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別名辭海】之《妻子的別名》

編著:田家雙

田家雙

遼寧營口人

微信名田家 博客名

田家崴子

妻子的別名(上)

妻子

妻。《詩·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禮記·曲禮下》:「天子之妃曰後,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婦人,庶人曰妻。」唐 杜甫《新婚別》:「結髮為妻子,席不暖君床。」《三國志平話》卷上:「學究妻子又來送飯,不見學究回來,告與公公得知。」《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老夫當日認假為真,雖妻子跟前不敢說破,其實所稱八拜為交,皆虛言耳。」另,妻和子。《孟子·梁惠王上》:「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後漢書·吳祐傳》:「祐問長有妻子乎?對曰:『有妻未有子也。』」《百喻經·水火喻》:「入佛法中出家求道,既得出家,還復念其妻子眷屬。」唐 柳宗元《訴螭文》:「父母孔愛,妻子嬉兮。」清 嚴有禧《漱華隨筆·吳門貧婦》:「吳門一人家,有妻子而極貧。」

本適

嫡妻,正室。漢 班固《白虎通·嫁娶》:「不更聘大國者,不忘本適也。」

側庶

嫡妻外的妻子,即偏房。《宋書·孝義傳·何子平》:「(何子平)母本側庶,籍註失實,年未及養,而籍年已滿,便去職歸家。」

德配

舊時尊稱他人之妻。宋 李流謙《挽家夫人》:「擇歸令德配,映世高名戀。」清 程麟《此中人語·儒將風流》:「劉君德配工吟詠,故末句及之。」另,謂德行可與之相比配。漢 焦贛《易林·賁之解》:「德配唐虞,天命為子。」《隸釋·漢李翊夫人碑》:「節行潔靜,德配古之聖母。」晉 陸雲《答孫顯世》:「志擬龍潛,德配麟趾。」唐 孫逖《故程將軍妻南陽郡夫人樊氏輓歌》:「德配程休甫,名高魯季姜。」

嫡配

指正妻。《續資治通鑒·宋紀》:「檢詳國朝孝惠皇后,太祖嫡配,止即陵所置祠殿以安神主,四時惟設常饌,無薦享之禮。」《紅樓夢》第二回:「雨村嫡配忽染疾下世,雨村便將他(嬌杏)扶作正室夫人。」《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七:「在嫡配尚屬常情,在姬侍又其本分。」清 昭蓮《嘯亭雜錄·舒太夫人》:「太夫人姓馬氏,為文襄公曾孫女,直恪公嫡配也。」《聊齋志異·曾友於》:「先是翁嫡配生長子成,至七八歲,母子為強寇擄去。」

嫡妻

男人第一次娶的妻子,又稱結髮妻子、元配(原配)、正妻、正室(正房)、大老婆……也有同時出現兩位嫡妻的現象,同宗兄弟有人絕嗣,可以過繼孩子給對方做兒子,如果這個兒子是獨子,可娶兩個嫡妻,分別繼承兩邊香火。《續資治通鑒·元紀》:「遠妻雷氏為賊所執,賊欲妻之,雷曰:『我參政冢婦,縣令嫡妻,肯從汝狗彘以生乎?』」

髮妻

原配之妻。漢蘇武《雜詩》:「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李善註:「結髮,始成人也,謂男年二十,女年十五時,取笄冠為義也。」宋 陳著《弟茝家醉中趁筆》:「中有有識剪髮妻,談笑咄嗟具魚肉。」蘇曼殊《焚劍記》:「主人遂請於生及嫗,收眉娘為髮妻。」

夫娘

妻子。夫人娘子的簡稱。唐 法琳《辯正論·十代奉佛上》:「右宋世諸王,並懷文藻……閣內夫娘,並令修戒;麾下將士,咸使誦經。」徐特立《國文教授之研究》第二章:「古書中如士大夫省之為士夫,夫人娘子省之為夫娘。」另,平人之妻曰夫娘。清李調元《南越筆記》:「廣東謂平人曰狫,亦曰獠,賤稱也。《北史》周文帝討諸獠以其生口為賤隸,謂之壓獠,威壓之也。謂平人之妻曰夫娘。夫娘之稱頗古。劉宋蕭齊崇尚佛法,閣內夫娘,令持戒。夫娘謂夫人、娘子也。」方言,妻子的意思。明 陶宗儀《輟耕錄·婦女曰娘》:「苗人謂妻曰夫娘。」

夫人

諸侯之妻,泛指妻子。《禮記·曲禮下》:「公侯有夫人,有世婦,有妻,有妾。」《論語·季氏》:「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孔穎達疏:「邦君之妻者,諸侯之夫人也。」《韓非子·內儲說下》:「魏王遺荊王美人,荊王甚悅之,夫人鄭袖知王悅愛之也,亦悅愛之,甚於王。」另,漢代亦稱列侯之妻。《漢書·文帝紀》:「七年冬十月,令列侯太夫人、夫人、諸侯王子及吏二千石,無得擅征捕。」顏師古注引如淳曰:「列侯之妻稱夫人。」又,帝王之妾。《禮記·曲禮下》:「天子有後,有夫人,有世婦,有嬪,有妻,有妾。」《南史·后妃傳序》:「晉武帝采漢魏之制,置貴嬪、夫人、貴人,是為三夫人,位視三公。」又,古代命婦的封號。王莽封崔篆母師氏為義成夫人,為命婦有「夫人」封號之始。至唐代,文武官一品及國公的母或妻為國夫人,三品以上官員的母或妻為郡夫人。宋代執政以上官員之妻封夫人。明代一品二品官員之妻皆封夫人。清代並封宗室貝勒至輔國將軍之妻為夫人。又,對已婚婦女的尊稱。《史記·刺客列傳》:「夫人不聞與?何敢來識之也?」又,猶眾人。《左傳·襄公八年》:「夫人愁痛,不知所庇。」杜預註:「夫人,猶人人也。」《淮南子·本經訓》:「天下和洽,人得其願,夫人相樂無所發貺。」高誘註:「夫人,眾人也。」

婦人

古代士之妻稱婦人。《禮記·曲禮下》:「天子之妃曰後,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婦人,庶人曰妻。」另,成年女子的通稱,多指已婚者。《易·恆》:「婦人吉,夫子凶。」《墨子·非攻下》:「農夫不暇稼穡,婦人不暇紡績織紝。」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婦人之性,率寵子婿而虐兒婦。」唐 王建《相和歌辭·公無渡河》:「婦人無力挽斷衣,舟沉身死悔難追。」唐 羅隱《讒書·拾甲子年事》:「谷竟從逆,嗚呼,謀及婦人者必亡。」《水滸傳》第二七回:「早望見一個酒店,門前窗檻邊坐著一個婦人。」

