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七章 學習筆記

(2008-10-29 17:34:05)標籤:文化分類:學習筆記第二十七章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對原文的理解:善於駕車行路的人不會在路上留下車的痕迹;善於講話的人不會讓人抓住話柄;善於算數的人不用藉助算籌等計算工具;善於鎖門的人,不用門栓之類的機關,卻很難被打開;善於使東西結合在一起的人,不用繩索捆綁紮結,卻很難被分解開。所以,聖人都非常善於搭救別人,因此這世上就不會有被拋棄的人;都非常善於修補物品的缺陷,因此這世上就不會有被遺棄的東西。這是一種潛在的明智與聰明。所以,善於為人者,是不善於為人者的老師。不善於為人者,需要善於為人者的教導。不尊重老師,或不愛護需要被幫助的人,是有小聰明而無大智慧的,這是最重要的要領。對字的理解:善言無瑕謫:瑕,玉上的斑點,指缺點、毛病。謫,音「折」,缺點,過失。善數不用籌策:籌策,又叫算籌,是古代的一種計算工具。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關楗,門上的門栓,橫為關,豎為楗。是謂襲明:襲,潛在的,不明顯的。善人之資:資,救助,幫助。對本章的體會:古代的車輛在道路上行駛時,會在土路上留下深深的車軲轆印,久而久之,大家就都會自然而然地順著這個轍跡行走,這樣不僅不會留下任何痕迹,也會行走得很順暢。如果不按照這個既定的轍跡行走,就會留下新的痕迹,而且走起來會很困難。「善行無轍跡」的意思就是要順其自然、不留痕迹、不要勉強。這世界上,就有那麼一些奇人,他們彷彿無師自通般的聰明,在別人眼裡難於上青天的事,在他們那裡卻如庖丁解牛、易如反掌。他們為人處世,從不勉強別人,一切都在順其自然之間功成事遂,佔用最少的資源,花費最少的力氣,而且還不留下任何痕迹;他們說話總是那麼恰到好處、無懈可擊,一句話不多,一句話不少,句句讓人聽起來自然而且舒服,不會讓人感到乏味,更不會說錯話、授人以柄;他們並不善於機謀,從不處心積慮地算計什麼,但不管遇到什麼樣的難題,他們似乎又都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夠化解掉;他們胸懷坦蕩,為人不做虧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門;他們的德行能使人發自內心地折服,心甘情願地遵從他們的指引而不會感到受約束;他們不乏慈悲之心,更有教授之術,能使浪子回頭、變廢為寶。在這裡,我們再次體會到了「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的真諦,也再次體會到了「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的那種「潤物細無聲」的美妙感覺。人們常說:「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這句話即便是只用在登山上,也是不全面的。並不是任何事情只要有決心、有毅力、肯用力氣就能實現目的的。我讚賞另一句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道生心,心生萬物,並非物生萬物。道是本,心是源,物是象。物可轉化,心可迷茫,唯有道「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故,格物者,心也;事遂者,道也。「道法自然」,豈是強力所能左右的?所以,在「苦登攀」之前,還是要先做「有心人」。然後,需「苦登攀」時就「苦登攀」,能「巧登攀」時就「巧登攀」,該「不登攀」時,就別費力氣啦!聖人救人,物質上的接濟是應急的、次要的,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心智上的啟發與開化。有的人,發了點財,四處施捨,雖然也是一片好心,但說不定會養出一幫懶人,一旦斷了救濟,原本貧窮的依舊貧窮。而有的人,不是直接的給予,而是教你做人的道理和生存的手段,提供給你生存的機會,讓你形成自食其力的習慣和本領。當命運掌握在了被救濟者自己的手裡,這才是從根本上拯救了他。所以,拯救一個人最重要的是拯救他的靈魂而不是他的身體。聖人救物,並非簡單的棄舊圖新,而是以長補短,化腐朽為神奇。環境提供給我們的生存資源是有限的,隨著人們物質慾望的超速擴張,對環境和資源的佔用乃至破壞行為與日俱增。不管什麼東西,稍微壞了一點就扔了換新的,機器設備在設計的時候,考慮的不再是如何方便維修,而是如何方便拆換,修理人員幾乎都快變成零件更換人員了。醫生對待病人也是如此,動不動就換,有換心的、換肺的、甚至要換腦袋了。