展封建經濟、提高政府收入、富國強兵,建立地主階級統治的措施。

性質:一場新興地主階級的封建化運動。

結果和影響:一定程度上打擊了舊的奴隸主貴族,鞏固了新興地主階級的統治。

不同點:①內容的深度不同:商鞅變法更加註重以法律形式廢除奴隸主貴族特權,發展封建經濟,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如「什伍連坐」「重農抑商」「燔詩書以明法令」「廢分封,行縣制」等措施,更加明確、深刻和行之有效。

②影響的深遠程度不同。特別是「重農抑商」「廢分封、行縣制」「統一度量衡」「什伍連坐」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

6、百家爭鳴與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異同的比較

不同點:

時間範圍:兩者時間相距近千年。

空間範圍:前者地處東亞,後者地處西歐。

社會發展階段:前者處於封建社會初步形成的鐵器時代,後者處於封建社會瓦解的工場手工業時期。

鬥爭對象:前者矛頭對準奴隸制殘餘,後者矛頭對準天主教會。

階級性質:前者代表地主階級和小生產者,後者代表新興的資產階級。

相同點:①發生在社會轉型時期,都是生產力發展和社會變革在思想意識形態中產生巨大反響的產物。如中國的封建生產力發展和封建制度確立,西歐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產生和發展。

②代表了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如中國的封建生產方式和西歐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③都屬於當時的思想解放運動,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對科技進步、生產發展和歷史進步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④在新思想成就中,都突出了現實社會中「人」的巨大作用。中國以人為本的思想傾向突出;西歐形成「人文主義」的思想。

7、春秋、戰國時期改革和變法的比較

不同點:目的不同:春秋時期是奴隸主階級為爭做霸主進行的;戰國時期則是新興地主階級為確立封建制度,建立地主階級專政而進行的。

內容不同:前者主要是重用有才幹的人,通過改革積聚力量使國家具備充當霸主的實力;後者則主要是廢井田,承認土地私有,廢除貴族特權以確立地主階級的統治地位。

特點不同:前者採用新的生產關係,維護的是舊的生產關係(奴隸制);後者則是用封建制代替落後的奴隸制。

社會歷史條件不同:前者處於春秋時期,特別是春秋前期,奴隸制經濟基礎鞏固,到春秋末年和戰國初期新的剝削方式出現;後者處於戰國時期,變法是新興地主階級經濟強大的必然要求,封建制度的確立是順應這一趨勢的必然結果。而且,戰國時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已經確立,新興地主階級力量強大。

相同點:①都順應了歷史發展潮流,推動了社會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型。

②各國通過改革,不同程度上實現了富國強兵。

③推動了各種思想的產生、傳播和「爭鳴」。

封建大一統時期——秦漢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基本線索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秦始皇、秦二世、子嬰。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

高祖(劉邦)、惠帝(劉盈)、高後(呂雉)、文帝(劉恆)、景帝(劉

啟)、武帝(劉徹)、昭帝(劉弗陵)、宣帝(劉詢)、元帝(劉奭)、成帝(劉驁)、哀帝(劉欣)、平帝(劉衎 )、孺子嬰(王莽攝政)

東漢(公元25年—220年)

光武帝(劉秀)、明帝(劉庄)、章帝(劉炟)、和帝(劉肇)殤帝(劉隆)、安帝(劉祜)、順帝(劉保)、沖帝(劉炳)、質帝(劉纘)、桓帝(劉志)、靈帝(劉宏)、獻帝(劉協)。

秦漢共442年時間。

階段特徵 【總體特徵】封建社會的初步發展

【具體表現】

政治領域:①封建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確立並鞏固下來。秦朝建立了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至西漢漢武帝時這一制度得以鞏固。②封建制度出現了一些問題。西漢初年的王國問題。外戚和宦官問題、東漢時的豪強地主問題。③秦朝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形成並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國家的版圖大大開拓。

經濟領域:①以農業為主導的封建經濟初步發展。②秦朝實現國家統一,統一度量衡、貨幣,有利於經濟發展。但暴虐統治又破壞了生產力發展。兩漢實行休養生息政策。③經濟發展主要是在黃河流域的北方地區。④對外貿易開始,通過陸上和海上兩條絲綢之路,溝通了中西方的貿易往來。

民族關係領域:秦漢王朝均加強了對邊疆地區少數民族的有效管轄,拓展了疆域,加強了內地同邊疆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

思想文化領域:①出現了許多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尤其是造紙術的發明。②統治者加強思想控制,:從秦始皇「焚書坑儒」到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形成以儒家思想為統治思想的思想大一統。③外來思想文化(佛教和與之相關的文學藝術)開始傳入中國。④與「君權神授」等封建迷信思想相對立,產生了王充的唯物主義思想。

對外關係領域:隨著陸上和海上兩條絲綢之路的開闢,中國對外友好交往的格局初步形成。

基本特點 【漢承秦制,有所損益】

1、 秦朝封建中央集權制度的創立

原因:⑴封建的經濟基礎決定:封建經濟的分散性,要求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維護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保證生產發展;⑵封建地主階級需要有個強有力的政權保護其土地所有制,鎮壓農民階級的反抗。⑶法家「集權」理論的影響。

目的:鞏固國家的統一和新興地主階級的統治。

措施:政治方面:①建立皇帝制度,核心是確立至高無上的皇權。②建立中央官制: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稱三公;以下設諸卿,分掌政務。他們都由皇帝直接任免。此即三公九卿制。③建立地方官制:廢分封,設郡縣。縣以下設鄉、里等基層行政組織,郡守、縣令由皇帝直接任免。④強調依法治國,頒布通行全國的秦律。

經濟方面:①實行土地私有制,按畝納稅。②統一度量衡。③統一貨幣。④統一車軌,修弛道。

文化方面:①統一文字,秦始皇下令把小篆作為標準字體,通令全國使用。②焚書坑儒,加強思想控制。③以法為教,以吏為師。規定教育由官府舉辦,嚴禁私學。

評價:積極作用: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於封建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對祖國邊疆的初步奠定和鞏固發展國家的統一,以及形成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消極作用:秦朝地主階級憑藉皇帝的專制權威,大大加強了統治力量,使人民處境日趨惡劣。

2、「漢承秦制」的主要表現

⑴繼承:漢朝沿襲了秦朝開創的專制主義中央機權制度,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縣制、監察制度和戶籍制度等。

⑵發展:①漢初沿襲了秦的三公九卿制。為加強皇權,漢武帝時,改革官制,組成內朝和外朝,削弱相權。東漢光武帝,擴大尚書台的權力,使三公無實權。②承襲了秦朝的監察制度,創立刺史制度。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控制地方,漢武帝把秦朝的御史台發展為刺史制度,全國分為13個州,每州置刺史,代表中央,監察諸侯王和地方高官。東漢時,刺史的地位進一步提高,逐步掌握地方軍政,成為州的最高長官。③承襲秦朝的郡縣制。漢初地方上郡縣制和封國制並存,結果形成王國問題。景帝時平「七國之亂」,武帝時頒布「推恩令」,實行「附益之法」,王國問題得以解決,中央集權大大加強。④創立察舉制度。察舉即選舉,是一種由下而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這是兩漢選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徑之一。⑤戶口、土地登記制度進一步發展。兩漢實行編戶制度,正式編入政府戶籍的平民百姓,成為編戶齊民,他們身份獨立,依據資產多少承擔國家的賦稅和徭役、兵役。⑥在貨幣使用上,以黃金和銅錢為主幣,繼續使用圓形方孔錢(秦半兩、漢五銖)。

問題突破 1、秦朝的歷史地位

⑴完成統一,建立起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封建國家。自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先後滅六國;統一西南、東南和南方越族地區,擊退匈奴後取得河套地區。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割據稱雄的局面,實現了國家的統一。

⑵開創了一系列鞏固中央集權的制度和措施,為後世統治者所繼承和改進。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縣制度和秦律等制度,以及統一度量衡、貨幣、文字、車軌、弛道和郵驛等措施。

⑶秦朝因暴政而亡的教訓為漢初統治者所吸取,促成西漢初年興盛局面的出現。秦朝徭役繁重,刑罰嚴酷,賦稅沉重,結果引發農民戰爭而亡。漢初統治者以此為鑒,實行休養生息政策。

⑷秦朝修築的萬里長城是我國古代最雄偉的建築之一,氣勢雄偉的秦始皇兵馬俑是秦朝留下的重大財富。

2、 評價秦始皇

縱觀秦始皇一生,功過分明。①他滅六國統一天下,征越族、擊匈奴,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割據稱雄的局面,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順應了歷史潮流,符合了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②他採取的一系列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有利於封建經濟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對後世影響深遠。他不愧是我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③但他統治殘暴,以刑殺為威,修建豪華的宮殿、陵墓,耗費了巨大的財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難,又是歷史上少有的暴君。

3評價漢武帝的主要政績

史實:①政治上頒布了「推恩令」,削奪王侯爵位,鞏固了中央集權。②經濟上興修水利,治理黃河,推行先進的農業技術,使農業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③軍事上,打敗了北部的強敵匈奴,解除威脅,有利於北部邊郡的安寧和生產的發展。④民族關係上,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了通往西域的商路;在西南地區設立郡縣,疆域得到擴大。⑤思想上,採納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用儒學治國,鞏固了中央集權。但他出擊匈奴,大肆徵兵納稅,也給人民帶來極大的痛苦。

結論:漢武帝是我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也是很有作為的封建皇帝。

4、 評價歷史人物的標準

①堅持把歷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和評價。」緊密結合其所處的時代,看他的活動的作用是否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是否促進歷史的發展。②是否維護國家的統一和反對分裂。③是否有利於人民的生產、生活安定,促進社會經濟發展。④民族關係上,是否促進民族間的團結和睦,利於民族融合。⑤對外關係上,是否促進對外友好往來及經濟文化交流,堅決維護國家主權獨立和反抗外來侵略。⑥評價歷史人物,應該實事求是,功過分明,既不全面肯定,也不全面否定。

5、 分封制與郡縣制的比較

相同點:①都是中國古代社會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②目的都是鞏固統治。③結果都產生了積極作用。不同點:①分封制產生於奴隸社會,盛行於西周;郡縣制出現在封建社會,幾乎盛行於整個封建時代。②被分封的諸侯國相對獨立於中央政府之外,並且權力和地位可以世襲;郡縣制是中央政府屬下的地方行政機構,郡守和縣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③分封制雖在一定時期內產生過一些積極作用,但長期以來它破壞了國家的統一和社會安定;郡縣制不僅在當時有效地加強了中央集權,維護了國家統一,而且經過後世的調整和補充,其積極作用愈益明顯。

6、我國民族關係的特點、原因和影響。

特點:①中央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有效管理,南方地區的開發和融合加強。如秦開發珠江流域,派兵征越族,設三郡,遷人口,鐵器傳入南方,促進了民族融合,而且漢族與越族雜居,促進了當地的開發和經濟的發展,此外,秦還開發河套地區。漢武帝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設郡縣,加強內地與西南各族的聯繫。②西部的貿易和交流頻繁,這主要體現在兩漢與西域的關係上。③北方戰爭不斷,主要發生在中央政權與匈奴之間,大融合是歷史的主流和趨勢。

原因:秦漢時期國家統一,經濟文化發展,統治者採取有效政策促進民族關係的發展。

影響:秦漢民族關係的發展促進了我國古代經濟文化的發展,促進了我國多民族國家的初步形成。秦漢民族關係的發展,也帶動了中外關係的發展,如絲綢之路的開闢,東漢與大秦關係的發展等。

7、 漢政府採取的民族政策歸納。

和親政策:如漢武帝時細君公主出嫁烏孫,漢元帝時昭君出塞。

戰爭政策:漢武帝時三次大敗匈奴;東漢前期,竇固、竇憲大敗北匈奴,北匈奴政權瓦解,對東漢和西域的威脅最後解除。

管轄政策:如公元前60年,西漢設西域都護,管理西域,它的設置標誌著西域開始正式歸屬中央政權。漢武帝時設郡管轄西南夷。

加強經濟文化交流:如漢武帝時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中原大量的絲織品和金屬工具向西域輸送,鑄鐵技術,井渠法也傳到西域。

8、 秦漢統治思想的演變。

秦朝:焚書坑儒,加強思想控制,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確定了法家思想為基本的思想。

西漢初:以道家的「無為」思想作為統治思想,輕徭薄賦,與民休息。

漢武帝時期以來:採納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尊崇儒家學說,提倡大一統。儒家思想開始成為封建統治思想的正統。尊儒的同時,還崇尚法制。所以,尊儒尚法是漢實行統治的根本思想。

9、 關於國內民族戰爭問題

性質:它不具有侵略和反侵略的性質,但有進步與倒退,正義與非正義的區別。如:秦漢對匈奴的戰爭是正義的,因為它具有保護中原及北方人民安寧的生活和生產,維護先進文化和經濟發展的突出作用。而匈奴單于率軍南下掠奪則是非正義的。

規律:戰爭是暫時的,統一、和平、友好往來、共同發展是歷史發展長河的主流。如西漢政府的和親政策,使漢族和匈奴民族實現了較長時期的和平。

認識:①隨著各民族之間交流與交往的發展,隨著民族融合的不斷加強,兄弟民族之間的矛盾和隔閡也在逐漸消除。②在中國古代史上,各族都有為民族和好作出貢獻的傑出歷史人物,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精英。③中國古代史上的民族戰爭,是兄弟民族之間矛盾的表現,與反侵略的民族戰爭有質的區別。④任何維護國家統一,促進社會文明發展的民族戰爭以及各族人民反抗剝削壓迫的戰爭均是正義的、值得肯定的。

10、 秦漢文化突出特徵及成因。

特徵:①水平局世界前列,出現了許多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②統一和多樣化相結合。③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頻繁,中國古代的科技廣泛向外傳播。④氣勢恢弘,充滿自信和向上的精神。

原因:①政治上,國家統一,政治穩定的時間較長。②經濟上,由於社會生產力得到提高,封建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③民族關係上,各地區、各民族交往加強。④對外關係上,中外交往頻繁。⑤繼承和發展上,承接先秦文明,發揚光大。

11、 如何認識秦漢文化與政治、經濟的聯繫

秦漢時期,國家統一,生產發展,各民族間政治、經濟聯繫加強,這為秦漢文化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這時,無論科學、哲學,還是文學、藝術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造紙術的發明,是我國成為世界文明古國的重要標誌之一。對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九章算術》里的許多重要成就在當時世界上都是最先進的;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是世界上最早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張仲景、華佗對我國醫學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西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東漢末年,道教也相繼興起,對中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王充發表《論衡》,批判迷信思想,反映了無神論的戰鬥精神;司馬遷的《史記》和班固的《漢書》是我國歷代王朝編寫歷史的典範。這些文化成就是國家的統一,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的必然反映,同時文化的發展又反過來促進了社會的進步、生產的發展。

12、 為什麼說秦漢文化影響了中國,影響了世界?