姑娘

小妻的別稱。清 俞正燮《癸巳類稿·釋小補楚語笄內則總角義》:「小妻:曰妾,曰嬬……曰姑娘。」另,父親的姊妹,即姑母。元 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一折:「我辭別了姑夫姑娘,我就出去了。」《老殘遊記》第八回:「姑娘者,姑母之謂也。」又,年輕的女子。多指未婚者。《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因老爺人物生得太齊整了,料想那將就些的姑娘配不上,不敢來說。」《紅樓夢》第三回:「一面聽得人說:『林姑娘來了。』……賈母又叫:『請姑娘們。今日遠客來了,可以不必上學去。』」又,指女兒。《紅樓夢》第六回:「我們姑娘年輕的媳婦兒,也難賣頭賣腳的,倒還是舍著我這副老臉去碰碰。」又,妓女。《兒女英雄傳》第四回:「想來是將才串店的這幾個姑娘兒,不入你老的眼,要外叫兩個。」

寒荊

舊時對人謙稱自己的妻子。元柯丹邱《荊釵記》:「小生自有寒荊在家,焉敢望此?煩請通報。」明 王玉峰《焚香記·軍情》:「學生寒荊為我受了無數凄楚,自中榜之後,還不曾見面。」《說岳全傳》第一回:「岳和開言道:『師父,非是弟子推託,只因寒荊產了一子,恐不潔凈觸污了師父。』」

渾家

妻子。舊時家中妻子主內,故稱。宋 釋道璨《偈頌》:「渾家不管興亡事,一味和雲看洞庭。」宋 陳著《洞仙歌》:「到如今夢覺,佩著飛霞,渾家問、玉芝瑤草。」元關漢卿《感天動地竇娥冤》:「張驢兒,你當日下毒藥在羊肚兒湯里,本意葯死俺婆婆,要逼勒我做渾家。不想俺婆婆不吃,讓與你父親吃,被葯死了。你今日還敢賴哩!」元 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一折:「渾家王臘梅,元不是我自小里的兒女夫妻。」《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渾家說與丈夫道:『你與我叫住那排軍,我相問則個。』」另,全家。唐 戎昱《苦哉行》:「身為最小女,偏得渾家憐。」宋 范成大《雪中聞牆外鬻魚菜者求售之聲甚苦有感》:「一身冒雪渾家暖,汝不能詩替汝吟。」元 無名氏《飛刀對箭》:「我渾家大小七八十口人,打著千斤,望下墜,也不曾墜的這弓開一些兒。」

家婦

指妻子。《史記·循吏列傳》:「(公儀休)見其家織布好,而疾出其家婦,燔其機,雲『欲令農士工女安所讎其貨乎?』」《史記·循吏列傳》:「太史公曰:『公儀子見好布而家婦逐。』」唐白居易《夜聞歌者》:「借問誰家婦,歌泣何凄切。」唐張籍《離婦》:「夫婿乘龍馬,出入有光儀。將為富家婦,永為子孫資。」宋 王炎《題徐參議所藏唐人浴兒圖》:「荊釵布襦小家婦,生子不如山下麑。」宋 王銍《題洛神賦圖詩》:「五官郎將莫輕怒,椒房自是袁家婦。」

家裡的

對妻的俗稱。郭光《僅僅是開始》:「這是我……愛人……老婆……唉,總不如說我家裡的順勁。」

家婆

指妻子。清 褚人獲《堅瓠四集·僧還俗》:「和尚討家婆,脫褊衫,著綺羅。」清 李漁《奈何天·狡脫》:「好沒志氣,他只因沒福做家婆,所以叫我另娶你,如今是一家之主,為甚麼拜起他來。」《何典》第七回:「(臭鬼)家婆是趕喪大人的女兒,叫做趕茶娘。」方言。謂丈夫的母親,猶婆婆。太平天國無名氏《太平天日》:「壞道竟然傳得道,龜婆無怪作家婆。」

家緣

指妻子。明 湯顯祖《牡丹亭·索元》:「他行蹤杳然,他行蹤杳然。有了俏家緣,風聲兒落誰店。」明 葉憲祖《丹桂鈿合》第五折:「幾番要丟了這樁道路,爭奈沒甚麼養活家緣。」另,家業。唐 呂岩《沁園春》:「限到頭來,不論貧富,著甚千忙日夜憂,勸年少,把家緣棄了,海上來游。」金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六:「夜擁孤衾三幅布,晝欹單枕是一枚磚,只此是家緣。」元 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因此上攜宅眷,撇家緣,圖一個苟活偷全。」《西遊記》第二三回:「我倒是個真心實意,要把家緣招贅汝等,你倒反將言語傷我。」又,猶家務。元 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念竇娥從前已往幹家緣,婆婆也,你只看竇娥少爺無娘面。」

家主婆

妻子。《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五:「我是河南開封富家,你到我家裡,就做我家主婆,享用富貴了。」清 錢大昕《恆言錄》:「今鄉村小民呼其妻曰家主婆。」《海上花列傳》第六回:「我屋裡家主婆從來勿曾說歇啥,耐倒要管起我來哉!」《海上花列傳》第六十二回:「開堂子個老班討個大姐做家主婆,也無啥勿局。」巴人《白眼老八》:「他媽的,還要我抱小孩哩,我又不是他的家主婆,尿呀屎撒了我滿衣。」另,家庭主婦。《初刻拍案驚奇》卷六:「春花丫頭見家主婆睡著,偷著浮生半日閑,小師父引著他自去吃東西頑耍去了。」

荊布

用為對己妻的謙稱。宋張孝祥《念奴嬌》:「德耀歸來雖富貴,忍棄平生荊布。」宋劉仙倫《賀新郎》:「不念瑣窗並繡戶,妾從前、命薄甘荊布。」元汪元亨《雁兒落過得勝令》:「經書子訓嚴,荊布妻從儉。門前獨木橋,屋後三家店。」明 陳汝元《金蓮記·量移》:「只是目斷彤管,心懷荊布。」「荊釵布裙」之省。《南史·范雲傳》:「昔與將軍俱為黃鵠,今將軍化為鳳凰,荊布之室,理隔華盛。」元 鄭光祖《伊尹耕莘》第二折:「荊布之婦,怎消受五花官誥。」清 毛師柱《舟中兩夢亡婦詩以志感》:「廿年舊事從頭記,荊布相依最苦辛。」

賤荊

謙稱己妻。明 屠隆《彩毫記·泛舟採石》:「卑人賤荊,與廬山女道士李騰空有方外之約。」《紅樓夢》第三回:「天緣湊巧:因賤荊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無人依傍,前已遣了男女船隻來接。」

