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別無選擇
當別無選擇
頑石按語:今天中午,我小憩片刻,剛合上眼就做了一場中國夢。彷彿是去年3.15後從公眾視野里消失的那個人出現了,他滿臉憔悴,步履沉重……我問他:「你本可以和碌碌諸公一樣明哲保身,何苦做出頭鳥而使自己譽毀家破?」他神情堅毅地回答我:「為了更多人的命運,我別無選擇!」醒來後,這句話還一直縈繞在我的耳畔,揮之不去。想起幾年前寫過一篇關於選擇的文章,於是找出來重新貼上。
在生命歷程中,我們常常會走到分岔路口,要面對不同的選擇,很多時候選擇哪條道路其實無關緊要,走不同的路,會遇到不一樣的風景,會有迥異的際遇,也會有別樣的收穫。畢竟條條大路通羅馬,殊途而同歸,我們總能走到心中嚮往的目的地。但在有些路口,選擇哪個方向前行,是必須慎之又慎的,一念之差,就可能面臨萬丈深淵,結果就會是萬劫不復。
當觸犯了君威,面對極刑的時候,司馬遷似乎還有別的選擇。他可以通過繳納巨額金錢名正言順來減刑(那是交給朝廷,而不是像今天只需賄賂某些個人),可一介寒儒到哪裡去弄這麼多錢呢?他也可以一死了之,不虧名節,不辱先人,痛痛快快,甚至也能博得個百世流芳,但事業未成,理想落空,他不能這麼做。剩下的就只有接受宮刑,苟且偷生,然後「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看似有幾條路可走,其實,司馬遷別無選擇。
在戊戌變法失敗後,譚嗣同本來可以和康有為、梁啟超一樣從容逃脫,但他居然「竟日不出門,以待捕者」,最後對著上萬的圍觀者高呼:「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從容就戮。譚嗣同為什麼要捨生求死呢?「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不難看出,譚嗣同為自己設置了底線,變法不成,就用鮮血來喚醒國人。因此,他別無選擇。
所以,一個人在一些關鍵處能不能選擇,該怎麼選擇,其實是個底線、原則、立場的問題。狼牙山五壯士縱身一躍,董存瑞捨身炸碉堡,黃繼光奮勇堵搶眼,邱少雲任烈火焚燒而紋絲不動……在他們看來都別無選擇,因為他們如果作出另外的選擇,就會意味著背叛或者是更多戰友的犧牲、戰鬥的失敗、大局的受損。當然,在今天的精英們看來,壯士們的行為不僅不可思議,簡直就是愚蠢之至。不管在什麼時候,精英們一定是選擇求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大丈夫能屈能伸。據說這是最符合人性的,儘管一個人的求生可能帶來千萬人的死亡,但別人有沒有柴燒精英們是不管的。
一個人如此,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這樣。
當年「文明」的英國人侵入了中國,清朝政府做出了選擇,割讓土地,賠償銀子,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了長達百年的屈辱。70年前的那個9.18,日本人野蠻侵略我東北,蔣介石做出了選擇,放棄抵抗,撤兵關內,致使東北乃至後來整個中國慘遭日寇十多年的肆意踐踏與蹂躪。慘痛的歷史告訴我們,在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我們別無選擇,那就是像電視劇《解放海南島》中那些英勇的將士喊出的氣壯山河的誓言:「寧可前進一步死,決不後退半步生!」
寫到這裡,我自然聯想起60年前那場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的極其困難的日子裡,面對世界上最強大的敵人——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作出了一個偉大而英明的決策——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在毛澤東看來,要想避免重蹈1840年的覆轍,要想贏得一個和平的建設環境,要想站起來了的中國人不再趴下,我們別無選擇。歷史雄辯的證明了毛澤東的睿智。抗美援朝不僅打得世界上最強大的敵人俯首低頭,保住了新中國的勝利果實,為中國贏得了60年的和平,而且改變了世界格局,使中華民族成了世界上所有被壓迫民族尊敬的帶頭大哥,極大的提升了我國的國際地位,中國人從此甩掉了「東亞病夫」的帽子。這些鐵的事實是任何漢奸都抹黑不了的。
今天,我們國家又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在「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韜光養晦政策指引下,南海已經烽煙四起,大片海域和大部分的島嶼已經被周邊國家實際控制,甚至赫然畫在了那些國家的版圖上;釣魚島的命運岌岌可危,日本人是絕不會就此收手的。正是因為當初錯誤的選擇,才造成了今天喪權辱國不可收拾的局面。忍一時沒有換來風平浪靜,退一步卻已變成無路可走。既然南海和釣魚島是我們中國的領海、領土,為什麼要允許別人來爭議?還共同開發呢?一個人祖上留下來一個大宅子,惡鄰可以進去和他共同居住並享用屋子裡的太太、小姐和所有的珍寶嗎?歷史一定會將那些為了一己之私而賣國求榮的漢奸釘在恥辱柱上!
同胞們,不願做奴隸的人們,中華民族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繼續發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用信念和鮮血、用氣節和意志捍衛我們的主權,保衛我們的領土,我們別無選擇!
2010.10.27
摘自頑石的博客
推薦閱讀:
※人生三分是選擇-----七分靠放下
※當你面臨人生重大選擇,這9句話是最好的答案
※現在的選擇10年後還正確嗎
※譯天文書選擇法(總論)
※炎炎今夏,時髦露肩裝你會選會搭嗎|露肩|上衣|選擇
TAG: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