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與素養 教 育 學
語文素養在新課標中被提高到了「第一理念」的高度,這反映了新時期人們對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的重視。那麼,什麼是語文素養,它是如何被人們逐步重視的,該從何培養和提升語文素養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研究和實踐從語文素養的認識層面和操作層面兩個維度來談談對上述問題的思考。一、語文素養的認識層面1.什麼是語文素養?什麼是語文素養,人們看法不一。比較有代表性的,當是人教版「實驗修訂本」的顧問、華東師範大學巢宗祺教授的觀點。巢教授曾在由蘇教版小語教材編輯部和江蘇教育出版社組織召開的國家課程標準實驗總結研討會上說:「語文素養,指學生平時在語文方面的修養,包括對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語言的積累、語感、思維,也包括一些語文能力,如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和習作能力,另外還有品德修養、審美情趣等。這些都涵蓋在語文修養的範圍內。」應當說,這種提法與著名教育家華特所說的「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但又是對語文素養的更深層次的微觀的思考。2.語文素養是如何逐步被人們重視的?應當說,社會對語文素養的重視是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的,它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語文素養」最早見於2000年版的初中、高中大綱,但是在這兩大綱中只各出現一次,而且與「語文素質」「人文素養」「語文能力」並列使用,意義不明確,地位不突出。這應是人們所說的大綱的「過渡性」的一個體現。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室的劉貞福老師說:真正在語文教學思想上起革命性變化的,是2001年版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它對語文素養的認識,在初中、高中新大綱的基礎上大大推進了,那就是將語文素養視為語文課程基本理念中的核心理念、第一理念。2003年頒發的《語文新課程標準》再次將「語文素養」放在了重要地位,放在了新課程標準提到的四個基本理念中的第一條。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在實施新課程標準的新形勢下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義。二、語文素養的操作層面在教學過程中應如何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呢?我在教學實踐中,注重通過培養「四種敏感」來提升語文素養。1.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敏感我們或許還記得小時候聽到的關於周總理「對,牛彈琴」的故事。周總理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巧妙地變被動為主動,不就靠的對語言文字的敏感嗎?若沒有這麼敏感,我們很難想像,所謂的知識會起什麼作業。我覺得這種敏感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智慧。還有,大大小小的語文考試,前幾個題基本上都是注重對字詞的考查。我倒不是說這些考試所考的就一定都是符合新大綱的精神的。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這些內容都是平日里經常見到或聽到或用到的詞語,可就是有些人,拿不准它。說白了,還是對語言文字不敏感所致。像現金收訖的「訖」字,到底是言字旁的,還是走之旁的?對文字敏感的人,很可能在平日的生活的中就能注意到。這些都是關於「對語言文字的敏感」的例子。在怎樣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敏感這個問題上,我主要抓住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牛鼻子」。一方面,教育學生特別留心自己所看到的文字,書本上的,生活中的。一方面,教育學生特別留心自己所聽到的,學習中的和生活中的。一方面,教育學生特別留心自己所用到的,學習時的和生活(這裡所說的生活都是狹義的,不包括學習這一活動的)中的。也就是說,要特別留心所見,所聽,所用的語言文字。2.培養學生對生活事件的敏感我們都讀過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這篇反映親情,尤其是父子之情的美文,不就是由對父親為我送行時給我買桔子時的背影的敏感而觸發作者的寫作激情的嗎?還有,魯迅先生的《一件小事》和《祝福》,這些文章也都是作者對生活事件敏感而又巧於為文的結果。這些生活事件往往會成為「觸發作家作意的激活點」,也是我所說的關於「對生活事件的敏感」的例子。在如何培養學生對生活事件的敏感這個問題上,我主張,第一,要教育學生注意自己親歷的。注意親歷,就是關注自我。第二,要教育學生注意自己讀書時看到、想到的。注意所讀、所想,就是關注社會。也就是說,要注意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這兩個方面。這正如哲學上講的,人的經驗主要來自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3.培養學生對心靈漣漪的敏感我們都有過感激、衝動、悔悟等複雜的心理情感變化,我把它們總結命名為心靈的漣漪。大家還記得毛主席的《沁園春?長沙》吧?我揣測,從心理的角度分析,毛主席很有可能是結合對當時的革命形勢的認識,在看到「鷹擊長空,魚翔淺底」等自然現象時同時,對這種生活的自然事件產生了心靈的漣漪,一下子勾起了他對「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感想。於是,便有了這篇大氣磅礴的詩文。還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者開篇不就寫出了「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這句被人們稱為「文眼」的句子嗎?這樣的例子很多,不僅寫詩歌、寫散文需要這種敏感的觸發,寫小說、即興演講等很多語文活動都需要這種對心靈漣漪的敏感。在如何培養學生對生活事件的敏感方面方面,我覺得,還是主要應引導學生注意對生活事件的及時反思和深刻體驗,並且要有理性的思考,而不要僅僅停留在感知的層面。正如古人講的「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就是這個意思。4.培養學生對生活之美的敏感我們還記得喬治?桑的《冬天之美》這篇文章吧?這篇文章流露出的就是對生活之美的敏感。前文是對自然環境之美的敏感,後文是對人文環境之美的敏感,最終,作者為我們描繪了冬天的美。喬治?桑就應算是對生活之美敏感的人。那麼,我們在這方面,應該注意什麼呢?偉大的藝術家羅蘭說過:世界上並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所以,第一,要引導學生善於發現。也就是要善於發現生活之美,培養對生活之美的敏感。第二,就是要引導學生注意美的多層次性。不要將美簡單的理解為壯觀、漂亮等。自然景物是美的,人文景物也是美的。茅盾先生在《風景談》中不是說:「自然是偉大的,人類是偉大的,然而充滿了崇高精神的人類的活動,乃是偉大之中尤其偉大者」嗎?第三,就是要引導學生特別注意悲劇美。就像「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這種悲壯不也很美嗎?魯迅曾在《再論雷鋒塔的倒掉》中說: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我看,這就體現了悲劇的性質和美學效果。也就是說,悲劇也是美。總而言之,不要將生活之美理解得太狹隘了,要放到文學和美學的角度來審視生活。應當說,高層次的美應該是豐富的。留心生活,處處皆有美,處處皆是美。三、結語語文素養的內涵和外延是寬廣的。培養「四種敏感」僅是從一定角度上說的,也只能為培養和提升語文素養起到一定的作用。生活時時處處皆語文,熱愛生活才是培養和提升了語文素養的根本。試析「語文素養」結構譚文綺廣東省東莞市教師進修學校【摘要】「語文素養」一詞在當今語文教育界使用頻率高而爭議大,由此造成的困惑將直接影響到一線教師對新課程的實踐。本丈從課程目標設計的三個維度對語文素養的結構進行分析,指出語文素養是以「語丈品質」為核心動力的由多種因素組成的運動系統,並初步建立了語文素養的模型結構,以促使教師們更好地了解與把握。