賤內

謙稱己妻。《隋唐演義》第四十二回:「雄信見說,吃了一驚道:『為什麼賤內得到這裡?』王伯當道:『尊嫂與令愛現在後寨,請自問便知始末。』」明 孫柚《琴心記·誓志題橋》:「賤內有恙,敢煩一卜。」《紅樓夢》第十回:「於是,賈蓉同了進去。到了賈蓉居室,見了秦氏,向賈蓉說道:『這就是尊夫人了?』賈蓉道:『正是。請先生坐下,讓我把賤內的病說一說再看脈如何?』」《儒林外史》第二八回:「這舍親姓鮑,是我的賤內的姑爺,是小弟的姑丈人。」《儒林外史》第三十三回:」我也尋兩間河房同你做鄰居,把賤內也接來同老嫂作伴。「瞿秋白《文藝雜著續輯·內外》:「丈夫叫『外子』,妻叫『賤內』。」

賤庶

指婢妾。以其地位低下,因稱。唐 蔣防《霍小玉傳》:「故霍王小女,字小玉,王甚愛之。母曰凈持。凈持即王之寵婢也。王之初薨,諸弟兄以其出自賤庶,不甚收錄。」

荊婦

對人稱己妻的謙詞。宋 劉鎮《書王十月述懷詩後》:「山北山南春雨足,漠漠柔桑秀如沃。儂家荊婦幾時歸,西疇獨自驅黃犢。」宋 陳亮《乙巳春與朱元晦秘書》:「男子不敢犯分以求,而荊婦心欲其夫轉以為請,此於理宜可許也,願便得之為禱。」元 王禎《蠶連》:「丁寧語荊婦,依時勤灑沐。」《水滸傳》第七回:「原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內,不認得荊婦,時間無禮。」清 趙翼《移寓椿衚衕》:「賃舂尚未偕荊婦,祭灶仍先請比鄰。」

荊妻

對人稱己妻的謙詞。宋劉克莊《蓋竹廟》:「寄書報與荊妻說,十襲荷衣莫要焚。」宋朱繼芳《負薪》:「蒸梨炊黍付荊妻,指點青山澗水西。」明 無名氏《錄親記·託夢》:「周羽屈受這災危,拼殘軀便做他鄉之鬼,可憐賢達我荊妻,便做有男兒也難存濟。」明 吳兆《貧居》:「床頭惟有梁鴻傳,閑誘荊妻作古人。」清 李漁《憐香伴·僦居》:「只是荊妻早逝,後嗣杳然。」

荊人

對他人稱己妻的謙詞。宋 作張耒《散步西園》:「荊人重鮮食,怪我厭魚餐。」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局詐》:「區區拙技,負此良琴,若得荊人一奏,當有一兩聲可聽者。」王士祜:「弟去歲以荊人抱病,屏跡半載。」另,楚人,南人。《春秋·庄公二十三年》:「公至自齊,荊人來聘。」《韓非子·初見秦》:「秦與荊人戰,大破荊。」三國 曹植《魏德論》:「荊人風靡,交益景從。」

荊室

猶荊婦。稱己妻的謙詞。明 陳汝元《金蓮記·外謫》:「經年遠別,千里相逢,常思故國萱堂,難消歲月。料應客途荊室,備經風霜。」另,用荊條搭建的屋舍。借指窮苦人家。三國 曹植《說疫氣》:「人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荊室蓬戶之人耳。若夫殿處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門,若是者鮮焉。」

伉儷

妻子,配偶。《左傳·昭公二年》:「晉少姜卒。公如晉,及河,晉侯使士文伯來辭曰:非伉儷也,請君無辱。」孔穎達疏:「言少姜是妾,非敵身對耦之人也。」《國語》:「今陳侯不念胤續之常,棄其伉儷妃嬪,而帥其卿佐以淫於夏氏。」韋昭註:「伉,對也。儷,偶也。」晉 左思《詠史》:「買臣因采樵,伉儷不安宅。」張銑註:「伉儷,謂妻也。」晉 左思《詠史》:「買臣困樵採,伉儷不安宅。」唐吳筠《高士詠楚狂接輿夫妻》:「接輿耽沖玄,伉儷亦真逸。」《新五代史·楊崇本》:「大丈夫不能庇其伉儷,我已為朱公婦矣,無面視君,有刀繩而已。」清 方文《彰法山經橋公故居》:「二女才華誠絕人,何處能尋此伉儷。」另,謂女子嫁人為妻。清 和邦額《夜譚隨錄·章佖》:「兒家小娘子葳蕤之質,年十六,孤處無依,欲求人家蘭玉而伉儷之。」又,謂夫婦。《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足下休疑,我已別娶渾家,舊日伉儷之盟,不必再題。」又,謂結成夫婦。元王子一《劉晨阮肇誤入桃源》:「成就了兩姓姻緣,完結了百年伉儷。」

老蒯

民間稱呼年老妻子的一種叫法。另一層意思是指行過房的女人。

老婆

妻子的俗稱。宋 吳自牧《夢粱錄·夜市》:「更有叫『時運來時,買莊田,取老婆』賣卦者。」元 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我做斗子十多羅,覓些倉米養老婆。」《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這老婆穩取,是我的了。」《紅樓夢》第七五回:「賈政因說道:『一家子一個人,最怕老婆。』」另,年老的婦女。唐 寒山《詩》:「東家一老婆,富來三五年;昔日貧於我,今笑我無錢。」《醒世姻緣傳》第十九回:「偏你這些老婆們,有這麼些胡姑姑、假姨姨的!」又,老年婦女的自稱。宋 陶岳《五代史補·羅隱東歸》:「秀才何自迷甚焉,且天下皆知羅隱,何須一第然後為得哉!不知急取富貴,則老婆之願也。」金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八:「有的言語,對面評度。凡百如何,老婆斟酌。」又,稱丫頭或年老的女僕。《紅樓夢》第三五回:「到了怡紅院中,只見抱廈里外迴廊上,許多丫頭老婆站著,便知賈母等都在這裡。」

令婦

指賢淑的媳婦。唐 元稹《祭禮部庾侍郎太夫人文》:「孝女視膳,令婦執笲,封燔茅社,抱弄荃蓀。」宋 無名氏《新編分門古今類事·婚兆·於祐紅葉》:「韓氏生五子二女,皆力學有官;女亦配名家,終身為令婦。」《太平御覽·人事部》卷二十三:「婦曰:『大丈夫不能彷彿彥雲,而令婦入比蹤英傑!』」

