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昌明:警惕日本軍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由日本人紀念「八·一五」引發的沉思
【摘要】「八·一五」,是什麼日子?是日本宣布投降日,也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日。遺憾的是,事隔70餘年,至今兩國恩怨未了。不僅《波茨坦公告》中的有關內容並未完全實施,而且日本至今仍強佔我固有領土釣魚島不還,也不放棄琉球群島等主權;更嚴重的是,日本雖敗,卻心猶未甘,以安倍為首的日本右翼軍國主義勢力,正在重新積聚力量,力圖東山再起,捲土重來!
警惕日本軍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由日本人紀念「八·一五」引發的沉思
錢昌明
「八·一五」,是什麼日子?是日本宣布投降日,也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日。
71年前,就在這一天,日本天皇裕仁廣播《停戰詔書》,接受《波茨坦公告》所規定的各項條款,宣布無條件投降。這樣,中國軍民經過艱苦卓絕的14年苦戰,以付出3500萬同胞傷亡的代價,終於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
遺憾的是,事隔70餘年,至今兩國恩怨未了。不僅《波茨坦公告》中的有關內容並未完全實施:「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而且日本至今仍強佔我固有領土釣魚島不還,也不放棄琉球群島等主權;更嚴重的是,日本雖敗,卻心猶未甘,以安倍為首的日本右翼軍國主義勢力,正在重新積聚力量,力圖東山再起,捲土重來!這在他們今年紀念「八·一五」的活動中,可窺一斑。
安倍要翻「二戰」的鐵案「八·一五」二戰結束,終於成為歷史。對這一特殊的日子,中國——作為日本侵華戰爭、「二戰」中的最大受害國與戰勝國,倒未必年年紀念;唯獨他們日本人,卻念念不忘這個「終戰日」,並以「受害者」——特別是以「原子彈受害者」的身份加以紀念。
今年的「八·一五」,日本人按慣例,上起天皇、內閣官員、議員,下至普通百姓,全民都在「紀念」他們的「終戰日」!紀念方式多種多樣:有集體「參拜」靖國神社(供有甲級戰犯)鬼魂的;有個別向神社「獻花」、獻「祭祀費」表示敬意的;更有專門為此舉行「國家紀念儀式」進行追悼的。
紀念活動,以日本政府主辦的「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的規格最高。8月15日,該活動在日本武道館舉行。天皇、皇后,內閣首相和政府官員,幾乎全都出席,專門追悼所謂約310萬的日本「戰歿者」——確切點說,全是些屠殺中國人民和亞洲人民的劊子手。
二戰結束以來,以往日本歷屆政府,在涉及二戰歷史問題上的對外正式表態,至少還一直承認對亞洲國家的「加害」,並表示一下「深刻反省」、「哀悼之意」。本次,儘管天皇在致辭中也用了「深刻反省」四字(「反省」什麼?沒有內容,值得深思);然而,作為政府首腦的首相安倍,在致辭中,卻根本不談日本的侵略罪行,已連續四年未提對亞洲國家的「加害」與「反省」。相反,卻故意混淆是非、顛倒黑白,把日本當作戰爭的「受害者」一方,對發動、參與這場侵略戰爭的310萬(包括各類戰犯在內)劊子手們,懷深厚感情,表示深切的哀悼。他在致辭中說:
「不會片刻忘記在戰歿者獻出寶貴生命的基礎上,我們享受著和平與繁榮」。
這是一種什麼邏輯?日本今天的和平、繁榮是怎麼得來的?是日本310萬劊子手,在亞洲戰場上屠殺了數以千萬計中國人生命所取得的「成果」嗎?是東條英機們這些「戰歿者」,在對外侵略戰爭中「獻出寶貴生命的基礎上」獲得的嗎?
安倍如此肯定這些對外侵略戰爭劊子手們的「歷史作用」,這不是要翻「二戰」反法西斯戰爭的案,又是什麼?
誰都知道,日本今天的和平生活,是世界反法西斯人民不怕犧牲,英勇奮戰,打敗了日本法西斯軍國主義的結果;日本今天的繁榮,是世界人民戰勝了日本法西斯軍國主義,迫使日本人民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產物。
供在靖國神社裡的東條英機們是些什麼人?全是日本軍國主義者,是發動、進行侵華戰爭和「二戰」的戰犯!把這些日本民族和人類的歷史罪人,當作日本民族的「英雄」來崇拜,把軍國主義的「惡」,歪曲成是對日本人民的「善」;反之,把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善」看作是「惡」,這不是典型的顛倒黑白,又是什麼樣呢?