其一、數學、中醫、造紙等成就一脈相傳,不斷地被發展,許多今天仍在使用。我們現在依然為萬里長城,秦始皇兵馬俑的龐大軍陣所震撼。這些已不僅是中國人的寶貴財富,而且也是整個人類的寶貴財富。

其二、儒家思想在諸子思想中取得獨尊地位,儒家思想開始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指導思想,對以後近2000年的封建社會產生重要影響。

其三、《史記》及許多秦漢文藝作品,歷代都有讀者喜愛和研究。道教和佛教的興起,至今仍然存在,那時關於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衝突和鬥爭,其充滿哲理的思考和辯難,對現在仍有重要的啟迪。

其四、秦漢文化的許多成就開始外傳,促進了「中華文化圈」的形成。秦漢時代給後人留下了珍貴的遺產,這是一個讓中國人值得驕傲的時代。

封建社會的曲折發展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

(220年——589年)

基本線索 三國 魏(220—265年)文帝(曹丕)、明帝(曹叡)、齊王(曹芳)、高貴鄉公(曹髦)、元帝(曹奐)

蜀(221—263年)昭烈帝(劉備)、後主(劉禪)

吳(222—280)大帝(孫權)、會稽王(孫亮)、景帝(孫休)、烏程侯(孫皓)

兩晉 西晉(265—317年)武帝(司馬炎)、惠帝(司馬衷)、懷帝(司馬熾)、愍帝(司馬鄴)。

東晉(317—420年)元帝(司馬睿)、明帝(司馬韶)、成帝(司馬衍)、康帝(司馬岳)、穆帝(司馬聃)、哀帝(司馬丕)、海西公(司馬奕)、簡文帝(司馬昱)、孝武帝(司馬曜)、安帝(司馬德宗)、恭帝(司馬德文)。

南北朝 南朝 宋(420—479年)

齊(479—502年)

梁(502—557年)

陳(557—589年)

北朝 北魏(386—534年)

東魏(534—550年) 北齊(550—577年)

西魏(535—556年) 北周(557—581年)

三國兩晉南北朝共370年時間。

線索歸納 政治上,政權更疊頻繁,戰亂不休,南北對峙。

經濟上,江南經濟持續發展,北方經濟破壞和恢復交替出現。

民族關係上,民族融合在北方尤為突出。

文化上,突出地反映出時代政治、經濟特徵。

階段特徵 ⑴封建國家的分裂;⑵北方民族大融合;⑶南北經濟趨向平衡。

【主要表現】

⑴封建國家的分裂。三國時期國家分裂,西晉短期統一,從東晉十六國到南北朝又出現分裂。

⑵北方民族大融合。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少數民族的內遷和中原人口的大量南遷;各民族間的友好往來及聯繫的加強,北魏孝文帝改革等促進了民族大融合。

⑶南北經濟趨向平衡。江南經濟的開發,使南北經濟趨向平衡,開始改變著以北方黃河流域為重心的經濟格局。

發展趨勢 三國兩晉南北朝近四百年中,戰亂頻繁,國家分裂,但仍呈現出統一的趨勢,其表現在:

① 出現民族大融合的趨勢。蜀國諸葛亮發展同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友好關係;吳國時越族下山同漢族開發江南;東漢以來五胡內遷,還包括十六國的混戰都促進了民族大融合。尤其是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更是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② 經濟重心逐漸向南轉移的趨勢。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戰亂頻繁,社會生產屢遭破壞,而江南地區相對穩定。從西晉末年起,直到南北朝,北方大批農民為逃避戰禍,紛紛南遷,為南方的農業生產增加了大量的勞動力,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他們同漢族人民,以及從山區遷出定居的少數民族一起,興修水利,開墾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術有所提高,小麥開始推廣,牛耕得到普及。江南經濟的較大發展,開始改變了我國農業經濟以北方黃河流域為重心的經濟格局,為南北經濟差距的縮小和全國的大一統創造了條件。

③ 由分裂走向統一的趨勢。這段370年的歷史中,有過局部統一的三國鼎立,西晉的短期統一和前秦、北魏、北周的三次統一北方。

問題突破 1、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經濟的特點及成因

⑴江南經濟發展。原因:北方人民南遷,帶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南方少數民族與漢族融合,加速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統治者推行勸課農桑、獎勵耕織、安撫流民、興修水利等有利於農業發展的政策;南方相對穩定。

⑵中原地區發展相對緩慢。原因:戰爭破壞,農耕規模縮小;少數民族內遷,畜牧業有所擴展,西漢時過度開墾導致環境破壞。

⑶士族莊園經濟和寺院經濟占重要地位。原因:士族制度的形成與發展;佛教盛行。

⑷商品經濟水平低。原因:社會動蕩,城市經濟遭到破壞。

⑸各民族經濟交流加強。原因:民族融合的進一步加強。

2、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化發展的特點及原因。

特點:⑴帶有分裂割據的烙印。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文化,有明顯的區別,特別是南北文化差異很大,如:南北民歌風格的迥然不同;外來宗教及其藝術在南北的差距,南方重佛理,北方重形跡;南方佛教藝術多由寺院組織完成,北方佛教藝術多由信徒製作等。

⑵體現了民族大融合的特色。重要的文化成就,來自於不同民族的優秀分子的創造,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體現了不同民族的風格。

⑶思想領域異常活躍。道教官方化,佛教與反佛教的鬥爭激烈,玄學一度盛行,儒、佛、道三教開始出現合流的跡象。尤其是佛教,經歷了傳入中國後迅速發展的時期,在南北方的政治、經濟領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文學、藝術的各個門類,也無不打上佛教的烙印。

⑷科技成就突出。如:祖沖之對圓周率的推算,賈思勰的《齊民要術》,酈道元的《水經注》等。

原因:①經濟發展,江南經濟得到開發,北方經濟恢復和發展;②民族大融合;③秦漢文化的基礎;④外來宗教文化的傳播;⑤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

3. 南北朝時期的文化反映的當時的歷史特點及表現。

歷史特點:①反映了江南經濟的迅速發展。表現在:科技進步(祖沖之的圓周率和《綴術》),文化藝術的成就(樂府詩、小說、王羲之的書法、顧愷之的繪畫)②反映了南方政治腐敗,士族制度的盛行和腐朽。表現在:陶淵明田園詩的出現。這一時期的教育、史學、文學、藝術等都帶有士族制度的特徵,特別是史學的重門第、尚名教、重文獻資料的整理注釋的特點。文學上以陶淵明的田園詩和北方民歌為代表。③反映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封建化的趨勢。《齊民要術》總結北方農牧業生產經驗。④反映了封建國家的分裂,北方戰亂頻繁。北方民歌出現描述戰亂的《木蘭辭》。⑤反映了佛教的盛行。宗教畫的流行,雲岡和龍門石窟的出現,范縝反佛教的《神滅論》從理論上給佛教以沉重打擊,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重大發展。⑥在不少領域出現了一些世界領先地位的成就。

4、三國兩晉南北朝在我國歷史上的地位

⑴戰亂與發展並存,分裂與統一交織。這一時期雖然戰亂頻繁,但也有建設與發展,有三國鼎立的局部統一和西晉的短期統一,也有促進社會進步的改革,而北方的戰亂,客觀上促使以漢族為主體的北方勞動人民大量南遷,對南方的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使經濟重心逐步南移。

⑵出現民族大融合的趨勢,對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經過長時期的民族融合,促進了漢族文化的發展,從而具有了統一、富強和使古代文明在一次向高峰推進的條件。這一時期上承秦漢,下啟隋唐,是兩段統一帝國後期的中間過度階段。

⑶這一時期是我國封建生產關係進一步完善與鞏固的時期。北方各少數民族入主中原,逐步完成封建化過程,這一進步的歷史現象是隋朝統一的重要條件。

⑷文化思想成就與進步引人注目。無論是科學技術,還是哲學思想、文學藝術都突出的成就,在我國文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封建社會的繁榮——隋、唐

(581—907年)

基本線索 隋(581—618年)文帝(楊堅)、煬帝(楊廣)

唐(618—907年)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中宗(李顯)、睿宗(李旦)、武后(武曌)、中宗(李顯)、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肅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適)、順宗(李誦)、憲宗(李純)、穆宗(李恆)、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炎)、宣宗(李忱)、懿宗(李漼)、僖宗(李儇)、昭宗(李曄)、哀帝(李柷)

隋唐共326年時間。

階段特徵 封建社會的繁榮。

主要表現:政治領域:①國家統一,社會安定,出現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盛世局面。②以三省六部制、科舉製為代表,專制主義終於集權制度進一步完善,地主階級創新能力得到充分發揮,維持了多年的大一統局面。

經濟領域:通過租庸調製、均田制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調整了封建生產關係,使之推動農業、手工業、商業出現全面興盛的局面,重要工商業城市遍布南北,長安、洛陽等成為國際性大城市。

民族關係領域:①唐朝以和親、冊封、會盟等多種方式,有效地處理了中央王朝與周邊各少數民族的關係,既推動了邊疆少數民族經濟文化的發展,又密切了邊疆和內地的聯繫。②中央政府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有效管轄,擴大了統治範圍,使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發展。

對外關係領域:唐朝對外交通發達,交往形式多樣,不僅與東亞各國保持經濟的聯繫,而且與中亞、歐洲、非洲一些國家建立聯繫,頻繁的對外交往不僅僅促進了唐朝經濟文化的發展,而且促進了世界文明的進步。

文化領域:由於穩定的政治、經濟環境,密切的各民族、國家間的聯繫,唐朝文化在科學技術的各部門,文化藝術的各領域,思想文化的各方面都取得重大進展,形成傳統文化發展的又一個高峰,形成了「全面繁榮、兼收並蓄、世界領先、影響深遠」的文化特色。

線索梳理 政治上,各項政治制度得以完善。

經濟上,封建經濟空前繁榮。

民族關係上,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獲得重要發展。

對外關係上,「中華文化圈」總體格局形成。

文化上,全面繁榮、澤被東西、影響深遠、兼收並蓄。

問題突破 1、秦隋兩朝有那些異同之處

⑴相似之處:①都是在長期分裂之後,統一中國的封建王朝。②都建立一些開創性的政治制度,並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如秦朝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和以庸代役制。③都有舉世矚目的偉大工程。如秦朝的萬里長城,隋朝的大運河。④統治者都重視邊疆地區、加強對少數民族的關係。如秦朝加強對南方越族地區的管轄和開發,隋朝派人去流求和西域。⑤都因大興土木,實行暴政,導致大規模農民起義,都是二世而亡。⑥都為後起的封建王朝提供了教訓。西漢接受秦亡教訓實行休養生息政策;唐朝接受隋亡教訓,調整統治政策,出現繁榮局面。

⑵不同之處:①取得政權的方式不同。贏政是繼承王位,後兼并六國,建立秦王朝;楊堅則以外戚身份奪取政權,建立隋朝後,滅陳統一中國的。②時代不同,秦統一時處於封建社會的初步發展時期;隋統一時處於封建社會的繁榮時期。③開國皇帝治國重點不同,故影響不同。秦始皇較重視政治,集中精力建立和鞏固中央集權制國家;隋文帝除注重政治外,還較重視經濟,實行均田制、租庸調製。所以,秦朝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隋朝則為唐朝制度提供規矩,為是封建社會的繁榮打下基礎。④對知識分子的政策不同。秦朝焚書坑儒,鉗制思想;隋朝實行科舉制,籠絡讀書人。

2、 朝是一個繼往開來的朝代。

繼往:①結束了三國兩晉南北朝長期的分裂局面,重新統一了中國。消除了前朝許多不利於社會發展的因素,為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環境。②繼承了前朝有利於社會發展的重要制度並將其發揚光大。沿用了北魏以來的均田制,客觀上有利於農業的發展,把北魏的租調製發展為租庸調製,保證了農民的生產時間和生活安定。

開來:①它完成的統一和開創的社會安定局面為唐朝的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②隋朝開創的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被唐朝沿用和進一步完善,並深深影響以後歷代王朝的政治制度,六部制和科舉制沿用到近代。③隋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調製為唐朝所沿用。④隋朝開鑿的大運河的作用在唐朝得到充分發揮。⑤隋朝對北魏府兵制的沿用與改進被唐朝所繼承。⑥隋朝因暴政而亡的教訓為唐初統治者所吸取。

3、 對封建社會盛世局面的認識。

⑴從盛世局面出現的原因看:盛世局面的出現原因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在整個封建社會中是不多見的。共同原因有:①都是在國家統一的前提下,新的王朝建立初期出現的;②都是在農民起義推翻前朝統治,迫使統治者吸取教訓的背景下出現的;③統治者調整統治政策(即部分的調整生產關係,減輕對人民的剝削),與民休息;④統治者勤政愛民、勵精圖治、制度的革新;⑤最高統治者善於用人、納諫;⑥開明的民族政策:統治者注意加強民族團結,和對外經濟文化交流;⑦廣大人民的辛勤勞動;⑧科技進步;⑨以較為發展的前代為基礎;⑩開放的外交政策等因素。其中生產關係的部分調整促進了生產力發展是盛世局面出現的根本原因。