令閣

賢惠的妻子。宋 趙令畤《侯鯖錄》卷三:「東坡再謫惠州日,一老舉人年六十九,為鄰。其妻三十歲誕子,為具邀公,公欣然而往。酒酣乞詩,公戲一聯云:『令閣方當而立歲,賢夫已近古稀年。』」另,用以敬稱對方的妻妾。宋 惠洪《冷齋夜話·劉野夫免德庄火災》:「劉野夫上元夕以書約德庄曰:『今夜欲與君語,令閣必盡室出觀燈,當清凈身心相候。』德庄雅敬其為人,危坐三鼓矣,家人輩未還,野夫亦竟不至。俄火自門而燒,德庄窘,持誥牒犯烈焰而出。頃刻,數百舍為瓦礫之場。明日,野夫來吊,且欣曰:『令閣已不出是吾憂,幸出可賀也。』」

令閫

古代稱婦女所居內室為閫。後因以「令閫」敬稱他人的妻室。魯迅《准風月談·登龍術拾遺》:「試看王爾德遺照,盤花鈕扣,鑲牙手杖,何等漂亮,人見猶憐,而況令閫。可惜他的太太不行,以至濫交頑童,窮死異國。」

令妻

謂德行美善的妻子。《詩·魯頌·閉宮》:「魯侯燕喜,令妻壽母,宜大夫庶士,邦國是有,既多受祉正,黃髮兒齒。」孔穎達疏:「謂為之祝慶,使妻善而母壽也。」唐 劉禹錫《崔公神道碑》:「惟夫人姑臧冠族,以蘋蘩組循輔佐君子為令妻,積三十餘年。」另,敬稱對方的妻子。《剪燈余話·鸞鸞傳》:「將軍夫人妒忌,所擄婦女,皆處於別室,除浣洗衣裳,炊造飲食之外,不容輒出,近亦有給還其親屬者。令妻若在,吾當為玉成。」

令室

猶賢妻。晉 傅玄《和秋胡行》:「秋胡納令室,三日宦他鄉;皎皎潔婦姿,冷冷守空房。」

令攸

猶言賢妻。漢 秦嘉《述婚》:「神啟其吉,果獲令攸。我之愛矣,荷天之休。」

令正

舊時以嫡妻為正室,因用為稱對方嫡妻的敬詞。宋 陳昉《潁川語小》卷上:「若謂閣正為令正,令嗣為令似……傳習已深,不覺其謬,亦不可得而革矣。」《西遊記》第五九回:「尊府牛魔王,當初曾與老孫結義,乃七兄弟之親。今聞公主是牛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稱之。」《說唐》第十回:「只今月內第十三封書,不是令堂寫的,是令正寫的,書中說令堂有恙,不能修書。」另,古代官名。掌文告辭令。《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子大叔為令正,以為請。」杜預註:「主作辭令之正。」

內婦

妻子,猶內子。卿大夫的嫡妻。漢 劉向《列女傳·晉趙衰妻》:「姬以盾為賢,請立為嫡子,使三子下之。以叔隗為內婦,姬親下之。」《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作「內子」。杜預註:「卿之嫡妻為內子。」

內饋

指妻子。宋 黃休復《茅亭客話·蘇推官》:「時內饋方孕逼期,因是積以為驗。」

內壼

指妻子。明 陳汝元《金蓮記·湖賞》:「退到私衙,謀諸內壼。夫人有請。」

內人

屋內之人的意思。古代泛指妻妾。《禮記·檀弓下》:「今及其死也,朋友諸臣未有出涕者,而內人皆行哭失聲。」鄭玄註:「內人,妻妾。」《孔叢子·記義》:「今死而內人從死者二人焉,若此於長者薄,於婦人厚也。」唐 徐仲雅《宮詞》:「內人曉起怯春寒,輕揭珠簾看牡丹。」唐 張祜《春鶯囀》:「內人已唱春鶯囀,花下傞傞軟舞來。」清 孫枝蔚《燕子樓》:「不見魯文伯,內人行哭時。」另,用以稱自己的妻子。清 趙翼《觀家人腌菜戲成四十韻》:「茹蔬貧宦慣,蓄旨內人工。」

內當家

女主人;主婦。也用作對妻子的稱呼。王潤滋《內當家》:「內當家,是鎖成叫慣了的稱呼,其實內外都當家。」

內掌柜

舊時稱生意人的妻子為「內掌柜」,也有稱「內當家」的。《小五義》第七十三回:「又問:『可曾有妻有子?』答道:『沒兒子,凈有我們內掌柜的。』太爺問:『妻室多大歲數了?』夥計說:『你這個人怎麼問的這麼細微,直是審事哪。』」

內子

妻的通稱。稱己之妻。唐 權德輿《七夕見與諸孫題乞巧文》:「外孫爭乞巧,內子共題文。」清 俞樾《小浮梅閑話》:「夏日,余與內子坐其中,因錄其閑話稍有依據者為一編雲。」徐特立《致廖局新的信》:「我家僅剩兩老一小,在我是無所謂,但內子時刻不忘情兒女,也覺可憐。」另,古代稱卿大夫的嫡妻。《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趙姬)以叔隗為內子,而己下之。」杜預註:「卿之嫡妻為內子。」《國語·楚語上》:「司馬子期欲以妾為內子,訪之左史倚相。」《禮記·曾子問》:「大夫內子有殷事,亦之君所,朝夕否。」鄭玄註:「內子,大夫妻也。」妻的通稱。稱人之妻。《晏子春秋·雜下六》:「飲酒,酣,公見其妻曰:『此子之內子邪?』晏子對曰:『然,是也。』」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六:「唐樂安孫氏,進士孟昌期之內子。」清 鈕琇《觚剩·公歸集》:「內子躬自辟櫨,易日用蔬菜。」

內助

指妻子。《幼學瓊林·夫婦》:「齊御之妻,窺御激夫,可稱內助之賢。」《宋史·后妃傳下·哲宗昭慈孟皇后》:「得賢內助,非細事也。」明 徐霖《綉襦記·幫宦重媒》:「他感卿卿深愛護,為此特使我來,行聘求婚為內助。」《明史·列傳》卷一百八十八:「朕惟古者創業之君,必得賢后以為內助,共定大業。」另,舊稱妻子對丈夫的幫助。《三國志·魏志·文德郭皇后傳》:「在昔帝王之治天下,不惟外輔,亦有內助。」《舊唐書·后妃傳上·太宗文德皇后長孫氏》:「後孝事高祖,恭順妃嬪,儘力彌縫,以存內助。」

妻子的別名(下)

女人

指妻子。明 張居正《女誡直解》:「夫女人一生的事,只靠在夫主身上。」《紅樓夢》第四六回:「叫你女人和他說去。」另,泛稱成年女子。漢 班昭《女誡·婦行》:「女有四行……此四者女人之大德。」《梁書·賀琛傳》:「朕頗自計,不與女人同屋而寢,亦三十餘年。」唐 張鷟《遊仙窟》:「五嫂曰:『女人羞自嫁,方便待渠招。』」《再生緣》第二一回:「莫非他不是鬚眉是女人。」

