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之道:如何理解孔子說的「無友不如己者」 | 原創

研讀《論語》時,常常會遇到一些很矛盾難以解決的問題,比如《論語·學而》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無憚改。」首先第一句話強調的是對己要自重。作為君子,必須自重,要有足夠的自尊心、自信心,這樣,才能建立起威望與威信,所學才能得以鞏固和加強,否則,將學無所獲,遑論鞏固邪?而孔子講的「無友不如己」到底是什麼意思?對「無友不如己者」的解釋歷來具有爭議,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壯畈峻先生《論語譯註》翻譯的是「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不跟比不上自己的人交朋友,那麼要跟高於自己的人交朋友啦?朱熹在《論語集注·學而》中說,「友所以輔仁,不如己,則無益而有損。」說的是朋友是幫助自己學習成仁之道的,不如自己則有害而無益,也就是說不要交不如自己的朋友。這種交友方式當然是很好的,但如果人人都抱著這種心態,這世上豈不是無朋友可交?要是真的這樣的話,那豈不是成了對強者溜須拍馬,對弱者俯視鄙夷的偽君子?

也有人解釋「不如己」為不同類的人,意思是說不要與不同類的人交朋友,即與忠信品德相同的人交朋友;似有一定道理,正所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但也有點牽強。若照這種解釋,孔子只與自己同類的人(與孔子一樣講「忠信」的人)交朋友,則孔子就不可能與有其他長處的人交朋友。孔子強調謙遜品格,倡導謙虛謹慎,見賢思齊,故孔子不可能只向一種人學習,也不可能僅向人學一種長處。所以孔子不可能以「同類或不同類」來作為交友的標準。

其實這句可以解釋為:沒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意謂在某些方面總是有值得自己學習的朋友。「無友不如己者」之「友」字,在此句中作名詞「朋友」講,這裡,不管是哪種狀況的「朋友」,在孔子來說,他都對自己的朋友們各自的優點十分清楚。所以在他心目中,這些都是有勝己之處而值得信賴、尊敬與學習的「朋友」。這樣一來,把「無友不如己者」理解為「沒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或「沒有朋友不如自己」,也就自然合理了。按照孔子的意思,那些有勝己之處的「朋友」自然便可成為自己的一面鏡子,以他們的長處來照出自己的短處,取「友」之長,補「己」之短,所以孔子緊接著就明確表示「過則勿憚改」,自己有了缺點或過錯就不怕改正。

態度鮮明,底氣十足,這是因為有朋友之榜樣與鏡子之作用。朱熹引程子所謂「知其不善則速改以從善」,只有像這樣見賢思齊、從善如流、知錯即改、毫不懼怕的揚長避短的學習者,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有道德有學問的正人君子。

讓我們再回到本節開頭那段孔子對我們的教誨,我們是否應該這樣來理解:「君子的品行應該端莊、穩重,不然則無威嚴可言,修行也不會堅固。對朋友要忠誠和信任,沒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每個朋友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有了過錯,就要努力去改正。」孔子在此章中只說了兩句話二十五個字,然卻語重心長,主旨突出,層次鮮明,邏輯嚴密。此章的中心主要是論述君子修養的重要性以及君子的交友之道。

版權聲明:本文為騰訊儒學獨家原創稿件,

推薦閱讀:

請你理解,一個海島上四百年的辛苦和艱難 | 許倬雲
我對白居易《憶江柳》的理解和擬題
用時間意識理解魯迅
最好的歸宿,是互相理解
我所理解的單身生活

TAG:交友 | 原創 | 孔子 | 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