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 文】這樣的生活真的是受不了了!真的是可笑又可嘆啊!
知青? 之聲
傳達心聲,訴說故事
知青,可笑的人生,可嘆的人生
文/清心客
四十多年前,只有在我們這個國家,我們那個社會才會經歷那麼一場集盲目、瘋狂、血腥、愚昧、極端、而又十分可悲的運動。那場運動竟然還會被稱為「文化革命」,那哪兒是文化的革命,恰恰就是人為地摧殘文化、摧殘人性、顛倒歷史的災難。而那場運動中,最盲目的就是那幾屆初中、高中的學生。他們大多還屬於無知、好奇,卻被那個時代思潮的煽動下,深深地卷進了那場可怕的運動。他們被這個運動,弄得沒有了方向,沒有了行為準則,便對這個社會的認知改變了,對人生的認識也改變了。
這批人群,思想雖然被扭曲,但體格還在健康地成長。在那場鬧劇方興未艾時,就成了無職業、無歸宿、無所事事、只會消耗掉有限的生活物資的青年了。這就對那時的社會構成了巨大威脅。如此滯後的社會經濟和急劇多餘勞動力的矛盾會發生怎樣局勢?失業率為100%的國家將會有怎樣的後果?那些根本不懂經濟的政府(那時叫革委會)幕僚,也會認識到其的巨大的危害性。
「四個面向」,冠冕堂皇地出台,這代青年被迫接受不平等的四種待遇,毫無還價地被人為地導演了各種不同的命運。那時大部分的青年和其家庭對「四個面向」中的「面向工礦」是熱衷的,積極的。所以那時就有許許多多家庭為子女就不顧「文革」的勝利,和「思想革命」的偉大成果,不管革命不革命,政治不政治了,四處挖門路,找關係,為達到「面向工礦」的目的。 那些因「革命、造反」有了一點點權力的人物,既嘗試了權力的威勢,也獲得了一定的實惠。腐敗其實那時已有了種子和胚芽。
而「面向農村」,並沒有預期中想像的那樣:「思想革命」取得偉大成果,人人都是好戰士,都最聽話的,革命青年都是「指向哪兒奔向哪兒」,「哪裡需要到哪裡去」。大部分「革命青年,革命家庭」都只是在口頭上響應,行動上觀望而已。為解決這些城市多餘的人群,便要充分利用他們的無知和未消退的狂熱,設法把他們一骨腦兒地放逐到農村,讓廣袤的田野把他們消化掉。
所以一句「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話,讓這個社會又被掀起了一場運動,一場讓千千萬萬家庭、讓社會糾結了幾十年也不解的「上山下鄉」運動,給中國歷史留下了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知青問題」。
被運動的這些初、高中學生,極大部分是無奈的,是大勢所趨的。大部分家庭因為是多個子女,都有份額被派去接受再教育,遠走他鄉「修補地球」。有的因為父母是「文革」或歷屆運動的對象,也有許多權力高層,因為運動中政治的失勢,子女們情願隱於清凈的廣闊天地里。因為當時國家經濟幾乎崩潰或倒退,其他三個「面向「已無餘地容納這些青年,到了1970年,便讓應該在1968年畢業,卻失業在家的初高中學生,來了個「一片紅」,即不管城市或鄉鎮的中學畢業生全部「接受再教育」,統統去補「地球」。
這句「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話,又讓這一批「上山下鄉」的人群被社會滑稽地冠為「知識青年」。然而,這個名稱,卻使這批人象駱駝長著個駝峰,心安理得地去跋涉茫茫的沙漠一樣,去到祖國的東北、西北、西南、中原的各個農村,甚至荒漠的邊疆,伴著無奈和無望,跋涉他們的人生。
其實這代青年,因為那場被冠為「文化革命」的影響,除了少數學了點文化的老三屆外,他們有的連起碼的義務教育還沒有受完,沒有正經地上過課、學過文化知識,充其量是剛走出了小學校門。他們擁有的文化知識,和社會上的青年比,和農村的大部分青年比,談不上有多少優勢。並沒有多少知識的這批青年反而被冠為「知識青年」,被「偉大」號召的影響,情願或不情願地又被捲入了這場「上山下鄉」運動去了。
從「知識青年」到後來被社會簡稱為「知青」,前前後後,都是這代人被政治活生生地戲弄,被社會活生生地嘲弄的過程。而後這個「知青」名稱,更含糊地概括和定義了被愚弄、被耽誤和被損害的這代人的人生經歷。 於是這代人,在政治的高壓下,只能默默地忍受著這種不平等的政治待遇和不平等的命運。他們在沒有希望、沒有未來、沒有組織、沒有理想情況下,自願或不自願地接受著所謂的再教育。他們沒有話語權,不能違抗,不能有公開的怨言。如有象用《南京之歌》那樣消極的情緒,反映他們的思想,被人告發,將會受到最嚴厲的懲治。他們只能在精神上自我放逐,自我沉淪,甚至自我毀滅。大多數的「知青」是在日復一日的重複勞作中與落後、貧窮、愚昧、無知相伴,度過他們的日日夜夜,年年月月。 於是這代人,在所謂的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里歷經了磨礪和苦難,辛勞和滄桑,把花樣的年華,黃金般的時光,耗在了各自令人忘懷的土地上,把青年幼稚無望的夢想,一直做到壯年,期間演繹了不知多少汗水和淚水構成的各自可嘆的人生。 當時「知青」的苦難歷程,「知青」的可嘆故事,不管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在不少回憶錄,小說里,影視作品中已充分地展現了出來,備受每個家庭的感慨和驚嘆。還有更多更令人震驚的故事和事件,深深隱藏在知青們的心中和腦海中,有的已埋葬在失去的時空里。今年3月份,上海知青1千多人在奉賢的海灣園舉行「青春祭」活動,祭奠亡故知青,哀思當年生活在一起而最終未能實現返城遺願的「知青」同伴。這些背了一輩子「知青」名稱的老知青,對他們知青命運知青歷程,存有何等的情結啊!
