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關於道教音樂與民間傳統音樂的關係

(圖片為2013年12月9日至11日,「紫氣東來——首屆中國·溫州道教文化節暨東蒙山天然道觀開光聖典音樂晚會」上北京道樂團演奏《萬神朝禮》)

談到道教音樂與傳統民間音樂,首先得從更廣闊的範圍提及道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

一、道教與中國傳統文化

論及道教與傳統文化的密切關係,學術界有這樣的觀點,認為道教進入中期以後,對許多文化領域的輻射作用有不斷加強的趨勢。大凡一種重要宗教,都有四個層次,從內到外,一為宗教信仰(基本宗旨),二為宗教理論(教義、學說、戒律),三為宗教實體(宗教組織、設施、活動),四為宗教文化(在宗教推動和影響下形成的多層多向文化)。宗教文化是關於宗教的最廣泛的概念,道教文化的涵蓋面極寬,可以說整個中國文化都染上了一層道教色彩,道教文化的痕迹隨處可見。因此,近代文豪魯迅曾說:「中國根柢全在道教,… …以此讀史,有多種問題可以迎刃而解。」

1、道教與文學藝術

民間文學方面,道教仙話與民間傳說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如從道教的八仙,嬗變出「八仙慶壽」、「八仙過海」等許多生動的民間故事,流傳極廣。作家文學方面,李白號稱「謫仙人」,他的一些詩歌表現了仙風道骨,超逸不俗;又如小說《封神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聊齋志異》等也都或多或少地包含了道教內容。

2、道教與民間習俗

道教許多活動在不知不覺中轉化為民間習俗,代代相傳,蔚然成風氣。如喪葬要請道士誦經修福,超度亡靈;春節以道觀為基地舉辦廟會,進行民間祈神、遊藝、商業等綜合性節日活動;歲時節令,天災疫疾,齋醮祭祀,求福免禍等。

3、《道藏》與傳統文化

道教典籍在彙集編輯過程中,不斷容納大量與道教直接或間接有關的各類學術著作,至最後編成《道藏》。它不僅是道書總集,而且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作品大系,包羅萬象,豐富無比。以其多而雜,使學者望而生畏;又以其多而雜,使它成為難究底蘊的文化資料寶庫。《道藏》在內容上天文、地理、文學、生物、化學、醫學、藝術,不一而足,是一部超大型中國思想文化史叢書,不僅研究道教史需要它,研究中國文化也需要它。

二、道教音樂與傳統民間音樂

習慣上,一般將傳統民間音樂分為:民歌、曲藝音樂(亦稱為唱音樂)、戲曲音樂、歌舞音樂和民間器樂五大類。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其根基在民間,道教所潤發出的道教音樂,也植根於民間。每當我們聆聽道教音樂時,總能感受到濃郁的地方民間音樂風格。這種特性無可置疑的折映著道教音樂與地方民間音樂的血緣關係。具體而言,上述五類傳統民間音樂形式,其中的民歌、曲藝音樂、戲曲音樂和民間器樂都不同程度地與道教音樂相關聯。

1、道教音樂與民歌

民歌是中國傳統民間音樂形式中歷史最為悠久的藝術品種之一,眾所周知,早在先秦時期就有可以入歌唱誦的《詩經》。歷史上逐步形成的說唱、戲曲、民間器樂曲等藝術形式也都廣泛地受到民歌的影響,或說民歌是這些藝術品類的重要源泉。道教在其流傳和發展中,始終淫浸在這民歌的大海之中,它的體內滲透著民歌的成分自不待言。如武當山道教音樂、山東嶗山道曲、瀋陽太清宮的東北新韻等,分別都包含有湖北民歌、膠東民歌、東北民歌的內容和特色。