【關鍵詞】語文素養;語文知識;語文能力;語文品質一、困惑新課改實施三年多了,「語文素養」是什麼,依然是一線教師無法直面的內容。儘管《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了「語文素養」包括字詞句篇的積累、語感、思維品質、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的能力、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知識視野、情感態度、思想觀念等,但未能澄清語文素養的要素是如何確定的,這些要素之間的關係怎樣,具體在教學中如何把握,怎樣從語文素養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學。這些疑惑,導致了一線教師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只能依據課標中的「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這句話對語文素養作簡單理解。而對於知識與能力要達到什麼程度,過程與方法要學會哪些,情感態度要培養什麼則難以更精確把握。老師們更多的只是跟著感覺走,不知三個方面如何相互滲透,融為一體。因此,要真正消解對「語文素養」的困惑,使一線教師能更為明確而清晰地認識和把握語文素養,指導自身的教學實踐,就必須澄清三個問題:課程目標為何從三個維度設計,三個維度間的關係如何以及語文素養的結構怎樣。二、明晰作為課程目標取向的語文素養,必須根據「尊重學習者的主體意識、呼喚學習者的個性發展」這一基礎教育課程價值觀進行定位。這就必然要求以學習者的經驗作為語文素養的主導取向。而在經驗學習中,學習過程是認知過程與情緒過程的統一,是思維與行動的統一:學習者的需要、動機的發展與其智力的發展是同等重要的、相輔相成的;學習者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及其操作能力(行動能力)的發展是同等重要、相輔相成的。因此,把情意領域(情感、態度、價值觀)和認知領域(理智知識和能力)加以整合便成了語文課程目標的實質,這兩方面也成了語文素養結構的第一、第二維度。在知識與能力維度中,理智知識是「概念原理知識」與「過程方法知識」的集合。前者表徵一門學科的探究結果,後者表徵的是學科的探究過程和方法論。但在我國傳統的課程知識觀里,承認和強調的只是前者,而忽視、排斥後者,使學生的理智過程與整個精神世界無法獲得實質性的發展與提升。因此,新課標中為了突出過程方法的知識而將之從「知識與能力」的維度中抽離出來,形成第三個維度:過程與方法,以資強調。因此,語文素養的三個維度取向並不是並列平行的。如圖1所示:
根據三個維度結構,本文認為語文素養主要包括:語文知識、語文能力、語文品質三部分。形成如圖2結構:三、語文素養結構內涵(一)語文知識現代認知心理學把知識定義為「個體通過與其環境相互作用後而獲得的信息及其組織」,將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三大類。陳述性知識主要反映事物的狀態、內容及事物變化發展的原因,具體說明事物「是什麼」「為什麼」和「怎麼樣」。它主要用來描述一個事實或陳述一種觀點,因此又稱為信息性知識。這類知識的特點是種類繁多,知識間聯繫性差,遷移性差,一般通過記憶獲得。語文陳述性知識可分為靜態語言知識和動態語文知識(語用知識);我國傳統語文課程中所明確的主要是靜態語言知識。如在新課標中,這種知識包括漢字知識、發音知識、語法修辭知識、實用文章的表達方法知識等。而動態的語用知識,如語境的知識、語言成分的知識、選詞鍊句的知識、語段和語篇的知識、語體的知識等還沒能真正引進語文教學,至於如何使用更無暇顧及。程序性知識主要反映活動的具體過程和操作步驟,用來說明學習者「做什麼」和「怎麼做」的問題,它主要用於對外辦事的實際操作,也稱方法性知識。這種知識可以為實踐技能的形成定向,直接指導技能的練習和形成。語文課程需要養成學生多種言語技能,因此,也就需要有多種相關的方法性知識來指導這些技能的練習。如:如何品評和選用詞語,怎樣辨識和選擇句式,怎樣才能整體把握文章的意義,如何搜集和處理信息,怎樣欣賞和評價文學作品,如何觀察大自然等等。有效的語文課程應該對這些方法性知識都有所交代,以有利於在言語實踐中養成熟練的技能。以方法性的知識來審視當前的語文課程的知識基礎,可以說,它還是比較貧乏的。策略性知識是對學習方法進行選擇、運用和調整,特別是指依據.個體學習能力的差異而對學習方法進行選擇、運用與調整的知識。它實質上用於調控認知過程,因此也叫過程性知識。語文課程的主要學習策略有:識字策略、寫作中生成語境的策略、假想讀者的策略、選擇語料的策略、言意轉換的策略、組成語篇的策略、言語創新的策略、閱讀中感知語言的策略、還原語境的策略、聯想意義的策略、全程閱讀的策略等。因此,用策略性知識來審視,我們又可以發現當前語文課程的知識基礎存在大量的空缺。這三類知識共分三個層次。從結構內外層次上看,語文信息性知識處在外層,知識間的橫向聯繫疏鬆,而方法性與過程性知識處在內層,越向內,知識間的聯繫越緊密:從遷移上看,信息性知識處於外層,幾乎沒有遷移性,方怯性知識和過程性知識處於內層,越往內,遷移性越強;從知識與能力的關係上看,越處於深層次的知識與能力的關係越緊密,即語文能力與其擁有的語文信息性知識之間的關係不大,而同其方法性知識、過程性知識有密切的關係。語文知識在言語活動中,具有直接的工具性作用,它是語文能力「運作」的對象,而且在學習過程中具有容易得到、也容易遺忘的特點,故語文知識處於語文素養結構的最外層。(二)語文能力所謂能力,就是完成——種活動必須具備的個性心理特徵,那麼語文能力就是指完成語文活動所必須具備的個性心理特徵,這種語文活動就是語言運用的活動。簡單地說,語文能力就是運用語言的能力。語言運用的過程主要靠語感,因此可以說,語文能力在個體素質能力結構中的心理特徵就是語感。語感是個體認知結構在特定語言環境中快速、直接進行言語構建的能力,其本質是言語主體「對言語對象的一種直覺同化」。首先,語感是一種言語的建構能力。建構是指主體在把握客體時用業已形成的認知結構來解釋和說明客體,對客體進行整合、加工的一種機制。言語主體吸收言語材料的信息必須與言語主體的語感圖式相適應,同時這些被吸取的言語信息又反過來調整改造主體的語感圖式。言語主體如果真正把握了一個言語對象,也就是在他的感知中出現了一個以這一言語對象為藍本的新的整體。這是言語主體的語感對言語對象進行積極組織或建構的結構。這種組織和建構通常表現為兩種:主體的語感圖式同化言語材料、主體的語感圖式順應言語材料。因此,建構的實質就是通過主體語感圖式的同化和順應功能使主體與言語材料由最初的不平衡過渡到逐步穩定平衡,從而把握言語材料。這就決定了語感的生成不是完成於教師向學生傳遞,而是完成於學生自己的建構。其次,語感的最基本特徵是直覺性。直覺並不是「不經過複雜的智力操作的邏輯過程而直接迅速地認知事物的思維活動」。恰恰相反,它是「邏輯思維的高度濃縮」。語感直覺思維並沒有超出人由感性到理性、由經驗到思維的一般的認識過程,但語感是在這個基礎上重新回到感性和經驗的層次上。這不是簡單的回退,而是在理性和思維的基礎上實現的理性直覺和思維直覺。理性和思維的內容退隱到幕後,沉降到底層,成為一種蘊含在言語直覺背後的深層的內容。語感之所以在簡明直接的形式中能夠實現深刻豐富的意義建構,微妙之處就在於這個由理性到感性、由思維到經驗的過程。當然,這種語感直覺的產生並非「空中樓閣」,而是與長時間言語活動體驗的穩固積累息息相關。再次,語感須在語境中形成。語境是指言語活動賴以發生和進行的條件系統。語感體現於言語活動中,而言語活動是在特定環境中發生的、受動機支配而表現於外的活動。言語行為的本質是合於目的。所以要真正理解言語材料,不但要弄清按一定語法規則說出的音義結合的話語的字面意義(話語行為),而且要弄懂包括說寫者言語目的和情感態度在內的話語的實在意義(語外行為),還要顧及話語在聽讀者那裡產生的實際效果(言致行為)。而無論是傳達還是接受話語的實在意義,都不能脫離語境。語感的語境性決定了語言學習不能脫離語境,過去那種機械背誦字詞解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的語文學習方法之所以無法培養語感,就是因為無視語感的語境性。最後,語感是個體化的,以個體以往的社會和語言的經驗為基礎的。語言的差異必然導致語感的不同。即使同操一種語言的人,由於每個人所處的時代、所屬的民族、所生活的環境、所接受的教育、所走過的生活道路以及其它千差萬別的影響,他們賦予語言的意義,或者說某一言語對象所能喚起的感受經驗,也會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個性的烙印。因而語感具有鮮明的個體性。這便決定了如何選擇適合學生語感圖式的言語材料、如何拓寬學生的生活閱歷、如何熏陶學生的情感這些問題是語感培養所必須注意的。語感相對於語文知識而言,比較穩定,它在形成過程中需要一點一點地積累。但是,它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消失」。它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對知識的運作上,故語感處於語文素養結構的中間層。