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腦血管病影像應用指南(一)
本文原載於《中華神經科雜誌》2016年第3期
影像技術在腦血管病的診斷、療效評價、預後判斷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在臨床診療以及臨床研究中通常所涉及的影像技術為:(1)電子計算機體層掃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ic scanning, CT):包括CT平掃(non-contrast CT, NCCT),CT增強掃描,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CTP)和CT動脈造影(CTA);(2)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包括常規MRI,彌散加權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灌注加權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MRP或PWI),液體衰減反轉恢復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FLAIR),磁共振動脈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磁共振靜脈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MRV),磁共振波譜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彌散張量成像(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腦血氧水平依賴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 BOLD),磁敏感加權成像(sensitivity weighted imaging, SWI)等;(3)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 DSA)。為了讓臨床醫師更加了解各種技術的特點,正確、有效地應用這些技術對不同腦血管病進行及時診斷、治療方案的制定、療效評價、預後判斷以及臨床研究,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特制定《中國腦血管病影像應用指南》。本指南在全面複習國內外發表的神經血管影像研究結果及指南並結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進行編寫,並經多次討論達成共識。推薦強度與證據等級標準參考《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1]。現將腦血管病相關影像技術從4個方面進行描述,即腦成像技術、腦灌注成像技術、腦血管成像技術和其他成像技術。有關腦血管超聲技術請見相關指南。
腦成像技術CT和MRI均可通過密度或信號強度用於腦實質以及解剖結構的成像。在急性腦血管病應用時主要滿足以下需求:(1)判斷是否有腦出血;(2)發現腦缺血;(3)排除臨床卒中樣發作的其他顱內疾病[2]。
一、CT
(一)CT是檢測腦出血的"金標準"
NCCT因其檢查時間短、掃描速度快、不受金屬器械及移植物影響等優勢,可確定出血部位,估計出血量,判定出血是否破入腦室,並判斷有無腦疝形成,是目前臨床確診急性腦出血的首選方法(圖1),也是急診鑒別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溶栓前排除腦出血最常規的篩查方法[3]。 NCCT可以顯示直徑>5 mm呈高密度區的急性腦出血。急性期顱內出血,NCCT呈高密度,系血液中血紅蛋白密度高於腦組織密度所致,多為圓形或卵圓形。約24 h後,高密度血腫周圍常有一低密度環存在,由於血腫周圍的水腫和析出的血漿,通常在出血第5天最明顯。隨著時間的推移,NCCT上的特徵性高密度影逐漸減弱、消失,大約在8~10 d後變為低密度影,通常出血1個月時,整個血腫呈等密度或低密度。