⑵從內容上看:統治階級都重視調整統治政策,輕徭薄賦、減輕刑罰、提倡節儉、善於納諫、鼓勵生產、完善制度等。

⑶從盛世局面的表現(結果)看:一般表現為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恢複發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國力強盛等。

⑷從盛世局面的實質看:都是統治階級調整生產關係,把剝削放寬到農民階級可以接受的程度,緩和了經濟矛盾。盛世不是人間天堂,所謂的盛世,都是封建社會的盛世,不能改變封建統治的本質,不能消除封建的剝削和奴役。

⑸從盛世局面的前景看:由於封建制度自身難以克服的矛盾,盛世的背後潛伏著危機,盛極而衰是必然的。①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不可能從根本上調和;②封建經濟的分散性容易形成地方割據勢力;③封建土地私有制必然加劇土地兼并;④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極易滋生腐敗、暴政。兩漢、唐朝統治後期出現的一系列問題足以證明這一點。

⑹盛世局面給人的啟示:①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是經濟發展的前提;②統治者對生產關係的合理調整,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③人才和制度是社會發展的條件和保證;④先進科技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力;⑤正確處理民族關係、對外關係,民族間、國家間經濟文化交流是經濟繁榮的重要因素;⑥執政黨必須加強自身廉政建設,居安思危;⑦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並舉。

4、 隋朝的歷史地位。

隋朝是一個時間短暫,但影響巨大的朝代,它是既承前啟後又具有開創性的封建王朝。其突出表現如下:

⑴政治上:①結束了魏晉南北朝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據局面,實現南北統一,社會秩序安定下來,為唐朝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奠定了基礎。②隋文帝開始實行三省六部制,唐朝繼續沿用並明確劃分三省的職權,進一步完善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③隋朝創立科舉制,唐朝進一步完善。科舉制的創立,衝破世家大族壟斷仕途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門閥的作用;擴大了官吏的來源,提高了官吏的文化素質,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於政局的穩定。

⑵經濟上:①隋朝沿用北魏以來的均田制和租庸調製,以庸代役的制度開始部分推行,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調製由此而來。②隋朝的經濟繁榮和國力強盛,開啟了中國中世紀的盛世局面,為唐朝的經濟繁榮奠定了經濟基礎。③隋朝開鑿大運河,成為我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對隋及以後南北經濟以及運河沿岸的城市發展,起了重要作用。④隋朝手工業的發展,商業的繁榮,為唐朝手工業的迅速發展和商業繁榮奠定了基礎。

⑶民族關係方面:隋朝的統一,順應了魏晉南北朝以來民族大融合的趨勢,使內地與邊疆各族關係有了新的發展;唐朝時中央與各民族地區的聯繫加強,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鞏固。

⑷軍事制度上:隋朝沿用前代的府兵制並加以改革;唐朝前期加以沿用,並調整健全了府兵制。

5、 怎樣評價隋文帝和隋煬帝?

⑴隋文帝是我國古代有所作為的封建帝王之一。隋文帝結束分裂實現統一,初創三省六部制,開科取士,減輕賦役,納絹代役。隋文帝這一系列改革,使國力日盛;特別是其首創的政治經濟制度,對唐及其以後的社會發展有著深刻影響。

⑵隋煬帝是歷史上有名的君。他濫用民力、窮兵黷武、奢侈腐化、嚴刑苦罰。這些措施嚴重的破壞了社會生產,激化了經濟矛盾,隋末農民起義瓦解隋朝,導致其最後滅亡。但隋煬帝楊廣曾率軍滅陳,為隋的統一作出了貢獻;在其統治時期,興建東都洛陽,開鑿了溝通南北的大運河。這在歷史上起到了積極作用。

6、 對武則天和唐玄宗的評價

⑴對武則天的評價:①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雖有很多弊政,但她當政期間,一方面採取措施進一步摧垮了士族制度,另一方面設北庭都護府,鞏固西北邊疆,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融合。②她也是一個有負面影響的人物,如任用酷吏,濫殺無辜,大肆修建寺院,晚年奢侈腐化等,導致社會動蕩不安。

總之,在她統治期間,社會經濟繼續發展,國力不斷上升。其統治「上承貞觀,下啟開元」,為唐朝的鼎盛奠定了基礎,她是我國古代傑出的君王之一,功大於過。

⑵對唐玄宗的評價:出現開元盛世(開元年間,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我國封建社會出現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史稱「開元盛世」)局面,是我國歷史上繼西漢前期之後的又一個盛世局面,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盛況,使唐朝不僅在中國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而且世界史上也有重要的影響。

7、 隋唐時期經濟、政治、軍事制度的五大變化。

⑴土地制度的變化。在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土地制度發生秒度 重大的變化,即均田制崩潰,地主土地所有制從8世紀中葉起開始得到空前的發展,主要體現為隨著地主莊園經濟的迅速發展,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⑵賦稅制度的變化:從租庸調製到兩稅法的變化,是地主土地所有制高度發展的結果,符合土地集中和貧富分化的社會現實。這一變化,不僅是唐朝賦稅制度的變革,而且也是從漢代以來賦稅制度重丁口,輕田產的分水嶺。宋代的賦稅制度、明代的「一條鞭法」,以及清代的「攤丁入畝」,都是對楊炎的兩稅法的繼承和發展。

⑶選官制度的變化。隋朝建立、唐朝完善的科舉度,反映了士族地主勢力的衰落以及中下級地主階級勢力的上升。各階層知識分子,特別是庶族地主參政,擴大了封建政權的統治基礎,極大地改變了秦漢至南北朝時期豪強地主壟斷政權的局面。

⑷行政制度的變化。隋朝開創三省六部制,唐朝加以完善,通過設三省,將宰相一分為三,實現了君權對相權的削弱;同時這種體制也使封建官僚機構形成完整嚴密的體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強了中央的統治力量。三省六部制的運作程序如下:中書省(政令草擬)—門下省(政令審批)—尚書省(行政執行,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⑸軍事制度的變化。由府兵制到募兵制既是軍事制度的革新,同時也是封建政治經濟發展的要求和產物。

8、 唐朝初期租庸調製和後期兩稅法的比較。

⑴條件:均田制的實施(即國家對土地的有效控制)是租庸調製推行的條件;均田制的破壞(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發展)唐政府實行兩稅法。

⑵目的:前者是鞏固統治,保證政府的財政收入;後者是緩和矛盾,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

⑶內容:租庸調製是指: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納定量的穀物叫「租」;交納定量的絹或布叫「調」;納絹代役叫「庸」。兩稅法是指:每戶按資產交納戶稅,按田畝交納地稅,一年分夏秋兩季徵稅。

⑷意義:租庸調製的實施保證了農民的生產時間,賦役負擔相對減輕,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穩定。兩稅法的實施改變了以人丁為主的賦役制度,是我國封建社會賦稅制度的重大改革和進步;封建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鬆。

⑸作用:租庸調製的實施使荒地被開墾,人口增加,鞏固了唐政權。兩稅法的實施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戶口明顯增加,但土地兼并不在被受限。由於地主把賦稅轉嫁給農民,政府又增加許多苛捐雜稅,農民負擔更加沉重。

9、 唐朝前期中國封建社會出現繁榮強盛局面的原因。

⑴從經濟上看:經過魏晉南北朝的長期發展,封建的生產方式和先進技術在江南推廣,並向邊遠地區擴展。長江流域基本得到開發,一些邊遠地區經濟也有較大發展,這就為唐朝前期的繁榮奠定了遠比前代深厚堅實的物質基礎。

⑵從政治上看:①隋朝的大一統為唐朝的社會安定和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這是唐朝繁榮的前提條件。②隋朝統治階級進行了一系列政治經濟制度的改革與創新,如三省六部制的確立與完備,科舉制的創立和完善,均田制的沿用與改進,租庸調製的推行,使上層建築較好的適應經濟基礎,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③封建帝王個人的作用也十分明顯。隋唐時期湧現出較多的具有雄才大略、勵精圖治的傑出皇帝,如隋文帝、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他們有政治遠見,且政策開明,並保持了政策的連續性和相對穩定性,從而在治理國家中取得了顯著成效。這是唐朝前期出現繁榮局面的一個重要條件。

⑶從民族關係看:①經過南北朝時期的民族大融合,黃河、長江流域作為中國的主體部分基本上是單一民族(漢族)生活,這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和增強中央對地方的凝聚力。②當時的統治者實行了比較開明的民族政策,改善了與周邊少數民族的關係,加強了彼此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發展了民族友好關係。這是唐朝前期強盛的一個重要條件。

⑷從對外關係看:重視發展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積極吸取外來優秀文化,也是唐朝發達繁榮的原因之一。

10、 如何認識科舉制?

科舉制在隋唐時期創立和發展的原因:⑴根本上是以北魏以來經濟和階級關係變動的結果。⑵士族地主日益腐朽沒落,不學無術,但仍然壟斷著仕途,且有很強的割據一方的政治經濟實力,不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和鞏固。

科舉制的推行,打擊了腐朽的士族勢力,符合庶族地主經濟發展的趨勢,適應了鞏固國家統一的需要。科舉制把讀書、考試和做官緊密聯繫起來,從而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科舉取士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員的權力,從地方豪門士族手裡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於政局的穩定。同時,科舉制也推動了教育事業的發展,使唐朝學制完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但科舉制畢竟是地主階級的選官制度,從本質上講也是統治階級統治人民的工具。

科舉制度到後來也產生了十分明顯的消極作用:明朝的八股取士,使讀書人成為皇帝忠順的奴僕;受八股取士的影響,明清時期學校教育體現出濃厚的君主專制色彩;八股命題範圍狹窄,不利於人才的全面發展,特別不利於科學技術的發展。

11、 唐朝的對外政策總結。

唐朝實行比較開明的對外政策,其表現主要在:

⑴鼓勵中外交往。唐朝注意與世界交往,既傳播博大精深的唐文化,又引入一切外來文明。這時,印度的佛教文明,西亞的阿拉伯文明,中亞的許多文明相繼進入中國,既豐富了中華文明的內容,又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學習佛教真諦的玄奘,傳播佛教經意的鑒真,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著名使者。

⑵尊重外國人員。很多波斯、阿拉伯的商人在中國定居,他們的生活習慣、宗教信仰,都受到應有的尊重,在唐朝的外國人,可以有自己的禮拜寺,專用墓地,也可以參加科舉考試,授予相應官職。這種文明和開放的舉動成為中外交往的重要推動力。

⑶平等地參與國際交往。唐政府中有鴻臚寺等機構專門接待外國使節和來賓,許多地方設有商館接待外商,另設有互市監、市舶司等掌管對外貿易,唐政府接受外國的留學生,又將大批的使臣、僧侶派往國外進行回訪。

唐朝較為開明的對外政策,使得唐朝成為亞洲各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中心,在當時的世界上享有相當高的聲譽,也為今天中國的崛起提供了歷史借鑒。

12、 漢唐中外交往的不同特點及原因。

⑴特點:①漢代以陸路為主,唐朝水陸並舉。西漢張騫通西域後,絲綢之路開通,中國同西亞、歐洲的商貿關係開始發展起來。唐朝時絲綢之路仍然是中西方的重要商道,而且新開闢了登州、揚州至朝鮮、日本,廣州至西亞、歐洲的海上信道。

②漢代以商貿為主,唐朝的使臣、商貿交往和文化交流全面展開。

③漢代以絲和絲織品為主,唐代絲綢、瓷器、紙張、茶葉等商貿物品大為增多。

④漢代商貿具有單向性,往往是以中國文化輸出為主。唐代中外交往具有雙向性,不僅傳播文化,而且廣泛吸取各國經濟文化成果,促進唐朝的繁榮。

⑵原因:漢代江南經濟比較落後,不具備海上貿易通商的條件,唐代疆域遼闊,經濟文化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經濟重心逐漸南移。

13、 唐代處理民族關係的方式。

唐朝統治者推行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盡量以和平的方式處理民族關係,主要有五種形式:

⑴通過戰爭,安定邊疆。唐初,東突厥向南進擾,貞觀初期,唐朝大敗東突厥。俘獲頡利可汗;唐高宗時,派兵大敗西突厥,保衛邊疆安定。

⑵設置機構,加強聯繫。唐太宗在東突厥舊地設都督府,仍以突厥貴族為都督、將軍管理突厥各部;唐朝征服高昌後,置安西都護府,統轄高昌故地;武則天時,又置北庭都護府,管轄西突厥故地;回紇歸附唐朝,唐太宗任用回紇首領為瀚海都督府都督;8世紀前期,唐玄宗封南昭首領皮羅閣為雲南王。

⑶冊封爵位,增進友誼。開元初,唐玄宗封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統轄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唐玄宗封回紇首領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8世紀初,唐玄宗封南昭首領皮羅閣為雲南王。

⑷實行「和親」。從唐肅宗開始,幾次同回紇可汗和親;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8世紀初,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

⑸進行會盟,停止戰爭。9世紀中期,吐蕃與唐朝會盟。

由於唐朝的統治者推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加強中央與各民族地區的聯繫,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鞏固。

14、漢武帝和唐太宗處理民族關係的異同點,及其對漢唐兩朝的積極意義。

⑴相同點:①通過戰爭,安定邊防,擴大疆域。漢武帝依靠強盛的國力,對匈奴展開長達十年的軍事進攻,並以勝利告終;唐太宗打敗東突厥,在其故地設都督府。②加強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管轄。漢武帝在西南地區設立郡縣;唐太宗設安西都護府經營西域。③加強同少數民族的友好往來。漢武帝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唐太宗與吐蕃和親,文成公主入藏。

⑵不同點:漢武帝以戰爭征服為主;唐太宗以安撫(收服民心)為主。

⑶意義:①西漢、唐朝民族矛盾緩和,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②各民族間友好往來、交流頻繁,促進了內地與邊疆的經濟文化交流。③有利於民族融合,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15、隋唐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的原因。

