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間的對話與和諧

當今世界,對話已經成為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間處理相互關係的一種重要方式。在當今世界各式各樣的對話中,宗教對話無疑居於十分重要的位置。當代著名神學家、宗教哲學家、「全球倫理」和「宗教對話」的倡導者孔漢思(Hans Küng)有言:「沒有宗教間的和平,就沒有國家間的和平;而沒有宗教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間的和平。」我國各宗教自古以來就有和諧與合作的優良傳統,為我國社會的和諧與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進入新世紀,面對全球範圍內日益興起的宗教對話浪潮,我國各宗教有必要深入挖掘自身優良傳統,進一步鞏固和加強宗教間業已存在的和諧與合作,為推動社會繁榮發展與世界和平進步作出貢獻。

宗教對話與世界和平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王志成

如今的世界處境已經不同以往,不同宗教的信徒不可避免地生活在同一星球上,從經濟、政治、生態、人類苦難、文化溝通、世界安全、社會正義諸方面看都越來越關聯在一起。沒有一個宗教可以獨立於其他世界宗教之外。神學家保羅?尼特(Paul Knitter)要求各個宗教之間進行有效的合作,尤其在人類苦難和生態苦難這兩個領域彼此攜手。 由於人類已經進入信息社會,人類的溝通方式和生存方式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我們不可能再以以前的方式生活。人類不同個體、群體、民族、宗教和文化之間的關聯方式可以預示人類文化形態有可能發生一場範式的轉變。神學家尤爾特?卡曾斯(Ewert Cousins)認為我們正進入他所稱的「第二軸心時期」(The Second Axial Period )。在這一新的軸心時期,世界各大宗教傳統需要發生一場意識的轉變:從個體意識轉向全球意識(global consciousness)。這種全球意識需要在不同宗教之間的兩個維度上形成:第一是水平維度,各個宗教在同一平面展開對話與合作,而不是隔離與對抗。第二是垂直維度,各個宗教在水平維度的溝通基礎上需要在垂直維度上發展,從而形成真正的全球意識。 在第二軸心時期來臨之際,世界各大宗教自身如何參與?各個宗教之間如何重新建立新型的關係?保羅?尼特最近在《諸宗教之神學導論》一書中向我們展現了基督教和世界不同宗教之間關係處理的不同模式:置換模式、成全模式、互益模式和接受模式。置換模式的代表人物是卡爾?巴特(Karl Barth),互益模式的代表人物是卡爾?拉納(Karl Rahner),互益模式的代表人物是約翰?希克、雷蒙?潘尼卡和保羅?尼特,接受模式的代表人物是喬治?林貝克(George Lindbeck)、馬克?海姆(Mark Heim)、弗朗西斯?克盧尼(Francis Clooney)、詹姆斯?弗雷德里克(James Fredericks)。 這些模式也同樣適用於分析世界諸宗教之間的關係。互益模式和接受模式顯然更適應第二軸心時期的全球意識,在學術上也為越來越多的人所主張。但在實際生活中,上述四種模式都有不少堅持者。由於宗教本身的複雜性,也由於歷史的原因,諸宗教要全面參與到第二軸心時期之中還需要很長一段時期。但毫無疑問,不同宗教內部、不同宗教之間不斷加強的對話可以促進宗教自身的轉變。這種轉變不是外在強加的,而是從宗教內部進行的。它是宗教作為一個生命的自我新陳代謝過程。 各個宗教在歷史中都形成了各自的教義體系,這些教義體系從各自歷史看都有一個發展的過程,有一個產生、強化或者弱化的過程。一個教義的產生、維繫、發展和消失如果是從內部進行的,就不會被視為一種無理由的強加。但我們也應該意識到每一個宗教的命運都和整個外在世界聯繫在一起的,世界的改變必然影響宗教自身的發展。基督教在歷史上發生過多次重大的變革。上世紀60年代的梵二會議就是天主教歷史上最近的一次重大變革。而像雷蒙?潘尼卡甚至已經要求召開「第二次耶路撒冷會議」了,認為基督教可以超越亞伯拉罕傳統,它需要更加開放,需要有一種宇宙-神-人共融的超歷史意識。 潘尼卡指出,宗教對話分兩類:一是宗教內對話,它要求每一個宗教為其他宗教預備一個空間;二是宗教間對話。一般人講的是後者,很少談論前者,但他認為前者更基礎、更根本。因為,如果沒有前者,宗教間對話就很難有實際的效果。 在走向宗教對話的道路上,潘尼卡認為我們需要克服兩種態度:一是認為只有一種宗教是對的,其他宗教最終服從於該宗教,這種宗教優越感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會成為宗教霸權主義,成為宗教戰爭的借口,而世界並不會因此變得更加和平與公正;二是認為所有宗教都是一樣的。潘尼卡認為這同樣不對。不同宗教之間的差異應該得到足夠的尊重,宗教對話不是為了消除諸宗教之間的張力,相反,我們需要在諸宗教之間保持張力,在張力中彼此互動、彼此對話,其中既有辯證的對話(智性的對話),又有對話的對話(心靈的對話)。 對話給各個宗教之間了解、交流和溝通帶來了真正的可能性。只有通過對話,才能消除彼此的誤解,才能真正容納不同的「他者」。也只有通過對話,諸宗教才能在差異性中推進彼此的完善和成長。宗教之間的矛盾和分歧,不可能通過對抗解決,而只能通過對話、通過擴大意識,尤其第二軸心時期的全球意識來實現。孔漢思(Hans Küng)說,沒有各宗教之間的和平就沒有各民族的和平;沒有各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各宗教之間的和平。我們可以補充說,沒有各宗教的全球意識就沒有各宗教之間的真正對話。 中國儒佛道之間關係的處理方式受到像希克、尼特等許多宗教哲學家和神學家的肯定,我認為中國各個宗教處理彼此之間關係的方式應該得到進一步的研究、繼承和發展,使中國這個古老的文明之邦在處理宗教關係上的理念和經驗可以服務於當今中國各個宗教,可以為世界各大宗教之間的關係處理提供新的洞見。

