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孝順? 貧窮的父母,錢到為孝.病弱的父母,出力為孝......

何 為 孝 順?

貧窮的父母,錢到為孝.病弱的父母,出力為孝......

素材網路 邊框鱈鯡鮩鮚 編輯怡人

我們經常說,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其實,這話應該修正一下,因為孝順父母並非是中華民族的專利。每個人,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不管是漢族還是其他民族,孝順父母應該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素質之一。

不過什麼是孝順,怎樣才算是孝順,卻有很大分歧。

一種觀點認為,讓父母衣食無憂,就是孝順。這種觀點和「養兒防老」的觀念相輔相成,其核心是滿足了父母的物質需求,就是孝順了。當然這種說法站不住腳。因為老人不僅有物質需求,還有精神需求。孔老夫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這說明兩千多年前的古人就已經認識到了老人的精神需求。因為養條狗養個小寵物也是要滿足其物質需求的。不過,有的人連滿足老人的物質需求也做不到,那就不僅僅是不孝,而是大大的不孝了。

還有一種觀點,就是保護好自己,就是孝順。其實這種觀點不是從為人子者的角度出發,而是從絕大多數為人父母者的角度出發,才能成立。古人很重視保護自己的身體,《孝經·開宗明義》篇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身體是父母給的,要好好愛護,不讓其受傷,這是孝的開始,也是孝的根本。

其實從根本上說,保護好自己受益最大的也是自己,為什麼還說是孝順呢,這對父母有什麼好處呢?民間有句俗語,對這個事兒是一個很好的解釋:兒行千里母擔憂。父母對於不在自己身邊的孩子,總是擔心的。擔心什麼呢?恐怕最大的擔心就是害怕孩子受傷、生病。這是一種天性。因此,孔子在《論語》中對「孝」還有這樣一種論述:「父母唯其疾之憂」。字面意思是說,父母只為孩子的疾病擔憂。也就是說,孩子只有生病的時候父母才擔憂,平時對孩子十分放心。這樣的解釋很多人看不明白,為什麼孩子生病的時候父母才擔心就是孝順呢?

其實稍加思索,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讓人不省心。有的不能很好地約束自己,到處闖禍;有的不能很好地保護自己,總出危險;有的離了父母師長的管教,就像脫了韁的野馬,沒有任何約束,不好好學習,還交一些狐朋狗友……那麼,讓我們想一下,如果有這麼一個孩子,聰明智慧,有良好的生存技能,既能好好保護自己,又能好好約束自己。其父母對孩子可以無比信任,不用擔心孩子闖禍,也不用擔心孩子不好好學習,更不用擔心孩子誤入歧途。總而言之,這樣不用父母操心就能健康成長的孩子,怎麼能不算是孝順呢? 但是無論多麼懂事的孩子,都有可能生病。所以,作為父母,如果只需要為孩子的疾病擔心,那孩子當然就是孝順了。

忽然又想起一句古話:「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這與「好男兒志在四方」似乎相悖。不過這話還是有道理的。我們當代社會很多人考了名牌大學,分配在大城市,與父母相隔千里萬里。即便是按時給父母寄發生活費,卻無法對父母進行實時的照顧。父母得了疾病也不能床前盡孝。其實,對於父母來說,儘管可能為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而自豪,從根本上說,他的孩子卻已經實際上只是具有象徵意義——因為,離他(父母)很遠。 綜上所述,什麼是孝順,最基本的有三條:一是供給父母衣食住行,滿足其物質需求;二是對父母要和顏悅色,經常陪陪父母,滿足其精神需求;三是保護好自己,不要讓父母擔心。

何為孝順 ? 貧窮的父母,錢到為孝。 病弱的父母,出力為孝。 孤單的父母,相伴為孝。 脾氣暴躁的父母,理解為孝。 勤儉持家的父母,勤快為孝。 有主意專權的父母,順者為孝。 病患的父母,多份照顧為孝。 嘮叨的父母,聆聽為孝。 父母對你的期待,你能讓他們如願就是盡孝。 儘力吧,做到力所能及!無愧我心。 -----致所有孝順的子女

兒女當報養育恩,常把冷暖掛在心,孝順父母足十兩,下代兒孫還整斤。


推薦閱讀:

新"24孝"標準出爐 盡孝也要支持單身父母再婚
為什麼要宣傳「母愛無私」或「父愛如山」之類的思想???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互補作用
你的爸媽有哪些動人的愛情故事?
面對催婚催生催二胎,就說這五個字

TAG:父母 | 貧窮 | 孝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