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068集 須菩提惡性緣--應斷瞋恚習氣 陸正元老師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今天我們要來講《撰集百緣經》中所提到的「須菩提惡性緣」這個故事,來說明一位菩薩如果想要早點成佛,那麼就應該要儘快地斷除瞋恚的習氣。因為如果我們經常對眾生起瞋的話,或是瞋恚的習氣很重,那麼眾生自然就會心生畏懼,而離我們遠遠地、不喜歡親近;這樣我們攝受眾生就會比較慢,成佛的速度自然就會受到影響。 今天這個故事的背景,是在  釋迦牟尼佛剛成佛的時候。話說有一天,世尊知道有些大海中的龍王得度的因緣已經成熟了,因此就要去度化這些龍王,於是 世尊就來到須彌山下,化現為比丘的相貌,然後就端身正坐、專心思維。這時候,有一隻金翅鳥王在空中盤旋,飛著、飛著,它突然向下俯衝到大海中,捉住了一隻小龍,然後就又飛回到須彌山頂,準備吃掉這隻小龍。這隻小龍知道自己的小命即將不保,但是它有遠遠地看見 世尊所化現的比丘在端坐思維,這隻小龍就以至誠心,祈求這位比丘能夠救護它,但是仍然被金翅鳥王給吃掉了。 小龍在死了之後投生到舍衛國,成為一個婆羅門家的孩子,名字叫作負梨。負梨的相貌長得非常的端正,又很殊勝微妙,是世間稀有少見的,因此父母們就又為他取了一個名號,叫作須菩提。須菩提漸漸長大之後,他的聰明智慧無人能比,但是他卻有個很不好的習性,那就是他的心性非常的暴惡,很容易起瞋怒;凡是他所見到的人或畜生,只要一見到,他都看不順眼,而會不停地起瞋怒罵。他的父母以及親屬都因此非常地厭惡他,並且為他感到憂慮;而其他人也都不喜歡看到他,能避開就避開。到最後須菩提就只好離家,獨自到深山林中去了。但是他到了山林中之後,仍然還是動不動就起瞋,每每看見飛鳥、野獸以及草木的風吹搖動,他心中就會生起瞋恨怨惱,不曾有一絲絲的歡喜心。 當時,在山林里有一位山神,他很憐憫這個愛起瞋的須菩提,很想要幫助他,所以他就對須菩提說:「你為什麼要舍離家庭來到這個山林中呢?你既然來了,卻又不修持善心、善法,這樣子有什麼利益呢?只不過是白白地浪費時光,在這裡虛受疲累之苦罷了!現在有一位世尊正在只園精舍說法;世尊是一位具有大福德,並且能夠教導眾生斷惡修善的究竟覺悟者,如果你去到那裡,世尊一定能夠教導你,並且幫助你除去瞋恚之毒的。」須菩提聽了山神的話,心裡非常的歡喜,就立刻問山神說:「這位世尊祂現在在哪裡呢?」山神回答他說:「你只要把眼睛閉起來,我就會把你帶到世尊那裡去了。」須菩提就依著山神的話,閉起了雙眼,只一下子,就已經身在 世尊所在的只園精舍了。佛世尊具有三十二種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猶如百千個太陽般的光明普曜;須菩提看見 世尊的這種大光明相,內心滿懷歡喜,於是就快步地來到佛前,以頭面接足禮至誠頂禮 佛陀,然後起身退坐在一旁。這時候,佛陀知道須菩提得度的因緣已經成熟了,於是就為須菩提開示瞋恚的種種過患罪惡;佛陀開示說:「瞋恚會增長無明愚痴的粗重煩惱,瞋恚會燒滅眾生的善根,也會增長眾多的惡業,瞋恚會讓人在死後,墮入到地獄中,遭受尤重純苦的惡報;將會在地獄中,遭受種種的折磨與痛苦而死去,然後業風一吹,又會活過來再次受苦;這樣的長劫苦痛,是難以用世間的苦痛來稱量計度的。即使在長劫之後,已經受盡了地獄的果報,而得以脫離地獄;但是接下來,還會有龍蛇、羅剎、鬼神等等的花報要受,而這類畜生、鬼神也都是常含瞋毒之心的,因此還是會彼此不斷地互相殘害啊!」 當須菩提聽完 佛陀對他的開示之後,內心感到非常的驚惶恐怖,他驚覺到自己長時間以來的種種暴惡、瞋恨的行為,在未來可能會遭受到無比可怕的惡報,他當下就汗毛直豎,深深地感到羞愧、懊悔與自責;於是就在 佛前跪了下來,至誠地發露並懺悔之前所造的眾罪過失。