發揚伊斯蘭教的包容性

中國伊斯蘭教協會會長 陳廣元

伊斯蘭教是講求和平的宗教,也是富有包容精神的宗教。1、包容精神是伊斯蘭教的教義精神之一。《古蘭經》云:「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49∶13)人類同源,是一個大家庭,那麼,由不同形態構成的社會就是一個互相關聯、互相容納的網路。所以對他人持包容態度是伊斯蘭教所倡導的,正如《古蘭經》云:「如果你們饒恕他們,原諒他們,赦宥他們,【真主就赦宥你們】,因為真主確是至赦的,確是至慈的。」(64∶14)所以包容思想是作為虔誠穆斯林重要的修養環節,是獲得善報的重要方面。伊斯蘭教不僅在為人處世中堅持包容思想,而且在信仰上也予以包容,絕不強迫,正如《古蘭經》云:「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因為正邪確已分明了。」(2∶256)這說明 ,伊斯蘭教是倡導宗教與宗教之間理解與對話,教導穆斯林與非穆斯林之間互相寬容的。 2、處世包容是穆斯林行善的表現。伊斯蘭教主張,無端傷害他人、敵視他人,就是不分善惡;不尊敬他人、詆毀他人、背談他人,就是惡壓倒善的結果。伊斯蘭教要求穆斯林經常以善行對待他人,甚至包括對方的惡行,從而消除彼此之間的仇視,這就是行善,正如《古蘭經》云:「善惡不是一樣的。你應當以最優美的品行去對付惡劣的品行,那麼,與你相仇者,忽然間會變得親如密友。」(41∶34)伊斯蘭教將具有包容精神作為行善的方式,要求穆斯林依此要求自己、完善自己,並且把它作為穆斯林的高尚追求。 3、對人包容是穆斯林的一種美德。伊斯蘭教認為,具有包容意識是聖賢的品行,是義者的德性,只有那些明智者才具有這樣的美德。穆罕默德聖人的道德懿行為穆斯林樹立了典範。當時穆罕默德聖人不僅對穆斯林表現出了謙虛、自律,而且對於非穆斯林,甚至敵人也表現出了包容、忍讓、善待的風度。在他光復麥加的時候,對那些曾經加害於他的人們不但沒有以牙還牙、怨怨相報,反而對他們說:「你們都去吧!你們是自由的。」穆罕默德聖人的這一高尚的包容品德化解了各種對立的關係和矛盾。他的這種博大胸懷及包容精神是伊斯蘭教的基本要求。對他人沒有包容的意識是伊斯蘭教所禁止的,屬於惡行。包容精神就象人與人之間的橋樑,它將心與心連接起來,被包容者會感到靈魂的震動。如果穆斯林對他人不具有包容心,也就不會得到他人的諒解,正如穆罕默德聖人曾說:「誰不仁愛他人,他也得不到仁愛。」 4、發揚伊斯蘭教的優良傳統是我們的目標之一。中國各宗教間歷來是講求包容的,正因為各宗教間的包容性,才能夠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幫助,互不排斥、互不侵犯,所以國內從未發生過宗教戰爭。和平相處、平等相待、互相包容、與人為善,這些美德和意識不僅是伊斯蘭教對穆斯林的囑託,也是任何一個社會的願望。在平等相處、互相包容的基礎上進行有益的和平對話,是我們每個穆斯林的責任。事實證明,任何一個宗教如果拒絕接納其它文化,拒絕和其它文化溝通,不具有包容精神,那麼,這個宗教是很難立足的。 為了弘揚諸如愛國愛教、孝敬雙親、為善合作、和平團結、仁愛包容等伊斯蘭教的優良傳統,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做了一些相應的工作,比如大力推廣講新「卧爾茲」活動、成立教務指導委員會編寫適合社會需要的「卧爾茲」。通過編寫和講新「卧爾茲」積極引導穆斯林群眾對伊斯蘭教的認識,以愛國主義精神鼓舞人,以團結進步、積極向上的教義思想引導人,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人,特別是教育我們的阿訇、伊瑪目、毛拉要經常以伊斯蘭教所具有的仁愛、包容、中道的精神去引導穆斯林群眾,使伊斯蘭教的優秀道德得以發揚,促使我國的伊斯蘭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總之,伊斯蘭教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宗教,包容是伊斯蘭教義精神,是伊斯蘭教得以發展的前提,也是伊斯蘭教進一步適應社會、適應時代發展的基礎。不拒絕任何有利於社會和民族發展的文化、思想和意識是伊斯蘭教的特點。這一特點也就決定了伊斯蘭教是可以和任何宗教進行和平對話的,並完全能夠做到正確對待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信仰的差異,達到互相尊重,共同發展。