圖1 腦出血的電子計算機體層掃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患者男性, 74歲,清晨起床時發現左側肢體無力2 h,左上肢肌力Ⅴ-級,左下肢肌力Ⅳ級,左側巴賓斯基征(+)。A:MRI T1WI見右枕葉低信號影; B:T2WI見高信號影,有液平面;C:CT見右枕葉高密度影,周邊有低密度的水腫帶,明確腦出血
(二)CT是診斷蛛網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的首選影像學手段
表現為蛛網膜下腔內高密度影。以腦脊液結果作為對照標準,SAH癥狀出現12 h內,16排CT的診斷敏感度為91%~97%[4]。隨著時間的延長,出血逐漸被吸收,NCCT上的高密度影逐漸減弱至消失。24 h後,NCCT診斷SAH的敏感度下降為81%~84%,1周後的敏感度更低,僅為50%[5]。綜合研究報道,對於急性期SAH,NCCT診斷的敏感度為98%(95% CI 97%~99%),特異度為100%(95% CI 97%~100%)[6]。臨床常根據出血部位推測顱內動脈瘤的位置,如:鞍上池不對稱積血提示頸內動脈段,外側裂積血提示大腦中動脈段,前間裂基底部積血提示前交通動脈段,腳間池和環池出血常常無動脈瘤。
(三)CT在缺血性腦卒中診療中的作用
目前,NCCT是臨床上公認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常規檢查和首選檢查手段。表現為低密度影,但在早期不一定都能顯示低密度改變,故其重要作用是排除腦出血。在組織纖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溶栓前採用NCCT排除顱內出血,是簡便快捷的有效方法[7,8]。在部分患者卒中超急性期(<6 h),NCCT可表現為灰質與白質分界消失[9,10],在溶栓時間窗內的檢出率低於67%[11,12,13,14];急性期(<3 d)可出現血管源性水腫,在缺血區的邊界顯示欠清低密度影,病灶局部會出現腦溝、腦裂變淺,大面積梗死則可因腦水腫而出現佔位效應,從而出現中線結構的移位;亞急性期(<2周)即模糊效應期;慢性期(1~2個月),由於病灶液化壞死,邊界清楚的軟化灶形成,而呈現出低密度影,病灶局部周圍腦溝、腦池增寬,鄰近腦室擴大,局部腦萎縮[15]。NCCT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敏感度取決於梗死灶的影像特點、臨床檢查的時間、研究人群以及其他因素,敏感度約為12%~92%,通常起病24~36 h才出現低密度改變。美國神經病學會報道,NCCT對早期的腦梗死診斷的敏感度為31%[3]。而NCCT對腦梗死早期徵象(early ischemic changes,EICs)的探討一直是研究的熱點,是否對溶栓治療有預測價值存在爭議[16,17]。EICs包括以下幾點:(1)高密度的大腦中動脈/基底動脈征;(2)腦溝消失;(3)基底節/皮質下低信號;(4)皮質灰質白質界限消失。美國國立神經疾病和卒中研究所的NINDS研究發現EICs與卒中嚴重程度有關,而與溶栓治療的不良預後無關[18]。在2005年Wardlaw和Mielke[19] 的一項系統回顧性研究發現,來自15項研究的3 468例患者中,早期CT徵象檢出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66%和87%,但未發現相關證據證實其與溶栓結果存在相關性。EICs總分10分[Alberta早期CT評分(ASPECTS)], Dzialowski等[20]從歐洲-澳大利亞急性卒中研究(ECASSⅡ)數據中對ASPECTS與溶栓預後相關性進行了研究,發現ASPECTS與t-PA溶栓效果不相關,但 ASPECTS≤7分與溶栓相關的腦實質出血密切相關。大腦中動脈高密度影(hyperdens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sign, HMCAS)可作為NCCT早期徵象的特異性表現,往往提示腦梗死面積大,預後不佳[21,22]。HMCAS與靜脈溶栓後治療效果不佳相關,提示早期即有神經損害以及功能缺損較嚴重[23,24]。
(四)NCCT對缺血性腦水腫或出血轉化的診斷
CT 是對這兩者隨訪最佳的影像方式。惡性腦水腫以及出血轉化常為缺血性卒中不良預後的主要原因之一。卒中伴有惡性腦水腫患者病死率顯著上升至40%~80%,其中10%~15%大腦中動脈阻塞的缺血性卒中可致惡性腦水腫。影像學表現為起病6 h以內出現明顯的低密度影≥1/3大腦中動脈支配區,以及起病1~2 d內出現HMCAS、中線移位大於5 mm,常提示惡性腦水腫以及預後不良。
