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和寫好故事之間只差這本書

圖片發自網路

文/白若狐

國學大師錢鍾書先生說,我們常把自己的寫作衝動誤認為自己的寫作才能,自以為要寫就意味著會寫。

在這個全民寫作的時代,這種錯誤的認知讓很多渴望成為作家的人,在創作的初期,遇到些許困難便放棄了寫作。

有強烈的文字表達慾望固然是好事,但寫作是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僅憑一時的寫作熱情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它還需要掌握熟練的寫作技巧,需要不間斷的閱讀和思考,需要具備穩定的情緒和心態,更需要長久的努力和堅持。

不過,如果你只是想寫出一個好故事,那也是有可能的。只要在經驗豐富的老師的指導下,使用正確的寫作方法進行刻意練習。

來自美國的艾麗斯·馬蒂森便是這樣一位老師。艾麗斯·馬蒂森是美國英語界小小說最高榮譽「小推車獎」得主、《紐約客》 《紐約時報》撰稿人,同時也是美國知名的寫作課的講師,這雙重身份,使得她非常了解寫作者所面臨的種種問題。

她將自己22年來小說創作和寫作課教學過程中所積累的創作經驗寫成了一本書——《寫作課:何為好,為何寫不好,如何能寫好》。

在這本書中,艾麗斯·馬蒂森告訴你:關於寫作這件事,何為好,為何寫不好,如何能寫好。

這些專業性的指導建議非常實用且具有文學性,亦有深度和廣度,並不似理論專著那樣枯燥乏味,反而趣味十足。

在此,我就與大家一起分享下創作小說的幾個技巧。

一,在創作小說之前需要做什麼準備?

1.列故事大綱

在寫小說之前首先就要弄清楚自己想要創作的究竟是短篇小說還是長篇小說,然後根據自己的寫作目的進行準備工作。

如果是短篇小說,就要有足夠的事件支撐,而最後一個事件必須要有足夠的確定性,得像一個「結尾」才行。值得注意的是,短篇小說雖然篇幅短,但也不能讓讀者一眼就看穿結局,得讓他們始終帶著興緻閱讀下去。

比起短篇小說,長篇小說的創作就麻煩得多,它需要幾十甚至上百個事件來支撐,任務艱巨不說,而且還難保頭腦的清醒、主線的清晰。而這就需要作家在創作之前先列好故事大綱。

怎樣列故事大綱呢?

作家一般都會先構思主要情節,比如一樁罪案、一場事故或一次誤會等。

接下來便有兩種選擇:一是以主要情節為原點,想想它能引發怎樣的次要情節;二是以主要情節為終點,想想什麼樣的次要情節能導致這種結局。

有些寫作者可能會認為故事大綱過於理性,會對小說創作形成束縛。其實不然,故事大綱是始終處於變化中的,它極具靈活性。

因為長篇小說作家的創作過程往往是無序、複雜的,所以作家要根據寫作的需要隨時進行內容的調整、增添或更改。

2.做相關的調查研究和擴展閱讀

作家若想構思更多的故事情節,且避免在所寫的專業領域露怯,就需要在動筆之前做大量的調查研究和擴展閱讀。

比如英國小說家喬治·艾略特在準備創作長篇小說《米德爾馬契》時,為了精準塑造出四十多年前的年輕男醫生形象,她在做了相關的調查研究之後,還廣泛閱讀了當時所有的醫學材料。在這個過程中,她把感興趣的內容統統記錄了下來,甚至連當時醫學界爭議較大的問題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也全都記在了創作筆記里,儘管她並不確信這些內容是否用得到。

事實證明,正是喬治·艾略特這些準備,才使得她筆下的利德蓋特醫生深入人心,而她的這部作品直到今日,仍被人們所熟知。

二,在創作小說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什麼?