(三)語文品質語文品質是語文素養結構中情意因素的統稱,它是整個語文活動的「動力一一維持調節」系統。語文學習的慾望靠動機,語文學習的習慣靠養成,克服語文學習的困難靠意志,語文學習的整個過程靠情感支撐、靠態度保證。語文學習習慣是指在一定情境下自動地進行言語活動的特殊傾向。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能促使學生有效地掌握語文知識和方法,進行有效地聽說讀寫。同時,它也是確立正確語文學習態度的開端。語文學習動機是學生進行語文活動的原動力。它的作用是使學生的言語活動得以激發、維持和導向。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主要從外部客觀條件(誘因)和內部心理因素(內驅力)兩方面考慮。因此,更新語文課程知識內容,擴大學生視野,創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的認知內驅力,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將有利於激發和保持學生語文學習動機。語文行為意志是一個自覺地克服困難去完成某項任務(如聽說讀寫),以實現語文學習動機的心理狀態。它是調節、控制言語行為的內部力量,具有自覺性、果斷性、堅持性等特點。態度「是個體對某一對象所持的評價和行為傾向。」它是「由認知、情感與意向三因素構成的比較持久穩固的個體內在結構,是調節外界刺激與個體反應之間的中介因素」。由此可知,態度是以個體的情感體驗為基礎的。語文態度,實際上就是學生對語文的高級情感。它具體表現為對民族語言文化的熱愛上;具體表現為高尚的道德情操;表現為良好的審美情趣。它將有利於完善語文課程目標,增強語文學習效果,渲染語文學習氣氛,提高言語活動的質量。總之,語文習慣、語文動機、語文行為意志、語文態度這四大因素相互滲透、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標示著言語主體在言語實踐活動中的個性特徵。(四)語文素養結構的動態生成語文品質同語文知識、語文能力比較起來更抽象、更穩定,它對言語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具有動力性功能,故處在語文素養結構的中心位置。語文知識、語文能力、語文品質三者構成了語文素養的有機整體。根據這一認識,本文提出了語文素養產生機制的模型及結構如圖3。
圖中的行為空間是由個體素養所決定的個體能夠獨立完成任務(或問題)的空間的總和。人的行為空間是有限的,圈內代表個體能夠達到的行為,圈外代表個體能力達不到的行為,即未知世界。語文行為空間實際上便是聽說讀寫的空間。空間越大,意味著語文素養的能量越高,語文水平越強。反之則說明語文素養的能量越低,語文水平越弱。而聽說讀寫行為空間的大小則是由語文知識、語感、語文品質共同決定的。從知識結構上看,聽說讀寫可以看成是一組相關知識的「組合體」,當個體語文知識能夠「組合」成某個知識組合體時,聽說讀寫行為便產生了,語文知識是聽說讀寫行為的「原材料」;從能力結構上看,聽說讀寫是探索答案的過程,是個體語文知識的排列、組合的過程,但這個過程不是自動完成的,是需要語文能力去支持,需要語文能力對知識進行「運作」的;從語文品質結構上看,聽說讀寫是語文品質對語文能力、語文知識的激發和控制過程。語文品質是聽說讀寫行為的開端和動力,因而在語文素養結構中,它處於核心的位置,具有定向、動力和調節的功能。由語文品質「激發」相應的語文能力,再由語文能力因素去建立個體內部相關語文知識間的聯繫,通過語文知識的重新「排列」、「組合」外化成具體的言語行為。這便是聽說讀寫行為產生的本質與機理,如圖4所示: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語文知識、語文能力、語文品質同等重要,三者缺一不可。是這三者的乘積決定了聽說讀寫行為空間的大小。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課程結構設置必須符合三者之間的平衡性、互補性和敏感性要求。語文知識、語文能力、語文品質三者是平權的,對行為空間的貢獻是同等重要的。三者缺一不可,一項為零,行為空間就為零。個體語文素養結構發展是不平衡的,當某一因素存在一定缺陷時,在某種意義上講可以由另一項長處來彌補,如我們常說的「勤能補拙、笨鳥先飛」,便是互補性的體現。語文知識、語文能力、語文品質三者儘管對聽說讀寫作用是平權的,但在一般情況下,三者對行為空間的大小的影響並不是完全相同的,存在一個「敏感項」的問題,即最弱的因素,它的變化對行為空間的影響最大。四、啟發語文素養是一個由多種因素組成的以「語文品質」為核心動力的運動系統,對它的深入了解將啟發教師對自身教學行為的反思:為什麼要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的傾向,課堂效率低下或高效的原因是什麼,自己應該在哪些環節著力最能提高教學效能等等,這將引發教師更深層次的對自身素質的反思:新課程的理念要求與自身原有的知識結構能否對應,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調整與增補,以儘快融入新課改,實現理念與實踐的轉化。這樣的反思恰恰是促進教師成長的動力源。語文素養是一個動態的養成系統,它的形成與發展決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一定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界限。這不僅更凸顯了課程改革所提倡的「過程意識」一一不僅關注學生的「體驗、感悟、生成」,更關注隱性的目標、長遠的目標,使教師們能更從容地面對學生的發展,同時也使各個學段的語文教師更增強合作意識,能協同一致,連續一貫地努力。【參考文獻】(略)淺談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作者:元青雲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3325 更新時間:2003-8-17語文教育對於人的培養和學生素質的提高負有極其重要的責任。它主要從語文方面去培養人和提高人的素質,也就是說語文教育旨在提高人的語文素養。什麼是語文素養?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呢?所謂素養,也就是素質和修養。語文素養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它是以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為主幹,至少包括語文知識、語文能力、一般智力、社會文化常識和情感意識與個性等五個要素在內的有機複合體。提高語文素養就是要使這五個要素實現辯證統一,得到全面、和諧、充分的發展。學習語文知識,訓練語文能力,開發智力,感受社會文化熏陶和陶冶情意、人格的和諧共振,構成了提高語文素養的基本內涵。因此,要完成語文教育,個人認為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學習語文知識。語文知識是語文素養的基礎,沒有知識就談不上什麼素養,語文教育首先要引導學生學好包括字詞句篇、語修邏文在內的各類語文知識。學習語文知識,應該要強調「溫故而知新」,如:我在講授《回憶我的母親》一文時,在講授新課前我先把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等表達的具體內容溫習一遍。接著,分析課文看看作者是如何運用這些知識構成文章的。然後把知識轉化為能力,運用這些知識去分析課外例文《瞬間》,在分析課文例文過程中,我適當點撥,設置了一些問題,如:「按照記敘的順序找出這篇記敘文的敘事結構」,「怎樣綜合運用描寫抒情突出文章的中心意思」,等等。讓學生以四人為一組進行討論,再把討論的結果在組與組之間互相交流,這樣學生就更形象地感受這幾種表達方式的不同和各自的特點。接著教師加以引導,得出結論,指導做作文:寫記敘文,首先要組成記敘文的敘事結構,然後再考慮按敘事順序用描寫、抒情來寫人,二者要緊密結合,突出中心,才能寫出有血有肉、感人的記敘文。最後「趁熱打鐵」布置作文《我的母親》,這次作文寫得非常成功。其中劉建英同學的作文寫得尤為感人,當同學們聽到描述母親在她生病吊瓶三天三夜沒合眼的細節時,連平時最調皮的學生也感動地落淚。由此可見,學習語文知識對培養語文素養是多麼重要啊!語文知識學得越豐富,記得越牢固,語文的功底也就越厚,語文素養也就越深。二、訓練語文能力。語文能力是語文素養的核心,語文能力的強弱,可以顯示出一個人的語文素養的高低。能說會道、談吐不凡,寫得一手好文章往往被人看是頗具語文素養的標誌,因此語文教育必須再度重視能力訓練,引導學生訓練聽、說、讀、寫等各種能力。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創設情境,活躍氣氛。讓學生多渠道地訓練聽、說、讀、寫的能力,可以多做些口頭作文,也可以進行生生對話或師生對話等等。