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期:我論陳氏太極實用拳法陰陽虛實、相對相等的動作和功力

作者/張聯恩⊙編輯/張宏婉

導讀:經張聯恩老師本人同意,將其網站上的部分文章在些選發,相信對拳友們會有益處!


我論陳氏太極實用拳法陰陽虛實、相對相等的動作和功力

提起太極拳拳法,人們都知道是惟陰陽虛實相對學為拳理,發明創造的拳法才是太極拳拳法。陰陽虛實相對學的標誌「太極圖」中的「陰陽魚形」,是大小相等又相對的,是開宗明義再明顯不過的陰陽虛實相對相等的標誌。望圖生意,這兩個陰陽魚形的圖騰,就是太極拳拳法、拳理的「原」,是太極拳拳法、拳理必須遵循的「本」。太極拳的拳法、拳理應該遵循這個「原」和「本」,使太極拳的拳法、拳理達到本正源清。但是人們一提到同樣淺易的「虛」、「實」,就認為「實」比「虛」大,甚至認為「虛」是什麼都沒有。例如太極拳拳法中的虛步步型,有人就主張「實七虛三」的三七虛步步型,也就是實腿承擔自身體重的70%,而虛腿承擔自身體重的30%,才是太極拳拳法虛步步型的規格要求,還文過飾非地力主這就是虛實分明的必須。還有人主張「實六虛四」的四六虛步步型,才能達到太極拳拳法的虛實分明。如按此標準站立,與立身中正的原則——不偏不倚不就格格不入了嗎?

陳氏太極實用拳法的虛實分明,應該是其標誌圖中代表陰陽、虛實外表形狀的分明,絕不是質量上的大小分明。這就像人手心、手背的質量一樣,是相對相等的。手心朝下時,手心是陰(虛)、手背是陽(實);而手心朝上時,手背就轉換成了陰(虛)、手心同時轉換成了陽(實)。不管是「實七虛三」,或者是「實六虛四」,只要是太極拳拳法中的虛實分明,都是似是而非的。因為「三七」或「四六」的虛實分明,都是在質量上和在功力上分明了陰陽虛實,這樣就在根本上違背了太極圖騰標誌中陰陽、虛實相對相等的宗義了,從根本上也就不是太極的內涵了。

陳氏太極實用拳法的虛步步型,本書主張應符合太極圖騰標誌中代表陰陽、虛實的兩個相對相等的魚形內涵——「實五虛五」的虛步步型。「實五虛五」的虛步步型,又怎樣能做到陳氏太極實用拳法虛實分明呢?只有從「型」上來區分虛實了。實腿陽也,全腳腳掌著地;虛腿陰也,腳後跟抬起,只用腳掌的前半部著地。雙腿的雙腳形狀分明了虛實,而雙腿承擔自身體重的質量卻是相對相等的。就像自行車腳蹬子配合一樣:一左一右、一前一後、一上一下相對相等、不偏不倚地通過中軸連成一個太極整體。它的陰陽、虛實相對相等雖然非常明顯,但是它們的陰陽、虛實又是通過中軸的轉動來轉換陰陽、虛實的,而不是以左大右小或右大左小來區分陰陽、虛實的。陳氏太極實用拳法的步型陰陽、虛實是通過軀幹(身法)的左右轉動來轉換、分明陰陽、虛實的,而絕不是用「實七虛三」或「實六虛四」來分明陰陽、虛實的。例:人體靜止時要做到不偏不倚地中正站立,就應做到無前、無後、無左、無右,如果前方有了重的感覺,身體肯定是前傾了,反之肯定是後仰了;如果左方有了重的感覺,身體肯定是左偏了,反之肯定是右倚了。做到了無前、無後、無左、無右地靜止站立,就達到了太極拳拳法中太極身法的母勢——無極身法的規格標準(無極身法的靜止站立就是無極樁功)。而實腿全腳腳掌著地、虛腿用腳的前腳掌著地、腳跟抬起的虛步步型,也應該在功力上達到「實五虛五」的標準,才是正確的太極拳陰陽、虛實相對相等又分明的虛步步型。