⑴隋唐時期國家統一,疆域遼闊,為多民族國家發展提供了前提(威懾力)。

⑵中央王朝一些統治者,尤其是唐朝前期統治者推行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是重要原因(凝聚力和感召力)。

⑶唐朝先進繁榮的經濟文化產生了吸引力和融匯力。

⑷隋唐交通發達,使中原與邊疆來往便利,如「參天可汗道」的開闢,促成了邊疆各族政治、經濟、文化與中原的聯繫和發展。

16、 唐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的意義。

⑴從世界來看,隋唐時期中國成為當時亞洲東部最強盛的大帝國。

⑵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之內,各族交往頻繁密切,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中原先進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傳播,推動了各民族的發展;中央政府進行有效管轄理,所有這些與隋唐的制度創新、經濟發展、文化繁榮、對外開放相同,都是隋唐繁榮的有機組成部分。

⑶政治統一局面對這一時期的經濟文化等產生廣泛影響,是盛唐氣象得以形成的一個關鍵因素。如唐朝境內各民族密切交流,充滿開放的氣魄,改變了排斥異族的心理習俗,有助於開放環境的形成。

17、 隋唐統治者處理民族關係的特點及其作用。

特點:①政策開明寬柔;②措施靈活,方式多樣;③以武撥亂,剛柔相濟。

作用:加強了民族之間的聯繫與交流,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

18、 隋唐時期對外關係的原因及特徵。

隋唐時期,中外友好往來頻繁,究其原因有:①交通發達:陸路方面,從長安出發,向東可到達今天的朝鮮,向西經陸上「絲綢之路」,可以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及歐洲許多國家;海路方面,從登州、揚州出發,可到達今天的韓國、日本,從廣州出發,經海上絲綢之路,可到達波斯灣。②唐朝國力的強盛,各方面幾乎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③統治者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唐都長安是國際性的大都會;④中外使臣、商人、留學生以及中外僧侶在推動中外交流過程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隋唐時期對外關係的特點:統治者實行對外開放的政策;範圍廣,以亞洲為主;以和平交往為主;以互通使節、經濟文化交流為主要形式。隋唐時期的中外交往,以外國向中國學習為主。但同時外國的經濟、文化也對中國產生了重大影響。隋唐時期,中外之間友好交往和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中外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情誼,大大開闊了中國人民的眼界,豐富了中國的經濟和文化生活,有利於各國經濟、文化的發展和進步。中國人民的先進經濟成就和優秀的文化成果,通過交流,對亞洲各國的歷史發展也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19、 隋唐對外關係的特點及影響。

特點:①交往範圍廣,且有連續性。隋唐時期對外交往的國家分布於東亞、東南亞、中亞、西亞,並和歐洲、非洲也有往來。範圍之廣,歷史少見。而且這些交往並不因中國內亂而中斷,有明顯的連續性。如日本連續十三次派出譴唐使。②交往領域全面,涉及經濟、政治、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③交往渠道眾多。有官方外交往來,公派及民間留學,國家間及民間貿易,佛教的傳播等。主要以貿易和佛教為紐帶。對外交往的形式多樣,有使節往來、留學生、技術交流、宗教往來、藝術交流等多種形式。④交往內容明顯不同。中國傳出的主要是制度、文化、生產技術等,推動了各國的歷史發展、社會進步。外國傳入的主要是土特產、物種、藝術,豐富了唐朝的社會社會。⑤兼收並蓄。⑥影響巨大,在交往過程中中華文化圈形成。同亞洲國家的交往最為密切。唐朝是亞洲文化的中心,是周邊國家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並對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影響:①促進了唐代經濟進一步繁榮。表現有:亞、歐、非諸國土特產品輸入中國,如天竺的鬱金香、菩提樹,中亞地區的名馬、異葯等;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學習熬糖法。②使唐代文化更加豐富多彩:唐樂里就有高麗樂,;東羅馬的醫術、雜技傳入中國;外來宗教佛教、伊斯蘭教、景教和摩尼教等,唐朝允許它們在中國建寺傳教,對中國的哲學、宗教和文化產生了很大影響。③大大加強了中國同亞、歐、非各國之間的友好關係,增進了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唐與各國譴使往還,接納留學生,;民間貿易交往不斷,;玄奘和義凈到天竺探求佛學;鑒真東渡日本;波斯王卑路斯及其子客死在唐朝都城,成為中外友好交往史上的佳話。④唐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對亞洲和世界的經濟、文化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新羅參用唐朝制度,行科舉制、設國學、教授儒學;從唐朝引入茶種和制瓷、制銅等手工業技藝,姓氏、服飾、節令、風俗等方面,都具有中華文化色彩。日本大化革新即是由留唐日本人回國策動的。其中的政治、經濟制度都以唐製為藍本;律令大體採用唐律;儒家經典成為各級學校教材;佛教受中國影響;文字、建築、生活風俗都留有唐文化風範。中國創立的十進位法,推動了天竺數學的發展;中國的造紙術傳入大食;唐朝的絲綢、瓷器大量運往歐洲,促進了各國經濟、文化的發展。

20、 隋唐文化繁榮的原因、特點及世界地位。

原因:第一,國家強盛,經濟繁榮。隋朝的統一使全國社會安定下來,南北的經濟文化得到交流;唐朝時,封建經濟高度發展,政治相對穩定的時間較長,這就為文化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第二,開明、兼容的文化政策。隋唐政府倡導科舉制,舉辦學校,突破了人才選拔對門第的限制。同時,不管是外來的佛教文化還是中國的道教文化,統治者大都能兼收並蓄。這種文化政策既培養了大批文化人才,又為文化的繁榮創造了有利的氛圍。第三,文化交流頻繁。隋運河的開通和唐朝交通的暢達,使國內各民族間以及中外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盛況,中外文化互相吸收、互相促進,使唐朝文化博採眾長,更加豐富多彩。第四,繼承了傳統文化。秦漢以來我國封建文化在許多領域都處於世界先進地位,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北方少數民族的發展和江南的開發又為我國科技文化及文學藝術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在此基礎上隋唐文化又有新的發展,出現了全面繁榮的局面。

特點:博大精深,全面繁榮,澤被後世,影響深遠。

地位:唐文化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化。她不僅影響到亞洲文明的發展,而且促進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進步。

21、隋唐文化的特徵。

全面繁榮:隋唐文化在科技、宗教和哲學、史學、文學、教育、藝術等方面全面繁榮。

兼收並蓄:統治階級開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創造了有利於文化發展的氛圍。內外交通發達,國內各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為中華文化增添了剛勁、豪爽、熱烈、活潑的多民族色彩,中國與亞洲、歐洲乃至非洲都有頻繁往來,文化上得以吸取外來優秀成分,比較突出的表現在宗教和藝術方面。

世界領先:隋唐時期已有了雕版印刷技術和火藥;僧一行始用科學方法實測地球子午線長度;《唐本草》、趙州橋等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影響深遠:隋唐文化是中國封建社會文化的高峰,也是當時世界文化的高峰,對中國文化的發展和世界文明史都產生重要影響。

22、 唐朝詩歌繁榮的歷史根源。

⑴唐代社會經濟高度繁榮是一切文化藝術發展的基礎。勞動人民辛勤勞動創造了豐足的社會財富,為詩歌的發展準備了物質條件。

⑵唐朝是庶族地主上升發展時期,從他們中間湧現出的知識分子比士族子弟更有才能和抱負,更了解社會現實和民間疾苦。

⑶唐代以科舉取士,特別在高宗時開始形成的以詩取士制度,在客觀上起了導向作用,推動了詩歌的普及和提高,形成了重視詩歌、愛好詩歌的社會風尚。

⑷唐代的學術文化政策相對開明,在不觸動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創作「自由」,有利於詩歌的發展。

⑸各種文學藝術的發展,對詩歌的繁榮也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⑹唐詩的繁榮還有詩歌自身發展的原因。

23、 唐朝經濟繁榮的表現。

唐朝的經濟繁榮主要表現在農業、手工業、商業和城市發展的四個方面:①筒車、曲轅犁等生產工具的革新,黃河、長江流域的水利建設和大量慌田的開闢,對農業生產發展起了重要作用。②隋朝的造船業已經達到很高水平;唐朝的絲織業、制瓷業、制陶業、造紙業等行業的技術高超,產品精美,如制瓷業生產青瓷和白瓷,密色瓷以及唐三彩等。③這一時期,長安、洛陽、揚州、益州城市的商業非常繁榮。而且城市中設有專門的商業貿易場所——市,後期並逐漸突破時間限制,出現了「夜市」。此外,農村也出現了草市。④長安、洛陽是著名的北方城市,揚州、益州是著名的南方城市。唐朝後期,「出現天下之盛,揚為首」,「揚一益二」的城市格局。

24、 隋唐「中華文化圈」總體格局形成的原因。

①隋唐時期,國家統一,政治穩定。②隋唐經濟文化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封建經濟的空前發展,為對外交往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基礎;文化的高度發達吸引了周邊鄰國。③對外交通發達。④唐朝時我國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比較發先進。⑤唐政府實行較為開放的對外政策,鼓勵外商來中國貿易,允許他們長期在中國居住和與中國人通婚、在中國任官。⑥唐朝周邊國家在社會形態上正值向封建社會過渡時期,它們主動向唐朝學習,借鑒唐朝的政治、經濟、文化,例如:日本古代學中國,近代學西方。

25、 隋唐時期經濟布局的變化。

江南地區經濟開發之後,到南北朝末期,南北經濟已趨向平衡,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唐朝前期。在隋唐時期,大運河的開鑿是南方經濟地位日漸重要的反映,但全國最重要、最繁榮的城市是長安和洛陽,對外貿易的路線也是以北方絲綢之路為主,這些說明北方的經濟發展水平還處於領先地位。在唐朝安定統一的社會條件下,南北經濟發展同步發展,共同形成全國經濟的繁榮局面。尤其是揚州,利用運河與長江水道交匯的地位和重要港口城市的優勢,發展相當迅速。

到唐玄宗統治後期,發生安史之亂,這場持續八年的叛亂主要在北方進行,此後的藩鎮割據以北方為主,這些情況對北方經濟再次造成嚴重破壞,所以,安史之亂後,我國的經濟重心開始南移。到唐朝後期,揚州成為全國最繁華的城市,並有「揚一益二」之說,廣州作為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發展為南方的商業都會。這時,大運河的運輸對支持北方政治中心的地位更加重要,以至於形成「國家根本,仰給東南」的局面,這種局面的持續發展,到南宋時,南方經濟完全超過北方,從而完成了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

26、 對以隋唐為中心的中華文化圈的理解

⑴唐朝文化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化,為各國人民所嚮往,這是前提條件。因為,隋唐文化的特點有:①全面輝煌,博大精深:與秦漢文化、魏晉南北朝文化相比,不僅全面,而且水平高超,在各個領域取得輝煌燦爛的成就。②承前啟後,源遠流長:與宋元文化、明清文化相比,隋唐文化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中的一個頂點,不僅對後來的封建文明產生了巨大影響,甚至在今天都留下了明顯的痕迹。③光照四鄰,影響深遠:與同一時期(7—10世紀)歐洲的基督教文明,中亞、西亞、北非的伊斯蘭教文明,以及東亞和南亞的一些民族文化相比,隋唐文化在當時作為東方文明的代表遠遠領先西方文明;對周邊鄰國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在全世界範圍內代表了中國文明,至今還保留著較大的影響。

⑵文澤深遠,不僅影響到亞洲文明的發展,而且促進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進步。因為唐王朝是當時的世界大國,政治、經濟和文化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享有很高威望;唐朝社會經濟發達,具有豐富的物質基礎。史實有:7—10世紀的歐洲處於封建社會形成時期,基督教會在社會中地位十分重要,也反映在文化方面,各國在科技上壓制與宗教神學相矛盾的探索和研究,實行愚民政策,禁止傳播或用神學改造一些民間文學,甚至銷毀古希臘、羅馬的文物和書籍,很多藝術形式如舞蹈、音樂、繪畫、雕塑等,都被加上了神學桎梏。總體上說,當時的歐洲處於一個「蒙昧時代」,今天我們所了解的歐洲中世紀很多文化成就是在13—14世紀以後取得的。7—10世紀的西亞、中亞文化:阿拉伯帝國(大食)在伊斯蘭教的統治之下,阿拉伯人在科技、建築、醫學、教育和文學等方面都創造了許多顯著的成就,但從當時情況看來,帝國在北非、南歐、南亞等地推廣伊斯蘭教,採取了很多破壞當地思想、文化遺傳的政策和行動,形成了文化的單一性和局限性。而東亞、南亞、日本、朝鮮、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大多處於氏族部落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時期,它們大多和唐朝交往頻繁,受到唐文化極大的影響。

上述原因和史實都促進了唐朝和各國經濟文化的交流。盛唐文化對新羅、日本影響很大;與東南亞的交往以佛教為紐帶;自西亞的大食向中國傳入伊斯蘭教,中國的造紙術西傳大食;交流範圍遠及東羅馬帝國和非洲。

⑶交通發達,造船和航海技術較先進,唐政府實行較為開放的對外政策,思想開放,兼收並蓄,善於吸收外來文化。

⑷唐文化至今在世界上還有影響,留下了巨大的、不可磨滅的印記。

總之,由於以上四方面的因素影響,最終在唐朝時期奠定了「中華文化圈」的總體格局。隋唐文化與秦漢文化相比,有了較大的發展,所以從地域範圍上看要比秦漢文化影響範圍廣,歷史地位也更高,也從文化方面說明隋唐時期進入繁榮時期。

民族融合的進一步加強和封建經濟的繼續發展

——五代、遼、宋、夏、金、元

(907——1368)

基本線索:五代(907—960)

後梁(907—923)

太祖(朱晃,又名溫,全忠)、 末帝(朱瑱)

後唐(923—936)

庄宗(李存勖)、 明宗(李亶)、 閔帝(李從厚)、末帝(李從珂)