本來是一點小毛病,醫生和病人合起來用急葯、用猛葯,恨不得一勞永逸、一劍消除萬古愁,凡此種種,都是不善救物的表現。所以,用廢啤酒瓶子搭成房子的是聖人,用被丟棄的機器零件焊成了機器人的是聖人,把山上長的草挖來給人治病的是聖人,把壞了的東西敲敲打打又能繼續使用的是聖人。甚至,讓已經無法救治的人安詳地死去,而不是一味地浪費醫療資源讓他痛苦地活著的也是聖人。我們要特別注意體會這個善字,這裡的善字,不僅是善良的意思,更多的是善於的意思。一番好意要去幫助別人,但方法不對,結果事與願違,嚴格來說,能叫善嗎?怎樣才是善於教育和幫助他人的正確方法呢?我認為關鍵有三條:第一,動機要純,幫人就是幫人,而不是想通過幫別人來顯示自己,或是有意無意貶低別人,抬高自己,或是想得到什麼回報;第二,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針對不同的人,方法是不一樣的,比如,有的人吃硬不吃軟,而有的人吃軟不吃硬,搞錯了,就事與願違了;第三,要給別人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去體會和改變,不要急於求成,特別是在同等條件下自己做不到的,就不要要求別人做到,那樣會起到很壞的負面作用。人與人之間是離不開相互之間的幫助的,特別是在思想層面上。今天在這件事上,我是你的老師,明天在那件事上或許你就是我的老師。古時候講究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所以才叫做師父,可見對老師的尊重是很高的。同時,老師對學生也是視為己出,孜孜不倦地以育人為樂,對學有所成的弟子更是愛護有加。現在,什麼都商品化、產業化了,有些師生之間不再以道德學問為紐帶,而是以利益追求為目的。有的老師,為得些嗟來之食,不惜催眉折腰事權貴的事情已經是見怪不怪、習以為常了。好在傳統雖然被丟棄在了路邊,但畢竟還在,撿起來還來得及。讓我們從自己做起,真誠地感謝那些在思想上給了我們幫助的人,並尊為師長,是他們點亮了我們心靈的燈,這燈將照亮我們一生的旅程。也讓我們愛護所有需要在思想上給予幫助的人,他們是迷途的羔羊,或許我們的一句話就可以幫助他們改變人生的軌跡,從黑暗走向光明。在當今物慾橫流的時代里,人們對物質利益的敏感已經漸漸超過了對思想修養之重要性的認識。對面來了一個人,他的身著打扮,開的什麼車,用的什麼牌子的手機等,往往會吸引我們的注意力,並據此形成一個判斷和印象。而他的品格如何,修養怎樣,往往不是一下子就能品出來的,或者我們根本就忽略了這方面的考察。現在滿街都是真真假假討食的乞丐,而主動尋師訪友切磋心得的人卻越來越少了。朋友相會,先是喝酒,然後就是唱歌跳舞打麻將,所談的大多是別人都在發財,自己總是倒霉的牢騷話,要不就是把領導、同事、生意夥伴等等拉出來挨著個地痛罵一頓,人人都把自己當成世界上最委屈的人,丈夫怪妻子不賢惠,妻子嫌丈夫沒本事……等等,那麼多煩惱,是酒精能消除的嗎?是牢騷能排解的嗎?是咒罵能解決的嗎?酒精只能麻醉神經,牢騷只能得到一時口頭上的痛快,咒罵不僅解決不了問題,甚至還會產生新的麻煩。所有這些都需要心靈上的指導與自己內心深處的感悟。逢年過節,誰給誰送了什麼禮,大家比較看重,甚至輜銖必較,但對別人給予的忠告卻往往只是聽聽而已,不以為然。其實我們的祖先是很重視思想的交流與切磋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君子之交淡淡如水」。清茶淡飯之後,大家坐在一起「把酒話桑麻」,分享人生的感悟和體會;彼此要分別了,或者誰有了什麼煩惱的事情,經常是:我送你一句話!而不是送你什麼貴重的東西。可別小看這句話,它是叮嚀、是囑託、是勸告、是忠言!用金錢和物質去衡量,量不出一厘一文;但是放在思想和情感的天平上,卻重如三山五嶽、深似五湖四海!為政者,得一句如得天下;為民者,得一句煩惱皆無。萬兩黃金容易得,一句真言何處尋?朋友遍天下,而良師何在?益友安存?一個人乃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無論身處多麼黑暗的時代,只要還有思想與文明的光輝,就一定還有希望衝破黑暗去迎接曙光;反之,不管是在多麼光明與繁華的盛世里,一旦丟掉了思想與文明的火把,遲早都會走向黑暗與死亡。老子因此而呼籲:要尊師愛生,善於救助他人。千萬不能為了一點點自以為是的小聰明而丟掉了包容宇宙、教化萬物的大智慧啊!這是關鍵中的關鍵!
推薦閱讀:

追憶張至順真人|炁體源流|老子説五廚經註
【原創連載】道德經 深度解析《老子不讀》之不堇第六
老子《道德經》原文及譯文19-27章
老子的精髓

TAG:道德 | 學習 | 筆記 | 道德經 | 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