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我所欲也原文、翻譯及賞析

魚我所欲也 (199人評價) 7.8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辨 通 辯;歟 通 與;鄉 通 向;辟 通 避)

寫翻譯

寫賞析

糾錯 分享 評價:

相關翻譯

寫翻譯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魚是我所喜愛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麼我就只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愛的,道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都具有的話,那麼我就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道義了。生命是我所喜愛的,但我所喜愛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苟且...

譯文及注釋二

譯文  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我寧願捨棄魚而選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義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我寧願捨棄生命而選取道義。生命是我所喜愛的,但我所喜愛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

文言現象

通假字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躲避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得」通「德「,恩惠,這裡指感激詞類活用名詞作動詞得,恩惠,這裡是感激的意思。 例句: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動詞作名詞生,可以獲得生存的手段。 例句: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本文主旨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

相關賞析

寫賞析

背景資料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思想,而又有發展。他生活在諸侯互相攻伐「無義戰」的時代,目睹了人民遭受塗炭的社會現實,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在此基礎上,發展了民本思想,明確提出「民為貴」、「君為輕」。政治上主張實行「王道」、「仁政」。反對「霸道」、「暴政」。呼籲統治者重視人民、安定人民、少收賦稅,...

賞析

本文節選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內容是闡明「性善說」,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種子,所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這種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視,因為它們分別是仁義禮智這幾種道德的萌芽...

鑒賞

《魚我所欲也》選自《孟子·告子上》,論述了孟子的一個重要主張:義重於生,當義和生不能兩全時應該捨生取義。孟子說:「羞惡之心,義也。」(《孟子·告子上》)又說:「義,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萬章下》)孟子認為自己做了壞事感到恥辱,別人做了壞事感到厭惡,這...

簡析

本文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論為依據,對人的生死觀進行深入討論的一篇代表作。他從人應如何對待自己的慾望入手,在生與死、利與義、守義與失義等方面,層層深入、正反對比地論證了義重於生,必須捨生取義。還強調指出「非獨賢者有是心(捨生取義之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人如果經不住萬鍾、宮室...

推薦閱讀:

唐詩三百首詩詞(原文 譯文 賞析)3
臨江仙·梅原文|翻譯|賞析
部分法義在佛經、論上的原文出處、依據(不斷收集補充中。。。)
周易·繫辭(下)原文通俗譯解
老子《道德經》原文及譯文37-45章

TAG:翻譯 | 賞析 |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