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醫學術經驗整理與繼承@3頁
[名老中醫學術經驗整理...]羅繼光老中醫治痹證的用藥特點(轉載)
24人已讀
[名老中醫學術經驗整理...]朱良春新方治雜病(轉載)
33人已讀
[名老中醫學術經驗整理...]焦樹德教授診治慢性泄瀉經驗擷要(轉載)
22人已讀
[名老中醫學術經驗整理...]朱丹溪臨床應用二陳湯之經驗(轉載)
19人已讀
[名老中醫學術經驗整理...]路志正:濕病證治十二法(轉載)
25人已讀
[名老中醫學術經驗整理...]王為蘭運用水蛭的心得(轉載)
50人已讀
[名老中醫學術經驗整理...]郭立中運用大劑加味附子理中湯治療虛寒性疑難雜...(轉載)
52人已讀
[名老中醫學術經驗整理...]張育軒教授中醫處方(轉載)
58人已讀
[名老中醫學術經驗整理...]國家級名老中醫名方精選(轉載)
98人已讀
[名老中醫學術經驗整理...]名醫經驗——費繩甫(轉載)
16人已讀
[名老中醫學術經驗整理...]名醫經驗——張驤雲(轉載)
16人已讀
[名老中醫學術經驗整理...]名醫經驗——夏應堂(轉載)
23人已讀
[名老中醫學術經驗整理...]名醫經驗——惲鐵樵(轉載)
22人已讀
[名老中醫學術經驗整理...]名醫經驗——許幗光(轉載)
18人已讀
[名老中醫學術經驗整理...]名醫經驗—— 喬仰先(轉載)
22人已讀
[名老中醫學術經驗整理...]名醫經驗——金明淵(轉載)
16人已讀
[名老中醫學術經驗整理...]名醫經驗——何承志(轉載)
18人已讀
[名老中醫學術經驗整理...]名醫經驗——於爾辛(轉載)
21人已讀
[名老中醫學術經驗整理...]名醫經驗——陳健民(轉載)
23人已讀
[名老中醫學術經驗整理...]名醫經驗——曹余德(轉載)
名老中醫學術經驗整理與繼承
羅繼光老中醫治痹證的用藥特點(轉載)
發表者:趙東奇25人已訪問
已故四川省著名老中醫羅繼光,具有半個多世紀的臨床經驗,在寒、熱痹證瓣治療方面,可謂圓機活法,妙不可言,令人讚嘆不已。現就其用藥特點簡介於後。
寒濕痹
鹽附麻桂興
風寒濕痹慣用鹽附伍麻黃、桂枝。寒濕之痹,溫通與否以及力量的大小為治療成敗的關鍵。鹽附毒小,功雄力專,善行善走.入腎而溫通骨節。張錫純云:附子味辛,性大熱……凡凝寒瘟冷之結於臟腑,著於筋骨,痹於璺絡血脈者,皆能開之通之。」故寒濕之痹非附子奠除。然而鹽附溫通之力的宏與微.不全在其劑量的大小.而重在配伍,但非「附子無姜不熱」之理。因姜、附相伍,雖大增其性熱,但無大助於通,且均行於內而加其燥。只有與麻、桂復用,方能增熱與助「通」並行不悖。麻黃、桂枝通經隧,達絡道極力,與鹽附同用則行內達外,走竄不息,溫通不止,無所不至。羅老用鹽附一般在20g以內.最大劑量則不超過30g,但溫通力著。
溫熱痹
犀角芍龍進
治風濕熱痹善用犀角配赤芍、地龍。熱痹無論其形成路徑如何,關節紅腫灼熱痛甚而不可近者,如此伍用,清、通並舉,頗有效驗。其中清熱涼血解毒之聖葯犀角.為血肉有情之骨類葯,用以治療骨節病極為合拍,又以赤芍能助通瘵行痹;地龍僳疾滑利,專行經絡而走關節,通緒利濕無處不到。對風濕熱痹起病急驟,氣閉而疼痛劇烈者,常入少許升麻,使之與犀角等沉降葯相伍,從而達到升降相因,調理氣機的目的。
夜痛增
乳香沒藥定
痹多兼瘀,但瘀之成否,除舌、脈有徵外,痹痛入夜尤甚者,亦為瘀血形成之確據。並且其症易顯露而客觀,故見而必以乳香、沒藥使瘀通血活,方能定其疼痛。
治重痹
師古而不泥
痹之重者.遣方用藥,以證候為唯一準繩,不限於古人治痹諸方。習古人之法,用古人之方,意在治今人之病。故對古人之經驗,當領略其奧妙.掌握其玄機而靈活變通,晰理化意,師其法而不泥其方。如治熱痹重證,即以《千金要方》之犀角散加減化裁,或合用《溫病條辨》之治陽明溫病,津液不足的增液湯,常一舉而獲殊功。
凡痹證
避用甘草靈
凡治痹,無論證之寒熱久暫,概不用甘草。無濕不成痹。竹草味甘,不但礙中助濕,而且善滯經絡、筋骨之濕。用之不但不能合奏祛邪之功,而且恐有資敵匿邪之弊。
痹後期治重肝腎本
痹證後期。注重養肝益腎蠲痹。痹乃筋骨之病,肝主筋,腎主骨,故肝腎虧損,筋骨失養是痹證之本,而風、寒、濕、熱皆標耳。濕熱痹則養肝滋腎,寒濕痹則溫腎養肝。養肝,羅老多以既能養血,又善活血的當歸、丹參為功,並伍以益氣生血的黃芪;溫腎常杜仲、肉桂而顯效;滋腎恆以龜版。首烏而告捷。此外,無論痹之寒熱,均復以牛膝活血祛瘀、補益肝腎。
典型案例
例一、霍某女,25歲,農民。患者初感風寒,遍身疼痛,惡寒發熱,口渴。醫投以九味羌活湯,汗大出而熱不解,並見膝關節紅腫,痛而拒按,數日之後竟不能活動矣。送外地經中、西藥治療旬余而好轉。以為出險履吏,遽爾返家,曦明乘車,風露尤多,贏弱之軀,抗邪力微,剛至家門,旋即惡寒發熱,頭暈而重,身亦痛楚。醫者再投發表之劑以汗之,惡寒罷而熱轉盛,瞬即壯熱煩渴,關節復現紅腫,灼如火燎,痛如刀絞,手不敢近,神昏譫語,日輕夜重,下肢筋脈拘急,肌肉枯萎強硬,不能屈伸,乃延羅老診治。診其六脈弦數,舌紅少津,曰:此婦素體陽盛,內有蘊熱,外感風寒濕邪,熱為寒邪所遏,氣不得通,久之寒亦化熱,故發為熱痹矣。其病之初,又迭汗而傷陰,使熱毒深入營血,灼傷筋骨,非清熱解毒,涼血養陰,通絡除濕,不足以收消腫止痛之功,以千金犀角散合增液湯加昧圖治。」處方:赤芍9g,地龍9g,生地15g,升麻6g,黃連6g,山梔9g,菌陳9g,麥冬15g,連翹9g,威靈仙9g,防已9g,玄參15g,丹皮9g,桑枝15g,忍冬藤12g。水煎。犀角3g磨水兌服。3劑。二診:痛減神清,既見效機,來便更張,需擊鼓再進,上方加黃柏12g再服3劑。三診:痛微腫誚,下肢已能伸曲,唯不利耳。以張錫純之活血效靈丹加黃芪、地骨皮、懷牛膝、龜板、黃柏、知母/首烏之類,活血通絡,養陰清熱,是即「爐煙雖熄,恐灰中有火」之慮。服用近一月而收全功。
例二,陳某,男,45歲。患者在江邊以編織船篷為業.患關節痛症近10年。今年初秋先顯渾身沉重,手足拘急,繼則膝關節腫脹,走注疼痛如針刺,如虎嚙,刻不容忍,夜間增劇。熱熨則痛稍減,屈曲蜷卧,更難直伸,經某縣醫院治療月余而罔斂。其徒與羅老毗鄰而居,伊妻曾患此類痹證,為羅老治癒,乃求其診治。病已3月余,有時尚發寒熱,無汗,脈沉緊,舌苔白潤,頭暈眩。溫溫欲吐,蜷卧懶言氣短難續。稽《金匱要略》雲「諸肢節疼痛,身體危贏,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但以夜痛更甚。則又兼及血分矣,乃以張壽圃氏之活血效靈丹配合應用,庶可統治諾候,而免偏頗。且此痛痹風濕蘊結日久,寒邪深入,等閑小劑,殊難勝舒筋活絡、逐寒祛濕之重任,故用大劑猛攻,始可一鼓而奏全功。處方:鹽附15g,桂枝15g,麻黃12g,丹參30g,當歸20g,炒白芍15g,知母15g,防風15g,乳香12g,沒藥15g,炒白朮18g,薑黃18克,海桐皮18g。2劑,水煎服。服上方後,始得遍身微微汗出,痛楚略減。再服5劑,每夜均有微汗,痛遂明顯減輕,脈見緩和,手足已能屈仲,關節腫消,但尚不能起床站立。乃師前人攻其半之旨,改擬攻補兼施之劑,以《醫門法律》之三痹湯加防己、海風藤、薑黃、海桐皮、乳沒、木香等祛風散寒除濕,行氣活血止痛之品。服至2月半,乃得步履如常。以「通」為本,遣方用藥不受治痹諸方所囿,且不以甘草為佐使,後期調理重肝腎而牛膝不可少,此乃羅老治痹用藥之玄機微妙所在。
本文轉載自http://user.qzone.qq.com/1486716213
朱良春新方治雜病(轉載)
發表者:趙東奇34人已訪問
當代著名中家朱良春教授,從醫七旬,學識淵博,經驗宏富。筆者常拜讀朱老的大作,對其品德甚為欽佩,從中獲益良多。
創製新方治雜症
朱老堅持數十年,積累經驗量多,每有創穫,必出新方,疑難雜症,應手取效,可謂圓機活法,自出機杼。
早在上世紀60年代,他研製的「復肝丸」(紫河車、紅參須各20克,炙地鱉蟲、炮甲片、光鬱金各24g,參三七12g,生雞內金、廣薑黃各18g,共研極細末,虎杖、石見穿、蒲公英、糯稻根各120g,煎取濃汁泛為丸,每次3g,日服3次,1個月為1療程)治療肝病效果顯著;後又於80年代研製的「益腎蠲痹丸」(熟地黃、仙靈脾、鹿銜草、淡蓯蓉、全當歸、雞血藤、露蜂房、蘄蛇、地鱉蟲、僵蠶、蜣螂蟲、炮山甲、全蝸、蜈蚣、廣地龍、等,研末泛丸如綠豆大,每次6~8g,日服3次)治療頑痹成果斐然。他為治療各種疑難雜症所創製的新方,更是不可勝數。如治療乙型腦炎的「奪痰定驚散」(炙全蠍15隻,巴豆霜0.25g,犀黃0.35g,硼砂1g,飛硃砂、川貝母、天竺黃各1.5g,飛雄黃1.2g,陳膽星3g,麝香0.15g,研極細末,每次0.7g,幼兒0.4g,日1~2次鼻飼,以排出濁便為度);治療熱性的「清肺定喘湯」(金蕎麥、魚腥草、白花蛇舌草各24g,蒼耳子、天漿殼各15g,炙枇杷葉、化橘紅各10g,甘草6g,水煎服);治療慢性咳喘的「定喘散」(紅人蔘、北沙參、五味子各15g,蛤蚧1對,麥冬、化橘紅各9g,紫河車20g,共研細末,每次1.5g,日服2~3次);治療癲癇的「滌痰定癇丸」(炙全蠍、炙蜈蚣、炙僵蠶、廣地龍各60g,陳京膽、川石斛、天麻、青礞石、天竺黃各45g,白芥子、化橘紅、石菖蒲各30g,研極細末,水泛為丸如綠豆大,每次3~5g,日服2次);治療風心病的「心痹湯」(生黃芪、党參、炒白朮、茯苓各15g,當歸尾、丹參、桃仁、紅花各9g,水蛭粉1.5g分吞,虻蟲1.5g,炙甘草10g,水煎服);治療老年痴呆症的「健腦散」(紅人蔘、炙馬錢子、川芎各15g,地鱉蟲、當歸、枸杞子各20g,地龍、制乳香、制沒藥、炙全蠍各12g,紫河車、雞內金各24g,血竭、甘草各9g,研極細末,每次4.5g,日服2次,連服2~3個月);治療消化性潰瘍、萎縮性胃炎的「胃安散」(莪術50g,紅參45g,生黃芪、懷山藥、蒲公英、枸杞子各90g,雞內金、炮刺蝟皮、生蒲黃、五靈脂、徐長卿各60g,炮山甲、玉蝴蝶、鳳凰衣各45g,甘草30g,研極細末,每次4g,每日3次,餐前服);治療高脂血症及單純性肥胖的「降脂減肥湯」(制蒼朮10g,黃芪、草決明、丹參、冬瓜仁各15g,澤瀉、冬瓜皮、生山楂各20g,淫羊藿18g,生薏仁30g,干荷葉、枳殼各6g,半夏5g,水煎或改丸劑服);治療腎陽不振的「培補腎陽湯」(仙靈脾15g,仙茅、枸杞子各10g,懷山藥30g,紫河車6g,甘草5g,視症加味,水煎服);治療外傷性截癱的「龍馬起廢丹」(制馬錢子0.15g,鹿角片0.4g,烏梢蛇、炙地鱉蟲各1g,地龍、蜂房各1.5g,如法炮製,每片0.25g,上為1日量,分3次服);治療肝癌的「化瘤丸」(人蔘、丁香、蘇木、桃仁各18g,桂枝、薑黃、虻蟲、蘇子、五靈脂、絳香、延胡索、水蛭、阿魏、艾葉、川芎、香附各6g,當歸12g,吳茱萸2g,共研細末,加米醋250ml濃煎,晒乾再加醋熬,如此3次晒乾,另用麝香6g,大黃、益母草各24g,鱉甲50g,研細末調勻,裝入膠囊,每粒0.3g,每次5粒,日服4次,黃酒為引)等,皆在臨床取得滿意療效。
增大劑量奏療效
的用量根據體質、癥狀、環境、氣候及選用方葯的不同而有異,同一因其劑量大小而產生不同功效。朱老對此體驗尤深,對許多藥物則突破傳統劑量而奏奇功,值得後學師法。如柴胡用於升提為3~10g,用於下降則增至20~30g;桂枝溫通心陽從10g開始,逐漸遞增至30g,而風寒濕痹以15~20g為宜;先從小劑量3~6g開始,無反應可遞增,風寒濕痹用至15~30g方能見功,需先煎半小時,加生薑或蜂蜜以減少副作用;細辛一般3~5g,遇寒證可加大至8~15g;白芥子一般10~15g,最大至18g,無任何不良反應;川草烏從3~5g開始,逐漸加至10~15g,與甘草、蜂蜜同煎;台烏藥用於腎積水及肝硬化腹水量至30g方有效果;鬼箭羽一般10~15g,治消渴、痹證用20~30g;腫節風15g以下有扶正作用,30g以上以清熱解毒、散結化瘀為其所長;八月札用於尿路結石15~30g;魚腥草無論寒熱證均可用至30g;夏枯草尤善通心氣,治以15~30g為宜;苦參一般6~9g,治心律不齊用至15~20g等。
另有一些藥物用量較大,要斟酌情況使用,如黃芪益氣用至30~60g:生大黃治膽囊炎、膽石症屬急實者用20~40g,緩虛者5~10克,腎功能不全、尿毒症內服15~30g,灌腸30~85g,乙肝用制者15~30g,以便次不超過2次為宜;葎草干品30~60g,鮮品加倍;蒲公英常用至30~60g,鮮者其功尤佳:馬齒莧干者30~60g,鮮品可至200g;威靈仙用於膽及泌尿繫結石量至40~60g始佳,中病即止;土茯苓用於濕毒所致之疾患,每日60~120g有功;稀薟草用於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量至100g才能消腫止痛;穿山龍以30~60g為宜,未見不良反應;益母草平肝降壓用至60g才顯藥效,利水消脹量為60~120g始能見功;仙鶴草常用100~150g煎湯代水,加入處方中,有強壯抗癌作用。
總之,朱老經驗非常豐富,而配伍僅是其中一小部分,還待有志之士對其進行深入研究,使繼承與創新走向新的階段,為人類更好地服務。
本文章轉載自http://user.qzone.qq.com/1332723225
焦樹德教授診治慢性泄瀉經驗擷要(轉載)
發表者:趙東奇23人已訪問
焦老認為治療慢性泄瀉不能只從健脾利濕論治。現從脾腎虛泄、肝鬱乘脾和腸風飧泄三種證候米談談慢性泄瀉的論治。
一、脾腎虛泄證
因泄瀉年久不愈,中氣漸虛,中虛則瀉難止,久瀉則中愈虛,關門不固,脾氣隨瀉而虛衰,中陽式微,則寒從中生。寒性下降,瀉必傷陰,陰寒下沉必傷及腎。瀉傷陰,寒傷陽,而致脾腎用虛,所以慢性泄瀉常自太陰傷及少陰而成為脾腎虛泄。其證候特點是每日深夜至清晨,-陰氣極盛,陽氣未復之時,即腹瀉]~2次,或腹痛戡無腹痛,但泄瀉則每日必行,連年累月,久久不止,即或暫愈而仍復作。此因腎為胃關,司二便之開閑,命火生土,助中焦之生化。腎主開閨,腎陽不足,火不生土,脾失溫煦,水濕不化而下瀉,腎脾俱虛,關門不固,開閹失司,泄久不愈。治宜溫補腎陽,使腎氣足則開闔有權,並能溫煦中焦,再兼以益氣健脾,使中陽復則水濕運化,清濁分泄瀉止焦老在臨床上常以張景岳的「九霖丹」的精神,結合理中丸法,減去蓽撥加茯苓、訶子等,組方如下t熟地(砂拌)15~2O克,制附片,自術、五味子各9克,肉豆蔻、補骨脂、党參(重瘂用人蔘)各9~l2克,訶子、吳榮萸各6~9克,焦千姜6克,炙甘草3~5克,茯苓15~35克。上藥以扶龍肝6O克,煎湯代水煎。
此方對掉腎兩虛所致的慢泄瀉(包括慢性腸炎慢性痢疾、潰瘍性結腸炎……等)均有較好的療效,但需堅持服用數十劑,最好服10劑盔右時,即按辨證論治方法稍事加減。
脾腎兩虛可各有偏重,臨床j略有加減。如腎虛偏重者,兼見腰痙膝軟、滑精陽萎不耐勞作、尺脒髓等症,可取八昧地黃丸或右歸飲為法,加四神丸車前子、茯苓(重用)、金櫻子;或仍以上方加重補腎葯,再加赤石脂固下j或服上方,晨起加服八味地黃丸。如脾虛偏重者,泄瀉無分晝夜,每日3~次,臍腹隱痛、喜按,兼見面色自j】6白,飲食無味,四肢不溫,右手脈細軟等,可用張景岳胃獲煎加減組方:熟地9~3O克,炒白朮、千姜各3~9克,吳茱萸1.5~2克,炙甘草3~6克,炒白扁豆、木香、炒山藥各6克,補骨脂、党參各10克,茯苓15克,肉豆莛9克。或原方加重健脾葯亦可。此證有人據其腹痛、下利而用理中湯治療但無效。正如仲景先師所說:「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所以必如京隋葯及赤石脂等固澀下焦之葯,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二、肝鬱乘脾證
女性較多,隨情志不舒而泄瀉,發作時輕時重,l={久不愈,兼有暖氣納呆、胸脅悶脹、泄前腹痛,脈弦等症。此證—般常用「痛瀉要方」治療。焦老治此證常用此方加涌肝理氣、扶脾化濕等品。組方如下:土炒白朮、酒炒自芍各1O克,廣陳皮、蘇梗、蘇葉、制香附各9克,Ji『庠朴、秦皮、防風各6克,茯苓15~2O克,澤瀉12克,升麻、柴胡各3克。
方中厚朴、蘇葉梗以調肝理氣、和中,肝氣鬱久則生火用香附解郁,秦皮味酸性涼以清熱,澤瀉瀉肝經之濕郁;泄久則氣下,下者舉之,用柴胡、升麻以升舉少陽、陽明清氣。焦老用此法治療丹i=郁乘脾所致之泄瀉,每收良效,比單用痛瀉要方療效明顯。
三、隔風飧泄證
來勢迅速,日瀉數次,時作E=j止,餐已即泄,故古人亦稱飧泄。與西醫所稱之「食物過敏性慢性腹瀉」相似。《內經中說:「久風入唪,則為腸風飧泄,「春傷於風,夏生飧泄。據「風者善行而敖變」的發病特點,可知這種過敏性的泄瀉屬中醫「風泄範疇中.清·喻嘉言說:「風邪傷人,必入空竅。而空竅,惟腸胃為最。風既居乎:腸胃,其導引之機,如順風揚帆,不俟脾之運化,食入即出,以故餐已即泄也。……不知者以為脾虛完谷不化……反以補脾剮燥之葯,助風之勁,有泄無已,每至束手無策。對此證焦老常用胃風湯隨證加減,療效甚為滿意。組方如下:党參,煨葛根各10克,白朮、肉豆蔻、防風備9克,自芍9~12克,茯苓12克,土炒當歸,荊芥,川芎各6克,桂心(或桂枝l0克)、升庥各5克,水煎服
此方以四物湯的四分之三,用以養血柔肝調營J以四君子湯的四:分之三,用以健脾固衛。桂枝、荊芥驅風外出,防風引祛風葯入腸胃治腸風,升麻、葛根以昇陽;肉豆蔻固腸.諸葯相台則具有祛風邪、調營衛、和肝脾、固腸胃之功,風泄自愈。
以上諸證懸匣性泄瀉中之常見證候。另外對勞倦傷脾、脾虛久泄、中氣下陷、清陽幣升者,應著重治脾,升舉脾陽,可甩補中益氣湯、舉元煎(張景岳方):人蔘、炙黃芪各10~I5克,炙甘草、炒白朮各3~6克,升麻1.5~2克,水煎服,加術香,肉豆蔻、補骨脂、烏梅等然而泄久不愈者,亦應在服湯藥的同時,配服八昧地黃丸或右歸丸,每早一丸}以固二便開闔之權鑰。正如明·趙獻可在《聯貫》中論泄瀉時說:「圓機活法,內經熟之自得矣。
驗案舉例
張××,男,33歲,病歷號04941"1,i958年3月13日初診。
4個多月前,因大渴食柿3個,並饋榮過驟,致患泄瀉,日4~5犯時有腹痛,腹脹,經服西藥,便數雖鹼,但停葯即複發,纏綿數月不愈。每晨4~5時許,即腹嗚腹瀉,納食減少,心慌,身倦,小便稍少但不黃,腹部喜熱熨。面色欠澤,言語清晰,語言尚不低微。腹部按之不痛,未見異常。舌苔微白濕潤,脈象左手沉滑、右手沉細,兩足無力,右尺較甚。
辨證分析:初起網暴食生冷,飲茶過驟而傷脾胃。脾胃屬土而主濕,脾胃受病,則濕不能化,舌苔濕潤,脈現滑象,均為濕盛之徵又脾病錄腎,土米克水,則腎亦虛素問·水熱穴論》說:「腎者,胃之關也」。腎主二陰而司開合,腎虛則下焦不同,故在黎明將變陽分之時剮泄瀉(俗稱五更瀉,或鵑鳴瀉)。兩尺脈均無力而右尺弱,按兩尺主腎,右主命門。可知命門之火衰。腹部喜熱熨,亦是脾腎虛寒之象。脾腎俱虛,又能互為因果。命門火衰不能生脾土,脾更虛脾虛運化失職,寒濕下注,則腎更虧,故泄瀉綿延不愈。脾胃久虛,生化乏源,正氣漸虛,故心慌、身倦,面色不澤,工作效率降低。診為五更瀉(脾腎兩虛證)。治宜健脾化濕,補腎助陽。處方t野台參、茯苓各12克,白朮、破故紙,炒淮山藥、炒苡仁各9克,炙甘草,昊茱萸、內豆蔻各6克,五昧子、制附子、乾薑各5克,紫肉桂3克,3荊葯後,諸證減輕,精神漸轉,清晨已不瀉1O劑後,泄瀉停止,體力增加,食納旺盛,工作效率提高。共服13劑痊癒。
朱丹溪臨床應用二陳湯之經驗(轉載)
發表者:趙東奇20人已訪問
朱丹溪曰:二陳湯,一身之痰,無所不治。但在上加引上藥,在下加引下藥。如偏頭痛在右,本方加川芎、白芷、防風、荊芥、簿荷、升麻之類;在左,本方合四物湯,亦加防風、荊芥、簿荷、細辛、蔓荊子、柴胡、酒黃芩之類。頂痛者,本方加川芎、固本、升麻、柴胡、蔓荊子、細辛、簿荷等葯。如痰在腰胯下腫痛,本方加蒼朮、防巳、木通、黃柏、萆亥、牛膝、之類。如痰在胸腹中作痛或痞滿,本方加白朮、神曲、麥芽、砂仁之類。如痰在脅下作痛,或漉漉有聲,本方加柴胡、青皮、川芎、白芍之類。如痰在經絡中,或胸背手足臂膊作痛者,上加防風、羌活、威靈仙、,在下加防己、牛膝、木通之類,冬月加烏、附行經。如風痰壅盛,喘急咳咳不寧,本方加防風、羌活、南星、枳殼、之類。如熱痰為病,腹脹喘滿,本方加黃芩、黃連、梔子、瓜簍仁、滑石、石膏、竹瀝之類。如濕痰,身重倦怠,本方加蒼朮、白朮、南星之類。如酒痰,本方加葛根、枳實、砂仁、神曲、麥芽之類。寒痰,本方加乾薑、附子、益智、草豆蔻之類。氣痰,本方加木香、檳榔、砂仁、枳殼、烏葯、香附之類。燥痰,本方加瓜簍仁、杏仁、貝母、五味子之類。陰虛咯血痰嗽,本方加天冬、麥冬、知母、黃柏、貝母、冬花、紫菀、馬兜鈴之類。如痰在中焦,作噯氣吞酸,胃脘當心而痛,或嘔清水,噁心等證,本方多加白朮、蒼朮、神曲、麥芽、川芎、砂仁、草豆蔻、枳實、豬苓、澤舍、黃連、吳朱萸、梔子、木香、檳榔之類,作丸服之。
病案舉例(一)
蔡某,男,五十三歲。
初診日期:一九八一年秋。因感冒咳嗽經治療無效而入某醫院住院觀察治療,歷近一個半月,經抗茵素及點滴治療無效,被判不治症而出院。
現癥狀:胸腔積液,咳嗽痰泡沫狀,量多,並喘,坐卧不寧,納呆,夜不能寐,小便量少而黃,大便偏硬,杵狀指,痰中帶有血絲,左缺盆中有腫大淋巴結一塊,約蠶豆大小,舌質微紅,苔黃厚,脈弦滑,脈胃、神、根、尚存。
治療:思丹溪二陳湯加竹茹十克枳殼五克雙白十克瓜婁八克丁力子六克、大棗三枚南星六克紫菀六克貝母五克三劑,水煎服。
二診:喘減輕,咳痰微黃,巳能睡卧,納食稍進,二便通暢,痰中巳不帶血絲。唯覺頭暈。依方:減丁力子三克,加鉤藤五克、白花蛇舌草十克。五劑
三診:行走時,微喘,咳痰色白稠粘,納食巳有長進,睡卧如常。唯咳嗽而咽癢。舌質淡紅苔黃。脈弦滑。處方:半夏十克、茯苓十克、陳皮五克、甘草三克、竹茹十五克、枳殼五克、馬兜鈴三克、紅花一克、桑白皮六克、鉤藤五克、紫菀八克、川貝母八克、白花蛇舌草三十克。十劑、水煎服。
四診:腫大之淋巴結移至鎖骨上方,患者自行擠出體外,形如小湯圓大小,活動與納食如常:囑常服本方。防複發。
共存活二十六年。於去年因意外事故而逝世。
路志正:濕病證治十二法(轉載)
發表者:趙東奇26人已訪問
對濕之論述,始於《內經》、《難經》,濕病之名可追溯到《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並治》,濕證最早見於《景岳全書·濕證》,專論有薛雪著述《濕熱病篇》,路志正教授發煌古旨,博學諸家,主張不獨南方有之,北方亦多濕邪,辨病多從內外分證、三焦辨治,筆者通過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所級課題《路志正教授從濕論治疾病經驗研究》,整理路老內科常用辨治方葯十二法如下:
濕蘊胃腑
癥狀:胃脘痞悶不適,食後脹滿,噁心欲吐,納呆食少,呃逆時作,舌淡紅,苔薄白膩,脈滑或濡。
治則:芳香化濁,和胃降逆
處方:姜半夏10克,枇杷葉10克,藿香12克,蘇梗6克,白蔻仁(後下)6克,陳皮10克,茯苓10克,杏仁6克,生薑3克。
加減:苔白厚膩者,加草果6克;苔薄黃膩者,加竹茹12克,蘆根15克;苔黃厚膩,口黏苦者,去蘇梗,加黃芩6克,黃連3克;嘔苦、嘈雜者,加吳萸3克,黃連6克。呃逆、嘔吐甚者,加刀豆12克,旋覆花(包)10克。
濕困脾土
癥狀:脘痞腹脹,周身倦怠,肢體沉重,納谷不馨,厭油膩,口黏,吐白痰涎沫,大便黏滯不爽或溏泄,舌淡紅,苔白膩,脈濡滑。
治則:芳香醒脾,燥濕行氣。
處方:佩蘭10克,藿香12克,蒼朮9克,砂仁(後下)3克,厚朴9克,白芷6克,大腹皮9克,陳皮9克,茯苓12克,澤瀉6克,六一散(包)12克,桔梗6克。
加減:頭昏蒙不清者,加蔓荊子6克;帶下清稀者,加炒荊芥穗9克,炒薏苡仁20克。肢體沉重較甚者,加防風、防己各6克,去肌表經絡之濕。
濕熱蘊結
癥狀:胸膈不適,脘腹脹滿,肢體沉重,口乾苦而黏,大便黏滯不爽或便秘,小便黃濁或短赤,午後身熱,心中煩熱,舌淡紅或紅,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
治則:清熱祛濕,調中行氣。
處方:黃連6克,梔子3克,豆豉6克,厚朴10克,藿梗10克,半夏9克,茵陳12克,白蔻仁(後入)6克,杏仁10克,滑石(包)15克,通草6克。
加減:濕重於熱者,去梔子,減黃連為3克,加草蔻10克,熱重於濕者,加黃芩9克,連翹6克。大便黏滯不爽者,加敗醬草12克,枳實10克;大便秘者,加檳榔片6克,生大黃(後下)1.5克。
寒濕中阻
癥狀:脘腹脹滿,隱隱作痛、遇寒則甚,得熱痛緩,瀉下清稀,納呆食少,口淡不渴,周身沉重,肢體酸楚,舌淡苔白滑膩,脈沉遲。
治則:溫中散寒,燥濕行氣。
處方:厚朴9克,乾薑6克,草蔻仁(後入)6克,蒼朮12克,陳皮9克,茯苓12克,澤瀉6克,廣木香(後下)6克。
加減:兼寒濕外侵,身冷惡寒,肢體酸痛者,加蘇葉9克(後入),羌活9克。兼肝經虛寒,出現胸脅不適,痛連少腹,婦人經來腹痛者,去砂仁、澤瀉,加烏葯9克,醋元胡10克,當歸12克。
脾虛濕困
癥狀:脘痞腹脹,食後為甚,頭重昏蒙,面色萎黃,神疲肢倦,懶於動作,口淡納呆,大便溏薄,舌淡胖有齒痕,苔薄白膩,脈細弱。
治則:益氣健脾,化濁祛濕。
處方:太子參12克,茯苓12克,蒼朮10克,半夏9克,陳皮9克,砂仁(後入)4克,扁豆10克,藿香6克,佩蘭10克,生薑3片。
加減:氣虛下陷,脘腹重墜者,去扁豆、藿香、佩蘭,加黃芪15克,炒枳實9克,升麻6克。頭蒙較甚者,乃清陽不升,加荷葉6克,葛根10克。有食滯者,加焦三仙30克,香櫞皮9克。
濕邪瀰漫,中上同病
癥狀:胸膈痞悶,脘腹脹滿,頭昏沉重,厭食納呆,口中黏膩,渴不欲飲,舌淡紅,苔白膩,脈濡或滑。
治則:宣肺理氣,健脾祛濕。
處方:藿荷梗(各)12克,杏仁(去皮尖)9克,豆豉9克,佩蘭12克,白蔻仁(後下)6克,半夏9克,厚朴9克,茯苓12克,竹葉6克,枇杷葉10克。
加減:胸膈痞悶較甚者,去豆豉、竹葉,加枳實9克,香櫞皮9克。肺氣上逆,咳嗽有痰者,去豆豉、佩蘭、竹葉,加前胡10克,陳皮10克。胃氣上逆而嘔者,加旋覆花(包)10克,生薑6克。濕邪化熱者,加黃芩6~9克。
濕邪中阻,肝脾不和
癥狀:脅肋脹滿,脘腹痞悶,隱痛不適,痛甚則瀉,瀉後痛減,復如故。體倦乏力,納呆嘔逆,舌淡苔白膩,脈虛弦,重取無力。
治則:疏肝緩急,燥濕運脾。
處方:柴胡12克,枳殼10克,青陳皮(各)9克,蒼白朮(各)10克,薏苡仁15克,防風6克,白芍12克,甘草6克。
加減:脾氣虛者,加太子參12克,茯苓12克。中陽虛寒者,加乾薑3克,草果6克。如出現嘈雜泛酸,嘔吐苦水,舌邊紅,口乾黏苦者,則為濕熱內蘊,膽胃不和,宜合黃連溫膽湯加減。
濕阻肝膽,蘊熱發黃
癥狀:胸脅滿悶,兩肋痛脹,身目發黃,脘痞腹脹。口乾黏苦,噁心嘔吐,納呆,四肢困重,小便黃濁,大便不調,舌淡苔薄黃膩,脈沉弦滑。
治則:疏肝利膽,清熱祛濕。
處方:柴胡12克,茵陳15克,枳殼15克,赤芍12克,川朴10克,川楝子6克,鬱金9克,茯苓12克,澤瀉6克,蒼朮6克,甘草6克。
加減:如濕郁化熱,熱重於濕者,去川朴、蒼朮、川楝子,加黃芩10克,龍膽草6克,車前子(包)12克。如脅痛較著者,去澤瀉,加元胡9克。如為寒濕下注,少腹拘急,睾丸墜脹者,上方去茵陳、澤瀉,加乾薑6克,烏葯10克,鹽茴香12克,以暖肝散寒,行氣化濕。
濕邪蘊阻,脾腎陽虛
癥狀:脘腹痞悶不適,時發凝痛,得熱則緩,納呆運遲,面色白光白,神疲懶言,周身困重,肢冷畏寒,大便溏瀉,腰背酸楚沉重,舌淡胖有齒痕,苔白滑膩,脈沉遲尺弱。
治則:補益脾腎,溫陽化濕。
處方:附子(先煎)9克,炮姜6克,白朮12克,茯苓12克,党參10克,厚朴6克,廣木香(後入)6克,炙甘草4克。
加減:如瀉利次數較多,清稀如水者,加豬苓12克,澤瀉10克,增加利水滲濕之力,利小便而實大便。如以腰背酸楚疼痛癥狀明顯者,加桑寄生15克,山藥12克。
濕熱阻滯腸道
癥狀:下痢赤白膿血,肛門灼熱,腹痛腹脹,里急後重,身熱心煩,小便短赤,苔黃膩,脈滑數。
治則:清熱燥濕,調氣行血。
處方:黃連9克,黃芩10克,大黃(後下)3克,赤白芍各12克,當歸12克,廣木香(後下)9克,檳榔6克,葛根12克,甘草6克。
加減:如濕邪偏重,下膿多於下血,身熱不甚,脘痞嘔惡,苔白膩者,上方去大黃,加藿香12克,蒼朮6克。如熱毒較盛,下血多於下膿,血色鮮紅,壯熱煩渴,舌紅苔燥者,宜加白頭翁12克,敗醬草15克,銀花15克,赤芍改丹皮。兼食滯者,噯腐吞酸,嘔吐呃逆,糟粕與膿血雜下者,加枳實12克,炒萊菔子9克,谷麥芽各15克。如下痢赤白黏凍,白多赤少,伴腹痛畏寒,里急後重,脘痞納差,頭身困重,舌淡苔白膩,脈濡緩者,為寒濕之邪內蘊腸道。治應溫中散寒,行氣燥濕,方用胃苓湯加當歸、炮姜、廣木香。
濕阻胞宮,帶脈不利
癥狀:帶下量多,或色白清稀,如涕如涎,或帶下黃濁,腥臭。腰膝困重酸軟,少腹墜脹,肢體倦怠,苔膩,脈緩滑。
治法:白帶,健脾燥濕止帶;黃帶,清熱燥濕止帶。
處方:白帶方:蒼白朮各12克,陳皮12克,薏苡仁15克,車前子(包)12克,山藥15克,炒荊芥穗9克,生龍牡(另包,先煎)20克,柴胡12克,茯苓15克,澤瀉9克,甘草6克。
加減:有頭昏沉重,或頭蒙不清者,去澤瀉,加川芎6克,天麻6克。少腹脹痛較著,遇寒痛甚者,上方去車前子,加炮姜6克,烏葯10克。如伴面色萎黃,氣短乏力。舌淡胖有齒痕者,乃脾氣虛弱,上方加太子參12克,甘草改為炙草。
黃帶方:黃柏10克,芡實15克,車前子(包)15克,椿根皮12克,薏苡仁15克,澤瀉9克,川楝子10克,山藥18克。
加減:帶下色赤者,加雞冠花15克,丹皮12克,以清熱涼血。外陰搔癢,或有外陰濕疹、潰瘍者,加用自擬「帶下外洗方」:苦參30克,馬鞭草30克,車前草20克,黃柏15克,蛇床子15克,白礬10克。煮沸20分鐘,先薰後洗,1日2~3次。
濕蘊膀胱
癥狀:小腹脹滿,小便頻數,淋瀝赤澀,尿道疼痛或點滴不通,口黏口苦,渴不欲飲,苔黃膩,脈滑數。
治則:清熱祛濕,通利膀胱。
處方:瞿麥12克,萹蓄12克,木通10克,滑石(包)15克,車前子15克,竹葉9克,梔子9克,甘草梢6克。
加減:如尿中帶血者,為熱傷血絡,迫血妄行,加小薊15克,蒲黃(包)12克,生地15克。如小便黃赤混濁,或如米泔水樣者,加萆薢12克,黃柏9克。如排尿突然中斷,尿道刺痛窘迫,或尿中有砂石者,為濕熱蘊結,煎熬尿液,結為砂石,阻閉尿道,加海金沙(布包)15克,金錢草20克,雞內金粉3克(分2次沖服),琥珀粉3克(分2次沖服)。經治症減,余邪未凈者,不可專事清利,以免傷陰耗液,當用清心蓮子飲加減,以扶正清除余邪。
本文轉載自http://user.qzone.qq.com/734825052
王為蘭運用水蛭的心得(轉載)
發表者:趙東奇51人已訪問
北京中醫醫院王為蘭先生是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在熱病、痹病及內科雜病上均造詣頗深,他擅用水蛭治多種瘀血證,如半身不遂、惡露不絕、結節性紅斑等,均取得良好效果。
治療半身不遂
王為蘭治半身不遂用兩種方法:一是氣虛血瘀證,用補氣溫通經脈的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二是陰陽兩虛證,用補腎開竅的地黃飲子加減。他認為,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桃仁、紅花、川芎、赤芍、地龍等活血通絡之品,對於患病初期者效佳。如果患病時間較長,則療效不甚理想。這是瘀血程度較重所致,因而必須用攻逐瘀血力量較強的藥物。王為蘭反覆比較,從水蛭、虻蟲、土鱉蟲、大黃等葯中進行篩選,觀察到以水蛭攻破在經在絡之瘀血最為理想。其用法先是將水蛭用量從5克漸加大至10克,水煎服,未見顯效,於是改水蛭為粉,大量沖服可顯奇效。
如朱某,男,44歲,內囊出血。在某醫院行開顱術後,雖生命得救,但左半身呈半身不遂已3個月,左手腫脹,左側手足不溫,言語蹇澀,口流涎沫,苔薄白,舌質暗,脈沉緩。辨證為氣虛血瘀,經脈瘀阻。王為蘭投以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水蛭粉10克沖服。連服7劑後手足溫暖而靈活,服藥10劑,言語漸清,服藥6個月基本治癒。
在王為蘭的指導下,我們對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一般活血通絡葯治療療效緩慢的病例,採用加水蛭粉10克沖服,結果療效明顯提高,不加則療效不顯,從而確認了水蛭在活血祛瘀功用上的主要作用。水蛭為活血祛瘀之品,但其破血之力峻猛,實為治瘀血而不傷正氣之良藥,氣虛血滯之證加用此葯亦無妨。
治療惡露不絕
產後月內惡露排出本是正常現象,但若產後兩個半月仍惡露不絕,且腹痛拒按,少腹墜脹,血色紫黑有塊,就不屬正常現象了,乃為瘀血之徵,王為蘭依通因通用之法,只用一味水蛭攻逐瘀血,葯精力專,取效快捷。
患者孔某,女,29歲,產後陰道出血2月余,一直惡露不凈,血量時多時少,色紫黑有小血塊,少腹墜脹疼痛,拒按,每次流出血塊後腹痛稍緩,納食尚可,大便通暢,舌苔薄白,舌質暗紅,脈弦細澀。經某婦產醫院診為「子宮復舊不全」,曾服益母草膏、生化湯及少腹逐瘀湯等,治療數周不效而來求治於王為蘭。脈症合參,診為產後瘀血內停,惡露不絕,用水蛭粉30克,1次沖服,日2次,日總量達60克。
服藥1天即有爛肉樣物從陰道排出,出血量增多,腹痛明顯減輕。次日再服,血量較前減少。第3天惡露停止,腹痛若失,少腹墜脹亦消,未見任何不良反應,遂停止服藥。
治療結節性紅斑
結節性紅斑因毒迫血妄行、離經溢於皮下瘀滯而成。王為蘭用清熱涼血解毒藥加水蛭治之,有活血祛瘀、軟堅散結之效。如果只用清熱解毒、涼血散瘀葯,療效雖佳,但複發率較高。若在原方基礎上加用水蛭粉,則少有複發,共治10例,隨訪1年,無1例複發。
如患者祁某,女性,30歲,因高燒後四肢起紅色結節,兩下肢甚多,壓痛,結節根底堅硬。某醫院診斷為風濕性結節性紅斑。王為蘭給予清熱涼血解毒藥加水蛭粉12克沖服,日2次。3劑葯後,結節明顯消退;5劑葯後病告痊癒。
綜上所述,王為蘭應用水蛭的指征有四點:一是久病舌質暗,或無身熱而舌絳,或舌有瘀斑、瘀點者;二是疼痛日久,為陣發性刺痛或拒按,或觸之有硬塊,或晝輕夜重者;三是婦女閉經,或經血不斷、色紫黑有血塊者;四是結節性紅斑,此起彼伏不絕者。
水蛭的用法
關於水蛭的用法、用量及禁忌,王為蘭亦有其獨到見解。首先他強調以生用晒乾研粉為佳,不可油炙,亦勿焙乾。因水蛭為蟲類,富含蛋白質,經高溫加熱後有效成分被破壞,則效力降低。在臨床上王為蘭發現,當水蛭入煎劑時,其破血通行之力不大,而改用水蛭粉沖服,或改用丸劑時,則其破血之力明顯增強。臨床證實,張錫純有關水蛭的論述,確系經驗之談,值得重視。
水蛭的用量
在用量方面,歷代醫家皆以本品破血逐瘀力強,且有毒性,主張用量不宜大。199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定湯劑用量每次為1.5~3克,研粉吞服在0.5克以下。而王為蘭有個人的經驗,臨證時因人而異,從小劑量開始,如每次1.5克、3克、5克、10克、12克、15克、20克,直至增至30克,均未見任何不良反應。因此他認為,水蛭破血祛瘀之力平和,可根據病情需要,在1.5~30克之間選擇運用。
水蛭的禁忌
歷代本草皆載水蛭墮胎,孕婦忌用。如《名醫別錄》在水蛭項下注有「墮胎」。《藥典》亦規定「孕婦禁用」。而王為蘭則認為水蛭無墮胎之弊。他曾治孕婦數人,妊娠6~9周不等,要求服藥墮胎,王為蘭用水蛭粉30克,讓患者一次沖服,連服3日不見胎下,只有少許血水流出,之後又無動靜,最終還是做了人工流產手術。故王為蘭認為,如孕婦確有瘀血者,亦可酌情使用水蛭,即所謂「有故無殞亦無殞也」。
本文轉載自http://user.qzone.qq.com/1141180094
郭立中運用大劑加味附子理中湯治療虛寒性疑難雜症的經驗(轉載)
發表者:趙東奇53人已訪問
導師郭立中教授,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內科急難症研究所所長,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先後師從傷寒大家杜雨茂、腎病學家葉傳蕙、國醫大師周仲瑛教授等,為國醫大師周仲瑛教授學術繼承人。從事中醫臨床、教學、科研工作三十餘載,苦心向道,屢起沉痾,擅長於內科疑難雜病的治療。筆者有幸隨師侍診多年,親睹其運用大劑加味附子理中湯治療各類虛寒性疑難病證療效顯著,茲總結其臨床經驗,與讀者共饗。
1 方葯組成及煎煮方法
1.1 主方
制附片60g(先煎2小時),生曬參10g(先煎半小時),生白朮15g,生薑50g,炙甘草5g,桂枝30g,公丁香15g,白豆蔻15g,砂仁15g,法半夏20g。
1.2 加減
多以上述主方單刀直入,力專則效宏,較少加減。其中,姜的選擇較為靈活,生薑、乾薑、炮姜等均可選用。若噁心嘔吐、脈象偏緊、舌苔較膩,寒濕之象較重,多選用生薑加強散寒祛濕、降逆止嘔之力;若脘腹冷痛、便溏腹瀉,中焦虛寒之象明顯,則選用乾薑溫中散寒為主;若兼入睡困難、口腔潰瘍、牙齦出血等虛陽浮越之象,或月經淋漓不盡、大便帶血等出血癥狀則選用炮姜攝納浮陽、溫經止血為法。若選用乾薑或炮姜則常用起始劑量為30g。也有生薑與乾薑或炮姜並用之情況,當靈活掌握。
1.3 煎煮方法
用自來水將附片浸泡20分鐘,再清洗3遍,然後將乾淨的附片放入砂鍋內,重新加2-3碗水(約500ml)用大火煎至沸騰,轉小火煎2小時以上,再讓病人親自用筷子夾一片附片放入口中品嚼,以口舌無麻感為準,然後放入余葯再同煎半小時即可。第二遍所有藥物同煎半小時。其中,在附片煎到一個半小時時,將浸泡好的生曬參放入與附片同煎,也即生曬參先煎半小時。
2 方義解析
附子理中湯為《傷寒論》中理中丸加附子而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亦有記載,由炮附子、人蔘、白朮、乾薑、炙甘草組成。具有溫腎健脾,散寒燥濕功效。主治脾腎虛寒所致脘腹冷痛、腸鳴泄瀉、四肢不溫等。方中乾薑大辛大熱,溫中散寒;人蔘甘而微溫,健脾益氣;白朮苦溫,健脾燥濕;炙甘草甘溫,補中緩急,調和諸葯。四葯合為「理中丸」,溫中祛寒,健脾燥濕,再加大辛大熱的附子,大補命門之火,補火生土,脾腎雙補,先後天並調,加強了全方溫中祛寒之力,為治療脾腎虛寒諸證之良方。清代名醫鄭欽安在《醫理真傳》中云:「余謂先後並補之方,因附子之功在先天,理中之功在後天也……非附子不能挽欲絕之真陽,非姜、術不足以培中宮之土氣。」
首先,郭師在附子理中湯的基礎上加入了桂枝。桂枝辛溫,發汗解肌,與理中湯合用為桂枝人蔘湯,有溫通表裡、宣達內外之功;桂枝色赤入心,能振奮心陽,與甘草合用,寓有桂枝甘草湯意,能溫振上焦心胸之陽氣;桂枝還具生髮之性,能疏達肝陽,條暢氣機,凡氣機郁滯,或情志類病證影響中土者又可兼顧。可見,桂枝的加入,附子理中湯的作用範圍明顯擴大,除溫補脾腎、先後天共調外,又能宣肺、溫心、暢肝,可使該方直達於五臟之中,宣通周身上下、表裡內外,無所不及。
