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台灣不關心餘光中?

華哥說

12月14日,詩人余光中在台灣與世長辭,享年90歲。大陸網友紛紛悼念,而在台灣卻鮮有人關心……余光中走了,鄉愁永遠都在。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張老六

見微知著,解讀神奇世界中的必然

全文3182字,讀完大約5分鐘

少時從未離家,卻被《鄉愁》準確地擊中內心,但那時不懂詩的節奏,更不懂詩的美。

真正讀懂詩的美,是邂逅了余光中先生的一首小詩《山中傳奇》:

落日說黑蟠蟠的松樹林背後

那一截斷霞是他的簽名

從焰紅到燼紫

有效期間是黃昏

夕陽與落霞,曾讓多少詩人賦予悲涼的色彩,而余先生的35個字間,竟全是在美景流逝前緊緊抓住的雀躍音符。

最後一次看到余光中先生的文字,是今年8月底——台灣民進黨親日排華,「教育部」公然將台灣教科書上的文言文選文從45%的比例一度調至只剩十餘篇,余先生對此在台灣聯合報上刊一篇文章,題為《免繳遺產稅的現金》。

其實那時他已因身體抱恙的緣故,不大出現在公眾場合了,但仍提筆公開批評此事:「如果把它(文言文)拋掉不用,我們就會變成沒有記憶的民族。」

一個還能動筆思考、對國家充滿炙熱情感的老人,想來無論如何也還有十幾年的時光吧,誰料不過短短3個多月的時間余先生便驟然辭世。

余老先生在12月14日早上10時許病逝,隨後一個小時之內,海峽「那頭」的大陸,已有70萬的網友為先生的離去哀悼。

在我們眼裡,余先生除了是詩人,還是兩岸間那一腔「鄉愁」的紐帶,是我們熱愛台灣這個寶島的精神支柱。

然而,悲傷的是,台灣,這個余先生居住60幾年的小島,當日除了部分電子報刊對此事進行報道,幾家電視新聞台竟沒有一家對余光中先生的死訊進行報道,甚至連屏幕底下的跑馬燈字幕都沒有相關的文字。

當天台灣電視新聞里更多的是「墾丁滷味一盤920元,難怪沒有觀光客」「某台明星天生沒有子宮,與其夫離婚」「侯佩岑哭了,孩子住院」等無關痛癢的社會事件,與文壇巨擘余先生離去相比,台灣民眾似乎更熱衷於看這些所謂的「新聞」。

·01·

莫非是余先生的一生不夠跌宕起伏?莫非是余先生生前的影響力不夠全面?

當然不是。

今年5月台灣綜藝節目主持人豬哥亮病逝,當時的電視新聞台從他住進醫院就開始全方位報道,反覆贅述他的一生經歷如何沉浮,接著豬哥亮去世,又掀起更大的報道熱潮,把他的前妻後妻女兒兒子全說了個遍,然後做足七七四十九天守喪,到了出殯當日場面更是堪比國喪。

總結下來,不是余先生的影響力不夠大,而台灣人喜歡的「新聞」類別大概就那麼幾種。

一種是娛樂八卦,比如豬哥亮無論主持節目還是演電視,永遠是說黃色笑話的梗,台灣人最愛看;

一種是鬼神之說,比如恐怖片《紅衣小女孩》熱播,電視就會播放「真實」版的紅衣小女孩監控給你看;

還有最經典的政論節目,比如台灣和新加坡當年都是亞洲四小龍,2015年新加坡的國民所得排第六,而台灣則被甩到第35名。

這下怎麼比?有辦法,台灣政客立即拿出一個新加坡永遠也比不過台灣的事實——土地面積,他們嘲笑新加坡是「鼻屎一樣大的國家」。

很阿Q,對不對?但是這種自滿的言論台灣人很愛看啊,電視台播千遍也不厭倦。

電視台當然是把實際利益放在第一位,完全按照市場的自發調節來產生節目播放清單。

而且台灣新聞台更神奇的是,只播本土新聞,至於島外發生什麼事是幾乎不播的,所以台灣那些沒有出過省的民眾,很喜歡看自滿的評論節目,比如「大S就是天仙下凡」啦,從此之後,台灣搞清潔的老阿姨也覺得自己姿色比大陸人優三分。

話說回來,台灣人所追求的固然是這種無關痛癢的娛樂八卦新聞,但拂去表面上這些淺顯原因,或許應該深層次地剖析剖析,居住台灣近60多年的文壇大師離世為什麼在台灣關注度反而比大陸低?

