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二章 下肢重要穴位解剖

一 臀部

1.境界:為髖骨後外側面,相當於臀肌表面近似方形的區域。其上界為髂嵴,下界為臀溝,內側界為骶、尾骨外側緣、外側界為髂前上棘至股骨大轉子間的連線。

2.深層結構 包括臀部深筋膜、臀肌、肌間隙和血管、神經。

(1)深筋膜:又稱臀筋膜,分兩層包繞臀大肌,臀筋膜外側移行為闊筋膜,並參與髂脛束的組成。臀筋膜損傷是腰腿痛的病因之一,稱臀筋膜綜合征。

(2)肌層:臀肌分為三層。淺層為臀大肌和闊筋膜張肌。臀肌中層自上而下為臀中肌、梨狀肌、上孖肌、閉孔內肌腱,下孖肌和股方肌。深層有臀小肌和閉孔外肌。

(3)梨狀肌上、下孔及其穿行的結構梨狀肌向外穿經坐骨大孔時,與坐骨大孔上、下緣之間各留一間隙,即梨狀肌上孔和梨狀肌下孔。

①梨狀肌上孔:穿經的結構自外向內依次為臀上神經,臀上動脈和臀上靜脈。臀上神經分上、下兩支分別支配臀中、小肌和闊筋膜張肌後部。臀上動脈分淺、深兩支,淺支主要營養臀大肌,深支營養臀中、小肌及髖關節。靜脈與動脈伴行。

②梨狀肌下孔:穿經的結構自外向內依次為坐骨神經、股後皮神經、臀下神經、臀下動脈、臀下靜脈,陰部內動脈、陰部內靜脈和陰部神經。臀下動、靜脈主要供應臀大肌。

陰部內動、靜脈自梨狀肌下孔穿出後,伴陰部內動、靜脈越過骶棘韌帶入坐骨直腸窩,供應會陰部結構。股後皮神經將伴隨坐骨神經下行,顧名思意分布於股後部皮膚。

二 股部

股部可分成股前區(或股前內側區)和股後區。

1.股前區

(1)淺層結構:

①淺筋膜:近腹股溝處的淺筋膜可分為淺的脂肪層和較深的膜性層,分別與腹前壁下部的脂肪層(Camper筋膜)和膜性層(Scarpa筋膜)相續。

②淺靜脈:主要為大隱靜脈,起於足背靜脈弓內側端,經內踝前方,沿小腿內側緣上行。至大腿內側部向上。穿隱靜脈裂孔匯入股靜脈,大隱靜脈匯入股靜脈前,收納了5條靜脈屬支,即旋髂淺靜脈、腹壁淺靜脈、陰部外靜脈、股內側淺靜脈和股外側淺靜脈。大隱靜脈曲張需進行高位結紮術時,必須分別結紮切斷各屬支,以防複發。

③淺淋巴結:主要是腹股溝淺淋巴結,分兩群,上群在腹股溝韌帶下方。主要收納腹前外側壁下部、會陰、外生殖器、臀部及肛管、子宮的部分淋巴;下群沿大隱靜脈末段縱行排列。主要收納下肢的淺淋巴管和會陰、外生殖器的部分淋巴。腹股溝淺淋巴結的輸出淋巴管注入到腹股溝深淋巴結或髂外淋巴結。

(2)深層結構

股三角:位於股前區上 1/3部,呈一底向上,尖向下的倒三角形,下通收肌管。

境界和內容物:上界為腹股溝韌帶;外下界為縫匠肌內側緣;內下界為長收肌內側緣;前壁為闊筋膜,後壁自外向內為髂腰肌,恥骨肌和長收肌及其筋膜。

股三角內的內容物:由外向內依次為股神經、股鞘及其包含的股動、靜脈,股管及股深淋巴結、脂肪組織等。

2.股後區

(1)股後肌群:有股二頭肌、半腱肌和半膜肌。

(2)坐骨神經:起於骶叢,是全身最粗大的神經。大多數以單幹形式出梨狀肌下孔,在臀大肌深面,經坐骨結節與股骨大轉子之間進入股後部,行於大收肌和股二頭肌長頭之間,下降至腘窩上角,分為股神經和腓總神經二終未支。坐骨神經在股後部行程中,主要在內側發出肌支支配股後肌群

