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回答不信佛人的詰問?(三)

索達吉堪布教言

問:我從小就覺得,佛法對整個人類社會確實能有很大幫助。我雖然現在只是個學生,可是希望能盡自己的一點力量,影響周圍的同學。因為我發現很多同學在上課時非常浮躁,不願意聽課,不願意好好學習,他們只想掙錢、掙錢、再掙錢。所以我感覺,現在很多大學生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有偏差,就希望盡微薄之力影響他們,我該如何去做呢?

答:你從小就皈依了,對佛教也有一種信心,我個人來講非常隨喜,你如今學習也好,以後工作也好,不管能做到多少,首先自己要不害任何一個生命,包括螞蟻以上的蟲類,不要故意去殺害它們,這是最珍貴的一顆心。然後在此心態的基礎上,再力所能及地去影響周圍的人、去幫助社會。當然,每個人前世和今生的因緣不同,利益眾生的能力也有所差別。但只要你有一顆想饒益別人的心,將來它一定會發光的! —— 出自《2011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學問答》

如何回答不信佛人的詰問?(三)

- 問17 -

我是香港大學教育心理學的學生。我希望以後能利益很多小朋友和年輕人,現在也一直在學習您傳講的佛法,除此之外,最重要的還需要學些什麼呢?

索達吉堪布答:你想利益他們的話,一方面可以教些佛教中慈悲觀、菩提心的理念,從小就培養他們的利他心,以及對佛教的正確認識。

同時,現在漢地很多人不重視傳統文化。其實《弟子規》、《千字文》等中,講了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你可以教給孩子們,這對他們的今後肯定會有利益。

如今很多孩子和年輕人,對什麼都沒有感恩心,即使是對自己有恩的人,也不懂得說一聲「謝謝」,這是一個大問題。同時,最關鍵的是什麼呢?就是要培養他們的善心。心善的話,一切都會善;心不善的話,一切都會不善。倘若我心裡沒有善念,即使形象上是個出家人,今天在這裡講得天花亂墜,也只是一種虛偽的表演,對別人不會有多大利益。所以,心善真的特別重要,希望很多孩子從小就能有一種良好的教育環境。

——2011年7月香港三德弘法中心問答

- 問18 -

我是香港城市大學會計系的,現在已經畢業了。我是個佛教徒,剛才聽您說基督徒對自己的宗教很負責任,他們勢力也很大,我身邊的同事、老闆很多都是基督教的。請問,我們怎麼樣才能把佛教徒聯合起來,將如此殊勝的佛教智慧弘揚出去呢?

索達吉堪布答:對這個問題,我也思考過。在漢地,現在很多因緣和機會都不錯,要想弘揚佛教的話,首先我們佛教內部要團結起來。剛才我跟凈雄大和尚也商量了,以後我們在香港可以開一些圓桌會議,將漢傳佛教、南傳佛教、藏傳佛教的各大教派聯合起來,大家和睦相處,都不為宣傳自己,也不圖任何利益,只是純粹想無偏地弘揚佛教。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但要為佛教的未來考慮,荷擔如來家業,同時對社會現存的問題,比如環保、生態、教育、衛生等,也應該想辦法略盡一份綿力。

同時,我們還可以邀請知識界、文藝界、學術界的人士參與,大家可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建議,群策群力。以後如果有因緣的話,我們有這樣一種發心,但不知道能否成功。

當今社會的整體結構,是官、商、學三足鼎立。官界的話,一些領導若是佛教徒,則應利用自己的權勢,正確引導很多人。但現在很多領導可能不太敢,害怕砸了自己的金飯碗。其實你如果真正弘揚佛教,始終為眾生著想,飯碗肯定越來越牢固,不會打爛的。至於商界,現在也有不少企業家,用自己的財力、實力,一直在宣揚佛教的精神。還有學術界,可以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凈化大眾人心。

當然,官員參與的話,可能有一定的難度。但至少我們佛教徒,尤其是一些高僧大德之間,可以共同商量,看以後怎麼把佛教的智慧融入這個社會。若能如此,對全人類、乃至所有眾生,定會帶來無比的利益。

所以,我們每個人在有生之年,不能只想自我發展。其實,你一個人就算擁有再多的財富、再好的智慧,卻沒有用來利益眾生的話,這也沒有多大意義。我們應該站得高一點、看得遠一點,這樣佛教才會有利他的空間,才會有廣泛弘揚的機會。

——2011年7月香港三德弘法中心問答

- 問19 -

假如有人對一些事情很抱怨,想法也很執著,怎麼樣才能讓他放下呢?