由於他以這樣的至誠心來懺悔滅罪,所以頓時就與道相應,而得到了斷三縛結的須陀洹果證功德;因此須菩提滿懷著歡喜慶悅之心,祈求 佛陀能夠允許他出家繼續修道。佛陀就當下應允了他,並且說:「來得好啊!比丘!」須菩提的粗重煩惱就當下落謝,法衣著身,成為了修學解脫道的出家人;須菩提接著又繼續精進不懈地修習,終於證得了阿羅漢果,並且是具有三明六通的俱解脫大阿羅漢,成辦了解脫果,能夠隨意入滅,已經出離了三界的系縛,並且成為諸天世人都應該恭敬供養的無學聖人。 這時候,眾比丘們看見了須菩提求道的過程是如此的殊勝奇異,又看見他很容易就生氣的習氣,心中都感到疑惑不解,於是就請問 佛陀說:「世尊啊!今天這位須菩提比丘,往昔是造了什麼樣的業,今生雖然得為人身,卻總是心懷瞋恨怨惱而無法止息呢?而今又是以什麼樣的因緣,能夠值遇佛陀世尊而出家修行得道呢?」佛陀就告訴眾比丘們說:「你們要好好地聽著啊!我這就來為你們分別解說這其中的因緣。就在這個賢劫之中,過去有個波羅奈國,當時有位迦葉佛出世。在迦葉佛的法眾之中,有一位比丘經常熱心地勸化眾生;他在整整的一萬年之中,經常不辭辛勞地帶領大眾到各地去接受供養,讓眾生能夠廣植福田。後來有一天,由於某個緣故,這些比丘們沒有跟著他出去受供;這位比丘在一怒之下,竟然口出惡言辱罵說:『你們這些兇狠的暴戾之徒,就像是毒龍一樣不聽馴化。』他罵完了這些話之後,就轉頭走出去了。這位比丘正是因為這個觸惱眾僧的惡業因緣,所以在接下來的五百世中,都受生為毒龍之身,而且它的心中常常含著瞋毒,經常去觸嬈眾生,因此眾人都不喜歡見到它。而今他雖然已經得為人身了,但是往昔的瞋惡習氣,還沒有完全去除,所以他還是很容易生起瞋恨怨惱之心。」 佛陀又告訴諸比丘們說:「你們知道當時那位經常勸化眾生,卻又惡口辱罵僧眾的比丘是誰嗎?就是今天的須菩提啊!但是,又由於他當時帶領眾僧受供的福德因緣,所以今天才能夠遇到佛陀我呀!也因此才有因緣出家修道而成就了解脫果。」大眾聽完了 佛陀的開示之後,都理解了這其中的緣由,因而都歡喜地信受奉行。 講完了這個故事之後,我們再來看一下:須菩提是一位回心大乘的俱解脫大阿羅漢,也是 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中解空第一的尊者。釋迦世尊在弘法四十餘年的後期,在宣講《法華經》的時候,曾經為因緣成熟的弟子們授記未來將會成佛,以及成佛時的名號、時劫、有多少弟子眾等種種情形。在當時已經入初地的須菩提,也有被授記,但是他還需要再供養三百萬億那由他佛之後,才能夠成佛;這個時間是當時法華會上,被授記的大弟子之中,最遲、最長遠的。而其他的大阿羅漢,例如大迦葉尊者,卻只要再供養三百萬億諸佛之後,就可以成佛了;另外會更快成佛的,譬如論義第一的大迦旃延尊者,他只要再供養兩萬八千億諸佛,就可以成佛了。 在《妙法蓮華經》的〈授記品〉中有記載說:【爾時世尊復告諸比丘眾:「我今語汝,是大迦旃延於當來世,以諸供具,供養奉事八千億佛,恭敬尊重。諸佛滅後各起塔廟,高千由旬,縱廣正等五百由旬,皆以金、銀、琉璃、車磲、馬瑙、真珠、玫瑰、七寶合成,眾華、瓔珞、塗香、末香、燒香、繒蓋、幢幡,供養塔廟。過是已後,當復供養二萬億佛,亦復如是。供養是諸佛已,具菩薩道,當得作佛。號曰閻浮那提金光如來。」】(《妙法蓮華經》卷3)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到「三百萬億那由他佛,以及三百萬億諸佛,以及兩萬八千億佛,這些數字彼此之間的差別呢」?這當中不只是相差百千萬倍,而是相差「那由他」倍啊!那由他是天文數字!是無量無數的意思,何況須菩提要供養的諸佛,還要再乘上三百萬億倍,要再經過供養三百萬億那由他佛之後,才能夠成佛。這真是長久到難以計算的時劫呢!