三 腘窩

(1)境界:腘窩為膝後區一菱形凹陷。

外上界:股二頭肌腱,

內上界:半腱肌和半膜肌;

內下和外下界分別為腓腸肌的內、外側頭。

頂(淺面):腘筋膜,是大腿闊筋膜的延續,

底:自上而下為股骨腘面、膝關節囊後部

(2)內容:由淺至深依次為脛神經、腘靜脈、腘動脈,以及外上界的腓總神經。血管周圍還有腘深淋巴結。

四 小腿部

1.小腿前、外側區

形成前骨筋膜鞘和外側骨筋膜鞘,容納相應肌群及血管、神經。

(1)前骨筋膜鞘:有小腿前群肌(脛骨前肌、趾長伸肌和足母長伸肌)、腓深神經和脛前血管。

脛前動脈:由腘動脈分出。主幹伴腓深神經下行。上1/3段位於脛骨前肌和趾長伸肌之間,下2/3段位於脛骨前肌和足母長伸肌之間。下行至伸肌上支持帶下緣處移行為足背動脈。脛前靜脈:2支,與同名動脈伴行。

腓深神經:起自腓總神經,穿腓骨長肌起始部及前肌間隔進入前骨筋膜鞘與脛前血管伴行。支配小腿前群肌和足背肌。腓深神經損傷可導致足下垂及不能伸趾。

(2)外側骨筋膜鞘:有小腿外側肌群(腓骨長、短肌)、腓淺血管及腓淺神經等。

腓淺神經:於腓骨頸高度由腓總神經發出,下行於腓骨長、短肌之間,發肌支支配此二肌。於小腿外側中、下1/3交點處穿出深筋膜,分布於小腿外測及足背皮膚。腓淺神經損傷常導致足不能外翻。

2.小腿後區

(1)小隱靜脈:起於足背靜脈弓的外側份,經外踝後方伴腓腸神經上行於小腿後區正中線。至腘窩下角處穿腘筋膜進入腘窩,上升一段後匯入腘靜脈。

(2)腓腸神經:多數由腓腸內側皮神經和腓腸神經交通支吻合而成,分布於小腿後區下部及足背外側部的皮膚。

(3)後骨筋膜鞘:小腿後區的深筋膜,和脛、腓骨骨膜,骨間膜以及後肌間隔共同圍成。內有小腿後群肌(小腿三頭肌、趾長屈肌、脛骨後肌和足母長屈肌)及脛後血管及脛神經。

脛後動脈:為腘動脈的延續,位於小腿後區淺、深肌層之間下行,沿途分支營養鄰近的肌肉。主幹經內踝後方進入足底。脛後動脈起始處發出腓動脈,沿腓骨下降。主要分支營養附近肌肉和腓骨。脛後靜脈2支,與同名動脈伴行。

脛神經:伴脛後血管行於小腿後群淺、深肌肉之間,經內踝後方進入足底。主要發肌支支配小腿後群肌肉,皮支為腓腸內側皮神經,伴小隱靜脈,分布於小腿後面的皮膚。

五 踝和足

踝部以內、外踝分為踝前區和踝後區。足部又可分為足背和足底。

1.踝前區

踝前區的深筋膜為小腿深筋膜的延續,在此增厚形成兩個支持帶。

(l)伸肌上支持帶:又稱小腿橫韌帶,由小腿下部的深筋膜增厚而成,位於踝關節上方,連於脛、腓骨下端之間,深面有兩個間隙,內側者通過脛骨前肌腱、脛前血管和腓深神經;外側者通過足母長伸肌腱、趾長伸肌腱和第3腓骨肌。

(2)伸肌下支持帶:又稱小腿十字韌帶,位於踝關節前方的足背區,多呈橫的「Y」字形,外側端附於跟骨外側面,內側端分叉附於內踝及足內緣。伸肌下支持帶向深面發出纖維隔,形成3個骨纖維管:內側者通過脛骨前肌腱,中間者通過足母長伸肌腱、足背動脈和腓深神經,外側者通過趾長伸肌腱和第3腓骨肌腱。