(五)NCCT對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的診斷
NCCT不能直接診斷TIA,而是通過NCCT檢查排除顱內出血和腦梗死後,結合臨床表現方能確診TIA。因此,NCCT對TIA的診斷是起間接作用的。
(六)NCCT對腦靜脈竇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and sinus thrombosis,CVST)的診斷
CVST在CT上可分為直接徵象和間接徵象,直接徵象是指血栓本身徵象,即靜脈竇內三角形或條樣高密度(圖2A,圖2B,圖2C,圖2D),約20%~25%患者可出現,1~2周內消失。但這一徵象的特異度並不高,青年人的高血紅蛋白血症、紅細胞增多症、脫水等均可出現這一徵象[25];間接徵象是指血栓形成後的繼發徵象,包括腦水腫、腦梗死、腦出血、腦靜脈擴張以及大腦鐮、小腦幕異常強化等。法國一項多中心研究發現,螺旋NCCT出現的高密度征,當密度>70 HU,對靜脈竇血栓診斷很有價值,但除外上矢狀竇水平位的高密度征[26]。Linn等[27]的研究發現,NCCT上出現的皮質下對稱性低密度水腫影或高密度出血影或細靜脈征在大腦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100.0%和99.4%(圖2E,圖2F,圖2G,圖2H,圖2I,圖2J,圖2K,圖2L),而對於皮質靜脈血栓形成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僅為64.6%和97.2%。
圖2 靜脈竇血栓形成影像。頭顱電子計算機體層掃描平掃(NCCT)提示蛛網膜下腔出血(A~D);磁共振成像顯示雙側丘腦腫脹,考慮腦靜脈竇血栓形成可能(E~L);磁共振靜脈造影(MRV; M~P)、數字減影血管造影(Q~T)提示左側橫竇、下矢狀竇、直竇血栓形成
推薦意見:(1)NCCT 是腦出血和SAH的首選檢查(Ⅰ級推薦,A級證據);(2)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應首先完成急診NCCT,以排除腦出血(Ⅰ級推薦,A級證據);(3)在rt-PA溶栓治療前,應完成NCCT檢查,以排除腦出血(Ⅰ級推薦,A級證據);(4)NCCT是監測腦梗死後惡性腦水腫及出血轉化的常用技術(Ⅰ級推薦,A級證據);(5)NCCT可作為CVST首選檢查技術,當顯示雙側大腦皮質及皮質下區腦水腫及腦出血時,應考慮CVST的可能(Ⅱ級推薦,B級證據)。
二、MRI
常規MR掃描包括DWI、T1WI、T2WI和FLAIR。DWI利用分子布朗運動的原理,檢測活體組織內水分子擴散運動。缺血組織在發病數分鐘至數小時出現表面擴散係數下降,從而在DWI上表現出高信號。T1WI圖像對不同軟組織結構有良好的對比度,適於觀察軟組織的解剖結構;T2WI 對顯示病變的信號變化比較敏感,利於觀察病理變化。二者結合有助於病變的定位、定量和定性診斷。FLAIR是一種特殊序列,使腦脊液呈低信號,避免腦脊液產生的部分容積效應及流動偽影的干擾,增加病灶與正常組織對比,因此可顯示腦脊液邊緣易重疊的腦梗死;常規MRI不易區別SAH與腦脊液,而FLAIR像上,血性腦脊液T2值大於腦實質,信號比腦實質高,尤其對後顱凹少量出血更有價值。FLAIR被廣泛應用於顱腦各類疾病包括缺血性病變、外傷、出血、腫瘤、白質病變的診斷。
MRI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斷中的應用
MRI的DWI在缺血數分鐘後即可出現異常高信號,是最精確診斷急性腦梗死病灶的技術。T2WI一般在6 h後出現病灶的高信號,T1WI出現病灶的低信號時間與NCCT相近。DWI可區分缺血性腦卒中的新鮮病灶和陳舊病灶,起病2周內為高信號,之後逐漸降低,可利用這一特徵很好地對位置相近的新老病灶進行鑒別。在卒中發生24 h內,DWI敏感度為80%~95%,同期CT敏感度卻只有16%[28]。
DWI未顯示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病灶的可能是腦幹部位或病灶還未形成[29]。在腦卒中超急性期(發病<6 h)及急性期,MRI敏感度及特異度分別為91%和95%,敏感度由高到低的順序為DWI>FLAIR>T2WI[30,31]。總結見表1。卒中患者標準的MRI檢測序列應包括常規MRI(T1WI、T2WI和DWI)和三維時間飛躍法MRA(3D-TOF-MRA)。