娘子

妻。《敦煌變文集·難陀出家緣起》:「向妻道:『娘子!娘子!』」明 陶宗儀《輟耕錄·婦女曰娘》:「都下自庶人妻以及大官之國夫人,皆曰娘子。」《兒女英雄傳》第四回:「如果他不在家,你見見他的娘子。」另,主婦。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唐咸通中,前進士李昌符……有詩云:『春娘愛上酒家樓,不怕歸遲總不留。推道那家娘子卧,且留教住待梳頭。』」又,少女。亦為婦女的通稱。《北齊書·祖珽傳》:「老馬十歲,猶號騮駒;一妻耳順,尚稱娘子。」又,宮妃之稱。《舊唐書·后妃傳上·玄宗楊貴妃》:「宮中呼為『娘子』,禮數實同皇后。」前蜀 花蕊夫人《宮詞》:「諸院各分娘子位,羊車到處不教知。」又,娘子稱母親。宋 司馬光《書儀》卷一:「古人謂父為阿郎,謂母為娘子。」又,稱嬪妃。宋 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一:「國朝禁中,稱乘輿及后妃多因唐人故事,謂至尊為官家,謂後為聖人,嬪妃為娘子。」

妃耦

亦作「妃偶」。配偶。多指妻子。《詩·衛風·有狐序》:「衛之男女失時,喪其妃耦焉。」陸德明釋文:「妃,音配。」《左傳·成公八年》:「士之二三,猶喪妃耦,而況霸主?」《北史·列女傳序》:「或有王公大人之妃偶,肆情於淫僻之俗。」另,猶輔佐。《左傳·昭公三十二年》:「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體有左右,各有妃耦。」杜預註:「謂陪貳。」《國語·晉語三》「鎮撫國家,為王妃兮」三國 韋昭註:「言重耳當伯諸侯,為王妃偶。」

婆娘

妻子。元 石德玉《秋胡戲妻》第四折:「誰著你戲弄人家妻兒,迤逗人家婆娘。」《千里送京娘》:「昔日有個老薑尚,八十以外娶婆娘。」另,對婦女的通稱。元 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勸普天下前婚後嫁婆娘每,都看取我這般傍州例。」又,指女僕。《儒林外史》第二六回:「把大獃的兒子、媳婦,一天要罵三場;家人、婆娘,兩天要打八頓。」《儒林外史》第二六回:「那日進房來搜,家人、婆娘又幫著,圖出氣。」

婆姨

方言,妻子。馬可《夫妻識字》:「劉妻:有人問我是誰,我就是劉二他婆姨。」馬健翎《十二把鐮刀》:「他言說王二的婆姨實在好,勞動工作佔了先。」方言。泛指婦女。李若冰《陝北札記》:「接著,兩個年輕婆姨走了出來。」《陝北民歌·信天游》:「好馬不喝溝渠水,好婆姨不交倒灶鬼。」葛洛《衛生組長》:「婆姨養娃娃,到牲口圈裡去養。」

妻房

妻室。《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楚王太子,長大未有妻房。」元 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不想他別娶了妻房。」明 高明《琵琶記·書館悲逢》:「縱是辱沒殺我,終是我的妻房,義不可絕。」

妻室

妻。《舊五代史·職官志》:「或不任祿仕,即可授以致仕或同正官,所貴得以敘封妻室。」《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大子已有妻室,次子尚未婚配。」《小五義》第七十三回:「又問:『可曾有妻有子?』答道:『沒兒子,凈有我們內掌柜的。』太爺問:『妻室多大歲數了?』夥計說:『你這個人怎麼問的這麼細微,直是審事哪。』」

孺人

舊時對妻的通稱。南朝 江淹《恨賦》:「左對孺人,顧弄稚子。」唐 儲光羲《田家雜興》:「孺人喜逢迎,稚子解趨走。」宋 梅堯臣《歲日旅泊家人相與為壽》:「孺人相慶拜,共坐列杯盤。」《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馮公又問道:『令孺人何姓?是結髮還是再娶?』」另,古代稱大夫的妻子,唐代稱王的妾,宋代用為通直郎等官員的母親或妻子的封號,明清則為七品官的母親或妻子的封號。亦通用為婦人的尊稱。《禮記·曲禮下》:「天子之妃曰後,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婦人,庶人曰妻。」《舊唐書·后妃傳下·睿宗肅明皇后劉氏》:「儀鳳中,睿宗居藩,納後為孺人,尋立為妃。」《資治通鑒·唐玄宗天寶十一載》:「棣王琰 有二孺人,爭寵。」胡三省註:「唐制,縣王有孺人二人,視正五品。」《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崔縣尉事查得十有七八了,不久當使他夫妻團圓,但只是慧圓還是個削髮尼僧,他日如何相見,好去做孺人?」清 馮桂芬《陳君傳》:「陳君諱瑒字子瑨,江寧人……母鄒孺人,生母汪孺人。」

守適

居於正妻地位。指嫡配、正夫人。《左傳·昭公三年》:「今嬖寵之喪,不敢擇位,而數於守適,唯懼獲戾,豈敢憚煩。」杜預註:「不敢以其位卑,而令禮數如守適夫人。」

山荊

舊時對人謙稱自己的妻子。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鳳仙》:「太過獎矣!此即山荊也。」清 洪楝園《後南柯·伐檀》:「昨夜山荊自隔江檀蘿國回來,探知鄰國狡謀,十分利害。」

山妻

稱己妻的謙詞。隱士之妻。晉 皇甫謐《高士傳·陳仲子》:「楚相敦求,山妻了算,遂嫁雲蹤,鋤丁自竄。後多用為自稱其妻的謙詞。唐 李白《贈範金卿》:「只應自索漠,留舌示山妻。」元 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現如今山妻染病,更被他幼子牽纏。」《西遊記》第六一回:「牛王道:『扇子在我山妻處收著哩。』」清 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少君

尊稱他人之妻。清 張泰來《江西詩社宗派圖錄·謝逸謝薖》:「一日,惠洪過溪堂,見無逸所居一室,生涯如龐蘊,少君方炊,稚子宗野汲水,無逸誦書掃除,見師放帚大笑曰:『聊復爾耳。』」另,周代稱諸侯之妻。《左傳·定公十四年》:「從我而朝少君。」孔穎達疏:「少君,猶小君也。君為大君,夫人為小君。」另,年幼之君。《左傳·哀公六年》:「少君不可以訪,是以求長君。」又,泛指道士。唐 賈島《過楊道士居》:「無話瀛洲路,多年別少君。」又,舊時敬稱他人之子。《紅樓夢》第一一四回:「弟那年在江西糧道任時,將小女許配與統制少君。」