後晉(936—947)

高宗(石敬瑭)、出帝(石貴天)

後漢(947—950)

高祖(劉暠,本名知遠)、隱帝(劉佑)

後周(951—960)

太祖(郭威)、世宗(柴榮)、恭帝(柴宗訓)

北宋(960—1127)

太祖(趙匡胤)、太宗(趙炅,本名匡義,又名光義)、真宗(趙恆)、仁宗(趙禎)、英宗(趙曙)、神宗(趙頊)、哲宗(趙熙)、徽宗(趙佶)、欽宗(趙桓)

南宋(1127—1279)

高宗(趙構)、孝宗(趙昚)、光宗(趙 惇 )、寧宗(趙擴)、理宗(趙昀)、度宗(趙禥)、恭帝(趙 顯)、端宗(趙昰)、帝昺(趙昺)

遼[耶律氏](907—1125)

太祖(耶律阿保機)、太宗(耶律德光)、世宗(耶律阮)、穆宗(耶律璟)、景宗(耶律賢)、聖宗(耶律隆緒)、興宗(耶律宗真)、道宗(耶律洪基)、天祚帝(耶律延禧)

金[完顏氏](1115—1234)

太祖(完顏旻,本名阿骨打)、太宗(完顏晟)、熙宗(完顏亶)、海陵王(完顏亮)、世宗(完顏雍)、章宗(完顏璟)、衛紹王(完顏永濟)、宣宗(完顏珣)、哀宗(完顏守緒)

元[孛兒只斤氏](1206—1368)

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拖雷(監國)、太宗(孛兒只金窩闊台)、乃馬真後(稱制)、定宗(孛兒只金貴由)、海迷失後(稱制)、憲宗(孛兒只金蒙哥)、世祖(孛兒只金忽必烈)、成宗(孛兒只金鐵穆耳)、武宗(孛兒只金海山)、仁宗(孛兒只金愛育黎拔力八達)、英宗(孛兒只金碩德八拉)、泰定帝(孛兒只金也孫鐵木兒)、天順帝(孛兒只金阿速吉八)、文宗(孛兒只金圖帖睦爾)、明宗(孛兒只金和世)寧宗(孛兒只金懿璘質班)、順帝(孛兒只金妥歡帖睦爾)

階段特徵 ⑴由若干民族政權的並立到走向統一。⑵封建經濟的繼續發展。⑶民族融合的進一步加強。⑷封建文化發展到新的高度。

【主要表現】

政治領域:從若干民族政權並立到走向統一。唐朝統治結束後,中國出現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這是唐朝藩鎮割據的繼續與擴大。五代十國後期,後周逐漸強大,為結束分裂割據奠定了基礎。960年,北宋建立,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到宋太宗時陸續滅掉了各地割據政權,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實現了局部統一。但從實際意義上說,北宋始終沒有實現過真正的統一,因為,與其並立對峙的先後有契丹族的遼、党項的夏、女真族的金等幾個少數民族政權。遼、北宋滅亡後,又形成了南宋和金的對峙。到元朝時,最終結束了分裂割據的局面,完成了祖國的統一。

經濟領域:封建經濟繼續發展。南方經濟獲得較大發展,全國經濟重心轉移到南方;南北經濟作物交流、推廣;商業突破了「坊」和「市」的界限,海外貿易有了重大發展;紙幣的使用標誌著商品貨幣經濟發展到空前水平;封建生產方式向邊疆地區擴展。

民族關係領域: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各民族間的友好交往依然是民族關係的主流。更為重要的是這一時期,由於封建生產關係不斷向邊疆地區擴展,少數民族政權封建化過程加快,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在元朝大一統局面下,出現了我國歷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高潮。

文化領域:傳統文化發展到新的高度。以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火藥的發明和應用為代表,科學技術又有新的發展,不僅在國內的軍事和生產、生活領域得到應用,而且傳向世界,對歐洲歷史發展起了巨大推動作用。以詩歌創作、理學興起、元曲興盛為代表,傳統的思想文化也呈現出階段性變化。

線索梳理 政治上,由分裂走向統一,政治體制建設得到加強。

⑴封建國家從分裂割據、民族政權並立走向統一。

⑵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加強。①宋初統治者為了鞏固統治地位,防止唐末五代以來藩鎮割據局面的重演,先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中央集權。集中軍權、行政權、財權和司法權,並改革了科舉制度,使北宋的統治基礎進一步擴大。②元朝統一中國後,為了對遼闊的疆域進行有效的統治和管理,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設中書省和樞密院。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關,樞密院為中央最高軍事管理機關,另外,設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管轄西藏地區。

經濟上,封建經濟繼續發展;經濟重心南移完成。

其特點明顯:①經濟重心移至我國南方;②對外貿易以海路為主;③商品經濟進一步發展,市場進一步擴大;④封建生產方式進一步向邊疆地區擴展。

民族關係方面,時戰時和,以和為主。

文化上,以科技為代表,許多方面有長足的進步。

問題突破 1、北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評價。

目的:宋太祖為鞏固君主地位和加強中央集權,針對君弱臣強和兵變割據問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特點:①重文輕武、文人治國模式。這是吸取了唐末以來藩鎮割據,武人稱雄亂政的教訓,其有利的一面在於有效地鞏固統一;但其不利在於造成軍事戰鬥力低下,因為文官不懂軍事。②分割地方權力,高度集中於中央。這一方面有利於有效的鞏固統一,防止分裂;另一方面有利於卻導致地方行政機構臃腫,人浮於事,造成冗官。③強幹弱枝,守內虛外。這固然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有效鎮壓地方和農民階級的反抗,但邊防空虛,成為北宋在民族鬥爭中屢敗的重要原因。

作用:宋太祖用不殺戮功臣等不流血的措施,調整了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剷除了唐末五代以來分裂割據、兵變換代的基礎,從而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這些舉措有效地維護了國家的統一,防止了藩鎮割據局面的再現,這在客觀上有利於國家的統一、安定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是歷史的進步,也為後來封建國家的統一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弊端:①兵將分離,使將帥無權,指揮失靈,削弱了軍隊戰鬥力。「守內虛外」,削弱了邊防,因而邊患疊起,時時受到遼、夏侵擾。②致使權利分散,機構重疊,官僚機構龐大,形成了「冗官、冗兵、冗員」狀況,因而使北宋中期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社會危機。③地方財政出現困難。

2、唐朝與北宋完善和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特點及原因。

特點:

唐:三省六部制完善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使封建官僚機構形成完整嚴密的體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完善科舉制度,有利於提高官員素質。宋:從皇帝直接控制兵權入手,把地方的軍、政、財權都收歸中央,徹底消除了地方割據的隱患,同時也形成積品積弱的社會局面。

原因:

唐: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訓,任用賢臣,重視集思廣益;吸取了士族與庶族對立導致統治力量削弱的教訓,採取科舉制度,擴大統治基礎,緩和地主階級上層與中下層的矛盾。 宋:宋太祖接受唐末以來藩鎮割據的教訓,同時他自己也正是通過兵變奪取皇位,因此特別注意把兵權控制在自己手中,消除地方割據的隱患。

3、北宋積貧積弱的原因、表現

原因:①北宋不抑兼并,土地兼并現象非常嚴重,地主隱瞞土地,少納賦稅影響了國家賦稅收入。②北宋採取分化事權和重文輕武的辦法加強中央集權,形成龐大的官僚機構,即冗官局面,官奉開支與日俱增,使國家財政負擔沉重(科舉制度的消極作用),入不敷出。③為穩定封建統治秩序,北宋統治者每逢荒年大量養兵,形成冗兵局面,致使軍費開支浩大。④北宋統治者從軍隊中挑選精壯士兵充實京師,地方軍隊多為老弱。禁軍派駐外地,三年一輪換,兵不識將,將不識兵,軍隊戰鬥力低。⑤統治者腐敗無能,對遼、西夏和金一味妥協退讓,屈辱求和;統治者對農民肆意盤剝,農民起義不斷,這種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交織在一起,進一步導致國家積弱。積貧和積弱相互影響,使北宋國力日衰。

表現:①積貧表現:一是官奉和軍費開支過大,政府財政入不敷出(國窮);二是為解決財政困難而擴大賦稅所造成的勞動人民貧困(民窮)。②積弱表現:一是對外無力解除遼和西夏的威脅;二是對內不能控制農民起義。

4、 北宋面臨的主要社會問題

前期:面臨兩大主要社會問題,一是國家分裂,二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不鞏固。因此,北宋前期面臨兩大任務,一是完成國家統一,二是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

中期:主要面臨四大社會問題:①財政困難,入不敷出;②土地集中現象嚴重,農民負擔沉重,社會階級矛盾日益尖銳;③遼和西夏威脅北宋的安全;④農民的反抗鬥爭。因此,北宋政府試圖通過「慶曆新政」和「王安石變法」解決這四大社會問題。

後期:面臨兩大社會問題:一是政治腐敗;二是面臨金的進攻。政治腐 敗削弱了國力,金的進攻滅亡了北宋。

5、慶曆新政和王安石變法的異同點及內在聯繫。

相同點:①背景相同:兩次變法都是在北宋統治出現危機的情況下進行的。②目的相同:都是為了維護北宋的封建統治。③性質相同:都是地主階級的封建改革運動。④結果相同:都最終失敗。⑤失敗的原因相同:都觸及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反對。

不同點:①中心內容不同:慶曆新政以整頓吏治為中心;王安石變法以理財為中心。②改革程度不同:慶曆新政是局部改革;王安石變法是全面改革。③改革成效不同:慶曆新政只推行了一年就被廢止了,成效不大;王安石變法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也發展了經濟,增強了軍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積貧積弱的局面。

內在聯繫:慶曆新政的局部調整為王安石的全面改革奠定了基礎。

6、如何認識王安石變法

⑴王安石變法是在北宋中期,統治面臨嚴重的財政危機、政治危機和邊患危機的情況下,為實現富國強兵而進行的改革。

⑵變法的內容,主要用以調節封建國家與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再分配。它雖使封建政府收入有所增加,軍隊戰鬥力有所增強,階級矛盾有所緩和,但並沒有使社會矛盾得以根本解決,因而無法真正緩和嚴重的統治危機。

⑶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從根本上說,是因為變法對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的剝削制度,沒有進行任何調整,反而從根本上保護和認可了地主佔有的土地,因為變法前面臨的危機中,政治危機是根本性的。這一危機是由地主兼并土地、階級矛盾的尖銳造成的。既然如此,變法認可了地主對土地的兼并,那麼,當然也就無法緩和社會的主要矛盾。其次,在地主階級保守派所代表的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對之下,新法被廢除。

⑷歷史地位:王安石變法是封建地主階級針對北宋統治危機進行的改革運動,它不可能從根本上擺脫封建統治危機。但應肯定其進步意義有:①儘管變法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但客觀上有利於社會進步。②王安石能夠針對北宋統治錯綜複雜的積弊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其勇氣和精神值得肯定。王安石是地主階級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7、 兩宋時期的民族關係

⑴兩宋民族關係的特點:①民族政權並立。如:北宋與遼、西夏的並立,南宋與金的並立。②兩宋政權的民族政策以軟弱為主,多次對少數民族用兵失敗。並以向遼、西夏、金等納「歲幣」的方式換取和平。③民族矛盾突出。兩宋、遼、西夏等政權都亡於民族政權之間的戰爭。④民族融合是主流:北宋與遼、西夏分別在邊境地區開設榷場進行貿易;南宋時大批契丹人、女真人進入中原地區,與漢族人民共同生活、勞動、民族間的差別逐漸縮小;南宋後期許多蒙古人進入中原。

⑵關於民族政權的認識: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祖國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因此,遼、宋、夏、金這些政權的歷史地位是平等的,他們與漢族政權一樣,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壯大做出了貢獻,特別是對邊疆的開發及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⑶正確評價兩宋時期的三次議和: 宋遼的澶淵之盟、宋夏議和、南宋和金的紹興和議。這三次議和對兩宋來說,是在接受了屈辱的條件下,統治者求得了苟安,而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但議和本身是民族友好和睦的表現,它客觀上使雙方減少了戰爭,彼此獲得了一個較長時間的相對安定的和平局面,有利於生產的發展,有利於各族人民的友好交往。和平友好成為這一時期民族關係的主流。

8、 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與三國兩晉南北朝歷史的比較。

⑴延續了前代的分裂割據。如:由東漢末割據混戰到三國鼎立;由唐末藩鎮割據到五代十國。

⑵少數民族內遷,接受漢文化,建立政權,形成民族政權並立局面。如五胡十六國及北朝各政權;遼、西夏、金、元等的建立。

⑶南方與北方相比相對比較穩定,南方經濟發展較快。

⑷北方少數民族封建化,促進了民族融合和邊疆開發。如魏孝文帝改革、女真等祖的封建化。

⑸經歷了由分裂混戰到局部統一,最後大統一的相似過程。

9、唐宋兩朝協調處理民族關係的不同點

⑴方式:唐朝以和親、會盟、冊封、設立行政機構、採取戰爭手段等多種方式靈活處理了與周邊各民族的關係;宋朝則多採用戰爭、和議、貿易的手段同北方少數民族政權保持聯繫。

⑵狀態:唐朝在民族關係中居於主導地位,基本上制約著民族關係的走向;宋朝則在民族關係中處於劣勢,受少數民族政權的制約。

⑶結果:唐朝時,保持全國的穩定和統一局面,表明封建社會處於繁榮狀態;宋朝時,形成中央政權與少數民族政權並立的局面,表明封建國家處於分裂狀態。

以上特點的出現,根源於兩個封建王朝整體實力的強弱,也與封建統治者處理民族關係的原則有關,還深受少數民族勢力強弱的影響。

10、 元朝統一中國的原因及其歷史地位

原因:①長期戰亂,人民渴望統一,統一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②以忽必烈為首的蒙古統治集團,代表了從奴隸主貴族轉化過來的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他們掌握著強大的軍事武裝。③正確地運用戰略戰術。④南宋等政權的腐朽沒落。