表1 不同時期腦梗死在MRI的表現
對於後循環梗死,DWI敏感度高達80%~95%,DWI成像被認為是疑似後循環缺血性卒中最敏感的影像方法,而MRI常規序列(T1WI/T2WI)敏感度較低,假陰性率高達19%[32]。
(二)MRI在TIA診斷中的應用
基於DWI對梗死灶的極高的敏感度,臨床診斷TIA的患者也需要行MRI-DWI掃描,以排除腦梗死。臨床研究表明,約50%的TIA患者在DWI圖像上可見高信號改變,這一結果與組織缺血壞死程度有關[33,34]。2013年,Al-Khaled等[35]收集了1 862例符合標準的TIA患者,並在發病後24 h進行了DWI序列的MRI檢查,結果發現11.1%的TIA患者被檢測出DWI中急性梗死的徵象,並與肢體無力、失語及NIHSS評分≥10分相關,提示TIA患者早期檢測MRI-DWI對腦梗死預測的重要性。由於DWI在疑似TIA患者中發現梗死灶具有高敏感度,已經作為TIA急診首要推薦檢查,以排除腦梗死[36]。
(三)MRI在腦出血診斷中的應用
MRI對於腦出血的診斷敏感度主要取決於出血時間及掃描序列,主要與血管內紅細胞的完整性及血紅蛋白的演變有關。MRI在腦出血急性期、亞急性期及恢復期T1WI和T2WI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現,但是由於缺乏特徵性的表現,不建議用於早期腦出血的診斷。梯度回波成像技術通過檢測脫氧血紅蛋白這一順磁性物質在磁敏感序列梯度回波T2WI像上的顯像,可以在急性期觀察到低信號區內混雜斑塊狀信號,用於腦出血的早期診斷。近期研究發現MRI和CT對診斷急性腦出血的準確率均為96%,肯定了梯度回波序列對腦出血診斷的高敏感度和高特異度,與CT比較,還能檢測到微出血病灶,獲得更多的出血徵象[37]。
關於MRI上發現的微出血灶是否為溶栓禁忌得到了普遍的關注,目前研究認為CT未能發現而MRI上可見的小於5個微出血灶並非溶栓禁忌,顱內出血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38],多發微出血病灶(≥5個)是否增加溶栓出血風險仍缺少大樣本研究。
(四)MRI在SAH診斷中的應用
SAH亞急性期因腦池內血中含有正鐵血紅蛋白,可以在T1WI和FLAIR上表現為高信號。MRI的FLAIR序列可以通過抑制腦脊液信號從而得到抑水T2WI,對診斷SAH具有明顯的特異性,在腦脊液和腦實質周圍出現明顯的高信號區域。FLAIR對於SAH診斷結果與CT和腰椎穿刺結果一致[39],目前尚需要進一步的證據證實其特異度及敏感度。
(五)MRI在靜脈竇血栓形成診斷中的應用
因血栓內的血紅蛋白不斷代謝,靜脈竇血栓的信號特點複雜多變,診斷有一定困難,聯合FLAIR、 T2WI和DWI可提高其診斷率。起病早期血栓中的紅細胞內以氧合血紅蛋白、脫氧血紅蛋白為主,T1WI呈現等信號,而T2WI及FLAIR為高信號,但早期敏感度不高,多數患者影像學表現與正常的靜脈血流信號相似;1~2周血栓成分轉變為正鐵血紅蛋白,診斷的敏感度及特異度大大提高,MRI上表現為T1WI、T2WI及FLAIR的高信號;2周~2個月靜脈竇血栓出現再通,T1WI、T2WI及FLAIR再次還原成等信號[25]。Altinkaya等[40]通過對130例患者進行回顧性研究發現,T2WI對急性及亞急性的上矢狀竇血栓、深靜脈血栓及皮質靜脈血栓診斷具有很高的價值,詳見表2。
表2 不同時期的靜脈竇血栓在MRI的表現
推薦意見:(1)MRI-DWI 診斷腦梗死的敏感度及特異度優於CT及MRI其他序列,有助於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早期診斷(Ⅰ級推薦,A級證據);(2)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癥狀出現超過 3.0 h或4.5 h,在不耽誤靜脈溶栓的情況下,推薦完善MRI-DWI或血管成像及灌注成像,對於血管內治療具有臨床指導意義(Ⅰ級推薦,A級證據);(3)MRI-DWI可評估大腦前部的腦卒中嚴重程度和最終梗死體積,有助於預測最終的梗死灶大小(Ⅱ級推薦,B級證據)及臨床預後(Ⅱ級推薦,C級證據);(4)對於腦卒中亞急性期、慢性期及缺血後出血,MRI檢查明顯優於CT(Ⅱ級推薦,B級證據);(5)MRI的梯度回波序列能夠早期檢測腦出血,對新發或陳舊的微出血灶的檢測優於CT(Ⅱ級推薦,B級證據)。