室家

妻子。《後漢書·皇甫規妻》:「安定皇甫規妻者,不知何氏女也。規初喪室家,後更娶之。」宋庄季裕《雞肋篇》:「廣南風俗,市井坐估多僧人為之,率皆致富,又例有室家,故其婦女多嫁於僧。」《剪燈新話·愛卿傳》:「乃收淚自敘曰:『妾本娼流……幸蒙君子求為室家。』」清 洪楝園《後南柯·情引》:「我淳于毅年逾弱冠,未有室家,假如得配如此,方不負歷年擇配之苦心呢。」另,宅院。《書·梓材》:「若作室家,既勤垣墉,惟其塗塈茨。」《論語·子張》:「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又,夫婦。《詩·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孔穎達疏:「《左傳》曰:『女有家,男有室。』室家,謂夫婦也。」又,泛指家庭或家庭中的人。《詩·小雅·常棣》:「宜爾室家,樂爾妻帑。」《漢書·高帝紀上》:「(漢王)過沛,使人求室家,室家亦已亡,不相得。」

室氏

妻子。宋 曾豐《挽饒伯余室氏曾夫人二首》:「歸相起家翁,繅紉奮婦庸。初心光四教,末願滿三從。已已溪毛薦,行行馬鬣封。斷機遲後效,黃紙賁青松。」

室子

指妻子。明 孫仁孺《東郭記·托其妻子於其友》:「室子須愁夢,徵人慢淚眸。一言既肯君前首,千金一諾公知否。」

太太

稱某人的妻子或丈夫對人稱自己的妻子。張天翼《溫柔製造者》:「你舅爺沒寫信告訴你太太幺?」漢哀帝尊祖母定陶恭王太后傅氏為帝太太后,後又尊為皇太太后。梁紹壬謂「此婦人稱太太之始。」明 代中丞以上官吏之妻得稱太太。後凡官僚士大夫之妻,通稱太太。《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雖然安老爺不善經理家計,仗著這位太太的操持,也還可以勉強安穩度日。」另,對長輩婦女的尊稱。《紅樓夢》第四六回:「鳳姐兒笑道:『到底是太太有智謀,這是千妥萬妥。』」又,舊社會的僕人等常以此稱女主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回:「太太又向來沒有見過少爺的面。」對已婚婦女的尊稱(多帶丈夫的姓)。如:張太太、李太太。

堂客

指妻子。《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到明日,拿四樣首飾來,仍舊叫我家堂客送與他,擇個日子就招人便了。」另,堂上客人。隋《元鍾墓誌》:「堂客不空,桂樽恆滿。」又,女客。《儒林外史》第五回:「官客並堂客,共擺了二十多桌酒席。」《紅樓夢》第七一回:「寧國府中單請官客,榮國府中單請堂客。」又,泛指婦女。《金瓶梅詞話》第六三回:「分付後邊堂客躲開。」又,指已婚婦女。《何典》第四回:「他說不論年紀、窮富、細娘、堂客,只要生得標緻。」又,指娼妓。《白雪遺音·馬頭調·窩娼》:「有一位吳太爺。一到就把堂客斷,刑法兒新鮮。妓女兒,剃去了頭髮;包家子,削去了眉尖。」

媳婦

妻子。元 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三折:「剛一味胡支對,則向你媳婦根前受制。」《紅樓夢》第十九回:「等我明兒說了給你作媳婦,好不好?」另,兒子的妻子。宋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娶婦》:「凡娶媳婦,先起草帖子,兩家允許,然後起細帖子。」又,泛指已婚女子。《紅樓夢》第六九回:「正值賈母和園中姊妹們說笑解悶,忽見鳳姐帶了一個標緻小媳婦進來。」又,指僕婦。《紅樓夢》第三一回:「果見史湘雲帶領了眾丫鬟媳婦,走進院來。」又,已婚婦女的謙稱。《醒世恆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牙婆道:『老媳婦倒有個外甥在身邊,三十歲了。』」

媳婦兒

妻子。元 無名氏《漁樵記》第二折:「朱買臣養活不過媳婦兒,來廝打哩!」《醒世姻緣傳》第六十回:「你媳婦兒怎麼不來接我?」已婚婦女的謙稱。元 王仲文《救孝子》第一折:「楊大今日臨行也,與我這把刀子,著與我兄弟去。媳婦兒便道:『妳妳和小叔叔知道么?』楊大道:『不知道。』」指年輕女子。《白雪遺音·馬頭調·煙花場》:「煙花場中真可羨,老鴇子討人嫌,不見媳婦兒,他先到眼到。」兒子的妻子。元 關漢卿《竇娥冤》楔子:「媳婦兒,你在我家,我是親婆,你是親媳婦,只當自家骨肉一般。」《紅樓夢》第五四回:「一家子養了十個兒子,娶了十房媳婦兒。」《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三回:「秋菊何嘗算甚麼少奶奶!三少在日,並不曾和他圓房。只有老姨太太在時,叫他一聲媳婦兒。」

細君

古稱諸侯之妻。後為妻的通稱。《漢書·東方朔傳》:「歸遺細君,又何仁也!」顏師古註:「細君,朔妻之名。一說:細,小也。朔輒自比於諸侯,謂其妻曰小君。」唐 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細君知蠶織,稚子已能餉。」明 無名氏《四賢記·入宅》:「瞥見細君無恙消愁悶,故園仍舊,松菊依然未全貧。」清 孫枝蔚《送吉公西歸》:「細君笑坐明燈里,節近元宵客抵家。」另,特指妾。清 俞正燮《癸巳類稿·釋小補楚語笄內則總角義》:「小妻曰妾……曰細君。」清 李漁《奈何天·妒遣》:「只因我家老爺,是個風流才子,娶著一位夫人,十分醜陋,心上氣憤不過,只得另娶兩位細君。」清 周亮工《竹枝詞為胡彥遠納姬賦》:「喃喃細說細君賢,一意溫存百意憐。」

賢閣

對人妻子的尊稱。唐 牛僧孺《玄怪錄·齊饒州》:「賢閣只在門前,便可同去。」 宋 何薳《春渚紀聞·馬武復得妻》:「賢閣縣君於暌索中,適某過澶州得之逆旅間,了不言其所自也。」

賢妻

聰慧賢淑的好妻子。唐 王績《山中敘志》:「張奉娉賢妻,老萊藉嘉偶。」宋 辛棄疾《定風波》:「起向綠窗高處看,題遍,劉伶元自有賢妻。」元 高明《蔡伯喈琵琶記》:「索性做個孝婦賢妻,也得名書青史,省了些閑凄楚。」明 程嘉燧《醉中走筆送茂修赴留京督府幕》:「如吾萬事無可為,飢來也忍賢妻誚。」明 袁凱《歸來》:「倦遊季子真相似,獨有賢妻肯下機。」

