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綉春刀》:驚喜的誠意
微信與朋友推薦新上映的《綉春刀》,粗心打成了「銹春刀」,朋友看完後說:「銹」字也很對,電影講的故事有股甜而澀的銹味兒,全片的基調也像五彩斑斕略帶傷感的銹跡。
這是國產電影最好的時代,也是國產電影最壞的時代。最好的意思是,蜀國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做得好,出頭很快;最壞的意思是,「票房至上」急功近利的觀念,加上好萊塢大片、兩岸三地合拍片的衝擊,太適合催生爛片。當一片罵聲的爛片也輕鬆幾億的時候,你不能指望那些電影從業者會尊重觀眾、會提高技藝,電影與觀眾的關係在國產片的現狀中是一種病態的博弈:互相寵慣,品味與質量泥沙俱下,皆大歡喜不敢說,觀眾吐著口沫星子罵,片方笑得合不攏嘴地數錢。
在這樣的現狀中,《綉春刀》顯得十分可貴。我們終於看到了一部很有誠意的國產電影,這樣上院線的國產佳作,一年也就那麼一兩部。「誠意」的意思很簡單:讓觀眾感受到電影製作者對電影這門行當的熱愛與負責,還有層意思是:不諂媚迎合部分觀眾的低劣口味,試著用切磋的態度(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說教)對觀眾的審美進行引導——把電影與觀眾的博弈關係拉回到健康的軌道上:電影提高觀眾的審美,觀眾的批評提高電影的質量。
這部電影的英文名字是「Brotherhood of Blades」,直譯過來就是「刀刃上的兄弟情」。這部電影也確實陽剛氣十足,盧劍星、沈煉、靳一川三兄弟的角色刻畫也是稜角鮮明,性格各異,外加丁修一角映襯。盧劍星正直重義,沈煉城府最深,一川單純執著,丁修陰冷偏執。難得的是,在「賣腐求榮」成為風潮時,這樣一部有著極大空間發展基情的男人電影,竟然不屑這種低劣的諂媚把戲——相信你看過這幾年毫無下限的國產片,會對這種「不屑」感慨良多。「基情「作為喜劇笑點不為過,噁心的是罔顧劇情本身的方向,把「基情」當成赤裸裸的賣點。賣基情,賣出《春光乍泄》、《斷背山》也行,可惜賣出了一批垃圾。
明朝東廠歷史,是古裝武俠片的大寶藏,從經典的新舊兩版《龍門客棧》、新舊兩版《碧血劍》,到近些年的《錦衣衛》、《龍門飛甲》、《冰封:重生之門》、《白髮魔女傳之明日天國》,都在這段歷史上做文章。後幾部質量如何,大家有目共睹,《綉春刀》在其中可謂鶴立雞群。
抨擊國產電影的焦點之一,是對編劇失望,無邏輯的劇情,秀逗的台詞(大多數是為了成為一時的「網路熱詞」刻意設計),扁平的人物形象,已然是國產片的標籤。《綉春刀》的故事講得很成功,敘事線不可謂不多,人物不可謂不複雜,但無論從人物刻畫,到敘事節奏,再到歷史背景的還原,本片都較為出色。編劇陳舒是導演路陽的御用,路陽導演的所有作品,都是陳舒編劇,這對搭檔有足夠的默契。路陽的處女作《盲人電影院》並不成熟,作為編劇的陳舒寫的故事缺點明顯,難以發現「天才」的閃光,但這對搭檔實打實地進步了,合寫的《綉春刀》是一個質的飛躍。本片也許沒有一時引爆網路的熱詞金句——但熱詞金句本身就不是衡量一部電影故事好壞的標準——信件寫作的半文半白,對話的樸實利落,照顧歷史,也照顧觀眾,沒有煽情的廢話,沒有刻意搞笑的胡鬧,反而有一種舞台劇的嚴肅。敘事上唯一可商榷的,就是後半程略顯拖沓,京城的各路決戰戲氣勢已足,顯得最後的塞外打鬥戲有些蛇足,不過這種處理也是仁者見仁,不算硬傷。