·02·

余先生仙逝當日,網上最引起我注意的是台灣一個社運人士在facebook上公開貼文說「死好」,後被網友攻擊又將文字編輯成「我對他一點敬意也沒有」。

隨後又將余光中早年在聯合報上發表《狼來了》的前因後果貼出來。

《狼來了》被認為是余光中人生中的一個嚴重污點,余光中晚年曾對此事表示後悔,「當時在香港,單靠作家朋友寫的信,受到信息不充足的影響。」

但歷史從來不是幾何證明題,不能以一項推算去證明另一項推算。所以我們不能因為某個人文學水平高就由此證明其人品優,又或者某人品德優就由此證明他的價值觀定然正確的結論。

在那個大時代里,台灣本省人看不起流亡的外省人,講國語的外省人也看不起講閩南話的本省人,所以經常會有各種對立幫派產生。

那時從中國大陸到台灣的作家都主張,台灣文學是中國文學的一部分,或者說台灣文學是中國文學的支流。

可台灣本省人卻認為台灣文學表達的是台灣的價值觀,它只代表台灣,中國文學與台灣文學二者之間是有鴻溝的。

台灣鄉土文學論戰在這種背景下產生,余光中寫了一篇愛國文《狼來了》,在當時制度化的情況下使一部分作家受到牽連,余光中因此後來被扣上陷害陳映真等作家的帽子。

中國文學與台灣文學之爭,到余光中去世當日,民進黨籍的台灣「文化部長」鄭麗君還是稱余光中對台灣文學的影響是「台灣現代文學史上必須銘記的一頁」——中國文豪余光中先生被「去中國化」了。

所以涉及這種歸屬問題,見仁見智,我們不能以台灣媒體如何說而對余光中先生的生前蓋棺定論。

值得一提的是,民進黨時常拿這些問題來攻擊國民黨。

比如2012年英國雜誌《經濟學人》以「bumbler」形容馬英九,當時民進黨就嘲笑馬英九被外媒稱為「笨蛋」,這件事對性格多愁善感的馬英九挺傷害的。

於是有一天,被中華文化耽誤的外文系高才生余光中,在媒體面前將「bumbler」一詞解釋為「拙」的意思,以勉勵馬英九是個踏實、負責任的人,他因此被民進黨嘲笑成是馬英九的「御用文人」。

·03·

從前在台灣,民進黨就挑起本省人與外省人爭吵,現在是另一種現象,就是對挑起老一輩外省人與年輕人之間的族群對立。

比方說,在台灣,教育是沒辦法脫離政治的操控。

你說台灣年輕人對余光中不熟悉嗎?當然熟悉。

台灣現行的教科書,中學幾乎每一個版本都選擇了余光中先生的作品,如《夸父》《翠玉白菜》《青蛙石》《灰面鷲》。

高中版本有《藕神祠》《我的四個假想敵》《雨聲說些什麼》《等你,在雨中》《尋李白》。

然而,余光中最有名的《鄉愁》《母難日》卻沒有在教科書里。

台灣在編選課本時學者是可以隨便選文的,但最終還是要送到編審委員手中通過,如果不能通過這個版本,刊印的書商就會血本無歸。

所以經過李登輝、陳水扁、蔡英文這幾輪時期下來,《鄉愁》就沒得選 了,因為通不過。

為什麼會通不過?很簡單,民進黨要「去中國化」。

民進黨想要「去中國化」有很多種套路。

比如前文提到,將台灣教科書上的文言文一刪再刪,刪完了結果就是教育部門連喪禮的輓聯都寫錯。

等教科書進了學校,還沒完,比如余光中先生之所以被那麼多台灣人記恨,也是因為學生在學校期間,老師對余先生的《狼來了》的事件進行「無情的鞭撻」,對學生進行主觀性的灌輸教育。

所以年輕人在網上各種留言,如「不是所有的死人都值得懷念」、「他那麼想念中國的故鄉,所以可以把他連屍帶棺種回中國嗎?這樣皆大歡喜對吧?反正他也不怎麼喜歡台灣」。

民進黨費盡心機「去中國化」,但他們恐怕沒搞清楚「中國化」的真正內涵與外延。

台灣人的語言文字、農曆節日、神話信仰、建築古迹、哲學思想,哪一樣不是包含在「中國化」裡面呢?

余光中先生說得好,「中國古典的遺產,經千百年的淘汰到我們手裡,是一筆現金」,而民進黨為了親日而排華,為了反對而反對,不留餘力。

但是中華文化在台灣人生活當中如影隨行,口口聲聲要「去中國化」的蔡英文寫給台灣導演齊柏林的「褒揚令」時用的是駢體文,1996年大量台商到大陸投資,李登輝用康熙寫給雍親王的「戒急用忍」四字原則,要求台商減少對大陸的投資。

所以「去中國化」到底怎麼去?恐怕只有民進黨自己想得清楚這個問題。

中華文化守望者余光中先生在民進黨「去中國化」的陰影籠罩下,必然會被褪去許多神聖的光彩。

他的離世是一個文學時代的結束,而將文化囿於某種地域意識形態的台灣酸民,在余光中先生面前,「雜草豈能與日月同光」?

台灣文化之於中國文化,誠如余光中先生所言,「台灣之小豈能否定中國之大、之久?這麼說,不是把閩南話說成像台語,等於說父親長得像孩子嗎?」

文化的傳承與包容,源於整體社會的自信,在全世界華人愈來愈重視中華文化的大環境下,希望台灣不要倒退成沒有記憶的民族。

推薦閱讀:

尋李白
紀念余光中先生
去一趟故宮三希堂,就明白什麼是無葯可解的鄉愁
悼念詩人余光中:「我的血系中有一條黃河的支流」
《鄉愁》作者余光中今日離世,他對人生是怎樣一種態度?

TAG:台灣 | 關心 | 餘光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