歷史地位:⑴統一全國。它結束了自唐末五代以來長期分裂割據的局面,重新實現了統一,是元明清五六百年統一局面的開創者。元朝統一後的有效管轄措施,使中國的疆域發展成為歷史上幅員最遼闊的時期。西藏、台灣都正式歸屬中央政府管轄。

⑵首創行省制度。元朝在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行中書省,對全國進行有效管轄。尤其是設嶺北、遼陽、雲南行省,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管轄,這是歷史上從中央到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又是強化中央集權的一項新舉措,對後世乃至今天產生了深遠的歷史影響。

⑶民族融合:蒙古族等邊疆少數民族大量內遷,漢族人民向邊地流動,一個新民族——回族開始形成。元朝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的重要時期。

⑷經濟繁榮:元朝廣植棉花,推動了棉紡織業的發展;漕運海運規模空前,對外貿易發達;泉州成為著名的國際性大商港,大都成為聞名世界的商業大都市。因此,元朝時,我國封建社會經濟繼續發展。

11、宋元時期文化高度繁榮的原因及其歷史地位。

文化高度繁榮的原因:

⑴兩宋時期的經濟是在隋唐盛世的基礎上繼續發展的,南方超過了北方,它不僅是我國封建經濟發展的最高階段,而且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經濟的高度發展是科技文化發展的重要前提,為文化繁榮奠定了基礎。

⑵北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加強了中央集權的統治,使中原和南方出現了相對穩定的局面。

⑶這一時期漢族政權和少數民族政權並立,民族融合加強,各民族之間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是主流,各族人民互相學習,促使各族文化共同提高,尤其是少數民族的文化有了重大進步。

⑷兩宋時期對外交往有了重大發展,在同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中,一方面我國的先進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我國也吸取了外來文化,豐富了本民族文化。

⑸這一時期的文化在隋唐文化高峰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各族人民善於繼承和發展隋唐的文化成果。

歷史地位:

宋元文化高度發達,是我國封建文化的高峰,在中國和世界文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具體表現為:①科技成就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大大推進了世界文明的進程。三大發明是歐洲資本主義到來的必要前提。②全面繁榮,取得輝煌燦爛的成就,如三大發明、宋詞、理學等。③漢族和少數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少數民族對祖國文化的繁榮發展作出重大貢獻。如遼金的印刷術、火器製造、繪畫等。④城市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對文學藝術的影響。由於城市中有娛樂場所「瓦肆」,有戲曲表演,因而宋朝和金朝已經有滑稽戲、講唱戲等各種戲曲演出。又因為演唱的發展,經五代到兩宋,詞獲得了極大發展,優秀詞人和詞作層出不窮。⑤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發展,如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外傳,對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12、宋元時期的文化特徵

唯物史觀告訴我們: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有什麼樣的社會存在,就有什麼樣的社會意識。宋元時期,封建中央集權制的強化,城市和商品經濟的高度發展,民族政權的並立、衝突鬥爭和民族融合的加強,這些都是社會客觀存在決定了文化領域必然出現相應的文化特徵。①哲學領域出現客觀唯心主義思想——理學。理學是適應封建中央集權制的強化而出現的,其核心是「存天理、滅人慾」,「天理」是指封建道德和封建統治秩序,「人慾」是指人民群眾的反抗鬥爭和對美好生活的種種追求。其實質是維護封建統治,這種思想的盛行對我國科技文化事業產生嚴重的消極影響。②科技取得突出成就。宋元時期經濟高度繁榮,為三大發明等科技成就的出現奠定物質基礎。③適應市民階層文化需求的各種文學形式大量出現。城市商業活動的興盛,使市民階層得以發展壯大。他們文化不高,這就要求文學領域出現滿足其文化需求的新作品。如形式自由、可以歌唱的詞,以《清明上河圖》為代表的風俗畫出現並增多;集多種藝術形式於一身的雜劇、散曲等。④各少數民族文化同漢族文化進一步交融,使宋元文化豐富多彩。⑤民族矛盾和衝突鬥爭成為文學藝術創作的主要內容。宋代詩詞多反映南北分裂的現實,體現愛國主義精神的佳作比比皆是。

13、在世界歷史的大背景下全方位地評價認識宋代理學

宋代理學是宋元時期主要的哲學思想,朱熹是理學發展的集大成者。理學成為儒家學說中的主流,對中國人的思想意識起著絕對支配作用。對比幾乎就在理學確立絕對統治地位的同時代歐洲出現的文藝復興運動,不難發現:

第一、文藝復興衝破封建教會神學的思想牢籠,提倡思想大解放;而理學卻用封建倫理道德三綱五常的條條鎖鏈,將中華民族束縛得更緊密。

第二、文藝復興運動充分肯定人的生命價值,倡導個性解放和自由,使人們長期被壓抑的才智得到發揮,造成了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而理學卻強調「絕對服從」,它輕視生命的價值,根本不顧及個人的幸福和自由,將婦女打入社會最底層,窒息了她們的才智。

第三、文藝復興的「人本主義」極大地促進了人類自身的發展;而理學卻大力頌揚、提倡纏足陋習,對人類自身進行攻擊。

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發展和封建社會由盛而衰——明、清

(1368—1840)

基本線索:明朝(1368—1644)

太祖(朱元璋)、惠帝(朱允炆)、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鎮)、代宗(朱祁鈺)、憲宗(朱見深)、孝宗(朱佑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熜)、穆宗(朱載垕)、神宗(朱翊鈞)、光宗(朱常洛)、憙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檢)

清朝(1644—1912)

太祖(愛新覺羅奴爾哈赤)、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世祖(愛新覺羅福臨—順治)、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康熙)、世宗(愛新覺羅胤禛—雍正)、高宗(愛新覺羅弘曆—乾隆)、仁宗(愛新覺羅顒琰—嘉慶)、宣宗(愛新覺羅旻寧—道光)、文宗(愛新覺羅弈詝—咸豐)、穆宗(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德宗(愛新覺羅載湉—光緒)、宣統(愛新覺羅溥儀)

明清兩朝共544年的統治。

線索梳理:政治上,君主專制空前加強,封建社會走向衰落。

經濟上調整經濟政策,社會經濟發展,新的生產方式在艱難中成長。

民族關係上,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以進一步鞏固。

對外關係上,進行反侵略鬥爭;由對外開放走向閉關自守。

文化上:以「總結性」為特徵的傳統文化為主,未形成「側重於理論探索和實踐科學」的近代科技。

階段特徵:總體特徵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發展和封建社會全面走向衰落。

具體表現為:

政治上:①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空前強化,預示著封建制度漸趣衰落,特務統治顯示了統治的極端虛弱,八股取士抑制了科學文化的發展。②軍機處的設置,標誌著封建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發展到頂峰。③中央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管轄,祖國的遼闊版圖最終奠定。④社會矛盾更加尖銳,農民戰爭發展到新階段。

經濟上:①統治者在一定時期內調整生產關係,封建經濟繼續發展。②商品經濟發展繁榮,資本主義萌芽產生。

民族關係上: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各民族間形成了不可分離的關係。

對外關係上:①明中後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遭到殖民勢力侵擾,反侵略鬥爭開始。②由對外開放走向閉關鎖國,逐漸失去了對外交往的主動權。

文化上:①基本特徵是承古萌新。②傳統科技(古典科技)進入總結階段。③理學走向極端,帶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啟蒙思想產生。④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市民文學蓬勃發展。⑤大型類書、叢書的編纂成就輝煌。⑥「西學東漸」,使中國人了解到一些先進的外來文化。

發展趨勢:⑴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空前加強,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⑵封建經濟進一步發展,新的生產關係萌芽。

⑶思想控制更加嚴密;傳統文化進入總結時期;早期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萌發。

⑷對外關係由開放走向閉關自守。

⑸統一的地域遼闊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維護國家主權,反對外來的侵略鬥爭成為新的歷史特點。

問題突破:1、明清時期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及認識。

明朝建立以後,為加強君主專制,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在中央,廢丞相,將中央大權分屬六部;在地方,實行三司分權,互相牽制,大權統歸中央。在中央,將大都督府改為五軍都督府,與兵部相互牽制。頒布《大明律》,並實行特務統治。實行八股取士,大興文字獄,嚴厲控制知識分子的思想。

清軍入關後,政權機構方面沿用明朝官制,在中央設內閣和六部。雍正帝為加強皇權,增設軍機處,軍國大事全由皇帝裁決,軍機大臣跪受筆錄,上傳下達。軍機處的設置,標誌著我國封建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發展到頂峰。為了進一步加強思想控制,清朝大興文字獄,使知識分子不敢過問政治。

明清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加強,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與鞏固,為封建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有利於民族大融合,並有力地抗擊了外來的侵略。但是其消極作用也非常突出,宦官專權、特務統治,使政治極為黑暗;八股取士、大興文字獄,禁錮了人們的頭腦,特別是其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革,造成了生產力的停滯。這是中國長期滯留於封建社會的重要政治原因。從這些消極作用可以看出,封建專制社會已走向衰落了。

2、 明朝加強中央集權的影響

⑴廢丞相,權分六部。解決了君權與相權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強化了以皇權為代表的中央集權,歷時10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廢除。

⑵設立廠、衛特務機構,加強對官吏的監視和對人民的鎮壓。這一措施具有獨創性,表明皇帝對自己的統治缺乏信心,廠、衛是極端專制主義集權政治的產物,它的出現,標誌著君主專制統治的空前強化。

⑶八股取士。明朝沿用科舉制度選拔官吏,它擴大了統治基礎,為統治階級推行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培養了官僚隊伍。

⑷廢行中書省機構,在地方設三司。三司是指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司法、軍政。三司是朝廷在省里的派出機關,互不統屬,分權鼎立,互相牽制。遇重大事宜,由三司合議,上報中央部院,這就便於中央垂直領導,加強了朝廷(此時朝廷僅指皇帝個人)對中央和地方的控制,形成了極端的君主專制統治。

這些措施的核心是加君權。從此,皇帝的權力更大,強化了君主專制統治。可以看出,明朝在加強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方面同時兼顧,在加強對中央官員和地方官員的控制方面上下並重。

3、 全面評價科舉制度

自隋唐開始並逐漸完善的科舉制度,起到了加強和鞏固中央集權的作用。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選舉用人權,集中於中央,加強了君權;二是選官的範圍比過去廣泛了一些。這就使得:①開放考試,吸收了不少寒士進入政府,參與政權,有益於擴大和鞏固封建統治的政治基礎,改變了封建前期士族門閥把持朝政的局面。②廣大庶族地主通過科舉入世作官,給封建政權注入了生機和活力。③選拔官吏從此有了文化知識水平的客觀依據,有利於形成高素質的文官隊伍。④讀書——考試——做官三者聯繫,把權、位與學識結合起來,營造了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傳統,刻苦勤奮讀書的氛圍。⑤促進了文學的繁榮,如唐以詩賦取士促進了唐詩的繁榮。

消極作用:主要出現於明清時期,表現為:①呆板的標準化和程式化的考試內容及考試形式,使許多知識分子不講究實際學問並且束縛了人們的思想。②八股取士所帶來的脫離實際的學風,對學術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極為消極的影響。③明清科舉制度嚴重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展,是導致近代中國自然科學落後的重要原因之一。④科舉制度埋沒了大量人才,淹沒了人們的個性,不利於知識創新,壓抑了人們的創新思想和創造力。

4、正確認識明清王朝的更替。

清軍未入關以前,中國的封建社會在明朝末年已到了腐朽不堪的地步。儘管明末崇禎帝是一位仁義的皇帝,但他無力阻擋兵戈蜂起的農民戰爭,最後只能劍殺妻兒和自己,與明王朝同歸於盡。女真滿清的崛起,在關外準備了29年,正處於奴隸制向封建制過度的上升時期。清軍的入關,接納了中國正統的封建社會的傳統,並以新興民族新的封建制上升時期的銳氣給中國正統的、腐朽的封建制度打了一針強心劑;使中國封建社會繼續了160多年。清初前期的封建政治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逐步接受漢化,運用漢人,採用漢制;同時又保持滿族的優勢地位。二、實施政治、經濟上的重大舉措,「更名田」緩解了一定的社會矛盾,「攤丁入畝」對社會結構給予了觸動。三、進一步加強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設立「軍機處」,加強皇權,把權力完全控制在皇帝一人手中。四、加強文化專制主義統治,加強對人民的思想控制,製造「文字獄」,嚴懲漢族知識分子傳播有損滿清統治的言論。這種統治的結果,一方面出現了「康乾盛世」的繁榮,一方面反映了封建制度漸趣衰落的歷史趨向。

因此說,明清王朝的更替是正常的改朝換代,滿洲以少數民族的身份入主中原,統治天下,同樣對中國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5 、清時期君主專制制度的特點和影響

特點:①既有繼承又有發展。②內容詳盡全面。③程度空前強化。主要體現在《大明律》的制定,特務統治的加強,八股取士的推行,軍機處的設置和文字獄的嚴酷等方面。④體現了時代特徵。君主專制逐漸達到高峰,並且走向反動,反映了我國封建制度漸趨衰落的時代特徵。

影響:①積極影響:明清時期中央集權制度的強化,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它對於穩定和重建封建統治秩序、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粉碎內部分裂叛亂、抵禦外來入侵,鞏固和發展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都起了重要的作用。②消極影響:從目的看,它是為了維護漸趣衰落的封建制度和「家天下」的皇族統治,具有歷史的反動性;從措施看,它以強化封建專製為核心,最大限度地把對全國的統治置於皇帝一人之下,杜絕和排斥其他人的干預,這就違背了時代潮流,阻礙了歷史進步,從而在根本上預伏了更強烈的統治危機。

6、比較一條鞭法和 攤丁入畝的異同

相同點:第一、都收取銀兩,即貨幣地租推動了商品經濟的發展;第二、都以土地為主要的收稅依據,使農民對封建國家人身依附關係鬆弛;第三、都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第四、都增加國家收入,緩和階級矛盾。