這主要都是因為須菩提的脾氣很大,有容易起瞋的習氣,所以眾生都很害怕親近他;須菩提也是同樣不喜歡和眾生親近,所以他和眾生之間的緣很不好,因此攝受眾生的數量以及功德,也就會因此大為減損,而使得他需要經過非常久遠的時劫,才能成就佛道。這是因為成佛之道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要攝受眾生,饒益一切有情;攝受眾生就是在攝受佛土,須菩提因為有很重的瞋恚習氣,所以他所攝受的眾生就會相對很有限。攝受眾生主要是要用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在《瑜伽師地論》中  彌勒菩薩說,諸攝事法中是以愛語最為第一,要以愛語行布施,以愛語來利行,以愛語行同事行等等。所以,像是會比較早成佛的大迦旃延尊者,是因為他的心性無瞋、無慢,善良好相處,都不跟別人計較,並且非常努力地修集福德,用他所有的資財去供養 佛;而且在 佛陀滅度之後,他也常用全部的資財以七寶去供養佛舍利。另外,因為大迦旃延尊者對人都很好,不起瞋,平常也不愛出頭,都是無我無私地付出奉獻,他被羞辱時也不會生氣,完全奉行以四攝法來度眾生,像這樣福德修得越來越大,所以他在未來很快就會成佛。 另外,佛陀的聲聞弟子中,最快成佛的是阿難尊者;阿難菩薩只要再供養六十二億諸佛就可以成佛了,是當時所有被授記的大阿羅漢之中最快速的。這其實是因為阿難尊者跟  釋迦牟尼佛,在無量數劫以前,是同時發心行菩薩道的,他行菩薩道的時劫最為久遠,再加上他對眾生都很好,最多情,不會故意傷害別人,還會經常地幫助眾生;所以他成佛的時候,國土有二十千萬億恆河沙諸菩薩,佛壽命有無量千萬億阿僧只劫。而且他也常常替別人去向 佛陀求情;譬如 佛陀的姨母當初想要出家,但是 佛陀為了正法久住,暫時沒有答應,是經過阿難三度的努力求情之後,佛陀才同意的。所以現在的比丘尼們,都應該要感謝阿難尊者才是。另外加上阿難尊者生生世世,又很努力地護持正法藏,能夠憶持、誦出一切經典,所以他會最快成佛。 所以說護持正法藏非常的重要,因為有經典等聖言量的繼續存在,眾生們才會信受;法藏是正法弘傳最主要的依據,就像正覺同修會的  平實導師所證悟的目標及內涵,跟經典是完全相符合的:開悟是要證悟第八識如來藏,《般若經》中的非心心、空性心。因為有正法藏,所以正覺同修會才能夠大力地破邪顯正,所以說護持正法藏的功德非常非常的大!而現在的《大正藏》之中,卻還收錄有很多的偽經,像是六識論或假藏傳佛教密宗雙身法的這些偽經、偽論,也都混雜在其中;所以我們要繼續努力,把這些偽經給揀別出來,並且努力護持正真的法藏。因為護持法藏才能夠以正法攝受眾生、攝受佛土。 今天特別舉出須菩提瞋恚的習性因緣,來作為菩薩戒子們的警惕。若是有心想要求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人,就應當要普攝一切眾生、不舍一切眾生;並且遠離瞋恚心,以慈悲心來攝受眾生,才能夠快速地廣利眾生而早日成佛。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的節目就說明到這裡。 謝謝各位菩薩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身心安泰,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家長應機智應對老師的批評
前妻助他成為台灣首富,58歲娶了小自己24歲的漂亮老師
每日一笑:老師,不需要叫我爸爸來嗎?
根塵老師講《四聖心源》(二十六)
恭賀莫莫老師建館生日快樂

TAG: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