其次,郭師在主方中還加入了公丁香、白豆蔻、砂仁、法半夏四味葯。其中公丁香辛溫純陽,溫腎暖脾,加強主方先後天並補之力;丁香能降逆止嘔,胃氣以降為順、以通為用,從而有利於胃氣的順降,推陳致新;郭師還取法當代滬上名醫程門雪經驗,認為丁香有化冷積之功,對長期恣食生冷、水果所致寒積中焦有溫化之效;因丁香能上溫脾胃,下暖腎肝, 散寒消積止痛,《本草便讀》言其可治「下焦一切奔豚、痃癖、瘕疝之疾」,可見其用之廣。白豆蔻氣味芳香,化濕之力較強,濕邪最易困阻中焦,具醒脾開胃之效;豆蔻能行氣降逆,可用於胃脹、噯氣、嘔吐等氣機鬱結、胃氣上逆之證;豆蔻辛溫,尤善溫中散寒,振奮脾胃陽氣,掃除中焦寒濕之邪,使氣機上下交通。砂仁辛溫,行氣溫中之效佳,可用於脾胃氣滯及脾胃虛寒吐瀉;砂仁還能納氣歸腎,引五臟六腑之精歸藏於腎。砂仁化濕醒脾,與白豆蔻皆具芳香化濕之效,且均作用於中焦脾胃,但砂仁里實似臟偏入脾,白豆蔻中空似腑偏入胃。法半夏降逆和胃,為止嘔要葯,各種原因引起的嘔吐,皆可隨證配伍運用;半夏辛溫而燥,具有較強的燥濕化痰作用,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半夏可入肺脾兩臟,故對於臟腑濕痰證尤為適宜;半夏取其辛散之性,還能消痞散結,又因其能燥濕化痰,對痰氣互結之梅核氣、心下痞、痰核癭瘤等頗有療效。上述四葯合用,辛可行氣,芳可悅脾,香可化濕,溫可散寒,氣行則濕化,降逆和胃、散寒化濕之效倍增。再與附子理中湯配合使用,共奏溫補脾腎、降逆和胃、散寒化濕之功。
綜上分析,郭師認為運用本方的核心病機為:脾腎陽虛,寒濕內盛,阻滯中焦。但本方實則對於肝、心、脾、肺、腎五臟皆有作用,病理因素涉及寒、濕、痰、氣、郁等,運用範圍不僅局限於脾胃病證,可用此方加味廣泛治療各類虛寒性疑難病證。
3 臨證驗案
3.1 肺癌
汪某某,男,39歲。2013年7月22日初診。
主訴:發現肺癌伴骨轉移一年。目前在進行化療治療。咳嗽,咯痰量多,色白質粘。口渴喜溫飲,食納不馨,噁心嘔吐時作。全身乏力,怕冷明顯。大便日行一次,不成形,小便夾有泡沫。舌質淡紅,苔薄白,中根部白膩。右脈虛,關脈尤甚,左尺弱。辨為脾腎陽虛,寒濕中阻,母病及子。
處方:天雄片60g(先煎2小時),生曬參10g(先煎),生白朮15g,生薑50g,炙甘草5g,桂枝30g,公丁香15g,白豆蔻15g,砂仁15g,法半夏20g。7劑,水煎服,一日2次。
一周後複診,患者食納改善較明顯,飯量顯增,噁心嘔吐感亦明顯改善,咳嗽不似來診時頻繁,痰量有減,大便已成形,體力有所恢復,怕冷亦緩。後在上方基礎上加減調治,病情穩定,仍在門診隨診中。
按:化療後消化系統最主要的副作用是噁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瀉和便秘等,其中噁心、嘔吐出現頻度較高[1]。患者已患惡性腫瘤一年,正氣漸虧,同時進行化療治療,元氣大傷,腎陽受損,故見全身乏力,怕冷明顯。化療藥物損傷脾胃,脾陽不振,寒濕困阻中焦,則食納不馨、大便稀溏,升降乖逆,則見噁心嘔吐。右脈虛而關脈尤甚,肺脾之氣均不足,而以脾胃虧虛為著,故患者咳嗽咯痰責之脾胃陽氣虧虛,母病及子,土不生金,宣降失常,同時脾為生痰之源,痰濕上犯於肺,故咯痰量多。雖然患者罹患肺癌重症,但處方仍遵守「辨證論治」的原則,有是證用是方,而不是拘泥於西醫病名,若盲目加入諸多現代藥理研究具有寒涼性的清熱涼血解毒作用的「抗癌」中藥,可能會影響療效甚至使病情惡化。
3.2 心悸
黃某某,女,45歲。2013年4月18日初診。
主訴:心悸10月。心悸,胸悶氣短,動則汗出。食納欠香,食後易胃脹,大便稀溏,小便調。口乾不欲飲,喜溫飲。易疲倦,四肢不溫。舌質淡,舌體胖大邊有齒印,苔白厚膩水滑。脈:右關弱,左寸虛浮尺重按無力。辨屬脾腎陽虛,寒濕中阻,子盜母氣。
處方:制附片75g(先煎2小時),生曬參10g(先煎),生白朮15g,乾薑60g,炙甘草5g,桂枝30g,公丁香15g,白豆蔻15g,砂仁15g,法半夏20g。7劑,水煎服,一日2次。
一周後複診,患者心悸、胸悶氣短大為好轉,汗出減少,胃口大開,胃脹不顯,大便成形,四肢轉暖。患者目前仍在複診治療中,一直延續初診思路,心悸、胸悶情況基本消失,食納知味,唯余精神稍感疲倦。
按:患者以心悸為主訴來診,伴有胸悶氣短、易疲倦,看似應從心虛入手,汗為心之液,心陽不足,失於固攝則動則汗出。左寸脈虛浮表明心陽有浮越之勢,心陽虧虛之象明顯。但綜觀脈證,中焦脾胃虛寒徵象亦較突出,脾胃陽虛,脾失健運則食納欠香,寒濕阻滯中焦故食後易胃脹、大便稀溏,脾主四肢,四肢不溫乃脾陽不足之象,舌體胖大邊有齒印、苔白厚膩水滑、右關脈弱為佐證,再結合左尺脈弱,腎陽亦有不振。脾胃陽氣虛衰,子盜母氣,導致心陽也受損,從而出現心悸、胸悶氣短等癥狀,仍從中焦脾胃著眼,用大劑溫補脾腎、散寒除濕方葯,調治數次後使得心悸、胸悶情況基本消失,足證辨證之準確。
3.3 嘈雜
付某某,女,56歲。2013年8月16日初診。
主訴:胃脘嘈雜8月。胃脘嘈雜不適連及後背部,食涼後則甚,不痛。噯氣頻作,食納佳,大便3-4日一行,時干時稀,小便調。頭暈目脹,入睡困難,易醒,怕熱,汗多。冬日怕冷,手足涼。口渴喜熱飲,咽部不適。舌質淡暗,舌體胖大邊有齒印,苔白膩潤。六脈俱沉遲。病機辨為脾腎陽虛,寒濕中阻,土不伏火。
處方:制附片60g(先煎2小時),生曬參10g(先煎),生白朮15g,生薑50g,炙甘草5g,桂枝30g,公丁香15g,白豆蔻15g,砂仁15g,法半夏20g。7劑,水煎服,一日2次。
一周後複診,患者訴胃脘嘈雜感明顯好轉,噯氣亦有減少,大便2-3日一行,每次均成形,夜寐、頭暈目脹、怕熱汗多亦有改善。
按:「嘈雜」一證,病因大多認為有胃熱、胃虛、血虛、肝鬱等,較少提及陽虛及寒濕的因素。觀之本案中患者胃脘嘈雜食涼後尤甚,冬日怕冷,手足涼,陽虛之象明顯,舌體胖大邊有齒印,苔白膩,為寒濕內盛之象。寒濕困阻中焦,脾胃升降失常則見噯氣頻作,脾胃陽氣虧虛,無以溫煦腸道,推動無力則致大便3-4日一行。患者頭暈目脹,入睡困難,易醒,怕熱,汗多,看似上焦火熱較盛,實則不然,其本質為脾胃陽氣不足,土虛不能伏火,上焦浮游之火無法潛藏入腎,正如鄭欽安在 《醫理真傳》中所說:「脾土太弱,不能伏火,火不潛藏……明知其元陽外越,而土薄不能伏之,即大補其土以伏火。火得伏而氣潛藏……經云:火無土不潛藏。」補土伏火法源於土厚火自斂的理論,因脾土虛弱,運化失司,寒濕中阻,火難下潛。脾胃得以振作,寒濕得化,中焦打通,虛火自可下潛[2]。服藥後患者夜寐情況有所好轉亦為佐證,處方中散寒化濕之品打通中焦,為浮越之虛陽下潛入腎掃清障礙、開闢道路。前賢雲「胃不和則卧不安」,胃脘嘈雜癥狀的改善有助於夜寐狀況的好轉。處方切中病機,故僅服一周即見顯效。
3.4 泄瀉
劉某某,女,32歲。2013年6月4日初診。
主訴:腹瀉2年余。大便每日1-2次,質溏爛,完谷不化,脘腹部喜溫喜按。便前腹痛,瀉後痛減。納差,口淡無味,陰雨天胃脹明顯。怕冷,疲倦欲寐,腰膝酸冷,汗出少,夜寐安和。舌質淡紅,苔薄白潤,有紫氣。脈:右寸關弦細弱,左尺微。病機屬脾腎陽虛,寒濕中阻,火不生土。
處方:制附片60g(先煎2小時),生曬參10g(先煎),生白朮15g,乾薑20g,生薑20g,炙甘草5g,桂枝30g,公丁香15g,白豆蔻15g,砂仁15g,法半夏20g。7劑,水煎服,一日2次。
七日後複診,患者大便每日1行,較成形,無完谷不化現象,腰膝酸冷明顯改善,便前腹痛感亦減輕,食納稍增。
按:泄瀉的主要病機為脾虛濕盛,本案患者大便溏爛、完谷不化、脘腹部喜溫喜按、納差、口淡無味、陰雨天胃脹明顯,脾虛濕盛之象明顯,且主要為脾陽虧虛,寒濕之邪內盛。再結合怕冷、疲倦欲寐、腰膝酸冷等症,腎陽明顯不足,脈證符合仲景所述少陰病提綱證之「脈微細,但欲寐」,少陰陽虛無疑。腎陽虧虛,命門火衰,火不生土,後天失養,脾陽失於溫煦,致脾腎陽虛。郭師仍用大劑加味附子理中湯大補命門之火,補火生土,振奮脾陽,脾腎雙補,同時配合化濕祛寒之品,處方契合病機,2年痼疾一周內竟獲顯效。
4 感悟
《素問·太陰陽明論》云:「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臟;脾臟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自古以來,諸多醫家對中焦脾胃較為重視,尤其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補土派」創始人李東垣。人體氣機的升降出入就是一個圓運動的過程,而脾胃正是處在圓心的位置,中焦陽虛濕困為圓運動障礙的主要表現,溫振中焦陽氣,祛除中土寒濕是治療圓運動障礙的主要治療思維模式[3]。理中湯重點著眼於圓心中焦脾胃,溫振中焦陽氣,祛除中土寒濕,使得中軸運轉,軸動輪行,四輪隨之轉動,整個圓運動也就得以正常進行,同時附子、桂枝、生薑之溫升與公丁香、法半夏、白豆蔻之潛降亦有助於推動四維的運轉,所以本方不止可以治療諸多脾胃病證,也可治療與脾胃相關的其他臟腑病證。
本加味方的另一大特色就是附子等藥物的大劑量使用,這與郭師近年來受扶陽學派學術思想的影響有關。《素問·生氣通天論》提出:「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張景岳在《類經附翼·大寶論》中說:「天之大寶只此一丸紅日,人之大寶只此一息真陽」。清末著名傷寒學家鄭欽安在其著作《醫理真傳》中闡述:「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陽」,「坎中一陽」即腎陽為人身陽氣之本,立命之根。這些論述均表明了陽氣尤其是腎陽對人體的重要性,臨床上治療疾病若能時時注重固護陽氣,則能夠佔得先機,在早期防止疾病向損傷腎陽方向發展。故本方在臨床上運用範圍較為廣泛,關鍵在於準確抓住核心病機,許多疑難雜症不難能迎刃而解。
本文轉載自http://user.qzone.qq.com/1141180094
張育軒教授中醫處方(轉載)
發表者:趙東奇59人已訪問
一、呼吸系統病證
(一)咳嗽,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
主方:止嗽散加減
處方:百部10g 桔梗10g 紫菀10g 橘皮10g 前胡10g 白前10g 杏仁10g 枇杷葉10g 甘草5g (或加浙貝母10g)
加減:1 咽癢加細辛3g,配伍1~2味清熱葯;
2 咽痛加清熱葯,如銀花15g、連翹15g、板藍根12~15g、黃芩10g;
3 痰多清稀加茯苓12g、半夏10g、葶藶子10g(包煎)或加乾薑3g;
4 熱證明顯(如痰黃、舌苔黃)加清熱葯,必要時加用腸溶紅霉素,0.25,日4次,3~4天;或再加魚腥草30g、生石膏30g(包煎);
5 痰粘稠加海浮石10g、黛蛤散10g(包煎);
6 感冒未愈加蘇葉10g、薄荷10g(後下);
7 便溏加去杏仁,加茯苓12g、車前草30g;
8 乾咳無痰(肺陰虛、燥咳)加沙參10g、麥冬10g、全瓜蔞10~15g;
9 痰中帶血加仙鶴草30g、生地榆30g;
10 便秘加全瓜蔞10~15g、麥冬10g,必要時加酒軍5~10g(後下);
11 咳較甚加款冬花10g、川貝粉3g(分沖),或另包蒸犁、冰糖吃;
12 久咳加沙參10g、麥冬10g、百合10g;
13 胸悶加枳殼10g、全瓜蔞10~15g。
參考:1 現代藥理研究:
有鎮咳作用的肺系葯:貝母、百部、款冬花、杏仁、米殼、半夏、百合
有祛痰作用的肺系葯:桔梗、紫菀、前胡、遠志、甘草、枇杷葉
2 其他有鎮咳祛痰作用的中藥:
石韋、五味子、桃仁、南星、南沙參、仙靈脾(鎮咳)、車前草、天冬(鎮咳)、海蛤殼、海浮石(痰粘稠時用)、黛蛤散10g(包煎)、穿山龍15~30g。
注意事項:
1 辨寒熱為主,以熱證居多,或寒熱相兼,一般為實證,或兼虛;
2 問診注意痰色,有無咽癢,有無發熱,大便情況;
3 必要時加用腸溶紅霉素(對支原體感染有效)或復方新諾明;
4 忌吃辛辣煎炒、禁煙;
5 半夏、瓜蔞、貝母反烏頭、附子,用時需注意。
(二)哮喘
主方:三子養親湯、射干麻黃湯、過敏煎
處方:
1 用於哮喘發作時,藥物如下:
蘇子10g 白芥子10g 萊菔子10g 葶藶子10g(包煎) 地龍10g 白果
10g(打) 射干10g 麻黃5g 杏仁10g 甘草5g
加減:(1)熱證明顯加生石膏30g、黃芩10g、丹皮10g等;
(2)便秘加全瓜蔞15g、酒軍10g(後下);
(3)咳嗽明顯參考咳嗽用藥。
2 用於緩解期,方葯如下:
銀柴胡10g 烏梅10g 防風10g 五味子10g 黃芩10g 丹皮10g 丹參10g 川芎15g 黃芪30g 甘草5g
配合:至靈膠囊,2~3粒,3次/日
六味地黃丸,1丸,早晚各一次
亦可單用此二種成藥。
參考:1 現代藥理有平喘作用的中藥:
麻黃、地龍、白果、苦參、丹參、川芎、雷公藤;
2 具有鬆弛平滑肌作用的中藥:
地龍、車前草、冬蟲夏草、薤白。
(三)上感
主方:銀翹散,荊防解表湯加減
處方:銀花15g 連翹15g 板藍根12~15g 薄荷10g(後下) 荊芥10g 蘇葉10g 甘草5g
加減:1 咽痛加牛蒡子10g、桔梗10g;
2 惡風加防風10g,惡寒加桂枝10g;
3 咳嗽加杏仁10g等;
4 鼻塞、流涕加白芷10g、蒼耳子10g,或加辛夷5g;
5 身痛、關節酸痛加海桐皮10g;
6 頭痛加桑葉10g、菊花10g或白芷10g、川芎15~30g;
7 合併少陽證(寒熱往來)加柴胡30g、黃芩10g。
(四)咳血
處方:沙參10g 麥冬10g 百合10g 白芨10g 生地榆30g 仙鶴草30g 側柏炭10g 茜草12g 甘草5g
花蕊石30g(打)
加減:1 肺熱加銀花、連翹、黃芩、生石膏等葯;
2 血多加三七粉3g(分沖),或雲南白藥(另服);
3 咳嗽加杏仁、枇杷葉、紫菀、百部等葯。
注意:需查明咳血原因配合西醫治療。
二、心血管系統病證
(一)冠心病
主方:冠心2號方,桃紅四物湯,加減瓜蔞薤白湯
處方:丹參30g 黃芪30g 當歸10g 川芎10g 桃仁10g 枳殼10g(或香附10g) 瓜蔞10~15g 薤白10g 生葛根30g 甘草5g 赤芍10g 紅花10g
加減:1 便溏去瓜蔞、桃仁、當歸,加茯苓12g、炒苡仁10g;
2 疼痛發作較頻加延胡索12g,配合冠心蘇合丸或速效救心丸等;
3 心律不齊加苦參10~15g、棗仁10g、太子參12g、生地10g、麥冬10g、桂枝5g;
4 胸悶較甚加強理氣葯,如枳殼15g、香附10g、降香5g;
5 乏力、氣短加党參10g、白朮10g、升麻5g、柴胡5g。
(二)高血壓病
處方:桑葉10g 菊花10g 薄荷10g(後下) 鉤藤10g 苦丁茶10g 牛膝10g 杜仲10g 黃芩10g 生地10g 磁石30g(打)甘草5g
加減:1 便秘加決明子12g(或代茶飲,單用本品30g/日)、首烏10g或酒軍5~10g(後下);
2 腎虛明顯加枸杞子10g、桑寄生15g、女貞子10g、旱蓮草10g;
3 更年期癥狀明顯加仙靈脾10g、黃柏10g、當歸10g;
4 肝陽上亢明顯加夏枯草10~12g、生石決明30g、天麻10g;
5 耳鳴加生葛根30g石菖蒲10g。
注意:1 血壓較高者需配合降壓西藥;
2 丸藥可試服牛黃降壓丸,早晚各益丸;
3 血壓不太高而有頭暈者,服杞菊地黃丸。
(三)心臟神經官能症(心悸)
治則:養血安神。
處方:當歸10g 川芎10g 白芍10g 熟地10g 石菖蒲10g 遠志10g 棗仁10~12g 五味子10g 甘草5g 珍珠母30g(打)
加減:1 失眠加合歡皮15g、柏子仁10g、首烏藤15g;
2 急躁易怒加香附10g、黃芩10g、柴胡10g、青橘葉10g;
3 乏力、氣短加黃芪30g、党參10g、白朮10g、升麻5g、柴胡5g。
三、消化系統病證
(一)慢性胃炎,胃潰瘍(胃脘痛)
主方:香砂六君子湯,黃芪建中湯,良附丸,左金丸
處方:黃芪30g 党參10g 白朮10g 茯苓10g 木香10g 砂仁3~5g(後下) 陳皮10g 高良姜3g 香附10g 川連3~5g 甘草5g
加減:1 疼痛明顯加延胡索10~12g、白芍15~30g;
2 脹明顯加枳殼12~15g、厚朴10g;
3 燒心返酸加吳茱萸3g、煅牡蠣30g(打)(或瓦楞子粉30g、烏賊骨10g(打));
4 噯氣加蘇梗10~12g、或再加柿蒂10g;
5 噁心嘔吐加旋覆花10g(包)、代赭石12g、半夏10g;
6 納差加焦三仙各10~12g,萎縮性胃炎加生山楂10g、烏梅10g;
7 寒證較甚加肉桂3g(或桂枝5~10g)、蓽撥3g;
8 口乾舌紅加沙參10g、麥冬10g,去高良姜;
9 大便潛血陽性加白芨10g、生地榆30g;
10 熱證去高良姜,加公英30g。
(二)慢性腹瀉
慢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慢性痢疾
主方:白頭翁湯加減
處方:白頭翁12~15g 川黃連5g 黃柏10g 秦皮10g 茯苓12g 蒼朮10g 白朮10g 木香10g 甘草5g
加減:1 兼寒象加淡乾薑3g;
2 便血較多加生地榆30g、槐花10g;
3 脾虛明顯加山藥10g、炒苡仁10g;
4 膿血少的加黃芪30g、党參10g、肉豆蔻3g。
注意:服藥效果不明顯或有條件,可配合保留灌腸,處方:
白頭翁30g 苦參15g 黃連10g 黃柏15g 明礬10g
兌入錫類散1枝,煎100ml保留灌腸,每晚一次。
非炎症性腹瀉
主方:參苓白朮散加減
處方:党參10g 白朮10g 茯苓12g 炒苡仁12g 山藥10g 芡實10g 肉豆蔻3~5g 川黃連3~5g 焦三仙各10g 甘草5g
加減:1 五更瀉加五味子10g、補骨脂10g、吳茱萸3g,或四神丸6g(入煎劑或吞服);
2 寒證加淡乾薑3g;
3 乏力加黃芪30g、升麻5g、柴胡5g;
4 腹脹加厚朴10g、木香或陳皮10g;
5 瀉較重加金櫻子12g、柯子10g、赤石脂15~30g;
6 兼陰虛加烏梅10g;
7 腸易激綜合征加痛瀉要方、香附10g、石菖蒲10g、遠志10g、柴胡10g。
(三)便秘(習慣性便秘)
主方:麻子仁丸,增液湯,五仁丸方
處方:火麻仁30g(打) 生地10g 玄參12g 麥冬10g 當歸10g 桃仁10g(打) 杏仁10g(打) 枳殼10g 厚朴10g 酒軍5~10g(後下) 甘草5g
加減:必要時酌加肉蓯蓉10g、生首烏10g、鎖陽10g、瓜蔞仁10~12g(打)
中成藥:麻仁潤腸丸,清心寧片
注意:郁李仁易致腹痛,慎用。
(四)嘔吐(神經性嘔吐),呃逆
主方:二陳湯,旋覆代赭湯,丁香柿蒂湯
處方:陳皮10g 半夏10g 茯苓12g 旋覆花10g(包煎) 代赭石12g 蘇梗10g 竹茹5g 柿蒂10g 甘草5g 生薑5片
加減:1 呃逆甚加公丁香3~5g,柿蒂加至15g,加白扁豆15g;
2 脾虛加黃芪30g、丹參10g、白朮10g;
3 偏寒證加吳茱萸3g、高良姜3g;
4 偏熱證加川黃連3g、黃芩10g;
5 嘔吐較甚,伏龍肝60g煎湯代水煎藥。
(五)腹脹氣
治則:理氣為主,兼健脾。
處方:陳皮10g 木香10g 厚朴10g 枳殼15g(或枳實) 香附10g 烏葯10g 香櫞5g 佛手5g 白朮10g 焦三仙各10g 甘草5g
加減:1 氣虛加党參10g、茯苓10g;
2 便溏加炒苡仁10g、山藥10g、芡實10g;
3 便秘加酒軍5~10g(後下)、火麻仁3g(打)。
中成藥:木香分氣丸,早晚各6g
(六)慢性膽囊炎,膽石症
治則:清熱利膽為主,兼疏肝理氣。
處方:金錢草30g 茵陳10g 公英30g 黃芩10g 黃柏10g 柴胡12g 木香10g 鬱金10g 威靈仙15g 酒軍5~10g(後下) 甘草5g
加減:疼痛加元胡10~12g、白芍30g、香附10g
現代藥理研究:收縮膽囊作用由強到弱依次為金錢草、鬱金、木香。
(七)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
主方:逍遙散,小柴胡湯,補中益氣湯,香砂六君子湯等
處方:柴胡12g 白芍10g 白朮10g 茯苓12g 當歸10g 香附10g 党參10g 甘草5g
加減:1 氣虛加黃芪30g、升麻5g;
2 血瘀加丹參30g、川芎10g、桃仁10g、紅花10g,白芍改為赤芍;
3 便湯去當歸,加山藥、芡實、苡仁等;
4 納差加焦三仙各10g;
5 脅痛明顯加元胡10~12g、鬱金10g、威靈仙15g,白芍加至30g;
6 偏熱或轉氨酶升高加白花蛇舌草30g、黃芩10g、公英30g;
7 膽紅素升高加鬱金10g、茵陳10g;
8 下肢浮腫加澤瀉12g、豬苓12g、車前草30g;
9 脂肪肝加降脂中藥,如生山楂、澤瀉、茵陳、鬱金、虎杖、草決明等。
中成藥:1 脾大用大黃蟄蟲丸;
2 谷丙轉氨酶升高用聯本雙酯滴丸,5~10粒,3次/日;
3 蛋白電泳異常試服至靈膠囊或烏雞白鳳丸;
附:乙肝病毒攜帶者試服方:
黃芪90g 党參60g 白朮60g 升麻30g 柴胡60g 女貞子60g 枸杞子60g 沙苑子60g 半枝蓮60g 白花蛇舌草60g 香附30g 黃芩60g
配1料,共研細末,蜜丸,9g,早晚各一次。
(八)口腔潰瘍
治則:養陰清熱。
主方:玉女煎加減
處方:生地10g 沙參10g 麥冬10g 知母5g 生石膏30g 牛膝10g 竹葉10g 川黃連3~5g 黃柏10g 甘草5g
加減:1 便秘加酒軍5~10g(後下);
2 氣虛加黃芪30g、太子參12g、白朮10g、升麻5g。
附:1 含漱方:
花椒10g 細辛10g 薄荷10g 黃柏15g 大黃15g 明礬10g 冰片10g
水煎1劑,取汁400~500ml,含漱,3次/日。
2 疼痛較甚者,用六神丸,3粒,含潰瘍處,3次/日。
(九)胃下垂,脫肛
治則:升提中氣。
主方:補中益氣湯加味
處方:黃芪30g 党參10g 蒼朮10g 白朮10g 升麻10g 柴胡10g 當歸10g 陳皮10g 茯苓12~15g 枳殼30g 甘草5g (焦三仙各10)
四、泌尿生殖系統病證
(一)慢性腎炎(蛋白尿,血尿,浮腫)
處方:黃芪30g 丹參30g 益母草30g 熟地10g 枸杞子10g 女貞子10g 沙苑子10g 甘草5g
加減:1 血尿加白茅根30g、旱蓮草12~15g、生地榆30g;
2 蛋白尿加鹿角膠10g(烊兌)、倒扣草30g;
3 浮腫加茯苓15g、豬苓12g、澤瀉12g、車前草30g。
(二)泌感
治則:通淋清熱解毒
處方:瞿麥15g 扁蓄15g 竹葉10g 野菊花30g 黃柏10g 敗醬草30g 烏葯10g 甘草5g
加減:1 氣虛加黃芪30g、党參10g;
2 腎虛加枸杞子10g、女貞子10g;
3 尿中有紅細胞加白茅根30g、旱蓮草12~15g。
(三)泌尿道結石
治則:通淋利尿為主。
處方:金錢草30g 瞿麥30g 扁蓄30g 冬葵子30g 海金沙30g(包煎) 黃柏10g 竹葉10g 通草5g 滑石15g(包煎) 甘草5g
加減:1 痛加元胡10g、白芍30g;
2 血尿加白茅根30g、旱蓮草12g;
3 日久腎虛加補腎葯。
注意:多飲水,跳躍,腎結石或較大的輸尿管結石考慮西醫碎石治療。
(四)男性功能障礙(陽痿,早泄,遺精)
主方:五子衍宗丸加減
處方:熟地10g 山萸肉10g 女貞子10g 枸杞子10g 沙苑子10g 澤瀉10g 甘草5g 菟絲子10g 車前子12g(包煎)
加減:1 陽痿加仙茅10g、仙靈脾10g、葫蘆巴10g、肉蓯蓉10g、丹皮10g;
2 遺精加金櫻子12g、覆盆子10g、芡實10g、煅龍骨30g(打)、煅牡蠣30g(打)、黃柏10g;
3 早泄加金櫻子12g、覆盆子10g、五味子10g,並酌加補腎陽葯;
4 並慢性前列腺炎加野菊花30g、黃柏12g等。
(五)慢性前列腺炎
治則:清熱解毒為主,兼益氣補腎,活血軟堅。
處方:野菊花30g 黃柏10g 白頭翁15g 敗醬草30g 橘核10g 丹參30g 黃芪30g 女貞子10g 甘草5g 金櫻子10g
(六)遺尿
治則:補腎止遺。
主方:桑螵蛸散加減
處方:桑螵蛸5~10g 白果10g(打) 補骨脂10g 益智仁5~10g 石菖蒲10g 金櫻子10g 遠志10g 甘草5g 覆盆子10g 煅龍牡各30g
注意:幼兒劑量酌減。
(七)副睾炎
治則:清熱解毒,疏肝活血,軟堅。
處方:黃芩10g 黃柏10g 野菊花10g 連翹15g 橘核10g(打) 青皮10g 小茴香3g 元胡10g 柴胡10g 赤芍10g 桃仁10g 紅花10g 甘草5g
(八)男性不育(精子數目減少或活動度下降)
主方:五子衍宗丸
處方:菟絲子10~15g 枸杞子10g 覆盆子10g 女貞子10g 沙苑子10g 仙茅10g 熟地10g 鹿角膠10g(烊兌) 甘草5g
注意:男方從其妻來經之日起開始服藥,每日1劑,連服14天為1療程,服藥期間避免房事,療程結束後同房,未孕可繼續1~2個療程。
五、內分泌疾病
(一)甲亢
主方:當歸六黃湯
處方:黃芪30g 當歸10g 生地10g 川黃連3g 黃芩10g 黃柏10g 酸棗仁10g 五味子10g 甘草5g 煅龍牡各10g(打)
注意:需配合西藥治療。
(二)糖尿病
主方:增液湯,白虎加人蔘湯,玉女煎,補中益氣湯等。
處方:生地15~30g 玄參15g 麥冬10g 生石膏30g(包) 知母5g 川黃連5g 花粉12g 玉竹10g 石斛10g 黃芪30g 太子參10g 白朮10g 升麻5g 柴胡5g 甘草3g
注意:需配合西藥治療。
(三)甲狀腺功能減低
主方:金匱腎氣丸,補中益氣湯。
處方:熟地10g 炮附子10g 肉桂3g 山藥10g 茯苓12g 澤瀉10g 黃芪30g 党參10g 白朮10g 升麻5g 柴胡5g 仙靈脾10g 甘草5g
六、免疫性疾病和骨關節病
(一)關節炎
處方:熟地10~15g 當歸10g 白芍10g 防風10g 威靈仙12~15g 海桐皮10g 豨薟草12g 老鸛草15g 黃芪30g 絡石藤15~30g 甘草5~10g
加減:1 病在上肢加羌活10g;
2 病在下肢加獨活10g、牛膝10~15g或木瓜10g;
3 寒中加制川烏、制草烏各5g、細辛3g;
4 兼熱證加生石膏、桑枝15~30g、忍冬藤15~30g;
5 病重加全蠍3g(研沖)、大蜈蚣1條(研沖),或加蘄蛇肉(最好配丸藥時用);
6 必要時加雷公藤多甙片,10mg,3次/日。
附:肢端關節可用外洗方:
透骨草60g,川烏、草烏、細辛、桂枝、荊芥、羌活、牛蒡子各15g
水煎取汁500ml,濕熱浸泡或濕熱敷患處,每劑用3~4天。
(二)乾燥綜合征
處方:生地10~20g 沙參10g 麥冬10g 玄參10g 花粉10g 太子參10g 石斛10g 玉竹10g 白芍10g 女貞子10g 枸杞子10g 甘草5g
加減:1 眼乾明顯加青葙子10g、決明子10g、谷精草10g、桑椹子10g;
2 熱證明顯加黃芩10g、知母5g、生石膏30g(包);
3 便秘加火麻仁30g、決明子12g。
(三)雷諾氏病
處方:桂枝10g 白芍30g 炮附子10g 丹參30g 黃芪30g 當歸10g 川芎10g 桃仁10g 紅花10g 甘草5g 雞血藤30g
(四)頸椎病
處方:生葛根30g 羌活10g 當歸10g 川芎10g 赤芍10g 桃仁10g 紅花10g 威靈仙20g 丹參30g 甘草5g
加減:肢麻加豨薟草12g、地龍10g、雞血藤15~30g
(五)腰痛,強直性脊柱炎
處方:骨碎補10g 川斷15g 寄生15g 鹿含草15g 楮實子12g 杜仲10g 牛膝12g 獨活10g 補骨脂10g 熟地10g 甘草5g
加減:1 腎陰虛加女貞子、菟絲子、枸杞子、沙苑子等;
2 腎陽虛、偏寒加炮附子、肉桂。
七、神經系統病證
(一)偏癱,面神經麻痹
主方:補陽還五湯加減。
處方:黃芪30g 丹參30g 生葛根30g 桃仁10g 紅花10g 當歸10g 川芎10~30g 赤芍10g 地龍10g 甘草5g
加減:1 語言不利加石菖蒲10g 、遠志10g;
2 熱證加黃芩10g;
3 面癱早期加白僵蠶10g、天竺黃5g、膽南星5g。
(二)頭痛
主方:四物湯加味(重用川芎)。
處方:川芎30g 當歸10g 赤芍10g 白芍10g 生地10g 甘草5g
加減:1 前頭痛加白芷10g;
2 兩櫱痛加白蒺藜10g、蔓荊子10g;
3 頭頂痛加藁本10g;
4 後頭痛加生葛根30g、羌活10g;
5 偏寒加細辛3g、吳茱萸3g;
6 偏熱加桑葉10g、菊花10g、黃芩10g;
7 兼頭暈加桑葉、菊花、薄荷各10g,必要時加天麻10g;
8 肝陽上亢加磁石、生石決明等。
(三)失眠,多夢,神經衰弱
處方:當歸10g 川芎10g 白芍10g 生地10g 熟地10g 酸棗仁10g 菖蒲10g 遠志10g 五味子10g 合歡皮15g 柏子仁10g 甘草5g 煅龍牡各30g
加減:1 兼肝氣鬱結者加柴胡10g、香附10g、青橘葉10g;
2 偏熱加川黃連3g、黃芩10g;
(四)弱智
參考方:党參10g 黃芪30g 生葛根30g 石菖蒲10g 遠志10g 首烏10g 當歸10g 枸杞子10g 赤芍10g 補骨脂10g 菟絲子10g 川芎10g 甘草5g
幼兒劑量酌減
(五)癲癇
主方:二陳湯
處方:陳皮10g 半夏10g 茯苓12g 天南星5g 天竺黃5g 石菖蒲10g 遠志10g 白僵蠶10g 酸棗仁10g 天麻5~10g 川黃連3g 甘草5g 鉤藤12g
(六)坐骨神經痛,末梢神經炎(下肢)
主方:補陽還五湯加散寒通絡葯,去川芎
處方:黃芪30g 當歸10g 赤芍10g 桃仁10g 紅花10g 地龍10g 獨活10g 牛膝12g 甘草5g 制川烏5g 制草烏5g 威靈仙20g
加減:1 肢涼加桂枝、白芍;
2 腰痛加川斷、寄生。
(七)精神失常(含幻覺、多疑、癔病等)
主方:十味溫膽湯
處方:陳皮10g 半夏10g 茯苓10g 竹茹5g 石菖蒲10g 遠志10g 甘草5g 酸棗仁10g 五味子10g
加減:1 肝鬱加香附、鬱金、合歡皮、青橘葉、柴胡等;
2 癔病加浮小麥30g、大棗10枚,甘草加至30g;
3 熱象明顯(舌紅苔黃)加川黃連3g、黃芩10g。
八、外科病
(一)丹毒,癤腫,淋巴結炎
治則:清熱解毒,涼血活血。
主方:五味消毒飲加減
處方:生地10g 丹皮10g 赤芍10g 銀花15~30g 連翹15~30g 公英30g 地丁30g 野菊花30g 川黃連5g 黃芩10g 甘草5g
(二)乳腺炎
治則:清熱解毒為主,兼散結通乳。
處方:公英30g 漏蘆15g 全瓜蔞15g 野菊花30g 黃芩10g 銀花15~30g 連翹15~30g 青皮10g 橘核10g 王不留行10g 甘草5g 路路通10g
另以藥渣外敷。
(三)乳腺增生(乳癖)
治則:軟堅散結,疏肝活血。
處方:柴胡10g 赤芍10g 當歸10g 香附10g 昆布10g 橘核10g 玄參10g煅牡蠣30g 浙貝母30g 夏枯草10g 甘草5g
加減:1 疼痛加元胡10~12g;
2 月經不調加益母草30g、熟地10g。
(四)良性甲狀腺腫(癭瘤)
治則:軟堅散結為主。
主方:消癭五海丸
處方:昆布15g 海蛤30g 浙貝母10g 橘核10g 夏枯草10g 玄參10g 連翹12g 白頭翁10g 海浮石12g
青皮10g 甘草5g
(五)靜脈炎
治則:涼血活血,清熱解毒。
處方:生地10g 丹皮10g 赤芍10g 黃柏10g 銀花15~30g 忍冬藤15~30g 地丁15~30g 公英30g 桃仁10g 紅花10g 甘草5g
附:外用靜脈炎軟膏,1~2次/日。
(六)痔瘡
治則:清熱涼血
主方:《血證論》槐角丸加減。
處方:黃芩10g 川黃連3g 黃柏10g 生地榆30g 槐角10g 側柏炭10g 赤芍10g 丹皮10g 生地10g 酒軍10g(後下) 甘草5g
附:外洗方:魚腥草(或敗醬草)30g 芒硝30g 大黃15g 黃柏15g 五倍子15g 明礬15g 冰片3g
共煎取1000ml,趁熱先熏,後洗(浸泡)15~20分鐘,3次/日。
(七)闌尾炎
治則:清熱解毒為主。
處方:黃芩10g 川黃連5g 黃柏10g 丹皮10g 野菊花30g 敗醬草30g 酒軍5~10g(後下) 元胡10g 枳殼12g 桃仁10g 厚朴10g 甘草5g
加減:日久紅花10g、赤芍10g、當歸10g、川芎10g。
(八)疝氣
主方:天台烏葯散加減。
處方:小茴香5g 橘核10g 烏葯10g 枳殼15g 厚朴12g 木香10g 香附10g 青皮10g 高良姜3g 甘草5g 元胡10~12g 白芍15~30g
加減:亦可隨症加入荔枝核、吳茱萸、肉桂。
九、婦科病
(一)閉經,月經後期
主方:膠艾四物湯加味。
處方:當歸10g 川芎10g 赤芍10g 白芍10g 熟地10g 益母草30g 丹參30g 黃芪30g 香附10g 艾葉10g 阿膠10g(烊化) 甘草5g
加減:1 血瘀加桃仁10g、紅花10g;
2 寒證加吳茱萸3g、肉桂3g;
3 氣虛加党參10g、白朮10g。
(二)功能性子宮出血,月經過多
治則:止血為主,兼益氣補血。
處方:當歸10g 白芍10g 生地10g 黃芪30g 生地榆10g 仙鶴草30g 茜草10g 側柏炭10g 阿膠10g(洋化) 貫中炭10g 甘草5g
拌醋一兩同煎。
加減:1 日久氣虛加党參10g、白朮10g、升麻5g、柴胡5g;
2 必要時加三七粉3g(沖)或雲南白藥;
3 或加赤石脂30g、補骨脂15g(驗方「止血靈」)。
(三)痛經
主方:桃紅四物湯加減。
處方:當歸10g 川芎10g 赤芍10g 白芍10g 桃仁10g 紅花10g 香附10g 元胡10~12g 烏葯10g 柴胡10g 益母草30g 艾葉10g 甘草5g
加減:偏寒加吳茱萸3g、肉桂3g。
(四)更年期綜合征
主方:芩連四物湯、二仙湯。
處方:當歸10g 川芎10g 白芍10g 生地10g 黃芩10g 黃連3g 香附10g 仙靈脾10g 石菖蒲10g 遠志10g 酸棗仁10g 五味子10g 甘草5g
加減:1 汗多加煅龍牡、浮小麥、山萸肉,必要時加麻黃根;
2 自汗再加黃芪、白朮、防風;
3 肝氣鬱結加柴胡10g、青橘葉10g;
4 血壓高頭暈加桑葉、菊花、薄荷、鉤藤。
注意:1 偏肝血(陰)虛者,以芩連四物湯為主方;
2 偏陰陽失調(寒熱相兼)者,以二仙湯為主。
(五)慢性盆腔炎
主方:桃紅四物湯加減。
處方:當歸10g 川芎10g 赤芍10g 白芍10g 桃仁10g 紅花10g 香附10g 丹參30g 野菊花30g 黃柏10g 元胡10g 青皮10g 甘草5g
(六)子宮脫垂
主方:補中益氣湯加減,重用枳殼。
處方:黃芪30g 党參10g 白朮10g 升麻10g 柴胡10g 當歸10g 枳殼30g 甘草5g
附:外用方:枳殼60g 五倍子30g 烏梅30g
濃煎熏洗,或用紗布條浸葯填塞。
(七)妊娠嘔吐
主方:香砂六君子湯加減。
處方:党參10g 白朮10g 茯苓12g 陳皮10g 半夏10g 焦三仙各10g 砂仁3g 蘇梗12g 竹茹10g 黃連3g 甘草5g 生薑5片
重者以伏龍肝60g,煎湯代水煎藥。
(八)先兆流產
治則:益氣補腎安胎。
處方:黃芪30g 党參10g 白朮10g 杜仲10g 川斷15g黃芩10g 甘草5g 桑寄生15g 鹿角膠10g(烊)菟絲子10g 苧麻根30g
加減:少量出血加炭類止血藥(艾葉炭、地榆炭等)。
附:亦可選用阿膠、艾葉、大薊。
十、皮科、五官科病
(一)蕁麻疹,濕疹,皮膚瘙癢症
治則:清熱涼血,祛風除濕。
處方:生地10g 丹皮10g 赤芍10g 當歸10g 白鮮皮20~30g 防風10g 地膚子20~30g 蛇床子12~15g 蟬蛻5g 土茯苓30g 甘草5g
加減:1 偏熱加連翹15g、苦參10g、黃芩10g;
2 偏濕加蒼朮10g;
3 偏寒加麻黃5g、桂枝10g、白芍10g;
4 兼瘀加丹參30g、桃仁10g、紅花10g;
5 氣虛加黃芪、党參、白朮;
6 偏風加白蒺藜10g、白僵蠶10g,必要時加全蠍3g(研沖)或蘄蛇5~10g;
7 明顯過敏者加過敏煎。
(二)帶狀皰疹
治則:清熱解毒涼血為主。
處方:龍膽草3~5g 黃芩10g 板藍根15g 銀花15g 連翹15g 生地10g 丹皮10g 赤芍10g 元胡12g 柴胡10g 甘草5g
注意:1 後期或後遺症用桃紅四物湯加味;
2 外用藥:帶狀皰疹糊劑;
或海金沙15g、青黛3g混勻香油調塗,2次/日;
或生大黃30g、黃柏15g、冰片5g,研末,香油調塗,2次/日;
或六神丸10粒加入醋2ml,溶化化後外塗,3次/日。
(三)痤瘡
治則:涼血活血,清熱解毒。
處方:生地10g 當歸10g 赤芍10g 丹皮10g 銀花15g 公英30g 連翹15g 丹參30g 野菊花30g 黃芩30g 白芷10g 甘草5g
加減:有感染加地丁30g。
(四)過敏性鼻炎
主方:蒼耳子散合過敏煎加味。
處方:蒼耳子10g 辛夷5~10g 白芷10g 防風10g 烏梅10g 五味子10g 丹皮10g 黃芩10g 銀柴胡10g 細辛3g 薄荷10g(後下) 甘草5g
(五)美尼氏病
主方:二陳湯加味。
處方:陳皮10g 半夏10g 茯苓20g 桑葉10g 菊花10g 薄荷10g(後下) 酸棗仁10g 仙鶴草60~90g 生葛根30g 五味子10g 甘草5g
加減:1 眩暈明顯加天麻5~10g、鉤藤10g;
2 熱象明顯加夏枯草10g、黃芩10g。
附:仙鶴草為治療本病的經驗單方。
(六)慢性咽炎,咽神經官能症(梅核氣)
主方:二陳湯或半夏厚朴湯加味。
處方:桔梗10g 蘇梗10g 厚朴10g 半夏10g 茯苓12g 薄荷10g(後下) 陳皮10g 甘草5g
加減:1 咽炎加清熱解毒藥,如黃芩10g、銀花15g、連翹15g、板藍根12g;
2 梅核氣加疏肝理氣葯,如香附10g、鬱金10g、柴胡10g、青橘葉10g;
3 陰虛加生地10g、玄參10g、麥冬10g。
(七)禿髮,脫髮
治則:涼血活血補腎為主。
處方:當歸10g 生地10g 熟地10g 赤芍10g 白芍10g 川芎10g 首烏10g 女貞子10g 枸杞子10g 沙苑子10g 旱蓮草10g 丹皮10g 甘草5g
加減:失眠加遠志、酸棗仁。
十一、其他病證
(一)低燒
治則:益氣養陰。
主方:青蒿鱉甲煎、補中益氣湯加減。
處方:生地10g 丹皮10g 地骨皮12g 銀柴胡12g 青蒿10g 知母5g 黃芪30g 党參10g 白朮10g
升麻5g 甘草5g
加減:對懷疑有炎症者加清熱解毒藥。
(二)盜汗
主方:當歸六黃湯加減
處方:當歸10g 生地10g 黃柏10g 黃芩10g 山萸肉10g 五味子10g 川黃連3g 煅龍牡各30g 甘草5g
麻黃根12g 浮小麥30g
加減:兼自汗加黃芪30g、白朮10g、防風10g。
(三)自汗
主方:玉屏風散
處方:黃芪30g 白朮10g 防風10g 党參10g 山萸肉10g 五味子10g 煅龍牡各30g 麻黃根12g 甘草5g
大棗5枚
(四)浮腫
主方:五苓散加減
處方:黃芪30g 茯苓15~20g 豬苓12~15g 澤瀉12~15g 白朮10g 車前草30g 漢防己10g 桂枝3~5g
五加皮5g 甘草3g
(五)乏力
主方:補中益氣湯
處方:黃芪30g 党參10g 白朮10g 升麻10g 柴胡5g 當歸10g 枸杞子10g 黃精10g 仙鶴草30g
千年健10g 甘草5g
(六)過敏性紫癜
治則:清熱涼血止血為主。
處方:生地10g 丹皮10g 赤芍10g 黃芪30g 槐花10g 茜草10g 生地榆30g 仙鶴草30g 黃芩10g
側柏炭10g 連翹12~15g 甘草5g
加減:尿內有紅細胞加白茅根30g。
(七)貧血
治則:益腎為主,兼補氣血。
處方:黃芪30g 當歸10g 熟地10g 阿膠10g(烊兌) 枸杞子10g 首烏10g 女貞子10g 菟絲子10g
巴戟天10g 鎖陽10g 補骨脂10g 甘草5g
加減:1 缺鐵性貧血加代赭石10~15g;
