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爾多安自作自受 內外交困只能服軟

分享到: 埃爾多安自作自受 內外交困只能服軟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好像突然變了,在外交上驟然「軟」了下來。6月27日,土耳其與以色列宣布達成和解協議,恢復正常關係;幾個小時之後,土耳其和俄羅斯又同時宣布,土總統致信俄總統普京,對去年11月擊落俄戰機、導致俄飛行員死亡表示歉意。

24小時之內,土耳其就和近年來交惡的兩大對手重歸於好。如果看一下細節,修好的前提似乎都是土耳其進行了讓步。

埃爾多安突然不強硬了 (圖片來源:csmonitor.com)

都有退讓

土耳其與以色列上次交惡,是因為2010年土耳其高調援助加沙地帶的救援船被以色列攔截,造成土耳其人員傷亡。當時土耳其鬧得群情激憤,時任總理的埃爾多安提出以色列道歉,追究以色列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以色列必須解除加沙封鎖等條件。

不過這一次協議,以色列答應向土耳其受害家屬賠償,也同意在加沙修建醫院,購買土耳其天然氣;而土耳其則放棄了追究法律責任、不再要求以色列在加沙解除封鎖等。

至於俄土之間的緩解,大家都知道,埃爾多安「道歉」了,雖然媒體在報道時細節有差別,比如有的說僅僅是表達歉意,有的用的是正式「道歉」,但埃爾多安主動示好是肯定的。而且俄羅斯還表示不著急緩解,「不可能一夜之間解決所有問題。」

曾經風光一時

以個性強硬、宗教色彩和煽動民粹而著名的土耳其強人泰伊普·埃爾多安,怎麼一下子變了個人?從各方信息來看,主要是他面臨的麻煩太多了。而這些麻煩,正是他自己強人個性和冒險政策的必然結果。

從2003年任總理,到2014年任總統,埃爾多安和他的正義與發展黨(正發黨)在選舉戰場幾所向披靡,他個人也是做了總理做總統,並有望統治土耳其幾十年,大有普京在俄羅斯總理總統任意切換的強人架勢。

任總理期間,埃爾多安不僅抓住了土耳其社會民粹思潮,牢固掌握國內權力,而且在「阿拉伯之春」、敘利亞衝突中,都是站在「人民」一邊,加之對以色列的刻意強硬,一時間大有中東穆斯林國家的領袖的氣度。看他五年前的受歡迎程度,很難想像他會有今天的「軟」。

內專制 外冒險

但是,埃爾多安的這種強硬、煽動特徵的政策,帶有很大的冒險性,玩到一點階段便難以為繼。近兩年來,土耳其果然開始麻煩不斷。

從國內看,土耳其本是中東世俗化搞得最好的國家,埃爾多安煽動宗教情緒,讓本已出現裂痕的社會更加兩極化,最近幾年來,反對埃爾多安的遊行相當頻繁。社會情緒很是緊張。

庫爾德人的問題上,埃爾多安在表達一定開明態度,未能達到效果後,立即採取強硬政策,進行軍事打擊,造成實際的內戰狀態。庫爾德人也恢復恐襲手段。

敘利亞問題上,一方面堅決要阿薩德下台,另一方面和「伊斯蘭國」組織關係也頗為模糊,結果不僅難民大量湧入,「伊斯蘭國」也時常發動恐襲。

本來因為和以色列關係、難民問題以及國內愈加專制,土耳其雖是北約成員,但和美國以及歐盟之間常有不快,去年11月又因為在敘利亞的矛盾,擊落俄羅斯戰機,埃爾多安幾乎是到處樹敵。

想當初,2009年艾哈邁德·達武特奧盧任土耳其外長時,曾提出土耳其「與鄰居零敵人」的外交政策。沒想到如今被埃爾多安弄成「與鄰居零朋友」。

達武特奧盧教授出身,曾是埃爾多安的外交顧問併當外長,2014年埃爾多安任總統後,任他為總理(土耳其憲法規定總理有實權),應該視其為自己親信。不過達武特奧盧比較溫和,是個自由派,也是埃爾多安和美歐之間的「調和劑」,他任總理後,可能在外交、難民等問題上和埃爾多安有分歧,加上權力鬥爭,結果於今年五月辭職——有分析認為,實際上也是埃爾多安專權,導致達武特奧盧無法做總理。

國內抗議不斷、恐襲不斷,再「與鄰居零朋友」,土耳其的困境可想而知。而且連達武特奧盧也掛冠而去,用土耳其一位專欄作者的話說,埃爾多安連找個替罪羊的機會都沒有了。

而且和五年前相比,埃爾多安的魅力也不復當年,民意支持率也下降很多。可以說,埃爾多安把自己慢慢逼到一個死角,環顧四周,不得不改弦更張。

如此看來,主動軟下來和以色列俄羅斯修好,可以說是埃爾多安自作自受的結果。同時也說明,專制和冒險,有時可能會有作用,但終究難以持續。

推薦閱讀:

共和國外交1969—1979:三個世界的話語與實踐
剛果負債案涉中國外交? 港終院請求「人大釋法」
印尼,中國外交的戰略支點
美國拍的電影《輝煌美國》會是怎樣的?

TAG:外交 | 埃爾多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