血管成像技術腦卒中和TIA與腦血管病變密切相關。血管影像可幫助我們了解血管閉塞部位、有無斑塊及其性質、有無血管畸形、動脈瘤等。對確診臨床病因、制定精準化治療方案、判斷預後具有重要意義。本指南主要介紹CT血管成像[CTA和CT靜脈造影(CT venography, CTV)]、MR血管成像(MRA和MRV)、DSA和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RI,HRMRI)的腦血管成像技術。
一、CTA和CTV
CTA的空間解析度較MRA高,對顱內外動脈狹窄情況的判斷可靠性更高。比較CTA和DSA發現[41],CTA 在診斷無癥狀性血管異常方面具有95%以上的敏感度和接近100%的特異度,陽性和陰性預測值均超過97%。然而,CTA影像在瞬時血管成像方面仍落後於 DSA,在顯示重要的供血動脈和畸形血管團時效果較差。新的多層CT已顯著提高了瞬時圖像的解析度,但輻射的劑量也相應增加。多層CT的立體成像解析度仍低於DSA。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更新發展,CTA作為一種有效的腦血管病評估工具,應用前景會更廣闊,並有可能在未來替代DSA。
CTA 檢查的推薦參數:CTA檢查參數取決於設備硬體和軟體的進展。20世紀90年代主要使用單排CT,後來發展為螺旋CT,近10年已經進展到多排CT,目前常規使用的有16排、64排、128排CT,不同CT使用的造影劑容量、注射速度和延遲掃描時間或者造影劑跟蹤方法都各有不同。1990—2005年間的 CTA研究,主要使用單排或4排CT,目前本參數仍然適用於基層醫院設備較差者。造影劑注射速度為3 ml/s,造影劑用量為120~200 ml,延遲掃描時間為20 s,或者進行小劑量(20 ml)預試驗以確定延遲時間,感興趣區放置在頸總動脈分叉處[30,42]。近10年來,16排以上CT廣泛應用,造影劑注射速度為4 ml/s,造影劑用量為70~100 ml,延遲掃描時間為20 s,或者進行小劑量(20 ml)預試驗以確定延遲時間,感興趣區放置在頸總動脈分叉處,128排以上的CT可以採用自動觸發掃描技術,即感興趣區放置在主動脈弓或頸總動脈,閾值設定為CT值120 HU,解析度可以到1.25 mm3[43]。
(一)CTA對顱內外動脈狹窄以及斑塊的評估
Koelemay等[42]的薈萃分析提示,對於70%~99%的重度頸動脈狹窄,CTA檢出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85%和93%。對於頸動脈閉塞檢出的敏感度和特異度為97%和 99%。超聲顯示血管狹窄程度大於50%無臨床癥狀或小於50%伴有癥狀的患者,建議使用CTA和MRA來確診和準確地檢測血管的狹窄程度[44]。Nguyen-Huynh等[43]研究表明,對於顱內大動脈閉塞CTA檢出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均為100%;血管狹窄大於50%,其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97.1%和99.5%。CTA還可分析斑塊形態及CT值,判斷斑塊性質,鑒別軟、硬斑塊以及混合斑塊,對卒中風險評估及臨床診療提供重要的幫助,CTA診斷軟斑塊的準確性為93%[45]。
(二)CTA對顱內外動脈夾層的診斷
CTA原始圖像可以看到頸內動脈夾層的狹窄管腔,軸位有半月形的壁間出血呈高密度影,可以看到血管的逐漸閉塞(圖3)。重建圖像可以清楚看到狹窄的位置長度,甚至可以看到夾層掀起的內膜,可見鼠尾狀狹窄[46]。CTA診斷椎動脈夾層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100%和98%[47]。由於解剖結構和解剖部位的特殊性,顱內椎動脈的動脈瘤樣擴張通常發生在V4段,而顱外椎動脈夾層常發生在V3段。當出現特定的影像學徵象,如假性動脈瘤、內膜撕裂或雙腔外觀時,可明確診斷為椎動脈夾層,約<10%的椎動脈夾層會出現上述徵象[48]。CTA在診斷顱頸動脈夾層時較MRA有如下優勢:可用於夾層超急性期的診斷;動脈周圍的靜脈叢及脂肪不會干擾CTA成像;更高的空間解析度可辨別微小動脈夾層[47,49]。