2 納呆去熟地阿膠,加生山楂10g;
3 便溏去當歸、首烏、鎖陽,加山藥、苡仁、肉豆蔻;
4 乏力明顯加党參、白朮、升麻,酌減補腎葯,避免藥味過多。
國家級名老中醫名方精選(轉載)
發表者:趙東奇99人已訪問
一、治陽痿
方一(古康德擬方):麻雀12隻,地龍40克,蜈蚣(干品,下同)20條,淫羊藿50克。分別研細末(麻雀去毛及內臟、焙乾),混勻,分為40包,每次1包,每日2次,以米酒沖服。20天為1個療程。本方治療陽痿患者10餘例,治癒率98%,總有效率100%。
方二(李保安擬方):淫羊藿、蛇床子、陽起石、菟絲子各15克,黃芪、枸杞子各20克,益智仁10克,蜈蚣10條,海狗腎1具,黃酒、白酒各500克。諸葯投入酒中浸泡10天後,每日早晚各飲服1次,每次25克,20天為1個療程。採用本方治療陽痿患者24例,1~3個療程治癒率95.8%。
二、治遺精、血精
方一(胡達坤擬方):刺蝟皮100克,焙乾、研細末,分為7包,每日1包,以甜酒汁沖服。採用本方治療遺精患者11例,均獲痊癒。
方二(范立金擬方):生蒲黃70克,滑石粉、梔子(炒)、當歸、生地、木通、赤茯苓、生甘草各30克。諸葯共研細末,水煎連渣飲服,1日3次。尿急尿頻緩解後即去當歸、生地、赤茯苓、木通、甘草。採用本方治療血精患者13例,7~13天全部痊癒。
三、治不射精
方一(倪國新、張麗擬方):党參、麥冬、遠志(制)、酸棗仁(炒)、天冬、茯苓、五味子各10克,合歡、甘草各15克。水煎20分鐘,取葯汁250毫升,日服2次。採用本方治療少年時期遺尿引起的不射精症患者120例,治癒率85.8%。
方二(鄭錫海、范玉華擬方):柴胡、香附、枳實各10克,甘草6克,白芍、牛膝各12克。水煎服,1日1劑。採用本方治療功能性不射精患者46例,均獲滿意療效。
四、治不育症
方一(楊光倫擬方):熟地、淫羊藿、韭菜子各30克,白朮、枸杞子、山萸肉、蛇床子各15克,當歸12克,杜仲(炒)、仙茅、巴戟、肉蓯蓉各10克,熟附子、肉桂各6克。水煎30分鐘取葯汁250毫升,日分3次服。20日為1個療程。採用本方治療不育症患者28例,治癒率82%,總有效率93%。
方二(房金擬方):熟地黃、菟絲子各20克,淫羊藿、党參、枸杞子、淮山藥各15克,仙茅12克,鹿角膠、紫河車各6克。水煎服,每日早晚各1次, 20天為1個療程。採用本方治療不育症患者83例,20~70天,治癒率54.2%,總有效率94%。
五、治前列腺炎
方一(刁煥偉、張文曾擬方):大黃、半夏各10~15克,琥珀5~10克。大黃、半夏水煎成200毫升,每次取100毫升;中服琥珀5~10克,每日2次。採用本方治療慢性前列腺炎患者34例,治癒率88.2%,總有效率94.1%。
方二(葉繼長擬方):豬殃殃100克,半邊蓮15克,魚腥草30克,紅花 10克,桃仁、澤蘭、茯苓、車前子各12克,滑石18克,甘草3克,桂枝6克。水煎,日分3次服。採用本方治療慢性前列腺炎患者45例,治癒率57.7%,總有效率100%。
六、治前列腺增生
方一(白成振擬方):劉寄奴、虎杖、夏枯草各15克,王不留行、炮山甲各10克,黃芪50克,琥珀(研末沖服) 3克。水煎服,每日1劑。採用本方治療前列腺增生患者45例,顯效率66.7%,總有效率88.9%。
方二(吳光明、魏秋英擬方):篇蓄、瞿麥、車前子、冬葵子、丹參各15克,滑石、山梔子、澤瀉、王不留行、澤蘭、牛膝、桃仁各10克,木通、甘草各5克。水煎 30分鐘得葯汁300毫升,日分2次口服。採用本方治療前列腺增生患者33例,平均服藥25劑,治癒率75.7%,總有效率100%。
七、治慢性肝炎、
早期肝硬化(「溫肝湯」,北京中醫醫院主任醫師、教授關幼波擬方)
黃芪30克,附片、白朮、香附、杏仁、橘紅各10克,党參、紫河車各12克,白芍、當歸、茵陳各15克。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溫服。
肝炎恢復期、消化機能未恢復者,可用「健脾舒肝湯」:党參、山藥、炒苡米、陳皮、白芍各12克,當歸、柴胡、鬱金各10克,草蔻6克。水煎服,每日1劑。
八、治單純性膽囊炎、膽囊術後綜合征(「金茵茶」,西安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所所長劉茂甫擬方)
茵陳、金錢草等份,取適量以沸水沖泡當茶頻飲。長期飲用,癥狀緩解後再服用2周。
慢性膽囊炎、膽結石症,可用「金錢開郁湯」(浙江省中醫院原副院長、主任醫師魏長春擬方):金錢草30克,柴胡、枳實、白芍、鬱金、烏賊骨、浙貝母各9克,炙甘草3克。每日1劑,水煎服。
九、治慢性胃炎(「健運麥谷芽湯」,福建中醫學院教授趙棻擬方)
麥芽、谷芽各30克,雞內金、山藥各15克,党參10克,甘草5克。以水浸泡1小時後煎沸5分鐘即飲用,每日1劑。
慢性委瑣性胃炎或潰瘍病並發慢性胃炎久治不愈、胃酸缺乏者,可用「滋胃飲」(南京中醫學院原院長、教授、主任醫師周仲瑛擬方):烏梅肉6克,炒白芍、北沙參、大麥冬、金釵石斛、丹參、生麥芽各10克,炙雞內金5克,炙甘草、玫瑰花各3克。每日1劑,水煎服。
十、治感冒(「特效感冒寧」山東省中醫藥學校主任醫師宋健民擬方)
蘇葉、薄荷、藿香、防風、荊芥、蒼朮、黃芪各10克,雙花12克,甘草3克。每日1劑,水煎2次,2次藥液混合分3次溫服。一般3劑即愈。
因體弱或慢性鼻炎、氣管炎而感冒纏綿不愈者,可用「健身固表湯」(河南中醫學院教授趙清理擬方):黃芪、百合各20克,白朮、防風各10克,桔梗15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溫服。服2~3劑即可。
十一、孫偉正教授,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血液科主任
擅長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首次使用「溫腎陽,補腎陰」的理論來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擅長治療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和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再生障礙性貧血經驗方】(遵醫囑加減)
生地15g 熟地15g 山藥15g 山茱萸15g 丹皮10g 女貞子20g 菟絲子20g 淫羊藿15g 補骨脂15g 黃芪25g 西洋參10g
十二、陳文伯,原為北京鼓樓醫院院長、炎黃國醫館館長。擅長治療哮喘、男性病。
【支氣管哮喘(寒哮)基本方】
麻黃3克 細辛3克 陳皮6克 姜半夏6克 雲苓6克 杏仁6克 前胡6克 白前3克 蘇子6克 萊菔子6克 杷葉子10克 生乾草6克
(此方為6歲兒童藥量,遵醫囑加減。)
十三、單兆偉,江蘇省中醫院中醫內科主任醫師,擅長胃腸道疾病。
【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經驗方】(遵醫囑加減)
仁術健胃方:太子參15克 苡仁30克 黃芪10克 莪術10克
十四、孟渝梅,山西省中醫藥研究院婦產科主任醫師,擅治外陰白班、盆腔炎等疾病。
【女陰白色病損基本方】(遵醫囑加減)
丹參10克 當歸9克 雞血藤15克 紫蘇9克 桂枝6克 蟬蛻9克 白芷9克 巴戟天15克 枸杞子15克
十五、邵長榮,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主任醫師,擅長治療肺結核、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肺氣腫。
【川弓平喘合劑】(主治支氣管哮喘,遵醫囑加減)
川弓12克 赤芍15克 白芍15克 當歸9克 丹參9克 辛夷4.5克 黃荊子9克 胡禿葉12克 細辛4.5克 生乾草6克
十六、張代釗,中日友好醫院主任醫師,中醫治療癌症的倡導人之一。擅長以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各種常見腫瘤。
【扶正解毒沖劑】(治療放化療的毒副反應,遵醫囑加減)
生黃芪30克 生地15克 銀花15克 黃連3克 麥冬9克 陳皮9克 枸杞子15克 石 15克 內金9克 山楂15克 竹茹15克 女貞子15克
十七、石恩權, 貴陽中醫學院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擅長中醫內科。
【治療口腔潰瘍基本方】(遵醫囑加減)
生地12克 竹葉9克 銀花12克 蒲公英15克 紫花地丁15克 連翹9克 乾草3克 野菊花12克 天葵子15克 土茯苓15克
十八、梁貽俊,中日友好醫院主任醫師,擅長治療血液病、心腦血管病。
【治療血小板無力症的基本方】(遵醫囑加減)
熟地6克 首烏6克 女貞子10克 旱蓮草10克 當歸炭6克 白芍10克 生地10克 仙鶴草6克 水牛角10克 丹皮6克 三七粉1克(分沖) 阿膠6克(烊化)
十九、以下3方為南京中醫藥大學孟景春教授的經驗方:
久咳方
方葯及用法:沙參30克,炙麻黃3克,杏仁10克,甘草3克。水煎分2次溫服。
主治:久咳、燥咳。
沙參有南沙參和北沙參之分。南沙參的祛痰作用較強,北沙參則養陰作用較強。久咳痰多宜用南沙參,燥咳則宜用北沙參。
月經過多方
方葯及用法:煅龍骨15~20克,煅牡蠣15~20克,茜草12克,煅烏賊骨12克。水煎分2次溫服。
主治:月經量過多,過期不止或淋漓不止。
本方適用於經色淡紅,腹不痛,脈細軟無力的月經過多者。若腹痛有塊,經色暗紫,說明有瘀血,不宜用本方。
便秘方
方葯及用法:生白芍15克,炙甘草10克,柏子仁10克,郁李仁10克,率參10克,生麥芽15克。水煎分2次溫服。
主治:大便秘結,如栗狀。
二十、以下5方為江蘇海門市中醫院主任醫師茅漢平的經驗方:
治腹瀉方
方葯及用法:焦白朮20克,淡乾薑4克,炒党參15克,煨豆蔻10克。水煎分2次溫服。
主治:脾腎虛寒引起的腹瀉。
眩暈方
方葯及用法:焦白朮20克,澤瀉60克。水煎分2次溫服。
主治:內耳性眩暈(即美尼爾氏綜合征)。
血栓性脈管炎方
方葯及用法:丹參30克,當歸20克,玄參30克,金銀花30克。水煎分2次溫服。
主治:血栓性脈管炎。
高脂血症方
方葯及用法:澤瀉30克,生山楂20克,決明子20克。水煎分2次溫服。
主治:高脂血症。
呼吸道感染方
方葯及用法:銀花30克,連翹15克,羌活10克,板藍根30克,射干10克,牛蒡子10克,桔梗6克,生甘草5克。水煎分2次溫服。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喉炎)、支氣管炎、流行性腮腺炎等。
二十一、以下4方為江蘇徐州市第四人民醫院主任醫師何止湘的經驗方:
1咯血方
方葯及用法:生大黃20克(後下),黃芩10克。水煎,待涼後分2次服。
主治:支氣管擴張、肺結核等引起的咯血。血止後即停葯。
2嘔血方
方葯及用法:生大黃15克(後下),黃連9克。水煎,待涼後分2次服。
主治:胃炎、潰瘍病等胃火上炎引起的嘔血。
3鼻子出血(鼻衄)方
方葯及用法:生大黃12克,薄荷7克。煮沸5分鐘即可,待涼後服下。
主治:外感風熱引起的鼻出血。
4冠心病、心絞痛方
方葯及用法:紅參、三七、水蛭各等份。共研成細末,裝入膠囊,每粒0.5克。每日3次,每次服4粒,溫開水送服。2個月為1個療程,連服3個療程。
主治:冠心病、心絞痛、陳舊性心肌梗死等。陰虛火旺者(表現為咽干喉痛,舌質紅,小便黃,脈細而快)不宜服。
臨床觀察50例,有效率86%,心電圖改善率64%。
二十二、以下10方為南京中醫藥大學孟澍江教授經驗方:
口舌生瘡方
方葯及用法:細辛3克,黃連3克。水煎服。
主治:口舌生瘡(口腔炎)。
1.寒咳方
方葯及用法:細辛5克,乾薑2克,五味子2克。水煎服。
主治:寒咳(慢性支氣管炎)。
2.關節痛方
方葯及用法:細辛5克,桂枝6克。水煎服。
主治:關節痛、身痛。
3.心絞痛方
方葯及用法:細辛3克,川芎6克。水煎服。
主治:心絞痛。
5.乳腺炎方
方葯及用法:僵蠶9克,連翹15克,黃芩6克,野菊花10克。水煎服。
主治:乳腺炎。也可用於腮腺炎、癤腫及淋巴結炎。
6. 咽喉炎方
方葯及用法:僵蠶12克,土牛膝15克。水煎服。
主治:咽喉炎伴隨咽喉腫痛、聲音嘶啞者。
7.虛熱方
方葯及用法:知母12克,鱉甲15克,青蒿10克。水煎服。
主治:骨蒸虛熱(如肺結核引起的潮熱)。
8.頭痛方
方葯及用法:細辛4克,生石膏20克,炙全蠍4克,白僵蠶10克,白附子6克,紅花6克,天麻8克,石決明15克(先煎)。水煎分2次服。
主治:偏頭痛、血管神經性頭痛。
9.慢性支氣管炎方
方葯及用法:麻黃4克,杏仁8克,甘草4克,法半夏9克,陳皮6克,茯苓10克,當歸9克,熟地12克。水煎分2次溫服。
10.蕁麻疹方
方葯及用法:麻黃4克,連翹12克,大黃4克,蟬衣9克,赤芍10克,威靈仙9克,蛇蛻5克,甘草4克。
主治:蕁麻疹、風疹。如為腸寄生蟲引起者,加檳榔6克,川楝子9克,效果更好。
二十三、以下2方為江蘇省中醫院主任醫師單兆偉的經驗方:
養胃方
方葯及用法:党參10克,白朮15克,白芍20克,炒枳殼10克,丹參15克,黃芩10克,仙鶴草15克,炒山楂12克,神曲12克,炙甘草5克。
主治:幽門螺桿菌感染、急性胃炎、十二指腸炎、潰瘍病。
辨證屬氣滯血瘀者(表現為面色蒼白無光澤、疲憊無力、食欲不振、胃脘疼痛且痛有定處)用本方有效。舌苔黃膩者不宜服本方。
理氣止痛方
方葯及用法:柴胡5克,枳殼10克,白芍12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甘草5克,檀香3克,佛手10克。水煎分2次溫服。
主治:急性胃脘痛或胃痛經常發作。
本方適用於舌質淡紅、舌苔薄白、脈弦(把脈時,有如按琴弦之感稱為弦脈)、胃脘或脹或痛且痛無定處、性情急躁或憂鬱者。口苦口乾、舌質紅、大便乾結、脅肋疼痛、小便少而黃、舌苔黃膩者不宜服。
二十四、以下5方為江蘇省中醫院龔麗娟主任醫師經驗方:
皮膚紅斑方
方葯及用法:大黃5克(後下),水牛角片30克,生地15克,紫草30克,丹皮10克。水煎分2次溫服。
主治:皮膚紅斑、日晒性皮炎。
高尿酸血症方
方葯及用法:玉米須30克,絲瓜絡30克。水煎分2次服。
主治:高尿酸血症。
乳糜尿方
方葯及用法:玉米須30克,糯稻根60克。水煎分2次服。
主治:乳糜尿。
消尿蛋白方
方葯及用法:生黃芪20克,党參12克,炒白朮10克,茯苓10克,山藥12克,桑寄生12克,白花蛇草15克,石葦10克,蜀羊泉15克,玉米須30克。
主治:急慢性腎炎引起的蛋白尿。
尿床方
方葯及用法:炙黃芪30克,豬膀胱(鮮)1隻。將豬膀胱洗凈,加蔥姜煮沸,去泡沫,加少許黃酒,再放入黃芪,加水至超過葯面3厘米左右,煮沸後轉用小火將豬膀胱煮至熟爛,取葯汁約300毫升,上午9~10時,下午3~4時各服1次。豬膀胱切細當菜吃。
主治:尿床、小便失禁。經2~4周療程,尿床減少以至痊癒。對老年人因膀胱括約肌鬆弛(腎虛)引起小便不能自控和失禁,本方加益智仁、菟絲子,服1~2個月,常可收效。
二十五、以下4方為江蘇省中醫院符為民主任醫師的經驗方:
腦出血方
方葯及用法:
1)制大黃6克,枳實10克,玄明粉20克,陳膽星12克,鬱金12克。
(2)水蛭9克,制大黃12克,川牛膝30克,陳膽星12克。水煎分2次服。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選其中1方。
主治:中風腦出血。
中風後遺症方
方葯及用法:川牛膝12克,桂枝10克,赤芍12克,生黃芪30克,當歸12克,全蠍5克,地鱉蟲12克。水煎分2次服。
主治:中風後遺症。
半身不遂方
方葯及用法:木防己6克,赤芍12克,黃芪15克,地鱉蟲12克,丹參30克。水煎分2次服。
主治:半身不遂。
面癱方
方葯及用法:全蠍5克,僵蠶12克,白附子10克,川芎12克。水煎分2次服。
主治:面癱。
二十六、以下4方為江蘇省江陰市人民醫院周慕丹副主任醫師的經驗方:
痛經方
方葯及用法:吳萸3克,肉桂3克,當歸10克,制香附12克。水煎分2次服。
主治:痛經(寒凝型)。
閉經方
方葯及用法:山藥12克,茯苓15克,當歸10克,續斷12克。
主治:閉經(沖任不足型)。
此型閉經多見於未婚女子,在治療上強調脾腎雙補,切不可用大劑量活血化瘀葯,以免耗傷正氣。
濕熱性閉經方
方葯及用法:蒼朮10克,六一散30克,萆10克。水煎分2次服。
主治:濕熱性閉經。
倒經方
方葯及用法:桑白皮15克,白芍15克,黑山梔10克。水煎分2次服。
主治:倒經(肝火沖逆型)。
名醫經驗——費繩甫(轉載)
發表者:趙東奇17人已訪問
學術觀點
費氏擅治內科雜病,尤以虛勞、調理最具心得。費氏宗李東垣與朱丹溪兩家。認為東垣補陽、丹溪補陰是治病兩大法門;然東垣未嘗偏廢陰面,丹溪也多顧及陽分,故吸取兩家之長,宗其法而不泥其方。例如對於虛勞的診治,雖宗丹溪「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說,但苦寒之品則盡量避免,恐傷陽也。遇脾胃弱者,則著重脾胃而用培土生金之法,實宗東垣學說。但除宗氣下陷者外,升提之品不可用,燥烈之品更當禁忌,恐傷陰也。兩者兼籌並顧,有相得益彰之美。繩甫公認為:東垣雖重脾胃,但偏於陽。近代吳澄<<不居集>>的補脾陰法,實補東垣之未備。丹溪之補陰,尤著重於腎陰,但弊在苦寒滋膩。繩甫公主張脾虛補脾、腎虛補腎,並宜兼事調和胃氣;若胃氣不和,則滋補腎陰,徒令凝滯;溫補脾陽反動胃陰,以致飲食日減,則虛何由能復。<<內經>>說:「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又說:「胃為水谷之海,五臟六腑之大源。」足見一生氣血皆從胃中水谷生化而來。所以不論何臟虛而關係於胃的,必從胃治。倘胃氣有權,則五臟之虛皆可恢復。因此胃之關係於一身,實在是最重要的。其治療原則是:胃陰虛者,當養胃陰;胃陰、胃氣並虛者,當養胃陰而兼胃氣;此法每多應手。他生賓士虛證之所以別心得者在此。
繩甫公嘗謂:「診斷有四要,一曰明辨見證,二曰探討病,三曰省察氣候,四曰考核體質,蓋見證有表裡、氣血、虛實、寒熱之分;病源有六淫、七情、痰、食、勞、逸之異;氣候有南北高卑寒暑燥濕之別;體質有陰陽、強弱、老少、勇怯之殊,情況各有不同。必須診斷確實,而後隨機應變,則輕重緩急大小先後之法,因之而定。」
他對論治的原則方面,立論也很精闢,主要在於明辨補瀉寒溫。他認為:病有宜補而以瀉為補之道;有宜瀉而以補為瀉之道。有宜寒劑者,以寒劑為類之引。病在上者治其下,病在下者治其上。病同而葯異,病異而葯同,其義至微,非心細如髮者不能辨。葯與病合,雖一葯可以瘳疾,蓋功專而效速。若不識病源,不辨病症,藥品數多,攻補雜施,寒溫亂投,失其專力,則病未有不加者,欲求有功,難矣。假令一葯可以中病,他味相制,功力不著,作用不顯。葯有當用則用,抵當、承氣,不嫌其猛;附、桂、理中,不嫌其溫;參、芪不嫌其補;知柏不嫌其寒。病有外假熱而內真寒,有內真熱而外假寒;有至虛而有盛候假實,有大實而有羸贏狀之假虛;非膽大細心者不能辯證用藥。用藥如用兵,稍誤則成敗生死系之。故治療不辨寒熱,不察虛實,孟浪將事,鮮有不僨事者。專於攻伐者,執邪退則正安之成見,正氣不復,而邪氣愈熾矣。故古人說「葯貴當病,法當應變,得其當,馬頭可經活命,不得其當,人蔘足以殺人」。孫真人所謂「隨時增損,物無定方。」
至於用藥之道,他主張貴於切合病機。輕病用輕葯而輕不離題,重病用重葯而重不僨事。輕病固然不可用生葯,但如病重葯輕,則姑息養奸,貽誤病機。重病投重劑,也要慎重將事,須知「遣有節之師而收制勝之功」之妙。總之,貴在「膽欲大而心欲細」罷了。
醫案
案一、蔣××,江寧人。初病胸脘覺冷,口多痰沫,醫用二陳、平胃不應,用附子理中,其冷更甚,即飲滾水尚不覺熱,粒米不進,已經6,勢瀕於危。求治於余,診其脈沉細而弦,此胃有蘊熱,煎前熬津液,化為痰涎,誤認胸脘覺冷、口多冷沫為虛寒,用辛熱通陽,反助火劫陰,胃陰將涸,故粒米不能不咽。治必清胃熱、養胃陰,令熱去津生,胃氣宣布,涎沫自消。處方:天花粉9g
川石斛9g 北沙參12g
大麥冬9g 大白芍6g 生甘草3g。
服3劑,冷涎已減,飲食漸進,服10劑涎沫全無,知飢能食。照方加大生地9g
繼進10劑,即康復如初。
案二、鄧××,南京人。泄瀉無度,肢冷如冰,頭重難起,人事昏沉,舌苔中黃前白,脈來沉細弦緩。此暑濕內伏,寒中少陰,真陽有上越之勢;幸頭面無汗,尚可挽回,治必先通陽祛寒,令真陽歸窟後,再清理伏邪,是一不易之法。處方:制附子9g
炮姜炭9g 別直參6g
荊芥穗6g 粉甘草3g。
進2劑,瀉止,肢溫,神氣清爽,寒去陽回,而伏邪外發,壯熱口乾,紅疹滿布,改用:牛蒡子6g
薄荷葉3g 冬桑葉6g
凈銀花9g 蟬衣3g
冬瓜子12g 生甘草3g 鮮竹葉9g。
進3劑,熱退疹消;唯口乾不止,心悸不寐。此伏邪清而胃陰虛也,法宜養胃,藥用:西洋參6g
大麥冬9g 大竹葉9g
川石斛9g 大白芍6g 生甘草3g。
連進6劑而愈。
案三、石××,江陰人。患傷寒,惡寒發熱,頭痛項強,腰痛無汗,苔白,煩躁,脈來浮緊,此風寒兩傷營衛,里熱無從外泄,非發汗不可,方用大青龍湯。處方:麻黃3g
桂枝4.5g 杏仁9g
甘草3g 石膏9g。 服1劑,汗出熱退,躁止而安。
案四、盛××,常州人。壯熱無汗。紅疹滿布,咽喉紅腫白腐,舌絳苔黃,脈浮弦洪數,溫熱中挾穢濁,氣血皆受燒灼,非用大劑生津泄邪,兩清氣血,令邪熱外泄、穢濁不行,勢必深入臟腑。此症須照溫疫例治,非尋常喉可比。處方:生石膏90g
犀角尖3g 酒炒黃連3g。 牡丹皮6g
牛蒡子9g 薄荷葉6g
凈銀花12g 凈連翹9g
天花粉9g 輕馬勃3g
象貝母9g 陳金汁60g
鮮蘆根120g 竹瀝120g。
進3劑,汗出淋漓,其熱漸退,照前方加鮮石斛15g 桑葉9g
再進3劑,大便暢行,熱勢盡退;照方去牛蒡、薄荷,加鮮生地120g
服後咽喉白腐皆消,惟口渴引飲,心煩不寐,用明天冬9g
大麥冬9g 大生地9g
南沙參12g 川石斛9g
天花粉9g 川貝母9g
大白芍6g 川甘草3g
鮮竹葉3g 青皮甘蔗120g。 連進5劑而愈。
案五、吳××,常熟人。飲食不知饑飽,衣服不知寒暖,形同木偶,遍治無效,求前診視,脈來右關細滑,是痰阻胃氣,宣布無權,先用白金丸9g
粳米湯送下,大便連行3次,粘膩如膠,後咳吐痰數盞。方用:川貝母9g
瓜蔞皮9g 川石斛9g
南沙參12g 甜杏仁9g
生甘草1.5g 鮮竹茹3g。
連進3劑,其病若失,徐靈胎云:「自古奇疾多屬於痰。」誠哉是言!
案六、徐××,太倉人。每日早起梳妝,必咳嗽千餘聲,入夜卸妝亦然,此外一聲不咳,半年來,理肺治咳無功,諸醫束手無策,求治於余。餘思,五臟六腑皆有咳,不獨肺也,此病不在肺有而在胃。右關脈來沉細,胃虛已著,以甘淡養胃治之。處方:大玉竹9g
北沙參12g 川石斛9g
大麥冬9g 生白芍6g
生甘草3g 白蓮子10粒(去心)。服20劑而愈。
案七、吳××,所患奇疾,凡接觸所御物,似覺物即與言,甚至詈罵,遍治無效,疑為邪崇,請假回籍,踵門求治。診其脈,左關細弦而滑,是痰火入肝,地魂不藏而遊魂為變,投以清火豁痰潛陽鎮逆之品。處方:羚羊角3g
石決明30g 牡丹皮6g
川貝母9g 川石斛9g
天花粉9g 大麥冬9g
花龍齒12g 薄橘紅3g
鮮竹瀝60g(沖服)。連進6劑,其病若失。病者因問古今方書查無此病,先生何以知此而治之驗也?余答日:「肝主藏魂,痰火侵肝,陽升無制,神魂飛越,附物而言;清化痰火,肝陽自平;神魂內藏,幻象頓絕。方書雖未載此病,切脈辨證,可觸類而旁通也。」病者日:「善」。
案八、萬某之夫人。平時心悸頭眩,腰酸腿麻,每發戰慄,床皆震動。雖重衾不暖,溫補年余,病勢反增,求治於余。診得六脈沉細,左關帶弦,是陰虛於下,陽升於上,灼津耗氣,津虧氣弱,不亟衛外而砥中;非峻補真陰,若以堅之,介以潛之,斷難獲效。處方:大生地9g
大麥冬9g 明天冬9g
川黃柏3g 川石斛9g
大白芍6g 生龜版12g 左牡蠣30g。
進2劑頗安。即照方連服30劑,乃霍然。萬某日:「前進溫補陽氣而劇,今服育陰潛陽而愈,治病用藥合切病證之難有如此。」
案九、張××。徹夜不寐,心煩懊nao,難以名狀,遺精、陽痿已經年余,遍治無效。延余診視,脈來弦大而滑,此陰虛陽亢,心腎不交,治必育陰潛陽。處方:大生地9g
生龜版12g 左牡蠣12g
杭白芍9g 女貞子12g
大麥冬9g 川石斛9g
雲茯神9g 薄橘紅1.5gg
雞子黃1個。連進30劑,心煩懊nao已止,入夜能寐而未酣,陽痿依然,肝陽已平,心腎交通,腎陰尚虛,精氣不固,照前方加九制熟地9g
川黃柏3g
豬脊髓1條,接服50劑,遺精止而陽剛振。張某年已五旬,尚無嗣續,來年妾生一子,張某甚喜曰:「遺精煩躁,徹夜不寐,應是陰虛陽盛,至於陽痿多屬陽虛,前服鹿茸,陽痿更甚,今服陰葯,陽剛即振,君審熟陰陽而不膠柱鼓瑟,足見神奇。」
本文轉載自http://user.qzone.qq.com/165629348
名醫經驗——張驤雲(轉載)
發表者:趙東奇17人已訪問
驗方
一、蔥豉湯
蔥豉湯出<<肘後方>>乃微辛微溫之劑。蔥白雖性味辛溫,但辛而帶潤,溫而不燥。豆豉是黑豆蒸
而成,苦寒的性味已轉微溫。所以蔥白和豆豉結合微辛微溫,發汗不傷陰,無涼遏的顧慮。傷寒初起,邪在衛分者,用之最為合度,即新感引
動伏氣的證候,也可促伏邪由里出表,獲得從速透達的機會。
加減的原則:如表邪較重,發熱,頭痛,骨楚,迅希表散的加柴胡、干葛根。如春冬季節的風溫症,每並發咳嗽氣逆,兩脅或半邊脅肋引痛,所謂插脅傷寒,此瘀留於肺、肝血絡之中,絡道壅滯,不宜猛劑攻消,只宜通絡化瘀泄熱之法,蔥豉之外,必須佐以歸須、新絳、旋覆花等行氣血、疏經隧的藥物,有時取蔥管易蔥白,借其通陽利氣。
二、梔豉湯
梔子豉湯,主虛煩懊
。張氏用以治傷寒表證未罷,上焦膈中有熱,相當於邪熱過衛入氣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張氏不主張驟用或早用陰柔寒滯的方葯,認為豆豉的透達解肌表仍不可少,山梔的輕清泄膈熱,在所必需,俾能表裡雙解。如里熱較重的加黃芩、連翹,發現紅疹隱隱不顯的佐蟬衣、西河柳或櫻桃核等。
三、黑膏
黑膏亦出<<肘後方>>,由生地、豆豉、豬脂、雄黃、麝香等葯組成,主溫毒發斑。張氏選取生地、豆豉二味同搗,結合涼血、散血、熄風、清熱、祛痰之品,以治邪熱已入營分或血分,劫爍真陰,神昏譫語,肝風煽動的疾患。妙在於育陰而不滯邪,透邪而不傷正,是貫徹「透表」原則的一種治法運用。
臨床上對這一方劑的掌握,關鍵在辨別邪熱是否已入營分或血分,一般無營分或血分證狀呈現,決勿浪投,恐生地的陰柔滋膩,壅熱滯邪,如營分或血分的證狀已顯,即可放手應用,不必猶豫。本方在滋陰的基礎上,參入豆豉的透達,有托邪外出之功效。用黑膏的主要指征,為脈洪數或脈數,舌苔黃糙膩、灰糙膩、邊尖露紅,或焦黃及焦黑燥裂、質絳。一般在服藥二三天後,如糙膩焦燥的舌苔象殼樣脫去,轉成光絳,熱勢漸衰,神識漸清,乃正勝邪卻,陰液來複的先兆,其預後多佳。
糙膩或焦燥舌苔脫去的情況,張氏常形容為「鏟飯滯」。「鏟飯滯」要真功夫,時間未到不能鏟,鏟得恰當,則邪濕痰熱余蘊得以清撤,化源重獲滋生。這裡的關鍵,即主用生地、豆豉而外,還應兼用竺黃、膽星。張氏認為,膽星雖經制過,猶微帶苦溫之性,此時大部分有形的邪濕已化成無形的燥熱,大劑育陰清熱,固可屏退炎熱,然剩下無多的邪濕,必假豆豉的透達,膽星的苦溫,才能與痰熱盡蠲。沒有生地的柔潤,竺黃的甘寒,焦燥的舌苔脫不掉;沒有豆豉的透達,膽星的苦溫,糙膩的舌苔鏟不去。心傳真諦,非親歷其境,很難言喻。
無汗取豆豉,有汗取豆卷,熱盛取生地,津傷取石斛;邪熱內熾,劫奪津液,並取生地、石斛。為黑膏加減法的種種,都經得起實踐的考驗。
四、陽旦湯
陽旦湯即桂枝湯加黃芩。張氏參其意,立「溫解疏泄」法,以桂枝拌炒黃芩合香豉、蘇梗等味,治寒熱往來,脈遲細,舌白膩,感寒偏重病症;或合附子、細辛、二頭尖等溫經散寒,去瘀導濁之劑,治遺泄或房事後感寒引起的發熱惡寒,脈沉,四肢不溫,少腹陣痛,即世俗習稱的「夾陰傷寒」。
五、玉雪救苦丹
玉雪救苦丹,主治傷寒時行瘟疫,寒熱頭痛,胸悶痹
,身熱神昏,譫語氣逆,痰涎壅塞,一切咽喉急證,小兒痧痘、時疹、急慢驚風,兼治癰疽發背,腦疽疔毒,無名腫毒等證。全方共48味藥物組成。每粒潮重一錢五分,晒乾重一錢。此丸無蘇合香丸偏於溫,無至寶丹的偏於鎮,無牛黃丸、紫雪丹的偏於涼,獨擅「開泄疏托」之功。凡傷寒時邪,濕遏熱伏,不能透達,因而壯熱無汗,胸宇煩悶,神昏譫語,脈緊數,舌厚膩的證候,予蘇合香丸則嫌其溫,恐抱薪救火,助長熱勢猖狂;予至寶丹則嫌其鎮,慮其邪濕郁遏;予牛黃丸、紫雪丹則嫌其涼,恐引寇入室,導致厥閉深沉。此時非玉雪救苦丹不為功,輕者半粒至一粒,重者二粒,真有「體若燔炭,汗出而散」的靈效。
根據張氏應用玉雪救苦丹的經驗,必須是壯熱無汗或汗極少,脈緊數、弦數,舌苔白膩滿布,或黃白垢濁相雜,體質比較堅實,濕痰素盛的初期患者,最屬對症。它的「開泄疏托」的功效,重點在發表以宣通閉塞的腠理,通里以疏泄郁遏的濕濁,腠理能宣通,濕濁得疏泄,自然汗出邪透,熱退神清。如濕遏熱伏,瀕於逆傳化火的,有時也和至寶丹及清熱、熄風、育陰的藥物同用。倘壯熱有汗、舌苔干黃質絳,邪熱已經化燥,或年老體弱,陰虛火旺之人,決不是玉雪救苦丹所能合轍的。
總之,運用玉雪救苦丹的前提,首應抓住熱勢、脈象、舌苔、體質等四個基本條件,但它的主要關鍵在於一個「汗」字。合與不合,取決於有汗與無汗,效與不效,也取決於有汗與無汗。至於劑量的權衡,則體壯邪盛的每服一粒,可分2~4次送吞,體弱邪輕的每服半粒分2~3次送吞,防葯過病所。若服二粒而病勢仍未轉機,或服丸後濕從熱化,這就當考慮改易治療方針了。
學術觀點
歷來傷寒學派持本寒而標熱的論點,注重麻、桂、柴、葛的辛溫,溫熱學派持本熱而標寒的見解,注重桑菊、銀翹的辛涼,兩者之爭,大有千古不易之勢。張氏繼承了張仲景及吳又可、葉天士諸家的理論和經驗,在長期的臨床研究中,體會到傷寒與溫病在源流上是一脈相承的,傷寒學說是溫病學說的基礎,溫病學派的理論和經驗也全是《傷寒論》辨證論治具體運用的發展和補充;認為傷寒與溫病之爭是不可必要的。至於病源不同,治當有異,固未可厚非;然傷寒化熱,溫病化寒,寒熱之間的傳變轉化,往往交互錯雜,難以絕對劃分界線,必須見微知著,通權達變,決不可膠柱鼓瑟。因此,張氏主張傷寒、溫熱應冶於一爐,融為一體。並認為屬於傷寒範疇的熱病,不外乎新感外襲和伏氣內發二端。新感雖有寒溫之分,但外邪的侵犯,由表入里,治療只宜表散;伏氣因新感引動,由里出表,治療亦宜透達。除了里結陽明的府證可下奪而外,新感與伏氣的出路同在肌表,故「表」與「透」實為傷寒臨證治療的中心環節,新感務求「表透」,勿使內入,伏氣務求「透表」,促其外達。並發現豆豉一味兼擅「表」和「透」的功效。豆豉經麻黃水浸制,微苦微溫,苦而不寒,溫而不燥,既擅解表,又擅透達,發汗不傷陰,並能除煩化滯,且無涼遏之弊,乃治新感與伏氣的至當不易之品。
張氏主張治療傷寒熱病以「表」與「透」為中心,提倡豆豉的「表」與「透」的作用,必須是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根據衛氣營血的病程傳變,不同階段,採用不同配伍,達到「表」或「透」的目的。如邪在衛分者,以蔥豉湯加減。加南方多濕而無北地的寒邪陰凝,故衛分之邪偏於寒的,不必賴麻、桂的辛溫,辛溫反助邪熱;偏於溫的也不宜桑菊、銀翹的辛涼,辛涼恐遏邪濕。此時,惟蔥豉的微辛微濕,恰到好處。邪留氣分者,從梔豉湯加減;邪入營分或血分者,從黑膏加減。三方都有豆豉,由於配伍的關係,蔥豉著重於發汗解表,猶葉氏「在衛汗之可也」的原則;梔豉著重於輕清泄熱,表裡雙解,猶葉氏「到氣才可清氣」的原則;黑膏著重於育陰達邪,猶葉氏「乍入營分,猶可透熱仍轉氣分而解,入血猶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的原則。但邪未傳入氣分化熱,決不輕予梔子的清泄,邪未傳入營分或血分,劫爍津液,決不輕予地、斛的育陰生津。進一境始轉一法,獨豆豉的「表」與「透」則貫徹於整個病程的始終,打破了溫熱學派對汗禁的清規戒律。
張氏認為內傷雜病的治療前提在扶正,所謂精氣奪則虛;外感時氣的治療前提在祛邪,所謂邪氣盛則實。新感非表不解,伏氣非透不愈。救陰尚易,達邪最難,邪去則正安,熱退則津還,與其養癰貽患,無如曲突徙薪。汗法的目的,重在祛邪,「表」與「透」均應隸屬於汗法的範疇。然而「表」有發表,有解表,有育陰以滋發汗之源等等的區別;「透」有清透,有溫透,有化濕以開達邪之路等等的異殊;為傷寒臨床開闢了廣闊的治療途徑。
至於具體運用汗法時,張氏一方面著重於掌握適度,既不失於表透,也不能過於表透,主張因勢利導,以疏肌為主,取微微然自得汗,導邪外達,不用強責其汗之法,以防傷陰劫津之變,所謂邪去熱自已,熱退津自還;另一方面重視汗源的變化,凡邪熱燔灼,傷陰耗液者,急當養陰增液,以滋化源,達邪外出,即使初露陰液耗損之象,如舌燥、尿少、煩熱不寐等症,亦當防微杜漸,臨床經驗在於育陰而不滯邪,祛邪而不傷正。
本文轉載自http://user.qzone.qq.com/165629348
名醫經驗——夏應堂(轉載)
發表者:趙東奇24人已訪問
證治經驗
夏氏對溫熱病的診治原則,出入於葉天士、薛生白二家及王孟英等氏之論,但臨床別有心得,不拘泥於諸家繩墨。
一、辨高熱證候的順逆
溫熱病的高熱,應與其他癥狀相結合來辨別其順逆。如熱勢上午能減輕,口渴能飲水,夜間能安睡,則熱勢雖高,尚屬順候。因發熱是邪正交爭的表現,上午有輕時,表示正氣尚足支持;口渴能飲水,則陰津不致乾涸;夜間能安睡,則心神可保安寧,不致發生閉脫之變。反之如見吐瀉昏迷或煩躁不寐等,往往昏厥可慮。
二、耳聾與目糊,輕重不同
溫病過程中每見耳聾,尤以濕溫病為最多,大抵於二三候之間或早者在一候左右出現,病退後自能恢復。其原因往往由濕蔽清陽或金受火凌所致。一盡如傷寒之邪在少陽或傷寒之因發汗過多所致。若為肺金受爍所致之耳聾,治當清肺,不可泥於少陽一經,而再以小柴胡湯益其病也。惟目糊不清,或夜間燈火甚明,而患者反雲光線不亮,凡見此症,應加註意,往往有昏厥之變,尤以初病一周之內出現者更為重要。《靈樞.熱病篇》說:「目不明,熱不已者死。」以心繫上屬於目,而心包絡之精與脈,並為目系,上屬於腦也。《難經·二十難》亦說:「陰脫者目盲。」故此症之出現,很可能為邪陷陰傷之先兆,臨床遇此,不可疏忽。
三、對下血的注意點和治療方法
下血為溫病中之險症,早者發生於一候左右,但以三候左右發生者為多,亦有的熱已退清而突發者。診察時必須注意,不可稍有疏忽。如見病色面(白光)白,神情萎靡,腹痛便溏等,必須注意其大便色澤,以免貽誤。夏氏對此種下血的治法,往往以《外台》秦皮湯為主方(秦皮、黃連、白頭翁、阿膠),隨症加人蔘、西洋參、生地、銀花炭素。本方即白頭翁湯去黃柏加阿膠。他認為出血以後,陰津大傷,黃柏過於苦寒,殊非所宜,而黃連卻有厚腸作用。鄒潤安更申述黃連能厚腸之理,認為優於黃柏,且阿膠可以止血,故以此方治溫病下血,頗見功效。
四、對汗、疹、斑的看法
溫邪出路有四:即汗、疹、斑。一般說來,汗屬衛分, 屬氣分,疹屬營分,斑屬血分。
衛分為一身之藩籬,故大多數疾病,須由汗出而解,不地這汗泄太過,可能導致亡陰亡陽,因此無汗要使有汗,汗多時要使少汗。取汗之法很多,並非使用表葯一途而已。例如病在氣分,開展氣分也能發汗;即使病在血分,投犀角地黃湯後亦有通身大汗而解的;臨床上遇到壯熱無汗,而舌質紅絳,或黃糙無津,投以沙參、石斛之類,每多汗泄熱退,這就是「凡欲發其汗,須養汗源」之道。汗多要使汗少,也並不是都要用回陽固表葯的。如病在陽明氣分有汗多、口渴之白虎證,辛涼清熱,可使汗收熱解;又如熱郁肺經之汗出而喘的麻杏石甘證,投劑後,亦可喘平汗收。即使病在衛分,如果汗泄既多,發表葯亦宜慎用,但不能驟進固表之品,以斂其邪。
白喑在濕溫症中最為多見。發
表示氣分之邪濕有所外達,王孟英說是「失於輕清開泄所致」,但亦未必盡然;以濕溫患者之發
,不可能都是治不得法所致。凡白
乍見,治宜松肌,如蟬衣、牛蒡之類,不必發表,因與麻疹不同也。葉香岩認為「宜見而不宜多見」,因過多恐傷氣液之故。白
以晶瑩飽滿為順,若見乾枯,是津液有傷,治當顧其津液。其部位一般多在胸腹頸項,若延及面部手足者,表示正氣大傷,治當扶正,宜用人蔘。
紅疹從血絡而出,當屬營分,但葉氏認為屬氣分者亦不少。章虛谷認為;治斑疹必須兩清氣血。實際上紅疹與白喑每同時並見,吳鞠通主以銀翹散去豆豉加細生地、丹皮、大青葉。倍玄參。但亦須斟酌使用,若舌不紅絳,陰液未傷,不必太寒太滋,正葉氏所謂「乍入營分,猶可透熱轉氣」之意。一般紅疹每見不多,其部位大多在胸腹,惟斑傷寒則發疹較多,面部及四肢均可見,見神志每易昏糊,不必慌亂,此不過熱入營分,並非邪陷心包,可用神犀丹於清熱解毒中寓以透發,常可化險為夷。至於斑則比疹更進一層,雖由肌肉而發,但終屬邪入血分,故一面清血解毒,另一面仍冀其邪從肌表而外達,化斑湯之用石膏恐系此意。
五、對瘋痧及大頭瘟毒的看法
治瘋痧以透發為主,雖有爛喉,亦有清透,痧得透則邪能外達,邪達熱清則喉症自愈。初起每用豆豉、桑葉、薄荷、制僵蠶、牛蒡、蟬衣、銀花、連翹之類。此病在四五天內為主要關頭,若邪熱不透,每易傷陰劫津,可加鮮石斛、玄參等,慎勿早用滋膩苦寒;因白喉以治為主,而瘋痧以透痧為要也。
大頭瘟毒頭腫泡,以上行者為順,此平彼起,環繞頭面一周即愈。若下行者為逆。倘下循軀體,多屬不治。治法用普濟消毒飲極有效驗,可宗吳鞠通法去升、柴、芩、連,發熱者可加豆豉。除逆證外,大多可痊癒。
六、如何養陰保津
陳修園嘗謂:「主讀《傷寒論》數十年,然後悟出存津液三字。」其實不獨傷寒,溫病更宜注意養陰保津。葉氏說:「養陰不在血而在津與汗。」喻嘉言說:「人生天真之氣,即胃中津液是也。」故胃是津液之本。所以陰液未傷之時,慎汗亦是保津;陰液已傷之後,養陰首宜養胃。所以養陰必須注意胃氣,否則滋膩膠結,胃氣不更,水谷不入,津液何來。因此,對於這些癥候,不但冬、地須加考慮,即石斛亦用霍斛,以其香甘悅胃也。夏氏常說:「解表慎用辛溫,化濕慎用剛燥,清熱慎用苦寒,養陰慎用滋膩。」即處處重視保津之意。
七、治濕溫要懂得一守字
濕溫一證,其病程一般需兩候至三四候方愈,甚或有更長者。因濕與熱相合,最屬淹纏,癥狀每多持續不變,此時醫者切宜鎮靜,總以辨證為依據。證不變,方法亦不變,否則朝寒暮熱,雜葯和亂投,每每造成壞病。蓋治得其法,守即是攻,邪不得逞,終期於盡。夏氏之治濕溫證,能按步就班,一絲不亂者,即一「守」字訣也。
八、濕溫與虛勞的鑒別
濕溫與虛勞,癥狀頗有類似之處。例如濕溫日晡熱盛,或發白
,虛癆亦多有之。但亦有區別,如同一發熱。濕溫為朝衰暮盛,熱退不凈,虛勞為日晡發熱清晨有退凈之時。濕溫胃納多呆,虛勞則多能食。濕溫之大便或不通、或溏泄、或似醬,很少成條,虛勞之大便多成形。此外虛勞有過去病史可供參考,在今日有X線以資證明,血液檢查以作參加,辨別更為方便,但遇到兩病並發之時,辨證尤需周詳,不可偏廢。
九、濕溫病後的開胃方法
濕溫熱退之後,一般胃納大好,但亦有身無所苦,苔脈無特殊而不思飲食,進以各種方葯而無效者,可擇病人平日喜愛之食物,在其房中煮燉,使香味蒸發,以引胃氣,誘其食慾。一般可用鴿子加茴香同燉,此法用之,屢多有效。
十、內傷雜病以肝病居多