(3)足背動脈:續於脛前動脈。在踝關節前方行於足母長伸肌腱和趾長伸肌腱之間,位置表淺,易於體表摸到其搏動。

(4)腓深神經:在足背區多數行於足背動脈的內側,分成內、外兩終支,分布於足背肌肉、足關節及第1、2趾相對面背側的皮膚。

2.踝後區

跟腱與內、外踝之間各有一淺溝,內側淺溝深部有小腿屈肌腱及小腿後區血管、神經穿入足底,外側淺溝內有小隱靜脈、腓腸神經及腓骨長、短肌腱通過。

(1)踝管:踝後區的深筋膜在內踝和跟結節內側面之間的部位增厚,形成屈肌支持帶,又稱分裂韌帶,此韌帶與跟骨內側面、內踝之間共同圍成踝管。支持帶向深面發出3個纖維隔,將踝管分隔成4個通道。其內通過的結構由前向後排列,依次為①脛骨後肌腱,③趾長屈肌腱,③脛後動、靜脈和脛神經,④足母長屈肌腱。踝管是小腿後區與足底間的重要通道。

(2)踝關節的韌帶:內側韌帶起於內踝下緣,止於舟骨、距骨和跟骨的前內,呈「三角形」。外側韌帶分成3部分:距腓前韌帶位於外踝前緣和距骨之間;距腓後韌帶位於外踝後緣和距骨之間;跟腓韌帶位於外踝尖和跟骨外側面中部之間。外側韌帶比內側韌帶薄弱,故易損傷。

(4)踝關節的血供和神經支配:踝關節的動脈來自脛前動脈、脛後動脈以及腓動脈發出的踝動脈。其支配神經主要為腓深神經和脛神經。

第二節 下肢重要穴位解剖

一 環跳(Huantiao,GB30,足少陽膽經)

[文獻依據]《甲乙經》:在髀樞中,側卧伸下足,屈上足取之。

[體表定位] 在股骨大轉子最高處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側1/3與內側2/3的交界處;或在大轉子、坐骨結節與髂後上棘三者圍成的三角區中央。

[操作方法] 側卧或俯卧,側卧時伸下足屈上足,當股骨大轉子之上後方取穴。

針法:①直刺。向外生殖器方向進針,深2—3.5寸。感應:局部酸脹、或麻電感向下肢放射。

②直刺。向髖關節方向進針,深2~3寸。感應:酸脹感擴散至髖關節腔。

[臨床主治] 坐骨神經痛、腰腿痛、膝踝腫痛、半身不遂、下肢麻痹、癱瘓、髖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病、遍身風疹。

[進針層次]

1.皮膚:由臀上皮神經分布,到該穴皮膚的神經纖維來自第2腰神經後支的皮支。

2.皮下組織:此處纖維脂肪組織特別豐富,並有上述皮神經的分支。

3.臀大肌:是人體中最大而肥厚的肌肉,形成特有的臀部膨隆,由臀下神經支配,到該肌的神經纖維來自第5腰神經和第1、第2骶神經。

4.坐骨神經:是人體中最大最長的周圍神經,由第4、第5腰神經及第1—3骶神經的前支纖維構成。該神經正當穴位,若進針準確,常可刺中,從而產生強烈的向大腿、小腿直至足部放射的觸電樣感。

5.股後皮神經和臀下動、靜脈:若針尖偏向內側0.5厘米左右,可刺中上述結構,若刺中股後皮神經,觸電樣感只放射到大腿後面和大腿上部,不到足底。藉此可與刺中坐骨神經相區別。

6.股方肌:由骶叢分出的股方肌神經支配,到該肌的神經纖維來自第4、第5腰神經和第1骶神經。坐骨神經在該肌的淺面通過。

二 梁丘(Liangqiu,ST34,足陽明胃經)