不同點:①明朝的改革失敗了,清朝的改革成功了;②明朝的人丁數和稅額不固定,清朝是固定的;③明朝發生在王朝的中期,清朝發生在王朝初建時期;④明朝按人丁和田畝的多寡來分擔,清朝完全按田畝的多寡來分擔。

7、 明清時期封建賦稅制度的變化

明朝實行「一條鞭法」,把原來的田賦、徭役和雜稅合併起來,折成銀兩分攤在田畝上,按田畝多少收稅;清朝推行「攤丁入畝」,徵收統一的地丁銀。這時期賦稅制度的變化體現出:①由實物地租發展為貨幣地租;②取消了漢唐以來長期的人頭稅,按畝徵稅,形成了「地丁合一」的形態,這是我國封建賦稅制度的最後形態。引起賦稅制度變化的因素,從政治方面看,封建統治者為保證和增加財政收入,所以調整賦稅制度;從經濟方面看,隨著封建經濟的發展,明清時期,土地兼并嚴重,在農業、手工業發展的基礎上,商品經濟空前活躍,這些因素促成了賦稅制度由勞役地租、實物地租向貨幣地租轉變。同時,貨幣地租的實施又推動了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反映出封建人身依附關係的逐漸鬆弛。

8、攤丁入畝的歷史意義

攤丁入畝,是我國封建賦役史上一件劃時代的大事。從唐朝的兩稅法到明朝的一條鞭法,實行的仍然是人口、土地並征的二元制。而攤丁入畝將固定的丁稅銀全數攤入地畝,並隨之取消了人丁稅,使歷來實行的二元稅制變成單一的土地稅制。這一變化,對社會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①攤丁入畝減輕了無地少地農民的負擔,緩和了社會矛盾,促進了社會生產的發展。②攤丁入畝後,封建國家基本放棄對無地農民的直接控制,農民獲得了一定的人身自由,遷徙或改業都再不受嚴格的戶籍限制,所產生的結果,首先是人口的區域間流動加快,促進了一些落後地區的開發。其次,破產農民從農村中遊離出來,進入城市和礦山,成為出賣勞動力的僱工,也為資本主義萌芽的生長準備了條件。第三,攤丁入畝,使人口統計擺脫了同賦役制度的聯繫,在中國歷史上沿用了幾千年的人頭稅基本上被廢除,民眾不再有添丁加稅之慮,也不必因躲避丁稅而逃匿,這有利於人口的統計和人口的增長。

9、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特點及農業發展的原因

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

邊疆地區獲得開發,經濟發展速度較快;適應農產品商品化的趨勢,農業生產結構發生顯著變化;手工業的發展使封建城市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商業空前繁榮,但商品流通還不足以動搖封建社會的根基;明清的閉關政策,使中國在世界步入近代的潮流中,日益落伍。

明清農業發展的原因:

①封建統治者都採取了一系列的調整生產關係,促進經濟發展的措施。明初的重農政策,清初的更名田等,都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②明朝的一條鞭法,清朝的攤丁入畝等新的賦稅制度的實行,更是促進了經濟發展;③明末的農民戰爭,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封建統治,調整了封建生產關係,農民的人身地位也得到了提高;④國家的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政治前提。

10、明清時期資本主義萌芽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及其有關認識

有利條件:①發達的農業。明朝中後期,農作物產量提高,經濟作物普遍種植,為手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②發達的手工業生產。明中期以來,紡織、制瓷、礦冶等行業規模大、水平高,培養了一批熟練工人。③發達的商業。30多座大中城市的興建,農產品、手工業品廣泛投入市場,對外貿易的繁榮都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空前活躍。④充足的貨幣條件。大量的貨幣投入流通領域,到明朝後期,白銀已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⑤科技優勢。四大發明的傳播,科技巨著的問世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不利條件:①自然經濟的頑固性、封閉性,造成國內市場狹窄;農民被困在土地上,無法擺脫土地,成為資本主義萌芽的勞動力。②由於商人往往買田置地,使資本主義萌芽缺乏資本積累,手工業難以擴大再生產。③封建制度的束縛。重重關卡、徵收重稅,抑制工商業的發展。④對外閉關自守,未能形成海外商品市場。⑤傳統觀念習慣的影響,自然科學和技術沒有轉化為生產力。⑥封建地租很重,農民極端貧困,無力從市場上購買手工業品,造成國內市場狹小,又影響了手工業的擴大再生產。

認識:明清時期的封建政治制度和封建經濟制度是處於漸趣衰落的歷史時代中,但這個「衰落」是中國封建社會長河中的「相對衰落」,它並不排斥商品經濟的發展;明初由於實施有效的恢復經濟的措施,使農業和手工業得到了發展,從而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這時商品經濟的發展出現了兩種矛盾的態勢:一是表現了封建經濟的虛假繁榮,二是出現資本主義的新現象。但必須說明的是:這時的中國社會只能是以封建的自給自足的家庭小農業和手工業相結合的封建經濟為主導,而且,它嚴重壓抑著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正常生長。因此,儘管中國資本主義萌芽與歐洲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的時間幾乎相同,但歐洲資本主義萌芽沒有受到像中國這樣有著三千年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的壓抑,並迅速發展起來,使封建制度解體,資本主義興起。而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只是在明清封建經濟的壓抑下緩慢地向前掙扎發展,從而導致了中國近代社會的落伍。

11、中西方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萌芽的比較

相同點:中西方資本主義萌芽都是在農業、手工業和商品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於同一時代產生,西歐產生在14—15世紀,中國在明朝中後期;都產生在沿海或沿江交通發達、貿易頻繁地區;都宣告了封建社會的開始衰落。

不同點:①發展程度不同:中國只是出現在江南個別地區和個別手工業部門;而歐洲產生途徑更廣泛,既有城市手工業作坊轉化為手工工場,也有商業資本的重要作用,還有農村資本主義農場的出現。②社會環境不同:中國封建制度發展頑固,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封建政府壓制資本主義萌芽發展;而歐洲封建制度相對薄弱,資本主義容易突破封建主義束縛興起發展。③結局和影響不同:歐洲資本主義萌芽發展起來,形成強大的歷史潮流,推動歐洲各國進行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相繼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並對外經濟侵略擴張,衝擊東方落後制度,使東方從屬於西方;而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由於受到封建主義扼殺,止步不前,拉大了與歐洲的距離,造成落後挨打的局面。

12、中西資本主義萌芽的不同命運及其原因

不同命運:14、15世紀,西歐地區稀疏地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中國比西歐晚兩個世紀,歷史同樣賦予我們發展自己的機會,可遺憾的是,幾百年後,中國的資本主義仍然處在萌芽狀態,已衰落的封建王朝最終敗倒在歐洲資本主義腳下。

主要原因:

從政治上看,西歐許多工商業城市享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權,資本主義萌芽有比較寬鬆的發展環境;中國在封建大一統的局面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受到嚴重阻礙。

從統治者的經濟思想和經濟政策看,西歐大都實行重商主義,鼓勵工商貿易;中國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限制了資本主義的成長。

從對外經濟和貿易看,隨著新航路的開闢,西歐各國的對外貿易得到巨大發展,由此引起「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衰落和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國從明末清初開始,實行閉關自守政策,商品經濟發展受到壓抑。

從思想上看,西歐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為資本主義發展解除了精神枷鎖;而中國的封建統治者加強思想文化專制,嚴重禁錮了人們的思想。

在中國,農民購買力低,地主商人投資土地,不去擴大再生產;在歐洲,農牧業採用資本主義經營方式,農業資本主義發達。

13、清朝前期面臨的三大矛盾、解決的措施及影響

⑴滿清貴族與漢族等民族人民的矛盾

解決措施:①鎮壓漢人的反清鬥爭;②採取漢族的經濟政治制度,沿用明朝的內閣制,採取獎勵墾荒的措施;③大興文字獄,壓制漢人的民族反抗意識。

影響:①鎮壓了各地的反清鬥爭,穩定了社會秩序,有利於生產的恢複發展和安定。②促進了滿洲民族的封建化,建立了滿漢地主階級聯合專政,促進了經濟的恢復和發展。③大興文字獄製造社會恐怖,禁錮了思想,摧殘了人才,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

⑵中央政府與地方叛亂勢力的矛盾

解決措施:①清政府武裝平定了噶爾丹、大小和卓兄弟等少數民族上層貴族的叛亂,②平定「三藩之亂」。

影響:進一步鞏固了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使清朝成為亞洲東部最大的國家。

⑶中華民族與歐洲殖民主義者的矛盾

解決措施:①清朝進行了大規模的反侵略鬥爭,通過兩次雅克薩之戰打敗沙俄侵略,簽訂《尼布楚條約》,劃定中俄東段邊界。②推行閉關自守政策。

影響:①對俄的反侵略鬥爭,維護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鞏固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②閉關自守政策雖對西方入侵有一定自衛作用,但阻礙了中國與世界的聯繫。

14、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

明清時期,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中央同地方的關係,尤其是同邊疆地區的關係空前加強。我國遼闊的版圖在清朝前期最終奠定,各民族間形成了不可分離的關係。主要表現在:①同蒙古、新疆的關係加強。明朝與蒙古族韃靼部首領俺達汗修好,蒙漢兩族和平友好數十年。清朝時通過平定漠西蒙古準噶爾部貴族的叛亂,又在烏里雅蘇台設將軍,在科布多設參贊大臣,直接掌管蒙古各部的軍政大權。通過平定回族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亂,設置伊犁將軍,統轄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的新疆地區。1771年,漠西蒙古土爾扈特部的回歸,為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譜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輝篇章。②同西藏的關係加強。明朝在西藏設立衛所,任用藏族人擔任各級官吏,用明朝的法律管理藏族事務,徵收賦稅;並在西藏建立僧官制度,僧官由朝廷任免。整個明代,西藏各教派領袖都一心擁護中央。清朝與西藏的關係更為密切,黃教領袖達賴和班禪都由中央政府冊封,。雍正時期,清朝派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駐藏大臣的設置,標誌著清朝中央政府對西藏管轄的加強。③同西南地區關係的加強。明朝時,在西南部分地區推行「改土歸流」,加強統治。清朝在平定「三藩之亂」後,在雲、貴、川、黔等地,大規模推行「改土歸流」,加強了清朝中央政府對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統治,改變了當地落後閉塞和割據紛爭的狀態,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④設置台灣府,隸屬福建省,加強了台灣同內地的聯繫,促進了台灣的開發,鞏固了祖國的海防。

15、如何理解明清的「改土歸流」政策

概念:明初承接了元朝的土司制度,在雲南、貴州、廣西等西南地區任用少數民族上層分子擔任各級長官,有宣慰司、宣撫司、招討司、土知府、土知縣等官職,統稱為「土司」。土司官職世襲,但他們必須忠於朝廷,按時向朝廷交納貢賦。後來,明清中央政府取消土司衙門,改由朝廷派遣的可以調遣的流官直接統治,這種辦法叫「改土歸流」。

原因:①土司殘酷剝削、壓迫人民,激起人民的不滿和強烈反抗;②土司之間為了掠奪財富,經常發生戰爭;③土司各霸一方,容易形成割據勢力,況且他們經常發生叛亂。

過程:①明朝實行「改土歸流」,在貴州設布政使司,從此,貴州成為省一級行政單位。但是,明朝的改土歸流很有限,西南大部分地區仍實行土司制度。②清朝平定三藩之亂,為大規模推行「改土歸流」創造了條件,從1726年到1731年,清政府在西南地區改土歸流達到三百餘處。乾隆皇帝平定大小金川的僧桑格叛亂後,最終完成了西南地區的該土歸流。

意義:「改土歸流」使西南地區基本上消除了土司的割據狀態,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直接管轄,改變了當地落後閉塞的狀態,有利於國內各民族間開展經濟文化交流,有利於鞏固邊疆。

16、清朝前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的特點

⑴粉碎割據反叛勢力,維護國家統一。康熙帝平定了南方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之亂」,消除了地方割據勢力;漠西蒙古準噶爾部噶爾丹佔據天山南北,進攻漠北和漠南蒙古,清軍粉碎準噶爾貴族割據勢力,統一天山北路;乾隆帝派兵平定天山南路的回部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亂。這些鬥爭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願望。

⑵加強對邊疆地區的管轄。①東北:清朝在滿洲興起的東北舊地,設置盛京將軍、吉林將軍、黑龍江將軍進行管理;②漠北:粉碎準噶爾部割據勢力後,乾隆帝在漠北蒙古設置烏里雅蘇台將軍,在科部多設參贊大臣,直接掌管當地軍政大權;③新疆:平定大小和卓叛亂後,乾隆皇帝設置伊犁將軍,統轄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④西藏:確立由中央政府冊封達賴與班禪的制度;雍正帝派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⑤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改土歸流」,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改變了當地落後閉塞和割據紛爭的狀態;⑥台灣地區:清軍進駐台灣後,設置台灣府,隸屬福建省。

⑶加強民族友好交往。順治帝接見五世達賴,賜予「達賴喇嘛」封號,康熙帝接見五世班禪,賜予「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乾隆帝歡迎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

⑷抗擊外國侵略勢力。鄭成功收復台灣;康熙帝時,清軍進行雅克薩之戰,粉碎沙皇俄國對我國東北地區的侵略,捍衛了邊疆,中俄簽署《尼布楚條約》,確定兩國東段邊界。

17、明清時期中外關係的特點

明代以前的中外關係以使節往來、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為主。明清時期中外關係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表現在:

⑴自16世紀起,歐洲殖民者開始了對中國的侵略活動。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佔據澳門;1624年,荷蘭殖民者入侵台灣;明末清初,沙俄侵入黑龍江流域;此外,日本的商人、武士、海盜也騷擾我國東南沿海。