內傷之因,以七情為主,情志之疾,經思慮郁怒為多,思慮雖傷脾,但謀慮有傷肝;悲衰雖能傷肺,但悲哀動中則傷魂,亦能影響及肝。以勞倦而言,肝為罷極之本,亦與肝有關,他如氣、血、痰、食,亦無不與肝息息相關。肝鬱則氣滯,氣滯則血瘀;木郁則化火,火旺則生痰;木乘土中,亦每每生痰生濕,故風、癆、臌、膈等重症,大多與肝有關。其他如神經衰弱等症,則與肝的關係更密切。因此,治內傷雜病,治肝實具有重大意義。
十一、對治療肺癆和胃病的看法
治療肺癆有兩個大法,即養陰保肺和培土生金。前者偏於滋肺陰,後者偏於益脾陽;但不有忽略治胃府。徐靈胎說:「肺氣全恃胃陰以生,胃氣潤肺,自資其益也。」故益脾應忌剛燥,恐傷胃陰;養陰若過滋膩,必礙胃氣,胃之氣陰一傷,肺虛更難復矣,倘能注意胃氣為本,真是掌握了「培土生金,虛則補母」之道。
胃脘痛之症,大多不離乎肝,故胃病治肝,本是成法,但治肝應知肝為則臟,內寄風火,若一味剛燥理氣,則肝木愈橫,胃更受傷矣。故夏氏治脘痛,一般常用旋覆花、瓦楞子、金鈴子散、左金丸等。
十二、臨床中應注意的幾個要點
1、小兒病必須察看咽喉,感冒及痧子後更應注意,如一疏忽,往往有的喉因之而延誤。此外有頭痛癥狀者,亦非順候,當防其驚厥。
2、老年及久病,脈象大而且硬者,都非佳兆,即《傷寒論》所謂「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之意。
3、凡病者無所苦,但神疲乏力,面色蒼白,驗其眼瞪地華色者,須詢其大便有否色黑,此等證候,恆多亡血。
4、《內經》謂「入國問俗」,各地風土習慣不同,亦當注意。例如閩俗畏旋覆花,謂其表而且升,淮俗畏竹茹,謂其太寒,此等不正確看法,正有「習俗移人」之慨,竟有不敢或服吞有變遷而歸咎於醫者,往往造成不必要之誤會,臨床上亦應加註意。
夏氏對王孟英所說的「肺主一身之表,肝主一身之里;五氣之感,皆從肺入;七情之病,必由肝起」,深為服膺,而嘗為之續一語日:「百病以胃氣為本」。因此,治外感溫熱等病,以肺胃為主,解表每用前胡、桑葉、杏仁等,化濕每用木香、三仁等,即養陰亦用沙參、石斛居多,內傷雜病亦以平肝理氣常用之法。但養陰不過滋膩,恐礙胃氣;理氣而不太香燥,恐傷胃液。然症情成變,方法各別,尤須靈機應變,不能局限於片面。
本文轉載自http://user.qzone.qq.com/511674115/blog/1310870908
名醫經驗——惲鐵樵(轉載)
發表者:趙東奇23人已訪問
證治經驗
惲氏在臨床治療方面,有很多獨特見解和經驗,這裡舉幾個病種為例,作簡略介紹。
一、從形能推考癆瘵的病機
惲氏認為一般初病咳嗽吐血,不以為癆,必待初期證狀已過,見潮熱掌熱,然後謂之癆病,這就說明古人從形能立論定名,因此,他對肺癆病從形能推考,觀察到肺的健全與否,關係於腎,體會到古人乙癸同源、金水相生的義表。他提出由肺病腎謂之癆,由腎病肺謂之瘵兩大類。由肺病腎,大多由於吐血。所以導致吐血,有三個原因:其一,由於風咳嗽久不愈,氣血受傷,或由葯誤或由誤補;其二,由於舉重傷力,劇烈運動,損傷肺絡;其三,由於盛怒傷氣,肝膽上逆,大吐血,肺陰受傷,痰中夾血。這三種,治不如法,漸成肺癆,從肺臟本身而起。指出第一種吐血,以荊芥、防風、象貝、杏仁等疏泄風邪;
以茜根炭、藕節等止血;
若風邪郁肺化熱的,同時以黃芩、款冬等等。第二種吐血,輕者以七厘散,重者以地鱉蟲、紫金丹止血去傷。第三種,特效藥是花蕊,平時以茜根炭、地榆炭、仙鶴草、五膽葯墨、三七等為副葯。失治誤治,病漸及腎,初見腰酸、遺精、陽萎等等,進而肩聳背駝,頭漸前傾,面色(白光)白,形寒,自汗,臂酸,甚則指頭作脹,這種病候,主治在肺,而兼治在腎,多宗保和湯之類。由腎病及肺的,首先由於腎虛,有三個因素:其一,由於房勞,男女皆同;其二,由於勉強操作,不知攝養;其三,從遺傳來,由於先天不足。這三種釀成癆瘵,病本在腎,而後及肺,主治在腎,而兼治在肺,多宗補中地黃丸、菟絲子丸等等。始見陰虛而咳,以紫苑、麥冬、沙參為主;骨蒸以桑皮、地骨皮為主;氣喘的以蛤蚧為主;自汗,盜汗的以獺肝散為主,隨症加以副葯。雖然,對這個病型提出治法,但難期痊癒,同時不知保養攝生者多死,其由先天不足遺傳來的,雖盧扁無能為力。
總結惲氏治療癆瘵,除以肺腎為主外,健脾胃也是一個重要環節,培土生金之法,有正確而重要的意義。更指出《沈氏尊生書》中所列之方可法,葛可久《十葯神書》之方最妙。一般都結合補氣補血為法,但葯治是利用機體的自然反應,藥物非能於體內無者加以補益,以故癆瘵的治療,方葯不在乎多。又慢性病不象熱病多變化,所以既辨明了證狀,掌握了適當的方劑,不能常常更換,即有出入,也不過幾味,有服藥七八劑,然後略見微效的,有須二三十帖才能見效的,葯不對證,固然不對,葯不及效,半途更張,也是錯誤的。
二、明證用附子的辨證
惲氏對附子的運用有很多的理論,這裡總結他在陰證病機用附子的經驗。他認為用附子難在於辨證正確和掌握時機。因此,他提出陽證與陰證的鑒別,明確陰證、陽證的標準,例如陽證出汗,肌膚必熱,陰證出汗,肌膚則涼;陽證厥逆,初見指尖涼,人王部必隱青,面赤而亮;
陰證四逆,手腕背冷,初不面赤,戴陽乃赤,人王部不隱青,頭必汗出;陽證煩躁,面赤、知紅絳、汗多、渴飲、脈滑;陰證煩躁,鄭聲無力、肢涼、脈沉微;這是陰證、陽證辨別要點。當陰證陽證昏雜互見的時候,更指出以陰證為重,認為戴北山「通體見有餘,一處見不足,從陰證治愛體見不足,一處見有餘,從陽證治」之語最扼要。病人見肌膚津潤、鄭聲、蜷卧、額涼、肢冷、其脈遲緩沉軟,都是陰證,即使同時見目赤、舌焦等等,切不可誤認為陽證,這是陰證緊要關頭。
陰證還有一特徵,一自利完谷,所下如其所食,絕不消化,雜以黑水,俗名漏底,急用附子,葯後能得酣眠,全身有陽和之氣,膀胱氣化得行,小溲奇長,漏即止,此在生理形能上,也屬於伸此絀彼之理。同時指出,得附子回陽之後,若見舌干、惡熱、面赤、譫語、數日甚至十餘日不大便,漏底之陰證,一變而為府實之陽證,謂之「中陰溜府」。蓋陰證用附子,所以引病以陰轉陽,陰為臟,陽為府,故曰「中陰溜府」,此種府證,有可用黃龍湯下的,有宜半硫丸通下的。
此外,惲氏在少陰證理中、四逆輩一般挈證之外,更在色脈方面指出陰證垂危特徵,為急用附子的依據。如:
1.辨脈:
「脈硬有汗」是特徵。脈緊無汗,為寒邪在表,屬太陽證;脈緊甚理而反汗出,乃少陰亡陽危證(少陰證一般脈微沉細,若脈緊而硬,病更危重)。
2.辨舌:
「舌色乾枯」是特徵。舌色乾枯如荔枝殼,色紫棕,如劫津狀,為腎陽不能上承,不同於陽證熱盛津液受劫的舌色干絳,參合證狀,可斷為陰證。
3.辨證:
「肌膚津潤」是特徵。舌苔劫津,同時並見四肢冷,頭汗見,肌膚津潤,為陰證。陽證劫津,肌膚乾燥無汗;陰證劫津、肌膚津潤汗出,明顯可辨。
惲氏認為傷寒少陰證,附子固然可以挽回,然限於脈不亂,面部不腫,氣不急,頭汗未至發潤之候。此四種有其一,即屬難治,有其二,便屬不治。所以然者,以附子溫腎回陽,振奮分泌,必須內在的活力不竭,然後有通假挹注之可能,以上四者,見其二,即是「活力」已竭之證,人力不能回天。因此,他在臨床上特別注意亡陽的病機,指出由淺漸深有四步:最初,手腕之背面與手背先冷;進而汗出手腕膚涼,全手皆冷;再進四逆,手冷過肘,足冷過膝;最後,體溫外散,肌膚冷,溴汗出。在第一步,為亡陽之機兆,第二步,為亡陽之的證,用附子最有療效;第三步,亡陽已臨危機,急進附子,猶可望機轉;若入第四步,則用附子的時機已失,難望挽回了。
三、治療麻疹的經驗
惲氏對於麻疹的治療,可以說完全是運用傷寒的理、法、方、葯,病宜表散,宗《傷寒論》之法,病忌攻下,守《傷寒論》之禁。首先提出麻疹的病理,只病三陽。麻疹的治療,主要宜透發。總的概念是:認為邪機始於肺胃,以宣肺、發表、解肌、透疹為治療的根本原則。基本法則有三個步驟:初期宣肺解表,中期解肌透疹,後期養陰清化;這三個步驟,可以說是一定的規律。他強調治療必須順機體抗病的本能,因勢利導。麻疹透發以疹點稠密於面部,尤以兩頰及鼻準人王部暢透紅潤為順利,這是邪毒出於陽分、表分,為順證、輕證;假使面部疹點不見,甚至面白,為邪機內,隱和將引起肺炎等併發症,為重證、逆證。只要認清這個形勢,治療不失其機,病無不有愈的。他又認為麻疹的順證、輕證,賴人體自然抗病本能,不葯也可自愈,用醫藥就在乎重證而使之輕,逆證而使之順。因此,主重「因勢利導」「撥亂反正」八個字。人體抗病趨勢向外,助其透外,就是「因勢利導」;邪機不達表而內陷,使之達表,就是「撥亂反正」。惲氏堅決反對二事:一為用保赤散類瀉藥,一為用石斛養陰,認為是違反病機形勢,與生理抗病本能為難。在他所著的《保赤新書》中說,很多病家,以意會之,抱定小兒病不外風寒食積,妄用保赤散等一類瀉藥,犯《傷寒論》太陽病誤下之禁;
見熱盛,惟恐起驚,以牛黃丸等一類有麝香的驚葯預防驚風,引熱入腦,認為都是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非常危險的。還有早用石斛則甘涼抑遏邪機,疹不得透發,就發生種種惡候而不可收拾,指出麻疹有未盡透達而病邪燥熱,有見舌干津傷者,卻宜鮮生地,生地能清血中亢熱,增加血中津液,似與石斛相類而實際不同。
惲氏分析麻疹初期有三個逆證:氣急鼻扇、面白唇燥、大便泄瀉。氣急鼻扇為邪毒蘊於肺,氣道呼吸不利,當幫助肺臟驅逐風寒,無汗的宜麻黃髮燥,有汗的用荊芥、防風、葛根等疏散,並用杏仁、象貝母、桑葉等副葯以宣肺。面白唇表,為熱向內攻,邪毒聚於陽明,因表閉無汗,熱不得出,還是無汗用麻黃髮汗,有汗用葛根解肌,舌紅加黃芩,口渴、汗多、煩躁加石膏。大便泄瀉為邪機下陷,疹點就不見,或見得很少,疹點已經見的,就會忽然沒有,病必劇變,須先辨寒熱,若是熱瀉,舌色必紅絳而干糙,糞必甚臭,其色老黃,以葛根為主;
若是寒瀉,以炮姜為主,還得用透表的葛根副葯,最好加柴胡,既能解肌退熱,又能升舉下陷。
此外,他常用無價散以透疹,每次用0.3g~0.15g之間;
芫荽菜泡湯外熨人王部,使面部紅潤,為穩妥有效的外治方法。
四、小兒一般驚風的治療
惲氏認為小兒一般驚風,內因於停積,外因於風寒、驚怖,單絲不成線,必三者為緣乃能致病。病的重心在於胃熱,肝膽亦熱,熱則上行,炎症及於頭腦。因此小兒熱病當汗當清,悉從傷寒溫病之法,千萬不要存一個預防起驚的成見,而妄用治驚的香葯,即使因高熱有驚風預兆的,亦以清熱降火為主,以消導食積為輔,不使邪熱上炎入腦,可以防患未然。他說:「熱病實則傳陽明,虛則傳少陰,若小兒熱病,惟恐起驚而妄投驚葯,病的轉變就換了一條途徑,直向神經系而為驚。誤汗致痙,在《傷寒論》已經明白指出,誤用香葯而致痙,則仲景所沒有說過。」他從實踐中觀察到這一個病機,是驚風之成因,所以他堅決反對小兒熱病不從傷寒溫病之治法,而僅僅於防驚治驚而用香葯,認為是平白地引狼入室。
小兒一般驚風將作,有前兆癥狀,可以從患者的唇舌、手指、眼睛及人王部的色候觀察出來,由淺入深,可歸納為下列四類:
1.唇常動,舌尖常舐唇,唇舌干絳,面色青,手指冷,啼哭無淚,目光異常。
2.手指有力,食指與拇指相附著作交叉式,握拳,拇指出於中指之間,尤非佳兆。
3.眼白髮紅,有紅筋出現於鞏膜。
4.人王部(面部中央,鼻準兩旁)隱青色與指尖冷往往同時並見。
小兒發熱出現以上癥狀,為將作驚風之前兆,急宜發汗解肌、清熱涼血,用葛根芩連湯之屬合薄荷、蘆根、生地等,無汗的,亦可用麻黃,汗出熱解,可以弭患無形。若不以解熱清透為法,熱灼神經,在內肝、胃、大小腸以及腺體皆起變化,進而證見面青或赤、唇燥、指頭涼、手指閏動、握拳有力、目光轉動不靈、多啼、或迷睡、泄瀉青糞,為驚風將成之候,在上述方中加酒炒龍膽草0.5g、0.9g以瀉肝膽之熱,可以免致燎原之禍。用龍膽草,須與當歸身、生地養血葯同用,無汗者亦不忌麻黃。
若邪熱熾盛,熱灼神經,上燔入腦,證見手足抽搐,眼皮、口唇皆牽動,陣陣發作,目上視或歧視,或直視不能瞬,頸項強,或項反折,或角弓反張,此驚風已成,惲氏主張以息風鎮痙的蟲類葯如僵蠶、蘄蛇、全蠍、蜈蚣等為主,但指出這些葯只能用於驚風已成之頃。他更闡明葯治的理論,蟲類弛緩,能制止抽搐、痙攣、撮口、直視等驚風證狀,蜈蚣為最猛悍,全蠍次之,有用全蠍尾不能制止之風,用蜈蚣則無有不止的。驚風以撮口為最酷烈,非蜈蚣不能取效,尋常抽搐,全蠍足夠制之,蜈蚣息風,中病即止,不可多用。又指出蟲類治驚,有燥血之弊,所以同時必須配合當歸、生地等養血葯,所謂治風必兼養血,都是經驗之談。
要之,惲氏認為由於風寒化熱與食積、驚怖為緣所導致的一般驚風,以解表、清熱、消導合用,故麻、葛不妨用,而大黃、芒硝不可輕投,羚羊(腦膜炎驚風不在此禁例)亦為禁忌,蓋峻劑攻下,須防內陷,羚羊瀉肝,誅伐無罪,雖能止抽搐,但病兒迷睡無神,後遺症不良。此外,惲氏更分析驚風惡候,如搖頭、魚口、解顱,以及對腦膜炎驚風的鑒別等等,俱詳所著《保赤新書》、《神經系病理治療》等書中。在晚年放羅氏牛黃丸之制,自製「安腦丸」一方,配合湯方合用,多獲療效。適應證如下:
①一般小兒發熱,有驚風的前兆,指頭抽動,寐中驚跳等。未成驚者,以退熱為主。主證唇紅而干,舌色干絳,有汗,手微涼,鼻旁青色者,葛根芩連湯加龍膽草、安腦丸主之,處方如下:葛根3g
黃芩3g 川黃連0.9g
龍膽草0.6g 安腦丸1粒(化服)。
②小兒發熱,見驚風抽搐者,或雖不發熱而目光有異征,神氣不敏活者,雖未見抽搐,亦須照驚風已成法治之,處方:炙蠍尾0.3g(研末沖)
天麻3g 防風2.4g
知母3g 龍膽草0.9g
獨活1.8g 當歸身9g
薄荷3g 安腦丸3粒(化服)。
③發熱,神昏,抽搐,項反折,後腦酸,為腦脊髓膜炎證,處方:烏犀尖0.9g
蠍尾0.6g(炙研沖) 薄荷3g
鮮生地9g 防風3g
獨活3g 龍膽草1.5(炒)
安腦丸3粒(化服)
川黃連0.9g。病重者,須連服4、5貼,並且第1貼可加羚羊0.6g。
本文轉載自http://user.qzone.qq.com/165629348
名醫經驗——許幗光(轉載)
發表者:趙東奇19人已訪問
用藥特色
藥性有寒、熱、溫、涼,藥味有辛、甘、苦、酸、咸,「熱則寒之,寒則熱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治療原則,使陰陽盛衰之體,復歸於相對平衡之協調狀態。醫者用藥配伍就是借其藥味藥性的互補、互抑作用達到藥到病除的目的,所以藥物的配伍、方劑的組成,十分重要。中醫汗、吐、下、和、溫、清、補、消是治療原則中的八種基本大法,八法可單獨使用,也可視千變萬化的病情配合使用。運用得當,可取得明顯效果。我在幾十年的臨床經驗中,注重領會藥物特點,組方原則,熟悉掌握配方要點,變化規律常喜歡將某些藥物與方劑配合使用,形成了自己的用藥特點,以做到師其法而不泥其方,運用自如。
一、知母
性苦寒,有清熱滋陰之功效。可上清肺熱,下瀉腎火,兼清胃熱,其性守而不走。
知母配黃精 滋陰瀉火,治虛勞之熱,如婦女口乾苔紅心煩,便結帶多色黃有腥臭味等症。
知母配棗仁 滋陰安神,治心悸怔忡不寐易驚等症。
知母配石膏 滋陰清熱,瀉胃經實熱,治口臭、口瘡、口渴欲飲、牙痛、頭痛等症。
知母配當歸 滋陰養血,治頭目眩暈,面色少華,神疲乏力,口乾欲飲之症。
二、桔梗
性苦辛微溫,有止咳祛痰,宣肺利咽之功效。
桔梗配荊芥 疏風止咳,主治外感風寒發熱,頭痛,鼻塞,咳嗽之症。
桔梗配麻黃 宣肺止咳,主治發熱,身痛無汗,咳嗽之症。
桔梗配紫苑 潤肺止咳,主治久咳咯痰不利之症。
桔梗配蘇子 降氣止咳,主治痰飲咳嗽,氣喘之症。
桔梗配甘草 利咽化咳,主治咽喉腫痛,失音,喉癢,咳嗽之症。
證治經驗
隨著人生長發育,衰老過程中身心的變化,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的激烈,要求的增高,人的思想和行為往往會步入誤區,而形成各種綜合症,如更年期綜合症,空調綜合症、考試綜合症、減肥綜合症、女性尿道綜合症、小兒多動症等,起因雖不同,症情也各異,但癥狀均有共性,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焦慮急躁、心悸不寧、睡眠障礙等症,我主張在治療此類綜合症時,主要配合安神寧心之劑----甘麥大麥湯,方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果。
一,更年期綜合症
現代醫學認為更年期綜合症是婦女絕經前後,由於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減少而產生的以神經血管功能不穩定為主的綜合征群。(不僅婦女有,男性到更年期也會出現類似癥狀,只是表現不如婦女突出,亦可參照治療)。出現的癥狀早期為月經紊亂,潮熱多汗,情緒波動,易怒好爭吵,不能自控,睡眠不佳,晚期為皮膚乾燥搔癢,陰道乾燥瘙癢,心悸胸悶頭暈耳鳴神疲乏力,好猜疑,嚴重失眠等。中醫認為此病是婦女七七天癸將絕,腎氣衰微,沖任失調而產生的一系列癥狀。辨證分型可分為腎陰不足、腎陽虛衰、氣陰兩虛三類,在此分型基礎上再加上寧心安神的淮麥甘草湯,效捷而穩定。
1.腎陰不足
主證:腰酸耳鳴盜汗潮熱,口乾便結,兩足酸軟,心悸少寐,煩悶急躁,苔薄舌紅或苔剝有裂紋少津,脈細數。
治則:補益腎陰,寧心安神。
方葯:以左歸丸合淮麥甘草湯出入。
2.腎陽虛衰
主證:惡寒肢冷,腰脊酸軟,面白無華,多尿便溏,氣短乏力,寐少多夢,心悸怔忡,苔薄舌淡,脈細弱或細緩。
治則:溫補腎陽,寧心安神。
方葯:以右歸丸合淮麥甘草湯化裁。
3.氣陰兩虛
主證:潮熱汗出,口乾欲飲,便結溲黃,心悸不寧,神疲肢軟,夜寐易醒,苔凈舌紅少津,脈虛細。
治則:益氣養陰、寧心安神。
方葯:以生脈飲合淮麥甘草湯加減。
吾臨床36年之久,應用該法臨證施治,標本兼顧,取得良好的療效,常能藥到病除。
二、減肥綜合症
近年來為迎合年青婦女愛美的心態,市場上推出了各種減肥的方法和藥物,商家為經濟利益所驅動過份強調了減肥的效果,宣傳了藥物的優點,而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其副作用及注意事項,造成了因服用不當或過量造成的後遺症副作用。出現了多臟腑功能失調綜合症,嚴重者甚至可導致臟腑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中醫認為此症因藥量過劑或不當以致亡津傷陰,陰虛火旺,中陽受損,胃不能受納,脾不能運化,津液無以輸布,精血無以生化,臟腑失養,陰陽失和,導致諸症叢生。
根據病情的輕重,可分為脾胃失和,氣陰兩虛,心肝脾腎失調。
1.脾胃失和
主證:不思納食,食則嘔惡,面色少華,神疲乏力,頭目眩暈,夜寐欠安,苔薄脈濡。
治則:健脾和胃、寧心安神。
藥物:香砂六君子湯合淮麥甘草湯出入。
2.氣陰兩虛
主證:納呆食則飽脹,少神,消瘦乏力,氣短胸悶,口乾便結,寐不安,卧不寧。苔凈或剝,舌偏紅,脈細數。
治則:益氣養陰寧心安神。
方葯:生脈飲合淮麥甘草湯出入。
3.心肝脾腎失調
主證:厭食,食則嘔惡,面色無華,清瘦乏力,兩目無神,心悸怔忡,煩躁易怒,哭笑無常,目不能閉,寐不能安,腰酸肢楚,苔薄脈虛細沉。
治則:調治心肝脾腎,佐以寧心安神。
方葯:先以香砂六君子湯合淮麥甘草湯調治脾胃為先,待納漸馨,寐漸安,心漸寧後,再加益氣養陰之品,調補肝腎之葯,以調整多臟腑功能失調。
三、兒童多動綜合症
兒童多動綜合症表現為兒童時期慢性行為改變,是兒童學習困難的常見原因之一。以動作過多、性格改變、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為突出癥狀。但小兒智能正常或接近正常。學習上的困難常由於動作過多及注意力不集中所致。以男孩多見。本病由多種原因引起,如遺傳、腦內代謝障礙、腦內器質性病變及其它因素,如外界環境的壓力遠遠超過兒童所能承受的程度等。
中醫沒有這個病名,但兒童為純陰純陽之體,稚陰稚陽之軀,在不斷地成長發育過程中,逐步完善氣血陰陽的增長與協調平衡。
採用補中益氣湯合淮麥甘草湯治療兒童多動綜合症是有一定科學根據的。根據實驗研究表明黃芪補氣昇陽固表,有興奮中樞神經,強心及激素樣作用,可促進全身代謝,當歸補血滋陰,可促進血液循環,促使抗體產生,柴胡、升麻可起升提作用,加強中樞神經的興奮性,党參益氣健脾,提高腦的興奮性促進消化吸收與白朮、黃芪同用,可促進蛋白合成,淮小麥養心氣除虛煩,有鎮靜作用,陳皮、生薑健脾理氣,促進胃液的分泌和胃的蠕動,以及其它藥物的吸收,甘草緩中和百葯,可提高全身機能狀態,又可緩和其它藥物之峻烈刺激,大棗益氣滋脾生津調和諸葯,可增強消化機能,以此方加減治療兒童多動症50餘例取得良好效果。
醫案
案一、余××,女,67歲。
主訴:口唇不自主左右顫動已六個月。
病史:患者於6月前被別人發現不自主口唇顫動不止,只在入睡時靜止,頭暈目眩,耳鳴腰酸,失眠多夢,肢體稍拘緊,口乾,便結。
查體:口唇左右顫動不止,BP130/85mmHg,心率82次/分,律齊,舌體偏瘦,舌質暗紅,少苔,脈細弦。
辨證:肝腎陰虛,筋脈失養,肝陽偏亢,肝風內動
治則:滋肝補腎,育陰熄風
西醫診斷:帕金森氏病早期
中醫診斷:震顫
取穴:人中 承漿 肝俞 腎俞 合谷 太沖 三陰交 太溪
隔日1次,10次一個療程。
針刺二個療程,癥狀控制。
按:人中為手足陽明、督脈之會,布有眶下神經支、面神經頰支;承漿為手陽明與督、任脈之會,布有面神經支頦神經分支,有醒腦、熄風、止顫之作用;肝俞為肝經俞穴,既瀉肝膽之火,又益肝腎之陰。腎俞為膀胱經腧穴,是腎之精氣輸注,轉輸之處,是治腎病之要穴。取肝俞、腎俞二穴,滋肝腎之陰,抑肝陽之餘,除內動之肝風。取合谷、太沖為「開四關」,主治四肢、頭面肌肉之顫動;三陰交為足太陰、足少陰、足厥陰三經之交會穴,有健脾和胃、養肝益腎之效,太溪為足少陰腎經之原穴俞穴,滋腎補陰。此組配穴虛實兼顧,攻補兼施,為治療震顫取得了經驗。
案二、徐××,女,55歲
主訴:不自主搖頭2月余。
病史:患者兩個月前不自主搖頭,每逢寫字、掃地、拖地板時搖頭頻率更快,幅度更大,不能自控,面色少華,神疲乏力,入夜口乾,心悸失眠,冒納一般,大便二三日一行。
查體:頭不自主搖動,神清,BP:120/70mmHg,舌胖有齒痕,質暗淡,夾瘀點,脈細弱。心率74次/分,有早搏,EKG示竇性心率,偶見房早。
辨證:氣血兩虛,筋脈失養,血虛生風,肝風內動。
治則:益氣補血,熄風寧神。
取穴:百會 風池 大椎 膈俞 內關 神門 三陰交 合谷 太沖 太溪 足三里
隔日1次,10次一療程。
治療10次症情穩定,2年後又有發作,症情較輕,繼續治療20次,穩定至今,隨訪未再發作。
西醫診斷:帕金森氏病早期
中醫診斷:搖頭風(顫證)
按:顫證是指頭部或肢體搖動、顫抖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病證,本病觀其脈,證屬氣血兩虛,補養氣血為治療顫證的重要法則之一。足三里、三陰交益氣健脾、補養氣血,膈俞養血行血、熄風止顫,內關、神門、三陰交、足三里寧心安神、熄風止顫,百會、大椎通導督脈之陽氣、熄風止顫,太溪、三陰交滋陰養血、熄風止顫,風池、合谷、太沖熄內風止震顫。
案三、胡××,男,30歲
主訴:左下肢步行無力且跛行3年
病史:3年前運動時不慎拉傷左腹股溝,疼痛不已,以後漸進性左下肢乏力,跛行,現常感疼痛,骨科診斷股神經損傷。
查體:步履跛行,下肢肌肉明顯瘦削:左大腿髕骨上周徑36cm,右大腿髕骨上周徑41cm,左小腿脛骨結節下周徑32cm,右小腿脛骨結節下周徑36cm。苔薄脈濡,左右兩下肢皮膚感覺無明顯異常。
辨證:經脈損傷,氣滯血瘀,不通則痛,筋脈失養,肌痿肉削。
治則:益氣養血,活血通絡。
取穴:維生素B1,100mg 2ml;VitB12 0.5mg 1ml。髀關 伏兔 沖門 梁丘(穴注) 陰廉 足三里 血海 陰陵泉(電針)
隔日1次,10次一療程。
治療12次,左大小腿肌肉明顯飽滿,再繼續治療,10次疼痛消失,步履基本如常,患者因工作關係,沒時間再前來治療,測得左大腿髕骨上周徑40cm,右大腿髕骨上周徑41cm,左小腿脛骨下周徑34cm,右小腿脛骨下周徑36cm。囑其適度煅練,逐步加大強度,並持之以恆。
西醫診斷:股神經損傷
中醫診斷:痿症
按:痿症是指肢體筋脈弛緩,手足痿軟無力的病症。以下肢不能隨意運動及行走者多見,故又稱「痿辟」。本病由跌仆損傷,血液瘀阻不能暢行,下肢失其榮養所致。「補其榮而通其俞,調其虛實,和其順逆」,「治痿獨取陽明」是針刺治療痿症的原則。髀關、伏兔、梁丘、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之俞穴,沖門、血海、陽陵泉等足太陽脾經之俞穴,陰廉為肝經之俞穴,脾主一身肌肉,胃消行水谷濡養肢體,肝藏精血乃肢體豐潤之根本。且髀關、沖門、陰廉位於股神經附近,採用營養神經的藥物與電針刺激穴位使筋脈得以滋養,瘀解脈通,病程雖長,但療效明顯。
案四、於××,25歲
主訴:右半肢體,強直性偏癱1年余。
病史:1年余前因車禍致腦外傷昏迷,經急診手術去除顱腦血腫,術後右半肢強直性癱瘓,握物不能,步履蹣跚。
查體:右上肢肌肉萎縮,右半肢強直性癱瘓,右上下肢肌力Ⅱ°,苔薄舌有瘀斑,脈滑。
辨證:瘀血阻絡,筋脈不通。
治則:活血化瘀通絡。
取穴:丹參注射液2ml穴注
曲池 手三里 陽陵穴 足三里右(穴位交替) 風池(雙) (電針)
隔日1次,10次一療程,療程間休3天。
四個療程,右半肢強直明顯減輕,右手能握筷吃飯,步履亦穩。
西醫診斷:腦外傷後遺症
中醫診斷:痿症
按:患者的右半肢強直性癱瘓由顱腦外傷瘀阻腦絡所致。用活血化瘀之丹參注射液加電針,取陽明、少陽之風池、手三里、足三里、陽陵泉、風池等穴,標本兼治取得效果。電針加穴注成了治療痿症的常規治療方法。
案五、沈××,女,55歲
主訴:咳嗽少痰時作已20餘年。
病史:20年余前因產後受寒,咳嗽纏綿至今,喉癢則咳,晨起尤甚,伴咳少寐,自訴神疲乏力,易於感受風寒及屋內有水仙花,則必咳。
查體:BP120/80mmHg,心率78次/分,律齊,心肺(-),苔薄白舌質淡脈濡。
辨證:肺氣已虛,衛外不固,復感外邪,肺失宣肅。
治則:益氣宣肺止咳化痰
西醫診斷: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
中醫診斷:咳嗽
處方::炙麻黃6g 光杏仁10g 玉桔梗6g 佛耳草15g 姜半夏10g 青皮6g 陳皮6g 清炙甘草6g 太子參15g
治療經過:服5帖後即咳嗽少,再服14帖基本痊癒,囑防止過敏源,避寒保暖,適當鍛煉,增強體質。
按: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一個常見證候。因肺氣失於宣發肅降、肺氣上逆而致。咳嗽分為外感、內傷兩大類,該患者咳嗽初由外感而發,因治療不當而纏綿,久而久之則傷及內臟,觀其脈證為內傷氣虛咳嗽成為宿疾,又常易復感外邪,或風寒或過敏,一觸即發。故此症為本虛標實之症。用太子參清補肺氣,用麻、杏祛風散寒,宣肺止咳,用桔、草利咽止咳,用半夏、陳皮燥濕化痰止咳,用佛耳草清熱祛邪,止咳脫敏,此劑虛實兼顧,標本同治,也是我治療慢性咳嗽的主要方劑。
案六、王××,女,82歲。
主訴:自覺背部燙如火6月余。
病史:患者6個月來欲食不能食,欲卧不能卧,乍寒乍熱,自覺背部熱燙如火,喜冷喜冰,四肢冰涼,煩燥懊惱,口唇乾燥,渴欲引飲,大便乾結,小溲黃赤,夜間因背熱燙不得安卧。
查體:神清,形體消瘦,肌膚甲錯,舌光紅之苔,干而無津,脈沉細數。
辨證:年過八旬,肝腎之陰耗傷虛火外浮上越。
治則:補肝腎之陰,以降瀉虛火,輔以寧心安神。
西醫診斷:癔病
中醫診斷:百合病
處方:鮮生地15g 鮮石斛15g 鮮茅根20g 鮮蘆根20g 知母10g 丹皮10g 淮山藥10g 山茱萸肉10g 雲茯苓10g 澤瀉10g 百合15g 淮小麥30g 炙甘草6g
治療經過:服7帖症情減,舌苔漸生,續服21帖,症情消除,入夜已能安睡。
按:百合病屬現代醫藥神經官能症範疇,百合病多正虛邪戀,既不堪攻伐,又虛不受補,選方用藥應去邪不傷正,補虛不礙邪為原則,何況患者已八十高齡,當以甘平、甘潤、甘淡為大法。山茱萸肉,補益肝腎之陰,性味酸澀,補而不膩,配鮮生地、鮮石斛、鮮茅根、鮮蘆根滋陰清熱生津,知母滋陰清熱,可上清肺火,下瀉腎火兼清胃熱,丹皮治陰虛有熱,骨蒸勞熱,雲茯苓、澤瀉健脾清熱利水,淮小麥、淮山藥、百合益氣陰,健脾胃,寧心神,該方對肝腎陰虛之症療效頗佳。
案七、王××,女,18歲
主訴:不思納食,消瘦,心悸不寐五月余
病史:隨同學一起服減肥藥,並每日少吃或不吃。半年後全身乏力,形體消瘦,不思納食,食則飽脹,嘔惡,心悸不寧,夜寐不能,月經愆期,行經量少。
查體:面色無華,兩目少神,形體消瘦,苔薄舌淡,有齒印,脈濡細,問及1.70米之身高,體重僅90斤。
辨證:脾胃不和,氣血不升,心神不寧。
治則:先益氣健脾和胃,安神,待納食馨進後再補養氣血。
處方:太子參15g 炒白朮、炒白芍(各)10g 雲茯苓10g 廣木香6g 砂仁3(後下)g 焦谷芽、焦麥芽(各)12g 淮小麥30g 炙甘草6g 紅棗10枚
服藥14帖,納谷漸香,夜寐漸安,原方加黃芪20g,生地、熟地(各)10g,全當歸10g,大川芎10g。再服藥21帖,面色紅潤,胃納馨香,夜寐安寧,體重增加,月經如期而至,學習生活正常。
西醫診斷:減肥綜合症
中醫診斷:虛損
按:患者因「愛美」誤導減肥以致諸症叢生,先從脾胃著手,以清淡平和之劑,益氣健脾,寧心,待納谷漸香,心悸漸寧,夜寐漸酣後,再加益氣養血之品,循序漸進,取得滿意效果。
案八、趙××,女73歲
主訴:頭痛1月余。
病史:前額頭痛一月有餘,大便乾結難解,心煩惡熱,口渴,余無所苦,否認高血壓史、感冒史。
查體:BP150/90mmHg,心率80次/分,律齊,面紅,形體壯實,苔薄黃膩,脈弦滑。
辨證:陽明頭痛
治則:清泄陽明之熱邪,以止痛通便
處方:大川芎10g 香白芷10g 生石膏(打先)30g 石斛10g
3帖後藥到病除,症愈痛止。
(患者拿葯後,嫌葯價廉,藥量少,經說明帶著疑慮而歸,過了3天,來院道謝,滿意而歸)
西醫診斷:頭痛
中醫診斷:頭痛
按:方中石膏清熱瀉火,川芎、白芷祛風止痛,石斛生津止渴,配伍簡要。
案九、野田××,男,30歲
主訴:左側面神經癱瘓後遺症4年。
病史:4年前突然左周圍性面神經癱瘓,經治療後留有後遺症,現左額紋淺,左上眼瞼上抬無力,鼻唇溝有倒錯現象,口角反右側歪斜,左眼鼻唇時不自主抽動,左面頰板滯不舒,希望針灸能為其端正儀容。
查體:BP120/80mmHg,心率65次/分,律齊,四肢活動正常。左額紋淺,左眼裂偏小,鼻唇溝右淺左深,左腮鼓起不能,吹口哨左口角漏氣,左眼鼻唇處不自主抽動。
辨證:風邪入絡後余邪未清,經絡受阻
治則:清余邪通經絡
取穴:牽正 地倉 頰車 合谷(雙) 陽白 瞳子髎l(右) (電針)
針後作面部按、揉、摩、叩等手法20分鐘。隔日1次,10次一療程。治療3次面部抽動止,10次左面部板滯消,倒錯現象明顯好轉,再鞏10十天,基本痊癒。
西醫診斷:周圍性面神經癱瘓
中醫診斷:口眼(口咼)斜
按:面癱後遺症最多見面部肌肉抽動,或口角鼻唇溝倒錯(即患側鼻唇溝深),本人認為這與治療刺激過強和在治療過程中一味刺激患側穴位,致使患側面神經張力過高所致。本人主張治療周圍性面癱急性期應多針淺刺輕刺激,慢性期可少針,電針略強刺激,另配合雙側面部推拿按摩,既有助於面癱恢復,又可避免倒錯、肌肉抽動等後遺症的產生。
案十、周××,男,74歲
主訴:胸悶心慌乏力2年
病史:患者2年以前常感胸悶心慌,面色無華,面目虛浮,神疲肢乏,夜間常因胸悶而驚醒,口乾便結,食慾不香。西醫診斷病態竇房結綜合症。
查體:BP130/80mmHg,心率白天48~52次/分,夜間40~45次/分,苔薄舌淡偏暗,脈沉緩時有結代。
辨證:心陽心陰兩虛
治則:益心陽,補心陰
取穴:大椎 心俞 厥陰俞 內關 通里 足三里 三陰交 膻中 巨闕
隔日1次,10次一療程,療程間休3天。
處方:炙麻黃6g 炙附子6g 細辛6g 党參15g 生地10g 南沙參15g 丹參15g 炙遠志10g 焦山楂15 炙甘草6g
服藥40帖,心率逐漸增快,由48~52次/分,增快至60~68次/分,胸悶氣短心慌消除,夜寐安寧,納谷馨香,便潤脈平。
西醫診斷:冠心病、病態竇房結綜合症
中醫診斷:胸痹
按:緩慢性心律失常為難治病症,大多表現為虛寒癥候,該患者陰陽俱虛,寒熱夾雜,故中藥以麻黃、附子、細辛溫心陽,振心氣,以党參、丹參、沙參益心氣,養心陰,行心血,遠志寧心神,生地滋陰生津,甘草補中益氣,調和諸葯,可謂陰陽虛實,寒熱兼顧。取穴可雙向調整心臟功能,其中通里穴為手少陰心經穴,針時向內關透刺可治療心動過緩。針葯並用,對緩慢性心律失常有較快提升心率的作用。療效是否鞏固,有待進一步隨訪再作結論。
案十一、李××,女,82歲
主訴:一日腹瀉20餘次
病史:患者平素體健,惟苦於大便乾結,一月一行,還需服用瀉藥。近兩周大便未行,腹脹不舒,因通便心切,多服瀉下藥1片,即腹瀉不止,一日20餘次,呈虛脫狀,卧床不起,全身乏力,汗出不止。
查體:神清BP70/40mmHg,心率110次/分,有早搏,面無華色,氣虛喘喘,汗出多。
辨證:年事已高,瀉下太過以致清陽下陷,陰液虧損。
治則:益氣昇陽,滋陰生津,止瀉斂汗。
取穴:神闕(隔鹽灸) 天樞 關元 氣海(隔姜灸) 上巨虛 三陰交 (針)
治1次,灸21壯。
處方:黃芪15g 党參15g 全當歸10g 焦白朮10g 陳皮6g 升麻10g 柴胡6g 麥冬10g 五味子3g 生薑3片 大棗5枚 甘草6g 3帖
針灸1次腹瀉即止,服藥3帖體力漸復。BP110/70mmHg,心率90次/分。
西醫診斷:腹瀉(休g前期)
中醫診斷:泄瀉(虛脫)
按:針灸為中醫外治大法之一。神闕、關元、氣海屬任脈經穴位,用隔鹽隔姜灸可溫脾和胃,升提陽氣,澀腸止瀉;天樞屬胃經穴位配大腸經之下合穴足三里,健脾運止泄瀉;三陰交為脾經穴位,可養陰生津斂汗。補中益氣湯補益中氣,昇陽舉陷,生脈飲益氣生津、斂汗育陰,以術本圖治,使氣陰兩復瀉止汗收。
案十二、麥g×,男,37歲
主訴:左側口角歪斜4天
病史:患者4天前,晨起刷牙感左耳不適,耳後跳痛,左口角向右歪斜,流涎,胃納二便,夜寐如常。
查體:語言清晰,無頭暈、無肢體功能障礙。左額紋消失,左閉目露睛,口角向右歪斜,左鼻唇溝變淺,左面頰鼓腮漏氣,不能做露齒、吹哨等動作,左目流淚,左耳後輕壓痛,舌紅,苔薄黃微膩,脈滑數。
辨證:風邪乘虛而入,氣血失和,經筋失養,緩縱不收而生病。
治則:疏風祛邪,通調經筋。
西醫診斷:左周圍性面神經麻痹
中醫診斷:左側口眼(口咼)斜
取穴:因患者畏懼針刺故採用穴位推拿治療
陽白 四白 瞳子髎l 迎香 地倉 頰車 合谷 偏歷 溫溜
手法:按、揉、叩等推拿手法,每日1次,10次治療,口角歪斜明顯好轉,續治10次臨床痊癒。
按:周圍性面神經麻痹多由病毒侵犯面神經所致,中醫責之於陽明少陽經脈空虛風邪乘虛而入。額紋淺取陽白、四白,閉目露睛取睛明、瞳子髎,口角歪斜取地倉、迎香、頰車,耳痛取翳風、循經遠道取手少陽三焦及手陽明大腸經穴偏歷、溫溜、合谷。如針刺可多針淺刺,疏調經筋,療效頗好。現採用推拿,只要辨證循經,取穴得當,不同的方法同樣也可獲得良好效果。
案十三、成××,女,70歲
主訴:右半身不遂,飲水發嗆,伴失語1天。
病史:清晨突感右肢體不遂,不能言語,飲水發嗆。
查體:神清,BP140/80mmHg,心率85次/分。右面神經輕度癱瘓,飲水咳嗆,伸舌右偏,右半身主動運動受限,肌力Ⅱ°,感覺無異常,右肢腱反射均活躍,舌紅苔薄少津脈細。西醫診斷腦血栓形成(CT證實)。
辨證:年過七旬,陰虛陽亢,肝風內動,上擾清竅。
治則:滋養肝腎,醒腦開竅,益氣養血,活血通絡
西醫診斷:腦血栓形成,混合性失語,右半肢不遂。
中醫診斷:中風,喉痹
取穴:風池(雙) 廉泉(1) 人中(1) 內關(雙) 三陰交(雙) 合陽(右)
每日1次。
治療5次,飲水不嗆,14次後可由人挽扶行走,但步態欠穩,言語稍清。治療30次後,能柱拐棍獨立行走,步態蹣跚,治療60次後雙下肢行走較穩,能握匙吃飯,經每天輔以練習讀報,言語已漸清晰。
處方:黃芪15g 党參10g 當歸10g 赤芍10g 川芎10g 桃仁10g 紅花6g 地龍10g 白附子6g 僵蠶10g
按:此乃腦梗之偏癱、失語及飲水發嗆,取風池、廉泉、人中、內關醒腦開竅,取三陰交滋養肝脾腎三臟之陰。用補陽還五湯益氣養血,活血通絡。因治療及時再加輔以聽讀及肢體功能鍛煉,得以較好的康復。
案十四、吳××,男,65歲
主訴:出冷汗,胸悶心悸10分鐘
病史:心動悸,脈結代十餘年。EKG示頻繁室早;Hdt示24小時室早18000隻,時有短陣室速與房速。心內科醫師囑服心律平200mg qid,服藥2月室早減少,即自行減葯至100mg qid,室早又多,再恢復到200mg qid,續服一月,早搏又明顯減少。偶爾出現心率160次/分,未做心電圖,以5%葡萄糖250ml加丹參注射液8支,5%葡萄糖250ml加黃芪注射液6支靜脈滴注,滴速35u/分,剛滴15分鐘,即出冷汗,面色蒼白,胸悶泛惡,床邊EKG房撲(2:1),140次/分,膈面心梗,急轉CCU監護病房,診斷冠心房撲,亞急性膈面心梗。
查體:面色蒼白,多汗,少神肢軟,BP100/60mmHg,心率140次/分,律齊,苔薄脈沉細數。
辨證:氣陰兩虧,瘀血阻絡
治則:益氣養陰,活血通絡
西醫診斷:冠心,房撲,亞急性膈面心肌梗塞
中醫診斷:胸痹,心悸
取穴:心俞 巨闕 內關 神門 足三里 三陰交
隔日一次,十次一療程。
處方:党參15g 黃芪15g 當歸15g 丹參15g 生地10g 麥冬10g 南沙參15g 北沙參15g 白檀香(後入)3g 廣鬱金10g 遠志15g 炙甘草6g
經針灸治療30次,中藥60帖,半年余的頑固房撲,恢復至正常的竇性心律,隨訪至今二年,心率75次/分,律齊,心電圖為竇性心率,偶見房早。
住院二個半月採用口服靜注抗心律失常、擴血管葯以求房撲復律未能如願,而出院後以中藥、針灸續治二月,房撲恢復至竇性心律,醫患雙方均感欣喜。
按:患者為較嚴重的心律失常,有室早房早十分頻繁,後又轉為房撲,且病程已長。現採用中藥針灸,益氣養陰活血通絡,房撲轉為竇性心率,說明只要辨證正確,用藥取穴正確,中藥、針灸不僅對經絡病有效,治療臟腑病,亦能取得很好效果,只是不如西藥快速,中藥針灸療程較長,醫患雙方要有耐心和信心,才能奏效。
案十五、陳××,女,65歲
主訴:四肢僵硬麻木,疼痛3年
病史:3年前因患脊髓膜瘤在××醫院神經外科作脊髓膜瘤摘除術,術後感頸項強直四肢僵硬,麻木刺痛,動作不協調,握物無力抖動,時有頭暈,心悸耳鳴,心煩易怒。
查體:BP125/80mmHg,心率74次/分,律齊。四肢肌力Ⅱ°,手指動作不靈活不協調,苔薄舌偏紅有瘀斑,脈細數。
辨證:氣陰兩虧,肝腎不足,瘀血阻絡。
治則:調補氣陰肝腎,活血通絡
針葯同治以冀顯效
西醫診斷:脊髓膜瘤摘除術後遺症
中醫診斷:懈惰
取穴:風府 風池 大椎 身柱 肝俞 腎俞 合谷 太沖 後溪 申脈
隔日1次,10次一療程。
處方:補陽還五湯加葛根15g
針刺四療程,服藥42帖,四肢漸趨柔軟,刺痛麻木消除,動作漸協調,握物較有力,能操持家務,自理生活。
按:症由氣血兩虧,肝腎不足,筋脈失於濡養,瘀血阻於絡脈所致。風府、大椎、身柱為督脈經穴位,總督一身之陽氣有醒腦竅、通脊髓、利關節、疏經絡之效,風池為治療內風所致頸項強直之主穴。合谷太沖一陰一陽,一表一里,一上一下,一氣一血,名曰:「四關」,針刺合谷太沖又名曰「開四關」,有調氣血、和陰陽、平肝潛陽、瀉火清熱之功,後溪、申脈。
本文轉載自http://user.qzone.qq.com/165629348
名醫經驗—— 喬仰先(轉載)
發表者:趙東奇23人已訪問
用藥特色
利膽祛瘀,妙用大黃;益氣養陰,巧用二參。
顏某某,男,31歲。初診1988年3月31日。
主訴:黃疸持續不退已十周。