[文獻依據]《甲乙經》:在膝上二寸兩筋間。

[體表定位] 在膝蓋骨外上緣2寸,股直肌和股外側肌之間,與外膝眼在一條直線上。

[操作方法] 仰卧,或正坐位,於髕骨外上緣上2寸陷處取穴。

針法:直刺,深1—1.5寸。感應:局部酸脹,並可擴散至膝關節。

[臨床主治] 胃痛、胃腸炎、膝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病、下肢麻痹、乳腺炎等。

[進針層次]

1.皮膚:由股神經前皮支和股外側皮神經分布,兩皮神經屬末梢分支,在此雙重支配。

2.皮下組織:內有上述皮神經的分支。

3.針在股直肌腱和股外側肌之間通過:二者均是股四頭肌的組成部分,由股神經支配。

4.旋股外側動脈降支、伴行靜脈及股神經肌支:這些結構正位於穴位層次中,針可以刺中。

5.股中間肌腱:屬股四頭肌組成部分之一,位於股直肌腱的深面,其神經支配同股直肌。

6.膝關節肌腱:由股神經的股中間肌支支配。

7.股骨:因為此處主要是肌腱部分,所以軟組織較薄,針刺1寸左右即可達股骨下端前外側面。

三 委中(Weizhong,BL40,足太陽膀胱經)

[文獻依據]《甲乙經》:在腘中央約紋中動脈。

[體表定位] 在腘窩橫紋中央,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腱的中間。

[操作方法] 俯卧,按承扶取穴姿勢,在腘窩橫紋中央取穴。

針法:①直刺,深0.5—1寸。感應:局部酸脹,或有麻電感向足底放射。

②點刺出血。灸量:溫灸3-5分鐘。

[臨床主治] 中暑、急性胃腸炎、腰背痛、坐骨神經痛、膝關節炎、下肢癱瘓、腓腸肌痙攣等。

[進針層次]

1.皮膚:由股後皮神經分布(神經纖維來自第2骶神經)。

2.皮下組織:內有小隱靜脈和股後皮神經的分支。

3.針通過腓腸肌內、外側頭之間:該肌兩頭均有脛神經支配。

4.腓腸內側皮神經的起始端:由脛神經分出,伴小隱靜脈下行到小腿後面。

5.脛神經:是坐骨神經的兩終支之一,由第4、第5腰神經及第1—3骶神經的纖維組成。該神經干正當穴位,可刺中內側部分,從而產生強烈的觸電感並向足底放射。

6.針的深面有腘動、靜脈:腘靜脈比腘動脈淺,經大收肌腱裂孔後直接延續為股靜脈。

腘動脈位於腘靜脈的深面,是股動脈經大收肌腱裂孔後的直接延續。

上述血管均屬中等大血管,所以該穴不宜盲目深刺,以免刺破血管造成出血。

四 陰陵泉(Yinlingquan,SP9,足太陰脾經)

[文獻依據]《甲乙經》:在膝下內側輔骨下陷者中,伸足乃得之。

[體表定位] 在膝下內側,脛骨內側髁直下方陷窩中,平齊脛骨粗隆下緣,縫匠肌之附著部,與陽陵泉穴相對應。

[操作方法] 正坐或仰卧,於脛骨內側髁下凹陷中取穴。

針法:直刺,沿脛骨後緣,深1—3寸。感應:局部酸脹,可向下擴散。

[臨床主治] 腹脹、腹水、尿瀦留、尿失禁、尿路感染、月經不調、遺精、陽痿、腎炎、腳氣、腸炎、痢疾、膝關節炎等。

[進針層次]

1.皮膚:由小腿內側皮神經支配。

2.皮下組織:內有上述皮神經和大隱靜脈。

3.半腱肌腱:由坐骨神經支配,到該肌的神經纖維來自第5腰神經和第1骶神經。針刺此腱,有一定的韌性阻力。

4.腓腸肌內側頭:起於股骨內側髁的後面,由脛神經支配。

5.針在半膜肌腱的後方通過:該腱附著於脛骨內側髁的後方。

6.若針深達2寸以上,可到腘窩中心而刺到脛神經和腘動、靜脈。

五 陽陵泉(Yanlingquan,,CB34,足少陽膽經)