圖3 電子計算機體層掃描動脈造影示頭頸動脈夾層。A:鼠尾狀狹窄(箭頭);B~D:原始圖像可見血管逐漸閉塞(箭頭)
(三)CTA對腦動脈瘤的診斷
CTA在檢測腦動脈瘤具有較高的敏感度、特異度及準確性,分別為96.3%、100.0%和94.6%。但對於<3 mm小動脈瘤的敏感度略低,為81.8%[50]。另外,CTA可以檢測出動脈壁鈣化和血栓,從而對治療決策有指導作用。CTA的高敏感度與特異度的特徵決定了它作為影像學檢測腦動脈瘤的首選方法。
(四)CTA對血腫擴大、預後的預測
CTA檢查的對比劑外滲可提示活動性出血,表現為CTA影像上的"點樣征",是預測早期血腫擴大的重要影像學證據[51,52]。
(五)CTV對靜脈竇血栓的診斷
CTV對上矢狀竇、直竇、橫竇、乙狀竇、大腦大靜脈和大腦內靜脈的敏感度可達100%;下矢狀竇、基底靜脈、丘紋靜脈、小腦中央前靜脈、岩上竇及海綿竇的敏感度在90%以上;終靜脈、隔靜脈及小腦上蚓靜脈敏感度約70%~80%;岩下竇和蝶頂竇敏感度在50%~60%以上[53]。CTV與MRV在腦靜脈系統的顯影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5,6,7]。腦CTV除能顯示MRV顯示的大靜脈(竇)外,還顯示了更多的小靜脈血管結構,如下蚓靜脈,且比MRV偽影少。在靜脈竇血栓中,慢血流的室管膜下靜脈和側支靜脈用CTV比MRV顯示得更好。CTV顯示血管的對比劑,受血流速和偽影影響甚少。但CTV的高輻射劑量,且對碘過敏及腎功能不全患者存在使用受限等問題,影響其廣泛使用。
二、MRA和MRV
MRA 成像原理是利用流動血液的MR信號與周圍靜止組織的MR信號差異而建立圖像對比的一種技術。目前的MRA序列技術包括三維TOF序列、多塊重疊薄層採集和增強MRA(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CE-MRA)等。TOF序列能準確地評估顱內外血管狹窄程度,敏感度為60%~85%,特異度為80%~90%[32]。MRA對閉塞血管診斷的準確性高於CTA,約100%,但是對末梢血管的評估準確性不如CTA及DSA[33]。
(一)MRA對顱內動脈瘤的診斷
能直接顯示動脈瘤大小、部位、形狀,能多方位多角度觀察瘤體整體情況,局限性主要表現在空間解析度低,對小動脈瘤的辨別存在困難。Sailer等[54]對 1998—2013年的960例顱內動脈瘤患者進行薈萃分析,發現MRA對顱內動脈瘤診斷的敏感度、特異度分別為95%和89%,假陰性和假陽性的動脈瘤主要位於顱底和大腦中動脈,三維重建後更有利於診斷。3T-CE-MRA在顱內動脈瘤破裂診斷上比3D-TOF-MRA更具有優勢,能減少渦流等對血管顯示的影響[55]。
(二)MRA對動脈夾層的診斷
MRA對血管壁內血腫敏感度很高,而血管壁內血腫是動脈夾層診斷的重要判斷依據,所以MRA幾乎取代了DSA成為診斷頸動脈夾層的重要影像學檢查[56]。MRA和MRI目前是歐洲神經病學會推薦的動脈夾層首選影像學檢查[57]。MRI對椎動脈夾層診斷的敏感度低於對頸動脈夾層的診斷,而CT在椎動脈夾層的診斷上更有優勢[58]。
MRI 與MRA的聯合使用不僅能提高診斷率,而且作為頸動脈夾層的非侵襲性檢查,能夠監測血管壁內血腫或併發症的進展與緩解。由於健康人的椎動脈直徑偏小且多有變異,以至於MRI與MRA診斷椎動脈夾層的敏感度與特異度較低。CE-MRA可以顯示血管腔的不規則,血管直徑或血管阻塞的變化,以及假性動脈瘤的形成(圖4)。CE-MRA在空間和時間上的分辨力不如傳統的影像學檢查,但具有非侵襲性檢查的特點。CE-MRA具有它的優勢,它可以補充T1加權、T2加權軸向圖像,通過管腔狹窄段進一步明確動脈夾層,顯示相關受損的腦組織,監測血管再通、血管阻塞的進程,對患者的後期管理提供更充分的依據[46]。
圖4 磁共振T2WI示右側椎動脈V4段夾層動脈瘤,短白箭頭示真腔,長白箭頭示假腔中的血栓(高信號),黑箭頭示假腔中的血流
(三)MRA對腦動脈炎的診斷
MRA 可輔助腦動脈炎的診斷,可通過非對比技術、TOF-MRA、增強MRA實現,優點在於無創、操作簡便。目前較多使用的1.5T和3.0T MRA僅能顯示中等以上大小血管炎的典型病變,使用高於7T的MRA時可提供120 μm以上的血管徵象,但對於小血管炎無法檢測[59]。腦動脈炎的MRA影像學表現類似於DSA,表現為單處或多處相互交替狹窄呈串珠樣改變或者閉塞。目前MRA的時間解析度低於DSA的時間解析度,所提供的血流動力學的信息也相對局限。如MRA顯示的血管異常與病變範圍不一致時,可能為低灌注伴慢性代償而引起的缺血而非真正梗死[60]。