自訴肝區疼痛,食慾尚可,食喜冷,但食後覺腹脹甚,口乾苦,寐差,皮膚瘙癢,汗出不暢。大便量少不爽,質薄色黃,表面如油,小便深黃。
診查;精神不振,悉苦面容,兩目深黃,皮膚黃紫而且乾燥。肝大肋下二指,按之作痛,脾肋下未及。心肺無殊,舌苔糙厚,脈弦數。
辨證:肝膽濕熱,瘀阻血脈。
治法:清肝利膽,解毒祛瘀。
處方:茵陳15g,川大黃(後下)5,炒梔芩(各)6g,龍膽草15g,當歸15g,紅藤20g,敗醬草30g,甘草6g,柴胡5g,赤白芍9各)15g,枳實5g,凌霄花15g,車前子(包)15g。
二診:4月7日:葯後腹脹減輕,肝區痛好轉,皮膚仍瘙癢,舌苔厚膩,脈弦數。
處方:上方川大黃增至8g,凌霄花增至18g,再服14帖。
三診:4月23日。複查肝功能提示總膽紅素為11mg%,1分鐘膽紅素為3mg%,谷丙轉氨酶及濁度試驗正常,肝區脹痛及皮膚瘙癢已不明顯。舌苔薄膩,脈細數。前方獲效,依法加調補氣陰治之。
處方:茵陳15g,川大黃(後下)9g,炒梔芩(各)6g,柴胡5g,赤白芍(各)15g,生地12g,枳實5g,甘草6g,生米仁30g,龍膽草15g,當歸15g。生曬參2g,西洋參2g,另煎代茶,日兩次。
止方服用7劑,複查總膽紅素為6.2mg%,1分鐘膽紅素2.1mg%,又加服7劑。葯後黃疸漸退,睡眠轉佳,肝肋下剛及,皮膚瘙癢消失,兩便亦調。複查總膽紅素又降至5.7mg%,1分鐘膽紅素降為1.2mg%。要求出院治療。出院後門診隨訪,以三法方增損續進,其中川大黃用至12g;7月21日複查,黃疸盡退,肝功能全部正常。半年後即恢復全天工作。
按語:瘀膽型肝炎,是一種急性肝內膽汁瘀滯性肝炎,其癥狀類似急性黃疸型肝炎。經三診治療後,患者谷丙轉氨酶雖已正常,但膽紅素及逐漸加重,最高達33.2mg%以上。會診時要求解決的主要問題在於:(1)黃疸持續不退;(2)實現室檢查總膽紅素顯著高。表現為一派肝膽濕熱之象,如黃疸、肝大且痛,口乾苦,食喜冷、腹脹,皮膚瘙癢且乾燥;大便不爽,量少質薄,色黃,表面如油;小便深黃;舌苔糙厚,脈弦數等等。其病機是濕熱相搏,郁於肝膽,肝失疏泄,膽液不循常道,滲入血液,溢於肌膚。故方取龍膽瀉肝湯合茵陳蒿湯加減,以疏肝利膽、清熱利濕、涼血退黃為法。今患者的大便稀薄,是否能用之。實際上大黃具有攻積導滯,行瘀涼血,利膽瀉黃,瀉火解毒之功,對濕重熱重的病例,用之皆宜。在實際治療中運用大黃,就是取其行瘀涼血,利膽通腑之功,既生用又後下,用量逐漸增大,使用生大黃必須注意到排便不爽,量少色黃,表面髮油的特點,加之腹脹,舌苔糙厚,脈弦數,此濕熱壅腸,腑氣不暢之故,但用大黃而無妨。不僅無腹瀉之弊,反而使大便由不爽而爽,由質薄而成形,同時其他臨床癥狀漸消,實驗室檢查總膽紅素及1分鐘膽紅素逐次下降,雖非大黃一味之功,但其重要性可見矣。同時,大黃還具有另外兩方面的作用:一則與赤芍、當歸等活血之品相伍以活血祛瘀;二則與凌霄花相配以涼血祛風止癢。使用該葯不但能利膽退黃,還能祛瘀活血改善肝鬱血。總之,一味大黃,功兼利膽通腑,祛瘀活血,涼血止癢之效,配伍於處方中,實有「畫龍點睛」之妙。
生曬參、西洋參煎湯,代茶飲服,兩參合用,有較強的益氣、養陰之力,其合煎的劑量比例,皆視病情之需要而定。口乾心煩,睡眠不佳,疲乏異常,是為氣陰兩虧,治當扶正補益,急用生曬參、西洋參合煎,以益氣,養陰,加強體質。促進自身的免疫抗病能力。
醫案
案一、甲型血友病:
姚×:男,17歲,學生,1981年7月29日初診。
主訴:血尿2周。
病史:患者有「血友病」病史十餘年,出生後14天即小便出血,色鮮紅,6個月時又見兩脅紫癜,住外院治療,確診為「甲型血友病」。此後曾多次出血,部位分別在顱內,左耳鼓膜及膝踝關節等處,但以血尿為多見。每次出血,用一般止血藥無效,必須注射「抗血友病球蛋白」(AHG)或輸鮮血治療,曾先後住院16次之多。患者小腿肌肉萎縮,右膝關節僵硬,行走不利,因長期服用激素而呈肥胖體形。今年7月17日因血尿而再次入院。當時尿呈醬油色,伴左腰酸痛,頭暈,左肩關節及左膝疼痛,不能行走。二周來,經輸鮮血及注射「AHG」治療,血尿依然,劑量加倍亦無效力。無奈停用西藥,改來中醫會診。
檢查:神志清楚,呼吸平穩,面色蒼白,大便尚調,小便呈深紅色,夾有血塊,舌苔薄膩,脈弦細帶數。
診斷:尿血(甲型血友病)。血熱妄行,氣隨血脫。
治療:清熱涼血,健脾益氣,化瘀止血。
生地25g 六一散30g(包) 炒黃柏10g 党參12g 黃芪20g 炒白朮20g 仙鶴草15g 蒲黃6g(包) 炒谷芽、麥芽(各)15g 參三七粉3g(分吞),4劑。
另用:茅根、藕(各)30g 煎湯代茶。
81年8月3日二診:葯後血尿如前仍多血塊,此瘀熱不清則血尿難止,守法加減續進。
生地25g 廣犀角粉1.5g分吞 赤芍15g 丹皮15g 生軍1.5g 黃芩6g 地錦草30g 鮮茅蘆根各30g 太子參15g 炒白朮15g 雲茯苓15g 藕節15g 茜草根15g 生蒲黃6g(包) 甘草5g。
1981年8月26日三診:經上方服用二十餘帖,患者尿色轉清 ,尿檢連續三次紅細胞為陰性。葯證相符,原方增損再服,至9月3日尿檢連續七次完全正常,腰膝疼痛緩解,左肩痛亦減,即日出院。後中醫門診隨訪四個月血尿未複發。
按:甲型血友病,臨床頗為少見,其主要癥狀為出血,屬祖國醫學的「血症」範疇,先生治療血證善抓「火」與「氣」兩個環節,推崇景岳「血動之由,惟火與氣」之論,認為氣為血帥,火由氣生,動血之證,其治重在「治火」與「治氣」。本例患者主證表現為尿血,但非一臟一腑之患,此乃:「血分有熱」,加之病勢纏綿,脾虛氣不攝血之證也兼而有之,採用清熱涼血的犀角地黃湯合健脾益氣的四君子湯化裁,其意有二:一是旨在益氣和涼血以攝血止血;又健脾統血。二是以健脾之品制約清熱涼血之輩,恐傷脾胃。另血液於脈絡之外,留而為瘀,瘀血不去,新血難生。血證每多兼瘀,應重視消瘀與止血之間的辨證關係,使用收濕止血藥和活血消瘀藥力圖達到「止中有行,不加重出血,不止血留瘀」。一般來說,消瘀常喜用參三七、蒲黃、茜草根等,而止血藥分為寒溫兩類,「血寒而閼瘀」出血者選用溫性止血藥如牛角腮、灶心土、炮姜、炙艾葉;「血熱火旺」動血者選用寒性止血藥如地錦草、側柏葉、白茅根、槐花、生地榆、旱蓮草。另外常用藕節、茅根二味煎湯代茶頻飲,寓「涼血生津、化瘀止血」之意。出血者並主張輕用生軍(1.5~3g)以直折火氣。川大黃有清熱降火、涼血止血之功,可使熱從大便而出。即使大便質偏稀者,亦可少量用之;或與大量健脾之炒白朮等同用。至於大便乾結者,可用至9g。在本病的整個治療過程中,緊緊抓住「血熱、氣虛」兩個環節選用寒性止血藥如地錦草、茅草、藕節,合犀角地黃湯及大黃、黃芩、三七、蒲黃等涼血清熱、活血化瘀之品,共奏「涼血、活血、止血」之功;同時自始自終地採用「健脾益氣」以補氣虛,此即「治血先治氣」也。而且含有「助脾統血」、「制約寒涼之意。老師對此症如此配伍,絲絲入扣,辨證準確,用藥精當,使迭用多法眾醫束手的重疾得以痊癒出院。。
案二、頑固性血精案
馬××,男,40歲,1981年6月4日初診。患血精證已6年余,屢經上海、北京醫院診治,診斷為慢性前列腺炎,治療無效。每周便用力時,尿道口有血精溢出,小便有時澀痛,尿後餘瀝不盡,伴有血性粘液。房事中每排血清,會陰部作脹,同時引及兩側腹股溝處酸脹,腰背酸痛。時時發熱,心煩頭暈,神疲乏力。脈小弦,舌苔薄黃膩略干糙。證屬腎氣耗傷,下元虧損,濕熱下注。治擬滋補腎氣,清利濕熱,佐以涼血固精:知母、黃柏、丹皮(各)6g 生地、山藥、赤芍(各)12g 党參、丹參(各)9g 地榆、金櫻子、牛角腮、地錦草(各)15g 甘草5g。10劑。效不顯,原方去赤芍,加生黃芪12g 旱蓮草15g 續服至7月13日來複診:血精明顯減少,低熱已退。脈小弦,舌苔薄微黃。處方:生地、牛角腮、藕節、地錦草、丹參、干茅根(各)15g 丹皮9g 知母、生黃芪、党參、金櫻子、地榆(各)12g 黃柏6g。至8月10日:血精基本已止,房事後僅見少量咖啡色血精一次。稍有頭暈腰酸,余證已除。脈細弦,舌苔薄,8月底後未再泄血精,勞累後偶見少量遺精,余無不適,連續服用原方達3月告愈。1982年9月13日隨訪,已恢復健康。
血精一證,責之於腎,腎精損傷而及陰血。《諸病源候論·虛勞精血出候》說:」此勞傷腎氣也。腎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虛勞則生七傷六極,氣血俱損,腎家偏虛,不能藏精,故精血俱出也。」本案腎氣虛憊,夾濕熱下注,干擾精宮,證情較為複雜。其證是腎虛為本,濕熱為標,故以知柏八味補腎瀉火,配黃芪、党參、丹參、旱蓮草之補益,以助肝腎之生精固泄作用。生黃芪又長於內托解毒,《本草備要》稱它能「瀉陰火,解肌熱」,所以加用生黃芪後血精就明顯減少,低熱亦退。地錦草為清熱解毒,利濕止血的良藥。牛角腮、地榆二味,《本草綱目》《本草經疏》均認為入足少陰腎經血分之葯。配伍精當,故能使多年頑證收桴鼓之效。
案三、頭痛頭暈:陳××,女,39歲,會計。1980年3月8日初診。
病起自1978年4月1日,晨起突然言不能達意而多舛錯,語言蹇澀不利,說不出平日熟知物體之名。四肢能活動,但有細小動作障礙,如不能扣衣鈕等,同時有頭暈,嘔吐,雙目視物不清,甚至失明,流淚,兩耳重聽,書寫功能障礙,連自己的名字也寫不出。陣發性面部熱赤,此後每於月底作會計報表時,因工作繁冗而發作。每次發作持續4~7天,嚴重時出現2~10分鐘的昏迷,或小便失禁。發作後常感頭暈頭痛,智力及記憶力減退,手足有麻熱感。先後經兩家醫院神經科檢查,擬診為:(1)腦供血不足;(2)腦血管疾病(皮層炎)。每次發病經用地巴唑、復方丹參、健腦片、路丁、谷維素等葯及卧床休息,病情才得以緩解,但未能罅其複發,兩年中每月發病一次,於1980年3月8日來喬老處就診。
現症:言舛而澀,不能達意,頭暈頭痛,素日急躁易怒,面黃不華,間有熱赤,大便3~7天一次,乾結不暢。月經正常。舌苔薄黃帶膩,舌邊尖紅,脈弦帶滑。證系肝膽鬱熱夾痰濁內阻,犯擾心竅。治以疏肝清熱,化痰開竅。
處方:軟柴胡5g 鬱金9g 廣陳皮5g 焦山梔6g 炒黃芩6g 制半夏9g 硃茯苓12g 炙遠志5g,石菖蒲6g,膽南星6g 姜竹茹9g 枳殼6g 生甘草3g。水煎服。另:礞石滾痰丸9g分吞。
二診(4月22日):上月未發病,大便已暢,但昨又見語錯言澀,頭暈頭痛,兩目難張,但無失明,嘔吐、重聽較既往發作輕,指物難言其名,書寫功能仍障礙,舌苔薄黃膩,脈弦細,此為肝膽痰熱經年痼疾,治當緩圖。
處方:原方去甘草,加夏枯草10g。另用:蟬衣40g 川貝母60g 天竺黃40g(即「蟬衣竺貝散」) 三味共研末,每日3g 分吞。
三診(6月22日):症情穩定,能堅持會計工作,時有頭暈頭痛,再守前方鞏固。
1981年3月隨訪,僅於春節期間偶見錯語,其餘諸症均未再發,又於前方中加龍骨15g 囑每月服湯藥14~21劑,並用龍膽瀉肝丸與礞石滾痰丸交替吞服。蟬衣竺貝散每日照服,隨訪至6月份,諸症未複發,能堅持工作。
按:患者平素急躁多怒,發病時頭暈頭痛,大便秘結,脈弦帶滑,舌邊尖紅、苔薄黃膩等均屬肝膽氣鬱化火,痰火互結之象。肝氣失和,痰火乘胃,則作嘔吐。痰火淫筋,故發生書寫功能及細小動作障礙。痰熱擾於營衛則手足有麻熱之感覺異常。
本例之治,重在化痰清肝,疏滯解郁。方取溫膽湯意合柴胡、山梔、黃芩清解鬱熱;菖蒲、遠志、鬱金等化痰開竅;更以礞石滾痰丸通腑開閉,導痰於下,蟬衣竺貝散消風化痰,諸葯合用,則肝氣達,膽氣清,心氣寧,語言複利,耳目聰明,諸恙得平。
案四、癲癇:馬××,女,11歲,學生。1971年12月9日初診。
患者於1971年10月9日在學校拿廣播器時觸電跌倒,當時昏迷約5分鐘,右枕部跌傷血腫,左額部被「麥克風」砸傷,裂口約2cm,蘇醒後噁心嘔吐,小便頻數,每10~30分鐘即要小便一次,量不多。經急診處理後病情好轉。此後性情變得急躁,多言,每日有1~3次發病,發病時手舞足蹈,狂言罵詈,語無倫次,不認親疏。發病後則健忘,失眠,有時睡中突然坐起,且多夢話。
1971年11月19日作腦電圖(圖號:10035)未見明顯局灶性改變。擬診為「外傷性癲癇」。經兩家醫院西藥治療無效,由親友介紹來喬老處就診。
現症:煩躁,神志欠清,時有狂言罵詈,不避親疏,甚則手舞足蹈,每須旁人用力制止。睡眠不安,寐則夢語,頭暈頭痛,不能乘電車,只得乘三輪車緩慢行駛來院就診。泛惡嘔吐時作,納少,胸悶脅痛,小便正常,大便不暢,日行一次,舌苔薄白帶膩,脈象弦滑。
此為氣亂血瘀,痰火內起,擾亂神明,法擬化痰清火,理氣化痰,寧神開竅。
處方:桃仁9g 廣鬱金9g 黃芩9g 膽南星6g 石菖蒲6g 硃茯苓9g 枳殼6g 桑葉9g 赤芍9g 生甘草3g。水煎服,日服2次。竹瀝1支(分沖)。
另用:蟬衣30g 川貝母50g 天竺黃30g。共研末,每日3g 分吞。
二診(12月29日):服藥三周以來,日間神情較安,語言減少,夜卧不再突然坐起,夢話減少,狂罵已息,時有腹痛,大便乾結,舌苔薄,脈滑。原方加瓜蔞皮15g 元胡6g。續天服上述葯末。
三診(1972年1月10日):守方以來,日安夜靜,夢語續減,脅痛偶作,腹痛已止,大便較暢,納增,遇喧嘩則心煩,舌苔薄,脈緩。氣火初平,須防再起,原方去黃芩、竹瀝、蔞皮,加珍珠母30g 龍齒15g 姜竹茹6g。續吞服上述葯末。
四診(3月1日):近已復學上課,僅偶發頭痛,片刻即止,乘車稍覺頭暈,但能耐受,為鞏固療效,繼服下方。
珍珠母30g 夏枯草9g 鉤藤6g 白芍9g 白蒺藜12g 膽南星3g 姜竹茹6g 女貞子12g 川芎5g。水煎服,每日1劑,煎二次,分二次服。另用:琥珀粉1g 睡前一次吞服。
1981年6月,患者偕家人來院道謝,欣謂舊疾未再發過,亦無任何不適,學習成績優秀。
按:癲狂之因,先腎有氣火痰瘀之論。本例則眾邪間錯,證情複雜,喬老取諸家之法,參合活用。喬老說,肝膽性剛,氣火內郁,易生痰化風。治此須注意化痰消風,「蟬衣竺貝散」就是喬老常用的化痰消風劑之一。
案五、不孕症:朱××,女,38歲。初診1986年1月。
主要癥狀:(1)貧血10餘年。面色蒼白,爪甲不華,心悸怔忡,頭暈耳鳴,胸悶善太息,口乾欲飲,時作牙衄。腰肢酸楚,兩手麻木,下肢浮腫,睡眠多夢,食慾一般。血常規檢查:紅細胞245萬,血色素7g 白細胞4200,血小板7.1萬。(2)不孕近十年,1976年10月結婚至今未孕。行經量多,一般周期提前七天左右,經至則口乾咽燥明顯。舌苔薄質淡而體胖,脈細。婦科「輸卵管通暢試驗」報告:兩側輸卵管基本不通。其丈夫精液檢查正常。
西醫診斷:1.缺鐵性貧血 再障?;2.輸卵管阻塞性不孕。
中醫辨證:氣血虧虛;脾腎不足;肝鬱血瘀;絡道不暢。
治法:先擬調補脾腎,益養氣血。
處方:黃芪15g 党參12g 焦白、術芍(各)15g 茯苓12g 甘草6g 山藥15g 枸杞子12g 熟地12g 黃精15g 麥冬12g 五味子4g 紅棗15g。
隨證加減用藥:補骨脂、吐絲子、鹿角片、炙龜板、阿膠(烊沖)。
經過兩年多的治療,血象漸佳,於88年5月7日複查血常規:紅細胞330萬,血色素10g 白細胞4500,血小板10.4萬,癥狀顯著好轉,面華紅潤,頭暈亦輕,舌苔薄,脈弦細。此時患者要求治療12年之不孕。乃疏如下方葯,以疏肝活血通絡。兼調補氣血。
柴胡5g 赤、白芍(各)15g 枳實6g 甘草6g 當歸12g 薄荷(後下)5g 王不留行15g 路路通15g 丹皮參(各)15g 山梔6g 黃芪15g 生地、熟地(各)15g 川石斛12g 麥冬12g 杞子15g 紅棗15g。
經本方近三個月的增損治療,於88年8月2日門診查尿妊娠試驗陽性,晨起作嘔,即予安胎之品,至89年3月16日剖腹產得一女孩。目前母女平安,該患者仍在間斷服用調補脾腎之中藥。
案六、蔣××,女,53歲。初診1987年12月28日。
主要癥狀(1)貧血六年余。自81年開始貧血,西醫診斷:缺鐵性貧血,再障?患者面色萎黃灰暗,神疲乏力,少氣懶言。舌淡薄黃膩苔,脈細。血常規檢查:紅細胞209萬,血色素4.7g 白細胞2400,血小板4.4萬。另查網織紅細胞0.5%。
(2)繼發不孕近2年。患者於83年2月結婚,婚後兩年不孕。經中西治療,血象漸升,並於85年6月4日停經。但當胎兒7個月時胎死腹中,膀即時(85年12月)引產。後至今末孕。行經正常,婦科檢查無特殊病變。
證屬:脾腎不足,氣血虧虛,胞宮失養,胎元不固。
治療:健脾益腎,調理沖任。
方葯:黃芪20g 党參15g 焦白朮15g 白芍12g 生地、熟地(各)12g 枸杞子15g 當歸12g 補骨脂12g 吐絲子12g 炒山藥15g 鹿角片3g 炙龜版12g 阿膠(另沖)9g 甘草6g 紅棗15g。
經加減治療,血象轉佳,精神漸振,並於88年8月懷孕。當以前車之鑒,故仍續服補益氣血之,方葯,酌加安胎之品。患者於89年5月27日剖腹產得一6.2斤重的女孩。12月27日隨訪,其已面色紅潤,精神頗佳,談笑風生。血常規報告:紅細胞396萬,血色素12g,白細胞6200,血小板9.8萬。
案七、陳××,女,29歲。初診1988年5月28日
不孕近3年。患者85年11月結婚,至今未孕,迭經中西醫治療而未能如願。主要癥狀:經前口乾咽燥,多煩易怒,腹脹腰酸。行經腹痛不止,量多夾有紫塊,經停則上症漸減或消失。神疲乏力,有時下肢浮腫,舌苔薄脈弦數。婦科子宮造影報告。輸卵管左側完全阻塞,右側通而不暢。
西醫診斷: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症。
中醫辨證:肝鬱氣滯,血瘀阻結。
治法:疏肝理氣、活血養血。
月經第一天:月經中期:疏肝化瘀、活血通絡。
柴胡5g 赤芍15g 枳實6g 甘草5g 丹皮、參(各)9g 制香附12g 王不留行12g 炮山甲6g 當歸10g 從蓉10g 劉寄奴15g 紅花5g 川芎9g 炒小茴2g 烏葯15g 路路通12g 牛膝10g。
月經中期:行經前:健脾益腎、補養氣血。
黃芪15g 党參15g 焦白朮15g 甘草9g 當歸12g 熟地12g 萸肉8g 山藥15g 巴戟12g 吐絲子12g 川斷15g 紅棗15g。
經過五個月的調治,諸症大為改善,於89年6月婦科子宮造影報告:輸卵管全部無阻塞,此後仍守前法化裁續。未久尿妊娠試驗陽性。日前懷孕三月余。隨訪一切正常。
案八、××,男性,48歲,已婚。工人71年8月入院,住院580天,住院號171。
入院時主要癥狀:面色萎黃,頭昏頭暈,耳鳴眼花,低熱口苦,疲乏腰酸,大便不實,下肢多發瘀點紫斑,中臂亦有出血點。舌苔薄白質淡胖,脈略數。骨髓檢查報告,為再生障礙性貧血。
中醫辨證:脾腎陽虛,陰亦不足(陽虛偏重型)。
治法:調治脾腎,益氣養血兼止血法。
主要中藥:党參、黃芪、白朮、當歸、白芍、補骨脂、仙靈脾、菟絲子、生地熟地、萸肉、甘草、生地榆、藕節。
在住院治療過程中最嚴重時一個月內輸血達二千毫升(400cc×5)如果5天不輸血則心悸疲乏顯著,經過治療,到72年9月後症情逐漸好轉由輕到消失。舌苔薄,脈弦。患者出院已10年,不時來門診隨訪,證情血象均良好。
案九、××,女,16歲,未婚,學生。1977年3月29日入院,住院號9354,1977年7月3日出院,住院96天。
入院時癥狀:面色蒼白,頭昏耳鳴,心悸多汗,四肢麻木,納谷不馨。舌苔薄質淡暗脈弦細而數。骨髓檢查報告為紅系再生不良,西醫診斷單純紅細胞再障。
中醫診斷:氣血兩虧,心腎陰虛(陰虛偏重型)。
治法:氣血雙調,滋陰益腎。
主要藥物:黃芪、党參、白朮、茯苓、甘草、生地熟地、白芍、當歸、川芎、枸杞子、丹皮、龜板、紅棗。
出院時癥狀減輕,繼續在門診治療兩個月,血象逐漸上升,即回到家鄉繼續服用中藥。78年2月4日來本院複查,血象恢復正常,面色紅潤,無自覺不適,併入校復學讀書。以後通信中知健康良好。
案十、××,男,10歲,學生。1978年3月來門診。門診號:再字60號。
主要癥狀:77年秋出現鼻衄,78年2月間加重,量多,伴有牙衄,下肢滿布出血斑點,大便有時不實,畏寒低熱,手足心發熱,食慾尚可,面色蒼白,精神疲憊。舌苔薄膩,脈細數,骨髓檢查診斷再生障礙性貧血。
中醫辨證:陰陽兩虛,氣血不足(陰陽兩虛型)。
治法:調陰陽,補脾腎,兼益氣血。
主要藥物;黃芪、党參、白朮、白芍、生地、山梔、干茅根、枸杞子、巴戟天、紅棗。
經過治療6個月後,面色轉華,精神較好,畏寒低熱清除,出血斑點由減輕到逐漸消失,大便正常,食慾良好,治療10個月後血象上升,舌苔薄,質淡轉紅潤,脈細,已入學校讀書一年。停葯也一年多,血象正常。
案十一、孫××,女,32歲。
初診:1986年12月6日。1986年4月間大量牙衄,皮膚紫斑多處,伴嚴重貧血。骨髓報告為「再生障礙性貧血」。經過中西醫結合治療,症情好轉。在11月25日突起高熱39.8℃,持續8天不退,隨即周身發黃,兩目黃染色鮮,胸悶氣喘,飲食極少,疲乏異常,大便色深,小便短赤。肝功能檢查SGPT880單位以上,膽紅質160.4umol/L(9.4毫克),診斷為血清性肝炎。舌苔黃膩,質紅而干,脈弦數。辨證屬血枯體弱,復感急黃,濕熱俱盛,深入營血。治則: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主用犀角地黃湯合茵陳蒿湯為主:茵陳12g 山梔9g 黃芩6g 川大黃3g(後下),丹皮9g 赤芍、生地(各)15g 岩柏草、雞眼草(各)30g 連翹、大青葉、大青根(各)20g 桑葉10g 炒谷麥芽(各)15g 另予廣犀角粉1.5g 分兩次吞服。5帖。
二診:1986年12月11日。高熱不退,異常疲乏,牙衄,尿血,大便色深,黃疸較前加重,舌苔黃厚膩,脈弦數。濕熱病毒深重。治依前法,加重涼血清熱利濕之品。丹皮、赤芍(各)15g 生地30g 茵陳12g 炒山梔、黃芩(各)9g 岩柏草40g 雞眼草30g 甘草6g 另予廣犀角粉、紫雪丹(各)3g 分2次吞服。3帖。
三診:1986年12月14日。高熱已退,黃疸如前,大便溏薄,舌苔黃膩,脈弦數。血熱濕毒漸減,而正氣漸衰,勢成正虛邪盛危重之候。治宗前法增加扶正益氣之品。丹皮、赤芍各15g 生地20g 茵陳12g 炒山梔9g 川大黃5g(後下) 黃芩9g 大青葉、在青根(各)20g 木通9g 知母12g 黃柏12g 岩柏草40g 雞眼草30g 龍膽草15g 竹葉12g,另予廣犀角粉3g,分2次吞服;生曬參5g 另煎沖服。
四診:1987年1月10日。上藥連服20餘帖,症情逐漸好轉。檢查肝功能:SGPT28單位,膽紅刺umol/L(1.0mg)。食慾、精神均佳。但近三天來稍有低熱及牙衄等。舌苔薄黃,脈牙略數。辨證屬濕毒大減,余邪未盡,氣陰益傷。治療再以調養氣陰,兼涼血清熱。
生地、熟地(各)12g 天麥冬(各)15g 赤、白芍(各)12g 杞子15g 丹皮9g 茵陳12g 川大黃5g(後下),炒山梔9g 牛角腮40g 藕節15g 牛膝12g 生地榆15g 焦楂曲(各)15g 干蘆茅根各12g 枇杷葉10g(包)生曬參6g(另煎沖服)。另予廣犀角粉2g 分2次吞服。3帖。
葯後牙衄消失,低熱減輕,精神轉佳。1月13日轉出傳染病房,繼續調治「再障」。後一年多症情穩定,肝功能多次檢查均正常,「再障」亦顯著好轉,血象也明顯上升。
體會
1.濕熱急黃與血清急黃,癥狀雖相似,但由於感染途經與病因不同,故治療也應有一定區別。素患嚴重貧血的患者,由於輸血消毒不嚴,使感染加重。故治療以涼血清熱解毒為法。本例自始至終均以犀角地黃湯、茵陳蒿湯為主,當加重涼血解毒後,其效益顯。說明本例的治療不同於外感濕熱。
2.大凡虛重之症,當病邪十去其六,正氣極衰之際,當以扶正與祛邪同用,取「扶正以驅邪」之意。
案十二、類風濕關節炎
徐××,男,36歲,1988年6月12日初診。患類風濕性關節炎20餘年,平素肩、膝、踝關節疼痛,畏風怕冷,活動不利。晨起行動難,雙下肢不生汗毛,亦無汗出。雙手指關節肥大、僵硬,形似「雞爪」,不能緊握。伴頭暈、耳鳴、腰酸。苔薄膩,脈弦少力。屢服中西醫藥而效果不顯,病休在家。近因關節酸痛加重而慕名前來求診。治擬溫通經絡、消風活血。
處方:川烏6g 炙麻黃、桂枝、甘草(各)6g 細辛3g 黃芪20g 白芍15g 防風、防己(各)15g 秦艽15g 熟附子15g 炙天龍1條,炙地龍20g 炙蜈蚣1條,烏梢蛇15g 生米仁30g 40劑。
二診:葯後關節酸痛好轉,局部關節畏風感減輕,但仍全身怕冷,風吹不適。腰酸、耳鳴,上身動則易汗,下肢無汗,苔白薄膩,脈弦細。上方去防風防己、白芍、生米仁、秦艽,加仙茅、仙靈脾各15g 巴戟天6g 肉蓯蓉12g 生地熟地各15g。
經上方調理半年余,其中制川烏用至15g 細辛用至10g 仙茅、仙靈脾用至20g 巴戟天用至9g 患者症情大為改善:周身關節基本無疼痛,雙手能緊握,下肢汗毛已生且見汗出。囑查血沉,抗「O」及類風濕因子(RF)均為正常。偶有腰酸、耳鳴,已上班參加工作。
按:類風濕性關節炎,屬中醫「頑痹」一症,目前治療尚無滿意方法。究其病因,不外乎風、寒、濕、熱。該患者並無熱象,蓋緣「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然考其症象,三邪之中尤以寒象為重。所謂「寒則凝塞,通則不痛,痛則不通」也。《醫學心悟》雲:「治痛痹者,散寒為主,而以疏風燥濕佐之,大的參以補火之劑。」故初診時以溫通經絡之烏附麻辛桂薑湯合搜風剔絡、活血消風之蟲類葯化裁,先散其寒,止其痛,此為「急則治標」。本病患者病程纏綿,正氣虧虛,複診時表現出肝腎陽虛之徵,腎主骨,肝主筋,腎陽為溫煦之根,火源虧乏,則痹痛難除。先賢所謂「補火之劑」,喬老認為即溫補腎本是也,如仙靈脾、仙茅、巴戟、蓯蓉之輩。頑痹痼疾,葯非大劑量難以奏效;有謂「細辛不過錢」,今細辛用至10g,其他的溫通溫補之品劑量也大,而患者受之泰然,可見喬老辨證之精當。當然,這些辛燥之品,久服用傷陰之弊,用時應謹慎。天龍者,壁虎也,與地龍合用,有祛風通絡止痛之良效,這也是喬老臨床上所喜?
本文轉載自http://user.qzone.qq.com/165629348
名醫經驗——金明淵(轉載)
發表者:趙東奇17人已訪問
證治經驗
一、慢性支氣管炎
金師認為慢性支氣管炎屬中醫「咳嗽」、「喘息」、「痰飲」範疇,合併肺氣腫時與「肺脹」相似,演變成「肺心」時又兼屬「心悸」。本病為本虛標實之證,本虛當主責肺、脾、腎三臟,標實則以痰飲為主,兼涉寒、熱、燥之邪。病初往往是因外感咳嗽失治誤治,遷延日久漸致三臟陰陽虧損而轉變為內傷咳嗽。肺為貯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腎為生痰之根,病理過程是肺→脾→腎,或由脾→肺→腎。凡罹患慢性支氣管炎者,必先有脾肺之虛。脾虛不能運化水谷精微,反濕為痰,釀成源源不斷之痰飲;肺虛頻頻感外邪,引動宿飲,導致宣肅功能失常,而成慢性咳嗽、氣喘、咯痰之症,日久累及腎氣之蒸騰氣化,下納呼吸之氣功能,出現動輒氣急癥狀。
金師言:由於現代醫學抗菌素能有效控制慢性支氣管炎急性感染期癥狀,以及患者長期以來對中醫擅長慢性病調養的觀念,因此臨證中大多數患者是在慢性遷延期來中醫求診。故治療上應抓住脾虛、肺虛和痰飲三個基本點,標本兼顧,補瀉同施。
金師喜以小青龍湯合玉屏風丸加鹿角為基本湯方治療本病。玉屏風丸為治表虛自汗而設,對方中白朮,金師每相對重用,以增其補脾作用。鹿角溫補腎陽,為血肉有情之品。金師認為慢性支氣管炎病程往往較長,下汲腎陽為其必然趨勢,若已病腎陽虛者則理當兼補腎陽之不足,而病初既使尚未累及腎陽之時,亦當需注意先安未病之地,以截斷扭轉病變趨勢,對治療和控制本病具有一定意義。臨床根據其兼症不同,配合適當損益。咽癢者加蟬衣、僵蠶、杏仁,祛風宣肺;痰多者加三子養親湯化痰降氣;凌心射肺之時則用參附龍牡湯回陽固本,以緩標急諸症。金師還奉「冬病夏治」之訓,每囑病人在小暑至大暑間以玉屏風丸、右歸丸(腎陽虛為主)或附子理中丸(脾陽虛為主)各6g一次,每日二次調服,常獲事半功倍之效。
二、小兒厭食症
小兒厭食症是指長期見食不食,食欲不振,甚則拒食的一種常見病證。近年來發病率明顯上升,尤其在城市小孩中顯得更為突出。金師認為,本病屬中醫「惡食」範疇,以導致本病的諸多病因中,由於家長過於溺愛子女,缺乏正確育兒知識,飲食不節,餵養不當,片面追求高營養,盲目雜投蒸炸、粘膩、炒香等甘肥厚味食物,或濫服巧g力、蜂乳、銀耳、桂圓等滋補之品,或任小兒偏食偏嗜、食不定時,饑飽無度,是目前患兒的主要致病原因。《內經》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小兒柔弱稚嫩之脾胃何堪任如此重荷,因而導致中州受損,運化受納失職乃成厭食一症。矯治厭食,法當以和為貴,以運為健,宜取輕清之劑醒脾氣之困,撥清靈臟氣以恢復轉運之機。然掣肘者在於患兒本已對飲用品產生厭惡,何堪再納味苦澀口之葯汁。而家長往往愛子心切,冀孩子能進葯愈病,故強喂之。如此惡性循環,厭食服藥、進食之感日著。金師根據本病臨床特點,奉《內經》:「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之訓,創製「五果湯」治療小兒厭食症,取得較好臨床效果。其湯均取食物類健脾開胃、消導化滯之品,如蓮子肉、扁豆、炒谷芽、炒麥芽、山楂、陳皮、青皮、神曲、米仁、大棗、秫米、砂仁、胡椒、香櫞、佛手、枳殼、蕎麥、雞內金、飴糖、鍋粑、杏仁、龍眼、石榴皮、瓜蔞、粟子、桂花、使君子、榧子、檳榔等等,根據患兒不同病情,選用其中適當藥物。另外,還按照時令情況,選用適當的新鮮瓜果(如楊梅、荔枝、無花果、葡萄、蘋果、西瓜等)置於五果湯中。經臨床實踐證明,五果湯不僅對厭食症療效較好,且因以上諸葯煎後氣香味甘,葯汁比較清澄,加之服藥取頻飲量少之法,故易為患兒接受。癥狀消失後以五果湯諸葯研粉與香糯粉調勻後蒸成糕狀,每日服用30~50g善後,是金師的慣用法,意在鞏固療效,使患兒的脾胃功能更臻完善。
三、腦外傷後綜合症
腦震蕩後遺症是骨傷科臨床之常見病。古代稱為「腦氣震動」或「腦髓震傷」。治療本病常用方法有益氣化瘀、祛痰通絡、平肝潛陽、安腦寧神、和胃通腑等等。金師認為:腦震蕩初起確當以化瘀、平肝、祛痰、通絡諸法。然一旦病情延久不愈總有因邪實內阻,導致氣血運行受礙,髓海及臟腑供養不足而迭生他症的病理變化。臨床癥狀也多見虛象。治當謹守病機,既然病已由實轉虛,雖尚屬本虛標實,然是時病家已虛不耐攻,故治當填補精血在先,繼予理氣、化瘀、通絡,再以補養善其後,此即徐大椿所言:「病方進,則不治其太甚,固守元氣,所以老其師;病方衰,則必窮其所之,更益精銳,所以搗其穴」者也( 《醫學源流論·用藥如用兵論》)。臨床所遇該類病人,多用此法治之,頗驗。
處方用藥金師喜歡以六味地黃湯合龜鹿二仙膠填補精血。六味地黃湯乃調治腎陰不足之第一方,《小兒葯證直訣》取其治「解顱證」,金師認為本方具有補腦養髓作用。龜版、鹿角二葯,皆味厚性濃,為血肉有情之品,具益腎補虛,化瘀行血功能。然龜版專於滋陰補腎,《本草通玄》言其「大有補水制火之功,故能強筋骨,益心智……去瘀血,止新血」;而鹿角長於溫陽益腎,其味咸氣溫「咸能入血軟堅,溫能通行散邪……遂邪惡氣,及留血在陰中……折傷惡血等證」(《本草經疏》)。二葯相配,陰陽同求,攻補兼備,既能大補精血之源,又能逐惡血,對腦震蕩後遺症有特效。
四、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
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原因不明的以結腸部潰瘍性炎症為特徵的慢性疾病。近年來,隨著纖維結腸鏡在臨床中的廣泛使用,其發病率明顯上升。本病多屬中醫「泄瀉」、「腸癖」、「滯下」等範疇。
金師認為,本病的發生髮展其標在腸,其本在脾。脾主運化,為化生之樞紐,若脾運失職,濕從內生,蘊而化熱,濕熱下移,蘊結大腸,腸道氣血凝滯,壅而生膿,腑氣傳導錯亂;或脾虛統攝無權,血溢腸中,與內蘊之濕熱相搏,化為膿血則見腹痛腹瀉、便下粘液、膿血等症。目前中醫界對潰瘍性結腸炎報導論述頗多,見仁見智,各有所長,其中也不乏從脾而治者,然以重脾陽虛、脾氣虛者居多。金師經長期臨床觀察探索,發現本病因脾虛邪盛或失治誤治,往往成遷延不愈之慢性泄瀉,脾為中州之府,運化水谷精微,今脾氣、脾陽虛,運化輸布水谷精微之功本已失常,復加長期泄瀉,傷津耗液,脾陰必定日見耗傷,脾陰不足使脾臟本身失於充養,導致脾之升清降濁功能進一步衰減,導致泄瀉日重一日,至此,脾陰虛反過來又成為泄瀉進一步發展的病因。因此,保護和滋補脾陰,使脾臟得到充分滋養,才能在溫養脾陽、補益脾氣的同時,使脾的運化功能恢復正常。猶如爐中炭源將竭,理當先添炭源,復以扇給其氧,方能使星火再成燎原之勢,反之若僅給其氧,則必為短暫一燃。
故治療上金師強調不能濫用誤用清熱解毒之品、苦寒止痢藥物,以免雪上加霜,使脾陰進一步耗傷,特別是病程較長遷愈者,更當慎之又慎,免犯虛虛之戒。遣方用藥金師多以自擬益脾滋陰湯為基礎方。方中黃精、太子參、沙參、白芍滋養脾陰;山藥、黃芪補益脾氣;補骨脂、附子溫振脾陽,從而使脾陰得充,脾氣得升,脾陽得振,再結合臨證具體症情作適當增損,常使反覆不愈之泄瀉得以好轉痊癒。
五、老年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歷代論述較少。陳士鐸《辨證錄》中云:「大約其始也,起於肝氣之郁;其終者,由於胃氣之衰。肝鬱則木g土,而痰不能化,胃衰則土製水而痰不能消,於是痰積於胸中,盤踞於心外,使神明不清,而成呆病矣。」張景岳曰:「此證有可愈者,有可不愈者,亦在乎胃氣之強弱,待時而變,非可急也。凡此諸症,……當此速扶正氣為主。」金師認為,本病確如二位前賢所論,臨床以虛證為多,部分病例屬虛中挾實。對其虛目前醫家多執腎虛一端。誠然腎藏精主骨生髓,腦為髓之海,腎精充則腦髓足,腦髓足則大腦思維敏捷、精力旺盛。老年人腎氣腎精日漸衰減,腦髓亦隨之退縮;若稟體素虛、操勞過極,房勞失度,大病久病之人,則腎氣虛衰超出正常生理變化,致使髓海驟然明顯萎縮而成本病,所以腎虛確是導致本病的重要原因。但脾胃為後天之本,五臟六腑皆賴其滋養,年高之人腎氣漸退已在必行,阻其大衰之勢,除補其腎精之外,切當注重脾胃功能的調養。脾胃旺盛,則氣血充盈,腎精化源不斷,則髓有所充,腦有所養。反之,若脾胃一虛,氣血腎精生化無源,再因脾虛內生痰濕,閉阻清竅,即使再補腎精,終究難挽病勢。故金師在治療本病上強調要以調理脾胃為主,輔以補腎填精。處方善以人蔘養營湯合龜鹿二仙膠加紫河車出入,慢慢圖之,常獲佳效。
人蔘養營湯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方,又名養營湯、養榮湯。乃取十全大補湯去川芎,加陳皮、遠志、五味子而成。方中人蔘、黃芪、茯苓、白朮、甘草益氣健脾;熟地、白芍、當歸補血養陰;五味子、遠志寧心安神;肉桂溫陽;陳皮理氣;姜棗調和營衛。方書中言其能治「積勞虛損,四肢沉滯,呼吸少氣,行動喘啜,少腹拘爭,腰腎強痛,心虛驚悸,咽干唇燥,飲食無味,陰陽衰弱,多憂慘戚,多卧少起,久者積年,少者百日,漸至羸削,五臟氣竭,難可振復;又治肺與大腸俱虛,咳嗽下痢,喘乏少氣,嘔吐痰涎等症」。金師認為本方補氣無壅滯之弊,養血無粘膩之嫌;善於補五臟不足,長於平陰陽虧損;而其中尤以調養中州脾胃之虛為佳。故臨證喜以此方調治一切先天後天、大病久病之虛損不足,往往能達預期效果。
六、慢性膽囊炎
慢性膽囊炎是膽系疾患中臨床最為常見的一種疾病,臨床表現為上腹或右上腹不適感,持續性鈍痛或疼痛向右肩部放射,常於進食油膩食物後誘發或加劇,伴胃灼熱、噯氣泛酸、腹脹等腸胃道癥狀。與膽石症常同時存在,互為因果,互相影響。本病屬中醫「脅痛」、「腹痛」範疇。目前多數醫家均認為本病為感受濕熱之邪,或過食肥甘,化生濕熱,影響肝膽之疏泄功能而發病。治療上也多以疏肝利膽,化濕清熱為主。方劑常選大柴胡湯、利膽排石湯、清利通下方等。藥物則以柴胡、大黃、金錢草、茵陳之類。金師指出:慢性膽囊炎和急性膽囊炎雖在發作期癥狀基本相同,但其癥狀之緩急和發病機理有所不同。膽囊炎的發生主要是膽腑的阻滯、膽汁的鬱結滯留所致。急性膽囊炎往往因濕熱之邪驟然阻滯膽腑導致膽汁鬱結不能排出而發病,而慢性膽囊炎則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膽汁的長期不能順利通降而發病,濕熱蘊結之象並不十分突出。根據臨床觀察,此類病人往往由於受寒、情緒波動或進食少量油膩之品而誘發,其癥狀常伴噯氣、納呆、腹脹、便秘等腑氣壅阻癥狀。故氣機阻滯,陽氣不運導致膽腑痹阻、膽汁分泌不暢是本病的主要病機所在。治療上金師獨具匠心,取宣通痹阻之法,借用《傷寒論》治胸痹之枳實瓜蔞薤白湯,參入鬱金、雞內金、金錢草、留行子之類理氣解郁,消石化瘀,稍佐清熱利膽之品有隨手奏效。
七、癲癇
癲癇是一種常見的病因複雜且反覆發作的神經系統綜合症。祖國醫學早在戰國時期即有「癲疾」的記載,後世有「癇證」、「癲癇」、「羊癇風」等名稱,其發病過程和臨床癥狀與現代醫學所指的癲癇基本相似。目前認為癇證的形成大多因先天因素、七情失調、腦部外傷、飲食不節、勞累過度或患它病之後,造成臟腑失調、痰濁阻滯、氣機逆亂、風陽內動所致,其病理基礎為肝脾腎損傷而使風陽痰濁,蒙閉心竅,流竄經絡成癲癇之病。金師常告左右曰:癇由痰致,痰自脾生,脾虛痰伏是癇證的病變關鍵,因此治療本病,當立足健脾,抓住蠲痰,兼顧肝、腎、心之虛,風、火、驚之擾,方能斡旋療疾。
治療癲癇有人主張發作期應治標為主,間歇期則治本為主。然金師則認為:本病為本虛標實之證,正虛之象往往伴隨疾病的始終,即使在發作期、病人也往往虛象顯露。因此,治本理虛之法,不論患者處於何期,均當主用或兼用,切不可偏執一端。中藥治療本病,特別要注重間歇期的治療,攻補兼施,標本同治,儘早促使脾健腎裕,痰消氣順,則頑癲可望向愈。金師臨證常用自擬固本定癇湯為基礎方,視具體病情變化靈活裁化,屢見良效。
處方以党參、黃精益氣健脾;生南星、白附子、全蠍辛溫蠲痰、兼祛風解痙逐寒;遠志、菖蒲、竹瀝逐痰開竅安神。葯後若見咯大量粘液痰或大便排出粘痰樣物者,則為頑痰泄化現象,乃病情好轉之徵兆。若見明顯痰涎壅盛者可加三子養親湯加強順氣化痰作用;若肝風、肝火偏旺者可加龍膽瀉肝丸、天麻、羚羊角粉等清肝熄風定驚;若腦外傷繼發癲癇者必須加川芎、三棱、莪術等化瘀通絡;部分長現病癇證者常可並發類似精神分裂症樣表現,當加甘麥大棗湯、芍藥甘草湯類和緩解郁寧神;若患者虛象明顯則需選用龜版、鹿角、黃芪、紫河車、枸杞子、白朮、山藥、柏子仁、龍眼肉、酸棗仁等補肝、滋腎、健脾、養心之品。
金師指出:癇為頑疾,臨床反覆頗多,從多年治病觀察中獲二點體會。其一;處方一旦見效,切忌突然停葯或頻繁更動,違此,往往會誘發癲癇發作,影響療效。一般用藥至少要堅持半年以上。其二:要注意服藥時間,一般一日2次,每次間隔6~10小時為宜,若發作時間有規律者,則二次服藥可集中在發作前6~8小時內盡劑,有利於藥效的充分發揮。
八、糖尿病
糖尿病屬於祖國醫學「消渴」、「消中」、「消癉」範疇,最早出於《素問·奇病論》曰「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其癥狀為「飲一溲二」,「善食而瘦」,「苦渴數次」,「熱中善飲」等。
金師道:治病必當先洞悉疾病之病因病機,方能掌握疾病各階段的變化規律而選用對應治則方葯。消渴病因甚多,主要因過食肥甘醇酒厚味,致脾胃運化失職,積熱內蘊,化燥傷津;或因精神刺激,氣機鬱結,久而化火,消爍肺胃陰津;或因勞欲過度,損耗陰精,導致陰虛火旺,上蒸肺胃而發為消渴。