[文獻依據]《甲乙經》:在膝下一寸,腑外廉陷者中。

[體表定位] 膝關節半屈,腓骨小頭最高點前下方,脛腓關節處。

[操作方法] 正坐,垂足或仰卧,在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中取穴。

針法:①直刺。沿脛骨後緣前下刺人,深1—3寸。感應:酸脹感向下擴散。

②直刺。沿脛骨後緣水平刺人,透陰陵泉,深3寸。感應:整個膝部酸脹。③斜刺。向後下方,進針1~2寸。感應:有麻電感向足背部放射。

[臨床主治] 肝炎、膽囊炎、膽道蛔蟲症、高血壓病、肋間神經痛、肩周炎、膝關節炎及周 圍軟組織疾病、下肢癱瘓、下肢麻木、習慣性便秘等。 .

[進針層次]

1.皮膚:由腓腸外側皮神經分布,到該穴皮膚的神經纖維來自第5腰神經。

2.皮下組織:內有上述皮神經和淺靜脈。

3.腓骨長肌:由腓淺神經支配,到該肌的神經來自第4腰神經到第1骶神經。

4.趾長伸肌:位於腓骨長肌的內側,由腓深神經支配,到該肌的神經來自第4腰神經到第1骶神經。

5.脛腓關節:若水平直刺,碰到的硬性阻力即脛腓關節,此時針必須改變方向朝下,才有可能穿過小腿骨間膜,向內透刺陰陵泉。

六 足三里(Zusanli,ST36,足陽明胃經)

[文獻依據]《甲乙經》:在膝下三寸,yan 外廉。

[體表定位] 在犢鼻穴(外膝眼)直下3寸,距脛骨前緣外側1橫指。從手掌按膝蓋時當中指盡處是穴。

[操作方法] 屈膝或平卧,自犢鼻直下3寸,距脛骨前緣外側1橫指凹陷處取穴。

針法:①直刺。稍偏向脛骨方向,深度1—2寸。感應:有麻電感向足背放射。

②斜刺。向下刺入進針2-3寸。感應:酸脹感向下擴散至足背,有時向上擴散至膝。灸量:5—15壯,溫灸10—30分鐘。

[臨床主治] 急、慢性胃炎,潰瘍病,急、慢性腸炎,急性胰腺炎,小兒消化不良,黃疽等消化系統疾病,偏癱,休克,虛弱,貧血,高血壓病,過敏性疾病,癲癇,哮喘,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神經衰弱等。此外該穴尚有防病、強身、保健作用。

[進針層次]

1.皮膚:由腓腸外側皮神經支配,該皮神經由腓總神經自腘窩處分出。到該穴皮膚的神經纖維來自第5腰神經。

2.皮下組織:內有上述皮神經的分支。

3.脛骨前肌:位於小腿前外側皮下,緊貼脛骨的外面,由腓深神經支配,到該肌的神經纖維來自第4、第5腰神經和第1骶神經。

4.若針偏向外側,可刺中脛前動、靜脈。

5.小腿骨間膜:為一堅韌的纖維膜,連接脛、腓兩骨的骨間嵴之間。膜的前面由腓深神經的分支支配;膜的後面由脛神經的分支支配。

6.脛骨後肌:位於骨間膜後面,趾長屈肌和 長屈肌之間,由脛神經支配,到該肌的神經纖維來自第5腰神經和第1骶神經。

7.脛後神經和脛後動、靜脈:若針深刺2寸以上並稍向內,可刺中這些結構。

七 豐隆(Fenglong,ST40,足陽明胃經)

[文獻依據]《甲乙經》:在外踝上八寸,下廉 外廉陷者中

[體表定位] 髕骨下緣至踝關節橫紋中點水平,即脛骨前緣外側1.5寸,脛、腓骨之間。

[操作方法] 在外踝上8寸,條口穴外側1橫指處取穴。

針法:直刺1~1.2寸。感應:局部酸脹感,向上放散至大腿根部,下至外踝。

[臨床主治] 咳嗽、痰多、頭痛、眩暈、下肢痿痹、經閉、血崩、肩周炎、煙癖、肥胖病。

[進針層次]