道教:主張慈愛和同的宗教

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 黃信陽

道教是植根於中華沃土的土生土長的中國人的傳統宗教,其形名雖誕生於東漢張道陵,但其思想精髓卻淵源於中華上古厚重淳樸的原始文明,直承於中古之末博大精深的老、庄哲學。道教主張「慈愛和同」,在道教經典中,「重包容」、「重和諧」的思想十分豐富。充分挖掘和弘揚道教中的這些思想資源,對於開展宗教對話,促進宗教和諧,從而推動整個社會的和平、進步和繁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譬如說: 道教主張:「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道德經》第七章),這是提倡立足於天地的大公,大愛與無私。 道教主張:「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道德經》第八章),這是提倡善美的自然和諧性。 道教主張:「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道德經》第二十七章),這是提倡至公無私的真愛之性。 道教主張:「知常容,容乃公。」(《道德經》第十六章)這是提倡虛懷若谷、博採眾長、海納百川的寬廣襟懷。 總之,「道」有無限的包容性。近二千年來,中國道教在堅持和發揚《道德經》博大精深思想的同時,也廣泛吸取各種文化思想的精華,形成極具中國特色的,充溢著人類真、善、美、容、和美德的道教義理文化。道教的這種義理文化,無疑是中華民族傳統心性的真實體現,故而魯迅先生曾言:「中國的根抵全在道教。」誠不虛也! 中國道教在萌生、發展、健全的過程中,宋、元時期道教全真派和全真思想的應運而生,在道教發展史上具有著里程碑的意義,得以使中國道教真、善、美、容、和的思想內涵更加光耀凸顯。時至今日,仍具有著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 道教全真派雖創生於宋、金時的王重陽祖師,但其思想精旨遠承老、庄,中繼鍾、呂祖師,光大於全真七子,尤其是全真七子之一的長春真人丘處機。 「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 「心中端正莫心邪,三家披來作一家。」 (以上是重陽祖師《全真集序》) 全真之教義,即提倡儒、釋、道三教合一,丘處機為弘揚全真之巨擘,於此身體力行。其修真養性,取道家之清靜;其觀察事物,入佛家之空諦;其化導世人,本儒家之倫理。《全真清規》中明言:「祖師設教,仙聖度人,開大乘之門徑,通眾妙之要津。」開大乘門,以通眾妙,即不拘守一家,貫通三教之道,以求得大圓滿。這不僅是包容、和諧,且是三教上乘的心靈對話。 全真思想的精旨認為:人生不能脫離國家,故必遵儒家忠孝之道;人生當修己以教,故採取佛家之戒律;人生當順性命之理以善其生,故採取道家善養性命之旨。主張此三家之道,人生所履行程度不齊,但皆不能偏廢。實可謂發自真善之心,入情入理。 進入現代,中國道教步入世界,道教全真思想更得光大之機,力倡人類和睦共處,視各教唯親,共存共榮,祝願祖國早日統一,民族親融,國泰民安。一如既往地弘揚真、善、美、容、和的美德,加強對外交往,接受新觀念,吸取新知識,更好地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為祖國的繁榮昌盛作出應有的貢獻,是中國道教的當代責任。