例如:在講授《愛蓮說》時,我便利用課本前面的彩色插圖,讓學生口頭作文描繪「蓮花」,可三言兩語,也可長篇大論,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不少同學的作文如果整理一下便是一篇很好的描寫蓮花的文章。三、開發智力。智力即認知能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聯想力、想像力和思考力。開發智力既是教育的各個層面共同承擔的任務,也是語文教育自身應負的責任。而且這種智力的開發本身就是滲透在語文知識學習和語文能力訓練的過程中。開發智力,是培養語文素養的關鍵。這一點我深有體會,為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我做了這樣的嘗試,為了給學生提供作文素材,我把學生引入集貿市場,又以親身體驗品味甘苦,理解人生,經受教育。同時,將觀察到的現象,通過思維,洞悉實質,寫出文章。對此,教師先進行引導,點撥,擬出作文提綱:「市場上的貨色品種」、「買主的宣傳廣告」、「討價還價」等等。把學生分成小組,提出要求,利用周末讓他們帶著問題,有目的地深入集貿市場中去,實地體驗,留心記錄,然後回校作文。例如:學生李麗把自家的雞蛋拿到集市上去賣,第一次由於沒有經驗被二販子騙了。第二次她慢慢地與二販子周旋,蛋也賣了好價錢。事後,她寫出了作文《賣蛋》由於感受真切,作文記敘真實,把二販子的形象描述生動,寫得非常成功。所以我們說,要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就必須確實有效的開發智力。四、積累社會文化。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除了學習課本上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外,婚喪喜慶、迎賓送客、禮儀習俗、人情世故之類社會文化常識,也應讓學生從課外讀寫視聽中得到。接受和積累這些廣泛的社會文化知識,可以使學生開闊視野,充實頭腦,受到熏陶。例如:有一個學生在作文中這樣描述他爺爺的死「我的爺爺飛上天去了」。許多同學都大笑,我便給它添了一句「我的爺爺平時多做善事,聽大人說多做善事的人死後會升天,我想爺爺一定飛到天上去了」。這兩句話意思一樣,但效果卻完全不同。可見積累社會文化知識對培養語文素質也是很有幫助的。五、陶冶情意人格。陶冶情操、意志和培養優良的個性,對塑造優秀人格有不可估計的重要作用。這一點是眾所周知的,就以98年中考作文為例吧!作文題目是《我真想 》,要求把題目補充完整,寫一篇記敘文。其中有一個同學寫《我真想扶他》,描述了在雨中一個衣衫襤褸的老乞丐無助的躺在爛泥里渾身是水,「我」恰好上學看到了這一幕很想去扶他一把,但是由於顧慮太多,害怕世俗輿論,終於沒有去扶他,感到非常後悔。另一位同學則寫《我真想上廁所》,儘管描述得很逼真、很生動,但兩篇文章的優劣還是一目了然,可見做作文與人的思想境界的關係也是很密切的。所以說,陶冶情操、意志和培養優良的個性與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也是密不可分的。語文素養的這五個要素是相輔相成的,是辯證統一的,缺少了一項就會造成語文素養上的缺陷。現在就以作文為例談談這五個方面在語文教學中的體現。作文教學長期以來都是「教師難教,學生難寫」,教師為應付每學期的作文教學的篇幅,對作文是重量輕質,而學生也是疲於應付,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這種作文教學是達不到提高語文素養的目的的。教師只有更新觀念,讓學生從狹隘的課堂上解放出來,積極投入到火熱的現實生活中去,同社會變革的時代大潮融為一體,才能搞活作文教學。那麼,該如何搞活作文教學,做到有效的,多層面,多方位的提高語文素養呢?下面就這幾年的教學實踐簡介幾種具體的做法:第一、開展校園活動,激發興趣,獵取知識,增智益能。教師發揮創造性,並發動學生出謀獻策,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講演比賽、主題辯論會、智力開發競賽、小詩評比、詩歌朗誦、辦報比賽、話劇表演、書法比賽,組織畫展等多種競賽和遊戲,在這些活動中,學生既是參加者,又是領導者,主人翁意識強烈,學生感到活潑愉快,受益匪淺。例如我在講授完《理解,是雙向的》之後,出了兩道辯論題:「交友之道該不該謹慎?」「揭發同學錯誤是不是光彩的?」讓同學自己主持辯論。由學生推選一名主持人,按小組每組選四位辯手分兩場辯論,學生人人都動腦,動手查資料,動筆寫文章。辯論針鋒相對,唇槍舌劍,氣氛異常激烈,學生熱情高漲。辯論結束後,教師進行總結、引導,端正對兩個辯題的認識,使大多數學生增長了見識。這樣人人既動腦,又動手,既用嘴說,又用筆寫;接著再以手抄報的形式進行總結,由各小組供稿,選出每組的「最佳辯手」,並對「最佳辯手」進行採訪,寫人物通訊、雜感和體會等,然後由小組組員設計版面,最後對手抄報進行評選,把好的手抄報進行粘貼,整個活動過程中,學生始終在愉快的氛圍下,不知不覺地增長了知識,提高了作文表達能力,語文知識也得以較好的體現,較全面訓練了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也開發了智力,積累了社會文化使學生開闊了視野,拓寬了知識面,掌握了課本上無法學到的知識,增強了學生的凝聚力,無形中也陶冶了人的情操。第二、聯繫家庭實際生活。幾乎所有的孩子都享受著家庭親人的厚愛和哺育。家長是孩子最忠誠的老師。對此引導學生把目光和身心投入家庭。例如擬出一些題目:「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講經歷」,「調查家庭的歷史變化」,「跟家人做遊戲」,「家庭風波」,「飯桌上的話題」,「家裡來的客人」等。讓學生在深入體驗家庭生活中提高認識,受到教育,同時寫成文章,然後再讀給家長聽,請家長提意見。這樣,使學生認識並熱愛自己的家庭,樹立主人意識,這不僅有利於寫好作文,而且有益於培養和造就祖國四化建設的新型人才。另外,還可以搞實驗活動,組織參加第二課堂活動,走出校門,搞調查,到工廠、農村,為作文引來「源頭」、「活水」。以上這幾種做法,既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又能確實有效的提高語文素養。總之,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不可厚此薄彼,顧此失彼。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多姿多彩的整個社會都是五彩斑斕的語文素養也是多元辯證的,提高語文素養也應當是多層面全方位的。只有我們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那麼,我們的語文教育目標也就可以全面實現。什麼叫語文素養?全國小語會會長崔巒認為,語文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其要素包括語文知識、語言積累、語文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思維能力、人文素養等。《課程標準》總目標中所列的10條,是對接受義務教育的每一個學生在語文素養方面的基本要求。如果達到了這10條要求,就應該認為「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素養」的內容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複雜分為6個層次:第一,必要的語文知識。離開知識的能力是不可設想的,輕易否認語文知識對語文學習的指導和促進作用,容易使語文教學走向非理性主義的誤區。在小學階段,教學一定的漢字音形義的知識、基本的語法和修辭知識、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結構知識、基本閱讀和寫作方法知識等,是非常必要的。語文學習必定涉及語言知識學習,知識是一定要教的,但教什麼知識,如何教知識,還有很多需要我們認真研究。第二,豐富的語言積累。語文學習的主要內容是一篇篇具體的範文,這就決定了語文教學必須讓學生佔有一定量的感性語言材料,在量的積累的基礎上產生質的飛躍。掌握3500個左右常用字和漢語常用書面辭彙,背誦一定量的語段和優秀的詩文,閱讀一定量的課外書籍,是形成語文素養的基礎。第三,熟練的語言技能。熟練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為一種能力。語文教學必須在大量的語言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查字典、朗讀、默讀、說話、聽話、作文、寫字等基本技能;讓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和常見的語言表達方式,能掌握常用的思維方式,善於把自己獨特的思維結果用規範的語言進行加工和表述,初步具備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能根據不同語言材料和不同交際場合適當地使用語言,最終形成良好的語感。第四,良好的學習習慣。