1.皮膚:由腓腸外側皮神經分布。

2.皮下組織:內有上述皮神經的分支。

3.趾長伸肌:由腓深神經支配,到該肌的神經纖維來自第4、第5腰神經和第1骶神經。

4.長伸肌:其神經支配同趾長伸肌。

5.小腿骨間膜:毫針由前骨筋膜間隙通過小腿骨間膜後進入後骨筋膜間隙。

6.脛骨後肌:由脛神經支配。

八 三陰交(Sanyinjiao,SP6,足太陰脾經)

[文獻依據]《千金方》:在內踝上三寸,骨下陷者中。

[體表定位] 在小腿內側面的下部,內踝尖上3寸,當脛骨內後緣。

[操作方法] 正坐或仰卧,於內踝上4橫指處,脛骨內側緣後方的凹陷處取穴。

針法:①直刺。透刺懸鐘,深1.5—2寸。感應:局部酸脹。

②直刺。略斜向後,深1—1.5寸。感應:可有麻電感,向足底放射。

③斜刺。向下,沿脛骨後緣,進針1.5—2.5寸。感應:出現感應向上時,大幅度捻轉數下,酸脹感可擴散至膝關節或股內側。

[臨床主治] 男、女泌尿生殖系統疾患,尤其對於月經過多、子宮出血、閉經、陰莖痛、遺尿、遺精、早泄、膀胱炎、前列腺炎、尿道炎、淋病等為特效穴。此外尚可防治下肢疼痛或麻痹、痛風、腸炎、消化不良、痔瘡出血、失眠、神經衰弱、肝炎、黃疸等。

[進針層次]

1.皮膚:由小腿內側皮神經分布,到該穴皮膚的神經纖維來自第4腰神經。

2.皮下組織:內有小腿內側皮神經和大隱靜脈。

3.趾長屈肌:由脛神經支配,到該肌的神經纖維來自第5腰神經和第1骶神經。

4.脛骨後肌:其神經支配同趾長屈肌。

5.長屈肌:此處位於脛骨後肌的後外側,其神經支配同上兩肌。

6.若採用透刺陽輔穴,針穿過趾長屈肌、坶長屈肌、腓動靜脈,再穿過小腿骨間膜,進入蹲長伸肌、趾長伸肌,從腓骨的前緣到皮下。

7.若採用斜向後下刺法,可刺到脛後動、靜脈和脛神經,從而產生向足底放射的觸電樣感。

8.若採用向下斜刺法,則針主要是在趾長屈肌和脛骨後肌內。

九 太溪(Taixi,KI3,足少陰腎經)

[文獻依據]《甲乙經》:在足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中。

[體表定位] 在足內踝後方,當內踝與跟腱連線之中點處。

[操作方法] 正坐垂足或仰卧,當內踝與跟腱之間,平內踝尖處取穴。

針法:①直刺。可透崑崙,深0.5寸。感應:局部酸脹。

②直刺。略偏向內踝,深0.3-0.5寸。感應:麻電感,向足部放射。

[臨床主治] 腎炎、膀胱炎、月經不調、遺精、遺尿、牙痛、慢性喉炎、耳嗚、脫髮、肺氣腫、神經衰弱、腰痛、下肢癱瘓、足底痛等。

[進針層次]

1.皮膚:由小腿內側皮神經分布,到該穴皮膚的神經纖維來自第4腰神經。

2.皮下組織:內有上述皮神經的分支。

3.針的前方是脛骨後肌腱和趾長屈肌腱,針的後方是跟腱和跖肌腱,上述結構均由脛神經支配。

4.長屈肌:由脛神經支配,到該肌的神經纖維來自第5腰神經和第1、第2骶神經。

5.若偏向前外方刺,可刺到脛神經和脛後動、靜脈,產生向足底放電樣感覺。

十 商丘(Shangqiu,SP5,足太陰脾經)

[文獻依據]《甲乙經》:在足內踝下微前陷者中。

[體表定位] 在內側面,內踝前下方,即當內踝尖與舟骨結節之間的中點處。

[操作方法]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沿內踝前緣及下緣,分別作一直線,交點處取穴。

針法:直刺,深0.3~0.5寸;亦可橫刺透解溪,進針1~1.5寸。感應:局部酸脹。

[臨床主治]胃炎、腸炎、消化不良、腳氣病、水腫、踝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病。

[進針層次]