2、道教音樂與曲藝(說唱)音樂

曲藝音樂,又稱說唱音樂,是中國民間音樂的一種體裁,具有以敘述性為主,兼有抒情性並與語言音韻密切相結合的音樂特徵。全中國各地現存的曲藝品種有340多個,大致可歸納為鼓詞、彈詞、道情、牌子曲、琴書等五大類。以道情為例,它與道教音樂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道情,也稱漁鼓或漁鼓道情,其淵源便是道教音樂中的「道情音樂」。「道情」原為道士傳經佈道和募化時所唱的歌曲。傳說「八仙」中的張果老便是手捧漁鼓,這顯然是道士唱道情的寫照。道教的道情音樂是由唐代的「俗講」演變而來。「俗講」,是一種歌白相間的藝術形式,演唱時,先唱一首歌,叫做「押座文」,內容是解經題,接下來以白話講述經文,終了再唱一首歌,叫做「解座文」。這一頭一尾的歌曲是道教原有的「讚頌」音樂,而白話部分也不盡然「白」,這裡往往包含著一定程度的韻律,而善音律的道人,講唱起來更是饒有趣味,引人入勝。這種歌韻結合,有說有唱,自由發揮的「俗講」形式,已經成為當時道教音樂發展的趨勢和特點。明清以來,道情音樂得到了很大發展。演唱者不再局限於道士,題材擴大,內容廣泛。音樂上或採用當地其他曲種的聲腔,或與其它曲種合流,漸漸演變為民間道情,成為一種群眾喜聞樂見的說唱藝術形式而盛行於民間。如河南墜子就是由道情發展而來,它是道情與「鶯歌柳」(一種民間小調)結合的產物。

3、道教音樂與戲曲音樂

在許多地區的民間流傳著一種道戲,如山東的「道情戲」,湖南、廣西的「師道戲」,江蘇的「僮子戲」、「香火戲」,貴州的「地戲」等。它們是道教和戲曲合二為一的產物,道戲演出既是道教的宗教活動,也是戲曲表演,這種文化現象生動地揭示了道教與戲曲的密切關係。道教音樂與戲曲音樂,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彼此滲透,互相影響,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不分的混融現象,以至產生了道戲這種混融體。從總體上來看,道教音樂與戲曲音樂的混融蘊含著二者的共性特徵,這些共性特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唱腔的結構以曲牌聯綴和板式變化為基本程式;二、有節奏、有韻律的念白是道教音樂和戲曲音樂的重要表現手法之一;三、貫穿始終的打擊樂是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四、歌、舞、樂一體的綜合音樂體制等等。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道教音樂與戲曲音樂之間相互影響的方式,以及影響和被影響的關係是不盡相同的,這種區別反映了道教音樂和戲曲音樂在不同歷史階段的社會存在價值。

4、道教音樂與民間曲樂

民間器樂,是指用民族樂器演奏的民間樂曲。它的歷史悠久,傳統深厚,是中國民族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樂器的演奏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有各種樂器的獨奏,還有不同樂器不同組合的齊奏、重奏、合奏等。不同樂器組合,加上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風格,形成了多種多樣的器樂樂種,如陝西鼓樂、河北吹歌、蘇南吹打、江南絲竹等。這些樂鍾,至今仍在民間廣為流傳,它們與道教音樂也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尤其是近現代的道樂,與民間器樂的相互交往和彼此吸收的關係更為頻密。如上海白雲觀道樂與江南絲竹、蘇州玄妙觀道樂與蘇南吹打、河北巨鹿道教音樂與河北吹歌、西安城隍廟鼓樂與西安鼓樂、香港道樂與廣東音樂、台灣道樂與福建南音等,從不同程度上表明了道樂與民間器樂的這種關係。

推薦閱讀:

耶路撒冷的公共鋼琴馬拉松
音樂課堂丨單拍子和復拍子
三十首推薦(修訂)(一)
怎樣提高在KTV唱歌技巧?
縫紉機樂隊主演喬杉是誰?

TAG:音樂 | 傳統 | 道教 | 民間 | 關係 | 傳統音樂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