故事的所有矛盾都是「兄弟情義」與「金錢」的衝突,沈煉放過魏忠賢選擇金錢的決定,讓事件一步步陷入失控,三兄弟險情不斷,情義也不斷受到考驗,但本片沒有將故事處理成「英雄本色」式的「兄弟鬩牆」,而是從頭到尾堅定地讓三人的情義不斷升級,有小衝突,但從無崩壞。在這個過程中,「選擇宿命論」的味道就凸顯了出來,生與死是註定的,作為棋子,左右皆死,個人的選擇並不能成為命運的操盤手,悲劇之為悲劇,就在於人的選擇的無力,就在於選擇之後勇猛承擔也將煙消雲散的無力。丁修作為「瘋狗生存精神」的代表,對師弟靳一川的不斷壓榨,都出於錢,出於生存,而最後的升華,則是嗅到了「孤獨」,殺了一川,自己將在世上孤身一人,這種悲愴大過所有,雪花飄落的那個場景,美麗冷清得動人。
沈煉與周妙彤的關係很耐人尋味,處理得不落俗套。在沈煉偷聽到妙彤和嚴公子的表白後,並沒有「義字當頭,成人之美」,而是繼續自己的堅持,執著地要得到自己所愛,不惜和妙彤做交易:救嚴公子,帶妙彤走。這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完美關係,但足夠真實和虐心。嚴公子與妙彤的愛情悲劇,並不是沈煉之過,嚴公子的死,讓妙彤終於屬於了他——也不是他能選擇的,他自始至終都是無力的。這部電影有著很強的宿命論氣質,這種悲愴氣質最能打動人。
本片幾位主演的表現極其精彩,大哥盧劍星的飾演者王千源,之前憑《鋼的琴》大放異彩,是低調的演技派,張震的敬業精神圈內聞名,為《一代宗師》練八極拳到冠軍級,為《綉春刀》又學了刀法,一招一式冷艷俊朗,丁修的飾演者周一圍,是導演路陽的老搭檔,在其處女作中擔當男主角,當初的奶油小生到如今的怪咖刀客,也給人驚喜。還有一位需要特別介紹的大咖,魏忠賢的飾演者台灣演員金士傑,舞台劇《暗戀桃花源》幾十年如一日的男主角,被賴聲川尊為「台灣現代劇場的開拓者及代表人物」,參演了導演處女作《盲人電影院》,靠精湛的演技帶起一眾新人,在本片中的表現也極其出彩。此外,李東學、聶遠、劉詩詩、葉青、朱丹的演出都可圈可點,演員的集體發揮出色在國產片中並不多見。
本片的武打設計是寫實的地面流,翻牆也要借二人抬手之力,沒有飛天遁地、點水踏竹、揮手炸一片的誇張,而是實打實地冷兵器肉搏,動作不花哨,卻足夠凌厲炫目,主角的武力技能不再是一人單挑一支隊伍的大神級別,而是磕磕絆絆拼盡全力。誇張與寫實兩種武打風都很棒,就看用得到不到位。這一點上,本片無疑做到了恰如其分,和故事風格一樣腳踏實地,靈活多變。此外,本片在美術、道具、服裝上都堪稱上佳,三兄弟兵器各異,也代表了他們的性格與武技特點,丁修的浪人造型和長刀最為炫酷,是本片一大亮點。
導演路陽北影科班出身,處女作《盲人電影院》中規中矩,學生氣很濃,經過幾年磨練,到如今的《綉春刀》進步頗大,許是導演急於出頭,馬上還有一部《前任告急》要上映,還要執導一部電視劇。希望這個給我們驚喜的青年導演,能在國產片泥淖中保持清醒,紮實打磨技藝,再出佳作,讓我們保持期待。
這裡是南方周末
推薦閱讀:
※路陽:為拍《綉春刀》,找了兩年錢
※何謂俠?何謂武俠?遲來的影評《綉春刀》
※綉春刀:那一口叫春的刀
※叫好的《綉春刀》:其實不過是新導演拍的舊電影|綉春刀|故事
TAG:綉春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