喻嘉言說:「消渴之患,常始於微而成於著,始於胃而極於肺腎……」。始於胃者,因胃中水谷之氣與胸中天真之氣灌注環周,乃得清明在身。若有所勞倦,傷其大氣宗氣,則胸中之氣衰少,加之醇酒厚味,釀熱傷津,致使脾胃失和則胃中谷氣不盛,而胸中所傷之氣愈加難復,不能g行,於是谷氣留於胃中,水谷之氣不得上充而內郁為熱,熱氣熏入胸中,形成鬲虛胃熱的局面。胃熱則消谷善飢;脾熱則不能散精,鬲虛則難以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是以飲食不為肌膚,加之熱盛耗陰傷營,故而消瘦;精微走注於下,故而尿甜;中消之病遂成。胃以其熱上輸於肺,則子受母累,燥熱內燔,損傷肺陰。肺為水之上源,今肺為內熱熏灼,治節失權,津液失攝;高源之水,又為內熱所逼,故素蘊水精合外飲之水,建瓴而下,以致口渴引飲,小便頻多,發為上消之證。腎為水之下源,上源既告匱乏,必然求救於下,加之肺胃之熱下傳於腎,或以石葯復耗其真陰,或近女色再竭其精,陽強於外,陰不內守,致使腎陰虧虛而相火亢盛,則腎之攝納不周,約束無權,水谷精微從尿而出,故溲如膏油,頻數量多,此為陰虛火旺之下消。
由此觀之,本病初起於中焦(中消),次及於上焦(上消),後累及下焦(下消),日久天長,三焦俱病則三消合一矣。因肺腎同為水之二源,上源不足則難以施溉於下,下源告竭則無力蒸騰於上,腎火上熏華蓋,肺熱下迫水府,互為因果,惡性循環。脾胃既病,五臟不得水谷之精微,則更難重複,所以成病雖緩,愈病則難。同時變證繁多,如白內障、雀盲、肺瘍、水腫、中風、耳聾、厥證等等。
在治療上,金師有其獨特之見解,他曰:消渴就正氣而言,始於胸中大氣衰少;就邪氣而論,發於胃中燥熱熾盛。而熱盛不但傷陰耗液,又可灼伐元氣,即所謂「壯火食氣」,故滋陰益氣扶正是治本之法,應貫穿於本病治療之始終。同時消渴病雖有三消之分,言之雖易,用之則難,因無明顯區別及界限,故不必拘泥於三消,只要辨證不亂方寸,立法不越規矩,便可以執簡馭繁,胸有成竹矣。喜用《醫學心悟》之二冬湯合六味地黃丸化裁。方中知母、黃連清熱滋陰,花粉、沙參、生地滋陰潤燥,白芍、五味子、山藥、山茱萸肉、益智仁斂陰益腎,黃連、知母、生地據現代藥理作用又有明顯降低血糖作用。諸葯合奏養陰清熱,潤燥降糖之功,葯少而味精故臨床應用,頗有效驗。臨床應用中尚隨症加減而治療消渴的兼證及併發症。氣虛乏力加党參、黃芪;白內障、雀盲加谷精草;血壓、血脂偏高加決明子、荷葉;手足麻木加木瓜;浮腫加茯苓皮。酌情變通,斯成善矣。
九、高血壓病
高血壓病長期以來是中、西醫界的常見病、多發病和難治病。西醫由於病因至今未明,發病機理亦尚未完全闡明,因此治療上除對症處理外,尚無特效藥物能控制本病的延續和發展。中醫歸屬「眩暈」「頭痛」範疇,與「心悸」「中風」有一定聯繫。金師認為,本病雖然病機複雜,病變涉及面廣,從臟腑論可責肝、脾、腎、心四臟;從病邪論則涉風、火、痰、瘀諸端,但只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分析,就能抓住疾病本質進行治療,自然就會得到良好的療效。根據臨床體會,高血壓病的根本在於臟腑陰陽失調,而臟腑陰陽失調之中,又以脾腎二臟為疾病肯綮所在。思眠憂愁,勞倦太過,飲食不節,嗜煙喜酒,久居濕地,冒雨涉水乃至肝鬱氣滯等等,日常生活之異,往往最易最先損傷脾氣。脾主運化水谷精微,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受損,一者可使水谷不化,反濕為痰,痰濁壅遏,蒙蔽清竅,乃作眩暈;二者可致氣血生化乏源,氣虛則無以推運血液;三者引起氣血匱乏,陰血不足,肝腎失養,腎虛不能上充髓海,亦作眩暈或頭痛矣。腎主骨生髓,腦為髓之海,除脾虛充養不足繼發腎精之虛外,稟賦素弱,房勞傷腎,年高腎衰皆可致腎精不足,造成髓海空虛而作眩暈或頭痛;又腎虛肝所失養、肝乃剛強之性,本已主動主升,今陰虛不能制約陽氣,則肝陽暴亢,肝風內動,發為眩暈或頭痛。可見,臟腑失調之端倪先起之於脾,痰瘀生成之源必在於脾;而腎之虧損可直接引起眩暈,又可影響肝的陰陽平衡,引發肝陽肝風。所以唯脾腎之虛,才能旁犯肝臟,累及心臟,才能造成風、火、痰、瘀諸病理產物上犯清竅而造成眩暈或頭痛。所以金師以十二字概括本病:關鍵在脾,根源在腎,變動在肝。
在治療方面,金師主張需分標本緩急。標急之時,金師特別推崇張錫純之鎮肝熄風湯,此方張氏原為治內中風證而設,即「西人所謂腦充血證」。方中重用牛膝以引血下行,為治標之主葯。用龍骨、牡蠣、龜版、芍藥鎮熄肝風。代赭石降胃降沖。玄參、天冬滋肺清氣,肺中清肅之氣下行,自能鎮制肝木。腎陰虛不能維繫真陽,並挾氣血以上沖腦部,故又加熟地、山茱萸肉以補腎斂腎。茵陳以青蒿之嫩者,得初春少陽生髮之氣,與肝木同氣相求,瀉肝熱兼舒肝鬱,實能順肝木之性,麥芽為谷之萌芽,生用之亦善將順肝木之性,使不抑鬱。川楝子善引肝氣下行,又能折其反動之力。金師贊其配伍精當,臨床用於陰虛陽亢,痰火上逆之眩暈證甚為相合,若再添膽星、萊菔子以化其積痰,其效更佳。標緩之後,金師常以河車大造丸、杞菊地黃丸合人蔘養營丸、十全大補丸等緩緩治本。
十、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多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管腔縮小或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臟病(簡稱冠心病)。臨床以心絞痛型、心肌梗塞型最為常見。往往突然發病,來勢兇猛急險,至今仍為中、西醫的急證、重症、難症之一。目前中醫界已逐步趨於一致地認為:本病的基本病機是「本虛標實」。本虛是以臟氣虧損為主,雖然病位在心,但其發病與心、肝、脾、腎諸髒的盛衰皆有關聯;標實則以血瘀、痰濁、寒凝、氣滯、熱結等為多見。對此說法,金師執不完全贊同的觀點。金師認為:本病雖早期階段可能和脾虛痰盛的體質因素有關,然一旦形成冠心病,則主要是由於心臟本身的氣、陽、血、陰不足,導致對血液的推動、溫煦、滋養作用的減弱,造成血液在血管壁內凝滯、沉積、附著、成瘀、阻塞等一系列病理變化,最終使血液在血管內流動不暢或不通,而引起卒然而痛。因此,本病除與脾虛痰濁有一定關聯外,唯和心氣、心陽、心陰、心血的衰少有關,其中尤以心氣虛、心陽虛最為多見。因此,冠心病主要可分為二大類型,一為氣陰兩虛型,一為氣虛陽衰型。前者一般病情較穩定,心痛發作亦較緩和;後者病情往往急驟發作,且反覆頗多,心痛來勢亦較急險。
金師在治療上對氣陰兩虛型喜用東垣之生脈飲為基礎方益氣養陰。其中人蔘的運用較靈活,西洋參、生曬參、太子參、潞党參、生黃芪常視具體病情之輕重緩急而選用,其劑量亦隨症而增損;有時紅參、白參並用,僅紅參的用量明顯小於白參,而且每與五靈脂、蒲黃、乳香、丹參、絲瓜絡、片薑黃、玫瑰花、沉香曲、石菖蒲等既能疏氣和血,通脈活絡,又不助火耗液的藥物配伍運用。金師曾多次談及丹參及丹參製劑確實是活血化瘀之佳品,又能養血和血,對治療冠心病本應十分妥切,但施於患者,效果往往不如預料之理想,關鍵即在於冠心病不僅是瘀血為患,更主要還是心臟的氣血陰陽失調。因此,治標之品惟與治本之葯同時使用,才能標本同治,相得益彰,達到更佳的治療目的。對於氣虛陽衰的病人,金師則以益氣化瘀、溫陽通脈為總則,一般多取補陽還五湯合瓜蔞薤白白酒湯去白酒加桂枝、山楂為方。方中以大劑量黃芪大補元氣,推動氣血運行,當歸、赤芍、川芎、桃仁、紅花活血祛瘀;地龍通脈活絡;瓜蔞開胸滌濁;薤白疏滯散結;桂枝溫通宣痹;重用山楂則降脂化濁。典型病例即與此方,每多應手。若遇急險病例,再在此基礎上略作加減。如心痛甚劇,有頻臨殘廢之恐懼感或心痛持續時間較長者,則加紅參、白參、蘇合香丸加強益氣運血、溫通開竅之功;如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脈微細欲絕者,應予參附龍牡湯回陽固脫。由於本證形成往往有一較長過程,心氣心陽心陰心血之虛非一時即能完全恢復正常,因此需要較長時間的調治方能杜絕複發、反跳之弊端。故金師常在癥狀緩解後再以丸藥鞏固3~6月。
十一、美尼爾氏病
美尼爾氏病是一種以發作性眩暈、耳鳴及波動性聽力減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內耳眩暈病,是導致眩暈的常見疾病。中醫對眩暈歷代醫家頗多精闢論述,諸如《內經》之「諸風掉眩,皆屬於肝」;劉河間之「二陽相搏,從風火立論」;朱丹溪之「無痰不作眩」;張景岳之「無虛不作眩」;虞搏之「血瘀致眩」等等。長期以來,風、火、痰、虛、瘀五大因素從不同的角度闡明了眩暈的病因病理,指導著臨床實踐。近年來,許多醫家觀察到本病既非單純之風、火、痰、瘀,也非單純之虛證,而是以肝、脾、腎為本,風火痰瘀為標的本虛標實之症。治療主張在發作期以熄風降火、滌痰化飲為主;緩解期則以健脾益氣,滋補肝腎為主。金師認為是說雖然不謬,然泛指眩暈可矣,專指本病則差矣! 據臨床所得,患者大多為肝鬱脾虛之人。氣機不暢,三焦氣化因之失調;運化失司,水谷不化反成痰濕。一旦痰濁積甚,三焦壅塞,氣機逆亂,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肝胃之氣挾痰濁上擾清竅,則眩暈驟然而作。觀其臨床表現,大多異人同症,恆而不變。病人往往陡然頭脹頭重如裹,頭暈目眩劇作,如坐舟中車裡,周圍諸物旋轉,唯平卧閉眼則眩暈稍減,不能獨自站立行走。伴泛惡嘔吐,胸悶不舒,脘腹脹滿,舌苔薄白或白膩,厚膩,舌質淡或胖,脈濡或弦滑、弦緩等等。可見,本病標急之時,僅見痰壅氣逆之象,每於肝風肝火瘀血諸邪相干不甚。
金師治療本病,重點著眼於肝鬱脾虛,痰壅氣逆之病機。標本同治,虛實兼顧,喜合溫膽湯、四逆散、半夏白朮天麻湯、二陳湯、澤瀉湯、小半夏湯、茯苓半夏湯七方為一方,藥用陳皮、半夏、茯苓、枳實、竹茹、大棗、甘草、柴胡、白朮、天麻、澤瀉、生薑諸葯,自命為「溫膽四逆湯」。全方和少陽而泄厥陰,補太陰而和陽明,升清降濁,疏利三焦。臨證凡眩暈已發者,服此方七劑之內,每多奏效,故歷用不爽。待其眩暈平後,再著重培土疏木以治其本,逍遙丸、參苓白朮丸、人蔘養營丸、香砂六君丸等皆可選用,緩緩圖之乃絕其病根。
十二、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以胃粘膜的非特異性炎症為主要病理變化的疾病。目前多根據胃粘膜組織學改變而分為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肥厚性胃炎三型。臨床以脹滿、疼痛、噯氣、口苦、泛酸、吐逆、嘔血或下血為常見癥狀,其中尤以脹滿與疼痛一症最為顯著突出。因此,中醫將本病歸屬在「胃痛」「痞滿」範疇之內。
金師言:本病初起以氣鬱、食積、受邪為常見病因,成病之後,常因飲食不節、勞倦思慮、寒溫失調、七情所傷而反覆發作。本病的病機可歸納為肝旺、脾虛、胃實六字。「肝旺」,是指肝鬱氣滯、肝氣橫逆、肝火偏旺、肝陰不足諸端;「脾虛」,乃指脾氣虛、脾陽虛、脾陰虛;「胃實」,則指食積、痰濕、瘀血、寒熱之邪的停積胃中。在治療上,金師根據脹滿和疼痛二大主要癥狀的主次確定治法治方,最為常用善用半夏瀉心湯、六磨飲子、黃芪建中湯三方,再隨臨床所見之具體癥狀,參合運用溫、清、補、消、通、燥諸法,結合辨病論治,常取得較好治療效果,是為特色所在。
慢性胃炎以胃脘部脹悶不舒為主症者臨床每多見之,金師認為是症和仲景《傷寒論》中所述之「心下痞硬」症頗同,儘管有時亦有不同程度之胃痛癥狀相隨,與「但滿不痛」之訓有違,但其主脈主症及中焦寒熱錯雜,脾胃升降失常之病機與痞證十分相合,故臨證但見以胃脘脹悶不舒為主者,皆可以半夏瀉心湯為基礎方,辛開苦降,寒溫並用,補瀉兼施以和胃開結散痞。再據疾病之異,隨證損益,每取良效。
對於以疼痛為主症的患者,金師強調首先應辨其虛實,實證往往疼痛較著,或攻撐而作,或如刺痛刀割,或痛連二脅,多為肝胃不和,其中雖不乏夾食、夾痰、夾瘀、夾濕、夾泄、夾寒者,但總以氣滯為主。故治宜理氣通降為主。常用理氣和胃之方有逍遙丸、四逆散、六君子丸、香砂六君子丸、柴胡疏肝散等,金師惟喜用《證治準繩》之六磨湯加減。方中烏葯、木香行氣;沉香降氣;枳實、檳榔破氣;大黃導滯通腑。全方共奏順氣通降之功。氣機通降,胃氣運行正常,疼痛之症平矣。虛證疼痛之特點是隱隱而作,綿綿不斷。臨床以脾胃虛寒型最常見。金師恆以常用方劑黃芪建中湯溫陽益氣建中。處方中喜以桂枝易肉桂而用。金師云:肉桂為表皮?
名醫經驗——何承志(轉載)
發表者:趙東奇19人已訪問
證治經驗
一、再生障礙性貧血
再生障礙性貧血是由骨髓造血機能不良或衰竭引起的一種進行性貧血、出血或伴感染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可分為急性型與慢性型二種。「慢性型再障」歸屬於祖國醫學「血虛」、「虛勞」之範疇。該病的病機主要在脾腎二臟虧損,因脾失運化,能生化氣血。如《靈樞·決氣篇》謂:「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腎主骨生髓,若腎精虧損,骨髓不充則精血難以復生。二者之中尤以腎臟更為重要。
對「再障」據臨床表現主要分為脾腎陽虛型、腎陰虛型及陰陽兩虛型3種類型進行辨證施治。
1.脾腎陽虛型:症見面色蒼白無華,畏寒肢冷,頭暈目眩、耳鳴腰酸,納呆便溏,舌體淡胖有齒痕,苔薄膩脈沉細,治以脾腎雙補,益氣生血,用藥如:黃芪、黃精、女貞子、熟地、淮山藥、白朮、當歸、鹿角霜、仙靈脾、紫河車等。
2.腎陰虛型:症見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心悸,自汗盜汗,低熱,心煩口渴,大便干硬,或有鼻衄,肌衄,舌質淡紅,苔少或光剝,脈細數。治宜滋陰補腎養血。用藥如炙黃芪、當歸、女貞子、羊蹄根、熟地、甘枸杞子、制首烏、白芍、阿膠、龜版、仙鶴草、磁石等,若有熱象可酌加黃柏、知母、丹皮等。
3.陰陽兩虛型:同時兼有上述二型的證狀,治宜陰陽雙補、益氣生血,用藥如黃芪、黃精、羊蹄根、制首烏、二至丸、熟地、雞血藤、紫河車、阿膠珠、磁石等。
臨床上三證型除辨證用藥外,均可同時配合猴骨粉或豬骨髓(牛骨髓)口服。在治療時常可根據病情變化適當隨證加減。例有熱者可加石膏、地骨皮、青蒿等;心悸少寐者加炒棗仁、龍骨;衄血者加大薊、小薊、側柏葉;便血加地榆、槐花;有崩漏者加血餘炭、蒲黃炭、地榆炭。
中醫藥治療「再障」難度較大,幾年來治療了十餘例「再障」取得較好的效果。關鍵是把握了「再障」的病機是脾腎與精血的虧損。《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易經》云:「損其腎者,益其精」。故治療「再障」的重點在補腎填精、健脾益氣。「補腎填精」治療效果優於氣血雙補。補腎藥用於「再障」治療,以現代醫藥角度分析主要能改善骨髓造血功能,改善內分泌等「體液」調節功能,有助於提高機體免疫及應激能力,有利於造血和防治疾病,因此補腎葯運用於「再障」的治療,有較高臨床價值。
「再障」是疑難病,病程長,治療難度大,應用中藥治療必需長期堅持,決不能因短期內未見效果而放棄治療,緊要關頭更應不斷總結以提高中醫藥治療再障的臨床療效。
二、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證治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常見病、多發病,在血液病人中佔有一定比例。紫癜一證,以皮膚和粘膜發生瘀點瘀斑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患。《至濟總承》稱之為「紫癜風」,《丹溪心法》稱之為「陰證發斑」,《東醫宣鑒》稱為「內傷發斑」,是有別於外感溫病的發斑出疹。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起病較驟,不論其為急性型或慢性型,主要可分為熱症(血熱妄行)與虛證(氣血兩虛)。
熱症(血熱妄行)以發病急或有寒熱,斑色鮮紅,融合成片或兼有牙宣、鼻衄、便血等,舌質紅絳,脈多細軟,多因血熱迫血妄行,絡傷血溢,治宜用涼血止血法,可以犀角地黃湯加減。(用牛角腮或水牛角代)。
虛證(氣營兩虛)發病緩慢,瘀斑瘀點時疏時密,時發時愈或月經過多,如崩如漏,由於氣血流散證見面色少華,精神萎軟,舌質淡紅,脈多細緩或細數,多因脾不統血,血不歸經所致,宜以益氣養營,填精補髓為治則。(或益氣養營寧絡法)方用「三奇湯」或歸脾湯加減。該病臨床錯綜複雜,往往氣虛血熱互見,用藥不仿參合配伍。
基本方為:党參、黃芪、當歸、生地、熟地、女貞子、旱蓮草、阿膠、大薊、小薊、仙鶴草、炙甘草等。
方中參芪益氣,當歸、熟地、阿膠、女貞子、旱蓮草養營生血,生地有滋陰清熱之效。若有紫癜、鼻衄等出血傾向或伴有虛熱者,可酌加丹皮、羊蹄根;脾胃虛弱便溏納呆時可加淮山藥、茯苓、陳皮、姜半夏、白朮、山楂、六曲以健脾和胃隨證加減。
三、中西醫結合、治療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種造血系統惡性腫瘤樣病變,有急、慢性之分,又有粒細胞性、淋巴細胞性和單核細胞性之別,病死率較高,對於兒童及青壯年危害極大,本病主症有貧血、出血、發熱、肝脾和淋巴結腫大等,常可合併感染。急性者,可歸屬於中醫「血證」「急勞」之列。對於該病何老主張中西醫結合,揚長避短,西藥化療固然能有效抑制與殺滅惡性瘋長的血細胞,然常因克伐太過,導致氣陰兩虛,脾胃肝腎受損出現面色無華,形削氣怯,脈象數疾,脫髮,胃腸道反應等一系列危候,配合中藥抑邪可以改善病人虛弱癥狀,增強自身調節功能,使正氣漸復,病情得到緩解。
臨床上據患者病程的不同階段,不同見證,使用扶正與抑邪應有所側重。
急性期是因溫熱邪毒所引起,導致熱毒熾盛,常見壯熱口渴,汗出煩躁,尿赤便秘,或有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甚至可有發斑,衄血。治宜清熱涼血解毒,選用清瘟敗毒飲加減治療,常用生地、赤芍、丹皮、玄參、麥冬、銀花、連翹、板藍根、黃芩、生石膏等,並用白花蛇舌草、白英各20g,龍葵25~30g,半枝蓮15~20g,小薊15g以抑制白細胞,見有高熱不退,可酌加犀角粉(用水牛角粉代)、羚羊角粉、安宮牛黃丸等,如伴有咳嗽痰黃可加魚腥草、桔梗等宣肺化痰,總之要以清熱涼血,解毒祛邪為主,養陰生津扶正為輔。
對於屢經化療,克伐太過,常屬氣陰兩虛之象,面色無華,唇舌淡白,形削氣怯,脈象數疾,頭目眩暈,納呆便溏乏力等,此時,邪熱已微,正氣虛虧,治療當以扶正為主,抑邪祛邪為輔。扶正當用益氣養陰、補益肝腎、健脾和中法,常用黃芪、党參、白朮、雲茯苓、生地、熟地、玄參、天冬、麥冬、枸杞子、當歸、龜版、阿膠、黃精、制首烏、仙靈脾等,為預防複發常酌加龍葵、白英、黛蛤散、牡蠣、羊蹄根,以清熱解毒,軟堅散結,並加當歸、丹參以活血祛瘀,經過治療,往往低熱消退,精神好轉,納谷增加,一般情況明顯好轉,病情得到緩解。
四、慢性胃炎
辨彆氣血陰陽,調節脾胃升降治療慢性胃炎。何老把慢性胃炎分作肝胃氣滯,脾胃虛寒、胃熱陰虛,瘀阻胃絡四個類型,辨證論治,取得較好療效,茲簡介如下。
1.肝胃氣滯型:中脘疼痛,時作時止,食後脘腹脹滿或疼痛加劇或隨情志變化增劇,得噯氣則減,有時伴見吞酸嘈雜,舌質正常或略紅,苔薄脈弦。治則疏肝理氣和胃。方以逍遙散或柴胡疏肝散加減。藥用柴胡、延胡索、木香、枳殼、白朮、白芍、當歸、蒲公英、制半夏、生甘草、谷芽、米仁。加減:噁心加陳皮,竹茹、薑黃連、淡吳茱萸;吞酸加海螵蛸、象貝母;情志抑鬱加制香附、鬱金;脘腹脹滿加蘇梗、沉香曲;痛劇加金鈴子。此型以肝氣鬱滯,氣血不調為主,治療必須以疏肝理氣,調營止痛和胃為先。
2.脾胃虛寒型:脘腹隱痛,綿綿不愈,喜曖喜按,得食痛減,遇冷加劇,面色蒼白,手足欠溫,吐清水或大便溏軟,舌質淡苔白膩,脈沉細或弱。治擬益氣健脾,溫中和胃。方葯以黃芪建中湯或補中益氣湯加減。藥用党參、炙黃芪、白朮、白芍、雲茯苓、淮山藥、廣木香、柴胡、升麻、桂枝、大棗、制半夏、陳皮、當歸、香谷芽、米仁、炙甘草。痛劇加高良姜,蓽撥以溫中止痛;便溏甚者加煨訶子、炒扁豆以健脾固攝;納呆加雞內金、焦楂曲、砂仁;若有黑便去桂枝加熟附子、仙鶴草、阿膠、赤石脂。此類患者多因飲食勞倦所致,蓋脾為太陰濕土,得陽始運,加之胃有寒濕,脾胃俱虛,治之之法應以參芪補中為聖,參以溫燥之品,脾虛則清陽不升而下陷,宜用升麻、柴胡以升提清陽。何老常宗東垣《脾胃論》選用補中益氣,調中益氣,昇陽益胃諸方,或黃芪建中湯加減出入,多獲良效。
3.胃熱陰虛型:胃脘脹悶隱痛,納呆消瘦,倦怠乏力,心煩易怒,口乾口苦,口舌糜爛,大便干秘量少,舌質紅苔光剝或無苔津少,脈細弱或帶數。治則:清養胃陰,益氣運脾。方葯:以沙參麥門冬湯為基礎加減。藥用南沙參、北沙參、麥冬、川石斛、花粉、扁豆、淮山藥、生甘草、烏梅、川黃連、蒲公英、白芍、陳皮、炙雞金、麥芽等。加減:脘脹加陳香櫞、枳殼、綠萼梅,乏力氣短加黃芪、當歸,便秘加制川大黃,此類患者病程較久以過用香燥或遷延失治,胃津暗耗,氣鬱化火所致。宜宗天士降胃之法,選用甘涼濡潤之品,養胃陰蘇胃氣,緩緩圖之。
4.瘀阻胃絡型:胃脘脹痛或刺痛,膠著不移,涉及胸脅,形體消瘦,倦怠乏力,或見黑便,舌質淡,舌質暗紫或見瘀斑,苔白膩,脈沉細或澀。治則:理氣活血,祛瘀止痛。方葯:1.偏氣滯血瘀者在柴胡疏肝散基礎上酌加活血葯。2.兼脾胃虛寒者在黃芪建中湯基礎上酌加理氣活血祛瘀葯。如延胡索、當歸、白芍、丹參、炙刺蝟皮。痛甚可加乳香、沒藥,黑便加赤石脂、補骨脂、參三七粉、仙鶴草等,氣血虛弱加黃芪、當歸、党參等。
初病在氣。病久入血。慢性胃炎治當兼調氣血,而瘀阻胃絡者,純投理氣收效為微,治血祛瘀切不可少,但破瘀克伐正氣,當斟轉進止。
對於黑便,何老常用赤石脂、補骨脂、參三七粉等,參三七本有祛瘀止血之功,用者頗多,赤石脂本為收澀,有止血作用,補骨脂乃益腎葯。何老將二者合用治諸血症,對於吐血或黑便量不多者甚有效,但其機理尚待研究探討。
慢性胃炎屬脾胃病範疇,脾為臟屬陰土,運化不健,責之於脾,治療務在益氣健脾運脾,常宜升清;胃為腑屬陽土,主受納水谷,以通為用,以降為和,一旦有病,即出現脹悶,噫噯泛惡等濁陰不降諸證,治當降氣開郁通腑,所以調理升降是治療脾胃疾病的關鍵之一。
臨床上慢性胃炎,有屬寒屬熱,屬虛屬實之不同,還見寒熱夾雜,虛實互見等複雜情況,對於氣滯濕阻,郁久化火的寒熱夾雜症宜用辛開苦泄法,以宣通氣機,化除濕邪,清泄鬱熱,瀉火通便。對虛實互見者也應辨清孰虛孰實。對於脾陽虛,中氣不足者,應益氣健脾運脾化濕,但不可過於溫燥以防耗傷胃陰。對於氣鬱化火胃陰虧耗的則宜滋潤清養以使津液來複,俾胃得降和,然也不宜過於滋膩苦寒,以防抑遏脾陽。
5.用藥主張平和、輕清、靈運
脾胃為後天之本,慢性疾病能否向愈與胃氣之盛衰關係極大,對於慢性胃炎的治療須不忘維護胃氣,用藥取其平和,不用大溫大熱、大苦大寒之品,遇脾胃虛寒者以益氣健脾為主,使補氣而不壅滯,不礙胃,並常佐理氣通降之品,以宣暢氣機;兼有濕濁時,則加藿香、佩蘭、蘇梗等芳香化濁理氣暢中,力避剛燥傷津耗液,理氣不用破氣,化瘀不用攻逐,清熱也只用蒲公英、川黃連等輕清胃熱,養陰則以沙參、麥冬、石斛、花粉之類,養其津液,潤其胃腸。又常用香谷芽、炒米仁、焦山楂、焦六曲等化濕助運化,皆取平和,輕清靈運之性。惟如是,方使脾健胃和,納谷漸增,生化之源漸充,氣血陰陽,方能漸趨平衡。
五、扶正攻邪,治療肝硬化腹水
青浦地處江南水鄉,是血吸蟲病嚴重流行區,解放後還有很多晚期血吸蟲病、脾腫大、肝硬化腹水患者需要治療。該病由於水蠱毒邪侵害肝膽殃及脾胃,病延日久,氣血凝聚,三焦壅塞而成臌脹。其主要病機在於肝脾症積內結、血瘀絡阻、水液不能下注膀胱,而致腹大臍凸,屬「血不利而為水」的「水臌脹」,症見面色黧黑,腹大如鼓,青筋暴露,四肢瘦削,食欲不振,疲乏無力,二便不利,所謂「至虛有盛候」,是正虛邪實,虛實夾雜症。屬於脾虛水濕內阻或肝鬱氣滯血瘀。《醫門法律·脹論篇》雲「脹病亦不外水裹、氣結、血瘀。」是由於肝脾腎之臟功能失調,陰陽氣血虧損,導致氣滯血瘀,水濕逗留等一系列病理變化。何老常據患者年齡之老幼、體質強弱、邪正之盛衰、陰陽氣血之異同、辨證施治。在肝硬化代償期無腹水者,臨床多見脅痛、嘔惡噯氣、痞塊等證,多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療。脾虛運化不健者,常用四君合黃芪、山藥;益氣健脾用青皮、陳皮、木香、枳實理氣行滯;血虛而見面色萎黃、頭暈目眩者用當歸、白芍、首烏、枸杞子以養肝,六味地黃丸、濟生腎氣丸以補腎,臨床隨證加減。如肝脾腫大,症瘕積塊者,原方加入丹參、桃仁、紅花以活血化瘀,鱉甲、牡蠣、三棱、莪術、石見穿、炙蟾皮之類以軟堅消積,或以湯藥配服人蔘鱉甲煎丸或大黃(庶蟲)蟲丸吞服。
在肝硬化腹水量少,正氣不很虛者,應以健脾行水為主,選用豬苓、茯苓、澤瀉、葫蘆殼、大腹皮、檳榔、車前子、葶藶子等;腹水較多者常用十棗丸(粉劑裝膠囊吞服)或用舟車丸以湯送服,峻下逐水使腹水從二便中分利,從而消退較快。對於病久體虧又有腹水者,可一面益氣養血以扶正,一面理氣化瘀行水以驅邪,使祛邪而不傷正,扶正而不留邪。若單純攻逐雖得一時之快,然利後傷正,脾腎更虛,易犯虛虛之戒,腹水旋即又出於病不利。對於體質尚可,腹水甚劇者,則應在扶正同時攻逐水邪,否則膀胱氣化不利,脾腎功能難以恢復,正氣反被水邪遏抑,難以敷布。
在治療肝硬化腹水中應重視益氣健脾葯的應用。脾為中土,脾土健運才有利水濕運化。宜用大劑党參、白朮,因白朮具健脾利水消腫之功,近代藥理白朮有增加白蛋白、糾正白球比倒置及利尿作用,與現代醫學對肝硬化的治則有相合處,臨床上舌淡胖苔薄膩邊有齒印者更宜。
肝硬化腹水因飲食失當,勞累等易反覆發作經多次利尿後易口乾,舌紅苔光剝脈細弦等傷陰之象,應重視護養肝陰,在行氣健脾利水同時應用白芍、生地、麥冬、石斛、枸杞子、首烏等,以養肝柔肝,滋水益腎。
上述治晚期血吸蟲肝硬化腹水諸法移用於肝硬化腹水患者,亦取得較滿意療效。遇有肝炎病史或SGPT增高者,可於方中入大青葉、板藍根、垂盆草、平地木、連翹等以清肝經濕熱,若有黃疸則合茵陳蒿湯或梔子柏皮湯加減利濕退黃;遇有脾亢,血小板減少酌加羊蹄根;有鼻衄、齒齦出血者,酌加茅根、生地、大薊、小薊清熱涼血或益氣健脾以統血。
肝硬化腹水病程較久,治療不能一蹴而就,需從長計議,可在辨證使用湯藥時配合應用人蔘鱉甲煎丸或大黃(庶蟲)蟲丸等,不失為攻補兼施之良策。
六、疏肝利膽,清熱消炎治膽疾
膽囊炎膽石症屬祖國醫學「脅痛」「黃疸」「膽脹」「結胸」「癖黃」等範疇。視其臨床表現,膽囊炎急性期可列入「黃疸」「結胸」「癖黃」等門,慢性期列入「脅痛」「脘痛」等門。
經多年探索和研究,何老將該病臨床表現歸結為「痛、脹、痞、滿」四字,病變髒腑在肝膽涉及胃腸。按其癥狀大致分為氣滯型、濕熱型及熱毒型。
1.氣滯型:癥狀較輕,常見右脅下隱隱疼痛,悶脹不舒等,相當於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肝膽管結石及膽囊切除術後殘餘結石(不伴有梗阻或感染的)。臨床體征僅有右上腹輕壓痛,無明顯的反跳痛,莫菲氏征陰性、叩擊痛不明顯,舌質苔脈無明顯變化。
2.濕熱型:癥狀較重常見高熱畏寒,身目黃染,右上腹痛劇,脹滿,按之右上腹壓痛明顯可有反跳痛,莫菲氏症陽性,右脅叩擊痛明顯,可伴嘔吐苦水、口乾、便秘、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數等表現,多見於急性膽囊炎、膽總管結石、肝膽管結石伴梗阻或感染者。
3.熱毒型:右上腹痛脹更重,腹部痞滿顯著,右上腹壓痛明顯,可捫及腫大的膽囊等,反跳痛及膽囊區叩痛明顯,莫菲氏征陽性,伴有高熱、黃疸、口乾、口苦、泛嘔、便秘、溲赤、舌質紅苔黃厚膩、脈滑數等一系列濕熱重症,嚴重的可引發神昏譫語、脈細數等熱毒逆犯心包甚或誘發虛脫等癥狀,此型相當於化膿性、壞疽性膽囊炎、膽汁性腹膜炎及膽道感染性休克等。
該病臨床可有不同分型,病機總因肝膽疏泄失常,濕熱內滯所致。肝膽相為表裡,膽汁乃「借肝之條氣,溢入於膽,積聚而成」。膽為「中清之腑」,以通降下行為順,若情志不暢,寒溫不適,飲食不節,勞累過度,可使肝膽氣滯,濕熱壅阻,不通則痛,濕熱熏蒸,其邪溢於肌膚則發黃……。「六腑以通為用」治療以疏肝理氣、利膽通腑為要矣。肝膽病易影響胃腸功能,常有泛惡嘔吐、便秘或腹瀉、納獃等表現,在疏利肝膽同時也需和胃降逆、通腑運脾,此法宜貫穿於膽道疾病治療之始終。
分而論之,治氣滯型重在疏肝理氣,常用柴胡、延胡索、鬱金、青皮、陳皮、枳殼,佐以清熱利濕之蒲公英、焦山梔、炒黃芩、虎杖,利膽排石之金錢草、海金砂等。治濕熱型者,重用清熱瀉火之龍膽草,利濕退黃之茵陳、黃芩,特別是茵陳具透發陳腐,利濕清熱作用,不僅為治黃主葯,凡濕熱證雖不發黃均可使用。疼痛較劇酌加延胡索、川楝子、香附;腑氣不通,痛脹痞滿較著者,加枳實、生大黃通里攻下,使腑氣通,濕熱阻滯得解,膽道得利,痛脹痞滿減輕,身熱得清,黃疸漸退而獲顯著效果。
病久因膽道郁滯影響及肝者,常加板藍根、平地木以清熱泄肝保肝。對於肝膽疏泄失常影響胃腸致胃氣上逆、泛惡嘔吐者加制半夏、陳皮;脾運不健泄瀉者酌加山藥、茯苓、山楂以健脾助運。對於有膽道蛔蟲者,常加檳榔、烏梅等驅蟲安蛔,結石較久不除者,何老常加烏梅、炙山甲或京三棱、王不留行等,一以酸味改變腸道內環境的酸鹼度,提高膽汁酸度,增加膽汁分泌有利於溶石、排石;一以走竄行散,通絡軟堅增加利膽排石之效。經上述辨證治療,患者常能迅速改善癥狀,增強治療信心,使疾病好轉或痊癒。
慢性膽囊炎,膽石症病程很長,長期服湯藥不便。何老經多年探索篩選出龍膽草、金錢草、虎杖、豬膽汁膏等,研製出消炎利膽的中成藥「金膽片」廣泛應用於臨床,對急慢性膽囊炎,膽結石或手術後殘餘結石病,均有顯著療效。因其療效確切,服用方便,深受病家喜愛。
七、調益脾腎,利水泄濁配合活血化瘀法治療慢性腎炎
慢性腎炎(包括腎病綜合病,IgG腎病等等)是門診中就診與複診次數較多的病種,患者常以乏力、面浮肢腫及蛋白尿就診,病情纏綿,有些因調養不當或失治而進展到慢性腎功能不良,甚至尿毒症階段。
此類病人何老分析其病機,屬脾腎氣虛,濕濁瀦留,病久者氣滯水停以至血瘀出現。
《景岳全書·腫脹》有「凡水腫等症,乃肺脾腎相干之病,蓋水為至陰,故其本在腎,水化於氣,故其標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之說。腎氣虧損或腎陽虛衰則氣化不利,開闔失常,既不能固攝精氣,又不能排泄濕濁。真如《內經·水熱穴論》云:「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以其類也。」臨床上一面是尿蛋白持續大量流失,漸至血清蛋白偏低;一面是血膽固醇、尿素氮與肌酐反而增高……即所謂「清陽不升,濁陰不降」也。患者病久可見面色晦滯,或見溺血,或水腫,膠著不退。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滯,血滯則水停,氣滯水停必致血脈瘀阻。
基於上述分析,何老治療慢性腎炎蛋白尿,主張採取調益脾腎,利水泄濁,配合活血化瘀法,切中病機。
具體治療上,脾陽不振者,常用益氣健脾之党參、黃芪、茯苓、山藥配合利水泄濁之澤瀉、米仁等等。對於伴有上感,扁桃體炎等出現舌質略紅、苔薄黃、脈象滑數者則於健脾利水葯中,加入銀花、連翹、板蘭根、生地等以清熱解毒。易外感者可加用玉屏風散,取其固衛表之意也。
對於腎虛,常以見症不同分別論治:腎氣不足或氣陰兩虛的用六味地黃丸、麥味地黃丸類加減;腎陽虛或陰陽俱虛而有畏寒肢冷,腰酸浮腫較重者,常用金匱腎氣丸、濟生腎氣丸或加菟絲子、仙靈脾、補骨脂、葫蘆巴。對於以前曾用激素,或治療過程中激素減量、停用而出現面色蒼白、神萎、納谷不馨、脈微弱等癥狀時也以金匱腎氣丸加菟絲子、仙靈脾、補骨脂、葫蘆巴、巴戟肉溫補腎陽,取溫而不燥,補而不滯之意。
臨床常見有些患者服用激素較久,見面色較紅,舌質偏紅,脈弦,易興奮,煩躁或血壓偏高者,常以六味地黃丸加龜版、知母、黃柏以滋陰清火,有時酌加鉤藤、黃芩、夏枯草、白蒺藜以清熱平肝,滋水涵木。
臨床遇到常服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患者,有易感染而發生咽炎,服用溫補藥後,咽痛加劇,病情不易穩定,實是真陰虧虛,水火不濟,火炎灼金,金水無以相生,改用滋陰清利法用生地、熟地、玄參、知母、黃柏、龜版、大薊、小薊、石葦、板藍根、米仁,葯後癥狀消失,蛋白逐漸減少直至轉陰,便可逐步撤去激素。
對於尿蛋白長期不降,其病機與脾腎虛損有關,脾氣虛者,投以補中益氣湯、參苓白朮散等方葯;脾腎氣虛者,結合腎虛法隨證施治。小便不利的應用金錢草、(艹扁)蓄草、茅根、玉米須、車前子、懷牛膝等以利水泄濁。
對於個別使用雷公藤片降尿蛋白的患者,常見有脅痛,納呆,乏力,轉氨酶升高等肝功能損害癥狀,何老則在原方基礎上加用清熱解毒、疏肝利濕的板藍根、茵陳、平地木等,以調和肝脾。
有的患者病程較久,尿檢蛋白和紅細胞並見,或交替出現,又見面色萎黃,神疲乏力,舌質瘀紫,當作瘀血論治,何老常在益氣補腎葯中增加當歸、丹參、益母草、馬鞭草等活血化瘀之品,以補氣葯推動活血行瘀能力,使瘀血消失,循行歸經。
對於慢性腎炎伴有腎功能不良的患者,除採用調益脾腎,利水泄濁,配合活血化瘀葯外,常加制半夏、陳皮、竹茹等和胃止逆,生大黃通腑泄濁,從而緩解了病情。
醫案
案1、費×,男性,6歲。
初診日期:1993年1月18日。患兒從1992年12月26日起足部出現細小針頭狀出血點,漸發展至手足及面部,呈紫紅色,伴鼻衄。於92年12月28日住本縣中心醫院兒科病房,診斷為「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經用氫考、潔黴素、強的松、輸血等治療,血小板仍在20×109/L左右。家屬要求自動出院。刻下下肢、面部瘀點、瘀斑,無其它不舒。4歲時曾有類似發作。上醫大兒科醫院住院治療。今日血小板30×109/L,脈細數,質淡,苔薄膩。患兒先天稟賦不足,氣陰二虛,兼之肌衄反覆發作,營血虧虛,元氣漸損。本病為虛證,當與溫病、濕熱火毒之邪迫血妄行所致「發斑」相區別。本病治療得當,效果尚可,治之不當,病程頗長。當予益氣養陰、寧絡止血,標本同治。
藥物:生地、熟地各15g 丹皮10g 仙鶴草20g 大薊、小薊各10g 党參15g 黃芪30g 羊蹄根10g 女貞子20g 旱蓮草15g 當歸10g 蒺藜15g 炙甘草5g 阿膠10g
複診:1993年2月15日。上藥連服至今,今日複查血小板59×109/L,無其它不舒。下肢足背未見出血點。家屬自訴:患者近日開始每天服鮮生豬血10~20ml。脈細數,苔薄,再予益氣健脾,養血止血,滲以有情之品治之。
藥物:生地、熟地各20g 淮山藥15g 炙黃芪20g 當歸15g 仙鶴草20g 女貞子15g 阿膠10g 炙龜版10g 党參15g 京玄參10g 麥冬15g 陳皮10g 制半夏10g 炙甘草5g
患兒上方加減連續服用2個月,4月19日複查血小板90×109/L,轉用歸脾丸加三奇沖劑,定期隨訪,至今未見複發。血小板一直保持在110—140×109/L。
按:紫癜一證《聖濟總錄》稱「紫癜病」,《丹溪心法》稱「陰症發斑」,《東醫寶鑒》稱為「內傷發斑」,是有別於外感溫熱病的發斑出疹。本例辨證為氣陰兩虛,營血虧損,故立益氣補血、填精補髓為法則。方葯選用党參、黃芪、當歸、生地、熟地、女貞子、旱蓮草、阿膠等。方中以党參、黃芪、當歸、熟地、阿膠、女貞子益氣滋陰養血,生地滋陰清熱之效。根據癥狀,出血者加仙鶴草、羊蹄根,脾腎虛弱者加山藥、茯苓、陳皮、白朮以健脾和胃,隨症加減。根據何老治療血小板用鵝血的經驗,患兒家長得到啟發,每日口服生豬血20毫升,似有助於血小板的迅速增加,只是生豬血未作消毒處理,衛生狀況有待改進。
案2、羅××,女性,36歲。
初診日期:1991年1月2日。四肢胸背散在紫斑伴鼻衄三天。患者於三天前周身出現散在紫斑,以四肢胸背部明顯,似針點樣,並逐漸增多,伴有頭昏乏力,三天後出現鼻血。今日來院門診,經血象檢查,白血球2.8×109/L,血小板25×109/L,脈細數,苔薄,舌紅有紫皰。邪熱伏於營分,迫血妄行為肌衄、鼻衄,當予清熱涼血,滋陰降火,仿犀角地黃湯意。
藥物:水牛角20g 生地20g 玄參15g 白芍10g 龜版10g 女貞子15g 旱蓮草15g 仙鶴草30g 知母10g 阿膠10g 羊蹄根10g 黃芪20;7帖。
囑病情危重,須防血脫之變,必要時輸血。
複診:1991年1月9日。葯後精神好轉,鼻衄漸止,紫斑未見新鮮點出現。上方加丹皮10g;4帖
三診:1991年1月16日。諸急漸減,出血基本控制,脈細數,苔薄,氣陰虧虛,再予上法繼續治療。「爐煙雖熄,防灰復燃」。
藥物:黃芪20g 生地20g 仙鶴草30g 女貞子15g 旱蓮草15g 羊蹄根10g 阿膠10g 丹皮10g 白芍10g 當歸10g 雞血藤15g 7帖
患者上方加減服藥近2個月,複查血小板67×109/L。
按:本例為急性血小板減少症,皮膚粘膜廣泛性嚴重出血,血小板計數25×109/L,病情危篤。中藥採用清熱涼血、滋陰降火大法,仿犀角地黃湯化裁。服藥一周,出血明顯好轉,繼續調補服用,使血小板上升至67×109/L,說明中藥不僅能止血,且能提高血小板計數。
案3、王××,男性,50歲。
初診日期:1978年8月5日。主訴:心悸頭暈,畏寒怕冷,肢軟腰酸1年余。患者中上腹痛病史30餘年。1977年4月12日嘔血一次量多,之後出現貧血,逐漸加重,經多次輸血,貧血未見好轉,確定胃癌。於1977年8月5日住中山醫院外科準備手術治療。入院後常規檢查血色素4.1g,白血球27×109/L,血小板58×109/L。經骨髓穿刺確診為「再生障礙性貧血」轉入內科,給予康力龍、丙睾、強的松、輸血等治療。11個月癥狀無明顯好轉而自動出院,隨即來本院門診。刻下心悸,頭昏,面色少華,畏寒肢軟,脈細少力,舌淡而胖,苔薄。血象檢查:血色素4.5g,白血球32×109/L,血小板41×109/L,症為精血不足,脾腎陽虛,當予益氣補腎,溫陽填精,以充脾腎,脾腎功能振奮,氣血營衛日充,貧血自然糾正。
藥物:大熟地20g 黃芪30g 制首烏15g 炒党參15g 黃精15g 阿膠10g 仙靈脾10g 鹿角霜10g 羊蹄根10g 當歸10g
上方加減,連續治療半年,病情逐漸好轉,貧血漸以恢復,全身狀況均見好轉。以後改用三奇沖劑治療,一年後複查血象,血色素10.8g,白血球5.6×109/L,血小板98×109/L,於1981年初恢復正常工作。
本文轉載自http://user.qzone.qq.com/511674115/blog/1310871034
名醫經驗——於爾辛(轉載)
發表者:趙東奇22人已訪問
用藥特色
腫瘤患者癥狀錯雜、兼證夾雜,治療頗為棘手。於爾辛教授在其40年的余年的腫瘤臨床實踐中,對許多中草藥進行篩選,形成了自已獨具風格的中藥葯對,治療腫瘤兼證每每應手。
黃芪配枸杞。主治體質虛弱,乏力。腫瘤患者多有體虛,反覆治療後,體虛尤甚。黃芪入肺、脾之經,可實「後天之本」。枸杞子歸肝、腎之經,能壯「先天之本」。一個補氣,一味益精,氣為陽,精屬陰,兩者合用使陰陽協調,五臟兼顧。
清水豆卷配淡豆豉。用於發燒低熱。腫瘤患者伴有低熱不在少數。兩味葯有清熱解表利濕之功能,常治療濕溫初起的發熱病人。於氏認為低熱時癥狀有乏力,脘悶腹脹,食欲不振,煩躁不適,舌膩等,與濕溫發熱初期有類同之處,雙葯合用使邪從表解,熱邪隨藥力辛散而出。而一旦高熱,則非生石膏配知母不能降熱。其性味甘辛苦寒,張錫純曾用大劑量製劑治療發熱,使高熱時「四大」癥狀得平,現古方今用治療腫瘤高熱往往奏效。