語文教學必須牢記葉聖陶先生的名言「教是為了不需要教」。教學中要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如,勤查工具書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認真聽講的習慣,書寫整潔的習慣等。第五,深厚的文化素養。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理的科學態度;欣賞漢字的形象美,培養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領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尊重多元文化,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營養。第六,高雅的言談舉止。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儒雅氣質和文明舉止。與人交往態度要大方,談吐要文雅,能根據不同場合選擇合適的措辭。要敢於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要耐心傾聽他人意見,尊重他人的觀點。要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欣賞他人的優點和長處,學會文明地和他人溝通和交際。可見,《課程標準》中語文素養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它絕不是一種純粹的語言技能,而是一種綜合的文明素養,是個體融入社會、自我發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養。語文素養概念的提出,使語文教學在弘揚科學理性精神,注重語言的準確、簡明、實用,滿足國家現代化生產的基本要求,與防止把人工具化,注重創新思維的培養、人文精神的熏陶、完美人格的塑造這兩者的矛盾張力中尋求一種平衡。這是對《語文教學大綱》的歷史性超越。那麼在語文教學中怎樣才能提高學生得語文素養呢!一、豐富學生積累,培養語文素養語文素養的培養離不開豐富的積累。因為積累是人的文化底蘊的積澱,是語文素養的基石。積累的多少既是衡量語文素養的高低、優劣的顯性標準,也是提高語文素養的有效手段。這裡既有語言積累、生活積累,還有文化積累。1、激活語言積累現代語文教學區別於傳統語文教育的標誌是,前者積累的是一種激活的語言,是理解了的語言,後者是一種處於沉睡狀態的語言,是死記硬背的語言。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去感悟語言,把語言描述的情境,表達的意思既能概括化,又能具體化,要能把語言還原於生活,發表一定的見解。如《曼谷的小象》一文中的「從粉紅色的晨霧之中飄來一陣悅耳的銅鈴聲」一句時,教師提出了「這裡為什麼用『飄』而不用『傳』?」讓學生思考,經過討論,學生明白了一個「飄」字把銅鈴聲的由遠及近,晨霧的空靈飄渺,樹林的靜謐和諧顯得淋漓盡致;而「傳」字就顯得平鋪直白。字斟句酌,細細品味,人與文已融為一體。2、拓展生活積累雖說生活像萬花筒一樣豐富多彩,但是對現在的小學生來說卻是枯燥無味,單調得很。豐富學生生活不是簡單的一句話,不僅僅是組織幾次活動,它需要得到全方位的配合,讓學生在綠茵茵的草地上盡情地嬉戲,去數點綴在藍色天幕中閃爍的群星、觀賞皎潔渾圓的月亮,引導他們去展開想像的翅膀;春天裡踏青、夏天裡戲水、秋天裡放風箏、冬天裡玩冰塊、打雪仗,讓學生撲向大自然的懷抱,感受童年的歡樂,盡顯童年的天真與活潑,使語文素養植根於肥沃的生活土壤,必將充滿勃發的生機。3、重視文化積累語言積累有文化的積累,但文化積累的外延遠比語言積累要大得多,如在熟記成語的同時也感性地積累成語文化,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收聽收看廣播電視及上網瀏覽,擴大學生的文化積累,拓寬他們的知識視野,在閱讀中接受真善美的熏陶。課外閱讀更不可或缺、開展課外閱讀提升語文素養。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學必須切實抓好課外閱讀。有效的課外閱讀對幫助學生鞏固課內知識,提高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等到語文素養都有著重要作用。實踐證明,大凡語文素養較高的人,都是得益於課外閱讀的。1、合理配置,落實閱讀內容。據初步統計,人教社編著的六年制小學語文教材,總計在15萬字左右,加上《自讀課本》,約30萬字。這個數量與《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閱讀總量相差120萬字左右。這種驚人的差額,如何補充?1)、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搜集、整理有關資料,讓學生閱讀。小學生在不同年齡階段,所表現出來的閱讀興趣與愛好是截然不同的,為學生選擇課外閱讀材料心須注意這一點。一般而言,低年級學生愛好閱讀寓言故事,中年級學生愛好閱讀童話故事,高年級學生愛好閱讀傳記、傳奇故事,並對文學產生興趣。我們要根據學生的這些特點,有目的、有重點地選擇閱讀內容。這樣既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又利於使閱讀內容系統化、具體化。2)、依據語文教材,選擇與課文相近的名篇佳作,供學生閱讀。現行語文教材都是以「組」為單位編排的,低年級多半是把內容相似或相近的文章編為一組,組成一個教學單元;高年級則是以某個讀、寫重點訓練項目為軸心,把幾篇課文編為一組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按每組教材的特點和教學重點,選擇適量的名篇佳作讓學生閱讀,一方面增強學生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的能力,一方面使課外閱讀更加系列化。3)、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訂閱有關報刊,以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現在適合學生閱讀的報刊很多,如《小學生語文報》、《學生天地》等等。這些報刊既有語文教育性,又有時代特色,讓學生適量閱讀,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且能豐富學生的社會閱歷,對學生的學習發展極有好處。4)、端正態度,抓好即時性閱讀材料的閱讀。由於多種教育或社會需要,現在的學生經常會接受到一些即時性讀物,如從不同的渠道下發的《國防教育》、《社區文明教育》、《安全文明教育》等等書籍、冊子。這些讀物乍一看沒什麼用,其實,任何書籍都有有益的成分。如果我們把這些讀物作為課外閱讀材料,其收益會是多方面的。學生閱讀這些材料,既能鍛煉閱讀能力,又能增強人文素養。2、科學安排,落實閱讀時間。優化課堂教學,抽時間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減少重複、無效、無意義的課外作業,把時間騰出來讓學生進行「自我閱讀」。鼓勵學生利用零星時間自覺讀書、看報,豐富知識,開闊眼界,提高閱讀能力。3、精心部署,落實閱讀指導。1)、抓好起步指導,逐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人,做任何事情,興趣最關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低年級是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萌發期,它直接影響著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形成與發展。可見,抓好低年級的課外閱讀起步指導至關重要。有調查表明,低年級學生最愛讀圖文結合的材料。因此,課外閱讀的起步指導就要選擇類似連環畫、兒童畫報等圖文結合的寓言故事,讓學生閱讀,使學生一開始進入閱讀就品嘗到閱讀的快樂。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隨著年級的升高,循序抓好學生閱讀興趣形成期(中年級)、高漲期(高年級)的指導與培養,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閱讀興趣。2)、設計課外閱讀指導課,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課外閱讀的方法、技巧,不斷提高閱讀能力。閱讀的方法、技巧很多,如怎樣讀一篇文章,怎樣讀一本書,怎樣品析精彩語言,怎樣歸納故事情節,怎樣寫讀書筆記,怎樣進行讀書交流,等等。除了設計專門的指導課進行讀書方法引導外,還可結合閱讀課、作文課以及口語交際課等,讓學生學習方法,積累經驗,增強遷移運用、觸類旁通的能力。