⑵中國人民也開始了反殖民、反侵略的鬥爭。戚繼光肅清了東南沿海的倭寇;鄭成功打敗了荷蘭殖民者,收復了台灣;康熙帝阻止了沙俄對黑龍江流域的擴張。

⑶中國開始介紹和引進西方的科學技術。徐光啟翻譯了西方的科學著作,介紹了歐洲的水利方法。

⑷清政府實行閉關政策,禁止中外貿易,妨害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不利於中國的發展。

18、我國古代對外關係發展變化和清政府實行閉關自守政策的原因及影響。

⑴明清以前,基本採取對外開放政策。

決定這一政策的基本因素有三:一是國家強盛,經濟文化各方面居於世界領先地位;二是海陸交通發達,航海技術進步;三是封建統治階級實施開明政策。這種對外交往具體表現為三個方面,即政治軍事外交往來;經濟貿易往來;科技文化交流和發展。

⑵明清時期,對外政策由開放轉向閉關。

清政府實行閉關自守政策是落後的封建經濟和政治發展的必然結果,所謂閉關自守政策,即嚴格限制對外交往。實行閉關自守政策的原因有:

①從主觀因素看:A、從明朝中後期開始,由於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中國古老的封建制度開始走向衰落。封建統治者只能依靠強化君主專制,加強特務統治,大興文字獄,實行文化專制等手段來維護封建統治。由此,封建統治者必然害怕和拒絕任何新事物的傳入。B、幾千年來我國經濟結構是小農業和手工業相結合,自然經濟佔主導地位,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在落後的經濟基礎上產生出因循守舊、驕傲自大和閉關自守的思想。

②從客觀因素上看:A、從明朝中後期到清前期,中國先後遭到外國騷擾和侵略:沙俄侵略我國黑龍江流域,倭寇侵擾東南沿海,葡萄牙佔據澳門,荷蘭侵佔台灣。為了防禦外國侵擾,封建統治者採取了消極的「閉關自守」政策。B、清政府建立了對全國的統治後,各地反清鬥爭持續不斷,東南沿海一帶的反清鬥爭更是此起彼伏。尤其是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同東南沿海和流亡海外的反清志士,保持密切聯繫,為反清復明而鬥爭。這也是清政府實施閉關政策的一個客觀原因。

⑶閉關政策對中國社會產生了巨大影響。

表現在:①一定程度上抵禦了外來侵略,保護了封建自然經濟。②嚴重阻礙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阻礙了國內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③影響了科學技術的進步,造成了經濟技術的落後,導致近代中國大大落後於西方,造成近代中國落後挨打的局面。

從根本上說,閉關政策是一種消極防禦的政策,是違背歷史發展潮流的政策,最終導致清朝脫離世界潮流,進一步導致了閉塞、停滯、倒退。

19、關於唐朝和清朝對外政策的比較

⑴對外政策:唐朝實行對外開放的政策;清朝對外實行閉關政策,幾次下令禁止對外貿易。

⑵產生原因:①唐朝是當時世界上的大國,疆域遼闊,經濟發達,國力強盛;唐朝統治者比較開明,注重發展對外交往。②清朝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嚴重阻礙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西方資本主義得到迅速發展,不斷騷擾我國邊境地區;清朝統治者的愚昧無知。

⑶不同影響:①唐朝的對外交往擴大了唐朝的對外交流,促進了唐朝的繁榮,增強了唐朝的國力。②清朝的閉關自守隔絕了中國與世界的聯繫,造成了中國的落後,為19世紀中期中國被動挨打的局面埋下了隱患。

20、17—18世紀中西方比較。

17—18世紀的東方(主要是中國)與同時期的西方比較,可以得出西方的優勢已經形成,東、西方的均勢被打破的結論。政治上:西歐的君主專制是建立在與資產階級聯盟的基礎上的,對資本主義經濟實行扶植和保護政策;而中國則是君主專制強化並達到頂峰,自然經濟難以解體,同時又實行重農抑商政策。對外:西方在地理進行海外擴張,進行資本積累;而中國對外推行閉關鎖國政策,限制海外貿易。意識形態領域:西方經過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為資本主義發展注入精神動力,解除了精神枷鎖;而中國維護、加強傳統的說教,大興文字獄,束縛了思想,遏止了進步。總之,通過比較得出一個結論:西方率先進入資本主義社會,而中國則逐步走向了衰落。

21、鄭和下西洋與歐洲新航路開闢的比較。

鄭和下西洋與歐洲新航路開闢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有共同之處,但也有明顯的不同。

目的不同: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政治目的,是為了擴大明朝的政治影響,提高明王朝在國外的地位和威望,同時也用中國的貨物去換取海外的奇珍;新航路開闢的主要目的是經濟目的,由於當時歐洲對貨幣和製造貨幣的金屬——黃金的狂熱追求,促使他們去冒險開闢新航路。

方式不同:鄭和下西洋以和平友好交往為主要形式;而西方殖民主義者伴隨著新航路的開闢,走上了對外殖民擴張、掠奪財富,進行資本積累的道路。

經過不同:鄭和下西洋比西方開闢新航路早半個世紀;鄭和下西洋的規模巨大,無論是達?伽馬還是哥倫布、麥哲倫的船隊都無法相比。

影響不同:鄭和下西洋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的主動外交,加強了中國與亞非各國之間的友好交往,是中國和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比新航路開闢早半個多世紀。但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為了發展海外貿易,它採取的不計經濟利益的貢賜經濟政策或貴買賤賣的不等價經濟政策,給明朝政府造成了巨大的經濟負擔,隨著國力的衰退,航海的壯舉也悄然結束,因此,鄭和下西洋未能促進中國進入新興的資本主義社會,也就沒有給中國社會帶來劃時代的影響;新航路的開闢使金銀等財富源源不斷的流入歐洲,成為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來源,加速了歐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資本主義的發展。

22、明清時期西方科技領先,中國科技落後的原因

中西方科技的差別:約從15世紀後半期開始,近代科學隨著文藝復興的過程中在西歐興起,我國的科技不但被西方迅速趕上和超過,而且日益走向衰落,這一時期中西科技成果在內容和方法上的差距加大。①在內容上,中國科學屬於應用科學,如《本草綱目》等,西方科學家研究的重點是對事物及其規律探索。②在研究方法上,西方科學家進行的研究注重實驗方法,而中國主要採取傳統的整理典籍和總結經驗的方法。16世紀中西科學在內容和方法上的差別,正是近代科學與傳統科學本質差別的具體體現。

西方科技在近代領先的原因:①新興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為科學技術的發展積累了物質基礎,提供了動力。②文藝復興運動和資產階級啟蒙思想的傳播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思想武器。③資產階級革命浪潮不僅鞏固和發展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立了資產階級文化,而且為科學技術發展提供了政治保障。④工業革命使科學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

明情時期中國科技落後於西方的原因:①中國雖然在明朝中後期產生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然而腐朽的封建剝削制度和重農抑商的傳統,一方面使廣大農民極端貧困,導致國內市場狹小,另一方面使剝削者用錢去買田置地,束縛了手工業擴大再生產,這些都阻礙了資本主義發展,使科學技術的發展缺乏物質基礎和動力。②封建閉關政策既使中國失去了主動貿易權,更隔絕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渠道。③明清時期教育的落後。④明代的八股取士制度與清代的文字獄禁錮了知識分子的思想,使中國科技文化的發展和創新失去了政策支持。總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礙中國近代科技發展的根本原因。

23、明清時期文化的時代特徵

總體特徵:承古萌新。

具體表現:①建立在自然經濟基礎上的古典科技進入總結階段,出現了《本草綱目》、《農政全書》、《天工開物》、《徐霞客遊記》等一批科學巨著。②隨著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專制主義的空前強化,在文化領域也表現出強烈的專制色彩。如八股取士、文字獄等。③出現了一些反封建的早期民主啟蒙思想家——李贄、顧炎武、王夫之等。④我國小說達到鼎盛時期的局面。⑤西學東漸開始出現。

24、明清時期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為什麼沒有歐洲那樣發展迅速?

⑴當時我國封建的自然經濟佔主導地位,限制了生產力的發展,不能對科學技術提出迫切的要求和提供推動力。

⑵中國封建統治者歷來推行重農抑商的政策,清朝嚴格限制手工業的規模,壓制了手工業的發展,不利於科學技術成果的產生和推廣。

⑶明清統治者加強文化專制統治,八股取士、大興文字獄,窒息了學術空氣;知識分子普遍脫離生產,不利於自然科學的研究與發展。

⑷西方資本主義興起時,中國封建統治者推行閉關政策,阻礙了東西方科技文化的正常交流,使中國失去了吸收外來先進文化的條件。總之,當時中國腐朽的封建制度嚴重地束縛了科學技術的進步。

25、為什麼說明清時期是我國封建制度的衰落時期?

從政治制度上看:明代的特務統治和明清兩代的八股取士、大興文字獄等措施都說明封建社會需要依靠非正常手段才能維護統治,君主制度走向反動,說明了封建制度的衰落腐朽。

從經濟上看: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新的生產關係雖然未能像西方那樣從根本上動搖封建統治的根基,但已經從經濟基礎方面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從階級關係上看:明清時期農民階級的鬥爭水平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末農民戰爭「均田免糧」口號的提出,表達了農民階級推翻封建土地制度的強烈願望。

從對外關係上看:①外來勢力侵擾邊境,表明了封建制度的衰落;②統治者的政策由積極進取轉向消極防守、閉關鎖國,也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從文化上看:①在思想上出現了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著名的進步思想家,他們無情揭露和抨擊腐朽的封建專制主義制度。②在文學上出現了以《紅樓夢》為代表的具有反封建思想的小說。《紅樓夢》深刻揭露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統治階級的殘暴腐朽,反映了封建社會走向沒落的歷史史實。

26、明清時期中國與西歐在經濟、政治、思想、文化上的相似點。

經濟上:都是在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基礎上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手工工場。

政治上:西歐主要國家英國、法國的封建王朝都加強專制統治。中國明清統治者空前強化專制統治,西歐和中國當時的社會矛盾十分尖銳。

思想上:西歐早期的資產階級要求衝破教會的神學世界觀,改變維護封建制度的各種傳統觀念,提出了具有民主色彩的人文主義思想。中國也產生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黃宗羲猛烈抨擊君主專制。

文化上:西歐產生了大批反封建的文學藝術作品,揭露和批判教會、貴族腐朽本質,宣揚資產階級人文主義思想,中國也產生了一系列反封建的文學作品,《紅樓夢》揭示了封建社會走向沒落的歷史趨勢,《儒林外史》揭露了科舉制度的腐朽。

27、明清時期中西差別的比較。

資本主義萌芽問題:西歐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最早產生於14、15世紀;中國生產於明朝中後期即16世紀。從時間上看中國稍晚,但其發展前途卻不能同日而語,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後歷經明清,發展緩慢,始終沒有發展成為改變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力量,以至於在西方資本主義的入侵下夭折;西歐的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後迅速發展成為新的經濟力量,新航路的開闢、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無不源於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壯大。

中西方對外政策差別:此時期西歐國家紛紛走上殖民擴張的道路,其前奏是新航路的開闢,實質上反映了資本原始積累的要求,根源於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中國對外關係的除繼續進行傳統的對外友好交往外(如鄭和下西洋是對中國傳統對外政策的總結),還擔負起反西方殖民侵略的任務,更可悲的是封建統治階級面臨殖民主義東來的局面,不是富國強兵而是採取消極抵抗,以至於從對外開放走向閉關鎖國的道路。

封建統治階級政策調整的不同。以康熙帝(1662—1722)和法國路易十四(1643—1715)政策的調整為例可以看出:其相同點方面在目的上都是加強封建專制制度,維護封建統治,措施也都涉及到強化中央集權、加強思想文化專制(康熙帝大搞文字獄,路易十四搞宗教專制)。但更重要的是他們的不同點,路易十四發展工場手工業,取消關卡,大力拓展殖民地,鼓勵出口,大力推行重商主義的措施。路易十四採取的這些措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順應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潮流。

意識形態領域的不同反映。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壯大,反映資產階級要求的意識形態在西歐興起。從14~16世紀的文藝復興到17~18世紀的啟蒙運動,從內容上看不僅反對封建專制、貴族特權和等級制度,而且為建立資本主義制度設計出許多政治構想。黃宗羲等人的反封建民主生產從內容、影響等方面都不是成熟的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僅處於萌芽狀態。這充分說明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一原理。

造成中西方差距的原因。以上差距的出現,原因複雜。就中國方面可以從中國封建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中找,西歐亦然。

28、明清時期的文化特徵歸納。

⑴出現了一些具有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哲學家: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這三位思想家的思想特色:封建社會末期產生的反封建的具有民主色彩的進步思想。其具體主張:政治上,反對君主專制;文化上,提倡學以致用,反對空發議論,不切實際的學風;思想上,重視實踐對人的認識的作用。

⑵建立在自然經濟基礎之上的科學技術仍然走在世界前列。《本草綱目》、《農政全書》、《天工開物》等總結性的科學巨著問世。其發展的主要特點是:仍處在世界領先地位,但始終沒有突破傳統科技的範圍,產生與歐洲相似的近代科學。其原因與自然經濟的阻礙、重農抑商的政策、文化專制的統治以及閉關鎖國政策有關。

⑶西學東漸開始,出現了介紹外來先進科技的著作。利馬竇等西方傳教士把西方的天文、數學、地理、繪畫、音樂等知識介紹給中國。

⑷統治者對教育的控制進一步加強,體現君主專制的強烈色彩。科舉以八股取士,學校教育更加規範和嚴格的思想控制,清代書院的官方化,大興文字獄,出現一大批宣傳封建正統思想的類書和叢書等。

⑸文學藝術在內容和形式上體現出通俗化和平民化的趨向,在思想上體現反封建禮教、追求個性解放和自由、幸福的特徵。《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等作品,具有鮮明的揭露封建制度、要求個性解放的特徵,表現了突出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推薦閱讀:

愛翻白眼,懟天懟地,這位明朝反動派的表情包居然值1個億?
書吧:揭秘歷史第一現場
前蘇聯的吃喝風
「塔山雄師」41軍對越作戰史

TAG:歷史 | 複習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