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一招:幼兒數學啟蒙四要素

教你一招:幼兒數學啟蒙四要素

  我在幼兒園中常常聽到望子成龍的家長們抱怨:「我的孩子能說會唱,就是數學不行,加減法教也教不會,真笨。」當然也有些家長乾脆放棄教育,把責任全交給了幼兒園老師。家長的憂慮和煩惱也困擾著我們幼兒教師:果真是孩子天生少了學數學的細胞?還是幼兒生來只喜歡唱唱跳跳難入數學之門呢?其實不是孩子天生笨,關鍵在於如何誘發和引導幼兒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我們知道,幼兒的生活離不開家庭、學校和社會。成功的教育應該是三者並進,而尤以家庭教育為主軸和中心。因為幼兒在家庭中和父母的接觸,交往最早、最親、最多,家庭相對於幼兒園來說是一個更為寬鬆、開放、自由的環境,這種環境本身就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它不僅能觸發幼兒自我學習、主動探索的願望,而且有利於幼兒個性的良好發展。可以說,幼兒數學啟蒙,家庭是一個最優化的環境,家長們千萬不可輕視和放棄這個教育的良好時機。那麼,如何在家庭中對孩子進行早期的數學啟蒙呢?我認為:

  (一)要創設一種輕鬆、自由的、有利於幼兒思維自由馳騁的環境。

  由於數學具有抽象性,故千萬不要在家庭教育中採用對立式的教授形式,這樣不僅不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難於收到學習效果,而且會引起幼兒的反感,導致他害怕、討厭學數學的心理。家長應在創設的數學環境中讓幼兒在自由、自願的條件下,輕鬆自由的動手擺玩,在猜猜想想中吸引孩子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應當提醒家長們注意的是幼兒數學不僅僅是數數和加減運算,它的內容是廣泛而多樣的。我們周圍的生活中就蘊含著數、量、形和一定的空間方位形式,這些都是幼兒數學啟蒙的內容。孩子本身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充滿數學知識的環境中,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日常生活環境讓孩子伸出小手數一數,比比長短、粗細;看看積木有哪些不同形狀?皮球、蠟筆、娃娃都放在哪裡?(方位)等等,讓孩子在生活中有意無意地重複體驗數、量、形的概念,從而引發他的興趣和主動思維的積極性。

  (二)為幼兒提供可操作的材料和物品,激發幼兒自我學習和主動探究性。

  幼兒期的思維以直覺形象為主,他們對數量和空間關係的認識和理解只能從改變客體的動作中獲得,羅輯推理也要藉助於具體形象和動作來進行,即要通過作用於事物動作來主動地建立數學知識,根據幼兒的這一特點,讓幼兒通過操作熟悉的事物,建立具體的觀念,主動地學習,獲得知識是幼兒學習安徽學的最好方式。家長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用品或玩具:如鈕扣、瓶蓋、豆子、杯子、積木、筆、遊戲棒、撲克牌等等,讓孩子在動手操作、分分、數數的活動中獲得有關分類、排序、比較、匹配等數學知識和技能,掌握初淺的數概念。家長也可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和子一起玩數學遊戲,如猜拳數數、猜手指分鈕扣、摸積木、拼圖形、撕紙條、搶椅子、比高矮、挑遊戲棒、玩撲克牌等等,重要的是注重培養幼兒在自己動手動腦過程中的良好學習習慣和智力、能力的發展。

  (三)能善於發現幼兒學習中的困難,及時點撥、幫助幼兒整理、概括獲得的數學感知經驗。

  在孩子的操作、學習活動中,家長不要急於求成而盲目干涉,應以一個旁觀者或夥伴的身份細心觀察,了解孩子思維和動作的特點、過程,發現問題,及時點撥、指導和建議。如給幼兒3根不一樣長的小棒讓他排排隊。觀察一下你的孩子可能會橫著排,也可能會豎著排。先別忙著糾正他。因為你的孩子對小棒的長短序列已經有了比較和判斷的能力,只是不知道如何正確的排列。你可以和孩子一起不斷嘗試不同的排列方法,幫助引導他得出正確的多種排序的形式,如按長短排,按高矮排。當你的孩子已經掌握了以上的排序後,你也可以再添給他2根小棒,讓他重新再排。(當然最好的方法是按序設法添加進去)。在幼兒已有的排序經驗基礎上,幫助幼兒整理得出一端對齊來比較長短的方法以及以地平線為標準線來比較高矮的方法,以使幼兒能獲得有關排序的感情經驗。

  (四)應注意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進行數學啟蒙,不要拔苗助長。

  家長往往對孩子期望甚高,但要注意幼兒的天性和身心發展的內部規律,要安排一些幼兒喜歡、願意參加的遊戲或動手活動。使幼兒身心愉快地獲得知識,而不要成為孩子的一種負擔。另外,更不要拔苗助長,把超前的數學內容灌輸給孩子,如有的家長讓孩子記背20以內的加減運算,孩子只是機械地被動記憶,像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根本不理解其實意義,若讓幼兒先拿4塊紅積木,再拿6塊藍積木,問他一共拿了幾塊積木,他卻只會朝你乾瞪眼,不知其所以然。可見脫離了幼兒的實際而盲目拔高,只會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


推薦閱讀:

勿盲目購洋奶粉:不完全適合中國嬰幼兒體質
多美滋幼兒配方奶粉「操控了幼兒的胃口」?
讓寶寶愛上幼兒園
1-3歲幼兒護理
胡家樓幼兒園中班戶外活動:丟手絹

TAG:數學 | 幼兒 | 啟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