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吃飽」,才能更好地減肥!
您是否還在為自己日益增大的「大肚腩」在苦惱?是否正在痛苦地忍受著一次次舌尖上的誘惑?是否感覺「喝白開水都會長胖」而無奈?……
今天推薦給大家:這樣的「吃飽」,可以更強壯肌肉、燃燒脂肪更快!
一、燃燒脂肪(減肥),意味著減輕脂肪重量,而不是身體重量
是否需要減肥,關鍵看身體脂肪比例!對於肌肉比例相對較高的人群,體重相對較重,但並不需要減肥。脂肪比例高的人群應該注重減肥,以達到減少體脂比例為目標,而不是單獨的體重下降。
我們反對所謂的「飢餓療法」:即每天少吃甚至不吃來達到減輕體重的效果,這樣最終將導致身體狀況隨著體重下降而逐漸下滑,嚴重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工作與學習。長期的「節食」對節食者的心理與生理也會帶來巨大的挑戰,一旦承受不住飢餓就容易恢復節食前的飲食習慣,沒過多久身上的贅肉又會出現,引起體重反彈甚至會出現超過原來體重。
二、肌肉是人體脂肪的燃燒器
人體日常活動的維持、以及運動鍛煉,主要依靠骨骼肌。人體的肌肉共有600多塊,約由60億條肌纖維組成,肌肉組織佔據了人體體重的35%~40%,肌肉內毛細血管的總長度可達10萬公里,能繞地球兩圈半,大大小小的肌肉成為支撐人體的主要組成部分。
根據資料分析:肌肉細胞的產熱量要比脂肪細胞高很多,即使不活動,由於要維持身體正常的新陳代謝,也要消耗很多熱量。在休息狀態下,1公斤脂肪僅能消耗4~10卡熱量;但1公斤肌肉組織能消耗75~100卡熱量。
由於同樣體積的肌肉細胞比同體積的脂肪細胞耗熱大得多,所以肌肉質量越發達的人,越可以幫助身體消耗更多的熱量,從而有利於減肥。因此,每一塊肌肉,都是一個脂肪燃燒器。
平日里,只有吃飽飯,才有力氣去積極運動,才可以讓身體鍛鍊出一身強健的肌肉,而不是鼓泡泡的一堆脂肪。雖然運動不會改變我們的身高、年齡甚至體重,但是可以改變我們體內的肌肉和脂肪含量,提高機體的基礎代謝率。
三、瘦弱的肌肉容易引起肥胖
許多人過30歲以後飲食習慣沒有改變,而且也有些體育鍛煉,但體重卻年年增加,身材不再玲瓏有致,其實主要原因就在「基礎代謝率」的下降。
根據研究,人到30歲之後,每10年基礎代謝率會下降2~5%!試想一位30多歲的女性,體重55kg,每天維持基礎代謝率所需熱量約1300千卡,但她到了40多歲之後只要1200千卡;如果飲食不變且不運動,每天將至少60千卡累積到體內,當熱量累積到7700千卡左右,約4個月身體就會多出1公斤的脂肪!
通常成年階段骨骼肌質量接近人體體重的35~40%,隨年齡增長,骨骼肌質量開始下降,在四十歲開始,成人每10年約失去3%~5%的肌肉質量。尤其50歲後更明顯,每年約1%~2%的丟失。到75~80歲時,骨骼肌僅占體重的25%。由於肌肉總量呈下降趨勢,人的基礎代謝率每10年下降3%。運動缺乏的人,每年減少0.25公斤肌肉,增加0.25公斤脂肪,脂肪的堆積導致體重增加,對心臟供血帶來極大的負擔。歲月偷走了肌肉,留下了脂肪負擔!
四、餵飽肌肉去減肥
肌肉比脂肪能燃燒更多熱量!只有強健的肌肉,我們才不用斤斤計較舌尖上的誘惑,也不用終日生活在恐慌之中;只有努力保持肌肉,你才能抵抗的住歲月流逝中新陳代謝自然的降低;只有努力鍛煉肌肉,你才能抵抗住有氧運動對肌肉的消耗;只有結實強健的肌肉,你才能體會到一舉一動充滿力量,能夠充分控制自己的身體的那種感覺是多麼的美好。
餵飽肌肉不是單靠美食可以做到的。需要適宜的鍛煉、合理的飲食,訓練後恰當的加餐,才能夠在肌肉最「飢餓」的時刻快速將其填飽,從而改善肌肉的質量。
餵飽肌肉,是一個長期過程,萬萬不可採用過度的飢餓療法減肥!減肥會減得身體很差,這是因為減重可能同時減去肌肉和脂肪。往往減肌肉比減脂肪要容易的多,因為肌肉含水量比較大,一般來說,低熱量飲食的減肥,每減十斤體重,要流失3斤肌肉。
本文引用中國科學院科普文章的有關數字進行改編!
您的信賴,我們的力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