3)、及時督促檢查,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小學生由於身心特點方面的原因,他們在課外閱讀中最易表現出隨意性和不持久性。為了讓學生逐步形成自覺、主動、積極的閱讀習慣,教學中必須加強課外閱讀的督促和檢查。如用填寫統計圖表的方式反映學生的課外閱讀進度,用填寫課外閱讀卡的方式檢查學生的課外的質量等。只有這樣及時到位的檢查,學生才會克服課外閱讀隨意、無恆心的毛病。4、多法並用,落實閱讀檢測。適時適度的檢測,既能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又能促進學生積極閱讀,不斷發展。課外閱讀情況的檢測,可通過以下方式進行。1)、彙報交流法——定期召開讀書彙報會,讓學生相互交流課外閱讀的內容、方法、收穫和體會,使學生在相互交流、相互啟發中增長智慧,提高素養。2)、競賽比武法——通過開展講故事、演講、作文、繪畫、表演等活動,讓學生把課外閱讀所得進行整合運用,促進學生通過讀、用結合,實現自我發展。3)、評選能手法——開展「朗讀能手」、「背誦能手」、「講故事能手」評選活動,促使學生在閱讀中培養自己的愛好,形成自己的個性特長。4)、單項檢測法——圍繞「朗讀、複述、背誦、精讀、瀏覽」項目,組織單項檢測,引導學生通過課外閱讀逐步提高自己的各項語文基本功。二、優化作文教學,提高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表現。」這就告訴我們,寫作能力不僅是認識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體現,而且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體現,立足大語文教學觀,遵循作文教學的規律,是提高語文素養的重要載體,並將語文素養提升注入新的活力。1、釋放學生心靈,鼓勵自由表達「自由表達」是兒童的天性,學生自由表達既能調動他們的參與欲與表現欲,發展作文能力,有有利於「成為一個在個性、才智和內心等方面發展健康的人」,如果學生應師而作,加上過多的附加條件,既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又禁錮了學生的個性張揚,只有給予表現自我的自由,給學生心靈的解放,學生才能自由的表達。第一是選材的自由。教師的要求不要過嚴,可有限度地放寬,學生想怎麼寫就怎麼寫,要的是學生真情的流露,內心的表白。其次要鼓勵學生無拘無束地毫無保留地發表自己的感想。第三鼓勵學生在語言表達上也要體現不同的個性,各具個性的語言才是自由表達之果。2、培養創新思維,發展學生個性創新思維在作文中的體現似乎必須是耳所未聞,目之未及的,讓人拍案叫「新」,這是把有創意的表達定位過高,其實學生有創意的表達不要去刻意追求,只有是學生獨立思考得出的結果,跟別人哪怕只有那麼一點點的不同都是有創意的表現。三、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發展語文素養綜合性學習是新課程大力提倡的一種學習方式,這是學習方式不是以掌握系統的語文學科知識為目的,而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知識綜合運用,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精神及創新實踐能力為目的。在書本學習和實踐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往往要調動多種的知識和自己的生活經驗積累,來研究、分析、解決和學生與生活相關的問題。這種學習方式是內發的學習動機所支撐,著眼於學生內隱的認識框架的構建。綜合性學生的內容可以是聽說讀寫的綜合運用,如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口頭或圖文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也可以語文學科為依據,綜合多種學科來設計,如辦小報,組織對關注的話題進行討論等。語文學家、於漪老師說過:「課堂教學一種是熔思想、語言、認識能力、素質培養為一爐,一種是單打一的進行教學,二者相比較,教學效率不言而喻。」這句話道出了語文課堂教學的真諦。簡言之,就是讓學生全方位獲得語文素養,而不是單純的、唯一的。「教無定法」,但萬變不離其宗,無論怎樣組織課堂教學,無論是學生的「學」和教師的「導」,都要著眼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切實讓課堂教學成為全面培養學生的基地,扎紮實實的完成新課標所提出的教學任務。語 文 素 養 論浙江麗水學院中文系 彭小明《人大複印資料 中學語文教與學》2005年第三期摘要:「語文素養」是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所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是指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學生基本的綜合性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有整體性、基礎性、發展性的特點。提高「語文素養」是語文課程與教學的核心和主要目標,它需要教師指導學生不斷地在語言材料積累、言語實踐活動、綜合性學習、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和創設良好語文學習環境中精心培育。關鍵詞:課程改革;語文教學;基本素養2001年7月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第一次明確地使用了「語文素養」一詞:「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到底什麼是「語文素養」?它的內涵是什麼?它有什麼特點?如何培育學生的「語文素養」?……所有這些問題都成了報刊、著作、網路上爭論不休的熱門話題。一、語文素養的涵義要解釋「語文素養」一詞就得先解釋「素養」一詞。「素養」一詞,從詞素構成上看,應由「素質」和「修養」構成。「素質」一詞原本的含義是生理學意義上的,主要指「有機體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徵,主要是神經系統、腦的特徵,以及感官和運動器官的特徵。」但是後來在「素質教育」中的「素質」含義已有了很大的拓展,由原來的「遺傳素質」「稟賦」擴大為經後天努力形成的「基本品質」。柳斌在《全國中小學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叢書》的序中說:「什麼叫素質?我個人認為指人在後天通過環境影響和教育訓練所獲得的穩定的、長期發揮作用的基本品質結構,包括人的思想、知識、身體、心理品質等。」①「修養」一詞,《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指理論、知識、藝術、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辭海》的解釋是:「指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質和知識技能等方面,經過長期的學習和實踐所達到的一定水平。如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修養、文學修養。」從以上解釋看,「素質」和「修養」為近義詞,原來「素質」偏「稟賦」,「修養」偏「後天培育」,但後來兩詞均偏「後天培育」,縮為「素養」一詞後仍偏「後天養成」。所以《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素養」為「平日的修養」,《辭海》解釋為「經常修習培養」。具體地說「素養」就是人通過長期的學習和實踐(修習培養)在某一方面所達到的高度。「語文素養」就是語文學科所達到的「素養」,即在語文課程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內化優秀的語言文化成果,最終在自己身上實現一種新的價值或達到新的水平。二、語文素養的要素構成語文素養就是一個人在語文學科中所達到的高度、水平和基本品質。但「語文素養」到底具體指哪些「基本品質」,它是由哪些「基本因素」構成的?這一點爭議很大。華東師大中文系巢宗祺先生在《語文建設》上指出:「課程標準所提的語文素養包括:字詞句篇的積累,語感,思維品質,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的能力,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知識視野,情感態度,思想觀念。」②楊再隋等編著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與輔導》認為:語文素養的基本點包括:①熱愛祖國語文——愛國主義情感的具體體現。②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的正確態度。