孝婦

盡孝道的媳婦。《漢書·於定國傳》:「東海有孝婦,少寡,亡子,養姑甚謹。」宋 曹彥約《次韻晦父喜雨詩》:「何處鳴鳩只好音,誰家孝婦有冤心。」宋 李呂《憂旱》:「冤死豈能無孝婦,當烹應復有弘羊。」宋 鄭剛中《臨刈旱苗二首》:「所在自應知孝婦,孰雲今尚有弘羊。」《明史·列女傳二·倪氏》:「姑鼻患疽垂斃,躬為吮治,不愈,乃夜焚香告天,割左臂肉以進,姑啖之愈。遠近稱孝婦。」清 陳夢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昔孝婦含寃,尚阻三年之雨;忠臣被謗,猶飛六月之霜。」另,舊稱居喪中的婦人。

小君

周代稱諸侯之妻。《論語·季氏》:「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春秋·僖公二年》:「夏五月辛巳,葬我小君哀姜。」《穀梁傳·庄公二十二年》:「小君非君也。其曰君何也?以其為公配,可以言小君也。」宋 趙彥衛《雲麓漫鈔》卷一:「周制諸侯曰國君,妻曰小君。」另,皇后。《後漢書·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至冬,立為皇后。辭讓者三,然後即位。手書表謝,深陳德薄,不足以充小君之選。」又,對無親族關係的長輩或所尊敬者之妻妾的尊稱。《晉書·陶侃傳》:「(張夔)妻有疾,將迎醫於數百里。時正寒雪,諸綱紀皆難之。侃獨曰:『資於事父以事君。小君,猶母也,安有父母之疾而不盡心乎!』乃請行。」宋 陸遊《次韻李季章參政哭其夫人》:「似聞後院思遺愛,掩淚人人說小君。」

小童

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正配夫人的自稱。《論語·季氏》:「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禮記·曲禮下》:「(夫人)自稱於君曰小童。」另,古代國君居喪時自稱。《左傳·僖公十九年》:「凡在喪,王曰小童,公侯曰子。」幼童,小孩。《莊子·徐無鬼》:「黃帝曰:『異哉小童。』」亦作「小僮」。年幼的男僕。唐 杜甫《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入門高興發,侍立小童清。」宋 范成大《戲書四絕》:「小童三喚先生起,日滿東窗暖似春。」《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請大人吩咐一個小僮把我那半肩行李搬了進來。」

右客

方言,妻子。中國民間對自己老婆的一種稱呼,在中國民間,過去一般吃飯都是一種方形的桌子,桌子上的座位也是很有講究的,面對房屋大門的一方叫上席,兩旁的叫旁席,背對門的叫下席,以上席為尊,旁席次之,年長和輩份高者都坐上席,在男女同坐上席的時候,都是男左女右,右客也是來源於此。

元配

始娶的正妻。唐 韓愈《唐故昭武校尉守左金吾衛將軍李公墓志銘》:「以元配韋氏夫人祔而葬,次配崔氏夫人於其域異墓。」《明史·后妃傳二·世宗孝潔陳皇后》:「孝潔皇后,大行皇帝元配,宜合葬祔廟。」老舍《柳屯的》:「夏大嫂是你的元配,二妞是你的親女兒!」

原配

元配。第一個妻子。清 李漁《蜃中樓·傳說》:「知者以為原配,不知者以為私奔。」清 王應奎《柳南隨筆》卷一:「且伊原配陳夫人,此時尚無恙也,而竟以河東君為妻,並後匹嫡,古人所戒,即此一端,其不惜行檢可知矣。」另,指第一次結婚的。如:他們是原配夫妻。

糟糠

共患難的妻子《後漢書·宋弘傳》:「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意謂貧困時與之共食糟糠的妻子不可遺棄。後因以「糟糠」稱曾共患難的妻子。宋 蘇軾《東坡志林·梁賈說》:「居富貴者不易糟糠。」明 無名氏《鳴鳳記·鶴樓起義》:「把我舊時糟糠棄土苴。」另,酒滓、穀皮等粗劣食物,貧者以之充饑。《荀子·榮辱》:「今使人生而未嘗睹芻豢稻粱也,惟菽藿糟糠之為睹,則以至足為在此也。」《史記·伯夷列傳》:「仲尼獨薦顏淵為好學,然回 也屢空,糟穅不厭。」司馬貞索隱:「厭,言飫也,謂不飫飽也。」《漢書·食貨志上》:「庶人之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喻廢棄無用之物。《魏書·釋老志》:「乃釋氏之糟糠,法中之社鼠,內戒所不容,王典所應棄。」

正房

正妻。俗稱大老婆。對偏房而言。明 湯顯祖《牡丹亭·仆貞》:「活鬼頭還做了秀才正房,俺那死姑娘到做了梅香伴當。」另,整幢房子里位置在正中的房間。與廂房相對。《明會典·親王府制》:「弘治八年,定王府制,前門五間……書堂一所,正房五間,廂房六間,門三間,左右簏頂房六間。」《兒女英雄傳》第四回:「對著照壁正中,一帶正房,東西兩路配房。」

正室

嫡妻,正房。與側室、偏房相對。《三國志·魏志·鍾會傳》:「鍾會字士季」南朝 裴松之註:「鍾繇於時老矣,而方納正室。」宋 張齊賢《洛陽縉紳舊聞記·張相夫人始否終泰》:「數歲,張之正室亡,遂以士子之妻為繼室。」《紅樓夢》第二回:「雨村嫡配忽染疾下世,雨村便將她扶作正室夫人。」另,正妻之子,嫡子。與庶子相對。《周禮·春官·小宗伯》:「掌三族之別以辨親疏,其正室皆謂之門子。」鄭玄註:「正室,嫡子也。」又,祖廟。《禮記·雜記上》:「主妾之喪則自祔。至於練祥,皆使其子主之。其殯祭不於正室。」鄭玄註:「祔自為之者,以其祭於祖廟。」《舊唐書·禮儀志五》:「追尊宣皇帝為獻祖,複列於正室。」

梓童

《武王伐紂平話》:「妲己乃問天子曰:『大王前者行文字天下人進寶,近日進得何寶?將來與子童隨喜看之。』」《三國志平話》:「高祖聖旨言:『寡人去游雲夢,交子童權為皇帝,把三人賺人宮中,害其性命』。」《前漢書平話》:「呂后:『子童領旨,九月二十一日未央宮下,斬訖韓信也』。」「梓童」的稱呼又是從「小童」衍化而來,「子」與「梓」中古聲韻相同,具有同音通假的條件,且「梓」有以下諸訓:《尚書大傳》引商子曰:「梓者,子道也。」《詩·鄘風·定之方中》:「椅桐梓漆〔疏〕陸機云:梓者,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為梓。《正字通》:梓,百木之長,一名木王,羅願曰:室屋間有此木,余材不復震。」