軍國主義要東山再起
日本人翻「二戰」的鐵案,目的是要重走軍國主義老路。
安倍是什麼人?他原本就是「二戰」甲級戰犯、前日本首相、自民黨高層岸信介的外孫(安倍晉三的母親岸洋子),反華政客佐藤榮作是他的外叔公。他憑仗家庭背景登上日本政壇,一直是日本軍國主義右翼復辟勢力的代表人物。2012年12月,安倍第二次出任首相上台執政以來,迎合美國「亞洲再平衡」霸權的需要,利用美國的遏華政策,乘機復辟軍國主義。
他是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見到日本天皇,聲嘶力竭地高呼「天皇萬歲」,醉心留戀於戰前的大日本帝國的統治秩序;
他崇拜那些「二戰」戰犯,對日本軍國主義傳統與對外侵略歷史充滿了「歷史自豪」感,公開宣揚「日本領導人對靖國神社祭祀的亡靈表達敬意理所當然」,「各個國家都對本國歷史抱有自豪感」;
他混淆視聽,否定日本的對外侵略罪行,炮製「侵略定義未定論」,稱「學術界對侵略定義存在各種討論,政治家不應介入」,否定日軍強征「慰安婦」,不承認南京大屠殺;
他繼承日本軍國主義衣缽,一心以中國為敵,強佔中國的固有領土釣魚島,一再表示「(與中國)沒有必要進行交涉,因為不存在領土問題。一厘米的土地我們都不會轉讓!」並以「倒打一耙」的手法,渲染「中國威脅」論;
他鼓吹「積極和平主義」,一心要廢除日本戰後的「和平憲法」,依仗國會多數,強行通過「安保法案」,解禁集體自衛權,容許日本在未受攻擊的情況下,出兵「支援」盟友,鐵了心要做美國霸權主義的馬前卒,妄圖稱霸亞洲;
他在外交上以中國為敵,構築對華「菱形」包圍區,激化釣魚島矛盾,挑動南海爭端;
以上種種,究竟為了什麼?一言以蔽之,就是為了復辟日本軍國主義!就是為了要東山再起,雪它「二戰」戰敗之恥,重做軍國主義大日本帝國之美夢。
我們怎麼辦?日本軍國主義是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之一。是它最早在中國東北點燃「二戰」的第一把點戰火,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又是它在1945年的「八·一五」最後一個投降,才宣告了二戰的終結。日本侵略者是「二戰」期間中國幾千萬冤魂的債主,它又是近代中國陷入悲慘歷史的一個重要外因。
回顧中日交往史,面對這樣一個惡鄰,不能不使國人寒心。
日本是一個島國,總面積30多萬平方公里。遲到5世紀,才有「大和」奴隸主政權統一日本,統治者自稱「天王」。
在古代,不管從哪個角度看,日本都是個「蠻夷小國」,這是一種客觀存在。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日本這個民族完全是靠吮吸中華文化的乳汁長大起來的。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3世紀之間,它從中國、朝鮮引入水稻種植方法,學會青銅器、鐵器和鑄造金屬的技術,使生產不斷發展。日本雖小,但野心卻很大。
早在4世紀中葉,日本就侵佔過朝鮮半島南端的任那(今斧山、金海一帶),以此作為據點,不斷向北蠶食。直到6世紀,隨著半島東南部新羅國的強大,才於562年最終把日本侵略者逐出朝鮮半島。
唐太宗貞觀十六年(642年),日本勾結朝鮮半島北部的高句麗和西南的百濟,侵犯新羅國。新羅善德女王向唐朝求援,唐太宗李世民即於644年派李勣支援。唐高宗龍朔三年(663年),日本天智天皇以支援百濟為名大舉出兵朝鮮,並在白江口與唐軍展開大戰,就此發生了中日歷史上的第一次戰爭。結果,唐軍「四戰皆捷,焚其舟四百艘,煙炎灼天,海水皆赤」(《資治通鑒·唐紀》)。
日本的向外擴張,遭到了唐王朝的當頭一棒,於是它就立即「變臉」,轉而由「蠻橫」改為「謙恭」,臣服於大唐。公元646年,日本的孝德天皇學習唐朝的政治、經濟制度,進行了一場「大化革新」——「唐化」運動,才使日本進入封建時代。
806年,留學僧空海由中國返日,帶回216部佛學經典及大批中國文化典籍,在日本創立佛教真言宗;又創辦第一所民間學校(綜藝種智院),傳授各種知識,並編篡了日本第一部字典。日本官方史書,全用漢字書寫。到了日本的平安時代(794——1192),日本人才仿照漢字的偏旁形成了日文假名(片假名、平假名),慢慢地把假名與漢字夾在一起使用,這樣,才算是有了自己的文字。恩格斯認為,文明史是以「文字」出現為標誌的(參見《共產黨宣言》注3的解釋),顯然,日本民族完全是在中華文明的滋養下,才由蒙昩走進文明的。
中國明代(1368——1644)前期,日本處於南北朝分裂時期。時有大批倭寇侵擾我沿海安寧,一直困擾中國,特別是在明代中期以後,其為害尤烈。直至嘉靖末年即16世紀中期以後,隨著抗倭名將戚繼光、俞大猷等多年奮戰以後,才基本上得以平定。「倭寇」之患極大地消蝕了中國的國力,成為明王朝衰弱的一個重要原因。