「實七虛三」或「實六虛四」的主張,不但在太極拳拳法動作的外型上違背了太極標誌圖中兩個代表陰陽、虛實相對相等的魚形標誌的內涵,在太極拳拳法動作功力上也同樣違背了太極標誌圖中兩個代表陰陽、虛實相對相等魚形標誌的內涵,各種流派的太極拳拳法都要求「陽不離陰、陰不離陽、陰陽相濟」等,求的都是太極標誌圖中的兩個魚形相對相等的內涵,兩個魚形相對相等的內涵就是陰陽、虛實的平衡。就像王宗岳在《太極拳論》中所述的「立如平準」,平準者,天平也。所稱重量,實也、陽也。而所用天平砝碼重量,虛也、陰也。被稱重量相等於砝碼重量時,天平的指針必然是零。而這零的內涵就是「空」,空者,「中正」是也。這個中正,就是一切太極拳拳法所求的左右、前後、上下的平衡。不過這種左右、前後、上下的平衡,僅是一個靜止的立體全息太極人體,而人體在運動中的動作,要做到左右、前後、上下配合成陰陽、虛實相對相等,就必須在時間上合一而成。這就把靜態時的左右、前後、上下三維的太極人體,形成運動中的左右、前後、上下、時間這四維構成的動態全息太極人體了。也就是說,太極拳拳法,無論在動作外形上,或者在動作功力上,必須是左右陰陽虛實、前後陰陽虛實、上下陰陽虛實的平衡,都由時間來統一完成的四維構成的拳法,才是真正的太極拳拳法。例:《陳氏太極實用拳法》一路拳法第二十五式「進步掩手肱捶」的動作和功力:眼法看右前方,身體左轉90度。步法是右腿朝右方進一大步步幅,在踏落右腳腳掌時,將左腿跟進一小步步幅,弓膝塌勁成小步幅馬步步型。雙手的手法是左手隨身法外纏,由前方向臍部(後方)大力采引成把型,把心朝下。右手同時里纏握成拳型,由頦下向前方大力沖拳,拳心朝下,高與腹齊。此式的功力在左右、前後、上下的陰陽、虛實必須配合成:右腿朝前進步時前沖的功力(陽、實)和左腿跟進後的後塌功力(陰、虛)要相對相等(其中包括了雙腿支撐自身體重功力的相對相等)。右拳向前沖拳的功力(陽、實)和左把向後采引的功力(陰、虛)要相對相等。右腿和右拳向前的功力(陽、實)和左腿跟進後的後塌功力同左把向後采引的功力(陰、虛)要相對相等。這樣雙手在左右、前後運動時的功力跟雙腿在左右、前後運動時的功力同步配合成相對相等時,周身左右、前後、上下配合的功力就自然達到陰陽虛實相對相等了,又是在一個動作中合一完成的,這就是四維構成的全息太極人體運動,也就是太極標誌圖中代表陰陽、虛實的兩個相對相等魚形的全部內涵了。這種內涵就是一切太極拳拳法的「原本」宗義。只不過這個標誌是一個平面太極圖,而人體在做太極運動動作時是一個動態的全息太極人體罷了。

如果違背、破壞了這種四維構成的全息太極人體運動,必然會犯「雙重之病」。例:如果用「實七虛三」的標準,將「進步掩手肱捶」的右拳、右腿前進打拳時的功力用成70公斤,而把左把、左腿後采後塌的功力用成30公斤,身體不往前栽倒,也得踉蹌不穩。只有將右拳、右腿前進打拳的功力用成70公斤,而左把、左腿後采後塌的功力也用成70公斤,身體才會不偏不倚。如果將右拳、右腿前進打拳的功力喻成天平要稱的重量,那麼左把、左腿後采後塌的功力就是天平的砝碼重量了。只有要稱的重量相等於砝碼重量時,天平才會「平」。如果要稱的重量(陽、實)大於砝碼重量(陰、虛)時,天平肯定會向重量大的一側傾斜(甚至傾覆),這種傾斜(甚至傾覆)就是「雙重之病」的涵義。陰(虛)大於陽(實)時,陰則是雙重病;而陽(實)大於陰(虛)時,陽則是雙重病。這也像人的身體一樣:陰(虛)大於陽(實)時,則是寒症,是病態;而陽(實)大於陰(虛)時,則是熱症,也是病態。只有陰(虛)與陽(實)平衡時(相對相等、陰五陽五時),人體才是健康的。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學者不可不辨。這就是本書(張聯恩老師的《陳氏太極實用拳法》)推出陰五陽五的新拳理、新拳法的根據。

注 :本篇論文是獲國家級大獎論文,已經編入《中國專家論文選集》。


推薦閱讀:

對聯百講4:平仄相對
相對於國產劇,韓劇美劇為嘛如此受咱們的愛戴?【美劇知識】
倆個頂尖文人,在酒宴上互相對罵,比潑婦還潑婦
人類何以撥動宇宙的琴弦——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綻放百年有感

TAG:動作 | 實用 | 陽虛 | 陰陽 | 太極 | 相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