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健康小貼士
1、切勿走入關節驅寒誤區
每到冬季,關節類疾病最易發作,那麼該如何進行預防?最好的辦法就是先驅寒。除了添加衣物,患者冬天要多用熱水泡腳,保證關節部位血液循環和活動自如。但不適宜熱敷,因為熱敷會使關節循環不暢、發脹、發腫,不利於治療。
2、健康飲食,「吃」走關節炎
飲食的酸鹼平衡對於關節炎的治療及併發症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控制自身飲食結構,避免酸性物質攝入過量,加劇酸性體質,要多吃富含植物有機活性鹼的食品,少吃肉類,多吃蔬菜,酸性食物(魚、肉等)和鹼性食物(蔬菜、水果等)的攝入比例應遵守1:4的比例,每天堅持,可有效預防和輔助治療關節炎。
3、常吃胡蘿蔔,預防關節炎
最新研究證實,經常在飲食中攝入類胡蘿蔔素,可以起到消炎的作用。平時攝入類胡蘿蔔素較多的人,比吃得少的人患關節炎的幾率要少一半左右。常見於食物中的類胡蘿蔔素有50~60種之多,在黃色、紅色的水果以及蔬菜中,比如胡蘿蔔、南瓜、紅薯、芒果、橘子、菠蘿等中含量最多。每天攝入含有類胡蘿蔔素的飲食,如吃經過炒、燉等方法做熟了的胡蘿蔔(因為這樣才能使其中的脂溶性β-胡蘿蔔素釋放出來),或者喝杯橙汁,都是不錯的選擇。
4、切勿讓冬季進補成為關節負擔
冬天是中國傳統的進補季節,往往以脂厚味膩的滋補品為主,在增強體質的同時,體重也在不斷增加。然而,骨關節病的好發部位多為負重關節,體重增加可使關節負擔加重,關節的負重在走路時是體重的4倍,在登山時是體重的7倍。體重每增加1千克,上樓時關節負擔就會增加8千克。所以,控制體重對保護關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可以進補,但是不能因此而增胖,所以冬天仍需「管住嘴、邁開腿」。
5、關節炎睡眠小妙招
關節炎患者多因疼痛、腫脹等原因晚上入睡困難或者睡眠質量不高,其實一個小小的妙招就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每天用醋泡腳半小時,可以協調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的興奮程度,調節、疏理、鬆弛緊張的神經,調和經絡氣血,通達平衡陰陽,堅持日久,就可大大改變睡眠質量,治癒失眠、多夢、早醒等睡眠障礙。
6、小關節痛 大問題
如果你生活中出現手指僵硬、腰酸背痛、關節疼痛的現象千萬不要大意,這些都可能是關節病的提示,關節痛痛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越來越趨於年輕化,辦公族、電腦族的手腕、手肘、肩關節,開車族的膝關節、踝關節都是最容易受損的關節。發現癥狀一定要及早重視、提前預防,遠離關節病。
專家指出經常鍛煉身體,適時補鈣,保持正常體重,防止過度疲勞,注意保暖,可降低患關節炎的幾率。此外,注意科學膳食,也有助於防止關節病變。
推薦閱讀:
※肩關節物理檢查(五)——盂肱關節不穩
※如何防止膝關節損傷?
※卸骨術髖關節卸脫法之絆腿擊髖法和抱摔扳腿法
※類風濕關節炎的病因與發病機制
※骶髂關節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