在成功者眼裡,無論那段生活有著多麼艱難,會覺得那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會覺得無怨無悔。但是,全國差不多有2000萬的「知青」,得益於上山下鄉的,或因上山下鄉而成功的有多少?畢竟是極少數,就算有幾十萬,也就是百分之幾的事。而對大多數的「知青」來說,他們「上山下鄉」,還僅僅是苦難歷程的開始,以後還有更煩惱、困苦的歷程等待著他們,沒完沒了。就像俄羅斯民歌「三套車「唱得那樣:「今後的苦難在等待著它」。 「上山下鄉」十年,讓這代人慢慢覺醒了,感到了他們在當時,在政治上最沒地位,始終是屬於再教育的對象;在經濟上,更沒地位,在當地農村的收入都是屬於最下等的,吃沒好好的吃,住沒好好的住,絕大多部分還要靠在城市裡的父母接濟。他們發覺,他們不僅是被政治、被社會重重地戲弄了一番,簡直就是被徹底地拋棄。他們絕大多數是有鍛煉無作為,有苦難無了結,有奉獻無回報。於是,他們開始感到政治對他們的不公,社會對他們的不公,甚至家庭對他們的不公。他們的內心充滿著不滿的、怨恨的情緒。
1979年的大返城潮,就是在這批「知青」,積蓄了往日的憤懣和痛苦的力量,在社會的同情和支持下,在政府的無能為力而後默認的情況下促成的。哪朝哪代那個國家有過這樣的境遇,有過這樣的舉止行為?短短几個月期間,上千萬昔日的知青,通過各種方式方法,合法的不合法的,合理的不合理的,紛紛遷回他們十年來朝思暮想的出生地城市。他們那樣地不顧不棄,背水一戰,甚至拋棄了剛結就的親情,都實屬無奈之舉,以致後來留下無數的遺憾和無數的困惑。他們實在是太需要實現他們深藏了十年的夙願了。在這批人群中,有多多少少的知青,像《孽債》中描寫的那樣,始終被那時的政治社會「作的孽」所困擾著。可想這種「偉大號召」,對這批人群釀成的危害有多大多深!他們以後將會遇到何樣的困苦,那時根本就沒去考慮,也無法考慮。但是,不管以後怎樣地生存,他們從沒有後悔當初返城的舉動。幾十年後,他們還是慶幸地證明了自己的此舉是正確的。
知青們在返城後的境遇更是令人感嘆的,以致他們在聚首時,除了回憶知青時代的苦樂,還會倒出一本本現狀的苦經。現狀確如他們所遭遇的那樣:要上學了,「文革」了;要就業了;「上山下鄉了」;考大學了,沒有知識;要戀愛了,沒條件;要成家了,沒房子;要晉陞了,沒學歷;優化組合了,就下崗了;經濟發展了,吃低保了。工資水平提高了,提前退休了。他們始終在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始終在生存危機情勢下掙扎著,活泛著。現在這些「知青」老了,終於都陸陸續續到了退休年齡,但是他們心存的「知青」情結卻越來越強烈。他們背了一輩子「知青」這個名稱,他們也不管這個名稱怎樣的含義,怎樣的由來,怎樣的可笑滑稽,都十分情願地背著。也就是這個名稱,讓他們經常相聚,經常聯絡,互相傾訴、互相感慨他們以往的那段永遠也不會忘記的經歷。致使退休也沒有了寂寞。 「知青」,是苦難的,但終究也算是慶幸的。
猜你喜歡
【紀 實】一個知青父親的一生!太感人了!
早上好,送給群里每一位朋友的,打開看看!
推薦閱讀:
※家居風水知識:家裡這樣擺放,財神不喜歡!還易招惹煞氣!
※像你這樣的舍友不需要太多
※你早這樣約,我不就出來了嘛
※毛衣這樣穿,簡直美哭了
※家裡的牆角這樣弄,1㎡當5㎡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