1.皮膚:由小腿內側皮神經分布,到該穴皮膚的神經纖維來自第4腰神經。

2.皮下組織:內有上述皮神經和大隱靜脈。

3.三角韌帶:為一強韌的三角形韌帶,位於踝關節內側,由距脛後韌帶、跟脛韌帶、舟韌帶及距脛前韌帶共同組成。針刺此韌帶有很強的韌性阻力。

4.針的深面是脛骨的內髁。

十一 解溪(jiexi,ST41,足陽明胃經)

[文獻依據]《甲乙經》:在沖陽後一寸五分,腕上陷者中。

[體表定位] 在足踝關節前面,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

[操作方法] 正坐垂足或仰卧,在踝關節橫紋中點,坶長伸肌腱和趾長伸肌腱之間取穴。

針法:直刺,向關節腔,深0.3—0.5寸,再向兩側透刺,進針1—1.5寸。

感應:酸脹感擴散至踝關節前部。

[臨床主治] 踝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病、下肢癱瘓、麻痹、頭面部浮腫、頭痛、眩暈、癲痼 腹脹、便秘等。

[進針層次]

1.皮膚:由足背內側皮神經分布,它是腓淺神經的分支,分布於踝關節前面及足背內側部的皮膚。該神經干正當穴位旁,可刺中。

2.皮下組織:內有上述皮神經及足背皮下靜脈。

3.伸肌下支持帶:是小腿深筋膜在踝關節前方增厚形成,有約束肌腱的作用。

4.針在長伸肌和趾長伸肌腱之間通過,兩者均由腓深神經支配。

5.腓深神經和脛前動、靜脈:腓深神經是腓總神經的分支,沿小腿骨膜前面,伴脛前動、 靜脈經踝關節前至足背。上述結構正當穴位處,可刺中。

6.針的深面是距骨。若針遇到硬性阻力,說明已穿過踝關節囊,刺到了距骨

十二 崑崙(Kunlun,B160,足太陽膀胱經)

[文獻依據]《甲乙經》:在足外踝後,跟骨上陷中。

[體表定位] 在足外踝之後陷凹中,當外踝與跟腱中間。

[操作方法] 正坐垂足或仰卧,在足外踝後緣和跟腱內側緣連線的中點,平外踝尖處取穴。

針法:直刺,可透刺太溪,或略偏向外側,深0.5寸。感應:局部有酸脹感。

[臨床主治] 下肢癱瘓、坐骨神經痛、腰痛、踝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病、頭痛、眩暈、鼻出血、腳氣等。

[進針層次]

1.皮膚:由腓腸神經支配。該神經由腓腸內側皮神經(來自脛神經)和來自腓腸外側皮神經的腓神經交通支匯合而成。沿跟腱外側緣下降,經外踝和跟骨間到足背外側緣。

2.皮下組織:內有腓腸神經和小隱靜脈。

3.針在跟腱前方進入脂肪和疏鬆結締組織中,跟腱是小腿三頭肌的肌腱,附著於跟骨的跟結節,由脛神經支配。若針刺到該肌腱有很強的彈性阻力。

4.若透刺太溪,可刺到位於內踝與跟腱之間的脛神經和脛後動、靜脈。

5.若偏向前內方刺,遇到的硬性阻力是距骨體。

十三 丘墟(Qiuxu,CB40,足少陽膽經)

[文獻依據]《甲乙經》:在足外廉下如前陷者中。

[體表定位] 足背部,當外髁前下方的凹陷中(直對第4趾間隙),約當解溪與跟骨滑車突的中點。

[操作方法] 沿外髁前緣和下緣各作一條直線,交點處取穴。

針法:直刺,深0.3—0.5寸。感應:局部酸脹。

[臨床主治] 胸脅痛、膽囊炎、腋窩淋巴結炎、坐骨神經痛、踝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病。

[進針層次]