紫蘇葉配天竺子。治療咳嗽,包括部分癌性咳嗽,前者常常用於咳嗽氣喘兼發熱,後者通肺經而止咳平喘,互相配伍之後鎮咳效果增加,對頑固性咳喘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同時對腫瘤伴有感冒之體亦有療效。
鳳尾草配烏梅。可治腹瀉,包括腸癌,肝癌等癌性泄瀉。鳳尾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烏梅斂肺澀腸,兩者共入大腸經,若劑量大對頑固性腹瀉收效更佳。況腸癌腹瀉,經久邪多入血分,鳳尾草尚有入血分涼血止血作用,烏梅味酸,既能收澀,又能增液,可改善電解質平衡。
生石膏配忍冬藤,主治口乾,以及化療後,鼻咽癌放療後造成的口乾、咽痛。生石膏甘寒止渴,忍冬藤清熱解毒通絡,原治溫病發熱,咽炎。兩葯清熱生津增液,增加唾液腺,腮腺的分泌,解決口乾之苦,並且對口腔、舌、咽等消化道粘膜因化、放療後產生的潰瘍輕症有頗佳的療效。
生石膏配烏梅。能治體虛汗出。生石膏瀉火生津,烏梅酸澀生津,都為肺經之葯。於氏認為腫瘤虛汗多為內有虛熱,陰津不足,加之肺衛不固造成。石膏、烏梅酸甘化陰,清熱生津可解以上之虞。
酸棗仁配合歡花。此二味能養心安神,治療失眠,棗仁酸甘收斂心陰,心陰得收則心神得寧,合歡甘苦能解肝鬱,肝鬱得舒則無後顧之憂。腫瘤患者失眠有時會摻雜氣滯不舒,心神渙散,二者合用,寧心安神作用集中。
白茅花配牛膝炭。由於以鼻咽癌為主的衄血,亦治牙齦出血,衄血者多有邪火熱毒。白茅甘涼止血,去花輕靈上行以達病邪之處;牛膝化瘀止血,取炭加強止血功效,並使「邪火」下引歸元,血止瘀不留。
槐花炭配仙鶴草,用於各種腸癌引起的下消化道出血,也可用於出血較小的上消化道出血。以槐花炭為主葯,性苦味涼,入大腸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之功,專治「腸風」便血,仙鶴草同樣有止血作用,並且能強壯身體,讓失血者之體快速恢復元氣。
車前子配地枯蘿。用於非癌栓引起的腹水,下肢浮腫。車前子歸下焦「主水」的腎和「通調水道」的膀胱,利尿化水作用強。一般腹水病人在出水之前後常有腹脹氣滯,地枯蘿能行水利水,氣行則水行,水解則氣消,兩相互配,使腰以下水腫從小便中化解。
山楂、六曲配蔻仁、治納呆,飲食不振。山楂,六曲均入脾胃,可消多種原因的食積,調中散瘀,健脾和胃,有類維生素B、增加腸胃蠕動功能,(艹寇)仁有芳香行氣消滯之效,有食積或納呆者就有氣機阻滯,脾胃運化無力。消積不理氣非其治也。故往往在消導開胃藥中佐以行氣健運之品,效價要高得多。
淡竹葉配仙鶴草。用於膀胱癌為主或腎癌引起的血尿,或前列腺癌術後的康復,血尿常為有熱,淡竹葉甘、淡、寒,可清熱利尿除煩,結合仙鶴草涼血止血,扶正不傷正,祛邪不留邪,對下焦有熱之尿血效果明顯。
半枝蓮配火麻仁。治療非梗阻性便秘,以及化療藥物引起的便秘。半枝蓮微苦,具清熱解毒之功。臨床大劑量應用,一方面可治癌腫,另一方面可通便,配合入脾、胃、大腸經的火麻仁潤腸解燥,抗癌和通溷兩不誤。
威靈仙、延胡索配骨碎補、補骨脂,主治骨轉移以及骨轉移性疼痛,威靈仙祛風通絡止痛,民間有治骨刺之法,借其能融入骨骼之妙,加延胡索理氣止痛,使不通之氣機得以暢通,正所謂「不通則通,通則不通」。骨碎補,補骨脂補腎壯骨,活血止痛,溫陽健脾,扶益正氣。現代藥理研究有抗癌作用。腎主骨,補腎所以強骨,四葯聯用對轉移性骨痛比其中藥要佳,具能修復一部分癌細胞破塊的骨組織。
以上是於氏臨證中常用藥對的一部分,僅供臨床參考。
證治經驗
肝癌
1、辨證為先
肝癌,尤指原發性肝癌,在我國是個常見的腫瘤疾患,雖然祖國醫學沒有肝癌這個具體名稱,但在歷史文獻中均有其相應的癥狀描述,如「肥氣」、「息賁」、「脅痛」、「痞滿」、「臌脹」、「黃疸」等,不過多數現代醫家還是辨其為「(疒徵)瘕積聚」範疇。肝癌的病因複雜,臨床表現多端。臨證須辨明其虛實寒熱,標本緩急,因為其決定著選方遣葯。「虛者補之」,「實者瀉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急者治其標」,「緩者治其本」,「總體仍基於」,「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則。辨證還要辨清局部與整體關係,辨證與辨病合參,融合八剛辨證、臟腑辨證、氣血津液辨證的中醫基礎理論,謹慎處之,靈活應用,辨證的正確與否,不僅關係到患者癥狀的減輕,生存質量的提高,也影響到其預後。於氏在對肝癌辨證時,多辨「脾胃」。緣於肝癌的常見癥狀,以消化系統的癥狀為多,如腹脹、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瀉、便秘等,並不類似於中醫的「肝」的癥狀,而多屬於「脾胃」的徵候,改善「脾胃」癥狀往往會改善肝癌的具體癥狀。
2、宜補兼攻
肝癌的治療實際上當須綜合治療,即「扶正」與「祛邪」。中西醫結合治療是綜合治療的一部分,也是治療肝癌的最大特色。用中醫的觀點看:中醫注重整體觀,西醫著重局部,多為祛邪手段,故在運用時,兩者應取長補短,發揮各自的優勢,做到祛邪不傷正,扶正以達邪。「正氣與邪氣,勢不兩立,若低昂然,一勝則一負,邪氣日昌,正氣日削,不攻去之,喪亡從及矣。然攻之太急,正氣轉傷,初中末之法不可不講也。初者,病邪初起,正氣尚強,邪氣尚淺,則任受攻,中者,受病漸久,邪之所深,正氣較弱,任受且攻且補,末者,病魔經久,邪氣侵凌,正氣消淺,則任受補,蓋積之為義,日積月累,非伊朝夕,所以去之,亦當有漸。太亟則傷正氣,正氣傷則不能運化,而邪反固矣」。臨床常有疏肝健脾,益氣養陰,清熱解毒,化痰軟堅,理氣活血等治則,然中醫還以扶正為主。「夫眾病積聚,皆起於虛,虛生百病」。我國的肝癌患者,每每由於長期肝炎,肝硬化發展而來,體質薄弱,肝臟功能差,不能耐受攻伐,況西醫已用祛邪手段,所以「扶正」才是治本的關鍵。
臨床上最常見的肝癌分型,根據於氏經驗多分為:
(1)肝鬱脾虛型:常有胸腹脹滿,食後益甚,胃納差、噁心、乏力、舌苔黃膩、脈弦細,方可用枳實消痞湯或柴胡疏肝散加減,疏肝解郁,健脾理氣。若偏重於脾虛,則用香砂六君子湯,若偏重於肝鬱氣滯,則用逍遙散,甚至四磨飲子加減,各類葯宜加用消導法,如三仙湯,保和丸等酌情應用。
(2)肝腎陰虛型:常有低熱不退,精神倦怠,四肢乏力,動則汗出,胃納差,口乾津少,舌苔少,脈細無力,且手術,放療,化療後均有此類類型。方可用一貫煎,六味地黃湯或青蒿鱉甲湯加減,益氣生津,滋補肝腎。若氣傷,陰傷甚者,可用三才湯,生脈散加減。對於陰虛不甚,有血虛者,採用當歸六黃湯類。
(3)肝熱血瘀型:常見發熱煩渴,脅下刺痛,黃疸加深,轉氨酶增高,有出血傾向。舌苔黃膩,脈弦數,方可用龍膽瀉肝湯,黃連解毒湯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若單見濕阻者,可用平胃散、二陳湯類。若濕熱汗出,陽明有熱,可用蒼朮白虎湯,僅黃疸濕阻者,用茵陳蒿湯。血熱甚者,用犀角地黃湯。有血瘀者,用人蔘鱉甲煎丸。
臨證抗癌治療中,可適量加用清熱解毒藥,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土茯苓,平地木。軟堅散結葯,如:石燕、瓦楞子、海浮石等。
至於兼症,則可隨證加減。如肝區疼痛,加川楝子,枳殼,延胡索,廣鬱金等。噁心、嘔吐加陳皮、竹茹、半夏、生薑、旋覆花等,黃疸加茵陳、山梔、鬱金等,腹水加茯苓皮、大腹子、大腹皮、車前子、地枯蘿、蟲筍、米仁等,有出血傾向加仙鶴草、茜草、花蕊石等,有骨轉移者,加骨碎補、補骨脂、威靈仙等,肝昏迷者,可用安宮牛黃丸、紫雪丹等。
醫案
案1、原發性肝癌
李╳╳,男性,38歲
患者右上腹部疼痛數月,伴胃納差。一月前經同位素掃描及超聲波檢查,證實肝內巨大佔位病變,曾行剖腹探查術,發現肝區有兩個大的癌腫,大者約8cm直徑、小者約5cm直徑,跨於兩葉間,未能切除。術後病理示:混合細胞癌。術後予放射治療,病人體質甚差,消瘦明顯。中醫辨證為該患者手術探查及放射後,陰津耗損,胃氣受傷。治以養陰生津,同時予芳香消導之品,以生髮胃氣。
太子參15g 麥冬10g 五味子5g 生地15g 茅根、蘆根各30g 藿香3g 佩蘭3g 八月札30g 佛手5g 生山楂10g 炒谷芽、麥芽各15g
服藥一月後,病人體質逐漸恢復,舌紅轉淡,肝痛消失,納谷不香,再以原方繼服半月。舌苔舌質轉為正常,脈濡,主訴已無不適。考慮病雖為肝癌,病機則在脾,予中藥治本,予健脾理氣中藥,同時少予軟堅之品。
党參15g 白朮10g 茯苓15g 八月札30g 神曲10g 生山楂10g 炒谷芽、麥芽各10g 石燕30g 鱉甲30g
患者長期服用以上中藥,癌腫控制良好,無複發和轉移徵象,2年後恢復勞動。仍服中藥,門診隨訪。17年後肝癌又告複發,黃疸出現,終因肝癌、伴消化道出血而死亡。
按:筆者體會,肝癌雖病在肝,但從辨證分析,肝癌患者的證候均屬脾胃病,又古代學者亦以腹部腫塊、上腹疼痛。癌性發熱,以及腹水,黃疸等辯為脾胃病變,並有治而獲救的病案。以脾胃理氣法治療肝癌,十之七八有效。
案2、甲狀腺癌
葉╳╳,女性,80歲
患者因雙頸淋巴結腫大,擬診:甲狀腺癌。因年邁體弱,伴心臟病,不宜手術,予放射治療。一年後胸片提示:兩肺見多發轉移灶。在外院行同位素131I治療。病人同位素反應較大,胃納不佳,噁心,乏力,大便秘結,舌紅,少津,脈細弦。中醫辨證為氣陰兩虛,治以益氣養陰,佐以軟堅散結。
太子參15g 天花粉30g 黃芪15g 五味子10g 夏枯草10g 石斛15g 海浮石30g 生地15 g 鱉甲30g 山慈菇10g 望江南15g 合歡皮12g 遠志5g 半夏12g 六曲15g 生山楂15g
患者系高齡,本亦體虛衰弱,加之行放射治療及同位素放射治療,陰液受損,故出現便結、舌紅少津。肺病日久陰肺耗損,肺氣不足,且子病及母,脾臟必虛,此出現胃納減退、噁心、乏力諸症。予上方葯加減長期服用,期間適當調整用藥。頭昏、腦梗塞加用天麻、鉤藤、石決明、菊花,平降肝陽,疏通絡脈。痰內帶血加用花蕊石、仙鶴草、藕節,收斂止血。該病例服中藥6年余,隨訪病情穩定,癥狀改善。
按:本例老年腫瘤患者,雖經內外放射治療,但病者體力不支,況且出現兩肺廣泛腫瘤轉移,真是雪上加霜。故予中醫中藥調治,經辨證為氣陰虛損,以益氣養陰,扶助正氣、恢復體質。佐以軟堅散結、控制腫瘤的發展。老年患者持續多年服用中藥,病情基本穩定。
案3、食道癌
黃╳╳,女性,71歲
患者因吞咽梗阻4月余,食道片示:頸下段食道局部腫脹,伴充盈缺損約5cm,塗片找見癌細胞。食管鏡示:食道上段腫瘤,病理未見腫瘤細胞。胸科醫院查纖維食道鏡示:食道賁門部息肉。
1986年5月30日初診:患者吞咽有梗阻感,咽部不適,胸背部疼痛,舌苔薄白,舌質淡紅,脈細弦。證為氣滯痰結,氣痰互阻。治療予開郁降氣,化痰散結。
党參30g 半夏9g 旋覆花20g 代赭石15g 降香9g 石見穿30g 牛膝10g 六曲12g 山楂15g 藿香佩蘭各5g 竹茹9g 陳皮9g
氣痰互相膈咽不暢,氣滯則胸背疼痛,氣不降則咽梗作塞,津液不布,灼而成痰,故以上方開郁順氣,化痰,解毒散結。患者服上中藥年余,複查食道片示:下頸段食管癌(增生型)可能大。食道鏡示:頸段食道乳頭狀腺瘤。故予放射治療。
經放療後病人仍吞咽時胸背疼痛,口乾、肢軟,苔薄津少,脈滑,胃脘不適,大便次數多,便溏。食道癌是氣血痰交結為病,初起痰氣交阻,日久瘀血內結,而食道癌放療後常表現為傷津和內熱熾熱,該病人高齡精枯陰傷,臟腑虛弱,氣血虧損。經放療後傷津陰損更甚,加之脾胃虛弱。故予健脾益氣,滋陰補腎治之。
黃芪30g 党參30g 蒼朮、白朮各10g 茯苓30g 砂仁(後入)3g 淮山藥15g 炒扁豆15g 生地15g 石斛15 天花粉15g 杜仲15g 米仁30g 懷牛膝10g
加減用藥:
氣管炎、咳嗽加萊菔子5g 白芥子3g 地龍10g;「小中風」頭昏、肢麻加天麻12g 枸杞子15g 菊花9g 桂枝5g 絲瓜絡6g;下肢浮腫加車前子包15g 赤小豆30g 茯苓皮30g
患者自發病起,長期服用中藥達8年余,病情基本穩定,治療中曾出現咳嗽,查胸片未見肺部轉移灶。經中藥調治,上述不適癥狀均明顯改善,故繼用中藥治之。
案4、肺癌
王xx,,男性,66歲
患者體檢發現右上肺陰影,伴痰血2月余。經肺部分層片、MRI檢查提示:右上肺癌可能性大。於90年6月8日在外院作肺右上葉切除術。病理示:右上尖後段腺癌,侵及後葉背段,右主支氣管淋巴結轉移。90年7月~8月在腫瘤醫院行術後放射治療,縱隔肺門姑息照射。化療5療程。
病人肺癌術後,經放療後,出現咳嗽、氣急、胃納欠佳、心悸、苔剝、肢冷、脈濡。中醫辨證肺腎虛損,肺氣不足。肺癌術後又經放化療熱灼津液,陰液內耗,致肺陰不足,氣陰兩虛,升降失調,瘀毒內結。治以溫補脾胃、益氣解毒。
黃芪15g 党參15g 白朮10g 茯苓30g 半夏5g 桂枝5g 五味子10g 杏仁12g 生地15g 天冬、麥冬各10g 白花蛇舌草30g 半枝蓮30g 焦山楂12g 附子5g
用藥加減:
口乾、舌紅加石斛12g 烏梅10g; 痰血加仙鶴草15g 花蕊石15g
病人服用上述中藥,加減調治3年余,痰血消失,病情穩定。以後因咳嗽、痰液粘稠加用象貝母、冬瓜子止咳化痰。夜尿較多加用山茱萸肉、菟絲子益腎固精。陰虛內熱口乾加玄參、石斛、枸杞子、鱉甲滋陰生津。鱉甲軟堅散結有消瘤作用。病人長期服用以上中藥調治。
案5、肺癌
徐××,,男性,50歲
患者左肺鱗癌術後19天,病理示:鱗癌縱隔淋巴結2/10轉移,術後行放療、化療。病人持續咳嗽,痰白、噁心、嘔吐、大便溏薄、聲音嘶啞,苔薄白,脈滑。辨證脾虛痰濕,痰毒結肺。治以健脾化痰,解毒清肺。
党參15g 白朮10g 茯苓15g 乾薑6g 川黃連5g 半夏10g 麻黃3g 細辛2.4g 五味子15g 杏仁12g 望江南15g 蜂房15g 鱉甲30g 米仁30g 天冬10g 甘草5g
用藥加減:
右髖關節疼痛加威靈仙30g 懷牛膝15g 五靈脂10g;舌苔白膩加蒼朮10g 豆蔻5g; 聲啞加山蟬衣5g 鳳凰衣5g
患者系肺癌,為致病邪毒內侵。術後又經放化療,出現脾虛痰濕內蘊,脾虛運化失調,濕聚生痰,肺氣宣降失司,痰凝毒聚。故予党參、白朮、茯苓、甘草、米仁健脾利濕。麻黃、細辛、五味子、杏仁化痰散結、清肺。望江南、蜂房、鱉甲、天冬解毒抗癌。乾薑、川黃連溫肺化痰,清肺止瀉。
病人服用中藥7年余。在用藥期間,曾出現髖關節疼痛,疑有骨轉移可能,經多次骨掃描檢查示:陰性。B超及CT提示:肝右後葉佔位。未作其他任何處理,繼予中藥治之,以後複查B超提示:陰性,胸片亦正常。病情穩定,故繼予中藥調治。長期服用下方。
太子參30g 黃芪15g 枸杞子10g 白朮10g 茯苓15g 烏梅15g 蒼朮5g 乾薑5g 木香5g 半夏10g 川厚朴10g 鱉甲15g 米仁30g 蟬衣5g 海浮石30g
案6、甲狀腺癌
倪××,女性,55歲
患者頸部甲狀腺腫塊三十餘年,頸背部疼痛。攝頸胸椎片提示:正常,肺片示:兩肺瀰漫粟粒樣結節影,為轉移灶。
初診90年6月12日,咳嗽痰多,胸悶納呆,神疲乏力,舌質暗,苔白膩,脈滑數。辨證為脾虛痰濕,痰毒結肺。治以健脾化痰,解毒清肺,軟堅散結。
黃芪30g 党參30g 白朮10g 藿香、佩蘭各5g 土茯苓15g 川貝母、象貝母各9g 瓜蔞皮12g 射干12g 地龍12g 膽南星15g 冰球子15g 海藻、昆布各9g 澤漆12g 全蠍9g 炙鱉甲30g
加減用藥:
面部浮腫加桑白皮10g 車前子15g 赤小豆30g; 咽干、舌紅加天花粉30g 生地30g;頸部腫塊加海藻、昆布各30g
按:患者系甲狀腺腫瘤,中醫古籍有「癭瘤」之記載「堅硬不可移者名曰石癭」 石癭與甲狀腺腫瘤相似,該病者發現甲狀腺腫塊30餘年,待出現其他癥狀就診時發現兩肺廣泛腫瘤轉移,故已失去手術及放射治療機會。以中醫中藥治療為主。辨證脾虛痰濕內蘊,故用黃芪、党參、白朮、藿香、佩蘭健脾利濕。貝母、瓜蔞、橘皮、射干、地龍、南星化痰散結清肺。冰球子、海藻、昆布、土茯苓、澤漆、鱉甲、全蠍軟堅散結、消瘤抗癌。
病人服用中藥數年,病情基本穩定,癥狀改善。故患者長期使用中藥治療,帶瘤生存多年。
案7、鼻咽惡性淋巴瘤
鄭××,女性,16歲
患者雙頸腫塊伴低燒一周。頸部腫塊穿刺病理示:鼻咽惡性淋巴瘤,雙頸淋巴結轉移。予90年6月23日-8月21日放射治療。
初診90年7月26日,鼻咽淋巴瘤放療中,胃納欠佳、咽痛、口乾、低燒、苔少、質偏紅,脈細。中醫辨證陰虛內熱。治以滋陰清熱、健脾消導。
黃芪15g 生地15g 竹葉5g 銀花10g 鱉甲30g 石見穿30g 藿香、佩蘭各5g 竹葉5g 雞內金10g 川厚朴5g 炒谷芽、麥芽各15g 焦山梔9g
加減用藥:
心跳快加茯苓15g 五味子15g; 夜寐欠佳加夜交藤30g 棗仁15g 磁石先15g; 腹痛,大便次數多加乾薑3g 川黃連3g 烏梅10g 焦山楂炭15g; 發燒加銀柴胡10g 青蒿10g 清水豆卷15g 淡豆豉9g;咽痛,口乾加生甘草5g 鳳凰衣5g 蟬衣5g 忍冬藤15g 桔梗5g
按:患者系鼻咽癌惡性淋巴瘤,以放化療治療為主,其效果亦較好,但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副反應也較大。根據中醫辨證論治,加減用藥。能取得較好的遠期療效。該病人放療後,出現乏力、納差、口乾、咽痛,苔少質紅等諸症,為陰虛內熱,久病傷脾,脾運失司,故納呆。治以益氣養陰,健脾消導。經中藥調治,病情基本穩定,癥狀明顯改善。病者持續服上藥5年余,繼在治療中。
案8、宮頸癌
顧××,女性,71歲
患者於87年6月29日行宮頸癌切除術,病理示:宮頸內膜I~II級,侵及淺肌層,頸管受累。術後未作任何治療。
初診87年9月,患者宮頸癌術後6年,神疲乏力、腰膝酸軟,大便呈粘液狀3-4月。腸鏡示:慢性結膜炎。全血偏低,苔薄、質淡胖,辨證為脾腎陽虛,中氣不足,治以溫補脾腎,補中益氣。
黃芪12g 當歸9g 党參12g 白朮9g 茯苓12g 升麻5g 柴胡3g 生薑2片 大棗5枚 炙甘草3g 木香5g 鱉甲30g 鹿角霜10g
加減用藥:
夜寐欠佳加夜交藤30g 棗仁30g;胃脘不適;腹瀉加乾薑3g 川黃連3g 烏梅5g 豆蔻5g;頭昏目眩加枸杞子10g 菊花10g 天麻12g;咳嗽痰多加半夏15g 冬瓜子15g 象貝母12g;大便乾結加麻仁15g 半枝蓮30g
按:患者系宮頸癌術後,年老正氣不支,久則臟腑功能失調,其免疫功能低下,則表現為脾虛氣虧,故以中藥健脾溫腎,補中益氣。方中黃芪、党參、白朮、茯苓健脾益氣;當歸、大棗、炙甘草具有養血功能;升麻、柴胡、生薑升舉陽氣;鹿角霜溫補腎陽; 鱉甲滋陰消瘤;木香具有行氣止痛。以上方為主加減應用,服中藥6年余,病情基本穩定,癥狀改善,故一直以中藥調治。
案9、何杰金氏病
陸××,女性,46歲
因發現右頸腫塊年余,經抗炎對症治療,腫塊未見明顯縮小。右頸淋巴結穿刺,病理示:何杰金氏病。採用放療及化療藥物治療。
患者右頸腫塊,經放化療後,口乾、納食欠香,大便乾結,出汗、頸項酸痛,苔薄、津少、脈細。辨證為氣陰耗傷,治以益氣養陰,散結通絡。
黃芪15g 沙參15g 生地15g 石斛15g 天花粉15g 太子參15g 鱉甲30g 銀花10g 土茯苓30g 橘核、荔枝核各12g 六曲15g 麥芽15g 半枝蓮30g 白花蛇舌草30g 地龍15g
加減用藥:
頭昏、低熱加首烏12g 磁石先15g 豆豉10g 清水豆卷15g;耳鳴、氣急加桑寄生15g 牛膝10g; 夜寐不安加合歡皮12g 夜交藤30g 棗仁15g;膽囊炎、膽石症加鬱金15g 虎杖15g 金錢草30g; 胃脘不適、噯氣加豆蔻(後下)3g 木香10g 砂仁(後)4.5g
按:患者系惡性淋巴瘤,曾經放化療後,病情得到控制,但元氣大傷,正氣虛弱。則表現氣陰兩傷。故以中藥黃芪、太子參益氣治體虛汗出;生地、石斛、沙參、花粉、鱉甲滋陰生津。為治放化療後熱傷肺胃之陰,故採用大劑量養陰生津之劑;六曲、麥芽消導開胃;銀花、土茯苓、半枝蓮、白花蛇舌草、橘核、荔枝核、地龍有清熱消瘤散結痛絡之功,有助控制腫瘤複發。經中藥加減服用調治,病情穩定,放化療後遺症亦有明顯改善。提高了生存質量。服藥5年余,以後因膽結石手術,停服中藥,然而不適癥狀又出現,故要求繼服中藥治之。
案10、惡性黑色素瘤
閔××,女性,37歲
患者於80年發現右腰部黑痣,潰破,流水。82年1月在華東醫院行黑色素瘤廣泛切除術,同年出現右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經抗炎治療無效。83年2月行腫塊切除。病理示:黑色素瘤細胞。同年3月作右骼、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術後病理示:陰性。8月23日行右側胸壁與右腋窩淋巴結清掃術,術後病理示:肩胛下淋巴結1/3轉移,腋下淋巴結1/8轉移。雌激素受體陽性。85年4月嘔吐咖啡樣物,伴發熱,大便隱血+++。B超及CT示:盆腔有轉移腫瘤,浸潤小腸及膀胱。尿黑色素(+)。擬診:盆腔轉移浸潤膀胱,小腸伴消化道出血。90年10月行雙卵巢、子宮全切除術,9月26日起行化療,中西醫結合治療。予對症及服用三苯氧胺,中藥治療,病情穩定,癥狀改善,複查尿黑色素(-)。B超示:盆腔腫塊消失。CT示:盆腔腫塊縮小1/2。
初診83年10月8日:病人繼在化療中,乏力、頭昏、夜寐欠佳,胃納尚可,苔薄白,脈細。辨證為氣血虧損,虛煩失眠。治以益氣養血,安神。
黃芪12g 党參12g 白朮9g 茯苓12g 枸杞子9g 當歸6g 女貞子9g 陳皮6g 半夏9g 夜交藤12g 合歡皮12g
用藥加減:
內熱重、潮熱加知母9g 黃柏6g; 膽囊區疼痛加鬱金9g 虎杖9g;腰膝酸軟加懷牛膝9g 杜仲9g 黃精10g;便血(+++)加仙鶴草30g 槐花30g 花蕊石15g; 消瘤散結加橘核、荔枝核各12g 冰球子15g
患者服用中藥2年余,於86年2月3日行剖腹探查術見腹塊位於小腸約10 X 8cm。作右半結腸及部分小腸切除。以後繼服中藥調治。
基本方:
黃芪15g 党參15g 當歸9g 生地、熟地各15g 白朮12g 知母15g 黃柏9g 姜半夏9g 八月札30g 橘核、荔枝核各12g 生米仁、熟米仁各15g 茯苓12g 川厚朴9g 蒼朮5g 牛膝9g
加減用藥:
肩關節痛加木瓜9g 威靈仙15g 桑枝9g;下肢浮腫加車前子30g 天麻10g 山羊角15g; 腹痛、腹瀉加烏梅10g 乾薑5g 川黃連5g 木香5g;中成藥:生脈飲、刺五茄片、至靈膠囊、六味地黃丸、還精煎、扶正膠囊丸。
患者系黑色素瘤手術6次,服中藥10餘年,病情基本穩定,而且恢復工作,因病人經常出差在外,故後階段以服用扶助正氣,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病情體質恢復良好,繼續工作。
按:黑色素瘤,其惡性程度高,手術後局部易複發及出現轉移灶。該病者術後腫瘤複發、轉移,行多次手術切除,加之多療程化療,全身免疫功能降低,氣血受損,故予中醫中藥調和氣血,扶助正氣,隨證加減用藥。經中西結合治療,對控制腫瘤,改善生存質量,提高生存率起,到積極的作用。
案11、宮頸內膜癌
顧××,女性,71歲
患者系宮頸癌,於80年6約29日行手術切除術。病理示:子宮內膜癌I - II級,侵及淺肌層、頸管受累。以後一直婦科門診隨訪,未作其他治療。
1987年9約初:患者宮頸癌術後6年,全血偏低,乏力、肢軟,小腹墜脹,大便呈粘凍狀數月。腸鏡示:慢性結腸炎。夜寐欠佳、苔薄白、質淡、邊齒形、脈細濡。中醫辨證脾腎陽虛,中氣不足。治以健脾溫腎、補中益氣、養血安神。
黃芪12g 党參12g 當歸9g 白朮9g 茯苓12g 大棗5枚 炙甘草3g 生薑2片柴胡3g 升麻3g 木香3g 夜交藤30g 棗仁15g 鱉甲30g 鹿角霜10g
用藥加減:
感冒咳嗽加半夏15g 杏仁12g 蘇葉10g 麻黃5g;胃脘不適加陳皮5g 豆蔻3g;頭昏眼花加天麻10g 菊花10g;大便乾結加半支蓮30g 麻仁15g
患者經用中藥調治一年余,貧血現象明顯改善。查血常規均在正常範圍。方中黃芪、党參、白朮、茯苓,健脾益氣。當歸、大棗、炙甘草補血養心安神,升麻、柴胡升舉中氣,鹿角霜溫補陽氣,生薑溫中和胃,木香、鱉甲行氣止痛、軟堅散結。病人服中藥8年余,病情基本穩定,偶感有下墜感不適,故繼續服中醫中藥調治。
按:中醫古代醫家認為「崩中」沖任損傷有關,如巢氏《諸病源候論》說:「崩中之病,是傷損沖任之脈……沖任氣虛,不能統治經血,故突然崩下……損傷之人,五臟皆虛者,故五色隨崩俱下」。該病者宮頸腫瘤,曾經手術切除治療,但氣少血虧之症仍存,脾腎陽氣虛損,中氣下陷,故出現面色恍白,體軟,少腹墜脹,便溏諸症。經中藥補益氣血,調治虛損之臟腑,平衡陰陽,諸症得以改善,體質逐漸恢復正常。
案12、胃癌
丁××,男性,48歲
患者於88年12月行胃癌切除術。病理示:腺癌部印戒分細胞型,侵及粘膜層,淋巴結(-)。術後未作化療。
91年1月18日初診:胃癌術後一月,胃脘嘈雜不適,納食欠佳,大便乾結,膽囊區疼痛。查B超示:膽結石。苔薄白膩,脈弦數。中醫辨證為脾虛濕困。治以調理脾胃,健脾益氣。
党參15g 白朮10g 茯苓30g 八月札30g 姜半夏15g 蒼朮10g 川厚朴10g 六曲15g 生山楂15g 炒谷芽、麥芽各15g 鬱金15g 虎杖10g 半枝蓮30g 生薑2片 川黃連3g
加減用藥:
口乾、咽痛加天花粉30g 玄參10g 生大黃3g;膽囊結石加金錢草30g 田基黃15g 雞內金12g;咳嗽痰多加杏仁12g 象貝母10g;腹痛、腹脹加烏葯12g 木香5g
本文轉載自http://user.qzone.qq.com/511674115/blog/1310871049
名醫經驗——陳健民(轉載)
發表者:趙東奇24人已訪問
用藥特色
一、生地
①臨床常用病症 津液不足:配伍玄參、麥冬、石斛等(增液湯加味);腎虛:配伍山茱萸肉、杜仲、枸杞子等(六味地黃丸及其類方等);血虛:配伍白芍,川芎等(四物湯及其類方);服用激素副反應:配伍知母、甘草等(自製抗柯片);細胞免疫功能低下諸病:配伍黃精、明党參、黃芪、扁豆等(自制地黃湯);乳腺病:配伍天冬、黃芪、葛根、蒲公英、柴胡等(自制地冬合劑);免疫性病,如類風關、膠原性病、牛皮癬、皮膚淋巴瘤等:重用生地30~120g。
②使用指征。舌紅苔少、舌紅中裂,內分泌、免疫功能引起諸病症。
③禁忌。濕重即苔厚膩者採用,誤用後助濕呆胃;脾虛甚者即舌體胖、齒痕明顯者不用,需用則配伍山藥、扁豆、白朮之類,否則可引起腸鳴、腹瀉。
④劑量。一般30克,類風關、膠原性病、牛皮癬等可逐步從60g 90g,增至120g,病情一但控制則從120g 90g 60g,減到30g。
⑤按語。經參與腎的研究科研工作,得知生地與地塞米松合用,可改善下丘腦一垂體一腎上腺軸被激素抑制的保護作用,除血11羥、ACTH、尿17一羥、尿17一酮的減少有所緩解,另外腎上腺、甲狀腺、垂體、胸腺等重量均比對照組(單用地塞米松)有所增加。說明其有改善內分泌、免疫(胸腺為T淋巴細胞生髮區)紊亂的作用。
二、川芎
①臨床常用病症。風寒頭痛:配白芷、細辛、羌活等(川芎茶調散);經閉腹痛:配當歸(芎歸飲);鼻淵:配辛夷、蒼耳子、黃芩等;血粘度偏高諸病症:配葛根、地龍、延胡索、牛膝等(自製芎龍湯);腦部腫瘤:配蛇六穀、黃芪等(自製芎龍湯加味)。
②使用指征。青紫舌、舌脈異常者;血粘度偏高者。上二項中見一項者必使用。
③禁忌。月經過多非血瘀者,有出血傾向舌非青紫色,或舌脈不異常者,一般不用,或僅用3克。目前常用15~30g,量雖大未見出血副反應。
④劑量。3~30g。常用15~30g。
⑤按語。經藥理實驗得知:川芎小量收縮血管,大量擴張血管;小量收縮子宮、大量擴張子宮。含川芎嗪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性、以及血栓形成,故對血液高粘狀態改善有益。臨床川芎用至15~30g,效果顯著。
三、葛根
①臨床常用病症。外感風寒、里已化熱:配伍柴胡、羌活、黃芩、石膏等(柴葛解肌湯);熱瀉:配伍黃連、黃芩等(葛根芩連湯);頸項板滯(多見高血壓、頸椎肥大等病):配伍川芎、羌活、牛膝、黃芩、生地等;心腦血管供血不足:配伍川芎、地龍、丹參、牛膝、黃芪等(自製芎龍湯加減);內耳微循環障礙引起耳鳴:配伍川芎、黃芪、磁石等。
②使用指征。舌紅津少;青紫舌、舌脈異常;血粘度偏高者。上三項見一項者即可使用。
③禁忌。舌苔厚膩者一般不用。若黃膩苔確需使用者須配伍蒼朮、黃連、黃柏等。
④劑量。10~30g,常用15~30g。
⑤按語。葛根原有解表、生津、止瀉等傳統功效。但近年來臨床及藥理研究得知,其擴張血管、增加血流量作用肯定。故應有中醫活血功效,是新的進展,應充分發揮。
四、蒼朮
①臨床常用病症。濕阻脾胃:配伍厚撲、陳皮、甘草等(平胃散);濕熱:配伍黃柏(二妙散);舌苔厚黃膩:配伍黃柏、黃連、牛膝、米仁、蔻仁等(自制地妙湯);目糊:配伍枸杞子、潼蒺藜白蒺藜等。
②使用指征。舌苔膩必用。黃膩配清熱葯,如黃柏、黃連;白膩配溫中藥,如草果、附子;舌紅中裂苔膩配養陰葯,如生地、玄參、沙參;舌胖邊有齒印苔膩配補氣葯,如白朮、茯苓、黃精。
③禁忌。舌紅苔光、或裂紋舌無苔者不用。
④劑量。10~30g。苔厚膩者必用30g。
⑤按語。蒼朮祛風、燥濕、健脾等功效卓著,但必以苔膩者為準。另含大量維生素A、D,對目疾有益。苔膩必兼黃、白、或裂紋舌、齒印舌等,當配伍它法同用。
五、枳殼
①臨床常用病症。脾虛腹脹:配伍白朮(積術丸);內臟下垂:配伍黃芪、党參、升麻、柴胡、甘草等(自製升墜湯);心血管供血不足:配伍葛根、丹參、川芎等;咳痰無力:配伍桔梗;濕阻苔膩:配伍蒼朮、厚朴等。
②使用指征:舌淡胖;全身臟器及組織收縮功能下降。以上二項中有一項者必使用。
③禁忌。一般情況均可使用,尚未見任何副反應。
④劑量。10~30g。指征中有一項者可用至30g。
⑤按語。經藥理得知,枳殼對胃腸道、子宮、心血管等平滑肌有較好的收縮作用,故對胃下垂、脫肛、子宮脫垂、腎下垂、眼瞼下垂、肝下垂等,包括疲勞過度,消化不力,四肢乏力等,均有較好療效。
證治經驗
一、癌症
(一)中西醫結合。癌症當前仍需手術、放療、化療、生物免疫治療及中醫中藥等綜合治療,單打一療效必差。對眾多的早、中期實體瘤,包括部分晚期者,應力爭儘早通過手術來消滅佔80~90%的癌細胞,然後再依靠放療、化療來消滅殘餘的癌細胞,當然同時以生物免疫治療及中醫中藥扶助正氣,以防手術、化療、放療等「敵我不分」的毒副反應的傷害。鑒於癌症進展迅速,任何延遲與顧慮均不可取。因此,應該在一開始進行癌症治療時,即應制定一個中西醫結合的最佳治療方案,以盡量減少病人痛苦,挽救病人生命。
(二)攻補兼施。攻即祛邪,對癌症而言即消滅或抑制癌細胞;補即扶正,對病人而言即扶助正氣,包括機體各項正常生理功能,如血液循環系統、神經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代謝系統,以及心、肺、腎、消化等器官功能。手術、放療、化療等以攻邪見長,而生物免疫治療及中醫中藥以扶正為優。當然這種攻補觀點絕不是絕對的,如手術、放療、化療等切除或縮小癌塊,改善了機體進一步惡化的功能紊亂,可謂「邪擊正即安」,而生物免疫治療及中醫中藥治療通過扶正或調節紊亂的免疫功能,以防止癌細胞「死灰得燃」,即「扶正以祛邪」。必須強調的在這5種癌症治療手段中,中醫中藥的攻補觀點及方法更為豐富多彩。如清熱解毒法、以毒攻毒法、化痰軟堅法、活血化瘀法等均是祛邪之法,而扶正補益法則是扶正之法。在癌症中西醫綜合治療中,如見炎症則可選用半枝連、七葉一枝花等清熱解毒中藥;全身情況尚可但見腫塊變化不大可選用蛇六穀、半夏、南星、黃葯子等化痰軟堅中藥;在見有青紫舌及舌脈異常或血液高粘狀態的癌症者中,可選用川芎、延胡索、牛膝等活血化瘀中藥;癌症患者出現免疫功能紊亂狀態則可選用黃芪、生地、黃精等補益中藥。可見,中醫中藥雖以扶正為優,但其祛邪之功亦極其突出。
(三)隨病加減。西醫辨病、中醫辨證,辨病與辨證相結合亦是中西醫結合一個重要內容。中醫治療癌症當然要強調辨證論治,一病一方是無法取得滿意療效的。但是雖均具有血瘀主證的肝癌、肺癌、賁門癌等,在選用活血化瘀為主方,即「異病同治」的同時,還需「同中求異」,即對肝癌配伍養肝陰、疏肝氣;對肺癌配伍補肺氣、養肺陰;對賁門癌配伍降胃氣、養脾陰等。以使中藥處方更完善、更靈活、更具針對性,這對提高療效極為關鍵、至關重要。
二、心腦血管病。
(一)血脈宜通。血液高粘及血栓栓塞則是西醫對中風、心肌梗塞發病的二個重要病因與病理,而中醫認為氣血逆拂是心絞痛及中風的主要病機。目前臨床使用已廿余年的中藥丹參即是這中西醫結合的產物,至今不衰。鑒於卅余年以活血化瘀法改善癌症血液高粘狀態取得有效經驗。對同時具有血液高粘狀態的心腦血管病,特別見有青紫舌和舌脈異常時,必用活血化瘀法為君。丹參一味功同四物,但僅停留在一病一葯是不夠的。
(二)氣陰宜補。氣血間辨證關係眾所周知,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在心腦血管病中,少見氣滯血瘀,而多見氣虛血滯,前者猶如道路車子眾多,無法加速賓士;而後者路寬車疏,只是老爺車無法加速疾馳。因此,對心腦血管病必須在活血化瘀同時,配伍大量補氣葯,如黃芪、党參等極為必要。中醫理論又認為氣生血,氣虛則陰血亦易不足,故在補氣同時不忘補陰,生地、當歸、麥冬之類。
(三)濕熱宜除。心腦血管病雖然病變在心、腦,但其影響必波及五臟六腑,心腦血管發病時必會影響到脾胃的生理升降功能。因此,臨床常見舌苔厚黃膩的脾胃濕熱證候,對此必須選用清熱燥濕中藥,如黃連、黃柏、蒼朮、半夏等,配伍活血化瘀、補氣養陰葯,當然,首先重用清熱燥濕葯,一俟苔化,才可加多加重補氣養陰葯。
三、腎病
(一)病理定法。腎病包括急慢性腎小球腎炎、急進性腎小球腎炎、IgA腎炎、腎病綜合征、急慢性腎功能衰竭等。各病病理大多已明,特別免疫細胞及毛細血管增殖已被電鏡所證實。腎上腺皮質激素、免疫抑製劑、抗凝劑等是治療腎病主要藥物。為進一步提高療效,中醫中藥參與治療已成為熱點。腎病屬中醫水腫範疇,有治肺、治脾、治腎之說。但僅滿足中醫證型幾乎難以提高療效。因此,基於腎病各病病理及所用西藥,如何選用與之取長補短的中藥是值得探索的課題,如急性腎小球腎炎系鏈球菌引發,常用青黴素及對症處理,加用清肺利水中藥後,效果有所提高;急進性腎小球腎炎與腎病綜合症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量大,且時間長,其副反應柯興氏症亦在所難免,儘早地使用養陰清火的生地、知母、甘草等,不但可大大延遲柯興氏綜合症的出現,且減少腎上腺皮質激素使用量及時間;IgA腎炎與急進性腎小球腎炎的免疫複合物存在,常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與細胞毒物合併免疫抑制治療,補氣養陰的地黃湯(黃芪、生地、黃精等)及活血化瘀的芎龍湯(川芎、地龍、牛膝等)均有調節免疫功能紊亂的良好功效;慢性腎小球腎炎、急進性腎小球腎炎與腎病綜合症均見到血液高粘狀態,益母草、澤蘭等活血中藥的作用雖不及肝素、血小板解聚劑、纖溶劑等,但安全得多是其優點。
(二)補腎為基。腎病中醫治療雖有清肺、健脾、補腎三大法,但又必須配合疏風、瀉火、利水、化濕、活血等治法,補腎法是腎病的各型或各期中,使用最基本的治法。補腎法中主葯應是生地黃,儘管六味地黃丸中地黃為熟地黃,由於熟地較滋膩,有呆胃之弊,而生地黃有清熱生津之功,故臨床常以生地黃為補腎之君葯。六味地黃丸為補腎主方這已被公認,而其類方更常被腎病所選用,如杞菊地黃丸常用於肝腎陰虛,知柏地黃丸常用於陰虛火旺證附桂八味丸常用於腎陽虛證,濟生腎氣丸常用於腎水泛濫證,參麥地黃丸常用於脾腎氣虛證。補腎的君葯為生地黃或熟地黃,說明以補陰(血)為主,即使要溫陽,如附子、肉桂、仙靈脾、肉蓯蓉等,仍須以補腎陰為基,故附桂八味丸或金匱腎氣丸,即在滋補腎陰六味地黃丸基礎上,加附子、肉桂所組成,這亦是陰陽學說中,陰陽互根及陰陽轉化的理論指導。
(三)重用黃芪。腎病的免疫功能紊亂是確切無疑的。人體免疫功能分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兩類。腎病免疫功能紊亂的研究大多反映體液免疫方面,如免疫球蛋白G、A,以及在補體參與下,形成的免疫複合物。在癌症免疫功能研究中發現: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兩者間亦存在著對立統一現象,癌症絕不僅僅是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早、中期體液免疫亦可亢進,而晚期亦陷入低下水平。兩者間亦存在互相消長關係。實驗資料證明:自制地黃湯及芎龍湯在扶助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時,亦會抑制亢進的體液免疫,如免疫球蛋白及其免疫複合物。儘管腎病研究細胞免疫功能不多,但黃芪臨床使用極多,量亦不小,之所以取得療效,應該認為黃芪類似干擾素樣作用,是通過提高細胞免疫功能而達到的。
四、慢性肝病
(一)保肝為先。慢性肝病均由感染肝炎諸病毒後遷延而成。與腎病不同,慢性肝病的基本病理是細胞免疫功能低下,因此,重點保護肝細胞免遭病毒侵襲應居治療慢性肝病首位。實驗室得知柴胡、枸杞子、甘草等均有此作用,依中醫理論分析,柴胡疏肝氣,為肝經引經葯,枸杞子滋補肝腎之陰,甘草解諸毒。中醫傳統與西醫研究特相近也。
(二)化瘀隨所。慢性肝病的癥狀與體征,如肝脾腫大、脅部刺痛、面色黧黑、蜘蛛痣、肝掌、腹部青筋等,中醫辨證均屬瘀血為患,加上青紫舌、舌脈異常不在少數,以及門脈高壓、血液高粘、靜脈血栓等更是使用活血化瘀葯指征。活血化瘀葯可分三類:活血葯川芎、丹參、延胡索等; 化瘀葯三棱、莪術、牛膝、桃仁等;化瘀止血藥茜草、蒲黃、參三七、大黃等。中醫理論更有「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之說,因此,擔心肝病,特別慢性肝病使用活血化瘀葯會引起出血傾向是不必要的。臨床中經常選用三棱、莪術、牛膝、延胡索等活血化瘀葯,至今未見有出血的副反應。有人認為活血相似抗凝、化瘀相似纖溶,這類中西醫結合的思路值得進一步研究。
(三)氣陰雙育。「見肝之病,當先實脾」,說明治療肝病健脾補氣不可缺少,即所謂「扶土抑木法」。党參、黃芪、白朮、茯苓等均可選用。經實驗室及臨床證實,不少補氣葯可以提高機體低下的細胞免疫功能。對慢性肝病極其合適。肝藏血、血屬陰,補血者當歸、白芍、首烏等,補陰者鱉甲、女貞子等。當然,在舌苔厚黃膩,即濕熱較甚時,暫不用黃芪、鱉甲等滋膩之品,先以蒼朮、川黃柏之類祛除濕熱,俟苔凈即又加用黃芪、鱉甲之類。
五、慢性胃病
(一)辨病定證。慢性胃炎的發病率目前已遠遠高於胃十二指腸潰瘍病,特別通過胃鏡檢查,慢性胃炎又可分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病理鏡檢又可見到腸化生、不典型增生或異型間變,加上幽門螺旋桿菌陽性,不典型增生者已屬癌前病變。膽汁返流性胃炎,吻合口炎症以及胃下垂者均為常見。因此在明確診斷後,再依中醫辯證方法定證,如淺表性胃炎較輕,多見肝胃不和;萎縮性胃炎氣陰不足,而氣虛甚於陰虛; 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多見脾胃虛寒; 胃下垂則多見中氣下陷; 膽汁返流性胃炎除治胃外,必須清瀉肝火; 吻合口炎症常濕熱為患等等。當然,這並是固定一病一證,臨床千變萬化,均有兼證,或氣滯、或血瘀、或濕戀、或熱擾,治療選方用藥必須兼顧。