1590年,日本封建主豐臣秀吉統一了全國,結束日本歷史上的戰國局面,隨即向外侵略擴張,力圖征服朝鮮,進佔中國,稱霸亞洲。1592年、1597年,豐臣秀吉兩次進兵侵略朝鮮,明政府兩次應朝鮮政府邀請,派明軍入朝作戰,驅逐日軍,取得了勝利。豐臣秀吉的侵略失敗了,然而,他的向朝鮮、中國進行侵略擴張的思想,卻被日本近代一些軍國主義者所繼承下來。就這一點講,豐田秀吉無疑就是後來所鼓吹的「大陸政策」的始祖。
進入近代,日本的封建軍國主義傳統並未受到任何衝擊;相反,經過1868年的明治維新運動,封建武士階層與新興的資產階級結成了同盟,軍國主義成為近代日本資本主義對外掠奪、擴張的一大特徵。1868年3月,明治天皇睦仁頒布《御筆信》,表示決心:
「繼承列祖列宗偉業,……宣布國威於四方」。這就成為日本軍國主義和日本大陸政策的思想理論基礎。1869年木戶孝允等繼承了豐臣秀吉的軍國主義衣缽,先後炮製了「征韓論」、「征台論」;1927年由首相田中義一主持的「東方會議」,更是明確制訂赤裸裸的侵華綱領——《田中奏摺》:「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這是一個典型的日本軍國主義「蛇呑象」的征服世界計劃!明治以後歷史的發展,也充分證明,日本軍國主義果然是遵照這一系列侵略方案,一一付諸實施,並最後走向滅亡的。
據史料記載,從1874年到1945年的70年間,日本對外總共發動了14次侵略戰爭,其中11次都是蹂躪中國領土(是在中國土地上進行的),有8次是直接針對發動中國的!為一目了然,現列表如下:
近代日本對外發動的戰爭簡表
1874年5月
日軍侵略我台灣在琅橋登陸
1894年6月
甲午中日戰爭
1900年6月
參加八國聯軍戰爭
1904年2月
日俄戰爭(爭奪中國東北)
1907—1911年
日吞併朝鮮的戰爭
1914年9月
借口對德宣戰攻佔我山東
1928年4月
日軍進攻濟南阻礙北伐進程
1931年9月
發動「9·18」事變,侵佔東北
1932年1月
發動「1·28」事變,進攻上海
1937年7月
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1938年7月
中蘇邊境製造「張鼓峰事件」
1939年5月
中蒙邊境製造「諾蒙坎事件」
1940年9月
發動侵佔越南北部戰爭
1941年12月
發動太平洋戰爭
在近代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8次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中,特別是1874年的侵台戰爭、1894年的甲午戰爭、1931年以後的侵華戰爭中,給中國人民造成了巨大的苦難,日本同時在這些侵略戰爭中得到了「壯大」,並進一步刺激它的侵略野心,並最終走向毀滅。
歷史是一面鏡子。
中華民族歷來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在歷史上中國人民從來善待近鄰,與日本人民友好相處(有唐代的鑒真和尚可以作證);然而,日本軍國主義確實一直崇尚擴張、侵略,多次發動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一再傷害中國人民。對此,我們應該提高警惕,「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不然,仍然可能重蹈歷史之覆轍。
軍國主義也好,帝國主義也罷,從歷史經驗看來,它們都是欺軟怕硬的。你看,當軍國主義者遇到比它強的對手時,它就低頭哈腰,甘為奴才走狗;當遇到比他們軟、弱的鄰邦時,它又恃強凌弱,得寸進尺,甚至狗仗人勢,張牙舞爪,何其兇殘乃耳!據此,我們就應吸取歷史教訓,一定要自強興國,建設好自己的國家,不斷壯大國防力量,決不能動搖自己的意志與立場。
外交應以國家利益為基準,擇友而交。怎樣的鄰居,怎樣的朋友,應怎樣與之相交?應慎重考慮。按理,「二戰」後日本應該吸取歷史教訓,堅持走和平發展之路,與中國友好相處。可是,嚴酷的現實卻不是這樣,當今的日本正在復活軍國主義,正在重蹈歷史之覆轍。為此,我們決不能不有所警惕:
日本軍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這就是歷史告訴我們的答案。
歡迎訪問烏有之鄉——
投稿信箱:wyzxsx@163.com
網址:http://www.wyzxwk.com/
手機版:http://m.wyzxwk.com/
推薦閱讀:
※他幾乎不被中國人知曉,卻成為日本人眼中的中國「第一戰神」
※台灣官方文件首度提及李登輝是日本人私生子
※日本人喜歡出軌 卻不信任出軌的人
※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
※日本人是如何看待中國的精神日本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