③豐富的語文知識。④語文能力。⑤培養語感。⑥發展思維能力。⑦良好的個性。⑧健全的人格。③趙福祺、李菀編著的《語文教學實施指南(初中卷)》則概括為八點:①語文知識。②語文能力。③語言態度。④語言體驗。⑤語感能力。⑥語言積累。⑦語言品質。⑧語言行為。④倪文錦主編的《初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法》對語文素養作了深入的剖析,認為主要是由四個層次構成的:第一層次是顯性言語行為(聽、說、讀、寫),第二層次是支配言語行為的「智能因素」(語言知識、言語技能、語文感情和語文思維),第三層次是參與和支配這些行為的直接心理因素(語文動機、情感和態度、語文習慣和語文行為意志),第四層次是言語行為的內外背景(言語主體的思想品德修養,文化知識積累、智力水平、人格個性、語言環境)。⑤另外,王尚文在《中學語文教學研究》中則稱「語文素養」為「語文素質」,認為包括四個方面:①語感。②語文思維。③語文知識。④語文技能。⑥……以上列舉的是較有代表性的觀點。從以上觀點來看,「語文素養」是一個複雜的、多因素的、多層次的綜合概念。我們認為,語文素養有廣義、狹義之分。從狹義上看,它應該是指語文本學科的「基本素質和修養」,它是「人文素養」,但區別於其他人文學科(如歷史、哲學、藝術)素養,是語文學科獨有的「個性修養」,應該包括語文知識、語文能力(包括語感能力)、語文思維、語文情感、語文習慣與方法、語文態度、語文審美等等。如趙福祺、王尚文等人所言的語文素養(素質)。從廣義上看,語文素養包括狹義上的語文素養,以及與其有關聯的思想品德修養、文化品位、智力水平、人格個性、審美情趣、知識視野和言語社會環境等方面。如巢宗祺、楊再隋、倪文錦等人所言的語文素養。倪文錦主編的《初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法》把語文素養劃分的四個層次是深刻的。我們可以把聽說讀寫看成是語文素養的外層,把語文知識、技能、思維等看成是語文素養的表層,把動機、情感、態度、習慣、意志看成是語文素養的淺層,把思想品德、個性、人格、環境看成是語文素養的深層。這樣認識語文素養就深廣、立體。為了更通俗地解釋「語文素養」,我個人認為可以把它分為四個層面:①語文知識,包括語文陳述性知識(字、詞、句、篇、語、修、邏、文)和程序性知識。②語文能力,包括語文基本能力聽說讀寫和語文實用能力,如語感、自學、創新等能力。③語文心智,包括和語文有關的觀察、記憶、注意、思維、聯想、想像等智力因素和與語文有關的興趣、情感、態度、習慣、意志、個性等非智力因素。④語文情意,包括與人的言語行為有關的知識視野、文化品位、審美情趣、心理素養和人格、品行、思想修養等方面。三、語文素養的特徵要真正清楚地認識語文素養,我們還得考察、深究它的基本特徵。所謂「特徵」,是一事物區別他事物的基本屬性。語文素養與其他素養有什麼區別和標誌性特點呢?其一,綜合性和整體性。以上分析可以得知,語文素養是複雜的、綜合的、全面的、多因素多層次的。它不但有廣、狹義之分,還有外層、表層、淺層、深層之別。但語文素養是整體的,是統一在一個人身上的基本品質,其各種因素無法割裂、各自為政。對一個人的語文素養也靠整體感知,由此,對一個人的語文素養評價也難以定量,只能「類化」。王富仁指出:「所謂類化,就是它只能分出被考核學生的語文素質的類型,而無論怎樣考試卻不能區分彼此量上的差別。」王富仁先生從語文知識能力的角度,這樣表述一個學生的語文能力(素養的核心):「一、能創造性地運用所學過的語文知識;二、能熟練地運用所學過的語文知識;三、不能熟練地運用所學過的語文知識;四、基本上沒有運用所學過的語文知識進行表達的能力。」⑦這是對語文素養綜合性、整體性認識之後對學生語文素養正確的評價方式。其二,基礎性和基本性。語文素養是一個人關於語言(言語)方面最基本的素質和修養,它不是專家學者的高深水平和素質,所以其最基本的特徵就是「基礎性」。可以說,通過九年義務教育和高中的語文學習,中小學畢業生都必須達到這一最基本的要求,即《語文課程標準》所言的: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情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的能力,有豐富的語言積累、良好的語感、發達的思維,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能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德、智、體、美和諧發展。其三,積累性和發展性。語文素養不是「天賦」的,是「後天」長期實踐、訓練習得的,或換句話說,語文素養是長期言語生活中的積累、發展、培育而成的。它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學生自己主動建構、可持續發展的,它具有發展的「開放性」結構。從這個意義上說,「語文素養」是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由學生自己藉助語文課程將優秀的語言文化成果持續不斷地內化成生命個體的一部分的過程和課程實施後在學生身上生成的某種結果的統一,它的形成不是單純「教」的結果,更不是一種終結的狀態。作為「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和「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這種內化的過程始終伴隨著學生的語文學習歷程持續地進行,並不斷地在自己身上實現一種新的價值或達到新的水平。四、語文素養的培育語文素養是一個人語文方面諸多素質的整合,是語文知識、語文能力、語文情感、語文態度、語文習慣、語文方式,甚至文化素養、審美情趣、人格個性、思想道德等各方面的融合。因此語文素養的培育也應該是多途徑、多方式方法的。可以說,一個人的知識積累、生活閱歷、思想理論水平、語言能力、表達技巧等諸因素的提高,都有利於一個人語文素養的提高。那麼語文教師如何有意識地培育學生語文素養呢?第一,從語言材料積累中提高語文素養。學好語文無非是兩條途徑,一條是課內、一條是課外。課內,我們要走進「教材」,讓學生朗讀、背誦、積累、感悟、體驗優秀的古今中外名文名篇,培養良好的語感;課外,我們要讓學生走出「教材」,走向社會、走向生活,向人民群眾學習語言。語文教育是母語教育,社會生活中有取之不盡的教育資源,我們要讓學生在母語的環境中,不斷積累語言、習得語言機制,自然而然的提高語文素養。並且,語言文字不僅僅是工具,更是人的心靈和生命的活動。語言材料不斷積累,就是學生不斷接受祖國優秀文化、世界先進文化熏陶感染,潛移默化的過程。每當優秀的語言材料內化成為學生生命個體的一部分的時候,學生廣義上的語文素養也得到了提高。第二,從言語實踐中提高語文素養。語文課是技能課,是學生學會正確理解和使用祖國語言文字的人文學科。語文課不是「語言學」課,不需要大量系統的語言理論知識學習,卻需要大量有計劃地進行言語訓練、實踐。因此要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就要給學生大量的時間、機會,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在寫字、識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中不斷優化語文素養。識字,識大量的漢字,不但是閱讀寫作的基礎,而且識字過程本身就是接受祖國文化熏陶的過程。寫字,寫一手好字,也不僅是一個人語文素養的「門面」,而且也能在我國傳統書法藝術感染中,增強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情感。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的本質功能是理解文字承載的意義內涵,是接受特定文化的浸潤,是與文章作者進行的心靈溝通。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不應以「分析」代替。要讓學生在不斷的朗讀、背誦,默讀、瀏覽,精讀、研讀中不斷接受豐富的人文內涵的影響,不斷提高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為今後終身的發展打下紮實的「精神底子」。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著名的詩人臧克家說:「只有學才會寫。」