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的聽力的發展及其培養

嬰兒的聽力的發展及其培養

0~3個月  剛出生的寶寶,中耳里還有羊水殘留,幾天後才能被完全吸收,此時寶寶並不能聽到微弱的聲音,但能聽到較大的聲響。如果突然出現60分貝以上的聲音,寶寶很容易受驚嚇,會全身抖動、眨眼、皺眉頭、前臂急速屈曲、兩手握拳、哭鬧、喘氣甚至停止進食。

  4~6個月

  寶寶開始能辨別媽媽的聲音。跟寶寶說話時,他可能會用眼睛注視你,或專註於聽你的聲音而停止其他動作,頭轉向聲源,表現出對熟悉聲音有感知的能力。

  7~11個月

  寶寶能主動向聲源方向轉頭,也就是有了辨別聲音方向的能力,聽到媽媽哄逗的聲音,可發出笑聲,有的寶寶甚至會聽從媽媽的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1歲~1歲半

  寶寶能按聽到的語言做出反應,當問到「鼻子」、「眼睛」、「嘴巴」在哪兒時,會用小手指出來。通過環境中的其他各種聲音,也可以觀察出聽覺反應、並開始了語言的學習。

  聽力障礙早發現

  如果遇上寶寶下列情況,媽媽可要特別當心了:

  case1 1~3個月的寶寶,你在他耳邊大聲拍手,他沒有任何反應:或者是寶寶睡著時,不能被大聲驚醒。

  case2 8~12個月寶寶,聽到熟悉的聲音並沒有轉過頭去,或者聽到人們的說話聲沒有對應地牙牙學語。

  case3 1歲半的寶寶,還不能說出一些很容易發音的字,比如「媽」、「爸」,或者你讓他做那些你教過的動作,他一直不會做。

  case4 2歲的寶寶,如果在沒有用眼睛看的情況下,就不能按照你說出的一些簡單命令去做動作。

  專家提醒:如果懷疑寶寶有聽力問題,一定要儘快去醫院或專門的聽力機構做一次專業的聽力檢查,確診寶寶是否真的有聽力損失,以便儘早採取干預措施。聽覺訓練益處多

  1、有助於語言學習

媽媽的聲音是寶寶聽力發育的「營養素」,雖然你還聽不到新生寶寶的語言或發聲,他卻一直在聽著你的聲音。寶寶牙牙學語時,你的聲音對他的智力發育相當重要,因為寶寶最早的智力活動就是學習語言。對周圍世界的認識,思維能力的形成,都是通過學習語言來實現的。

  2、有助於智力開發

  聽覺訓練有利於智力開發,聽力對語言的發育起決定性作用。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是1~3歲。寶寶頭半年,主要是以聽言語為主,若此時不接觸聲音、不給言語交流,或聽力出現問題,勢必會造成語言發育障礙,導致日後學習和人際交往的困難,影響智力發育。

  3、有助於培養音樂靈感

  寶寶天生對節奏就很敏感,對悅耳的音調或語調也同樣敏感。

  天生就能辨清音階,無論是哪種的語言,寶寶最初學說話的時候能比成年人分辨出更多的語句,所以你可不要忽略了寶寶的天分培養。 發展寶寶的聽覺

寶寶的聽力開始得很早,甚至起始於胎兒期。近年來,兒童早期教育研究者認為,胎兒在母腹內已有聽覺,早期聽覺刺激是胎教的主要方法之一。寶寶在有了聽覺之後,他就要不停地聽,只要落在他的聽覺範圍內,他便收入耳內產生聽覺,傳入大腦,留下痕迹,一直到入睡為止。聽覺不僅使寶寶辨認周圍環境中的多種聲音,而且憑此掌握人類的語言,嬰兒期是兒童語言發展最迅速的時期,因此,聽覺的發展在這個時期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嬰兒的聽覺感受性有巨大的個別差異,有的兒童感受性高些,有的則低些,但這種個別差異不是一成不變的,實際上,嬰兒的聽覺也是在生活條件和教育影響下不斷發展的。

3個月以內的寶寶,媽媽可以每天給他哼唱搖籃曲,或是反覆播放一段優美的樂曲,聲音不要太大,孩子醒著時,父母可用較緩慢的速度、柔和的聲調講話給孩子聽,內容要豐富,比如說:「你睡好了嗎?餓不餓?想不想吃奶?」

2~3個月以後的寶寶已能將聽覺和視覺結合起來,當他聽到聲音時,頭就會轉向發音的方向,尋找聲源,你或許覺得這種動作是很自然的,但它會直接導致出重要結果,這是智力活動的進步。父母或家裡人應經常有意識地走到孩子面前,逗引孩子注視自己的臉,然後把臉移到一側,並輕聲叫孩子的名字,逗引孩子的視線隨父母的臉移動。也可用搖鈴或能捏響的橡皮玩具發出聲音,逗引孩子一面聽聲音,一面讓視線隨玩具移動。

