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把孩子養成「討好型人格」,太讓人心疼!
近日,在一檔綜藝節目中,知名作家蔣方舟一段關於「討好型人格」的分享引發了網友熱議,她大膽承認這是自己28年來的最大「弱點」,可直到去年才發現。起因是有個朋友問她,有沒有跟任何人產生過真實的關係,就是可以和這個人爭吵,把自己最不堪的一面暴露給對方的那種關係。蔣方舟用這個標準來打量自己,很遺憾地發現自己沒有。根本原因在於,她不會去和別人產生任何的衝突。
無論是普通的人際交往,還是在親密關係中,她總是盡量避免表達自己的真實情緒,害怕起衝突,害怕讓別人不高興。
而在早前的《圓桌派》中她也曾提到過:「我因為太希望別人喜歡自己了,而成了一個諂媚的人。
這段分享在網路上引起很多朋友的共鳴,大家都紛紛表示中槍。其實,蔣方舟的故事也是現在很多「討好型」孩子的真實寫照,如白紙一般純凈的孩子也會成為討好型人格嗎?答案:是的。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吃虧在哪裡?
News Watch
討好型人格孩子最顯著的一個特質就是敏感,他們熟知別人的情緒需要,並情不自禁地做出自我犧牲,對於安全感、他人的愛和關注有著超乎尋常的渴望,並懷有這樣的心理暗示:「我必須做得很好,爸爸媽媽才會對我好」「我必須成為爸爸媽媽所期望的人,他們才會愛我」,出於這樣的動機,這些孩子出現了以下一些性格特點:
- 敏感、膽小、自卑、過分乖巧
- 善於觀察大人的臉色,被大人的情緒所控制
- 沒有主見,做事只為獲得大人的關注和賞識
心理學家Harriet Braiker寫過一本書,叫《討好是一種病》(The Disease to Please),她在書中提到:
關於討好有一個很大的誤解,很多人會覺得它是一種良性的心理狀態,畢竟看起來,被當做好人總是不錯的,但實際情況是,很多討好者已經不是簡單地取悅他人,而是無法控制地討好他人,下意識地犧牲自己,甚至對來自他人的讚賞和認可上癮。」
其實,孩子之所以認為這種討好行為是正確的、合理的,並將「討好」作為自己的處世哲學,與他們小時候的經歷和成長環境脫不開關係。那麼,有哪些因素最易導致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呢?
1 嚴厲壓抑的成長環境
父母對孩子要求嚴厲,讓孩子從小處於高壓狀態,如:
·孩子被老師表揚——爸爸媽媽笑臉相迎
·孩子好好練琴——媽媽會溫柔以待
·孩子調皮搗蛋犯了錯——父母各種責備劈頭蓋臉地襲來
這樣的成長環境會促使孩子不自覺地形成討好型人格。
2 從小缺失父母的陪伴
兒童心理學認為,3歲以前是人安全感的生成時期,如果這段時期缺乏父母的陪伴,成年後安全感普遍會缺失。而6歲以前是人性格和世界觀的生成時期,如果父母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愛與正確的引導,那孩子的性格會變得內向、自卑、悲觀。
所以,童年時期如果不能得到父母的陪伴,孩子潛意識層面會受到傷害,這種缺失不是父母拚命用物質滿足就能解決的。
3 原生態家庭不和諧
如果父母常常當著孩子的面吵鬧、冷言冷語甚至大打出手的話,那麼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的幾率會很高。
因為不和諧的家庭環境會讓孩子有不安全的感受,在他的認知範圍內可能會認為是自己「不聽話」或者「不懂事」,才讓爸爸媽媽生氣的。所以他們會強化自己察言觀色的能力,同時對於自己的行為變得更加小心翼翼,這樣的孩子非常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
4 否定式的家庭教育
·「別上人家家玩,凈給人添麻煩。」
·「別那麼不懂事,讓叔叔阿姨看笑話!」
·「咱們家條件差,別老跟著別的孩子出去玩。」
·「寫的字真丑,你看隔壁妞妞寫的字才叫好看呢~」
每一個孩子都希望得到爸爸媽媽的肯定,長時間在否定式的教育下,孩子容易形成自卑心理,進而希望通過自己的方式得到父母的肯定。表面上看起來,孩子變得聽話、懂事,得到親朋好友的交口稱讚,但實際上,孩子是膽怯懦弱,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情緒和想法。在這樣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潛意識裡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不自覺地討好別人,從而形成「討好型人格」。
怎樣幫助孩子改掉「討好」的習慣?
? 給孩子最好的親子陪伴
成長無法重來,但父母的陪伴可以從現在開始。毫無疑問,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性格會更開朗,學習、生活等方面的能力發展得會更好。所以再忙,也別忘了預留時間給孩子,並及時發現孩子的心理需求,給予安慰或疏導,幫助孩子做回自己。
? 尊重孩子的意願和選擇
孩子每次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意願時,就被父母忽視、反對、斥責,長此以往孩子根本不敢表達自己,只能和父母的意見一致。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意願和選擇,父母只需為孩子提供自由平和的成長環境,讓孩子自主體驗人生的風景就好啦。
? 給孩子提供足夠多的安全感
我們想要孩子做自己,那就需要給孩子一個充滿安全感的成長環境。父母要時常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心聲,勇於表達自己,並給予充分的尊重與信任,告訴孩子:即使有什麼做錯或說錯的地方也是會過去的,爸爸媽媽會一直在他身邊,給他足夠的安全感
童年應該是快樂、純粹的,高興就笑,難過就哭,累了就睡,喜歡就要,不想就拒絕……然而,一旦陷入「討好別人」的模式,孩子就會失去自我,失去遵從自己內心的勇氣。討好型人格一旦形成,並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父母應時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學會表達心中的真實情感,學會說「不」。
推薦閱讀:
※真正的自信不來源於外在
※英女子車禍蘇醒後獲8重人格?:我們聊一聊「人格障礙」
※【O2O讀書會】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模型《與內心的小孩對話》
※增強自律能力 培養健康人格
※養好你人格魅力中的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