(四)MRV對顱內靜脈血栓的診斷
MRV是靜脈血流成像,明顯受血流速度和偽影的影響,對血流慢的靜脈竇和小靜脈顯示不準確,其信號的缺失有時並不意味血流停滯或血栓形成。但MRV無輻射和無需注射造影劑,臨床應用方便,常規應用於靜脈系統疾病的診斷(圖2M,圖2O,圖2P),尤其孕婦、腎功能不全患者。CE-MRV能夠彌補信號缺失的缺點,對靜脈竇血栓的診斷價值更大。
三、DSA
DSA 通過對血管造影進行數字化處理,保留血管影像,從而可以清晰觀察血管病變情況,為臨床提供真實的立體圖像,並為介入治療提供依據,為目前腦血管病診斷和治療不可或缺的一項影像技術,一直是多種腦血管疾病診斷的"金標準",其準確性、敏感度、特異度均較無創性檢查手段高[61,62]。但其缺點在於耗時長,患者及醫務工作者同時受到電離輻射,並且因其有創性的操作可能導致嚴重的併發症甚至死亡,使DSA技術在臨床應用中受到一定限制[63]。DSA能夠清晰顯示自主動脈弓至整個顱內各級血管及其分支的位置、形態等,能準確地評估血管狹窄、動脈瘤及側支循環代償(圖5)。Agid等[64,65,66]建議對於CTA陰性的SAH患者,應完善DSA檢查。
圖5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對腦動脈狹窄和動脈瘤的診斷。A~D:不同部位的腦動脈狹窄(箭頭);E~H:不同部位的動脈瘤(箭頭)
DSA 的神經介入和治療神經放射學會/介入放射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and Therapeutic Neuroradiology/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側支循環評估系統目前為國際上公認的評估方法,可以用來很好地預測卒中患者的病情進展及預後情況[67]。根據動態血流情況將側支循環分為5級:0級:沒有側支血流到缺血區域;1級:緩慢的側支血流到缺血周邊區域,伴持續的灌注缺陷;2級:快速的側支血流到缺血周邊區域,伴持續的灌注缺陷,僅有部分到缺血區域;3級:靜脈晚期可見緩慢但是完全的血流到缺血區域;4級:通過逆行灌注血流快速而完全地灌注到整個缺血區域。
(一)DSA對顱內外動脈狹窄和動脈瘤的診斷
DSA能真實地顯現腦血管形態、結構和循環時間,可清楚顯示動脈管腔狹窄(圖5A,圖5B,圖5C,圖5D)、閉塞以及側支循環等情況,還能明確粥樣硬化斑塊表面是否有潰瘍形成,以及各種動脈瘤(圖5E,圖5F,圖5G,圖5H),對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以及動脈瘤是否採取介入治療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目前DSA仍是診斷顱內動脈狹窄或閉塞,以及動脈瘤的"金標準",但由於各種非侵襲性檢查技術的不斷完善,在診斷顱內動脈狹窄方面有可能逐步取代DSA[68]。
(二)DSA對腦靜脈竇血栓形成的診斷
經動脈順行性造影,不僅能顯示各靜脈竇的充盈形態、病變靜脈竇閉塞程度,還能通過對比劑測定靜脈竇顯影時間(圖2Q,圖2R,圖2S,圖2T),一般超過6 s為靜脈竇顯影延遲[69]。
(三)DSA對動脈夾層的診斷
DSA一直被認為是診斷和隨訪動脈夾層的"金標準"。然而,這種技術有時也不能給出動脈夾層的確切診斷,因為它不能顯影動脈壁和管壁內血腫的形態[70]。DSA是診斷頸動脈夾層的可靠手段(圖6)。影像學所顯示的夾層部位和形態特徵與患者的臨床表現的關係具有一定的規律。DSA有其局限性,即動脈壁的厚度及外形不可見。最常見的是線樣征,指從頸動脈竇遠處長而逐漸變細的狹窄,通常為偏心且不規則,還有珍珠征(指管腔)、局灶性狹窄、遠端擴張為夾層動脈瘤、火焰征(指管腔逐漸變細至閉塞)、夾層動脈瘤、管腔內血栓形成、血管串珠樣狹窄(通常提示存在纖維及營養不良或其他血管病)[71]。
圖6 頭頸動脈夾層的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表現(箭頭)。A:囊狀瘤樣擴張;B:梭形擴張;C:珠線征;D:雙腔征
四、HRMRI