6個月以後還可以每天聽幾次英語,這樣做不僅鍛煉他的聽覺,還可多學習一種語言。

兒歌和明快的幼兒歌曲是任何一個年齡的孩子都喜歡聽的聲音。同時,父母還要經常帶孩子到室外、公園、商店等處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多聽、多看。

最後,提醒年輕的父母應注意保護寶寶的聽覺,一些傳染病或發高燒致使內耳受到損害是造成兒童耳聾的常見原因。另外,患病期間要避免使用耳毒性藥物,如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等。此外,噪音也不可忽視。

寶寶的聽覺發育與智力開發

胎兒期已能對聲音做出反應

  在卵子與精子結合的那一瞬間,就是人生歷程的開端。受精卵經過五十多天的發育,雖然只有2~3克重,但已是五臟俱全、初具人形了;在溫暖的母體中,他(她)日臻完美,從第6個月起,就能夠聆聽。此期胎兒已是一個完整的人,能感受刺激,做出反應,對聲音的敏感性幾乎是難以想像的。

  胎兒在母體內與母樣有十分密切的信息聯繫,母子間信息的相互作用是藉助於感覺系統的聽覺、視覺、觸覺、嗅覺、味覺等來進行的。早在胎兒6個月時就能聽到聲音了。胎兒在母體內聽慣了的便是母親的心跳聲,聽久了,習慣了,便產生一種安全感。母親和諧的心音、血流聲、腸蠕動聲及輕聲的說話聲,都是胎兒最初的聽覺對象。當新生兒脫離母體後,他的聽覺和視覺還保留有胎內的印象。初生兒在1周內主要處於睡眠狀態,每天睡眠可達22個小時,很少睜開眼睛;到第2周,新生兒睡眠為18~20個小時,他能睜開眼睛盯著母親的面部,隨著母親面部的移動而移動他的視線了。出生3天的新生兒,當他正在大哭時,如果能聽到高頻率的持續的聲音在呼喚他,便會把頭慢慢地側向呼喚聲的一側,且能暫時地停止哭聲。當嬰兒離開母體產生不安而哭鬧時,母親把嬰兒抱起貼近左側胸壁靠近心臟時,嬰兒又復聽到熟悉的心音,便會安靜下來。

0~3歲是智力和語言發育的黃金時期

  心理學家研究證實,0~3歲是開發兒童智力的關鍵時期,因為0~3歲是人腦發育的重要階段。此期嬰兒的腦重增加特別快,剛出生時僅370克左右;9個月就增加至660克;3歲可達到1200克,約佔成人腦重的70%~80%。此期幼兒的好奇心和接受外界事物的能力都很強,其記憶力也可達到成人的50%。

  良好的聽覺功能是智力開發的重要條件,聽力對語言的發育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專家指出,兒童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是1~3歲。嬰幼兒時期,主要是以聽言語為主,若此時聽力出現問題,必會造成語言發育障礙而導致學習和人際交往的困難,從而影響智力的發育。

母語是嬰幼兒智力、聽力發育的「營養素」

  聰明的母親,在孩子呱呱落地之時,就應多愛撫孩子,這種無聲的交流所表達的愛心無疑是在孩子幼小心靈上抹上的清新雋永的第一筆,從而啟動孩子的心理活動,感受到周圍陌生世界的存在,建立起自己的思維活動。孩子牙牙學語時,母語的這種參與對孩子智力發育就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孩子最早的智力活動就是學話,孩子對周圍世界的認識,思維能力的形成,都是通過學話實現的。

  有關研究表明:在正常條件下,嬰兒出生6個月後,就已開始學習說話了。只是這時屬於「鸚鵡學舌」型的,同時將說話的聲音與具體的事物對應起來。1周歲左右的孩子往往就能說兩三個詞語了, 18~24個月時,是孩子語言迅速發展的時期,他們開始將第一信號系統的單純聲音信號,轉變為具有抽象意義的詞語信號,從而初步形成了抽象思維的主要特徵。媽媽應與嬰兒進行語言交流。儘可能多地利用孩子身邊的人和物,鼓勵孩子多開口說話。如當給孩子洗澡時,要一面洗一面說:「媽媽給寶寶洗澡」;見到汽車可讓孩子學汽車鳴叫;見到太陽可讓他向「太陽公公」問好;見到阿姨讓他說「阿姨好」,見到奶奶讓他說「奶奶好」等等。培養孩子早說話要注意方法:一是注意趣味性,在孩子興趣盎然的遊戲活動中,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學說話;二是注意形象性,即為了使孩子逐漸掌握豐富的詞語,應盡量使這些詞語連同所代表的事物——對應起來,一起印入孩子的腦海中。


推薦閱讀:

圍棋的起源和發展歷史(1)
易經發展2
高速低效發展路徑的終結
孫中山對儒學的繼承發展

TAG:嬰兒 | 發展 | 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