通過自主寫作、自由寫作、有創意的表達,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能更好地認識世界、認識有我、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按照「新課標」的要求,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語文教師要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採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第三,在綜合性學習中提高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華東師大中文系方智范說:「綜合性學習正是這樣一種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它重在學習過程,注重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能較好地整合知識和能力,尤其有利於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感受能力、綜合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組織策劃能力、互助合作和團隊精神等等。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化語文學習環境,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繫、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和渠道,使他們在廣闊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拓寬視野、豐富知識、砥礪能力。」⑧基於以上認識,我們可以肯定,綜合性學習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較好的途徑。我們要在語文知識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整體發展,語文與其他學科溝通。課堂語文學習和實踐活動融合這四個方面下苦功,逐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第四,從課程資源開發和創設良好語文學習環境中提高語文素養。「課程資源」是指形成課程的要素來源及實施課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條件。課程資源可分為素材性資源和條件性資源。素材性資源有:知識技能與經驗、活動方式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以及目標等因素;條件性資源有:人力物力與財力、時間空間與媒介、設備設施與環境,以及認知因素。另外,從性質上可把課程資源分為學科資源和活動資源,從形態上可把課程資源分為課內資源和課外資源,從顯現形式上可把課程資源分為顯形資源和隱性資源等等。語文學習環境也是語文學習資源,屬條件性資源、課外資源、隱性資源。《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的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具體地說,語文教師要重視以下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以求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語文整體素養:①自然資源(自然形態、人工形態)。②社會資源(祖國、民族、家鄉……)。③人文資源(文化世界中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如建築、雕塑、繪畫、音樂、舞蹈、書法等)。④家庭資源(家長、親友、家庭文化環境等)。⑤學校資源(圖書館、閱覽室、社團、興趣小組、課外活動等)。⑥社區資源(人才資源、文化藝術館、文化藝術活動、文化藝術環境等)。綜上所述,語文素養是學生語文方面的基本素質和修養,是一個人在長期的習得、學得中逐漸形成的綜合性人文素養品質。這一品質顯多層面、複合式,並呈開放性可持續發展結構形態。它的發展和培育,需要學生自身的努力和教師多渠道多方面的引導和激勵。我們要以「學生獲得基本語文素養」為目標,共同搞好這一次語文課程與教學改革。注釋:[1]轉引任順元.素質教育論[M].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8.97.[2]巢宗祺.關於語文課程性質與基本理念的對話[J].語文建設.2002(增刊).35.[3]楊再隋,等.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和輔導[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18-19.[4]趙福祺,等.語文教學實施指南(初中卷)[M]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20-21.[5]倪文錦.初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7.[6]王尚文.中學語文教學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2.[7]王富仁.我對當前中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幾點意見[J].中學語文教學.2001.3[8]方智范.關於語文課程目標的對話[J].語文建設.2002(增刊).50.回頭看看「教」「育」「學」?陳金海本來不敢在「教育學」領地吭聲的,學力不逮,人微言輕。但艱難的教學生活逼迫我,不得不正視一下「教」「育」「學」三個字了。新近看到媒體報道,著名教授易中天前段時間在武漢接受記者專訪,談到其家教經時說:「我的家教就是不教育、不管。」感覺不可思議,更加加緊了面壁的決心。
教,《說文解字》註:「上所施下所效也」;《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p683頁)注釋:「把知識或技能傳給人」。教,不管念作平聲還是入聲,原初本意是:施加「示範」性影響以資「仿效」。育,《說文解字》註:「養子,使作善也」。字字千金!「學」呢?右圖是《說文解字》的兩個局部影印件。「學」的繁體「學」,還有古體。「學」還有個異體「斈」。查不到《說文解字》里「學」的直接解釋,找它的異體字「斈」吧,在查「斈」的過程中,無意注意了「教」和「學」的源頭。我們目前的教育、教學,跟「教、育、學」三詞的原本語義,相去甚遠!之所以如此,與對「學」字的解讀失誤不無關係。查清「學」的淵源,對於準確理解「教育學」太有意義。綜合右圖信息,我們不難發現,「教、學」兩字都從「斈」轉換而成,古代「斈」即「放也」,且「放」「仿」相通。仔細觀察古體的「斈」與「學」兩字之間的關係,很有滋味:古體「斈」加上象徵「關愛」的「雙手」,就成「學」了。此時的「學」念xiáo比較合適。「斈」的本初意義就是「效仿」,是在高度關愛下、在示範行為切實影響下、自由度很高——近乎情不自禁的「效仿」。《說文解字》里「斈」字的注釋里還有一句非常關鍵的話值得注意:「教者,與人以可放(仿)也;學者,放(仿)而像之也」。什麼是教育?教育是長者或尊者向「子」——泛化為後生小子——施加影響,使「子」效仿,使「子」得到「養」,從而為善。這啟示我們:第一,「教」的行為,一定應該是「善行」,教者所為假定不「善良」,就違背了教的初衷;第二,「教」的行為一定要具有可模仿性。示範動作一旦超越了學子的模仿、效仿能力,教的行為可能徒勞;第三,教的知識與技能還需有趣味性,要足以引起學子的效仿興趣,足以激發學子的效仿動機。反觀我們現在的學校教育工作現狀,值得反思的東西很多。什麼是教學?教學是「示範——效仿」的聯動!「教、學」兩字都從「斈」過渡而來,尤其繁體的「學」字上面的那雙「手」,要引起我們教育工作者高度注意:第一,雙手不能缺位!既不能完全撒手不管又不能統得過緊、過死,要保持一種若即若離的狀態。要能夠隨時示範、隨時幫助、隨時矯正、隨時保護。作為教師,我們做得怎麼樣呢……什麼是教育學?作為一個工作有年數的教師,提出這樣的問題似乎不可想像,教育學不就是關於教育教學的科學理論么?問題是,現行的教育學著述,無非揭示學校教育工作的規律、原則、方式、方法,鴻篇巨製汗牛充棟,凈是些馬啊牛啊等「羊」的學說,無論教育管理者、教學人員、教育科研人士,都無從從中找到可資指導實踐的本真而具體的津梁。培養什麼人?如何培養?教育學可能不應該僅僅是寫給教師看的,也不宜動輒站立在民族、國家的制高點上開篇立言。「教、育、學」既然是「上所施下所仿」、是「養子」、是「養」「為善」之「子」,學校由國家全盤包辦未必符合「教、育、學」三個文字的本初源流。人類創製文字是歷經了漫長而痛苦的實踐的,投身教育事業,不能忘卻或故意違背「教、育」兩字的本初蘊意。回到文章開頭,易中天教授「不教育」「不管」的家教經,是具有中華教育文化的淵源的意識流,是教育正道。要振興教育事業、振興教育科學,我們要反思的東西太多,當務之急是全社會的尊者長者都要施善行,關愛、引導學子向善。2008.1.20
推薦閱讀:
※如何對待執拗敏感期的孩子?--轉
※聽覺太好是怎樣的體驗?會不會對細微的噪音也很敏感而帶來煩惱?
※美財長敏感時刻訪華 外界猜美加入亞投行可能性
※敏感「痘痘肌」如何護理?
※炎炎夏日 用心呵護敏感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