佛教的包容性與宗教對話的原則

蘇州戒幢佛學研究所研究部主任 宗 舜

佛教是一個具有極強包容性的宗教,這種包容性來源於佛教的基本理論,即「緣起和平等」的思想。 所謂緣起,佛教指一切事物(有為法),皆因種種條件(即因緣)和合而成立,世間的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在佛教經典中強調,「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見《雜阿含經》三五八經)當然,佛教的緣起理論並不僅僅只是說明宇宙世界的現象依存關係,根本在於揭示社會、人生、命運的關係,進而指示出一條「解脫道」。但不論如何,由於佛教肯定了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相互依存關係,就給包容其他宗教乃至提倡宗教的多元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 所謂平等,是指在本質上並無分別。為「差別」一詞的對稱。佛教在印度傳播之始,佛陀即倡導「四姓平等說」(見《雜阿含》卷二十),徹底否定印度吠陀以來之種姓差別制,而主張婆羅門等四姓平等無優劣。這就是社會意義上的平等義。在有的人看來,佛教的佛陀是高高在上、受人膜拜的。但是,佛教經典中卻明確地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見晉譯《華嚴經》卷十),並在經典中有很多與「平等」有關的辭彙,如:佛是「平等覺」,自性法身是「平等法身」,顯示僅有一乘法的佛之智慧是「平等大慧」,無差別之愛為「平等大悲」,等等。 以佛教常用的「平等心」 為例,佛法之悟,是悟到一切法平等的真理,於一切眾生不起怨親等差別見解之慈悲心。《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二末說:「『直心以何為本?』答:『以於一切眾生平等心為本。』」這就是說,對於一切的冤家仇人的態度,要和對待自己的親人完全一致,心生悲憫,而不能有分別,這樣的發心,才叫「平等心」。這就是宗教意義上的平等義。將這樣的平等觀推廣開來,在宗教間的交流乃至處理宗教與宗教之間關係的時候,自然就會運用包容的心態和圓融的手法來處理好。 近年來,中國佛教界積極發揮自身的影響力,在開展宗教交流、促進宗教團結、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等諸多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近年來中國佛教協會會同其他兄弟教會,致力於揭露、反擊邪教「法輪功」、保護廣大信教群眾合法的宗教信仰自由、反對「藏獨」分子分裂祖國、促進兩岸和平統一等事業,成為新時期宗教團結、宗教包容、宗教共進的典範,所取得的成績,是世人矚目的。 在世界政治格局複雜、政治風雲多變的今天,如何正視世界範圍的宗教衝突,積極發揮中國佛教在促進世界和平、消除宗教對立等方面的作用,是值得我們進一步深思的重要課題。筆者以為,我們不僅要提倡宗教對話和宗教交流,更要為宗教對話和交流確定一些基本原則,使之更富有成效: 第一,傾聽的原則。在宗教對話和交流過程中,我們首先要做一個傾聽者,尊重對方的話語權。而不能熱衷於向對方灌輸自己的宗教觀點,卻拒絕了解對方的宗教訴求。 第二,理解的原則。在宗教對話和交流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傾聽,更要「善解人意」,將對方的宗教觀點弄懂,而不是粗暴的加以曲解,甚至用誤解踐踏對方的宗教感情。 第三,尊重的原則。在宗教對話和交流過程中,要尊重對方的宗教信仰、宗教理論和宗教習俗。消除那種非此即彼、非正即邪的機械態度,反對以狹隘的宗教感情替代理性的宗教智慧。 我們還要看到的是,宗教和宗教之間,畢竟存著差異。在某些方面,這個差異還相當大。對於宗教差異的問題,我們要有清醒而理智的頭腦。我們既反對無限誇大宗教差異,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做法,也反對不辨差別,強作解人、簡單「會通」。所以,我們主張,宗教與宗教之間,本身就是有同有異的,那麼,在對話的時候,就必須要求同存異。在宗教內部,要多講一些各自宗教「異」的方面,以凸現自己所信仰宗教的殊勝,以堅定自己的宗教信仰。而在宗教與宗教之間,則要多強調宗教與宗教「同」的方面,引導宗教更好地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為人民的生活幸福美滿,為世界的安寧和平貢獻我們的力量!