1.自由創作但別忽略常識

寫作需要臆測、直覺和想像,但好作品不僅僅源自作家思維里那些雖然重要但卻未經整理的好點子,它還要符合常識邏輯。否則,這樣的作品不僅雜亂無章、令人費解,甚至還會自相矛盾。

所以,作家在進行創作的時候,不妨卸下心防,身心放鬆,不受寫作條條框框的束縛,不理會來自他人抑或自身的批評,先放任想法傾瀉而出、自由揮灑,然後再用理性梳理調整,如此反覆即可。

2.合理利用巧合

現實生活中的巧合總是來得毫無預警。而藝術作品中的巧合往往在事情發生以前就有預兆,也不會給讀者帶來出人意料的感覺。

關於巧合的定義,第三版的《韋氏新國際英語詞典》解釋為:「同時發生的事件或情況,具有合理性和關聯性,但是沒有明顯的因果關係」。

那麼,怎樣才能合理運用巧合呢?

1)不能依靠巧合來化解難題或改變故事走向,否則會顯得不可信。

2)先發制人,以巧合作為故事的開頭,繼而引發之後的情節。

3)創建群體。

4)把故事設置在相對陌生的環境中,將巧合融入滑稽的場景中,以淡化離奇性。

3.讓人物行動起來

我們在閱讀經典小說的時候,不難發現那些故事都百轉千回、引人入勝,故事中的人物也大都個性鮮明,活靈活現,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所以,無論短篇還是長篇,作家在塑造人物的時候,千萬不要用過多的筆墨只描述人物的思考和感受,而是讓他們用自己語言或者行為方式展現出來。

為了表現人物最真實的特質,作家就要給人物製造麻煩和衝突,有的作家為了讓故事更具有吸引力,不斷地讓人物身陷困境、飽經滄桑,結果過猶不及、漏洞百出,而有的作家又過度呵護筆下的人物,不忍心看著自己親手創造的人物受苦受難,忍不住為他們解決問題,反而破壞了其主動性。

所以,作家要把握好分寸,不要過於感情用事或有違常理地進行創作。而是讓故事中的人物自己面對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和走向,這樣的故事才具有真實性和吸引力。

三,如何通過修改使其更加完善?

魯迅先生說,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由此可見,修改文章的重要性。

那麼,該如何改呢?

1)從陌生人的角度客觀看待自己的作品。

把自己想像成其他人,非常自信地認定這份作品沒有問題,然後隨意地去讀,從而找出作品中的不足之處。

如果實在難以轉換角度,不妨穿上自己平時不穿的衣服,把自己從頭到腳武裝成另外一個人,然後將自己的作品帶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慢慢讀,慢慢改。

2)放置一段時間之後再修改,時間越長越好。

3)把修改過後的作品在電腦上重新輸入一遍。

這個階段的主要修改目標著重在字句上,所以千萬不要圖省事,直接複製粘貼,而是要耐著性子將改過的作品在電腦上再重新輸入一遍。

之所以這樣做,則是因為在重新敲擊鍵盤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調動起我們潛意識裡的理性功能,從而讓我們突然發現某些需要修改的小地方。

4)將文稿列印出來大聲朗讀幾遍。

也許你會覺得改寫和完善的過程太過枯燥乏味,實在讓人難以忍受。但是,我想說的是,無論如何,請千萬不要放棄。因為修改不僅是寫作的本質,也是對我們寫作心態的考驗。

只要熬過這個過程,你會覺得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你會打心眼裡感激曾經的你還好沒有放棄,而那種品嘗到甘甜果實的快樂心情亦是無法比擬的。

此外,書中還有許多其他寫作方面的指導性建議,尤其是女性寫作者所面臨的問題,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艾麗斯·馬蒂森的這本《寫作課》不妨找來仔細讀讀。


推薦閱讀:

8個趣味經濟學小故事,故事雖小卻飽含著深刻大道理
這是個身殘志不堅還怕死的畫漫畫兒的北漂boy~
婚外戀【倫理故事】
清聖濁賢的歷史故事
小故事大道理大全集(男生版)【3】

TAG: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