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白檀雕獸面福壽紋佛龕賞析
07-07
漢.揚雄著《方言》稱:「龕,受也。」即容納、盛受之意。龕原指掘鑿岩崖為空,以安置佛像之所,即供龕。據《觀佛三昧海經》卷四記載:「一一之須彌山有龕室無量,一一龕中有無量化佛」,又《大毗婆沙論》卷一七七記載:「爾時彼佛取尼師檀,隨路先往既至山上,入吠琉璃龕敷尼師檀,結跏趺坐入火界定,經七晝夜受妙喜樂,威光熾然」,元.長筌子在《百寶妝》詞曰:「苦海無涯,生滅甚時徹」。佛教傳入中國後,在雲崗、龍門、敦煌等石窟中均能見到四壁皆穿鑿眾佛菩薩之龕室。此後,又出現了將石、木或其它材料做成櫥子形小閣,並設門扉,供奉佛像,稱為佛龕。清乾隆白檀雕獸面福壽紋佛龕,六方亭造型,須彌座。六角立柱,四周環以封板,此種封板形式稱為「毗盧帽」。毗盧帽內安穹窿式頂蓋,六角形,方中帶圓,浮雕勾捲雲紋。上部安方形寶頂,浮雕蝠磬紋。頂蓋可以揭開,內髹麻灰,油黑素漆里。因保存不甚妥當,漆皮稍有脫落。這種做法,是清代中期最具代表性的蘇州風格作工。廊柱內為六方式板壁,兩側前板各透雕一組斜「卐」字錦紋,正中為開敞的門戶。鎏金彌勒佛手打說法印端坐其中。須彌座束腰浮雕卷草,面上隨形裝圍欄,飾透雕寶相花絛環板,佛龕在清宮佛堂中佔有顯要位置,也是官式建築和宗教建築造型的縮影,因此每個細節均設計嚴謹,如屋頂的式樣、裝飾紋樣等,都一一有嚴格規定。專家認為以「三塔龕」和「五塔龕」最具清宮特色,結合了漢藏兩地的典型建築,頂部排列三尊或五尊喇嘛合歡塔,代表「三世佛」或「五佛五智」之意。乾隆時期,承做供龕的事項主要記錄在《活計檔》的「金玉作」「匣裱作」「油木作」「廣木作」「琺琅作」及「如意館」等檔案中,一座製作精美的供龕通常需要由造辦處多個部門協作完成。儘管雍正時期檔案中已有大量制龕活動的記載,但現存實物並不多見。目前,故宮中珍存的供龕多屬乾隆時所作,樣式和裝飾內容融會滿、蒙、漢、藏宗教和生活中眾多藝術元素。據乾隆年間檔案的記載可知,宮中佛龕製作遵循著傳統的審定方式。乾隆中晚期開始頻繁出現「西洋式龕」的記載,成為一種獨特的風格,裝飾上使用了「西番蓮紋」「西番葡紋」「西番花草紋」等,營造出濃郁的西洋情調。此佛龕造型別緻,盡顯皇家氣派。藏傳佛教作為清宮廷最重要的信仰之一,在乾隆時期達到鼎盛。從乾隆二十二年至四十七年間(1757-1782),清宮基本按照統一模式先後修建和裝修八座佛樓,並且在其寢宮之內,內宮深處,有多處大大小小佛堂,供禮佛供奉之用,其中以供奉藏傳佛教的法器和佛像為主。此龕無論從其造型、裝飾風格以及木雕層次分明,與當時玉雕工藝極其相類的特點,均集中體現了乾隆朝的典型特徵,既體現了清代皇室奉佛之誠悃,也反映出帝王后妃對於世壽綿長的希冀與嚮往。內有一尊銅鎏金藥師佛,佛像高肉髻,面相豐滿,雙目微合,面容慈祥,表情深沉內省。身著袒右肩大衣,衣紋的起伏明顯,富有立體感,胸部露出內束的裙腰,比例勻稱,動態舒展。僧袍邊沿鏨刻精美的纏枝蓮紋,極為華麗,右手執葯果,左手托缽(已失),結跏趺坐於仰覆連台座上,蓮瓣肥厚寬大,上下均飾有一圈細密的連珠紋,為典型清代乾隆宮廷風格。藥師佛又稱為大醫王佛,據《藥師經》說,他曾發十二大願,為眾生醫治病苦,消災延壽,所以在藏傳佛教寺院的醫學殿內也常供奉此像。而此尊體量頗大,十分罕見,再結合其原先放置的白檀佛龕考慮,推斷應為宮廷某殿單獨設立的佛堂所以,品級之高可見一斑。
清乾隆 白檀雕獸面福壽紋佛龕 荀慧生先生「小留香館」舊藏
推薦閱讀:
※乾隆鑒寶印真偽
※讓乾隆皇帝痴迷的「痕都斯坦玉」
※明明知道和珅是個大貪官!乾隆皇帝為何至始至終不殺他?
※乾隆王朝第一案
※清乾隆朝入典紫光閣功臣像(二)