寬容和解:中國天主教的呼籲和主張

中國天主教主教團秘書長 馬英林

宗教就其本質來講,大都以聖化人靈、凈化人心、善化社會,引導幫助人們追求人類真正幸福為目標。雖然教派不同、教義有別、崇拜禮儀各異,但都負有對善化現世的神聖責任和對未來世界的無限渴望。因此各宗教為了世界的和平和人類的福祉必然要加強彼此的對話與合作。 但翻開世界的歷史,我們卻也看到了一些令人遺憾的傷痛和教訓。直到二十世紀初葉,基督新教各教派首先發起的「合一運動」,人們才在同一宗教的不同教派間,以及不同宗教間,開始信仰的反省和溝通,並因此產生了世界性宗教間的對話。 起初,天主教對「合一對話」的態度十分謹慎和冷漠。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發展,天主教對這一運動越發重視和積極。1962年召開的「梵二」會議更將這一事業推向新的階段。教會不僅提出自我的革新,並在全世界政治與社會事務上開放自己,也為基督徒的大公合一運動開闢了道路。大會通過的《大公主義法令》鄭重聲明:「我們不能不尊重活躍在東正教與各基督教會或團體中的聖神。不久前我們稱他們為裂教、誓反教,現在我們稱之為『分離的弟兄』。」教會並首次公開承認自己應分擔教會分裂支離的過錯,並懇求分離的兄弟們的寬恕。不僅如此,教會更改變過去人們心中「合一」即是「皈依」到天主教會懷抱里的錯誤思想。指出合一是共同的行動,雙方的自我檢討自我改革,一起歸向福音,才能在主基督內聚首,恢復圓滿的合一。大會還發表了《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宣言》,指出「教會絕不摒棄這些宗教中的真的聖的因素,並懷著誠懇的敬意,研究他們的做事與生活方式以及規戒和道理。這一切雖然與天主教所堅持和教導的有所不同,但往往反映著普照全人類的真理之光」。梵二的文獻和思想反映了天主教會對自我的深刻反思,以及對合一對話的真誠回應。 然而,合一與對話並非易事,瞻望新的世紀,人類仍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孕育了中華文明對不同種族、不同文化和不同宗教的接納開放、包容並蓄的胸襟,創造了中華民族追求和平、嚮往「和合」的精神和理念,為各宗教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沃土。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實行各教平等。五大宗教在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旗幟下,本著「政治上團結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的原則,和睦相處、彼此尊重、愛國愛教、共同進步。各宗教團體和宗教領袖帶領廣大信教群眾,積極投身祖國的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共同關注社會問題,舉行和平祈禱,慈善募捐等善舉。並在彼此尊重、相互學習、合作共事中建立了友誼,得到了發展。 五十年來各宗教發展壯大的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將我們的教會置身於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之中,並努力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時,我們的教會才能得到理解尊重和支持;只有我們吸收民族優秀文化的滋養,努力與所處的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相適應,才能得到生存和發展;只有我們各宗教和睦相處、相互學習互相借鑒共同進步,才能創造出我國宗教友愛祥和、社會安定的良好局面,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同時,也就能夠為世界宗教界所矚目,贏得尊敬和讚賞。 傅鐵山主教在2000年聯合國召開的宗教與精神領袖世界和平千年大會上指出:「在今日中國,宗教和睦相處更是生動的現實和實踐。在憲法和法律的保障之下,五大宗教享受著全面的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各教地位平等、相互尊重,自主地開展教務,我國的五大宗教正處於健康發展的黃金時期。」傅鐵山主教代表我國宗教界的領袖們向大會和世界所有宗教領袖們提出了「高舉和平旗幟、提倡寬容和解,創造不同文明和宗教信仰和睦相處的世界新開端」的呼籲和主張。表達了中國宗教界對世界和平的無限渴望和對全球宗教界為促進人類和平與進步的崇高使命的極大關切,道出了我國數以億計的宗教徒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心聲。 我們不能不看到,當今世界仍不太平。造成戰爭、暴力、恐怖、災害和貧窮的因素仍然存在。打著宗教旗號、冒用宗教名義、利用宗教感情,進行分裂祖國、危害人民、褻瀆宗教的事端仍在發生。因此,我們更應緊密團結,加強合作,開展對話、建立互信,共同促進我國宗教事業的健康發展。