索達吉堪布答:有些人常對外境有諸多抱怨,這是不太合理的。為什麼呢?因為當他在抱怨時,總是盯著別人的毛病看,卻從來沒有反省過自己。一件事情不成功了,他就拚命地埋怨別人;而一旦成功了,又覺得全是自己的功勞,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習氣,這個特別不好。

其實,我們應該反過來想:當這個事情成功了,都是別人的貢獻;失敗的時候,則是自己的過失。我們藏地就有一句著名的格言:「虧損失敗自己接受,勝利利益奉獻他人。」這種精神非常偉大,理應成為我們為人處世的準繩。許多人之所以在生活中跟別人合作時,常常出現一些不愉快的現象,也正是因為這句話沒有做到。當然,這一點做起來並不容易,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應該朝這個方向努力。

至於你想讓他放下執著,這不是說放下就能放下的,他必須要先懂得道理,然後經過一定的修行,才能做到「收放自如」。要知道,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當自己特別執著時,肯定放不下來。只有通過各方面觀察,發現它也不過如此,放下才會易如反掌。

——2011年11月南陽師範學院問答

- 問20 -

我是佛教的業餘愛好者,讀過一些佛經,對輪迴轉世特別感興趣。因為一方面來講,輪迴轉世和我們息息相關,到底有沒有輪迴?有沒有來世?這關係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再一個就是,輪迴轉世的理論,對佛教來講是個基礎,如果沒有輪迴轉世了,佛教的其他理論也就變成空中樓閣了。

關於輪迴轉世的證明,剛才您也講了一些案例。但現在的證明,好像都是基於案例。案例總是有限的、不普遍的,就算搜集了上萬個案例,跟人類總數相比,也只是少數。所以,單憑案例很難讓大部分人心悅誠服,可能需要一些理性方面的證明,來彌補這個不足。請問堪布,您在這方面有沒有開示?

索達吉堪布答:我們建立任何一個理論,都需要兩種方式:一種是理證,也就是邏輯論證,在藏傳佛教中叫「因明」。因明中對輪迴轉世的證明,最尖銳、最根本的一種推理,就是死時心的最後一剎那延續存在[1]。如果你對這個不能反駁,那不需要其他的,這個理論就已經成立了。

第二種方式,即是案例。實際上,如果你沒有能力推翻這些案例,那這個理論也是成立的,我們不得不承認。

要知道,一個理論能否成立,不是看多少人願意接受它,而應該看它是否站得住腳,用因明術語來說,就是看它有沒有所害。假如只是用人數來衡量,唐朝西安有100多萬人,大部分都是學佛的,不可能不承認前世後世。而如今21世紀,大多數人不信仰佛教,肯定也不承認輪迴轉世。但若是一國之君推崇佛教,許多人又有可能一下子轉變過來。所以,以人多、人少來判斷一個理論是否成立,這不一定很正確。

再說了,如今所謂的科學,也是極少數科學家揭示的,並不是人人都能發現。世間上的純金非常難得,同樣,甚深的真理也很難發現,如果因為不能被很多人發現,就否認它的合理性,這也是說不過去的。

其實,有些人若實在不承認前世後世,可以空出一定的時間,找些藏傳佛教的格西,面對面地進行理性辯論,這樣比較容易生起真實的見解。

——2011年11月西北大學問答


推薦閱讀:

為什麼篆書和隸書的變化這麼大?-壓力山大67402951的回答
為什麼在農曆中很少見到閏十二月、閏正月、閏二月等呢?(青松5698的回答,5贊)
什麼是「發物」呢?(23個回答)
女性多大年齡生孩子最合適?(徽風皖源的回答,396贊)
奶粉餵養過程常見問題及精準回答

TAG: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