近年已應用於臨床的3.0T HRMRI乃新型的血管成像技術,不僅可以進行管腔成像,而且能夠直觀顯示管壁結構。高解析度血管壁MR成像檢查主要包括2D和3D序列兩大類,2D序列即常規的黑血T1WI 加權成像;3D序列包括:亮血的TOF-MRA、黑血的磁化準備快速梯度回波序列(magnetization prepared rapid acquisition gradient echo)、採用反轉恢復和多回波來評估出血的擾相梯度回波脈衝序列(spoiled gradient recalled echo pulse sequence for hemorrhage assessment using inversion recovery and multiple echoes)、各項同性容積採集快速自旋迴波(volumetric isotropic TSE acquisition)、三維運動敏感驅動快速梯度回波(3D motion-sensitizing driven equilibrium rapid gradient echo sequence)、非對比血管成像與斑塊內出血同時成像(simultaneous noncontrast angiography and intraplaque hemorrhage,SNAP)等[72]。
上述序列在相同的掃描時間下,2D和3D序列具有相似的信噪比及形態學測量(如管腔面積、管壁面積及厚度等),但也有著各自的優缺點。其中SNAP序列可以同時管腔和管壁成像,通過1次採集同時觀察動脈粥樣硬化的2個相關信息,即管腔狹窄情況及斑塊內出血信息。是近年來出現的最新成像序列,主要用來觀察血管壁斑塊內出血,可通過提高動脈斑塊出血、管壁及管腔的對比,以及增加血流抑制的效果,提高出血的檢出率。在測量管腔大小方面,SNAP與3D-TOF具有很好的相關性,SNAP的空間解析度近似於對比增強MRA技術,可以達到0.5 mm3,同時對流動偽影敏感度較低,避免了慢血流帶來的飽和效應。SNAP是觀察顱內外血管壁斑塊出血和管腔的首選序列[73]。
HRMRI目前已成熟應用於顱外頸動脈,可以準確評估頸動脈狹窄程度、血管夾層(圖7)、動脈斑塊的診斷[74]。 3.0T的黑血HRMRI能夠客觀地顯示多種類型的頸動脈系統斑塊,對頸動脈系統斑塊進行定量分析,從而達到評估黑血MRA的臨床價值以及預防頸部斑塊的形成。然而,黑血MRA在檢測斑塊時是有缺點的,如較長的掃描時間、無法重建圖像、在異常部位對血管的檢測範圍受限。再者,黑血MRA在臨床實踐的功效也是有限的。因此,亮血與黑血MRA的聯合使用被認為是鑒別腦血管斑塊、血管腔狹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類型、斑塊風險最有效的檢查方法。這種組合檢查方法為臨床早期階段的頸動脈系統斑塊的治療提供了可靠的方法[75]。
圖7 椎基底動脈夾層的影像。患者男性,31歲,突發失語伴頭暈6 h。A:頭顱磁共振成像(MRI)示腦幹梗死; B:磁共振動脈造影(MRA)正常;C、D:MRA及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正常;E、F:高分辨血管壁MRI示椎基底動脈夾層,從右側椎動脈V4段至基底動脈尖端
推薦意見:(1)CTA 是顱內動脈瘤引起的自發性SAH的首選檢查(Ⅰ級推薦,B級證據),但"金標準"仍然是DSA (Ⅰ級推薦,A級證據);(2)對急性腦梗死超過3 h的患者,特別是考慮血管內治療的患者,可進行診斷性血管影像學檢查(Ⅰ級推薦,A級證據);(3)CTA可以預測血腫擴大,CTP可以輔助評價周圍血腫血流灌注情況(Ⅱ級推薦,B級證據);(4)MRI和MRV是診斷CVST無創、敏感和準確的首要檢查方法,並且是隨診的主要檢查方法(Ⅰ級推薦,A級證據);(5)DSA是CVST的診斷"金標準",可作為MRI和MRV的補充檢查手段(Ⅰ級推薦,A級證據);(6)CE-MRA能準確地評估顱外血管的狹窄程度,同時可檢測動脈瘤及動脈夾層(Ⅰ級推薦,A級證據);(7)急性腦卒中後需根據患者情況行影像學檢查(CTA、MRA、DSA、TCD、頸動脈超聲等)評估顱內外血管情況(Ⅰ級推薦,A級證據)。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血管硬,會要命!最全血管食物清單送給你
※張奇:CTO逆向PCI中如何選取側枝血管
※做完血管支架後出現的這些癥狀,正常嗎?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黃豆枕不僅對血管有益處 還能緩解頸椎疼痛
※當心抗心血管病藥物引起葯源性心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