對話是基督教得以發展的前提

金陵協和神學院 嚴錫禹

眾所周知,在當今世界,對話已經成為人們處理各種問題的一種基本方法。無論是在國家之間,還是在人與人之間,對話的態度已深入人心。可以說,對話已經成為現代人的一種存在形態。我們相信,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對話的理念會更加廣泛、深入地滲透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宗教自然也不例外。 對話本來是指日常生活中兩個人間的交談,後來被用於貿易雙方的平等談判,近十年來又被運用於國際事務,並進而廣泛地運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宗教界一些有遠見卓識的人也擯棄了門戶之見,展開宗教間的對話。由此可見,對話這一概念已經不再被簡單地理解為你一句我一句的語言交談,而是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相互影響的平等態度。從這個意義上說,對話的概念古已有之,因為任何一個事物的發展都不會是孤立進行的,一定是在吸取它事物的優點並不斷克服自身缺點的前提下進行的。林則徐常用的一副對聯中有這樣一句話,「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基督教之所以發展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就是因為在過去兩千年的歷程中,它不斷地與其所處的時代、文化和宗教積極對話的結果。 基督教誕生之日,就身處多元文化的環境。公元之初的巴勒斯坦地區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深受猶太文化、埃及文化、敘利亞文化、希臘羅馬文化等的影響。基督教的先驅們就是在這樣的處境中開始他們的宗教生活的。新約聖經的作者們在詮釋耶穌的生平和教訓時,大膽地與希臘文化對話,引入了「邏格斯」(道)的概念,用這個希臘哲學的重要概念來解釋耶穌,稱其為成為肉身的道。諸如此類的例子在聖經中還有不少。 進入第二世紀以後,基督教已經在羅馬帝國境內得以廣泛傳播,但是,當時的教會領袖和神學家們並沒有故步自封,而是積極地與當時、當地的宗教、文化對話,吸取這些文化中的優秀成份,充實和豐富基督教教義。這些為基督教的鞏固和發展立下汗馬功勞的教會領袖和神學家們被後人尊稱為教父,意思是教會的父親。他們在忠實於基督教信仰的前提下,不拒絕與希臘和拉丁文化對話,形成了教會歷史上兩類重要的教父,一類是用拉丁文寫作的拉丁教父,另一類是用希臘文寫作的希臘教父。正是由於這兩類教父的共同努力,才使基督教教義發展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縱觀兩千年的基督教史,我們不難發現,什麼時候教會以開放的胸懷、包容的態度與所遇到的文化、宗教對話,認真地從中吸取養分,什麼時候教會就會得到發展,就會成為社會發展的一股積極的力量;反之,什麼時候教會夜郎自大、唯我獨尊、排除異己,什麼時候教會就會變得封閉、落後,成為社會發展的障礙。 生活在當今這樣一個多元化的時代,基督教更應該繼承和發揚教會歷史中崇尚對話的積極精神,擯棄那些極端、狹隘的看法。從事神學研究的人應當從對話的角度重新審視基督教的神學。就中國基督教而言,目前正在進行的、由丁光訓主教倡導的神學思想建設,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這種對話精神的體現。我們正在以對話的眼光審視中國教會過去一百多年所接受、傳播的神學,去偽存真,以期達到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目的。 無論從基督教歷史的角度、神學的角度,還是從教會所處的現實處境的角度出發,我們都沒有理由拒絕宗教間的對話。基督徒相信,上帝所創造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而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在上帝創造之外,宗教也是如此。既然是美好的,就是有價值的;既然是有價值的,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拒絕與它們對話,學習它們身上優秀的東西呢?


推薦閱讀:

如何構建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
段德智:社會和諧與宗教承擔———天益:學習型社會領航者
家庭和諧
美在和諧
和諧持久的婚姻:友誼之道

TAG:宗教 | 對話 | 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