(二)四君加味。慢性胃病病久必虛,此虛為脾虛也。脾氣虛當以四君子湯為主方。與六味地黃丸一樣,四君子湯類方眾多。異功散、六君子湯、香砂六君子湯、歸芍六君子湯等均在四君子湯基礎上加味,為治淺表性胃炎常用諸方;常用於胃下垂的補中益氣湯。分析其組成,即補氣葯(加黃芪)配伍升麻、柴胡、昇陽葯等;用於胃十二指腸潰瘍病的黃芪健中湯,亦是補氣葯(黃芪)配伍桂枝、乾薑等溫中藥;常用於胃腸功能不足的參苓白朮散,即補氣葯加米仁、砂仁等化濕葯;即使治療脾腎陽虛的附子理中湯亦可看作四君子湯加附子、乾薑等溫陽葯。多年驗案證實四君加味是治慢性胃病主方。
(三)補中宜通。四君子湯為補氣主方,但胃氣宜降、脾氣宜升,升降出入離不開通,理氣之葯有香附、川楝子等。降氣之葯有旋覆花、蘇梗等,升提之葯有升麻、柴胡等,慢性胃病中均不可少。通的第二個含義即脾虛之外還兼有濕阻、熱擾、血瘀等邪,濕阻之葯有丹參、亦芍等。慢性胃病虛實夾雜實是多見,治療必須分清標本輕重緩急,補通兼顧,一般先祛濕、熱、瘀之邪以通,再議補虛,如邪不重則補通平分秋色,即使無邪單以補虛為主,亦宜加一些理氣之葯。
六、呼吸道易感者
(一)虛人受邪。假如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中醫辨證為正虛邪戀,那麼一些中年人經常容易感冒,發病時間長於一般人,且又易延及氣管、肺部,引發氣管炎、肺炎,雖經抗菌及對症處理,但治癒與恢復時間亦長於常人,特別突出的是每年總要發病1次,甚至更多。這類人被稱為呼吸道易感者,相應於中醫的虛人感冒。
(二)虛在氣陰。虛人感冒中醫有兩方:參蘇飲專治氣虛感冒,以補氣人蔘配伍蘇葉、葛根等解表葯;加減葳蕤湯專治陰虛感冒,以養陰玉竹配伍豆豉、薄荷等解表葯。臨床雖有單純氣虛、單純陽虛,但以氣陰兩虛居多。因此在急性發作期雖以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等為主,但仍須加1味補氣陰之葯,隨著邪氣逐步退卻,則亦逐步加重補氣陰之葯,當然在緩解期當以補氣養陰為主,少佐肅肺之品,並堅持服藥一段時間,以避免再發。
(三)平時補腎。曾對數十例呼吸道易感者緩解期時,測定其血中細胞免疫功能大多偏低,而給予補腎方,再測細胞免疫功能均有提高。這一實驗室結論證實了中醫對肺與腎相關的理論的正確: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腎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當然亦包括肺之精;臨床上,慢性肺病中醫辨證確實多見肺腎氣虛、肺腎陰虛證。因此,在習慣使用党參、黃芪以補氣。南沙參北沙參、麥冬以養陰之時,配伍一些補腎葯極為必要,如生地、熟地、仙靈脾、肉蓯蓉等。
七、免疫性疾病
(一)重用生地。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性、免疫複合體病,常累及全身多個器官,特別是皮膚和腎臟,血清有多種自身抗體,特別是抗核抗體,是本病的特徵性標誌。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包括滑膜、軟骨、韌帶、肌腱及骨胳)病變為主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臨床多表現為遊走性、對稱性關節疼痛、僵硬、腫大、變形等。類風濕因子陽性,免疫球蛋白異常。此兩種病中醫辨證雖有多種證型,但多以生地為君,蓋生地清熱涼血、養陰生津,可配伍祛風、息風、清熱、涼血、活血、養陰、溫陽、散寒等各類中藥。因此,臨床控制癥狀及體徵效果明顯。從腎的研究中發現:生地有保護胸腺免疫皮質激素的抑制,而胸腺正是產生T細胞的主要器官,因此生地可能有維護與提高機體細胞免疫功能的作用,細胞免疫功能與體液免疫功能兩者間系相反相成的關係,通過細胞免疫功能增強來抑制亢進的體液免疫功能,可能是生地有效的機理所在。
(二)次用黃芪。系統性紅斑狼瘡與類風濕關節炎均系患病日久的慢性病,其雖有熱、風、濕、瘀等種種徵候,但氣陰不足的正虛必顯,故治必須邪正兼顧,不扶正單祛邪效必不顯。因此,生地養陰、黃芪補氣必重用,並自始至終。使用黃芪,只要舌苔不厚膩用之無礙,若舌苔厚膩選用燥濕葯祛之,現代藥理研究得知:黃芪有類干擾素樣作用,扶助機體細胞免疫功能可作肯定。
(三)佐使化瘀。上兩病中醫辨證氣陰兩虛,加上病日久,其血必瘀,所謂久病入絡,瘀熱交阻。因此,化瘀葯常用丹參、川芎、赤芍、延胡索、丹皮、茜草、五靈脂、桃仁、留行子、三棱、莪術等。在腎移植中,活血化瘀葯常作為免疫抑製劑使用。在癌症治療中,自製芎龍湯不但可抑制免疫複合物,亦有提高細胞免疫功能作用。上兩病如測其血液流變性,其血液高粘狀態亦較嚴重。因此,使用活血化瘀葯實屬必要。
八、體質偏勝者
(一)平衡陰陽。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主張四體液學說:多血質、粘液質、急躁質、憂鬱質。古印度名醫蘇斯拉他主張三體液論:人體系由氣、膽、痰三種原質組成。古印度佛教醫學又提出四原素:即地、水、火、風耳,結而成身。《黃帝內經·靈樞·陰陽二十五人篇》「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不離於五,人亦應之,故五五二十五人」「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別其五色,異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主張五形各分五色。俄國各醫巴甫洛夫則以神經類型分成?種體質。臨床所見應是有病者居多,但不少人並無西醫所檢查出的病症,即所謂亞健康者。從中醫脈舌所察,結合主訴,或見氣虛、陽虛;或陰虛、血虛;或見熱體、寒體;或濕重、瘀阻。這些體質偏勝往往極易導致疾病叢生,必治未病要求,以中藥來平衡偏勝的陰陽實為重要。
(二)生活調攝。體質偏勝者極易受到周圍環境眾多因素的影響,如生活節奏緊張,勞逸失調,忽視飲食,鍛練,以及所謂現代病的誘因:空調綜合征、辦公室綜合征、疲勞綜合征等等。此時雖未見病症出現,但如不加註意,亞健康必向不健康轉化。
(三)膏方進補。冬令以膏方進補不但可用於各種慢性病,對體質偏勝的亞健康者更為合適。膏方進補必須辨證,寄希望於人蔘、西洋參,或現成的十全大補膏、長春膏等未必有效。體質偏勝者必須辨清氣血陰陽的偏勝,寒熱濕瘀的多少,扶正結合祛邪才能達到糾偏目的,改善亞健康。
醫案
案一、丁×,男58歲,工人。
初診:91年4月23日。68年4月因腦瘤手術,術後放療。90年10月因頸項板滯,頭痛,行走不便等,行CT示:原發灶處有腫瘤殘餘,疑腦瘤複發。舌尖紅中裂,脈弦。治宜補氣活血,補腎養陰。
參芪活血沖劑,六味地黃丸。
複診:1991年10月8日。訴葯後情況好轉,僅覺後枕疼痛,能獨自1人來診。CT複查示:與1年前CT片相比無變化。舌暗紅,苔薄黃,脈強。治宜活血化瘀,化痰軟堅。芎龍湯加減。
蛇六穀30g 川芎30g 地龍30g 葛根30g 牛膝30g 蒼朮15g 黃連4.5g 甘草6g
1992年6月30日。天陰則頭脹,以後枕為甚。舌紅中裂,脈弦。治宜活血化瘀,息風止痛。
蛇六穀30g 川芎30g 地龍15g 葛根30g 天麻6g 鉤藤12g 牛膝30g 細辛3g 白芷10g 甘草3g
1992年10月27日。服芎龍湯加減1年,整體情況進一步好轉,舌紅中裂,脈弦。測血SOD為79.7oumg。
胡蘿蔔素膠囊,每次1粒,每日2次。
1993年1月5日。服胡蘿蔔素膠囊兩月余,胃納增加,精神轉振。苔薄白,脈弦。複測血SOD為86.12umg。
胡蘿蔔素膠囊,每次1粒,每日2次。芎龍合劑,20ml,每日3次。
1993年12月21日。自覺癥狀不重,病情穩定。複查CT片示:腫瘤殘餘與1991年10月8日CT片相比,無甚變化。
按:腦瘤用手術切除較難徹底,複發率較高,故腦瘤術後必須再放療及化療。本例1968年雖經手術、放療,但術後22年在原發灶又見複發,無法再手術,只得求助於中醫中藥。蛇六穀為化痰軟堅葯,與南星、半夏屬同一科屬,功效類似。經數十年臨床使用,對頭頸部腫瘤作用較好。芎龍湯對降低血液粘度,增加腦部血容量,擴張腦部血管,有利於增加人體正氣,而改善全身情況。
SOD又稱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人體內一種重要的氧自由基清除劑。現知體內氧自由基過多,會產生一系列不良應激反應,而腫瘤、心腦血管病,先天愚型症,衰老等,均與氧自由基增高有關。曾統計癌症56例,非癌疾病74例,共130例,其SOD活力均低於正常人組。對48例癌症使用天然胡蘿蔔素,服藥前SOD均值為67.08/10.76umg,服藥後上升到72.27/9.80umg,P<0.01,有極顯著差異。本例服用天然胡蘿蔔素膠囊兩個月,同時停用其它中西藥物,sod亦有所上升,清除體內有害的氧自由基,可能是本例癥狀改善,病情穩定,「帶癌生存」3年余的原因之一。< p="">
案二、王××,女,65歲,工人。
初診:1997年5月29日。1994年11月1日因甲狀腺淋巴肉瘤手術,術後化療10次,放療30次。化療期間肝功能異常,經保肝治療好轉;面部帶狀皰疹發病2個半月經治療而愈。目前測血TT332.0,TT465,TSH<0.05,FT37.9,FT414.5,r-T3 0.7。因聲帶麻痹至今仍嘶啞,舌紅中裂,舌脈曲張,脈弦。治宜補氣化瘀,佐以軟堅養陰。
党參15g 黃芪15g 白朮白芍各15g 玄參12g 川芎15g 葛根30g 延胡索15g 牛膝15g 夏枯草20g 萊菔子30g 黃葯子15g 甘草3g
複診:1997年8月7日。目糊,口乾咽痛,肛門痛,血壓偏高,舌紅,舌脈曲張,脈弦。治宜清火活血。
龍膽草6g 夏枯草20g 黃連6g 槐花10g 川芎15g 葛根30g 牛膝15g 党參15g 黃芪15g 白朮白芍各15g 枸杞子10g 甘草6g
1998年5月9日。血壓仍偏高,胸悶,口乾。複查肝功能諸指標均正常,肝、膽、脾、腎、胰及後腹膜等B超均正常,胸片見兩肺紋增多,右中上肺微密影(可能系放療所致)。治宜平肝息風,佐以補氣。
天麻6g 鉤藤12g 珍珠母30g 牡蠣30g 黃芩10g 夏枯草20g 杜仲10g 党參15g 黃芪15g 白朮白芍各10g 枳殼10g 厚朴10g 甘草6g
1998年11月25日。甲狀腺淋巴肉瘤術後4年,病情穩定,時值冬令,改服膏方。
生地熟地各10g 玄參10g 麥冬10g 杜仲10g 川續斷10克 狗脊10g 桑寄生10g 牛膝10g 仙靈脾10g 党參10g 黃芪10g 甘草6g 赤芍、白芍各10g 川芎15g 葛根15g 丹參15g 天麻6g 鉤藤12g 珍珠母30g 牡蠣30g 阿膠10g 龜版膠5g 鱉甲膠5g 熬膏,每晚服一匙。
1999年2月3日。複查血CEA3.7。TT3 1.5,TT4 54.1,H-TSH17.4。TGA57,MCA48。頭暈,耳鳴,目糊,血壓偏高。舌紅體胖,舌脈稍粗,脈強。
生地15g 知母10g 夏枯草20g 黃葯子10g 川芎15g 葛根15g 牛膝15g 党參15g 黃芪15g 甘草6g 黃芩10g 麻仁10g
按:本例初診時已是手術後二年半,加上化療、放療較為全面,故測血甲狀腺諸激素均屬正常,病情穩定。但證候仍不少,故予中藥調理。辨證為氣陰不足,瘀血為患。故以党參、黃芪補氣,玄參、白芍養陰,川芎、延胡、牛膝活血。因有高血壓史,肝陽上亢證明顯,故原法上加龍膽草、黃芩、天麻、鉤藤、珍珠母、牡蠣等葯,病情穩定,證候改善。
案三、葉某某,1936年生,退休工程師。
初診:1995年3月18日。1987年4月28日因左乳腺癌而手術,腋下淋巴結11尺均無轉移,術後未化療、放療。服三苯氧胺二年後停服。日前自感右半身寒冷,右胸痛,無咳嗽,無痰血。胸片見右肺下葉有4.8cm佔位。給予胸部CT片確診。舌紅、舌脈曲張、脈弦。證屬陰虛血瘀。治宜養陰化瘀。
魚腥草30g 南沙參、北沙參各15g 天冬、麥冬各30g 黃精30g 柴胡10g 黃芩10g 蒲公英30g 杏仁10g 枇杷葉10g 甘草3g
複診:1995年4月20日。經CT片證實右肺下葉佔位而手術,病理為轉移性腺癌,術後化療,服三苯氧胺。中藥原方加減。
1995年11月2日。化療6次已結束。汗多失眠,周圍血白細胞下降,舌紫暗,脈強。宜活血化瘀。並測血免疫功能,LC0.9;NBT0.52%;NK27.2%;C3 1.65;CPM10023.9;GI94.4%。大多屬低值。
川芎30克,地龍15g 葛根30g 延胡索15g 牛膝30g
1996年2月27日。胃脘不適,噯氣、失眠、舌暗紅、脈細。複測血免疫功能:LC5.44;NBT0.425;NK23.4;C3 1.52CPM10748.5;GI95.7%。相比無變化,仍處低值水平。
川芎15g 葛根30g 延胡索15g 牛膝15g 天冬30g 党參12g 生地12g 柏子仁10g 麻仁10g 甘草6g
1996年10月28日。CT片複查胸膜見轉移灶而行右上肺轉移灶切除。
1996年12月21日。術後恢復尚可。
名醫經驗——曹余德(轉載)
發表者:趙東奇44人已訪問
用藥特色
療咳喘,制四法擬八方靈活取捨:
大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胸膜炎,肺癌等肺系疾病,出現咳嗽、咯痰、氣喘者均屬咳喘的範疇。在治療咳喘疾病方面,曹氏擬制了「宣、清、養、補」的治肺四大法則,按序漸進,擬處八方統治之。
宣肺法:本法療有二方。凡咳嗽初起,或復感新邪,症見咳嗽、鼻塞、胸悶、畏寒、氣促、骨楚,咯痰色白痰少,苔薄白、舌質淡紅、脈浮等症者,以小柴胡湯加減治療。小柴胡湯具和解少陽,扶正祛邪,宣肺解表之功效。我認為咳嗽之症,初起階段,往往內外兼病,屬於衛氣不和,治以調和衛氣,則表裡俱解,非小柴胡湯莫屬也。較之「三拗湯」更為有效。常用藥物有:柴胡、茯苓、牛蒡子、前胡、桑葉、枳殼、桑白皮、瓜蔞皮、蟬衣、薄荷等。凡久咳不止,咯痰色白,痰多而喘,苔白膩,脈濡滑等,以麻黃附子細辛湯治之。麻黃髮汗解表寒,附子溫經扶陽,細辛散逐里寒,陽氣一振,則寒邪外達。本方為補散兼施,表裡雙解之劑,溫化痰飲作用較小青龍湯更為明顯。常用藥物為:麻黃、附子、細辛、僵蠶、桑白皮、瓜蔞皮、象貝母、天漿殼、枳殼、紫菀、款冬等。
小柴胡湯、麻黃附子細辛湯,在宣肺法中選擇應用的區別於:表證明顯,痰少者用小柴胡湯;表證不明顯、痰多,里飲明顯者,以麻黃附子細辛湯治之。
清肺法:本法治療有二方,為麻杏石甘湯合瀉白散加減。該方適用於咳嗽,痰稠或痰黃,或痰少不易咳出,或乾咳、身熱、口乾、氣促、汗出不暢,苔薄黃膩,質偏紅或邊尖紅或有紅點刺,脈細數等。麻黃宣肺平喘,石膏辛涼宣洩清肺熱,杏仁、甘草助麻黃平喘,桑白皮既清肺熱,又止咳平喘,輔以地骨皮瀉肺中伏火,並退虛熱,麻杏石甘湯清肺化痰平喘,瀉白散瀉中有補,標本兼治。二方合用,取其辛溫辛涼配伍而具有清瀉肺熱作用,使肺熱得以宣暢清泄,咳嗽喘逆之症,自可得到平息。本法在應用中,不拘泥肺熱必有發熱之說,凡痰少而粘,或乾咳,咳痰不暢,舌有點刺者,認為均已呈痰熱阻肺之象,即可用本法治之。這樣痰熱的認識就擴大了。本法常用藥物有:麻黃、杏仁、石膏、甘草、知母、桑白皮、瓜蔞皮、地骨皮、桔梗、魚腥草、銀花、射乾等。
養肺法:本法治療也有二方,為生脈散合桑杏湯加減。該方適用於久咳不止,口乾、口燥、短氣自汗、苔薄質偏紅,脈細數者,人蔘補益肺氣而生津,麥冬養陰清肺而生津,五味子固表斂肺而生津。生脈散養心肺之陰,使氣血得以榮養一身,又有酸斂之品,收耗散之氣,具有止汗定喘之功。桑葉輕宣燥熱之邪,配以山梔清泄肺熱,杏仁、象貝宣肺化痰,沙參潤肺生津。桑杏湯則具輕宣燥熱,潤肺止咳之效。二方合用具有益氣養肺潤燥止咳之功。在本法中仍循扶正祛邪之大法。此立方遣葯有標本兼治之功。克服了一味攻伐有傷正之弊,或一味固本扶正而戀邪之嫌。養肺法常用藥物有:人蔘、黃芪、南沙參、北沙參、天麥冬、五味子、桑葉、桑白皮、瓜蔞皮、蘆根、杏仁、山梔、象貝母等。養肺法適用於津耗氣傷之證。
補肺法:本法治療有二方。為參苓白朮散和百合固金湯加減。該方適用於咳喘病緩解及穩定期。凡見咳嗽不多、腰酸乏力、氣短、口乾少津、苔薄質偏紅或淡紅,脈細數者。參苓白朮散之四君能平補脾胃之氣,米仁助白朮而健脾滲濕,砂仁辛溫芳香醒脾,佐四君促中州運化,使上下之氣貫通,桔梗如舟楫載葯上行,達於上焦而益肺。百合固合湯以二地為君滋陰補腎,以百合、麥冬、貝母為臣、潤肺養陰,當歸養血潤燥,白芍養血益陰。全方能使陰液漸充,肺腎得養。二方合用共奏補益脾、肺、腎,三臟之氣,而杜絕咳喘之源。
在養肺階段當以救津傷為主,在補肺階段則以補益氣陰兩虛為主,所以治則有所不同。
以上治咳喘之四法,應當循序而進,原則上不能顛倒錯用,否則治療咳喘則難順愈。然而疾病絕無常勢,臨診中應當知常達變,始終應以辯證施治為原則,應抓住疾病的本質及主要矛盾,給予相應的方法治療。治療咳喘不離四法,順序時可變,但四法法則不可變也。
醫案
案一、倪××,女性,69歲,工人。
1983年3月發現腹部有腫塊,大便變細,經檢查診斷為結腸癌,於1983年4月16日在我院外科,行結腸癌切除術。由於患者手術後數次化療,體質虛弱,加上本來有膽結石病史,故常出現右上腹疼痛,納不香,情緒煩燥,苔膩、脈細弦。此乃正氣不足,脾胃虛弱,肝氣乘脾之證。採用疏肝健脾和胃固本之法,用自擬理氣固本湯出入:人蔘(另煎)、柴胡、枳實、甘草、川芎、菝葜、黃芪、黑山梔、枸桔李、佛手、枸杞子、米仁、紅棗等,其中人蔘用量為5g 黃芪用量為30~60g 以加強益氣固攝作用。
服上方七劑後,患者右上腹痛略有減輕,食慾增強,余證同前,說明葯已見效,法不宜變,仍守前方14劑。
三診:患者右上腹脹痛消失,精神亦好轉,自感體力增強,兩便如常。前方加炒小茴香,十四劑。
四診:患者精神飽滿,面色轉榮,體重增加,納谷香,夜寢安。守前方加減。經二年余調治,諸症逐而皆除,醫院檢查癌腫未見複發,門診隨訪至今,目前起居生活如常,歡樂自在。
案二、朱××,男,58歲,幹部。
因咳嗽、動輒氣短1月,X線胸片檢查發現右下肺腫塊伴有少量胸水而住院。診為肺癌,於1993年10月20日,在全麻下行肺癌切除術,術中發現腫塊6cm×6cm×4cm,並有縱膈淋巴結和腔靜脈淋巴結轉移。術後由於病人不能承受化療,於1993年12月初轉我科治療。證屬正氣虛衰,邪氣乘之,氣短乏力。以益肺降氣湯治之。藥物組成:党參15g 沙參30g 麥冬15g 五味子10g 枸杞子15g 葶藶子15g 旋覆花10g 山海螺30g 川貝母10g 蜀羊泉30g 夏枯草20g 魚腥草30g 蛇舌草30g。當氣短甚時,加服生曬參10g;胸脅脹滿、舌質黯紅加服雲南白藥;咳痰血者加茜草、仙鶴草;胸水加商陸、車前子;胸痛劇烈,鮮蔥搗爛加蜜調外敷;痰多加膽星、桔梗;低熱加銀柴胡、地骨皮。每日1劑,連服3個月為一療程。經治療服藥後、咳嗽、氣急明顯好轉。以後一直門診隨訪,半年後複查胸片,胸水吸收,精神飽滿。1995年12月死亡,中藥治療後存活2年。
案三、吉××,男性,88歲。
1994年3月,經某醫院X線食道吞鋇攝片檢查,證實食道中段有一8cm大小狹長腫塊,並有粘膜破損。因病人不願手術,請曹師診治。其時形體消瘦,面色蒼白,已數日不曾入湯飲,雖僅喝些牛奶,仍欲泛泛作吐,時時噯氣頻頻,胸中悶塞不振,苔花白而乾燥,舌邊紫暗,脈來沉弦而數。此屬瘀熱痰濕交阻,壅滯中焦,結於膈上之象。曹師先以祛瘀熱、化痰濕、疏肝降氣,解郁寬中之法,投以旋覆代赭湯合四逆散加減:生曬參(另煎)、旋覆花、代赭石、黃芪、柴胡、赤芍白芍、甘草、枳殼、夏枯草、瓜蔞皮、鬱金、川貝、象貝、當歸、天龍、僵蠶、沉香、石打穿。7劑後,其胸中堵塞感略松,可以進些牛奶湯汁,已不吐,但仍噯氣。再服7劑,並囑病家用人蔘10g合枸杞子30g隔水蒸服,此後噯氣減少,可食魚肉,情緒大好,談笑如常。門診隨訪8個月,病人已能進食米飯、饅頭之類食物,還能獨自外出散步。
曹師認為,本例食道癌屬中醫「噎膈」範疇,其本質為正氣不足,氣陰兩虧,導致臟腑功能失調,出現肝氣鬱結、胃陰津竭、瘀熱痰濕交阻之證。按中醫急則治其標的原則,先用旋覆花、代赭石、沉香疏肝降氣,柴胡、赤芍白芍、甘草、鬱金寬中解郁,夏枯草、瓜蔞皮、川貝象貝、當歸、天龍、石打穿祛瘀熱、化痰濕,配合人蔘、黃芪扶正。待患者病情略有改善,再以滋陰固本加以鞏固,用生曬參配枸杞子代茶長飲。標本兼顧,權衡消瘀補腎之輕重分別施治,收效頗佳。
案四、陳××,男,64歲。
幼年發有支氣管哮喘,以後每因氣候變化而誘發。自1993年10月起由曹師診治。初診時面色少華,咳嗽痰多而喘,動則氣短。苔膩,舌質紅,脈濡數。辨證為腎氣不足,封藏不固,以致邪入,肺失清肅,引動宿疾。治予清熱宣肺化痰,補腎納氣。方用麻杏石甘湯合生脈散加味,其中人蔘用量為5g(另煎)。7劑後咳喘明顯改善。再以原方出入調治2月,諸症均瘥。另囑病家經常服食人蔘,以培本固元,同時注意冷暖變化。隨訪3年,未見複發。
案五、許××,女,45歲,門診號16-17188。
面部皮膚出現黧黑斑已有三月。1976年曾患子宮肌瘤手術摘除。平素月經不調,超前錯後,量少色暗,每適經前黑斑晦暗色澤加深,經凈後則斑塊邊緣清晰顏色變淺。夜間時有盜汗,舌苔薄膩,質紅而干,邊有齒印,脈細。證屬沖任失調,氣滯血瘀。治宜活血化瘀,調攝沖任,血府逐瘀湯化裁。
處方:柴胡、川芎、紅花、甘草(各)6g 當歸、桃仁、枳殼、牛膝(各)9g 生地、赤芍、白芍(各)12g 黃芪、鬱金(各)15g。
連服兩周,面部黧黑斑變淺,範圍縮小,月經提前而來,量較前多,色仍偏暗。原方加脫力草30g 紅棗15g。連服1月,面部黑斑退凈,盜汗亦止。
按:黧黑斑為常見面部色素沉著性皮膚病,曹師在臨證中抓住月經紊亂,量少色暗的證候,詳細詢問經期前後面部黑斑色譯的變化。指出面部的黑斑與月經不調有其內在聯繫,是同一病機的兩種表現。調治月經,使經水正常,氣血通暢,則面部黑斑自退。
案六、馬××,男, 52歲,門診號106-14590。
患者曾有血尿史。1986年1月15日B超提示:左右腎盂積水及上端輸尿管積水。目前神疲乏力,腰酸明顯,眼瞼浮腫,時有尿頻尿急,尿常規檢查經常有紅、白血球。苔薄膩,脈細。乃腎氣虛弱,脾失健運,水濕逗留。適宜健脾益腎,利水化濕。防己黃芪湯合五苓散治之。
處方:黃芪、茯苓皮、車前子、山藥、川續斷、杜仲、石葦各15克;澤瀉、豬苓(各)12
防己、白朮(各)9g 甘草6g。
連續服藥2月余,自覺癥狀逐漸好轉。5月4日B超複查:左右腎、輸尿管上端未見明顯積水,膀胱未見異常。曹師囑其常服六味地黃丸以善其後。
按:《素問·玉真要大論》曰:「諸濕腫滿,皆屬於脾」。曹師認為腎盂積水一病是體內水液運化障礙所致,與脾腎兩臟關係密切。本例患者症見眼瞼浮腫,腰酸尿頻等症屬脾腎兩虛,氣虛不能行水而致水濕逗留。治療中雖宜脾腎同治,但有輕重緩急之分。曹師指出凡有「腫滿」之症,先當治脾利水,選用防己黃芪湯補氣行水,酌加川續斷,杜仲以補腎。腫滿消退後,重在補腎緩圖其功。
案七、岳××,女,28歲,門診號135-521。
一月來前陰頻頻矢氣,咕咕有聲,無法自控。精神不振,煩躁不安,羞不能言。眼圈發黯,腰酸腿軟,白帶清稀。曾作婦科檢查未見異常,白帶化驗(一),診其苔薄膩,脈沉細,證屬腎陽不足,下焦虛寒。治宜溫陽補腎,金匱腎氣丸加味。
處方:山藥、澤瀉(各)15g 生地熟地、茯苓、車前子(各)12g 枸杞子、牛膝(各)9g 附子、丹皮、甘草(各)6g 桂枝5g 生薑3g。
7劑後陰吹明顯減少,偶在改變體位時發生。再擬前方加當歸9g 去生薑。再服七劑而愈。
按:陰吹症據古代文獻記載:《金匱要略》用「豬膏發煎導之」;《溫病條辨》「飲家陰吹」用桔半桂苓枳薑湯。曹師運用金匱腎氣丸溫陽補腎而療陰吹,主要辨證抓住眼圈發黯,白帶清稀,脈沉細等症,為腎陽不足,下焦寒濕停聚。用六味補腎,附、桂、姜溫化寒濕而陰吹自止。
案八、王××,女性,8歲,自幼體弱,有慢性支氣管炎病史。
近一周來高熱、惡寒、咽痛、咳嗽痰多,不思飲食、大便乾結、苔薄黃膩、舌質紅、脈細數。曾服西藥解熱鎮痛片和抗菌素,但療效不顯,曹師認為:此乃陽明熱盛,以白虎湯加味治之,方葯:生石膏30g 知母15g 甘草9g 銀花15g 連翹15g 麻黃6g 野蕎麥根30g 蘆根15g 桑白皮15g 全瓜蔞30g 黃芩15g 牛蒡子9g 桔梗9g 服2劑後身熱退,咳嗽減少,再服餘下5劑,咳嗽消失,納谷漸香,大便通暢,葯盡而病癒。
曹師用如此平淡之方而奏功,是平凡之中見神奇,需要注意的是,石膏配知母為白虎,其清熱之功顯著,而本例高熱患者咽喉疼痛,舌苔薄黃膩,宜佐透解,故加大力子、銀花、連翹、蘆根,咳嗽痰多,大便乾結,為肺熱邪實之證,故加麻黃、野喬麥根、桑白皮、全瓜蔞、黃芩,桔梗宣降肺氣,清肺化痰,體現了老師辯證論治之精當。
案九、張×× ,女性,45歲。
1989年12月發現右乳房腫塊,診斷為右乳房癌腫,而行右乳房切除術,以後經常來老師處治療,由於病人自感已痊癒,停服中藥二年余,1994年5月,病人咳嗽頻頻,時有低熱,消瘦,神疲乏力、動則氣短、苔薄膩、質紅而干、脈細數,再來曹師處求診,經檢查,發現有肺門淋巴結轉移,兩肺胸水、胸椎C4~6有損壞,此屬:肺氣虛弱,邪毒痰濕壅滯之症,治宜補肺降氣,清熱解毒,利水散結。方葯:人蔘5g(另煎) 黃芪60g 旋覆花10g 代赭石30g 葶藶子15g 大棗7隻 沉香5g 魚腥草30g 蛇舌草30g 冰球子15g 山慈菇15g 山海螺15g 干蟾皮12g 川貝、象貝(各)15g 甘草9g。
服上方14劑後,咳喘略有平穩,但低熱不退,納谷不香,苔薄,質紅干,脈細數,再擬上法加減治之。
人蔘5g(另煎) 黃芪60g 旋覆花10g 代赭石20g 葶藶子15g 大棗7隻 沉香5g 魚腥草30g 蛇舌草30g 半邊蓮30g 冰球子15g 山慈菇15g 甘草9g 商陸9g 夏枯草20g 青蒿15g 地骨皮15g。
同時囑患者用鮮蔥調蜂蜜外敷。
三診:服上方後,咳喘明顯減少,身熱退,氣平,但納谷不香,有疲勞感,苔薄,質紅,脈細數。X線胸片檢查,胸水減少,再以補肺納腎,清熱利水。
人蔘5g(另煎) 黃芪60g 天冬、麥冬(各)15g 五味子9g 枸杞子15g 旋覆花10g 代赭石30g 葶藶子15g 大棗7隻 甘草9g 山慈菇15g 干蟾皮15g 豬苓15g 澤瀉15g 冬瓜子、皮(各)15g 商陸9g 陳皮9g 佛手9g。另用蔥蜜和巴布劑蟾蜍膏交替敷貼。
四診:通過上述治療後,病人咳喘少,納谷漸香,精神有明顯改善,面色轉紅潤,苔薄白,質淡紅,脈濡數,經查,胸水吸收,胸膜增厚,肺門淋巴結腫大不明顯,但胸椎骨損傷仍有,未擴大,以後門診隨訪二年,未見複發。
本例特點是由於正氣不足,肺氣虛弱,以致邪毒痰濕壅滯造成,在第一診治療時,即以扶正祛邪為大法,清熱解毒利水散結,服藥後病人癥狀就有改善,使肺氣略充,繼之補肺納腎,清熱利水來調理,以達到正氣充沛,陰陽調和,病邪自去的目的。
案十、陸××,男性,68歲。
咳喘反覆發作10餘年,每次因感冒後誘發喘息。先後數次住院治療。證見咳喘不能平卧,張口抬肩,咳嗽痰多,吐黃色稠痰,經檢查為老年性肺氣腫,合併支氣管繼發感染,舌質暗,苔薄黃,脈細數。乃肺經蘊熱,邪熱與痰濁互結,加之平素腎氣不足,以致肺腎同病。先擬清熱瀉肺止咳平喘,麻杏石甘湯加味:麻黃9g 石膏30g 杏仁、米仁(各)15g 甘草9g 黃芩15g 細辛6g 桔梗9g 茯苓15g 地龍15g 天漿殼7g 桑白皮15g 瓜蔞皮15g 生薑3片。
服首劑葯後,咳喘即減輕,連服七劑後,咳喘基本消失,患者能平卧,夜能入睡,脈弦細。但尺脈無力,乃肺腎兩虛之證。擬肺腎同治,上方去生薑、細辛、桔梗,加黃芪、仙靈脾、仙茅、肉桂、引火歸元,固表補腎。40餘天未再見喘息發作,精神轉佳,病情穩定。
嗣後患者每遇感冒而支氣管哮喘發作,甚者動則作喘,咳嗽吐痰,乃肺腎兩虛,表衛不固。擬麻杏石甘湯,玉屏風散,二仙湯化裁,屢服屢效。患者有時夜間發作喘息較甚,白天尚可,即白天服固表溫腎之劑(玉屏風散,二仙湯加減),夜間服清熱化痰,止咳平喘之劑(麻杏石甘湯加味),二年門診隨訪,病情基本穩定,咳嗽偶有,喘息已基本消失,尚能自理生活。
案十一、金××,男性,77歲。
1993年10月因神疲乏力,耳聾,動則氣短,胃納不振,大便易溏泄,苔薄,質淡紅,脈細數而入院,診斷為慢性結腸炎,神經性耳聾。投抗菌素及維生素類藥物,治療二周,療效不顯,且耳聾加重,遂來曹師處診治。曹師認為此乃胃虛不能使脾承受營養,則脾失輸布精微供給九竅的能力,治療宜健運脾胃,使胃納水谷,脾生精微,則清陽升,九竅利,方葯:党參、白朮、茯苓、甘草、丹參、白芍、石菖蒲、柴胡、葛根、扁豆、山藥、蓮肉、木香、炒谷芽麥芽。
服藥七劑後,病人癥狀改善不明顯,大便次多,每日2~3次,再以上方加黃芪、黃連、陳皮、炮姜,以加強健脾益氣之功、黃連配炮姜,一溫一寒,相互制約,能起到相輔相成作用。
三診:服藥14劑後。大便已正常,納谷漸香,耳聾有改善,苔薄膩,質淡紅,脈來,沉細,再擬原方出入調治二月余,耳聾消失,納谷香甜,兩便如常,隨訪半年,未見複發。
按:祖國醫學認為:脾胃居於中焦,是升降運化的樞鈕,升則上輸於心肺,降則下歸於肝腎。因而脾胃升降功能正常,才能維持「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的正常生理功能。假如脾胃氣虛,升降失常,內則五臟六腑外則四肢九竅就會發生異常,產生病變。《雜病源流》對脾胃的論述中指出:「脾也者,......水谷之海」,「為十二經之根本」「六經之主」,「蓋脾統四臟,脾有病必波及之,四臟有病,亦必得養於脾。故脾氣充,四臟皆賴之煦育,脾氣絕,四臟不能自主。昔人云,後天之本絕,較甚先天之根絕,非無故也。凡治四臟者,安可不養脾哉!」四臟之疾,之所以要責本培源,乃因「人之臟腑以脾胃為主」,「百骸九竅,莫不受其氣而母之」的緣故。此病例是根據「脾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為辯證原則,立足於脾胃,本著「脾胃之氣即傷,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的理論,在用藥中,老師重視後天,疏補相宜,重用具有補氣之參、芪,配以健脾滲濕、和胃止瀉,活血開竅之品,達到通利聰明的目的。
證治經驗
治療癌症,當以中西內外針氣膳心協同作用:
認為治療腫瘤應採取協同綜合治療的措施,才能在臨床效果上取得突破,獲得較好的療效。協同綜合治療可以概括為「中、西、內、外、針、氣、膳、心」八字治療方針。
中:是指中醫。堅持以中醫為主的原則, 以中醫理論指導臨床醫療實踐。根據不同的病因、病機和各個不同的體質進行辨證論治。對於腫瘤治療,必須做到防治相結合。預防腫瘤的發生比治腫瘤更為重要。主張防患於未然,不治已病治未病。應重視食療、葯膳、養生保健集一體的預防措施以增強體質,提高人體正氣,增強抗邪能力,以防止腫瘤的發生、發展。
西:是指西醫。認為更好地治療惡性腫瘤,中醫應同西醫結合起來,做到辨證與辨病相結合,這樣對於腫瘤治療更為有效,這是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必由之路。西醫在腫瘤的診斷及治療都有其獨到之處,現代醫學診斷技術的日益發展,可視為中醫四診的延伸。西醫已儘可能地實行微觀診斷,補充了中醫診斷定位的模糊概念。在治療上,創立了以手術、化療、放療為主體的三種主要的治療方法。而三種治療方法亦在不斷創新、改進,應該值得借鑒。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首先以手術治療為主。主張儘早、儘快地局部切除腫瘤,只要病員能承受手術治療的,就應以先手術治療。曹氏數十年的臨床觀察體會,不主張施行大面積清除掃盡的手術方法,認為以局部的腫瘤實施局部切除,也不主張作廣泛淋巴結切除。認為淋巴結是人體內的保衛機構,是人體的堅強衛士,若是大量清除淋巴後致無門戶要塞可守,則敵人更易登堂入室,如此腫瘤更易轉移。若是腫瘤複發或轉移時,在身體條件可許下,可以反覆多次手術,發現一處,就切除一處,那裡變性就切除那裡。曾有一位金姓患者,先後作四次切除手術,他始終保持樂觀心態和與病魔作鬥爭的決心,目前病情穩定,仍可以乘車近兩小時去上班。至於放療、化療,特別是化療,認為更應當量力而行。應根據各自的體質及承受治療的能力而定,不宜偏面強調足量及完成療程,體質不允許或承受治療能力不夠,則可推遲放、化療,或減量治療,甚至可停止放、化療。放、化療不宜再三施用,否則對整體的損害可能過大於功。
內:是指內服法。以內服中藥為主。內服作為傳統的中醫治療方法。數千年已延用不息。內服藥物,重要的是能正確的辨證論治,合理的用藥配伍,要做到傳統的理論與民間驗方相結合,辨證與辨病相結合,治療方法以扶正與祛邪靈活應用。
外:是指外治法。在人體的體表,按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採用藥物在體表以薰、浴、膏、敷等方法進行外治療法,可補充內服法作用。曹氏在腫瘤的外治法中, 較多選用敷臍、局部外敷和藥物薰洗等。
敷臍。祖國醫學認為,臍為神闕穴,是人體諸穴中最大最特殊結構之穴位,是任脈、督脈、沖脈的起源處,乃「一源三岐」。三脈經氣之間,具有對於奇經八脈縱橫交錯,可以百脈相通。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藥物完全可從皮膚吸收而發揮治療作用。故常採用蟾酥膏中加入雲南白藥敷貼臍孔,具有解毒、消炎、止血、活血、止痛,抑制癌細胞的多項作用。
局部外敷。胸水明顯者採用民間驗方外敷,即以鮮蔥250g連根須洗凈搗爛糊狀,再加適量蜜糖調和,外敷於患部。對消胸水及止痛療效均佳。
藥物薰洗。可將內服湯藥在煎服二次後,充分利用原藥渣再加水2000ml再煎一次,煮沸後倒出藥液,作為外用薰洗液,或可用濕毛巾浸藥液後在局部 外洗敷貼,可以止痛、止癢、活血化瘀、消腫、消炎療效頗佳。
針:是指針灸。是用針灸的方法參與對腫瘤的治療。包括傳統的針刺、灸法以及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的針麻、紅外、激光、脈衝、磁療等治療儀等,以達到各盡所能,異曲同功,奇特而意想不到的療效。
氣:是指氣功療法。氣功是一種通過訓練者的主觀能動性,進行綜合性的意念、呼吸、按摩和肢體運動等訓練為其特徵的治療方法。在腫瘤的防治中起到積極作用。例如郭林氣功,以動與靜相結合,以調心、調氣相結合,使人體發揮最佳潛能,提高機體的修復和抗病能力。使血液、內分泌、免疫系統中可有效地提高機體免疫力及防病能力等,是大有裨益。
膳:是指葯膳或食療。通過有目的的選擇某些食品作為主食或輔食,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深受病家的重視和歡迎。在食療、葯膳中,根據具體病情,以辨證進行綜合分析,按虛、實、寒、熱的不同,採取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的治療原則,分別給予補陰、補陽、補氣、補血的食品以及少量藥品治之。補氣常以人蔘為主。以生曬參3~5克開水浸泡一夜,次晨隔水燉服。偏陰虛者可以西洋參3~5g燉服。補血常以當歸、龍眼肉, 同時配蓮子可抑制龍眼肉之溫燥,煮粥飲服。補陽以鴿子肉、羊肉、狗肉、巴戟等燉服。補陰以龜、鱉、杞子等燉服。若能配合堅持葯膳、食療者,均具有更好的抗病、防病和提高生存質量的作用。
心:是指心理療法。在防治腫瘤中,利用中西醫結合的心理治療方法,來解除病員的心理障礙,正確地認識到疾病的性質,從而發揮人體內的內分泌、神經、免疫功能的潛在抗病能力,達到防治腫瘤的目的。尤其是對腫瘤患者的心理治療中,可歸納為「五要,五不要」、「三心」、「二知」、「二行」。
五要五不要: 「要站起來,不要跪下去」。鼓勵病人樹立起戰勝癌症的信念,千萬不可自已喪失信心,被腫瘤所嚇倒。「要鬥爭,不要怕」。要鼓勵病人通過自己的鬥爭,最後是能戰勝腫瘤的,對腫瘤不要害怕,不能喪失鬥志。「要安定,不要亂」。這包含二個含義,一是指自己的心理狀態要調節到穩定狀態,正確對待癌症,不要心緒紊亂。二是指對治療方案要穩定,不要病急亂投醫。「要樂觀,不要悲觀」。鼓勵病人要保持樂觀態度與疾病作鬥爭,千萬不要悲觀失望。要經常參加公共娛樂活動,來調節自己的情緒,最大限度的調節自己的抗病能力。「要重視,不要輕視」。癌症是疑難重症。在戰術上要重視,各方面的防治均要積極有效,千萬不可掉以輕心或加以忽視。
三心: 治療腫瘤要做到「增強信心,下定決心,堅持恆心」。即要有戰勝癌症的信心在,戰術上要有採用各種方法與癌症作殊死搏鬥的決心,要有與癌症打持久戰的恆心。只有這樣,才能戰而勝之。
二知: 對腫瘤的治療,要做到主客觀情況了解掌握提十分正確,即「知已知彼」。
二行: 「量力而行,三思而行」。告誡病人特別是對放、化療,要充分考慮自己的體質,以病員體質能否承受其治療為標準。不能偏面盲目追求療程劑量等,否則將不利於對腫瘤治療。治療惡性腫瘤,通過採用綜合治療的方法,使不少患有食道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腎癌、膀胱癌、甲狀腺癌、腮腺癌、喉癌等患者獲得了新生。有的已基本治癒,不少病人已超過15年的生存率,生存質量已有顯著提高。不少患者已勝任正常工作,與常人無異。所以治療腫瘤,貴在堅持綜合治療,千萬不可偏廢,各種療法應當互相協同,要靈活應用,才能獲得較為滿意的療效。
驗方
一.肺心病合併心衰:證屬本虛標實者:
急用: 參附湯,黑錫丹。
主方:朝鮮參10g 麥冬20g 五味子10g 北沙參20 貝母10g 葶藶子20g 大黃9g 黃芩15g 柴胡10g 瓜蔞皮15g 桑白皮15g 桃仁杏仁各15g 枳實10g 花粉15g。
二.肺腦病:以滌痰開竅:
1.蘇合香丸1粒分化服
2.膽星15g 遠志10g 菖蒲15g 鬱金15g 白芥子9g 蘇子9g 枳實10g 半夏10g 茯苓10g。
3,羚羊鉤藤湯:證屬肝陽上亢,痰熱蒙竅,昏迷譫妄,身熱煩燥,雙目直視,痰咯氣喘、舌絳少澤、脈弦細數,治當平肝熄風,清熱開竅。用⑴ 羚羊角粉2g(分沖服), 竹瀝2支(沖服); ⑵ 桑葉15g 菊花12g 鉤藤15g 生白芍15g 生地20g 茯神15g 川貝母6g 竹茹15g 甘草6g。⑶ 痰濁蒙竅者多:用安宮牛黃丸2粒(1日4次, 化服)屬肝風痰熱者少,必須加以區別。
三.肺心病緩解期:當以溫腎陽、滋腎陰、益腎氣。
熟地15g 黃精15g 淮山藥15g 川續斷15g 天冬15g 仙靈脾18g 菟絲子15g 補骨脂15g 巴戟天15g 陳皮6g 党參15g 黃芪15g。
四.支氣管哮喘:小青龍湯加減:
小青龍湯:乾薑3g 桂枝10g 麻黃10g 白芍10g 甘草6g 細辛6g 半夏10g 五味子6g。
加減法:熱甚加石膏30g 黃芩15g 桑白皮15g 魚腥草30g。
咳甚加:百部10g 仙鶴草30g 川貝象貝各10g 紫菀10g。
喘甚加:射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