執帚

舊時雅士稱妻子為執帚。宋 強至《送謝先生歸紫霄峰》:「不同賣葯入都市,又異執帚見相君。」

中婦

妻子。唐 盧照鄰《橫吹曲辭》:「寄書謝中婦,時看鴻雁天。」唐 李賀《惱公》:「月明中婦覺,應笑畫堂空。」葉蔥奇註:「中婦,指其妻。」清 龔自珍《行路易》:「中婦豈不姝?座客豈不都?」另,指后妃。《大戴禮記·千乘》:「是以母弟官子咸有臣志,莫敢援於外大夫,中婦私謁不行,此所以使五官治執事政也。」孔廣森補註:「后妃內有進賢之志,而無險詖私謁之心。」又,次子之妻。《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長安有狹斜行》:「三子俱入室,室中自生光。大婦織綺苧,中婦織流黃。」清 季麒光《田婦行》:「大婦前行中婦隨,少婦紅顏能荷耜。」

中冓

亦作中遘。指妻子。明 沈德符《敝帚軒剩語·懼內》:「士大夫自中古以後,多懼內者,蓋名宦已成,慮中冓有違言,損其譽望也。」另,內室,指閨門以內。《詩·鄘風·牆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毛傳:「中冓,內冓也。」鄭玄箋:「內冓之言,謂宮中所冓成,頑與夫人淫昏之語。」《漢書·梁孝王劉武傳》:「是故帝王之意,不窺人閨門之私,聽聞中冓之言。」後以「中冓」指閨門穢亂。 宋 蘇軾《漁樵閑話錄》卷下:「夫至隱而密者,莫若中冓之事,豈欲人之知耶,然而不能使人不知。」清 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齊梁陳書七》:「又敘前廢帝納文帝第十女新蔡公主於後宮,則其親姑也,洵可雲家法相承,是父是子。 宋中冓之不可道,一至於此。」清 沈起鳳《諧鐸·節母死時箴》:「百餘來年,閨門清白,從無中冓之事。」

中饋

指妻室。宋 張齊賢《洛陽搢紳舊聞記·張相夫人始否終泰》:「及為中饋也,善治家,尤嚴整。」清 鈕琇《觚剩·湯素畹》:「湯氏素畹,字雅卿,大都吳嘯雯中饋也。」《官場現形記》第三八回:「他是上年八月斷弦,目下尚虛中饋。」另,指家中供膳諸事。《易·家人》:「無攸遂,在中饋。」孔穎達疏:「婦人之道……其所職,主在於家中饋食供祭而已。」又,指酒食。三國 曹植《送應氏》:「中饋豈獨薄,賓飲不盡觴。」趙幼文校註:「《後漢書·王符傳》章懷註:『中饋,酒食也。』」

中壼

泛指妻室。壼同閫。婦女居室。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唐崔侍中安潛,崇奉釋氏……而中壼預政,以玷盛德,惜哉。」《元史·列傳》卷一:「屬選賢於中壼,躬受命於慈闈。」另,指中宮。皇后的住所。

中人

猶內人、妻子。《古詩箋·吳均·古意》:「中人坐相望,狂夫終未還。」聞人倓註:「中人,室中之人,謂思婦也。」宋 劉克莊《賀新郎》:「任禮法、中人嘲罵。」宋 洪咨夔《發閬州二絕》:「中人薄暑遽如許,覓樹依涼無好陰。」

中帷

指正妻。清 李漁《憐香伴·逢怒》:「娶是娶過一房了。只因慚鳩拙,少內才。因此上,缺中帷,把賢待。」另,屋中的帷幔。南朝 謝庄《宋孝武宣貴妃誄》:「庭樹驚兮中帷響,金釭曖兮玉座寒。」唐 王勃《落花飛》:「落花飛,撩亂入中帷。」

尊閣

對別人妻子的敬稱。閣,內室。宋 何薳《春渚紀聞·謝石拆字》:「石曰:『謂語助者焉哉乎也,固知是公內助所書。尊閣盛年三十一否?』曰:『是也。』『以也字上為三十下為一字也。』」

尊閫

對人妻室的敬稱。閫,閨門。《隋唐演義》第四十八回:「小主若無大夫與尊閫,焉能使我們君臣會合。」《隋唐演義》第六十一回:「李如珪大笑道:『若如此說,竇公主是羅兄的尊閫了,剛才齊兄口裡夾七夾八的亂言,豈不是唐突羅兄。』」《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六:「不必推命,只須望氣。觀君豐格,功名不患無緣,但必須待尊閫天年之後,便得如意。我有二句詩,是君終身遭際,君切記之:鵬翼摶時歌六憶,鸞膠續處舞雙鳧。」《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縣宰道:『尊閫夫人,幾時亡故?』」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柳生》:「尊閫薄相,恐不能佐君成業。未幾婦果亡,家室蕭條,不可聊賴。」

拙荊

謙稱自己的妻子。東漢 隱士梁鴻的妻子孟光生活儉樸,以荊枝作釵,粗布為裙。宋 陽枋《通夔守田都統札子》:「未審學生可乞假一會涪上否?蓋拙荊未祔先塋,欲議歸藏,此願才畢,當伏謁戟轅,致九頓之謝。」《水滸傳》第七回:「恰纔與拙荊一同來間壁岳廟裡還香願。」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狐嫁女》:「遂有婦人出拜,年可四十餘。翁曰:『此拙荊。』公揖之。」

拙內

舊時謙稱自己的妻子。

tianjia9798

12551912

田家雙:遼寧營口人。著有《擷英拾韻全調詞》填遍詞譜,凡1200多個詞牌子,1900多首詞。

新浪博客網址:http://blog.sina.com.cn/tjwztjs

本刊審核:田家雙

本刊製作:冰雁無影

更 多 精 彩

【別名辭海】之《雁的別名》

【別名辭海】之《雞的別名》

【別名辭海】之《國境的別名》

【別名辭海】之《疾病的別名》

【別名辭海】之《極地的別名》

【別名辭海】之《文採的別名》(補遺)

【別名辭海】之《軍隊的別名》

【別名辭海】之《銀河的別名》

【別名辭海】之《隱士的別名》

【別名辭海】之《衷情的別名》

【別名辭海】之《糧倉的別名》

【別名辭海】之《大地的別名》

【別名辭海】之《車的別名》四卷(之一)

【別名辭海】之《車的別名》四卷(之二)

【別名辭海】之《車的別名》四卷(之三)

【別名辭海】之《車的別名》四卷(之四)

【別名辭海】之《河神的別名》

【別名辭海】之《儀錶的別名》

【別名辭海】之《丈夫的別名》


推薦閱讀:

梅花的別名50例
常用降壓藥的種類和別名
中藥別名匯總
天的別名220例
酒的別名280例

TAG:別名 | 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