1.皮膚:由足背外側皮神經分布。

2.皮下組織:內有上述皮神經的分支。

3.趾短伸肌:為位於足背皮下的肌肉,由腓神經支配,。

4.距跟外側韌帶:起自距骨外突,止於跟骨外側面。

5.針的前方是距骨,後方是跟骨。

十四 足臨泣(Zulinqi,CB41,足少陽膽經)

[文獻依據]《甲乙經》:在足小指次指本節後間陷者中,去俠溪一寸五分。

[體表定位] 在第4、5跖骨之間。跖骨之基底部凹陷處。

[操作方法] 正坐垂足或卧位,摸取第4、5跖骨之間,當第5趾長伸肌腱外緣取穴。

針法:直刺,深0.3—0.5寸。感應:局部酸脹,或向趾端擴散。

[臨床主治] 頭痛、頭暈、脅肋痛、足痛、間歇熱、癱瘓、呼吸困難、月經不調、乳腺炎等。並能退乳。

[進針層次]

1.皮膚:由足背中間皮神經分布。該神經是腓淺神經在小腿前下部的分支。

2.皮下組織:內有上述皮神經和足背靜脈網。

3.第4骨間背側肌和第3骨間足底肌:兩肌位於第4、5跖骨之間,均由足底外側神經支配。

4.針在第4、5跖骨之間通過,若深刺可到足底,刺及 收肌斜頭、足底外側神經和動、靜脈。

十五.內庭(Neiting,ST44,足陽明胃經)

[文獻依據]《甲乙經》:在足大指次指外間陷者中。

[體表定位] 在足背,第2、3趾間縫紋端,趾蹼緣的後方。

[操作方法] 正坐垂足或仰卧,在足第2、3趾趾蹼緣上1橫指處取穴。

針法:斜刺,向上,進針0.2—0.5寸。感應:局部酸脹。

[臨床主治] 頭痛、牙痛、三叉神經痛、扁桃體炎、鼻出血、聲門痙攣、胃痙攣及膈肌痙攣。

[進針層次]

1.皮膚:由足背內側皮神經的趾背神經分布。

2.皮下組織:內有上述皮神經和靜脈網。

3.針在第2與第3趾的趾長、短伸肌腱之間通過:兩肌腱都由腓神經支配。

4.趾背動、靜脈:趾背動脈是跖背動脈的分支,趾背靜脈是跖背靜脈的屬支。

5.針在第2、3跖骨頭之間通過。

十六 湧泉(Yongquan,KI1,足少陰腎經)

[文獻依據]《甲乙經》:在足心陷者中,屈足卷指,宛宛中。

[體表定位] 在足底部,對第2、3跖骨之間,當足底前中1/3的交界處。

[操作方法] 仰卧位,卷趾,在足底前1/3與後2/3交界處出現凹陷處取穴。

針法:直刺,深0.5—1寸。感應:局部痛,酸脹。

[臨床主治] 頭痛、眩暈、休克、中暑、聲音嘶啞、咽喉痛、咳嗽、急性扁桃體炎、心悸、黃疸、子宮下垂、下肢肌肉痙攣。對小兒抽搐有卓效,其他急救都可用。

[進針層次]

1.皮膚:由足底內、外側神經的皮支分布。兩神經均是脛神經所屬的分支。針刺該穴皮膚時,有很強的韌性阻力。

2.皮下組織:內有上述神經的分支。並有眾多的纖維束,外連皮膚,內連足底腱膜。

3.足底腱膜:是足底筋膜淺層,發達而堅韌。由足底內、外側神經支配。針刺此層時,有很強的韌性阻力。

4.第2趾足底總神經和第2趾底動、靜脈在針的內側,相距很近,可刺中。第2趾足底總神經是足底內側神經的分支。

5.第2蚓狀肌:由足底外側神經支配。

6.若針繼續深刺可達位於第2、3跖骨間的第1骨間足底肌和第2骨間背側肌直至足背皮下。


推薦閱讀:

通過瞳子髎穴不僅可以治療眼部疾病,還可去除眼角皺紋
穴位注射治療牛皮癬
風水寶地之穴位,怎麼保氣而不外溢
「穴位養生」它是人體第一「強壯穴」!每天拍一拍,調脾養胃!
腰眼穴位位置圖

TAG:穴位 | 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